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例口腔不良修复体的临床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5
什么是不良修复体?不良修复体是指设计不科学、制作工艺差的修复体。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口腔修复的医疗水平参差不齐,很多患者由于不懂口腔修复的常识或贪图省钱或嫌麻烦而选择了不良修复体。
不良修复体的危害:我们在临床上常常遇到不良修复体,或许它初期起到了一定的咀嚼功能,短期对你的健康没有发生危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危害就会渐渐显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引起牙齿松动假牙如果设计不合理,如不能分散咬合力,会引起口腔中起固位作用的天然牙负荷力过大或或出现应力集中,超过其本身的代偿潜能,就会迅速引起牙槽骨的吸收,导致牙齿松动。
②造成邻牙龋坏不良修复体往往用细钢丝捆在缺牙两侧的天然牙上,然后用较低劣的材料将缺牙区填满,不能自行取戴,制造者(往往是街头游医)称之为快速镶牙技术。
由于材料本身就对口腔健康有害,另外充填体与邻牙之间存在着细微的间隙,容易隐藏食物,又无法及时清除,是细菌生长、繁殖的最佳场所,如不及时拆除,很快就会造成邻牙的龋坏。
③牙龈炎症不良修复体的边缘或表面往往很粗糙,容易滞留实物残渣,有利于细菌的积聚、繁殖,长期刺激牙龈,易引起牙龈的慢性炎症。
主要症状有牙龈出血、肿胀、粘膜溃烂,口腔有臭味,甚至不能咬食物。
特别注意的是不良修复体长期刺激口腔组织还可能引起口腔粘膜组织的癌变。
④引起颞颌关节紊乱症状大多数的不良修复体咬合关系较差,有的甚至没有咬合接触或仅有部分咬合接触。
口腔长期处于不平衡的咬合状态,会引起颞颌关节的弹响、疼痛等症状如得不到及时的改善和纠正,可进一步引起颞颌关节的不可逆的损害。
⑤影响美观不良修复体的色泽、外形与天然牙的协调性往往有很大的差别,假牙的装配反而破坏了口腔的和谐美感。
有些不良修复体所采用的材料为自凝塑料,这种材料很容易变色或着色,使假牙变黄、变黑,极其影响美观综上所述,可以看到不良修复体的危害多多,如口腔中戴用不良修复体的应早日拆除。
同时,缺失牙的患者千万不要再嫌麻烦或贪图便宜而损坏了口腔的甚至是全身的健康。
口腔不良修复体98例类型分析、修复策略及体会口腔不良修复体98例类型分析、修复策略及体会摘要: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因在不正规医疗机构接受义齿修复而产生并发症的情况,游医们通过快速的方法、低廉的材料制作的义齿不但使修复体在短期内丧失功能,而且易导致黏膜受损、感染及恶变,并对后期的再次修补十分不利。
本文以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所有被检出有口腔不良修复体情况的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不良修复体类型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情况,探讨针对此类口腔不良修复体患者的治疗处理办法,以期对规范口腔医学治疗环境,提高民众口腔卫生水平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义齿修复;并发症;口腔医学。
本文以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所有被检出有口腔不良修复体情况的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就诊因素、不良修复体类型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情况,探讨针对此类口腔不良修复体患者的治疗处理办法,现报告如下:1、研究对象与分类本文以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所有被检出有口腔不良修复体情况的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2人,女性46人,平均年龄(29.7±5.8)岁,义齿数目1-6颗,平均(1.98±0.61)颗。
所有患者均有院外治疗经历且均因治疗后出现相关并发症而就诊。
根据相关文献成果及临床经验将患者修复体分为4类,最常见的为结扎式,共39例,一般用股0.2mm结扎丝以“8”字形结扎于缺隙两侧基牙之牙颈部,中间用白色自凝塑料填塞,在两基牙邻缺隙倒凹侧区固定,有时会有部分基托。
卡环型有21例,相比于结扎型,卡环型用0.8mm的钢丝弯成卡环作为固位体,比结扎型设计合理,但自凝塑料无法自行摘戴。
老年患者或有牙周炎时多采用锤造型,用锤造式的金属粘帖在牙齿的舌侧或颚侧,使上下颌牙齿组成一个整体,虽然牙齿不会脱落,但粘性材料填塞了牙齿四周,使牙齿间易滞留食物残渣,这种情况在本文23例锤造型患者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出现。
口腔不良修复体[口腔不良修复体的危害及处理和预防方法]【】R365 【】A 【】1672-3783(xx)08-0291-01 【摘要】:目的:分析口腔常见不良修复体及其对口腔软硬组织的危害,探讨如何根治不良修复体的产生。
方法:对我科近6年来接诊的116例口腔不良修复体患者做回顾性分析。
结果:①不良修复体产生的原因主要为违反修复设计原则,制作不合格,材料不合格。
