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盐和氧化物之间的转化关系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21.50 KB
- 文档页数:14
酸碱盐氧化物单质间的转化关系1. 酸碱盐的基本概念酸碱盐,这三个小伙伴儿就像是一桌子菜,酸味、碱味、咸味,缺一不可。
你想想,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能遇到它们,酸奶里的乳酸,洗衣粉里的碱性成分,还有咱们餐桌上的盐,嘿,就是氯化钠。
其实,酸和碱就像老朋友,互相转化,调侃来调侃去,最终形成盐。
咱们常说“酸甜苦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想想你吃的糖醋排骨,那酸酸甜甜的,真是让人食欲大开。
这里的酸,就是酸味,盐就是它们亲密合作的结果。
2. 酸与碱的相互转化2.1 酸和碱的化学反应咱们来聊聊酸和碱的转化,哎呀,真是个神奇的过程!当酸遇到碱,它们就像是打了一场温柔的架,最终形成盐和水。
就像王子和公主经过波折,最终幸福大团圆。
举个例子,盐酸(HCl)和氢氧化钠(NaOH)反应,嘿,瞧,出现了氯化钠(NaCl)和水(H₂O),这就是化学的魅力所在。
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其实背后可是有一整套化学方程式在支撑呢!2.2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而且,这些酸碱盐的转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真是随处可见。
洗衣粉里的碱性成分,可以去污去油,而咱们的食盐呢,又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
不信你看看,没有盐的饭菜,哎呀,简直就像白开水一样乏味。
酸和碱的平衡,就像生活的调味剂,缺一不可。
3. 氧化物的角色3.1 氧化物与酸碱的关系说到氧化物,这可是一个大佬。
它们在化学反应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氧化物通常是金属和非金属和氧反应后形成的,像是铁锈(Fe₂O₃),它就代表着金属和氧的结合。
氧化物可酸可碱,真是个多面手。
你知道吗?有些氧化物和酸反应后也能产生盐,比如硫酸铜(CuSO₄)和氢氧化钠反应,就能生成氢氧化铜和盐酸。
这就好比是化学界的“变魔术”,瞬间变化,出人意料。
3.2 氧化物的日常应用在生活中,氧化物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角色。
你看,空气中的氧气(O₂)就是个氧化物。
它让我们能够呼吸,保持生命。
还有很多金属氧化物在建筑、制造中也常常用到,真是生活中无处不在。
第2节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相互转化规律知识回顾各物质都具有一定的性质,同时各物质之间都相互联系,即有一定的相互转化规律。
1.金属(1)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如:MgO O Mg 222点燃+;CuO O Cu 222∆+(2)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如:↑+==+2442H FeSO SO H Fe ;↑+==+222H MgCI HCI Mg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金属。
如:44FeSO Cu CuSO Fe +==+;Ag NO Cu Cu AgNO 2)(2233+==+。
2.非金属(1)与氧气反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
如:O H O H 22222点燃+;22SO O S 点燃+(2)与金属反应生成无氧酸盐。
NaCI CI Na 222点燃+;FeS S Fe ∆+3.碱性氧化物(1)与水反应生成碱。
如:22)(OH Ca O H CaO ==+。
(2)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如:O H SO Fe SO H O Fe 234242323)(3+==+(3)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含氧酸盐。
如:32CaSiO SiO CaO 高温+4.酸性氧化物(1)与水反应生成酸。
如:3222CO H O H CO ==+。
(2)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如:O H CaCO OH Ca CO 2322)(+↓==+(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含氧酸盐。
