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学化学教师招聘考试预测题试卷三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38.50 KB
- 文档页数:15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高中化学)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II卷第26—28为选考题,考生从中选择一题做答。
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He—4 O—16 C—12 Cl—35.5 Na—23K—39 Mg—24 S—32 Fe-56 N-14 Al-27 Cu—64 Ba-137第I卷(共44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不相对应的是()A.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B.FeCl3溶液能与Cu反应,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D.Zn具有还原性和导电性,可用作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2.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3 g Na被O2完全氧化时,失去电子数为0.1N AB.标准状况下,5.6 L CCl4 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 AC.5.3 g Na2CO3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溶液中CO2-3的数目为0.05N AD.1 mol Na2O2与足量H2O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 A3.根据化学平衡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已知NaHA溶液呈弱碱性,则该溶液中下列各种微粒浓度大小排列顺序为c(Na+)>c(HA一)>c(A2-)>c(H2A)B.在小苏打溶液中存在下列关系:c(HCO3-)=c(Na+)- c(CO32-)-c(H2CO3)C.向AgCl悬浊液中加人足量的NaI溶液,无明显现象产生D.常温下,稀释0.1 mol/L的氨水,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均下降4.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10 ml 0.3 mol/L 的NaCl 溶液与30 ml 0.l mol/L的AlCl3溶液中,Cl—浓度比为1:3B.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X和弱酸HX混合后的溶液中:c(Na+)>c(HX)>c(X-)>c(H+)> c(OH-)C. 0.1 mol / L的NaHA溶液,其pH = 4:c (HA-) > c (H+) > c (H2A) > c (A2-)D. pH=3的Na2SO4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c(Na+)=2c(SO4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短周期元素X、Y的原子序数相差2,则X、Y不可能处于同一主族B.可根据氢化物的稳定性和酸性强弱,来判断非金属元素得电子能力强弱C.非金属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不超过其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D.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与稀有气体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6.下列电子式中,正确的是()7.在下列各组反应中,两者反应遵循的化学原理相同的是()①KClO3+6HCl= KCl+3Cl2↑+3H2O和2Na2S+3H2SO3=2Na2SO3+3S↓+3H2O②FeCl3溶液中加入HI溶液和FeCl3溶液中加入苯酚溶液③过氧化钠的漂白性和SO2水溶液的漂白性④FeCl3用于净水和明矾净水A.①③ B.①④ C.②④D.②③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小苏打溶液中加入少量石灰水:HCO3-+ Ca2+ + OH-= CaCO3↓ + H2OB.稀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Fe + 4H++ NO3-= Fe3++ NO↑ + 2H2OC.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2Fe2++ 2Br-+ 2Cl2 = 2Fe3++ Br2 + 4Cl-D.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9.化学中常用图像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
2014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精选及详解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总分:1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
A.培养学生科学素养B.以学生发展为本C.研究生学习D.素质教育【答案】B【解析】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了基础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总体框架。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新课程要求:①课程必须要着眼学生的发展;②课程要面向每一位学生;③课程要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2.下列属于科学探究要素的是()。
A.记忆B.默写C.背诵D.评价【答案】D【解析】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
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试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
3.下列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一级主题的是()。
A.质量守恒定律B.物质构成的奥秘C.我们周围的空气D.化学物质与健康【答案】B【解析】《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一级主题有五个,分别为: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
4.某学生根据CaO、K2O、MgO、Na2O等物质都可以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得出结论是“金属氧化物可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这种学习运用的思维方法是()。
A.归纳B.直觉C.比较D.演绎【答案】A【解析】归纳法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它是通过许多个别的事例或分论点,来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征,从而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
