模板安装检查表
- 格式:xls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1
一、施工现场文明施工检查表
表SA-C1-8
工程名称:施工单位:
续表SA-C1-8
:
二、施工现场落地式脚手架检查表
表SA-C1-9-1
施工单位:
工程名称:
续表SA-C1-9-1
检查员签字年月日
表SA-C1-9-2
工程名称:施工单位:
检查员签字年月日
表SA-C1-11 工程名称:施工单位:
五、施工现场"三宝"、"四口 "及"临边惆护检查表
表 SA-C1-12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年 月 日
检查员签字:
:
六、施工现场施工用电检查表
表SA-C1-13
工程名称:施工单位:
续表SA-C1-13
检查员签字:
七、施工现场塔吊检查表
表SA-C1-15
工程名称:施工单位:
:
八、施工现场起重吊装安全检查表
表SA-C1-16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续表SA-C1-16
:
九、施工现场施工机具检查表
表SA-C1-17
工程名称:施工单位:
续表SA-C1-17
年月日检查员签字:。
高大模板工程检查验收方案1、高大模板工程模板支撑系统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分管施工员和专职安全员应全过程跟踪督促检查。
2、检查验收的程序:安全技术交底→班组自检、互检→专业工长过程控制→项目部检查、指导→工程处技术、安全科联合检查→技术、安全部门联合验收→监理验收确认→进行下道工序3、高大模板工程模板支撑系统按专项方案完成施工后,项目工程师应组织项目经理、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操作班组长对系统进行全数检查。
扣件是否紧固、垫板是否垫实、立杆数量间距垂直度、水平杆步距等是否符合方案要求,合格后报工程处技术主任组织技术、安全科复验。
4、技术负责人组织工程处质检科、安全科,项目部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专职安全员等对高大模板工程模板支撑系统进行施工质量验收,合格后填写验收记录,经监理验收后进入混凝土施工工序。
5、对建设部规定需进行专家论证的高大模板工程模板支撑系统,工程处在自检合格后报公司技术处。
公司技术处、安全处项目现场验收,验收合格填写验收记录,经监理验收后进入混凝土施工工序。
6、检查验收的主要内容:首先检查技术、安全交底的落实情况,依据专项施工方案,确认构件截面尺寸和施工荷载值,核实支撑系统、剪刀撑的布置方式,尺量立杆间距、横杆步距,检查节点措施,参照“高大模板工程模板支撑系统检查验收记录表”,填写验收意见,相关责任人员签字。
(1)不满足要求的相关材料一律不得使用,采用问责式制度,总监,专业监理工程师,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进行检查验收,并且签字。
(2)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加大检查力度,将隐患消灭在初始状态,避免遗留安全隐患和加固时人力、物力大量耗费。
确保一次验收通过。
(3)砼结构观感质量符合相关验收标准,少量的缺陷修补完善。
(4)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如下表:(5)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如下表:(6)立柱、纵横向水平拉杆、剪刀撑等重要杆件的垂直偏差、水平偏差、质量等满足《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第54页表8.2.4中的各有关规定。
T1T2T3一模具外观1.01铭牌内容正确,(模具铭牌、油水路铭牌、热咀铭牌及客户铭牌)用杯头螺丝固定、可靠,可以不沉,字迹整齐、美观,位置与图纸相符,参考模具水路视图1.02如果整套模具有先后开模动作顺序的,要有模具开合模动作顺序铭牌。
1.03模架上A B 模板须有在基准角符号,大写英文DATUM, 表示基准1.04内模零件须有零件图纸编号及基准,防反装标识; 打在醒目位置1.05模具顶出杆须符合图纸,特殊要求参考Specification 1.06定位圈须固定可靠,前后模不可偏心,上下有两个公差,请参考模具图;定位圈安装孔必须沉孔,不准直接安装在模具顶面或底面1.07超过10KG 的模板都需要做吊模孔;1.08模具表面不可有锈迹,凹坑、油污等;1.09模架各板须有倒角,须有撬模槽1.10上下固定板须有隔热板,隔热板避空孔是否正确1.11所有模具零件不可有烧焊痕迹,烧焊点知会ZMT 1.12模具各模板须刻打工厂模具编号、ZMT项目编号、吊模孔规格(如M32)、运水、气路及油路进出标记、字符是否排列整齐清晰,特殊见客户要求。
