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第十中学鲁教版七年级政治上册学案(无答案)第三课 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我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4
第三课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我”名师导航自主梳理1.新生命新起点(1)中学生活给我们提出了________。
走进新的学校,新________、新________、新________,都会让我们激动和兴奋。
(2)进入初中以后,面对新的学习环境,产生一系列的不适应这是很正常的,关键是要进行及时调整,提高________能力。
首先要从心理上认可和________,及时分析不适应的原因,及时进行心理上的________,这样才能使自己尽快与新环境相适应。
(3)目标是________,目标是________。
人的一生其实就是________一个个目标、一步步成长进步的过程。
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目标。
2.新集体新面貌(1)个人的成长离不开________。
良好的班集体,有利于我们良好________的形成,有利于我们增长________、提高能力、发展特长、陶冶________,促进我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2)建立良好的________关系是我们融入到新的班集体的重要表现。
在与同学相处时,要主动、热情、真诚,要平等待人、尊重他人。
(3)________是集体利益的可靠保证。
作为集体中的一员,只有自觉遵守纪律,才能融入到这个集体中。
要以主人翁的态度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乐于为班集体添光彩。
3.新自我新认识(1)每个人身上都同时存在着________与________。
要正确认识自己,就应该既看到自己的优点,也看到自己的缺点。
(2)人的一生是不断________的。
我们就要用________的眼光认识自己,把自己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联系起来。
(3)人贵有自知之明。
一个人如果不能________地认识自己,就无法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发展。
所以,正确认识自己是有重要意义的。
●学习本课内容,一定要多联系自己的真实情感体验,并且多与同学进行交流。
面对全新的学校环境,面对新同学,面对新老师,面对全新的教材,我们兴奋,我们激动。
第二单元走进新的学习环境内容标准三 1.4 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一 1.6 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二 3.2 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三 1.2 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一 1.5 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二 3.1 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教育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1. 热爱新的学习环境,自觉融入新的集体,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2. 能够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完整的自我形象。
3. 能够正确行使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4. 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
二、能力1. 增强自我管理、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2. 初步掌握自我评价的方法,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
3. 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
4. 转变学习方式,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知识1. 了解自己学习环境的变化,认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2. 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
3. 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课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我”本课教学内容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使学生了解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感受新生活的变化,从而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以科学的方法去适应,并学会融入新的班集体,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全面、迅速地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本课由导言和三个项目内容构成。
“导言”从刚上中学的学生的兴奋心情入手,在憧憬美好未来的同时也提出现实性的问题,使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和感悟,并激励学生探求其中的答案,引起学生的兴趣。
本课设置三个项目的内容———“新生活新起点”、“新集体新面貌”、“新自我新认识”。
第三课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我”预习目标:知识:知道自我调适的方法能力:能够体验到初中生活的美好;增强自我调适能力,能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初中生活丰富多彩,热爱自己新的学校生活,认识到这是人生新的开始,应该加倍珍惜。
预习重点:学会适应新的学习生活预习任务:㈠全面阅读课本P26—P30页,了解本节课的大致内容。
㈡1、初中生活给我们带来的新感受①会让我们和,会带给我们不同以往的和。
②会带给我们许多的和,会感受到一定的压力。
2、我们应怎样适应新的初中生活:①要从心理上和,如果不适应,就要,,并采取措施加以调节。