如:32CaSiO SiO CaO 高温+5.酸(1)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如:↑+==+2442H ZnSO SO H Zn(2)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如:O H FeCI HCI O Fe 2332326+==+。
(3)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如:4224222SO Na O H NaOH SO H +==+(4)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如:33HNO AgCI AgNO HCI +↓==+6.碱(1)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如: O H SO Na SO NaOH 2+==+(2)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转化关系(导图版)为4⽉6⽇晚8:30,在uc聊天室[化学教与学]房间的讲座准备的PPT,还在不断的修改中!本次开始实践思维导图在复习课中的运⽤,很多功能还不是很熟悉,希望各位同⼈多提宝贵建议!很多试题的答案是⽤的强调变⾊显⽰,还有很多ppt动画不能显⽰,待最终版完成会给⼤家直接提供下载地址!可以尝试将本⽂稿放到google共享⽂档中,与各位同仁协作修改!期待你的建议ing……幻灯⽚1幻灯⽚2涛声依旧 1 年, 11 ⽉前说: 主要内容⼀⽬了然,看起来也很美,给学⽣美感,愉悦有助提⾼兴趣。
幻灯⽚3潇潇⾬ 1 年, 11 ⽉前说: ⼀⽬了然,学⽣⽬前记忆这个总是有问题涛声依旧: CaSO4 AgSO4 微溶保存取消删除幻灯⽚4幻灯⽚5涛声依旧 1 年, 11 ⽉前说: 是不是增加Cl-zhangyanxia 1 年, 11 ⽉前说: 都从阴离⼦⾓度总结,可以避免重复。
幻灯⽚6涛声依旧: 此处为什么不分别画出⾦属氧化物和⾮⾦属氧化物保存取消删除幻灯⽚7涛声依旧 1 年, 11 ⽉前增加标注: 此处为什么不分别画出⾦属氧化物和⾮⾦属氧化物潇潇⾬ 1 年, 11 ⽉前说: ⾦属氧化物与酸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碱性氧化物与碱反应不属于,此处没有表⽰出来⽹络飞翔 1 年, 11 ⽉前说: @涛声依旧: 这是按照物质分类的基础上划分的,没有进⾏再区分!⽹络飞翔 1 年, 11 ⽉前说: @潇潇⾬: ⾦属氧化物与酸的反应是不是复分解反应,⽼教材认为是,现在存在争议,考试是不会考的,⼲脆不把这些模糊地概念给学⽣!幻灯⽚8涛声依旧 1 年, 11 ⽉前增加标注: 此处为什么不明确⾦属单质?冲浪者 1 年, 11 ⽉前增加标注: 应该是活泼⾦属单质。
幻灯⽚11幻灯⽚12涛声依旧 1 年, 11 ⽉前增加标注: 是否该增加SO3与NaOH的反应,教材中有,学⽣也易写错。
涛声依旧 1 年, 11 ⽉前增加标注: 应为氨⽓+⽔幻灯⽚13幻灯⽚14幻灯⽚15zhangyanxia 1 年, 11 ⽉前说: 是不是应该说上盐不能⽤钡盐、三价铁盐、钾盐、钠盐、钙盐呢?幻灯⽚18幻灯⽚19涛声依旧: 丢掉了BaCl2,NaCO3误写保存取消删除幻灯⽚20。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关系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关系简析一、首先将物质进行简单分类(只分到如下的七类物质即可)二、将上述七类物质之间的转化和相互反应的关系列表如下:三、上述七类物质之间相互转化和相互反应的规律及注意问题(一)、六种相互转化关系1、金属+O碱性氧化物(化合反应) 2,如:2Mg+O2MgO 2Cu+ O2CuO 222、碱性氧化物+ HO碱(化合反应) 2,*只有四种可溶性碱KOH,NaOH,Ca(OH),Ba(OH)22对应的碱性氧化物KO,NaO,CaO,BaO可直接与水化合生22成相应碱,其余不能如:NaO+HO==2NaOH CaO+HO==Ca(OH) 2222故:上述四种氧化物溶于水时得到的都是相应碱的溶液,除Ca(OH)是微溶碱外,其余都易溶。
23、碱碱性氧化物+水(分解反应) ,a、不溶性碱受热才能发生分解反应((((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特别注意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如:2Fe(OH)FeO+ HO 3232Cu(OH)CuO+HO 224、非金属+O酸性氧化物(化合反应) 2,如:C+ O COS+OSO22 225、酸性氧化物+HO酸(含氧酸)(化合反应) 2,* a除SiO外,其余酸性氧化物一般都能直接与水2化合生成相应酸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变(特别注意除氢、氧外的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如:CO+ HO==HCO SO+ HO== HSO 22 233224故:酸性氧化物溶于水时得到的都是相应酸的溶液。
