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知识-土石坝施工技术的四个步骤
- 格式:docx
- 大小:21.56 KB
- 文档页数:4
第1篇一、施工准备1. 设计审查:对围堰设计方案进行审查,确保设计符合规范要求,并考虑施工条件、材料供应等因素。
2. 施工组织:成立围堰施工项目部,明确各部门职责,制定施工方案,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准备围堰所需材料,如土石、混凝土、钢筋等。
4. 施工机械:准备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如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压实机等。
5. 施工人员:组织施工队伍,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确保施工人员具备一定的施工技能和安全意识。
二、围堰施工1. 场地平整:对围堰施工场地进行平整,确保场地坚实、平整,为围堰填筑创造条件。
2. 基础处理:根据设计要求,对围堰基础进行处理,包括清除杂草、树根、淤泥等杂物,确保基础坚实。
3. 围堰填筑:按照设计要求,分层填筑围堰,确保填筑材料均匀、密实。
具体步骤如下:a. 挖掘机在围堰两侧开挖土石,装载机将土石运输至围堰填筑位置。
b. 推土机将土石均匀推至围堰位置,进行初步填筑。
c. 压实机对填筑层进行压实,确保密实度符合要求。
d. 重复以上步骤,直至达到设计高程。
4. 围堰加固:在围堰填筑过程中,根据需要设置排水沟、支撑结构等,确保围堰稳定。
5. 围堰顶部处理:在围堰填筑完成后,对围堰顶部进行平整处理,确保顶部坚实、平整。
6. 围堰防水:在围堰填筑过程中,根据需要设置防水层,如土工布、沥青等,确保围堰防水效果。
三、围堰验收1. 施工单位自检:在围堰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定期进行自检,确保围堰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 监理单位验收:监理单位对围堰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并在围堰施工完成后进行验收。
3. 验收合格后,施工单位应向监理单位提交围堰施工报告,包括施工过程、材料使用、质量检验等内容。
四、围堰拆除1. 拆除时间:在土石坝主体工程完成后,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围堰拆除。
2. 拆除方法:根据围堰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拆除方法,如爆破、人工拆除等。
3. 拆除后的围堰材料,应按照规定进行处置,不得随意丢弃。
1F415014 土石坝填筑的施工方法一、土石坝施工内容根据施工方法的不同,土石坝分为干填碾压(碾压式)、水中填土、水力冲填(包括水坠坝)和定向爆破修筑等类型。
其中,碾压式土石坝最为普遍。
碾压土石坝的施工作业,包括准备作业、基本作业、辅助作业和附加作业。
1.准备作业。
包括“四通一平”(通车、通水、通电、通信、平整场地)、修建生产、生活福利、行政办公用房以及排水清基等项工作。
2.基本作业。
包括料场土石料开采,挖、装、运、卸以及坝面作业等。
3.辅助作业。
包括清除施工场地及料场的覆盖,从上坝土料中剔除超径石块、杂物,坝面排水、层间刨毛和加水等。
4.附加作业。
包括坝坡修整,铺砌护面块石及铺植草皮等。
二、坝料开采(一)土料开采土料开采主要分为立面开采及平面开采。
土料开采方式比较(二)砂砾料开采砂砾料(含反滤料)开采施工特点及适用条件见表。
砂砾料开采方式比较冬期施工不影响若结冰厚,不宜施工雨期施工一般不影响要有安全措施,汛期一般停产(三)石料开采用作坝体的堆石料多采用深孔梯段微差爆破。
三、坝面作业的基本要求根据施工方法、施工条件及土石料性质的不同,坝面作业施工程序包括铺料、整平、洒水、压实(对于黏性土料采用平碾,压实后尚须刨毛以保证层间结合的质量)、质检等工序。
为了不使各工序之间相互干扰,可按流水作业进行组织。
四、铺料与整平1.铺料宜平行坝轴线进行。
进入防渗体内铺料,自卸汽车卸料宜用进占法倒退铺土。
2.按设计厚度铺料整平是保证压实质量的关键。
3.黏性土料含水量偏低,主要应在料场加水(2011考点)。
对非黏性土料,为防止运输过程脱水过量,加水工作主要在坝面进行。
石渣料和砂砾料压实前应充分加水,确保压实质量。
4.对于汽车上坝或光面压实机具压实的土层,应刨毛处理,以利层间结合。
通常刨毛深度3~5cm。
(2013考点)五、碾压碾压机械的开行方式通常有:进退错距法和圈转套压法两种。
1.进退错距法操作简便,碾压、铺土和质检等工序协调,便于分段流水作业,压实质量容易保证,可在碾压带的两侧先往复压够遍数后,再进行错距碾压。