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新的③加强管理,克服心理,学习上做到。
改进学习的方式方法。
提高的能力。
生活上做到,,行为上严格要求自己。
预习诊断:1、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句话启示我们,面对新的环境要()A脱离环境,谋求生存B改变环境,保护自己C听天由命,顺其自然D调整心态,适应环境2、上中学了,小勇有许多新的想法,她的下列想法中错误的是()A进入新的学习环境,要确立新的追求目标B目标确立要高,否则说明自己决心不大C目标的确立要全面,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D目标的确立要有层次,实现的过程要循序渐进预习质疑:预习课题:《新集体新面貌》预习目标:知识:认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能力:能够团结同学,爱护集体荣誉,认识到自己的长处,找到自己的位置,更好的为集体做贡献。
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集体意识,能够尽自己所能奉献集体,自觉融入新集体。
预习重点:班集体是我们成长的乐园预习任务:㈠全面阅读课本P30—P33页,了解本节课的大致内容。
㈡1良好集体的共同特征①共同的②严明的③的同学关系④积极向上的2良好集体的作用①能形成巨大的②有利于的形成③有利于,,,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3融入新的集体①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学间的竞争与合作,建立,的同学关系,创建,的班级氛围。
②要自觉遵守并维护③要树立。
自觉维护,努力为班级添光彩。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三课《不一样的环境_不一样的我》教案鲁教版环节二、合作探究,问题反思向云同学非常喜欢文学,老师常说她语言表达能力极强,她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在班里当作范文供大家欣赏学习。
所以,向云觉得自己在写作方面有潜力,于是她打算开发自己的写作潜力。
她请朋友为自己画了一副“未来作家的”漫画像,时常提醒自己“我将成为优秀作家”、“我一定会成功”等,还坚持每天写日记。
请回答:1、向云同学有可能是通过哪些途径认识自己的写作潜能的?2、向云同学又是怎样进一步发掘自己的写作潜能的?环节三:夯实基础及时反馈一、单项选择题:1、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这句话说明()①十全十美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②任何人都是既有优点又有缺点③一个人是由多方面构成的,不可能在每一个方面都做的最好④名人、伟人看上去他们很完美,实际上是他们的有些缺点被突出的优点遮掩住了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 D. ①②2、其中考试前一个月,成绩平平的高芳下决心抓紧时间学习,争取取得好成绩。
于是,他抓到什么就看什么,看到别人学什么就学什么,一星期下来,复习结果并不理想。
后来,在父母的帮助下,高芳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
经过三个星期有条不紊的复习,高芳在期中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这说明()①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明己之长,知己之短,做到扬长避短②正确认识自己,有助于我们确定符合自己世纪的目标③客观的分析自己,才能取得理想成绩,享受成功的快乐④正确认识自己,有利于提高自身素质,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A. ①②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3、有的同学在看完电影《背起爸爸上学》后,反问自己,如果我是他,我会这么做吗?这是()A、用自我观察的方法来了解自己B、用比较的方法来认识自己C、通过他人评价来进一步认识自己D、用全面的和发展的眼光来认识自己4、“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的这句话是鼓励我们坚持自己的原则呢,还是教我们不重视他人的评价和意见呢()A.既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又要听取别人的评价 B、如果他人的评价不是那么客观公正,就要坚持自己的原则 C、别人评价很有道理,但自己做不到,因而要坚持自己的原则D、教我们不重视他人的评价或意见5、“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就是说()①每个人身上都有缺点和不足②对别人的缺点和不足要宽恕和理解③无论对自己还是别人都要采取全面看问题的方法④任何人都不能犯错误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6、“看自己一朵花,看别人豆腐渣”这种认识()①是正确的,人应当充满自信②是错误的,既片面的认识了自己,又片面的认识了别人③是正确的,既肯定了自己的优点,又肯定了别人的缺点④是错误的,用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会因盲目自大而落后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D.②③④二、分析说明题材料一:据说,有一个美国人天生三条腿,有一条腿是从身体右侧伸展出来的,非常难看。
第二单元走进新的学习环境第三课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我”(2)本课教学内容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使学生了解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感受新生活的变化,从而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以科学的方法去适应,并学会融入新的班集体,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全面、迅速地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本课由导言和三个项目内容构成。
“导言”从刚上中学的学生的兴奋心情入手,在憧憬美好未来的同时也提出现实性的问题,使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和感悟,并激励学生探求其中的答案,引起学生的兴趣。
本课设置三个项目的内容———“新生活新起点”、“新集体新面貌”、“新自我新认识”。