6、酸酸性氧化物+水(分解反应) ,* a、仅有含氧酸才能分解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变(特别注意除氢、氧外的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c、酸性氧化物又叫酸酐(原因是:酸性氧化物可看作是含氧酸脱水的产物)如:HSO HO+ SO?HCO HO+ CO? 2423 2322写出下列几种含氧酸的酸酐:HSOHNO_____ HPO_____ HSO____ 24______ 33423(二)十个相互反应的关系(关系表中有四个横向、四个交叉、两个远距离关系,共十个)7、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含氧酸盐(化合反应) ,如:CaO+ CO== CaCOCaO+SiO==CaSiO 23 238、碱性氧化物+酸盐+水(复分解反应) ,如:CuO+ 2HCl==CuCl+ HO FeO+3 2223HSO==Fe(SO)+3HO 2424329、酸性氧化物+碱盐+水(不是基本反应类型) ,* a、参加反应的碱必须可溶b、注意生成的盐的化学式的书写如:CO+ Ca(OH)== CaCO?+HO 2232SO+2NaOH==NaSO+HO 2232SiO+2NaOH==NaSiO+HO 2232SO+2NaOH== NaSO+ 2HO 3242,10、碱+酸盐+水(复分解反应)*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______反应。
专题09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转化关系【知识回顾】1.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转化关系图(1)酸的通性:①与酸碱指示剂作用②氢前金属+酸→③碱性氧化物+酸→④碱+酸→⑤某些盐+酸→(2)碱的通性:①与酸碱指示剂作用②碱+酸性氧化物→③碱+酸→④碱+某些盐→(3)盐的通性:①前面的金属+后边金属的盐溶液→②盐+酸→③碱+某些盐→④盐+盐→【练一练】1.中国丝绸有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来精炼丝绸,该“碱剂”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盐,能促进蚕丝表层的丝胶蛋白杂质水解而除去,使丝绸颜色洁白、质感柔软、色泽光亮.这种“碱剂”可能是( )A.食盐 B.火碱 C.草木灰D.胆矾2.分类是化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方法,下列对一些物质或化学反应的分类以及依据正确的是( )A.H2SO4是酸,因为H2SO4中含有氢元素B.豆浆是胶体,因为豆浆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C.Na和H2O的反应不是离子反应,因为反应中没有离子参加D.燃烧必须有氧气参与,因而没有氧气参与的反应一定没有燃烧现象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反应SiO2+4HF═SiF4+2H2O,可知SiO2是碱性氧化物B.由酸性溶液中MnO4﹣可以氧化Cl﹣,可知酸性溶液中MnO4﹣也能氧化Br﹣C.由反应CuSO4+H2S═CuS+H2SO4,可知酸性H2S>H2S04D.由常温下金属钠、铝可溶于NaOH溶液,可知金属镁也能溶于NaOH溶液4.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强的自然科学,在社会、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油条的制作口诀是“一碱、二矾、三钱盐”,其中的“碱”是烧碱B.黑火药的最优化配方是“一硫二硝三木炭”,其中的“硝”是硝酸钾C.过滤操作要领是“一贴二低三靠”,其中“贴”是指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D.“固体需匙或纸槽,一送二竖三弹弹;块固还是镊子好,一横二放三慢竖“.前一个固体一般指粉末状固体5.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药物“鼻冲水”,写道:“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气甚辛烈,触人脑,非有病不可嗅.….虚弱者忌之.宜外用,勿服.….”这里的“鼻冲水”是指( )A.