②不良修复体基本都导致口腔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不良修复体在修复设计原则、制作技术工艺、材料性能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给口腔软硬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形成医源性疾患。
【关键词】:不良修复体危害基层由于牙齿部分或全部缺失,使患者的咀嚼、语言及面部都会发生改变,严重影响了缺牙患者的生活、工作质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条件的改善,人们对牙齿的要求越来越高,患者对义齿需求愿望越来越强烈[1]。
现代口腔医学、材料学、工艺学、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口腔义齿修复的质量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在功能和美观上基本达到了与真牙一致的效果,尤其是烤瓷牙和种植牙的广泛应用,给广大缺牙患者带来了福音。
但是我们基层的缺牙患者,由于医疗条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还不能共享到社会医疗科学的先进成果,很多人都在“地摊”式游医或私人黑诊所镶牙,造成许多患者口腔内不良修复体的形成,严重影响了患者身心的健康,以至于很多患者到我科要求拆除重新修复。
现将近6年来我科拆除的116例不良修复义齿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xx~xx年期间我科收治口腔不良修复义齿患者116例,男55例,女61例,年龄25~82岁,平均53.5岁,其中公职人员12例,城镇居民31例,农民73例。
不良修复义齿的分布,前牙25例,后牙56例,前后牙25例,上颌38例,下颌36例,上下颌同时镶复45例。
修复到拆除时间,1个月44例,2个月26例,3个月到4个月18例,半年到一年20例。
一年以后10例,最长17年。
口腔不良修复体危害的临床分析及二次修复目的分析口腔不良修复体对患者造成的危害和治疗。
方法选取自2011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镶复不良修复体的90例患者共涉及牙齿278颗,对其产生的危害,实施的治疗及二次修复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口腔不良修复体因违反修复原则、设计不合理、制作工艺技术不规范、所用材料不合格导致基牙疼痛、基牙松动、牙龈出血和口腔异味等,去除不良修复体后经合理的治疗再进行二次修复,效果显著。
结论口腔不良修复体不符合口腔的生物学要求,常导致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危害和痛苦,通过治疗和二次修复可以很大程度的缓解患者的痛苦,使患者得到满意的修复效果。
标签:不良修复体;并发症;二次修复不良修复体是指在修复牙体或牙列缺损的过程中,因违反修复原则,不合理的设计、制作工艺技术不规范,使用修复材料不合格而导致患者的各种并发症,均为不良修复体。
临床上经常出现一些不良私人诊所为患者镶复的不良修复体,多数是采用自凝塑料等制作而成[1]。
还有一些是制作不够规范,不符合人体的生物力学要求和口腔的生理解剖特点,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损害患者的健康。
随着口腔现代医学的发展,各种精密的修复技术和高级口腔修复材料的出现,使口腔修复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
本文选取90例不良修复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1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0例口腔不良修复体患者共涉及牙齿278颗,修复时间距就诊时3个月~10年不等,其中,男56例,女34例,年龄为36~78岁,在正规医院修复者15例,在非正规医院修复者75例。
1.2修复类型分析①结扎捆绑类:常用0.2的结扎丝将缺隙两侧基牙结扎在一起,用自凝塑料填塞缺牙间隙,塑料进人倒凹区固位。
这种修复方式会引起牙龈发炎牙龈萎缩,治疗效果很差[3]。
②钢丝卡环类:用弯制的钢丝卡环作为固位体,用自凝塑料填塞于缺牙间隙内,有一定的动度,但不能摘下。
口腔不良修复体的不良影响及处理方法不良修复体产生原因,对口腔软硬组织的不良影响。
用去冠器、窝轮机、持针器等去除方法。
不良修复体不适合生理解剖,导致软硬组织的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标签:不良修复体;不良影响;去除方法在我县周边的一些乡镇集市上及个体牙科诊所,经常会出现一种以快速镶牙,即刻种牙为宣传手段的游医。
由于没有系统的理论和实践学习,并且不具备消毒设施,很容易引起各种口腔腔疾病和造成交叉感染。
不良修复给口腔疾病患者造成的二次伤害,严重地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1临床资料我科自2008年1月~2012年12月已收治患者136例。
男60例,年龄50岁~75岁,女76例,年龄48~80岁。
2不良修复体对口腔软硬组织的不良影响的主要表现2.1牙体牙周组织的损伤不良修复体是设计不合理和工艺水平不理想所形成的,特别是小的口腔诊所和游医所设计的修复体都存在问题,没有掌握正常的生理解剖结构。
对于咬颌关系的设计存在不合理倾向。
咬合力量过于集中不能分散,会使固定于某个牙齿的负荷过人引起牙槽骨吸收,使牙齿松动。
选用细钢丝捆在缺牙两侧的健康牙齿上,充填用劣质的材料,不能取下进行刷洗,牙套引起邻牙的局部龋坏等,劣质的材料损伤口腔粘膜,充填体和邻牙之间存在细微的缝隙,局部食物残留引起龋坏甚至导致牙髓炎及根尖周围炎的发生。