这三个项目以引导学生提高生活的适应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适应新的初中生活为主要目标,围绕适应新的环境、尽快融入班集体、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等内容展开。
重点难点分析1.“适应新的学习生活”、“融入新的班集体”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分析、讨论、辩论、讲授法。
课时安排:计划用3课时授完。
教学内容:讲授第三课第二框课——“新集体新面貌”。
教学活动过程:(一)情景预设(1)导入新课新学期开始了,我们走进了新的班级体,我们又有了一个新的“家”。
新的家给了我们新的感觉!(2)板书:(二)新集体新面貌(二)教学活动过程活动一:读图(教材P30页):这四幅图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班集体带给个人快乐、温暖、力量等。
1、班集体是我们成长的乐园想一想:你心目中理想的班集体是什么样的?(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良好的班级体,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有严明的纪律和融洽的同学关系,有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
)议一议:良好的班级体对个人成长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良好的班级体能形成巨大的教育力量,有利于我们良好品德的形成,有利于我们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发展特长、陶冶情操,促进我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读一读:(见教材P31页)材料为我们呈现的是一个在集体温暖中获得新生的中学生黄小曼的真实案例,用活生生的实例告诉我们,集体对个人成长所起的作用。
第三课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我”新生活新起点五、板书设计:激动1、调整心态兴奋感受适应困惑新生活2、确立新目标担忧压力3、加强自我管理六、课堂巩固:(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请把该项前面的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这句话启示我们,面对新的环境要()A.调整心态,适应环境B改变环境,保存自己C.听天由命,顺应自然D脱离环境,谋求生存2.“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
”这句话启示我们,在新的环境中要()A.按照既定目标一直奋斗B.确立新的奋斗目标C.目标是方向和动力,一定能实现D.调整心态,适应新的环境3.小强同学刚上初中就为自己确立了新的奋斗目标,就是做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同学,以后考入理想的高中。
你认为他的目标()A.缺乏层次性,难以实现B.符合小强的实际C.太低,没有实际意义D.过高,不符合实际4.有一个著名的长跑冠军,在历次比赛中,他总是能以同样的速度完成赛程。
当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时,他回答说,在赛程中他总是选择一个较近距离的目标物体(如明显的建筑物)作为当前目标,尽可能以最快速度到达,然后再以同样的方法设立一个新目标,并以同样的速度向新目标进发。
因为每次给自己定的距离都不是很长,所以跑起来也就不觉得累。
而且每跑完一段距离,对自己来说都是一种激励,于是越跑越起劲,越跑信心越足。
这说明()A.人不能确立远大目标B.目标的确立要全面C.克服依赖,增强自觉D.目标的确立要有层次,实现的过程要循序渐进(二)非选择题5.据调查,有很多同学进入初中以后感到不适应。
主要表现为:不适应中学的学习方法;不适应中学的管理方法;不适应初中老师的讲课方式;不适应初中的学习环境。
还有的同学,由于上小学的时候,完全依赖父母,没有养成自立、自理的习惯,自我管理的能力很差,他们不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有时甚至想家、想念小学的老师和同学。
这些同学有时也非常苦恼。
第三课《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我”》《新自我新认识》学案班级姓名关键词:优点和长处缺点和不足全面客观发展变化方法途径塑造自我【预习新知】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第34页至38页,完成以下任务。
1、“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十全十美的人是不存在的,即是伟人名人也不例外。
每个人都既有,也有,既有,也有。
2、古人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在现实生活中,正确认识自己,有助于我们、,确定符合自己实际的;有利于发掘自身,不断提高自身,获得更大的,从而塑造一个崭新的自我。
3、要想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就要,,地看待自己;4、我们要用的眼光看待自己;5、我们要真正做到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还要知道自我认识和评价的。
我们可以通过,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表现来认识和评价自己;可以在,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认识自我;可以从他人对自己的中认识自己。
一、情景导入:①出示毛主席的歌曲和图片;出示乔丹的图片以及话语。
②读俗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等。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从毛主席的歌曲和图片、乔丹的话和俗语中我们在认识自我方面会得到什么结论?二、学习新知【一】自主探究优点和长处:勤奋好学,工作认真,成绩优秀,写工整,聪明活泼,善于演讲,团结同学,礼貌待人,上进心强,遵守纪律,自尊自信,意志坚强,擅长绘画,体育出众,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缺点和短处:纪律意识较差、好睡懒觉、不爱活动、上课经常做小动作,自信心不足,马虎大意,做作业拖拉,经常上网玩网络游戏,不爱和人交往,缺乏社会责任感,经常迟到,不爱做家务劳动… … …我的优点和长处我的缺点和不足1、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的时候,感受是;2、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的时候,感受是。
