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影响研究
- 格式:docx
- 大小:36.85 KB
- 文档页数:2
比较文学的4种研究方法
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影响比较法、平行比较法、跨学科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
1、影响比较法:影响研究指以历史方法处理不同民族文学间存在的实际联系的研究,它的根基在于各民族文学的相互接触和交流,影响研究强调实证和事实联系,凡是缺乏事实依据的推测或判断,均不属于影响研究的范围。
2、平行比较法:它包括两种,一是研究作品的种类,二是不同作品的对比,是比较文学的两大基本研究方法之一。
把并无直接关系的不同民族文学在主题、题材、文体类别、人物形象、风格特点等方面实际存在的类同和差异作为可进行研究的课题,在文学评沦界被广泛加以使用。
3、跨学科研究法:是对文学与其他学科相互关系的研究,在揭示在人类文化体系中不同知识形态的共通性,彰显文学之独特性,把握文学的内在规律,它包括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文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及其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4、跨学科研究法:是比较文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它运用生成于文明中的文学观念或其他学科知识来阐述,研究生成于利益文明中的文学作品;也可以同时存在于多个文明之间,其核心是跨越文明界限的文明理解,包括作品阐发、理论阐发等。
影响研究的理论依据和主要内容(比较文学)1.理论依据:各国文学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
2.主要内容(1)誉舆学①誉舆学是从影响的发送角度所进行的研究②包含四个方面a.集团对集团的影响,指一国文学对另一国文学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以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的形式产生的。
还可以是以作家、作品的形式产生的。
b.集团对个体的影响。
指一国文学对一个异国作家的影响。
c.个体对集团的影响。
指一个作家对一国的众多作家的影响。
d.个体对个体的影响。
指个别作家作品之间的影响。
(2)渊源学①渊源学是从“接受者”出发,去追索“发送者”。
②按其表现形态分为三种a.印象的渊源。
印象是指作家旅居国外时所得到的感受。
b.口头的渊源。
口头的渊源是一种不见诸文字的渊源。
c.书面的渊源。
书面的渊源大量存在、被研究得也最多。
③孤立的渊源:从小处着手,可以研究一部作品的主题、思想、情节、人物以及细节的渊源。
④集体的渊源:从大处着眼,它可以研究一个作家所受到的全部外国文学的影响。
⑤一个作家在接受了另一种文学的影响之后,表现在他个人的创作上,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
可以归结为两种:a.模仿。
是指作家以外国的某作家或某作品为依据来从事创作,在自己的新作中留有不少原作的痕迹。
故事情节可以模仿。
结构可以模仿,人物形象也可以模仿,意象也可以模仿。
比喻的模仿也是常见的现象。
b.革新。
世界各国有成就的作家总是在借鉴、吸收外国文学的基础上进行革新和创造,从而为世界文学宝库增添财富的。
(3)媒介学①个人媒介:致力于将一国的文学翻译介绍到另一国去a.“接受者”国家中的个人媒介者。
b.“放送者”国家中的个人媒介者。
c.第三国中的个人媒介者。
②环境媒介:指文学社团、文学沙龙、国际会议、官方的机构以及开放的城市等,它们在各国的文学交流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媒介作用。
③文字媒介:主要指译文。
④译作的复杂性a.直接从原文翻译的,也有通过第三国的文字转译的,另外还有节译、编译、译述、误译、漏译等等情况。
谈谈比较文学中的影响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将深入探讨比较文学中的影响研究,这是一种旨在揭示不同文学作品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方法。
影响研究通过分析文本的流传、翻译、改编和接受过程,揭示出文学传统、文化交流和文学创新的重要机制。
本文将首先概述影响研究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和方法论特点,然后重点分析影响研究在比较文学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我们将通过具体的案例研究,展示影响研究如何揭示文学作品的跨文化交流、文学传统的承传与变异,以及文学创新的多元路径。
本文将反思影响研究的局限性和挑战,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可能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能够深化对比较文学中影响研究的理解,推动这一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二、影响研究的内涵与特点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关注于不同文学传统、文化环境、历史背景中的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互关系。