由于不良修复体的存在,口腔组织的损伤,卞要症状有牙龋出血、肿胀、退缩,口腔异味,粘膜病等。
2.2审美影响不良修复体的材料可以影响口腔局部美观,特别是门齿的镶嵌部位。
如果选择了自凝塑料这种材料,有可能导致变色或着色,长期可以导致假牙的变黑、变黄,影响关观。
2.3上下咬颌关系的紊乱不良修复体可导致局部咬颌关系的紊乱,口腔长期处于不平衡的咬颌状态,会引起颗下领关节弹响、疼痛等症,如得不到及时的改善和纠正,可进一步引起下颌关节的不可逆性损害。
2.4口腔粘膜影响不良修复材料长期刺激口腔颊舌粘膜,引起相应部位的粘膜发生创伤性溃疡,粘膜粗糙久而久之甚至诱发扁平苔癣等病变。
口腔不良修复体的危害及处理方法口腔不良修复体的危害及处理方法口腔不良修复体是指牙齿修复过程中由于技术不良、材料不合适等原因造成的牙齿重建失败的现象。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日常生活和美观,还可能对患者的口腔健康带来严重的风险。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口腔不良修复体的危害及处理方法:一、口腔不良修复体的危害1. 细菌侵染口腔不良修复体可能在患者口腔中滋生致病细菌,引起口腔感染。
牙髓炎、牙周炎等疾病会导致牙齿粘附力下降、牙龈收缩等问题,如果长期不治疗甚至出现牙齿松动等情况。
2. 颜值下降牙齿是人们重要的面部器官,对于面部美学的影响尤为关键。
很多口腔不良修复体的患者会出现牙齿不整齐、色素沉淀、牙齿脱落等情况,给生活和社交带来诸多不便。
3. 嚼食困难牙齿不良修复体会导致牙齿错位、假体松动等问题,使得嚼食受到很大困难。
在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疼痛、面部肿胀等现象的发生。
4. 针对二次修复口腔不良修复体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二次修复的需求,这样会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经济负担。
二、口腔不良修复体的处理方法1. 预防预防口腔不良修复体的发生是关键。
选择正规的口腔医疗机构进行治疗,遵医嘱按时到院复诊,避免不正常的外力撞击和过度用力咀嚼等情况。
2. 按医嘱使用修复体按医嘱选择合适的修复体、选择正规的修复材料。
患者应当清楚了解所使用的修复体的质量、耐久性、舒适度等,以确保牙齿修复效果长久稳定。
3. 及时维护对于已经使用修复体的患者,需要按照医嘱定期到医疗机构定期复诊和维护。
定期的口腔检查是防止口腔不良修复体的关键,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口腔出现的问题。
4. 对于不良修复体的处理如果已经出现不良修复体问题,患者应及时向专业医疗机构咨询,并寻找专业的口腔修复医生进行处理。
具体的处理方法根据患者不良修复体的情况而定,包括重新修复、重构或者矫正等。
总之,口腔不良修复体对于患者口腔健康和美学造成的影响是严重的,因此需要患者在预防、治疗和维护方面进行重视。
口腔不良修复体的成因分析及二次修复探析(江苏省泗阳县杨秀平口腔诊所江苏泗阳223700)目的探讨口腔不良修复体的形成原因,研究二次修复的安全性和科学性,总结些许医学经验,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
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这些年内收治的口腔不良修复体患者80例,患者口腔不良修复体的状况分别为捆绑结扎类、即刻卡环类、锤造类、卡环活动类和金属烤瓷失败类,对其进行二次修复治疗。
然后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在掌握各种口腔不良修复体的成因的基础上,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观察,我们发现所有患者的并发症均缓解甚至消失,修复效果显著。
结论了解口腔不良修复体的形成原因,采取适当的二次修复方式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有效率。
标签:口腔不良修复体;成因;二次修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我们选取的100例口腔不良修复体患者,均是我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这些年内收治的患者。
其中,男68例,女32例,年龄为38—80岁,平均年龄为43.5±2.1岁。
1.2类型分析1.2.1捆绑结扎类有26例患者,占26%。
大多数是因为无证医师打着“快速植牙”的伪科学旗号对患者进行治疗造成的后果,他们常常采取0.25的结扎丝“8”字形结扎捆绑缺隙两侧基牙的颈部。
有的时候会由于满足患者美观的要求将结扎丝放在牙龈下面,在缺牙的间隙上采取自凝料予以填塞,当塑料进入两基牙的邻缺隙倒凹位置时予以固定即可。
这样会刺激牙龈边缘,影响治疗效果[2]。
1.2.2即刻卡环类有24例患者,占24%。
用大致0.7mm的钢丝在患者口内制成环装卡环,套在缺隙两侧基牙颈缘作为固位体,用自凝塑料填塞在缺牙之间。
这样的修复方式会导致基牙的受力出现不匀,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1.2.3锤造类有15例患者,占15%。
该类患者选用的材料为金属锤造冠,这样会使得基牙存在大量的倒凹,修复体也会随意延伸。
浅析口腔不良修复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口腔不良修复体的拆除和治疗方法及探讨不良修复体的危害。