由几种金属氧化物在同等条件下产生的相似现象,归纳总结出金属氧化物具有的共同性质,这种学习运用的思维方法就是归纳法。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4年山东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化学)真题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 小亮同学实验中测得的下列数据中,不合理的是( )。
(A)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值为10.3(B)用10mL量筒量取8.0mL氯化钠溶液(C)用托盘天平称得某固体样品的质量为8.5g(D)用体温计测得自己的体温为37.0℃2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科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用钢丝球洗刷铝锅(B)用燃烧法区别羊毛与棉花(C)用食盐水去除水垢(D)用水浇灭着火的油锅3 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极反应式:Ag+Cl--e-=AgCl(B)每生成1 mol Na2Mn5O10转移2 mol电子(C)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D)AgCl是还原产物4 化学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B)可以用Si3N4、Al2O3制作高温结构陶瓷制品(C)在人海口的钢铁闸门上装一定数量的铜块可防止闸门被腐蚀(D)禁止使用四乙基铅作汽油抗爆震剂,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5 某温度下,H2(g)+CO2(g)H2O(g)+CO(g)的平衡常数。
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g)和CO2(g),其起始浓度如下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60%(B)平衡时,甲中和丙中H2的转化率均是60%(C)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c(CO2)=0.012 mol/L(D)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6 久置于空气中的下列物质,因被氧化而呈黄色的是( )。
(A)浓硝酸(B)氯化亚铁溶液(C)溴苯(D)溴化银7 心酮胺是治疗冠心病的药物。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中学化学科目](满分为 100 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5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10 题每题2 分, 11~15 题每题3 分,共35 分)1、创建和谐社会,保护生存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下列有关做法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是()。
A、使用沼气、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B、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处理C、对露置在田野的垃圾焚烧处理D、采用可降解塑料袋盛放物品2、物质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的变化主要与空气中某些气体有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氧化钠固体潮解、变质与水蒸气、二氧化碳有关B、生石灰堆放久了变质与氧气、水蒸气有关C、钢铁生锈与氧气、水蒸气有关D、铜器表面生成铜绿与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有关3、能源、资源、材料、环境保护等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下列研究内容与所属领域不相符的是()。
A、导电塑料的研究是属于能源领域的问题B、淡化海水的研究属于资源领域的问题C、新型合成材料的开发属于材料领域的问题D、废旧电池的回收属于环保领域的问题4、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氯化钠溶液 100 g,以下配制过程正确的是()。
A、只要托盘天平和量筒两种仪器B、用托盘天平称取 10 g 氯化钠C、若使用粗盐不会影响配制结果D、为加快固体溶解,用温度计搅拌溶液5、用“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溶解黄金后得到一种物质: HAuCl4 (四氯合金酸),其中金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1B 、+2C 、+3D 、+46、将沾有油渍的衣服放入洗衣机中,加水和适量的洗涤剂,搅拌搓洗,最终除去油污 的理由是()。
A 、加入洗涤剂后,让油滴溶于水B 、加入洗涤剂后,让油滴聚集,上浮分层C 、加入洗涤剂后,让油滴密度增大,下沉分层D 、加入洗涤剂后,让油滴分散,稳定地乳化在水中7、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①盐酸除锈; 石蜡熔化②白磷自燃; 空气液化③三氧化硫溶于水; 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 ④白色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酸、碱溶液指示剂变色⑤冰融化成水;倒置泡沫灭火器产生二氧化碳⑥汽油挥发;酒精燃烧A 、①③B 、②⑥C 、④⑤D 、⑤⑥8、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成功研制了以锶原子作钟摆的“光晶格钟”, 成了世界上最精确的钟。
中学化学教师招聘考试预测题试卷八及答案第一部分 化学教育教学基础知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A .素质教育B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C .应试教育D .著名学者的学说2.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区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是( )A .常规管理B .民主管理C .平行管理D .目标管理3.在教育活动中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是学校课程,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改革的关键、突破口为( )A .课程设计B .课程编制C .课程改革D .课程评价4.下列不属于教学设计工作一般步骤的是( )A .设计教学目标B .设计教学媒体C .设计教学策略D .设计教学模式5.我国新一轮课改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在学习方式上特别强调和提倡( )A .接受式学习B .探索学习C .研究性学习D .自主学习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把答案填在 横线上。
6. _____是我国和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文献。
7.《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实验稿)》所确定的化学课程的内容,具体反映在《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部分。