土石坝施工技术四步骤土石坝的优势与缺陷优势土石坝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范围广泛、历史悠久,施工材料多是就地取材。
它充分利用各种土石方,节约了木材、钢材、水泥等材料,同时,避免了长途运输造成的成本消耗;土石坝具备施工工序少、技术简单、机械化施工范围大、整体工程施工周期短、结构简单、后期维保、加固、扩建施工比较便利、适应能力较强的优势。
缺陷土石坝需要另设专用溢洪道;采用黏性土料堆填形成的坝体容易受到温度、水分等因素的影响,不少都存在沉陷或者不均匀沉陷问题;现场施工过程当中施工导流不够方便;并在土石坝工程建设期间需要考虑预防和控制坝体的渗流问题。
土石坝施工技术1、料场的规划布置。
水利工程土石坝施工期间需要根据坝体建设质量、工期、成本等方面的要求对料场进行合理规划,避免土石坝施工对周边生态及社会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考虑空间、时间等多种因素对施工料场进行科学规划布置。
对于料场规划中的空间因素来说,需要妥当选择料场位置、高程,并对其内部空间进行合理布置;对于时间因素来说,要考虑土石坝现场施工强度及后续施工变化情况。
在土石坝料场选址前要对实际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参数、力学性能进行掌握,现场布置要能满足施工储量、坝体需求,在施工过程当中要确保材料能够物尽其用,利用好现场建筑基础开挖过程当中产生的渣料。
2、土石料的加工方式。
土料加工需要先清除表层不合格的土壤,然后才能将其填筑到坝体当中。
但是,要注意的是黏土颗粒小,具备良好的亲水性能,在土料加工、使用过程当中需要考虑水分对现场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
在对土石坝进行填筑压实时,要合理控制土料的最优含水率。
因此,应合理控制土料含水率,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水分占比,确保填筑压实过程当中含水率处于最优范围。
对于土料含水率可以通过蒸发、翻晒、烘烤、掺料等方式进行处理,降低土料中的含水率,或采用加水的方式提高其含水率。
对于含超径石较少的土料,多使用装耙的堆土机清除掉超径石,在实际的坝体施工过程当中再进行深化清理;若超径石含量较多,可以使用料斗加蓖条筛等方式进行筛除,或采用高坡下料的方式,强迫粗细分离进而清除超径石。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土石坝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土石坝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功能;2. 使学生了解土石坝的设计原则、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要点;3. 帮助学生认识土石坝在我国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土石坝工程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设计土石坝方案并进行合理优化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专业软件进行土石坝结构分析的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水利工程专业的热爱,增强职业责任感;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与创新;3. 增强学生环保意识,认识到水利工程在保护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土石坝工程设计、施工及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素养。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水利工程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但缺乏实际工程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土石坝概述- 土石坝的定义、分类及结构组成- 土石坝的工作原理及功能特点2. 土石坝设计原则与要求- 设计原则:安全、经济、环保、美观- 设计要求:坝体稳定性、渗流控制、结构强度、变形控制3. 土石坝施工技术- 施工准备:材料选择、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方法:填筑、压实、防渗、排水、护坡- 施工质量控制:碾压、检测、验收4. 土石坝工程案例分析与评价- 国内外典型土石坝工程案例介绍- 案例分析与评价:结构设计、施工技术、工程效益5. 土石坝管理与维护- 管理制度与措施:巡视、监测、维修、加固- 维护方法:坝体加固、渗流控制、环境整治教学大纲:1. 土石坝概述(1课时)2. 土石坝设计原则与要求(2课时)3. 土石坝施工技术(3课时)4. 土石坝工程案例分析与评价(2课时)5. 土石坝管理与维护(1课时)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1-2周:土石坝概述、设计原则与要求3-4周:土石坝施工技术5周:土石坝工程案例分析与评价6周:土石坝管理与维护教材章节:参考《水利工程概论》第3章“土石坝工程设计”相关内容。