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收治的122 例口腔不良修复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采取快、慢速涡沦机、去冠钳、持针器,祛除122 例固定、活动不良修复体。
结果固定、活动不良修复体均会导致口腔各种并发症。
结论不良修复体不符合口腔生理解剖特点,给牙周、牙体造成不良影响,引起许多并发症,严重影响口腔健康。
所以,口腔不良修复体应及时拆除,进行牙周及邻牙牙体治疗,待所有并发症基本消失,再进行符合生理解剖要求的义齿修复,从而达到良好的咬合功能和面部协调美观。
【关键词】不良修复体;类型;并发症;危害;治疗【中图分类号】 R2【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642-01前言:传统牙医对口腔、颌面部的解剖和生理功能知识掌握不够,对口腔缺失牙的修复设计没有科学的理论依据,造成义齿设计不合理,给牙周和邻牙带来很大危险。
再加上很多患者由于不懂口腔修复的常识,图省钱或嫌麻烦而接受了设计不科学、制作工艺差的修复体(即不良修复体)。
这些不良修复体在临床工作中常常遇到,或许它起到了一定的咀嚼功能,短期对口腔健康产生的危害并不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危害会渐渐显露。
给余留牙牙周、牙体等带来很严重的危害。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收治口腔不良修复体患者122 例,男67 例,女55例(为活动、固定义齿修复),年龄40~78 岁。
1.2 不良修复体类型分析①结扎类45 例;②卡环类30 例;③锤造类20 例;④戴环类15 例;⑤桩冠类12 例。
1.3 并发症1.3.1 引起牙齿松动。
假牙如果设计不合理,如不能分散咬合力,会引起口腔中基牙(起固位作用的天然牙)负荷力过大或出现应力集中,超过其本身的代偿潜能,就会迅速引起基牙的牙槽骨吸收,导致牙齿松动。
1.3.2 造成邻牙龋坏。
不良修复体往往是用细钢丝捆在缺牙两侧的天然牙上,然后用较低劣的材料制成的修复体将缺牙区填满,患者不能自行取戴。
口腔不良修复体的临床分析口腔修复体是一种常用的治疗口腔问题的方法,然而,不良修复体的存在对患者的口腔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本文将对口腔不良修复体的临床表现、原因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以帮助了解并解决这一问题。
一、不良修复体的临床表现不良修复体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表现包括:1. 不适感:不良修复体可能会导致患者口腔不适感,如疼痛、压力感等。
这些不适感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口腔功能和食欲。
2. 颜色变化:不良修复体可能在长期使用后发生颜色变化,从而导致口腔美观问题,进一步影响患者的自信心和社交活动。
3. 渗漏:不良修复体的边缘可能存在渗漏现象,导致细菌滋生,进而造成牙龈炎症等口腔健康问题。
4. 破损和脱落:如果不良修复体的牙本质黏附力不足,可能会导致修复体的破损和脱落,增加患者的治疗负担和不舒适感。
二、不良修复体的原因不良修复体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修复体本身质量问题:不合格的修复体材料或工艺可能导致修复体的质量不达标,例如陶瓷修复体的制作不合理、金属基托过于厚重等。
2. 错误的修复体选择和设计:选择不适当的修复体类型或设计不合理的修复体可能导致不良修复体的出现,如过度修复或无法达到理想效果。
3. 不当的修复体粘接:修复体粘接是一项关键步骤,不当的粘接方法可能导致修复体与牙体间黏附力不足,从而影响修复体的稳固性和寿命。
三、不良修复体的治疗方法针对不良修复体问题,可采取以下治疗措施:1. 更换修复体:如果不良修复体存在严重问题,如严重渗漏、破损等,需要将其更换为质量良好的修复体,从而改善患者的口腔健康和功能。
2. 修复体修复:针对修复体的局部问题,如破损等,可进行修复性修复,延长修复体的使用寿命。
3. 加强修复体护理和维护:定期进行修复体的护理和维护是保持修复体稳定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
患者需要定期到口腔医师处进行检查和清洁,并遵循专业的口腔保健建议。
四、预防口腔不良修复体的方法预防口腔不良修复体的方法包括:1. 选择合适的修复体类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选择适合的修复体类型,如金属陶瓷修复体、全瓷修复体等。
口腔不良修复体的成因及二次修复
李眉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15(8)14
【摘要】目的探讨口腔不良修复体的形成原因,预防和二次修复。
方法将该院口腔科2013年9月-2014年3月收治的147例口腔不良修复体患者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二次修复。
结果医师操作不当101例(68.7%),建模设计不当形成37例(25.2%),由于使用材料不合格形成9例(6.1%);不良反应而造成修复体损伤127例(86.4%),材料性能原因如锐利、易折裂等引起不良修复体50例(34.1%),根管内壁粘合剂的性能减弱造成的不良修复体39(26.5%),固化树脂脱落,无法与桩核牢固结合而造成的不良修复体57例(38.8%)。
经检查,所有患者的不良修复体都需要拆除进行二次修复。