氨水 B.硝酸 C.醋D.卤水6.KAl(SO4)2、KFe(SO4)2、(NH4)Fe(SO4)2都属于复盐,通过类比判断,下列属于复盐的是( ) A.NaAlO2B.KMgCl3C.CaOCl2D.Na3AlF67.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A.Na2CO3和Na2O2都属于盐B.KOH和KHCO3都属于碱C.H2SO4和H3PO4都属于酸D.Na2O和Na2SiO3都属于氧化物8.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D.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9.下列正确的叙述有( )①CO2、SiO2、P2O5均为酸性氧化物;②Ca(HCO3)2、Fe(OH)3、FeCl2均可通过化合反应制得;③红外光谱仪可用于测定化合物的官能团;④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⑤需要通电才可进行的有:电离、电解、电泳、电镀、电化学腐蚀;⑥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能透过滤纸,如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⑦按照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顺序排列的是油脂、碘化银胶体、苛性钾、碳酸钙、氯气.A.4个B.5个 C.6个 D.7个10.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B.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C.酸性氧化物均可以跟碱反应D.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跟碱反应11.图中的“金属”为Na,“非金属”为S.仔细阅读两种元素在图示中经历的反应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①中的反应类型是;(2)反应②中“碱”的电子式是;(3)反应③产生的盐为NaHCO3,则该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4)反应④的“酸性氧化物”能在大气中被氧化形成酸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形成酸雨的过程:;(5)反应⑤为非氧化还原反应,该“酸”属于;A 强电解质B 弱电解质C 二元酸D 离子化合物(6)反应⑥产生的盐,能发生反应(12).写出一种该盐的化学式;(7)反应(14)中若“酸”、“碱”未完全中和,产生的盐是。
八圈图竖的关系:1. 金属+氧气→碱性氧化物 MgO O Mg 222点燃==+2. 碱性氧化物+水→碱( )(一般仅:K,Na,Ca ,Ba 的氧化物可以。
)22C a (O H )O H C a O ==+ 3. 碱( )−→−∆碱性氧化物+水(除K,Na,Ca,Ba 的氢氧化物外一般都可以。
)()O H C u O OH Cu 22+==∆4. 碱→盐(有三种方法)(即: 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碱+酸→盐+水; 碱+盐→新碱+新盐.)5. 非金属+氧气→酸性氧化物; 522254O P O P 点燃==+6. 酸性氧化物+水→酸( )(一般都可以,但SiO 2不行。
) 3222CO H O H CO ==+7. 酸−→−∆酸性氧化物+水(一般都可以,但硫酸不行。
) O H CO CO H 2232+↑==8. 酸→盐(有三种方法):(即 , , 。
)横的关系:1. 金属+非金属→盐(无氧酸盐); NaCl Cl Na 222点燃==+2. 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盐(含氧酸盐); 32CaCO CO CaO ==+3. 碱+酸→盐+水(中和反应); ()O H CuCl HCl OH Cu 22222+==+4. 盐+盐→新盐+新盐(△) ()白色↓+==+AgCl NaNO NaCl AgNO 33斜的关系:1. 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O H FeCl HCl O Fe 2332326+==+2. 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O H SO Na NaOH SO 23222+==+3. 碱+盐→新碱+新盐;(△) ()()白色↓+==+33222CaCO NaOH CO Na OH Ca4. 酸+盐→新酸+新盐;(△) O H CO CaCl HCl CaCO 22232+↑+==+5. 