第一节土石坝施工技术含水量的测定:料场→简单办法“手检”,即手握土料能成团,手指搓可成碎块即表示合适。
精确可靠法是含水量测定仪。
坝面→含水量测定仪。
第二节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技术2020年一级建造师《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精华讲义第一部分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第五章土石坝工程【注1】斜坡碾压与砂浆固坡相结合优点:①简单②防失稳下滚③临时挡水防渗;④形成“结石层”【注2】取样所测定的干密度,其平均值不小于设计值,标准差不宜大于50g/m³。
当样本数小于20组时,应按合格率不小于90%,不合格点的干密度不低于设计干密度的95%控制。
【考点】面板及趾板施工【例题】铜止水带的连接宜采用对缝焊接或搭接焊接,焊缝处的抗拉强度不应小于母材抗拉强度的( )。
A.25%B.50%C.70%D.100%【答案】C【解析】铜止水带连接宜采用对缝焊接或搭接焊接,焊缝处的抗拉强度不应小于母材抗拉强度的70%。
故选择C 。
第六章 混凝土坝工程第一节 混凝土的生产与浇筑【考点】运输方案1.2.(1)混凝土产生初凝。
(2)混凝土塑性降低较多,已无法振捣。
(3)混凝土被雨水淋湿严重或混凝土失水过多。
(4)混凝土中含有冻块或遭受冰冻,严重影响混凝土质量。
3.2m【考点】浇筑与养护【注】1.层薄而均匀的水泥浆。
若过振则混凝土出现集料下沉、砂浆上翻的离析现象。
2.级配、未及时平仓振捣且已初凝、长期不凝固)【例题】混凝土浇筑仓应停止浇筑的情况不包括()。
A.混凝土初凝且超过允许面积B.未及时平仓振捣且已初凝的混凝土料C.低等级混凝土混入高等级混凝土浇筑部位D.混凝土平均浇筑温度超过允许值,并在1h内无法调整至允许温度范围内E.长时间不凝固的混凝土料【答案】BCE【解析】混凝土浇筑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停止浇筑:1.混凝土初凝且超过允许面积。
2.混凝土平均浇筑温度超过允许值,并在1h内无法调整至允许温度范围内。
BCE描述的情况属于应予挖除。
一.工程概况芹池镇原庄村后坡自然庄水保工程碾压式土坝位于龙湾沟泄洪涵洞首部,用八字墙收水。
二.坝基开挖与处理(一)坝基开挖处理的原因:天然的坝基表面往往会有树木、树根、杂草、乱石、水井、窑洞、坟墓、探坑等,表面土壤的有机混合物的含量比级高,自然容重小,坝基范围内可能有高压缩性松软土层、湿陷性黄土层等。
对它们如果不进行开挖、清除、处理,必将给坝基的防渗性、稳定性带来很大威胁。
因此,坝基开挖、清除、处理,是土坝施工中的重要内容,它的成功与失败往往就决定了整个枢纽工程的成功与失败。
所以在坝体施工之前,必须进行坝基开挖与处理.1。
开挖处理的顺序:自上而下,先两岸岸坡,后河槽坝基。
2。
岸坡处理要求:(1)。
岸坡与与坝体的防渗体的连接部位,要清理到不透水层。
以避免留下渗水通道。
(2)。
清理后的岸坡若为岩石,其坡度不能陡于1∶0.75,并且在填土之前涂上3—5毫米厚的粘土浆,以利于坝体的防渗体与岸坡的结合;(3).清理后的岸坡若为粘土、非湿陷性黄土,其坡度不能陡于1∶1.5,并要削成平整的斜坡;(4)。
清理后的岸坡若为非粘性土,其坡度不陡于山坡土壤在饱和情况下的稳定坡度;(5)。
对于岩石岸坡存在的反坡,为了减少削坡的方量,可以用混凝土填补成平顺的斜坡面。
(二)坝基处理内容:一般包括坝基、坝肩防渗处理、软弱土层的处理。
(三)坝基处理方法:覆盖层比较浅的,一般开挖成截水槽,并回填与坝体的防渗体相同的土料;覆盖层比较深的,一般用灌浆法法处理.对于断层、破碎带、节理裂隙、泉眼等特殊问题,要采取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具体方法。
软基开挖处理:(四)软基开挖处理原则:1.首先考虑用天然地基作闸基,以降低造价。
2.拟订不同处理方案,经全面可行性论证后确定。
(五)软土地基开挖:使用各种挖运机械开挖。
平原地区,最大的特点是地下水位比较高,因此,一般情况下,首先将基坑范围内的水抽干然后再开挖。
开挖过程中主要的任务是基坑排水,防止过多的水渗入基坑,导致流沙现象发生,开挖后的基坑边坡滑动失稳,影响水闸结构施工,影响施工安全。