结论口腔不良修复体的形成主要是与医师操作不当、建模设计不当、不良反应的相互影响、树脂粘合性能等原因有密切关系,这些原因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而不良反应也会促使不良修复体的形成,所以,在对患者做口腔大面积缺损修复时,应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
【总页数】2页(P132-133)
【作者】李眉
【作者单位】西安航天总医院口腔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1
【相关文献】
1.口腔修复中不良修复体对患者口腔健康的危害
2.口腔不良修复体的成因分析及二次修复探讨
3.口腔不良修复体致口腔癌3例临床报道
4.口腔不良修复体的成因分析及二次修复
5.口腔不良修复体110例成因分析及二次修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口腔不良修复体的临床分析及治疗体会王钊【期刊名称】《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年(卷),期】2014(000)004【摘要】目的:分析不良修复体形成的原因并探讨防治的方法。
方法对我科2010年6月~2012年6月接诊的96例口腔不良修复体患者做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修复治疗。
结果对不良修复体给予拆除,行义齿重新修复。
结论不良修复体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修复设计不当、制作技术不符合要求、材料性能低、牙体牙周组织有较大危害等。
%Objective By analyzing the reason of bad repair body formation, to explore the method of prevention and cure. Methods 96 Cases of oral bad repair body patients in our department in 2010 June 2012 June areception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pair treatment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patients. Results Given to the demolition of the bad repair body, for denture to repair. Conclusion The reason of bad repair body produced mainly repair improper design, production technologydoes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material properties, there is great harm to the tooth.【总页数】2页(P31-32)【作者】王钊【作者单位】河南省南阳市口腔医院修复科,河南南阳 47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3【相关文献】1.口腔颌面部外伤281例临床分析及治疗体会 [J], 田超;王璐璐;王新涛2.口腔颌面部外伤临床分析及治疗体会 [J], 周吉武;李兵3.口腔黏膜创伤性溃疡的研究分析及临床治疗体会 [J], 李雪莲4.口腔不良修复体的临床分析及治疗体会 [J], 王钊;5.口腔颌面部外伤70例临床分析及治疗体会 [J], 孙大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口腔不良修复体的临床分析张进城【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年(卷),期】2008(012)023【摘要】目的分析口腔不良修复体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科近2年来114例口腔不良修复体进行分析.其中在正规医院镶复19例,非正规医院或街头游医镶复95例.结果①在不良修复体中,违反修复原则占64.91%,设计不当占16.66%,制作技术不符合要求占17.54%,材料不合格占0.88%.②114例患者336颗牙不良修复体不良因素分析,以修复体边缘锐利占61%,锤造冠桥不密合,粘结剂脱落占37%,自凝树脂修复牙缺失和牙间隙与基牙粘结不良,食物嵌塞,无自洁性占91%.③在114例不良修复体患者中,发生常见并发症者90例,占78.95%,其中固定不良修复体拆除的原因:基牙疼痛或并发根尖炎、根尖周脓肿、间隙感染的共60例,占并发症总数的66.66%;牙龈发炎、溃烂,牙周炎,黏膜病19例,占并发症总数的21.11%;因颞下颌关节疾病来就诊而拆除的2例,占并发症总数的2.22%;不美观和口臭4例,占并发症总数的4.44%;不良修复体折断5例,占并发症总数的5.55%.结论固定不良修复体产生的原因主要与违反修复原则、设计不当、制作技术不符合要求和材料不合格等因素密切相关,也是导致各种并发症的重要原因之一.【总页数】2页(P705-706)【作者】张进城【作者单位】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北京,102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相关文献】1.口腔不良修复体致口腔癌临床分析2.老年人不良修复体引发口腔急症临床分析与治疗3.口腔不良修复体的危害及防治156例临床分析4.老年人不良修复体引发口腔急症临床分析与治疗5.老年人不良修复体引发口腔急症临床分析与治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口腔不良固定修复体107例临床分析彭正英【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4(000)031【摘要】目的:探讨不良修复体对患者口腔的危害,并具体探讨其治疗措施。