这一部分包括____个一级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个二级主题。
8. 中学化学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有其共性,也有其特殊性,其教学过程的特征有_____、_____突出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三、论述题(共10分)9.联系中学化学教学实际,试论“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结合”这一化学教学原则。
第二部分 化学专业知识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 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化学全真模拟试卷(一)(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第一部分化学课程与教学理论知识一、单选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1.化学学习的学习观和学习方法是()。
A.以实验为基础B.在分子和超分子的微观层次上研究物质C.化学知识再生产过程D.由简到繁、不断深化、螺旋式上升2.根据活动表现任务所受限制的程度不同,活动表现性任务可以分为()。
A.两类B.三类C.四类D.五类3.化学课程目标的陈述结构中最基本的成分是()。
A.主体B.行为C.条件D.程度4.在化学教学中,STS教育内容的呈现主要形式有()。
A.二种B.三种C.四种D.五种5.化学课程的总目标是()。
A.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B.使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C.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D.培养学生运用化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简答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6.简要介绍演示技能的构成要素及在化学教学中的基本要求。
7.你认为中学化学教学中,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23三、论述题(10分)8.联系中学化学教学实际,试论“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多渠道传递与接收化学教学信息”这一化学教学原则。
(要求不少于300字)第二部分化学专业知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1.不久前,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3种新核素,其中一种新核素的名称是铪-185 (185Hf)。
关于铪-185(185Hf)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一种新元素B.原子核内有185个质子C.原子核内有185个中子D.是铪-180(180Hf)的一种新的同位素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下列做法有悖于这一宗旨的是()。
A.煤经过脱硫、气化或液化处理,既可使煤得到充分的利用又可减少对空气的污染B.关闭燃煤的小型发电厂,能够有效地节约能源,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C.大量使用农药,消灭虫害,增加粮食产量,以满足人们的需要D.控制石油和煤的开采,发展水电事业,开发新能源3.关于二氧化硅的叙述正确的是()。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教师招聘考试2014年中学化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推断题、计算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教师招聘考试2014年中学化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推断题、计算题)的全部内容。
题、计算题)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 (完整版)教师招聘考试2014年中学化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推断题、计算题)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教师招聘考试2014年中学化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推断题、计算题)〉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教师招聘考试:2014年中学化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推断题、计算题)一.推断题某无色透明溶液,仅由下列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向该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有白色沉淀生成,滴加盐酸沉淀消失。
若向溶液中滴入少量硝酸银亦会生成白色沉淀,加入硝酸沉淀不溶解,试分析下列离子中Ba2+、Fe3+、Cu2+、Cl—、CO2-3、NO —3,则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可能存在的离子是:二.计算题由硫元素和铜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硫化物)4.0 g,高温条件下在空气中充分煅烧,只得到气体SO2和4。
2014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及详解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总分:1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
A.培养学生科学素养B.以学生发展为本C.研究生学习D.素质教育【答案】B【解析】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了基础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总体框架。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新课程要求:①课程必须要着眼学生的发展;②课程要面向每一位学生;③课程要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2.下列属于科学探究要素的是()。
A.记忆B.默写C.背诵D.评价【答案】D【解析】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
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试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
3.下列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一级主题的是()。
A.质量守恒定律B.物质构成的奥秘C.我们周围的空气D.化学物质与健康【答案】B【解析】《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一级主题有五个,分别为: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