假如我们只看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甚至拿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会。
假如我们只看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会。
我们应该采取的方法是。
【二】看视频“刮目相看”得出正确认识自己的第二个方法。
【三】学生阅读情景对话——说一说:这些同学是通过哪些途径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四】看宋丹丹经历得出结论。
第三课: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我预习课学习目标:1知道良好班集体的特点以及作用2明确应该如何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如何融入新的班集体方法指导:1.阅读课本正文部分,运用课本中的知识,思考并独立解决以下问题2.可在课本用铅笔划出解决问题需要的答案时间以及展示要求:1.10分钟独立看书解决情境中的问题,之后组内交流(确定好发言代表)2.班级展示,注意展示礼仪,声音洪亮,仪态大方【情景一】找不同【情境一】让我来帮忙——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小强:在现在的班级里我发现有许多的同学能力比我强,我再也不是班里最出色的了,感到很失落。
小红:现在学习科目增多,疑难问题多,但老师讲的却很少,觉得自己一下子不会学习了,课余时间不知道该干些什么。
小刚:以前我有什么问题都找爸爸妈妈帮忙,可现在他们不太管我,也不帮我检查作业、复习功课了,我很不习惯!★你觉得怎样才能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情景二】让我来思考---斑羚飞渡视频欣赏:良好班集体★1.你觉得理想的班集体应该是什么样子的?★2.举例说明,良好的班集体对个人的成长有什么作用?★3.怎样融入新的班集体?1)路上,新同学向我打招呼,可是我跟他不熟。
2)我班同学小刘家的经济条件不好,父母下岗,小刘常常闷闷不乐,学习成绩也不好。
3)自习课老师不在,个别同学在高谈阔论。
4)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强,学校组织“为班级增光添彩”演讲比赛。
通过本节课的预习你有哪些收获或者疑惑,请简单记录在下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课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我第一框新生活新起点一、预习形成(走进来,一起体验求知的快乐)1、预习目标(1)、阅读教材P26——30,完成预习内容。
(2)、体验中学生活的新感受。
(3)、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调整自己,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2、教材重、难点如何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
3、知识框架适应新的学习生活4、关键词搜索(1)、面对新的环境,我们首先要从上认可和接受。
如果感到某些不适应,就要及时,,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调节,使自己尽快适应新环境。
(2)、目标是,也是。
确立新的是我们在新环境中成长的需要。
(3)、为了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我们有必要加强对自我的管理,。
在学习上做到,改进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生活上做到,行为上。
5、基本问题标记怎样才能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二、合作探究(学会思考,一起体验知识海洋搏击的乐趣)1、进入新的学期,新的年级,新的环境,面对新的学习生活有没有不适应的地方?如果有,是怎样调节的?2、阅读P29的材料,说一说从这位世界冠军的成功秘诀中得到什么启示?3、想一想,中学生活给了我们哪些新的要求,为了完成这些要求,自己有哪些计划与行动。
(试着完成P30的表格)三、检测反馈(训练提高,一起收获成功的喜悦)1、王华进入新学校后,因对语文老师的的讲课方式不太适应,上课时就不想听,再加上竞选班长落选带来的失落感,父母对他的过高的期望造成的压力,他感到很烦恼。
为了尽快摆脱烦恼,他应该()A、寻求老师的帮助和指导B、要求老师改变教学方式C、通过写日记、读名人故事、欣赏音乐等方式调节情绪D、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2、刚刚踏入初中校门的小鹏,充满了迷茫,原来想象中那么美好的初中生活,竟然有这么多不如意。
你认为小鹏应该()。
(1)畏缩逃避(2)积极面对(3)主动寻求自身改变,积极适应新的环境(4)无所谓,自我与环境的关系如何应顺其自然A、(2)、(3)B、(2)(3)(4)C、(3)(4)D、(1)(2)2、小永在小学是一个极普通的学生,各方面表现平平。
第三课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我项目一新生活新起点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调整好心态,适应中学新生活,确立新目标,并为之努力。
2.能力:提高适应能力,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知识:懂得如何适应新环境,确立新目标。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如何适应新生活〔教学难点〕如何确立新目标第一部分自主学习,初悟事理(课前预做,15分钟)(一)整体把握1.快速浏览课本P26—30正文部分(1)本项目共包含()个层次,分别是和(2)第一个层次“中学生活新感受”主要是引领同学们认识环境和心态的变化。
从和两方面讲述。
(3)第二个层次“适应新的学习生活”主要就学生如何而进行的方法指导,从、和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2.请你初步把本项目的知识框架构建下来:(二)重点突破 1.面对新的学习生活,自己有哪些困惑和担忧?2.P28辛蒂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怎样才能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第二部分:共同探究(课堂教学,45分钟)(一)组内交流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收获,相互解疑2.本项目主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3.共同构建(或完善)本小组的知识结构(二)班内交流1.以小组为单位提出学习中的困惑,在班内求解。