方法抽取该院在2013年1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107例口腔固定修复不良的患者作为该次研究观察对象,在入院后均被给予口腔检查,总结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而实施龋损充填与根管、龈上洁治与龈下刮治等对症治疗。
结果通过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在所有患者中,因边缘悬突与设计制作不合理而造成牙龈出血、粘膜创伤的患者比例最多,有43例,占总人数的40.19%,其次为表现继发龋、根尖炎症或牙髓炎,基牙松动与修复体脱落,比例分别为29.91%、21.50%、8.41%,所有口腔不良固定修复体患者通过立即拆除进行治疗,治疗后随访3个月,95%患者不良表现基本消失,3%患者牙龈仍有出血,2%的患者基压略有松动。
结论在临床分析的基础上,对口腔固定修复不良的患者给予有效的对症治疗,精心实施口腔不良固定修复。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harm of poor oral prosthesis to the patients and discuss the corresponding treatment specifically. Methods 107 cases with poor oral fixed prosthese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May 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All the patients underwent oral examination after admission.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patients were given symptomatic treatment such as caries filling, root canal, gingival scaling and subgingival scaling and so on. Results It was found by analyzing theclinical data of all the patients that 43 patients with gingival bleeding and mucosal trauma due to the edge of the overhang and unreasonable design accounted for the largest proportion, 40.19% of the total patients, followed by patients with secondary caries, periapical inflammation or pulpitis, loose abutments and restorations off, accounted for 29.91%, 21.50%, 8.41%, respectively. The poor oral prostheses were removed immediately and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The 3-month follow-up after treatment showed that the poor performance of 95% patients disappeared basi-cally, 3% patients still had gingival bleeding, 2% patients had slightly loose abutments.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poor oral pros-theses can be given effective symptomatic treatment and careful oral fixed prosthodontics based on clinical analysis.【总页数】2页(P53-54)【作者】彭正英【作者单位】迪庆香格里拉人民医院口腔科,云南迪庆 674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相关文献】1.口腔不良修复体致口腔癌临床分析 [J], 丁玉玲2.口腔不良固定修复体56例治疗分析 [J], 曲祉成;谢威;朱龙军3.口腔不良固定修复体107例临床分析 [J], 王正辉;赵军海4.浅论口腔不良固定修复体 [J], 杨枫5.浅论口腔不良固定修复体 [J], 杨枫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口腔不良修复体的危害及治疗一、口腔不良修复体的概念口腔不良修复体指非科学、不规范、不符合生理特点、违反操作、选用劣质材料造成患者多种并发症的口腔内修复体。