1.13安装时有方向要求的模具是否在A板或B板上用箭头标明安装方向,箭头旁刻有“UP”字样1.14若模具下方有外露的油缸、先复位机构,水咀等应有支撑脚保护,支撑脚螺丝是否够力1.15吊环、锁模块螺丝是否足够深(螺丝是否可全部拧入),长度有无切割、打磨1.16客户是否要求配带原装HASCO吊环,所使用的吊环是否可承受与之相符的重量1.17顶针板是否要接行程开关WS201,特殊要求参考Specification 1.18导柱、导套不可有松动,及运动不良 ,用胶锤轻敲可进为准。
1.19导柱长度是否足够(合模时比斜导柱要长)、是否弯曲、烧伤等1.20导柱导套配合是否有在底板加工排气槽1.21前、后模半边单独起吊是否平衡,是否要追加平衡吊模孔1.22是否有防锈处理(如前后模芯是否喷白色防锈油)1.23AB 板锁模块及吊模担是否按图纸加工,特殊要求参考Specification;起吊方便、重心平衡二顶出、复位、2.01顶针、顶块等顶出机构与滑块是否干涉,有无强制复位机构,顶针复位须有复位开关,特殊复位开关参考客户Specification2.02油缸抽芯、顶出须行程开关控制,特殊参考Specification 2.03撑头须比模脚高,且不与其他机构干涉2.04顶出是否顺畅、无卡滞,无异响复位杆与B 板无卡滞,EGP 的垂直度与同心度无问题,以手可推动顶针板为标准;2.05斜顶表面须抛光、加油槽,在最大顶出状况下油槽不超过后模,过大过长的斜顶是否须氮化处理。
柱子模板安装检查记录(监理检查表)工程名称龙湾国际住宅小区二期工程检查部位检查日期检查人员(施工方)层高检查人员(监理)柱图A1B1A2B2A3B3注:1、规范要求(1)层高不大于5m,垂直度允许偏差6mm;层高大于5m时,垂直度允许偏差8mm。
5m钢卷尺、线锤。
(2)轴线位移允许偏差5mm;(3)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5mm;(4)底模上表面标高:允许偏差5mm;(5)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允许偏差2mm;2、观察检查:(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砼前先浇水、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2)不小于4m的梁板按设计起拱。
水准仪、拉线、钢卷尺检查。
轴线A1A2A3B1B2B3结论柱子模板安装检查记录(监理检查表)工程名称龙湾国际住宅小区二期工程检查部位检查日期检查人员(施工方)层高检查人员(监理)柱图A1B1A2B2A3B3注:1、规范要求(1)层高不大于5m,垂直度允许偏差6mm;层高大于5m时,垂直度允许偏差8mm。
5m钢卷尺、线锤。
(2)轴线位移允许偏差5mm;(3)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5mm;(4)底模上表面标高:允许偏差5mm;(5)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允许偏差2mm;2、观察检查:(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砼前先浇水、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2)不小于4m的梁板按设计起拱。
水准仪、拉线、钢卷尺检查。
轴线A1A2A3B1B2B3结论柱子模板安装检查记录(监理检查表)工程名称检查部位检查日期检查人员(施工方)层高检查人员(监理)柱图轴线A1 A2 A3 B1 B2 B3 结论A1 B1A2 B2A3 B3注:1、规范要求(1)层高不大于5m,垂直度允许偏差6mm;层高大于5m时,垂直度允许偏差8mm。
5m钢卷尺、线锤。
(2)轴线位移允许偏差5mm;(3)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5mm;(4)底模上表面标高:允许偏差5mm;(5)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允许偏差2mm;2、观察检查:(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砼前先浇水、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建筑灭火器配置缺陷项分类及验收报告建筑灭火器检查内容、要求及记录附: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检查(注:红色字体为强制性条文)1.基本规定1.1质量管理1.1.1 灭火器安装设置前应具备下列条件:1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图、设计说明、材料表应齐全;2 设计单位应向建设、施工、监理单位进行技术交底;3 施工现场应满足灭火器安装设置的要求。