2.在推举2—3个小组板书知识结构图的同时,请同学们“讲故事,明道理”。
以小组为单位推举代表,完整叙述一个事例,并阐述事例所体现的道理)。
(三)深化探究,引领提升1.师生共同纠编与修正2.学习探究(1)P29世界冠军的成功秘诀给我们什么启示?(2)雨果的话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3)中学生活给我们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3.提升认识小学毕业后,小伟兴高彩烈地来到中学学习。
进入新的班集体之后,被选为学习委员。
不久,他发现中学学习科目多,作业多,老师讲课节奏快,学习时间长……于是,他改变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采取了一些主动学习的方法和策略,慢慢地适应了中学学习生活。
在开学后的一次单元测试中,他取得了优异成绩。
(1)为了适应初中学习生活,你应当改掉哪些不良的学习习惯?(2)看了小伟的做法,对你有什么启示?(四)实话实说,体验导行1.面对新的学习生活有哪些不适应,你是如何调整的?2.进入新的学习生活,你有怎样的打算。
《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我》复习课导学案主备人:石伟锋时间:20XX年10月26日编号:14[复习导航]一、复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自己学习环境的变化,学习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的方法。
了解良好班集体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增强自我管理、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能与新的集体融为一体,能与同学融洽相处。
初步掌握自我评价的方法,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
能够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完整的自我形象。
二、复习重点:融入新的班集体;描绘清晰完整的“我”[知识梳理]一、考点归纳▲1、怎样适应新的学习生活?▲2、良好的班集体的特征和作用?▲3、怎样融入新的班集体?▲4、为什么要正确认识自己?▲5、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和途径有哪些?二、知识梳理[典型例题]1、七年级二班女生小静不幸染上恶疾,久卧病床的她感到深深的孤独和无助。
就在这时,全班同学来到她的身边,把1000只千纸鹤挂在她的窗外,同学们还自愿排出值日表,轮流探视她,帮她补习功课,并在学校募捐。
同学们的帮助带来了力量,当小静战胜病魔回到班里时,全班热烈鼓掌,小静激动地热泪盈眶。
(1)良好的班集体对我们的成长有哪些积极作用?答:良好的班集体是我们成长的乐园,(1)有利于我们良好品德的形成。
(2)有利于我们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发展特长,陶冶情操,促进我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2)你认为什么样的班集体才是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答:①有共同的奋斗目标,②有严明的纪律,③有融洽的同学关系,④有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
(3)对于建设良好的班集体,你有哪些好主意?答:(1)要认识和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
(2)自觉遵守并维护集体纪律。
(3)应该树立主人翁的意识,努力为集体添光彩。
2、在开学后的第一天班会上,小兴这样向同学介绍自己:“我在小学时,被同学称为小机灵、调皮鬼。
叫我小机灵因为我的动作比较灵活,头脑也比较聪明,我上课爱思考、爱发言,常得到老师的表扬;说我是调皮鬼,是因为我好在教室里打闹,有时上课管不住自己,为此也被老师批评过。
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我”一、新生活新起点内容标准一1.5 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三1.4 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新的学习环境,自觉融入新的集体,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二)能力:增强自我管理、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三)知识:了解自己学习环境的变化,明确自己的做法。
教学内容分析“新生活新起点”是本课的第一个项目,主要是引领学生认识环境和心态的变化,调整心态,树立目标,进行自我管理,从而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本节课共设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中学生活新感受”,分两个方面阐述。
一是学生进入新环境的激动和兴奋。
通过让学生先发现,后交流;先对比,后总结;先观察,后思考,让学生对入校几星期的所感所想进行思考和总结。
然后通过主题活动,使学生领悟到新生活的真实和美丽。
二是对变化了的环境的担忧。
环境变化了,心态也随之变化;变化也带来了学生对新问题的思考。
怎么办?通过案例自主阅读感悟,教师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激励学生鼓起勇气,面对新生活的困难和问题。
第二个层次“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学生有了面对新问题的勇气,就需要做好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的心理和行为的调适。
共分三个方面:一是调整心态,适应环境。
通过案例情景体味感悟,启发学生联系实际思考自己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
首先从心理上积极接受新环境,然后对新问题对症下药。
二是确立新的追求目标。
通过教材中的案例和配乐名言的朗诵,让学生明确要树立目标,并且学会把目标分解开来,一步一步地实现。
让学生透视自我,写出自己长期和近期的目标,自主感悟,激发道德践行。
三是加强自我管理。
从新生活新学习的要求,思考得出中学生需要自我管理。
倾听高年级优秀学生自我管理的优秀经验,对比自己的行为。
让学生参考优秀做法,结合自己的特点,根据前面环节制定的目标,填写自己的管理计划。
“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