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口腔修复机构的医疗水平也相应产生了参差不齐,不少患者由于不懂口腔修复的常识或贪图省钱或嫌麻烦,从而接受了一些设计不科学、制作工艺差的修复体,这些修复体短期内或许起到了一定的咀嚼功能,对患者的健康暂时没有发生危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危害性才会渐渐显露出来,这些修复体即为口腔不良修复体。
二、口腔不良修复体的基本类型本文以156例口腔不良修复体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1例,女75例(为活动、固定义齿修复),年龄40~76岁123例,18~40岁33例(为桩冠或固定义齿修复)。
(一)结扎类49例此类较常见,多数用0.2mm的结扎丝以“8”字形结扎于缺隙两侧基牙的颈部,缺牙间隙用自凝塑料填塞,塑料进人两基牙的邻缺隙倒凹区固位。
(二)卡环类41例相比于结扎型,卡环型用0.8mm的钢丝弯成卡环作为固位体,比结扎型设计合理,但自凝塑料无法自行摘戴。
老年患者或有牙周炎时多采用锤造型,用锤造式的金属粘帖在牙齿的舌侧或颚侧,使上下颌牙齿组成一个整体,虽然牙齿不会脱落,但粘性材料填塞了牙齿四周,使牙齿间易滞留食物残渣。
(三)锤造类34例用锤造式的金属粘贴于牙齿的愕或舌侧,使上领或下领牙齿成为整体,使口腔内少量牙齿暂时不会脱落,但粘结材料填塞了所有牙齿的间隙,使牙齿间存在大量食物碎碎杂(四)戴环类22例用软金属片环抱于牙体以修复邻近的缺失牙。
此类方法由于不做基牙预备,会使基牙外型过大,凸度不良,易于引起龈缘的炎症甚至萎缩等。
(五)桩冠类10例桩冠是利用金属冠桩插入根管内以获得固位的一种冠修复。
当患牙已呈残冠,经根管治疗并充填,将余牙预备成形,根管制备成桩孔,选择合适材料的桩置于根管内,在桩的上端用冠恢复的修复体。
桩可选用成品金属桩、成品纤维桩或金属铸造桩。
口腔不良修复体87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口腔不良修复体的种类和危害。
方法对87例患者口内不良修复体进行归类研究。
结果;口腔不良修复体应立即拆除。
结论口腔不良修复体给患者的口内牙龈,基牙,牙槽骨及颌面部造成损害,提高全民口腔健康意识,疵除游医,科学就医。
【关键词】牙修复体口腔病变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一批以宣传“科学镶牙,快速镶牙”为手段的游医,蒙骗年龄大的老年患者,导致一系列口腔疾病的发生。
我科对在2005-01~2006-10来就诊的患者口腔。
不良修复体87例具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本组男47例,女40例,50岁以上76例,50岁以下11例,最小年龄25岁,最大年龄69岁,全口最多缺牙18颗,最少1颗。
1.2 类型分析(1)结扎型:30例。
一双股0.2毫米结扎丝“8”字形结扎于缺隙两侧基牙的牙颈部,中间填白色自凝塑料,依靠塑料填塞于基牙的倒凹区固位。
(2)卡环型:23例。
利用0.8毫米钢丝弯制的卡环卡在基牙的牙颈部,中间仍用自凝塑料填塞,不能自行摘戴。
(3)戴环型:20例。
用没有颌面类似于正畸代环的锤造冠粘结与近远中基牙的固定桥。
桥体由金属和塑料组成,与固位体焊接在一起。
基牙未作预备,外形凸度不良,引起牙龈的炎症和萎缩。
(4)。
锤造型:14例。
多为老年牙周病患者,个别或多数牙齿松动,用锤造式金属粘结于牙齿的舌侧或腭侧,使多数牙成为整体,但大量自凝塑料填塞于牙齿的邻间隙,造成食物碎屑残留。
1.3 并发症(1)牙龈粘膜炎症,创伤性溃疡:此类修复体不能自行摘戴,达不到自洁要求,义齿覆盖区粘膜受食物残杂刺激,易引起局部组织红肿,出血,甚至增生性改变。
(2)牙槽骨吸收:由于基牙或粘膜没有合理分散合力,使牙槽嵴受压力过大,牙槽骨严重吸收。
(3)基牙疼痛松动:在选择基牙时不考虑基牙牙周的生理代偿能力,无论缺隙处失牙数目多少,都选择缺隙近远中两侧牙做基牙,使基牙受力过大,牙龈向根方移动;再者食物碎屑不能清洁,牙菌斑,牙结石大量沉积,使得基牙疼痛松动,脱落。
145例口腔不良修复体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口腔不良修复体形成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间因口腔不良修复体就诊于我院的1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口腔不良修复体形成的原因主要有4种:违反修复原则、修复设计不当、制作技术不符合要求、所用材料不合格。
145例患者中共发现不良修复体牙342颗。
其不良因素主要有修复体边缘锐利,锤造冠桥不密合,粘结剂脱落,自凝树脂修复牙缺失和牙间隙与基牙粘结不良,无自洁性等。
口腔不良修复体的常见并发症有基牙疼痛或并发根尖周炎、根尖周脓肿、间隙感染、牙龈炎、牙周炎及黏膜病变等。
结论口腔不良修复体的产生主要与治疗时违反修复原则、设计不当、制作技术不符合要求及所用材料不合格有关,常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口腔、不良修复体;并发症;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26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0209-01
临床实践中常有一些不良的私人诊所为牙病患者镶假牙,所用的材料大都是自凝塑料等[1]。
由于这些材料不符合要求,形成的修复体不符合口腔的生理解剖特点,患者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常出现各种并发症,给患者的健康带来损害。
目前,固定修复术已成为临床上常用的修复方法之一[2]。
要求医者在实施时严格掌握其适应症,保证设计的严谨性及科学性,并能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各项