1.1.2 灭火器的配置类型、规格、数量及其设置位置应符合批准的工程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标准。
修改设计应由设计单位出具设计变更通知单。
1.1.3 安装设置前应对灭火器、灭火器箱及其附件等进行进场质量检查,检查不合格不得进行安装设置。
1.2材料、器材1.2.1 灭火器的进场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1 灭火器应符合市场准入的规定,并应有出厂合格证和相关证书;2 灭火器的铭牌、生产日期和维修日期等标志应齐全;3 灭火器的类型、规格、灭火级别和数量应符合配置设计要求;4 灭火器筒体应无明显缺陷和机械损伤;5 灭火器的保险装置应完好;6 灭火器压力指示器的指针应在绿区范围内;7 推车式灭火器的行驶机构应完好。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办法:观察检查,资料检查。
1.2.2 灭火器箱的进场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2 灭火器箱外观应无明显缺陷和机械损伤;3 灭火器箱应开启灵活。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办法:观察检查,资料检查。
1.2.3 设置灭火器的挂钩、托架应符合配置设计要求,无明显缺陷和机械损伤,并应有出厂合格证。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办法:观察检查,资料检查。
1.2.4 发光指示标志应无明显缺陷和损伤,并应有出厂合格证和型式检验报告。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办法:观察检查,资料检查。
2 安装设置2.1 一般规定2.1.1 灭火器的安装设置应包括灭火器、灭火器箱、挂钩、托架和发光指示标志等的安装。
2.1.2 灭火器的安装设置应按照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图和安装说明进行,安装设置单位应按照建筑灭火器配置定位编码表的规定编制建筑灭火器配置定位编码表。
施工现场安全检查表一、施工人员安全1、个人防护装备施工人员是否正确佩戴安全帽,安全帽是否符合标准,有无破损。
工作服是否合身,是否具备防护功能,如防火、防静电等。
眼部、耳部、手部等部位的防护用具,如护目镜、耳塞、手套等,是否按要求佩戴,且质量合格。
2、特种作业人员资质检查电工、焊工、架子工、起重工等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有有效的操作证书,证书是否在有效期内。
核实特种作业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是否与其证书相符。
3、安全教育培训查看新入场施工人员是否接受了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并有相关记录。
检查定期的安全教育活动是否开展,施工人员是否了解最新的安全法规和操作规程。
4、健康状况观察施工人员的身体状况,是否有不适宜从事高空、高温等特殊作业的情况。
二、施工设备与机械安全1、设备验收与登记新购置或租赁的施工设备是否经过验收,验收记录是否完整。
设备是否进行了登记备案,便于管理和追溯。
2、设备维护与保养查看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和记录,是否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内容进行了维护保养。
设备的关键部件,如制动系统、传动系统等,是否处于良好状态。
3、安全装置检查起重机、吊篮等设备的限位器、防坠器等安全装置是否有效。
施工机械的防护装置,如防护罩、防护栏等,是否齐全并安装牢固。
4、电气设备电气设备的接地、接零是否符合要求,电线电缆是否存在破损、老化现象。
配电箱、开关柜的配置是否符合规范,有无漏电保护和过载保护装置。
三、施工用电安全1、临时用电方案施工现场是否制定了临时用电方案,且经过审批。
2、配电箱与开关箱配电箱和开关箱的设置位置是否合理,周围是否有杂物或积水。
箱内的电器元件是否完好无损,标识是否清晰。
3、电线电缆敷设电线电缆是否架空或埋地敷设,架空高度是否符合要求,埋地深度和防护措施是否到位。
严禁电线电缆乱拉乱接,是否存在拖地、泡水等情况。
4、用电设备接地与接零电动工具、电焊机等用电设备的接地和接零是否可靠。
四、高处作业安全1、作业平台与脚手架高处作业平台是否牢固可靠,有无晃动、变形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