SDJ213—83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规范》SL260-98 《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38—92 《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七)》SL239-1999 《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3 、施工准备3.1对合同及设计文件进行深入具体条件编好施工组织设计。
3.2做好各项技术准备,并做好“四通一平"临建工程,各种设备和器材的准备工作。
导流及引排水工程已完成。
3.3测量放样工作已验收合格,对主要测点已埋设牢固的标架、基石、坝(堤)身放样已按设计预留沉降量。
3。
4对土料场进行现场核查,贮量应大于需用量的1。
5—2.5倍.土质及天然含水量符合设计要求。
3.5施式机械、试验设备到位,已做防渗体土料碾压试验,基础清理已完成并经过验收.4 、施工操作要求4.1土料开挖4.1。
1料场开挖前应划定开挖范围,清除树根乱石及妨碍施工的一切障碍物,排除场内积水,开好排水沟。
4。
1。
2土料的天然含水量接近施工控制下值时,采用立面开挖,含水量偏大时,采用平面开挖.4。
1。
3当层状土料有需剔除的不合格料层时,用平面开挖,当层状土料允许掺混时,用立面开挖。
4.1.4冬季施工宜用立面开挖.4。
1。
5取土坑壁应稳定,立面开挖时严禁掏底施工。
4。
2铺料4.2.1防渗体土料铺筑应平行堤轴线顺次进行,分段作业和长度不应小于100m,人工作业时不小于50m。
4。
2.2作业面宜分成铺土、碾压、检验三段,以利流水作业,应分层统一铺土,统一碾压,专人取样检验,严禁出现界沟.4。
2.3相邻施工段的作业面需均衡上升,若不可避免出现高差时,要以1:3-1:5的斜坡连接.4。
2.4土料宜用进占法卸料,用推土机或人工铺至规定部位,严禁将砂砾料或其他透水料与粘性土料混杂。
4。
2。
5铺土厚度及块置直径限制尺寸如下表:铺土厚度和土块直径限制尽寸表压实功能类型压实机具种类铺土厚度(cm)土块限制直径(cm)轻型人工夯、机械夯15—2020—25 ≤5≤8中型12T-—15T平碾斗容2.5m3铲运机5T—8T振动碾25-30 ≤10重型斗容大于7 m3铲运机10T—16T振动碾加载汽胎碾30—50 ≤15 4。
土石坝土石方填筑施工主要步骤和工序于其特有的建筑学特性,往往受到建筑师的重视,它的使用往往对于工程的完善也有着重要意义。
文章中,笔者着重分析了土石坝在建筑工地上的重要作用,详细描述了土石坝进行填筑的主要步骤和工序,并探讨了目前在土石坝填筑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相关工作经验和理论实施,为今后建筑工作者对于土石坝土石方填筑施工优良率提升方面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土石坝;填筑施工;优良率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方面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土石坝施工技术层面相比以前也有了极大的提升,并在许多水利水电站的建筑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虽然我国的土石坝施工技术已经日趋成熟,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就我国目前的土石坝施工技术来看仍然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本文着重描述了目前我国土石坝填筑施工的大致步骤和过程,并着重分析和探讨了其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消除不良因素的相关建议。
1.土石坝填筑施工关键工序及问题1.1 土石坝填筑施工关键工序1.1.1 粘土填筑施工(1)施工准备。
先调查清楚周边情况,拉线测边,洒灰白线,再仔细观察图纸,结合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切勿生搬硬套。
垫层水泥土完成时必须要检查后再验收。
(2)卸料与平料。
根据材料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卸料方法,往往以不损害材料和卸料效率为首要考虑因素,对于平料要注意大多数材料随卸随平。
(3)防渗土料铺料顺序及厚度。
在铺料之前,需要注意控制材料的铺放顺序,这是必须提前在工程中设计好的,同时也要通过控制每层材料的厚度,从而控制整体材料的厚度。
(4)层厚控制。
厚度的控制方面往往可以采取很多方法进行相应的控制。
例如目视、尺量等方法,都可以达到一定的测量效果。
