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课件:影响研究举隅
- 格式:ppt
- 大小:2.78 MB
- 文档页数:15
比较文学“影响研究”新解一、概要本文旨在探讨比较文学中的“影响研究”这一重要领域的新发展和特点。
影响研究作为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致力于探讨一种文学作品对另一种文学的产生和发展的影响。
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间的交流与互动日益频繁,影响研究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影响研究的定义和内涵:将简要阐述影响研究的起源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
影响研究的类型与方法:介绍影响研究的各种类型,如文学影响、文化影响等,并探讨其常用的研究方法。
影响研究的现实意义:分析影响研究对于促进文化交流、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创作以及推动文学创新等方面的价值和作用。
1.1 背景及意义比较文学研究,作为国际文学研究领域中的一门跨文化、跨学科的重要分支,自20世纪初诞生以来,经历了百年的发展与变革。
最初的比较文学研究主要聚焦于文学作品的跨文化、跨语言、跨体裁的比较分析,其目的是探讨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影响研究”逐渐受到学界的重视。
这一趋势的发展,不仅源于比较文学研究的自身需求,更是在更大背景下对文学交流与文化传播现实的回应。
在多元文化碰撞、交流、融合的今天,如何重新审视和理解文学作品之间的影响关系,成为了比较文学研究者无法回避的重要议题。
“影响研究”不仅仅是对传统文献学的回归,更是对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流与冲突的深刻反思。
它关注的是文学作品如何在不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下产生深远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如何反过来塑造和改变原来的文学传统。
这一研究视角的引入,无疑为比较文学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更加深刻的洞察力。
“影响研究”作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方法,仍然在推动比较文学研究的深化和发展。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愈发频繁,文学作品之间的影响与反影响关系也愈发复杂。
深入研究“影响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对于揭示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中的重要作用,推动中外文化的深度交流与融合具有深远的意义。
比较文学课件整理比较文学是什么?1.案例解读案例一:狄更斯与老舍的讽刺幽默题材选择;结构设计;人物塑造案例二:中西复仇作品研究西方复仇作品对文明的反思中国复仇作品对“善恶有报”的宣扬2.当今文学研究的“不速之客”-比较文学比较文学与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研究的关系;比较文学研究与国别文学史、文学理论研究区别;比较文学是传统文学学科的补充和发展,并将认识“自我”和认识“他者”的文学文化结合探讨的新兴学科。
4. 比较文学定义比较文学是一种以寻求人类文学共通规律和民族特色为宗旨的文学研究。
它是以世界文学的眼光,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各种文学关系进行的跨文化的研究。
三、比较文学发生论1.比较文学的诞生背景世界主义意识和民族主义意识;浪漫主义文学思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已经确立。
2、西方文学的比较文学因子西方古代文学的基质:希腊、罗马文学中存在的多种文学、文化影响的事实二希文学对后世西方各国文学的影响关系文艺复兴欧洲各国文学的影响关系中西方文学文化之间的影响的可能性西方对中国的想象,影响的事实3、中国文学中的比较文学因子中国文学的繁荣与周边地区文学的关系A、中国与印度文化之关系;B、中国与中东文明的关系;C、中国对周边地区文学的影响中国近现代向西方学习的意义4.比较文学产生的必然性文学研究的必然进程;整体思维的必然要求;共同文心与诗心寻找的必然要求;四、比较文学精神——“自我”与“他者”的认知之道一、影响研究经典案例解读案例一:果戈理与鲁迅之《狂人日记》文体影响;人物影响;艺术风格影响案例二:易卜生《玩偶之家》与中国;案例三:《雷雨》的希腊悲剧血统二、影响研究的内涵1.影响的具体内容-: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学思潮、文学运动队另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学发展的影响不同国家具体作家的相互影响2. 影响的方式直接影响;间接影响3、影响的过程经过路线起点——————————————-------------------------------终点放送者传递者接受者流传学媒介学渊源学三、影响过程详解1. 放送→流传学(誉舆学):追寻放送者的脚步流传学概念界定-流传学范畴中国文学在外国-外国文学在中国-外国文学在外国2.接受→渊源学:回溯接受者本质渊源学概念界定渊源类型;笔述渊源;口传渊源;印象渊源;集体渊源3.途径→媒介学:传递影响的使者媒介学概念界定;媒介学形式;个人媒介;团体媒介;文字媒介四、影响研究(法国学派)的特点提倡“影响研究”方法;崇尚实证,重视考据;不重视作品的美学欣赏和文学批评;将比较文学限于纯文学范围;地域上则局限与欧洲,特别是西欧之间。
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1.影响研究作为一门学科,一定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是学科得以成立的基本条件。
但对于比较文学来说,要确定其明确的研究对象无疑是困难的,而将比较文学作百科全书式的叙述又显然是不明智的。
因此,从方法论的角度研究比较文学的性质是一种相对适宜的策略。
比较的方法作为人类认识的一种手段,有其普遍性,人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这种方法,在一事物和他事物的比较中确定事物的性质。
比较文学的研究固然离不开比较,但“比较”作为比较文学的具体手段则有不同于一般运用上的含义,它必须严格按照比较文学的原则,通过“影响研究”、“平行研究”的规定,对两国和两国以上的文学加以比较。
在比较文学中,只有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才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影响研究影响研究指以历史方法处理不同民族文学间存在的实际联系的研究,它的根基在于各民族文学的相互接触和交流。
影响研究强调实证和事实联系,凡是缺乏事实依据的推测或判断均不属于影响研究的范围。
影响研究是一种可靠的扎实的具有说服力的方法,也是比较文学领域里最早出现、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法国学派为影响研究的确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何谓“影响”“影响,,是影响研究中的核心概念。
比较文学的“影响”概念与一般意义上的“影响,,概念是有区别的。
通常所说的“影响”指一种事物对另一种事物发生作用,引起后者的反应和反响。
比较文学的“影响”概念强调“外来性”,它关注的是外来因素的影响。
美国比较文学家约瑟夫·T·肖在《文学借鉴与比较文学研究》中说:“一位作家和他的艺术作品,如果显示出某种外来的效果,而这种效果又是他的本国文学传统和他本人的发展无法解释的,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位作家受到了外国作家的影响。
”①美国的另一位比较文学家奥尔德里奇也认为:“影响系指某一作家倘若不读另一作家先前的作品就不可能存在于他作品中的那些部分。
”鲁迅创作的小说无论是体裁内容还是结构形式都与中国传统小说迥然不同,究其原因,正如鲁迅自己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所说,“大约仰仗的全是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此外的准备,一点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