金属+酸→盐+氢气;(★) ↑+==+2442H ZnSO SO H Zn6. 金属+盐→新金属+新盐。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转化关系知识回顾1.单质 氧化物 酸 碱 盐的转化关系图学习完酸、碱、盐一章后,同学们常常会有一种内容太多、没有头绪的感觉;其实,只要稍加整理,就会发现物质之间的关系是有规律可循的;一、 首先将物质进行简单分类只分到如下的七类物质即可二、将上述七类物质之间的转化和相互反应的关系列表如下:竖的关系:1. 金属+氧气→碱性氧化物; MgO O Mg 222点燃==+2.碱性氧化物+水→碱;一般仅:K,Na,Ba,Ca 的氧化物可以;只有四种可溶性碱KOH,NaOH,CaOH 2,BaOH 2对应的碱性氧化物K 2O,Na 2O,CaO,BaO 可直接与水化合生成相应碱,其余不能 如:Na 2O+H 2O==2NaOH CaO+H 2O==CaOH 2故:上述四种氧化物溶于水时得到的都是相应碱的溶液,除CaOH 2是微溶碱外,其余都易溶; 2. 碱−→−∆碱性氧化物+水;除K,Na,Ba,Ca 的氢氧化物外一般都可以; a 、不溶性碱....受热才能发生分解反应b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特别注意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如:2FeOH 3Fe 2O 3+ H 2O CuOH 22CuO+H 2O3. 碱――→盐有三种方法;即: 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碱+酸→盐+水; 碱+盐→新碱+新盐.4. 非金属+氧气→酸性氧化物; 522254O P O P 点燃==+5. 酸性氧化物+水→酸;一般都可以,但SiO 2不行; 3222CO H O H CO ==+a 除SiO 2外,其余酸性氧化物一般都能直接与水化合生成相应酸b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变特别注意除氢、氧外的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如:CO 2+ H 2O== H 2CO 3 SO 3+ H 2O== H 2SO 4故:酸性氧化物溶于水时得到的都是相应酸的溶液;6. 酸−→−∆酸性氧化物+水;一般都可以,但硫酸不行; O H CO CO H 2232+↑== a 、仅有含氧酸才能分解b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变特别注意除氢、氧外的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c 、酸性氧化物又叫酸酐原因是:酸性氧化物可看作是含氧酸脱水的产物如:H 2SO 3 H 2O+ SO 2↑ H 2CO 3 H 2O+ CO 2↑例1;根据下表列出的氯的含氧酸跟它对应的氧化物叫酸酐的化合价关系.判断HN03的酸酐是B N 2O 5例2. 写出下列几种含氧酸的酸酐:H 2SO 4______ HNO 3_____ H 3PO 4_____ H 2SO 3____7. 酸――→盐有三种方法;横的关系:1. 金属+非金属→盐无氧酸盐; NaCl Cl Na 222点燃==+2. 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盐含氧酸盐; 32CaCO CO CaO ==+3. 碱+酸→盐+水中和反应; ()O H CuCl HCl OH Cu 22222+==+4. 盐+盐→新盐+新盐△ ()白色↓+==+AgCl NaNO NaCl AgNO 33 斜的关系:1. 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O H FeCl HCl O Fe 2332326+==+2. 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O H SO Na NaOH SO 23222+==+3. 碱+盐→新碱+新盐;△ ()()白色↓+==+33222CaCO NaOH CO Na OH Caa 、参加反应的碱和盐必须都是可溶的b 、必须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c 、可溶性碱跟铵盐一定能反应原因是该反应一定有水和氨气生成如:2NaOH+CuSO 4==Na 2SO 4+CuOH 2↓ 3NaOH+FeCl 3==3NaCl+FeOH 3↓CaOH 2+2NH 4Cl==CaCl 2+H 2O+NH 3↑4. 酸+盐→新酸+新盐;△ O H CO CaCl HCl CaCO 22232+↑+==+a 、只要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即可b 、碳酸盐跟酸一定能反应原因是该反应一定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如:HCl+AgNO 3==AgCl ↓+HNO 3 H 2SO 4+BaCl 2== BaSO 4↓+2 HCl2 HCl+CaCO 3==CaCl 2+H 2O+CO 2↑5. 