影响研究的内涵在于揭示文学作品之间的直接或间接影响,这种影响可能表现为主题、情节、人物形象、艺术手法等方面的借鉴、模仿、转化或创新。
通过影响研究,我们能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生成过程,把握文学发展的脉络,以及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碰撞。
影响研究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其跨文化、跨语言的视野上。
它不仅仅关注同一文化内部的文学影响,更着眼于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学交流。
这种交流可能发生在同一历史时期,也可能跨越漫长的历史长河。
影响研究具有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双重特点。
它既要考察文学作品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过程,也要关注同一时期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互关系。
影响研究注重实证性和阐释性相结合。
它不仅要通过文献考证、文本对比等方法来揭示影响关系,还要对这种关系进行深入的阐释和解读,揭示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
在比较文学中,影响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文学作品的生成和发展,还能够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通过揭示文学作品之间的影响关系,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推动文学的多元化发展。
因此,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和研究文学作品。
比较文学:法国影响研究还是美国平行研究?08汉教一班20080510316 向采清 20080510299唐小琴自从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以来,就鲜明地呈现出两个历史阶段,形成两个学术派别,即以法国为中心的法国学派和以美国为中心的美国学派。
又把法国学派简化为影响研究,美国学派简化为平行研究。
法国、美国两大学派对比较文学的定义的共同点是双方都赞同比较文学是超越国界的文学研究,但落在实际研究中各自强调的重点却大不相同。
在研究对象上,美国学派不局限于将事实联系的文学之间比较研究纳入比较文学之中,于是对作品内在美学价值的“平行研究”得以进入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同时,还将文学与人类其它表现形式的比较也纳入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在研究方法上,从对文学外在关系历史实证转向了文学内在结构的美学分析。
其实从上面的两点就可以看出美国学派的出现,拓宽了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给比较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出现了新的生机,毕竟发展就是一种潜在的完善,因此我觉得可以这样说,美国平行研究应时而生,虽有缺点但是却是对法国影响研究的完善与拓展。
首先,比较两者还是离不开比较文学的大前提,比较文学包括两个方面:一它是超越国界的文学研究;二它是有关文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在这儿美国学者强调的是超越事实联系的平等研究,而法国学者强调的是依靠事实凭据来解决问题的影响研究,并且将文学批评排除在比较文学领域之外;第二点更是法国学者所激烈反对的,美国学者雷马克认为应该将文学同人类的知识、人类的其他活动领域联系起来,开展“跨学科研究”,还十分强调综合研究。
大家知道比较文学既是求同又求异的,比较就是求同中之异,异中之同,不管哪种方法研究基础都是求同,具体来说影响研究求的是同源性,即渊源的统一性;平行研究求的是类同性,即不同国家文学,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类同。
这样一来法国影响研究的缺点就暴露在了眼前:法国学派没有走出“欧洲中心论”的藩篱,研究范围局限在欧洲文学内部;法国学派强调事实联系,但是这种联系并不总是能够获取的,影响也不总是能够明确把握的,法国学派有时候会陷入繁琐考证的泥潭;对没有渊源关系的作家作品被排除研究考察范围之外;忽略文学的审美价值。
关于比较文学中的影响研究比较文学是一门跨学科、跨专业,跨国际的学科,其影响愈来愈深远。
目前,其研究方法也越来越丰富,本文试对其中的影响研究作以阐述。
十九世纪的科学思想从搜集材料阶段发展为整理材料阶段,从实验科学走向理论科学。
肖莱马《有机化学的产生与发展》引述李比希的话说:“努力整理新发现的事实和寻找将这些事实串联在一起的共同纽带”,是十九世纪科学的特色。
法国的卡诺认识到蒸汽机效率中的能量守恒与转化;安培提出两根平行载流导体,电流方向相同则互相吸引,相反则互相排斥;肖莱马研究了物质的层进;达尔文更是在发掘中提出进化论;巴斯德发现了微生物;诺丹通过杂交实验,发现了子一代的一致性和正反杂交的一致性;还有流行的孔德实证主义哲学,左拉等人的自然主义小说等。