技术操作,以达到修复治疗的目的,为患者解除痛苦。
为减少不良修复体的产生,保证患者的健康,本组研究收集了145例不良修复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重点研究不良修复体的类型及其常见并发症,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有患者145例,均因口腔不良修复体而就诊于我院,共342颗牙齿。
其中男性患者80例,女性患者65例;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47.1岁。
修复时间距就诊时间间隔为1月~4年不等;在正规医院接受镶复治疗者13例,非正规医院者132例。
1.2 研究方法对1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不良修复体的类型及其并发症形成的主要原因。
2 结果
2.1 不良因素本组研究发现口腔不良修复体的常见不良因素有修复体边缘锐利,锤造冠桥不密合,粘结剂脱落,自凝树脂修复牙缺失和牙间隙与基牙粘结不良,无自洁性等。
经统计本组患者共有患牙342颗。
2.2 本组研究发现,导致口腔不良修复体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有4类,具体介绍如下。
2.2.1违反修复原则共计63例,占4
3.4%;以牙髓或牙根周围存在病变但未经治疗的牙作为桥基牙;以固定修复物作固位装置填
塞牙间隙;应该拔除的残根未拔除,便于其上安装义齿。
2.2.2治疗方案设计不当共计23例,占15.8%;其中对患有严重牙周病的已松动牙采用固定修复治疗而未提前使用固定夹板治疗;在牙齿缺失数目较多情况下不宜实施固定修复而作固定修复治疗;用耐受能力差的牙齿来支持承受较大咀嚼力的单端固定桥。
2.2.3 制作技术不符合要求共计35例,占24.1%;修复体边缘过短,,在全冠中常表现为与基牙不够密合;修复体成联冠状, 无正常的解剖形态.;修复体过高, 修复后牙冠合面高出口腔内牙列合面之上, 引起咬合干扰;牙冠咬合高度不够致咀嚼效率低下。
2.2.4 材料不合格共计24例,占16.6%;所用材料不符合要求主要见于以下几种情况,如所选材料不具有良好的抗摩损能力, 抗压能力差, 延展性不够好及不具有足够稳定的化学性能等。
不良修复体形成的主要致病原因中违反修复原则最为常见,其中又以感染牙髓及根周疾患未经治疗进行修复者最多见。
2.3 并发症本组研究发现口腔不良修复体可引发多种并发症。
常见的有覆盖区黏膜炎症:基牙疼痛松动继发龋: 口腔异味等。
3 讨论
口腔修复学是以医学基础、口腔医学基础、口腔临床医学及口腔应用材料学、生物力学、工程技术原理、美学以及修复工艺学为基础的专门应用性学科。
一个良好的修复体不仅恢复了原有的外观及咀嚼功能, 对口腔组织还可有生理保健作用。
然而, 现在的部分
牙科医生未受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另外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无视患者的健康及利益,仅将保证修复体的短期功能为目的而使用劣质材料或简化操作,使得医生在拆除不良修复体的过程中遇到许多麻烦,加大了再修复的难度。
本组研究中患者大都来自农村,多因治疗费用问题选择到当地小诊所就诊,而放弃选择正规医院,后因并发症如口腔黏膜炎症、基牙松动、口腔异味等才选择正规医院就诊。
本组研究显示口腔不良修复体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设计过程中未能严格遵守牙齿修复的原则,将修复活动义齿的方法用于固定修复上,不良修复体常常导致口腔异味的出现,分析原因主要与修复时所使用的自凝塑料有关,这种塑料是一种高引发剂,能够引发低分子量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体的快速聚合,导致聚合体内尚有部分塑料单体存,使得氧化程度加重聚合体强度降低,最终导致口腔异味的产生。
其次,此种口腔修复体在很多方面不具有科学依据,常导致黏膜严重受压损伤,牙周病、龋齿、牙齿松动脱落及口腔溃疡等的产生。
另外,由于不良修复体是直接在口内塑形的[3],很难做到美观,而且塑料在口中形成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对口腔卫生产生不良影响。
口腔修复工作者是属于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特殊人群,是为患者设计、制作及维护口腔咀嚼、发音器官功能的专门科学技术工作者,因此,只有具备良好的人文基础知识,牢固地掌握有关基础知识和相关科学技术,并具备相应的专门技术操作能力,才能对各类牙列缺损做出正确的诊断、合理的设计和治疗,制作出
合格的人工咀嚼器官——口腔修复体,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修复治疗。
参考文献
[1] 张进城. 口腔不良修复体的临床分析[j], 基础医学论坛, 2008, 12(8): 705-706
[2] 何翔. 口腔不良修复体132 例分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 , 17( 25): 3983-3984
[3]祝玉梅. 347例口腔不良修复体拆除及其危害[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09, 30(2): 185-186
作者单位:200000 上海东方医院集团宿迁市东方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