4.某学生根据CaO、K2O、MgO、Na2O等物质都可以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得出结论是“金属氧化物可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这种学习运用的思维方法是()。
A.归纳B.直觉C.比较D.演绎【答案】A【解析】归纳法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它是通过许多个别的事例或分论点,来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征,从而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
由几种金属氧化物在同等条件下产生的相似现象,归纳总结出金属氧化物具有的共同性质,这种学习运用的思维方法就是归纳法。
5.下列属于化学课程标准中体验性目标行为动词的是()。
2014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简答题 4. 诊断题 5. 案例分析题 6. 教学设计题单项选择题1.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整体设置的九年一贯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设置以综合为主的课程,初中阶段则设置( )。
A.分科课程B.综合课程C.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D.活动课程正确答案:C解析: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2.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中的一级主题?( )A.我们周围的空气B.物质构成的奥秘C.质量守恒定律D.化学物质与健康正确答案:B解析:初中化学课程的一级主题有: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
3.《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必要的基础的学生实验的规定,体现了课程标准修订的哪方面变化?( )。
A.坚持能力为重。
着重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要求B.坚持与时俱进。
及时反映社会发展新动向,恰当吸收科技发展新成果C.着重突出育德为先,育人为本的理念D.总体控制内容总量和难度,加强了学科实践培养正确答案:A解析:课程标准对必做化学实验的规定,体现了坚持能力为重,着重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要求。
4.下列教学目标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范畴的是( )。
A.了解金属的导热性、导电性和延展性B.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C.通过实验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D.感受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的积极作用正确答案:D解析:A、B项为知识与技能范畴,C项为过程与方法范畴。
5.良好的化学学习情境所具有的特征是( )。
①直观性②真实性③复杂性④启迪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正确答案:D解析:复杂性不是良好的化学情境的特征。
2014中学化学教师招聘考试预测题试卷三及答案第一部分 化学教育教学基础知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化学课中,属于以巩固知识、技能为主的课是( )A .化学基础理论课B .化学复习课C .化学实验课D .元素化合物知识课2.启发法是常用的化学教学方法,它属于( )A .第一层级B .第二层级C .第三层级D .第四层级3.化学学科的内容特点决定了化学学习中,学习者心理上形成化学学习中特有的“三重表征”形式,下列哪项不属于( )A .宏观表征B .微观表征 C.符号表征 D .元素表征4.下列不属于化学教师素质构成要素的是( )A .知识B .能力C .人格D .教学方法5.下列属于技能性学习目标水平的行为动词是( )A .知道B .说出C . 独立操作D .交流讨论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14分)请把答案填在横线上。
6.化学教学论是研究 的一门学科。
7.中学化学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四种能力和一种精神,即实验能力、 、 、 和创新精神。
8.分析包括 、 和 三方面分析。
三、论述题(共16分)9.简要介绍提问技能的构成要素及在化学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0.简述选择和应用化学教学方法的注意事项。
第二部分 化学专业知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 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苯酚有一定毒性,不能作消毒剂和防腐剂B .白磷着火点高且无毒,可用于制造安全火柴C .油脂皂化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是肥皂的有效成分D .用食醋去处水壶中的水垢时所发生的事水解放应2.下列说法都正确的是( )① 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② 四川灾区重建使用了大量钢材,钢材是合金③ “钡餐”中使用的硫酸钡是弱点解质④ 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位置⑤ 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有氯气和二氧化氮,两者都含有极性键⑥ 水陆两用公共汽车中,用于密封的橡胶材料是高分子化合物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⑥C .①②⑤⑥D .③④⑤⑥3.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相符的是( )A .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B .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C .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 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 42-D .在含FeCl 2杂质的FeCl 3溶液中通足量Cl 2后,充分加热,除去过量的Cl 2,即可得到较纯净的FeCl 3溶液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铁表面镀锌,铁作阳极B .船底镶嵌锌块,锌作负极,以防船体被腐蚀C .钢铁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22O +2H O+4e 4OH =D .工业上电解饱和和食盐水的阳极反应:--22Cl -2e =Cl ↑5.下列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氯水中:c (Cl 2)=2[c (ClO -)+c (Cl -)+C (HClO)]B .氯水中:c (Cl -)>c (H +)>c (OH -)>c (ClO -)C .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钠与醋酸混合:c (Na +)=c (CH 3COO -)D.Na2CO3溶液中:c(Na+-)>c(CO32-)>c(OH-)>c(HCO3-)>c(H+)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68O2和188O2互为同位素,性质相似B.