对于在铺料后厚度仍然较厚的部位,往往可以人工采用推土机进行推薄处理,同时要注意人工进行边角方面的修整,这往往是机器难以做到而又需要严格控制的。
(5)泥浆涂刷。
在进行大规模的泥浆涂刷之前,需要垫刷一层浓稠的泥浆,以确保后层的泥浆能够与墙面的混凝土保持紧密的粘合度,而不会脱落。
土石坝的工艺流程Earth-Rock Fill Dam Construction Process1. IntroductionThe construction of an earth-rock fill dam involves a series of meticulous and sequential steps that ensure the structural integrity and long-term stability of the dam. This process begins with careful planning and design, continues through construction, and culminates in the completion of a dam that can withstand the forces of nature and serve its intended purpose.引言土石坝的建设涉及一系列细致且有序的步骤,这些步骤确保了水坝的结构完整性和长期稳定性。
这个过程从精心的规划和设计开始,经过施工,最终完成一个能够承受自然力量并发挥其预期作用的水坝。
2. Site Survey and PlanningBefore any construction begins, a thorough site survey is conducted to assess the geotechnical conditions, identify potential hazards, and gather data on soil type, water sources, and drainage patterns. Based on this information, a detailed construction plan is developed, outlining the dam's design, dimensions, materials required, and construction methods.现场勘查与规划在任何施工开始之前,都会进行彻底的现场勘查,以评估地质条件,识别潜在危险,并收集有关土壤类型、水源和排水模式的数据。
土石坝施工测量的七个步骤土石坝的测量工作包括平面和高程基础控制网的布设、坝轴线的确定和控制大坝细部的线形控制网的布设、清基开挖放样和大坝细部放样等。
具体到土石坝,施工测量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坝轴线定位、控制线布设和高程控制网.土石坝的测量工作包括平面和高程基础控制网的布设、坝轴线的确定和控制大坝细部的线形控制网的布设、清基开挖放样和大坝细部放样等。
具体到土石坝,施工测量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坝轴线定位、控制线布设、高程控制网建立、地基清理放样、坡脚放样、边坡放样和边坡修整。
坝轴线定位坝轴线是坝顶的中心线。
一般用设计图测量轴线两端的坐标值,计算它们与附近施工控制网中已知点的方位角,用角(方向)交会法测量地面位置。
中小型大坝的轴线通常由工程设计人员根据地形和地质条件直接选择,轴线两端的位置直接在现场选择。
然而,大型土坝需要严格的现场勘测和规划、多方比较和研究,才能定位坝轴线。
最重要的是定位后轴线两端必须做永久性标记,并沿轴线方向设置轴线控制桩进行检查。
(2)大坝控制线布置为便于施工放样,应布设几条与坝轴线垂直或平行的大坝控制线。
一般情况下,垂直于坝轴线的坝控线需要以20m、30m、50m为间隔按英里布设,而平行于坝轴线的坝控线可以布设在坝顶上下游线、上下游坡度变化处、下游马道中线处,也可以按间隔布设。
其中垂直于坝轴线的坝控线布设比较复杂,需要分两步进行:首先沿坝轴线布设里程桩:将0号桩定位在坝顶与一端地面的交点处,然后每隔一段距离沿坝轴线测量0号桩至另一端坝顶与地面的交点处的距离。
二、测设垂直于坝轴线的大坝控制线:将经纬仪正确放置在里程桩上,然后精确测量一系列平行于坝轴线的控制线,并将断面桩定位在上下游施工范围之外,作为测量断面和放样施工的依据。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高程控制网由一个由若干永久水准点和一个临时作业水准点组成基本网组成。
其中,基础网采用三等或四等水准测量方法进行测量,以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的形式布设,一般布置在施工分区外。
土石坝施工技术的四个步骤
土石坝的优缺点土石坝在水利工程中应用广泛,历史悠久,建筑材料多为当地材料。
充分利用各种土石方,节约木材、钢材、水泥等材料,避免长途运输带来的成本消耗;土石坝具有施工工序少、技术含量高的优点.