金属+酸→盐+氢气;★ ↑+==+2442H ZnSO SO H Zna 、这里的酸通常是指盐酸和稀硫酸硝酸、浓硫酸跟金属反应一般不产生氢气b 、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c 、铁跟盐酸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亚铁盐...如:Mg+2HCl==MgCl 2 +H 2↑ Fe+H 2SO 4== Fe SO 4+ H 2↑6. 金属+盐→新金属+新盐;★ Cu Cu 44+==+FeSO SO Fea 、盐必须是可溶的b 、参加反应的金属必须排在盐中金属的前面等活泼金属放入盐溶液时,发生的反应有两个,但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如:把钠放入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2Na+2H 2O==2NaOH+H 2 ↑ 2NaOH+CuSO 4==CuOH 2↓+Na 2SO 4d 、铁跟盐反应生成的是亚铁盐...; 如Fe+CuSO 4==FeSO 4 +Cu Cu+HgNO 32==CuNO 3 2+ Hg△ 生成物要有沉淀或气体或水;反应物一般要能溶于水;但在4中,若酸是强酸,盐是碳酸盐,则盐能否溶于水,不做要求;★ 按金属元素活动顺序,进行反应; 酸碱盐化学方程式归纳总结试题:一.两个置换反应规律1.酸+金属==盐+氢气反应条件:①酸不能用强氧化性酸,如硝酸、浓硫酸,常用稀硫酸、盐酸②金属必须位于氢以前常用Mg 、Al 、Zn 、FeMg+ HCl== Mg+ H 2SO 4==Al+ HCl== Al+ H 2SO 4==Zn+ HCl== Zn+ H 2SO 4==Fe+ HCl== Fe+ H 2SO 4===2.盐+金属==新盐+新金属反应条件: ①盐反应物必须溶于水②金属单质反应物比盐中金属活泼,不用钾、钙、钠Fe+CuSO 4== Al+ CuSO 4==Zn+CuSO 4== Cu+ AgNO 3==Cu+HgNO 32==二.三个分解反应规律1.酸含氧酸==非金属氧化物+水=== H2O+CO2↑2.碱难溶性== 金属氧化物+水CuOH2FeOH33.碳酸盐难溶性==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CaCO3三.四个化合反应规律1.金属+氧气== 金属氧化物Mg+O2Fe+ O2Cu+ O22.金属氧化物+水== 碱可溶性CaO+H2O== Na2O+H2O==3.非金属+氧气==非金属氧化物S+O2P+O2C+O2碳充分燃烧C+O2碳不充分燃烧H2+O24.非金属氧化物+水==酸CO2+H2O== SO3+H2O== SO2+H2O==四.五个复分解反应规律亚硫酸1.酸+碱==盐+水CuOH2+ HCl== AlOH3+ HCl==CuOH2+H2SO4== MgOH2+ HNO3==2.酸+盐==新酸+新盐反应条件: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实际反应条件很复杂CaCO3+ HCl== Na2CO3+ HCl==AgNO3+ HCl==Na2CO3+H2SO4== H2SO4+BaCl2==H2SO4+BaNO32==3.盐+碱==新盐+新碱反应条件:反应物都溶于水,生成物至少有一种不溶前溶后沉CuSO4+ NaOH== FeCl3+ NaOH==Na2CO3+CaOH2== CuSO4+BaOH2==4.盐+盐==新盐+新盐反应条件:反应物都溶于水,生成物至少有一种不溶前溶后沉NaCl+AgNO3== Na2SO4+BaCl2==Na2SO4+BaNO32==5.酸+金属氧化物==盐+水Fe2O3+ HCl== Fe2O3+H2SO4==CuO+ HCl== CuO+ H2SO4==MgO+ HNO3==五.其它反应1.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不属于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NaOH+CO2== NaOH+SO2==NaOH+SO3== CaOH2+CO2==2.三种还原剂H2 、、C 、O2 跟氧化物反应H2+CuO 置换反应CO+CuOCO+Fe2O3C+CuO 置换反应C+CO2化合反应3.实验室制取三种气体常用方法KMnO4KClO3Zn+ HCl== Zn+ H2SO4==CaCO3+HCl==4.盐分解Cu2OH2CO3CaCO3KMnO4KClO35.三种有机物燃烧CH4+ O2 C2H5OH+O2CH3OH+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