常温下,pH=1的水溶液中Na+、NO3-、HCO3-、Fe2+可以大量共存C.明矾和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和杀菌消毒,两者的作用原理相同D.C(石墨,s)═C(金刚石,s) ,△H>0,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7.某元素只存在两种天然同位素,且在自然界它们的含量相近,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63。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它是副族元素B.它是第六周期元素C.它的原子核内有63个质子D.它的一种同位素的核内有89个中子8.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既有气体放出又有沉淀生成的一组是()A.Ba2+、NO3-、NH4+、Cl-B.Ca2+、HCO3-、NH4+、AlO2-C.K+、Ba2+、Cl-、HSCO3-D.Mg2+、K+、NH4+、SO42-9.现有等浓度的下列溶液:①醋酸,②苯酚,③苯酚钠,④碳酸,⑤碳酸钠,⑥碳酸氢钠。
按溶液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A.④①②⑤⑥③B.④①②⑥⑤③C.①④②⑥③⑤D.①④②③⑥⑤10.含有a 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x mol Cl2。
下列各项为通Cl2过程中,溶液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其中不正确的是()A.x=0.4a,2Fe2++Cl2=2Fe3++2Cl-B.x=0.6a,2Br-+ Cl2=Br2+2Cl-C.x=a,2Fe2++2Br-+2Cl2=Br2+2Fe3++4Cl-D .x =1.5a ,2Fe 2++4Br -+3Cl 2=2Br 2+2Fe 3++6Cl -11.用0.1 mol •.1L -的盐酸滴定0.10 mol •.1L -的氨水,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 .c (NH 4+)>c (Cl -),c (OH -)>c (H +)B .. c (NH 4+)=c (Cl -),c (OH -)=c (H +)C .c (Cl -)>c (NH 4+),c (OH -)>c (H +)D . c (Cl -)>c (NH 4+),c (H +)> c (OH -)12.现有乙酸和两种链状单烯烃混合物,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a ,则碳的质量分数是( )A .(1)7a -B .34a C .6(1)7a - D .12(1)13a - 1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向含有CaCO 3沉淀的水中通入CO 2 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 3饱和溶液,又有CaCO 3沉淀生成B .向Na 2 CO 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 2与原Na 2 C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 .等质量的NaHCO 3和Na 2 CO 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 2体积相同D .向Na 2 CO 3饱和溶液中通入CO 2,有NaHCO 3结晶析出14.与足量的NaOH 溶液充分反应,消耗的NaOH 的物质的量为( )A .5 molB .4 molC .3 molD .2 mol15.25 ℃,101 k Pa 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 kJ/mol 。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2H +(aq) +SO 42-(aq)+Ba 2+ (aq)+2OH -(aq)=BaSO 4(s)+2H 2O(1);∆H =-57.3 kJ/molB .KOH(aq)+12H 2 SO 4(aq)= 12K 2SO 4(aq)+H 2O(I);∆H =-57.3kJ/mol O C O —3 OC.C8H18(I)+ 252O2 (g)=8CO2 (g)+ 9H2O;∆H=-5518 kJ/molD.2C8H18(g)+25O2 (g)=16CO2 (g)+18H2O(l);∆H=-5518 kJ/mol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1 mol/LC6H5ONa溶液中:c(Na+)>c(C6H5O-)>c(H+)>c(OH-)B.Na2CO3溶液加水稀释后,恢复至原温度,pH和K w均减小C.pH=5的CH3COOH溶液和NH4Cl溶液中,c(H+)不相等D.在Na2S溶液中加入AgCl固体,溶液中c(S2-)下降17.氧氟沙星是常用抗菌药,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
下列对氧氟沙星叙述错误的是()A.能发生加成、取代反应B.能发生还原、酯化反应C.分子内共有19个氢原子D.分子内共平面的碳原子多于6个18.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NH4+、NO3-、K+、SO42-B.CO32-、NO3-、HCO3-、Na+C.Na+、ClO-、AlO2-、NO3-D.CrO42-、K+、Na+、SO42-19.甲、乙、丙、丁4中物质分别含2种或3种元素,它们的分子中各含18个电子。
甲是气态氢化物,在水中分步电离出两种阴离子。
下列推断合理的是()A.某钠酸溶液含甲电离出的阴离子,则该溶液显碱性,只能与酸反应B.乙与氧气的摩尔质量相同,则乙一定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C.丙中含有2周期IV A族的元素,则丙一定是甲烷的同系物D.丁和甲中各元素质量比相同,则丁中一定含有-1价的元素20.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氧化物酸或碱盐+O 2+H 2OA .硅B .硫C .铜D .铁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5分)21.(20分)化合物A(C 8H 8O 3)为无色液态,难溶于水,有特殊香味,从A 出发,可发生图示的一系列反应,图中的化合物A 硝化时可生成四种一硝基取代物,化合物H 的分子式为C 6H 6O ,G 能发生银镜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化合物可能的结构简式:A__________,E__________,K______________。
(2)反应类型:(Ⅰ)____________,(Ⅱ)__________________,(Ⅲ)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方程式:H →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F →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5分)右图所示五元环代表A 、B 、C 、D 、E 五种化合物,圆圈交叉部分指两种化合物含有一种相同元素;五种化合物由五种短周期元素形成,每种化合物仅含有两种元素。
A 是沼气的主要成分;B 、E 分子中所含电子数都为18,B 不稳定,具有较强的氧化性,E 是由六个原子构成的分子,C 是工业制玻璃的主要原料之一;D 中所含的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3∶4。
根据以上信息推测A、B、C、D、E的化学式:A、,B、,C、,D、,E、。
23.(12分)某工厂,在山坡坑道的仓库里贮有氯气钢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