土石坝的利与弊
优势
土石坝在水利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悠久的历史,大多数建筑材料都是当地材料。
充分利用各种土石方,节约木材、钢材、水泥等材料,避免长途运输带来的成本消耗;土石坝具有施工工序少、工艺简单、机械化施工范围大、整体工期短、结构简单、后期维护、加固和扩建方便、适应性强等优点。
缺乏
土石坝需要专门的溢洪道;填有粘性土材料的坝体容易受到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存在沉降或不均匀沉降问题;现场施工时施工导流不够方便;在土石坝施工过程中,有必要考虑大坝渗流的防治。
土石坝施工技术
1.料场的规划和布局。
在水利工程土石坝施工中,要根据大坝施工质量、工期和成本的要求,合理规划料场,避免土石坝施工对周围生态和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
施工场地的科学规划和布置应考虑空间和时间等多种因素。
对于料场规划中的空间因素,要合理选择料场的位置
和标高,合理安排其内部空间;至于时间因素,需要考虑土石坝的现场施工强度和后续施工变化。
土石坝料场选址前应掌握实际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参数和力学性质。
场地布置应满足施工储备和坝体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材料得到充分利用,并充分利用场地建筑基础开挖过程中产生的炉渣。
2.土石方加工方法。
土体处理需要将表面不合格的土体清除后,再填筑入坝。
但需要注意的是,粘土颗粒较小,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因此在土料的加工和使用过程中,需要考虑水分对现场工程施工的不利影响。
土石坝填压时,应合理控制土的最佳含水量。
因此,应合理控制土壤的含水量,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含水量的比例,以保证填土和压实时含水量在最佳范围内。
土壤的含水量可以通过蒸发、干燥、烘烤、混合等方法进行处理。
以降低土壤的含水量,或通过加水来增加含水量。
对于超径石块较少的土料,往往采用耙装堆土机清除超径石块,然后在实际筑坝过程中进行深度清理;如果有大量的特大型石料,可采用料斗和篦筛进行筛分,或采用高边坡落料法,强制粗细分选,去除特大型石料。
对于过渡材料,可采用爆破技术进行现场开采;过滤介质和缓冲材料可在现场通过粉碎、筛分和混合进行加工。
根据开采位置的不同,砾石可分为陆上开采和水下开采。
对于块石,可以在采石场开采,对于需要在现场开采的材料,可以采用流水作业的形式进行加工。
采矿过程中采用深孔台阶爆破和硐室爆破。
如果需要使用超直径块石,可以通过浅孔爆破或机械破碎获得。
3.土石方运输。
从料场土石方开挖开始,使用配套机械设备,然后将土石方运至施工现场进行坝面整平压实,形成一整套机械化施工工艺。
特别是在各种大中型土石坝施工中,综合机械化施工可以大大提高土石坝现场施工技术水平,提高现场施工效率。
土石方的开挖和运输通常采用正铲进行,然后用自卸车和带式输送机运至大坝,或用斗轮挖掘机开挖,用带式输送机运输,用自卸车开挖或用采砂船开挖,用带式输送机运输。
在选择土石方运输方式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现场工程条件和设备条件,最大限度地减少土石方的转运次数,为现场筑坝施工提供连续稳定的材料来源,减少设备和辅助设施的种类,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布置,协调各工种和工序的现场施工。
4.填充结构。
土石坝坝面的施工需要经过摊铺、摊铺、洒水、压实、检验等多个过程。
但坝面较窄,有大量作业、工序、设备交叉施工,会对工程工期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填筑施工前应制定完善的施工组织方案,一般可采用流水线施工,避免窄坝面作业造成施工干扰,从而保证现场施工效率和进度。
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找平、填土施工的方式进行处理,减少接缝、接坡等工序。
现场施工时,堆石料填筑面应逐渐扩大,以方便设备和材料进入现场。
在运输过程中,要尽可能避免穿越防渗料区,减少相邻材料整平填筑时料界的偏差和跨缝碾压施工的情况,以达到平衡现场施工强度的目的。
土石坝施工可以采用分层强夯法进行填筑,将每层的填筑厚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然后通过夯击进行预压,提高土石材料的完整性和密度,减少土石材料的
变形;如采用分层摊铺法,可分层压实至满足大坝设计高度要求。
通过控制土石方填筑厚度和夯击能,控制坝体的整体密度、强度、模量等参数,可以在合理的条件下减少工程量和工程造价,完成填筑后坝体沉降。
相信经过以上介绍,我们对土石坝施工技术的四个步骤有了一定的了解。
欢迎访问了解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