这个时代的文化科学特色不仅促进了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产生,而且还促进了影响研究的一系列特点和方法的形成。
影响研究要求研究两国或两国以上的文学交流中已经存在着的客观联系,整理并分析发现的有着客观联系的材料,从文学流传的起点寻找达到终点的迹象和媒介。
因此,基亚要求一个比较文学家首先是一个历史学家,至少是文学史家,文学关系史家,必须熟悉一种乃至多种外语,从一国一时一地的文学寻找另一国一时一地的影响和作用,不能靠别人的译著从事研究,而必须自己进入原文中去,并在交流史中发现材料并研究之。
研究伏尔泰的《中国孤儿》,必须研究中国元曲的《赵氏孤儿》,还要研究伏尔泰是如何读到法文译本后动手写出成吉思汗的故事的。
这里,《赵氏孤儿》是形成交流的起点、翻译传播是媒介、《中国孤儿》是终点。
影响研究要求把这三者作为一个系统,看看伏尔泰是如何受纪君祥的影响,又是如何将屠岸贾与程婴等人的冲突演化为成吉思罕的故事的。
关于影响研究的这种方法,除前引定义外,陈寅恪先生谈得甚为直切,他说:“即以今日中国文学系之中外文学比较一类之课程言,亦只能就白乐天等在中国及日本文学上,或佛教故事在印度及中国文学上之影响及演变等问题,互相比较研究,方符合比较研究之真谛。
比较文学“影响研究”新解一、概要本文旨在探讨比较文学中的“影响研究”这一重要领域的新发展和特点。
影响研究作为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致力于探讨一种文学作品对另一种文学的产生和发展的影响。
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间的交流与互动日益频繁,影响研究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影响研究的定义和内涵:将简要阐述影响研究的起源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
影响研究的类型与方法:介绍影响研究的各种类型,如文学影响、文化影响等,并探讨其常用的研究方法。
影响研究的现实意义:分析影响研究对于促进文化交流、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创作以及推动文学创新等方面的价值和作用。
1.1 背景及意义比较文学研究,作为国际文学研究领域中的一门跨文化、跨学科的重要分支,自20世纪初诞生以来,经历了百年的发展与变革。
最初的比较文学研究主要聚焦于文学作品的跨文化、跨语言、跨体裁的比较分析,其目的是探讨不同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影响研究”逐渐受到学界的重视。
这一趋势的发展,不仅源于比较文学研究的自身需求,更是在更大背景下对文学交流与文化传播现实的回应。
在多元文化碰撞、交流、融合的今天,如何重新审视和理解文学作品之间的影响关系,成为了比较文学研究者无法回避的重要议题。
“影响研究”不仅仅是对传统文献学的回归,更是对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流与冲突的深刻反思。
它关注的是文学作品如何在不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下产生深远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如何反过来塑造和改变原来的文学传统。
这一研究视角的引入,无疑为比较文学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更加深刻的洞察力。
“影响研究”作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方法,仍然在推动比较文学研究的深化和发展。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愈发频繁,文学作品之间的影响与反影响关系也愈发复杂。
深入研究“影响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对于揭示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中的重要作用,推动中外文化的深度交流与融合具有深远的意义。
比较文学影响研究11级文教系汉本班张灿松 51103010017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的传统研究方法之一。
影响研究在前者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那些被接受的“异域”文学的影响,即侧重在对域外文学的借鉴、模仿,以及素材源泉等事实联系的梳理,研究视点集中在作品上19世纪末到20世纪50年代,以法国学派为中心,以影响研究为主要内容,跨出了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第一步。
此期以法国学者维耶曼、梵·第根、基亚等为代表。
1931年梵·第根出版《比较文学论》,这是一部全面阐述法国学派的著作,被誉为法国学派的集大成之作,多年来被当成是比较文学入门的必读书。
他明确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目的及经过路线,强调“精细和准确考据”的研究方法,而忽视审美批评和赏鉴赏在比较文学中的作用。
该书出色地总结了法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成绩和经验,建构了比较文学的理论体系,不失为一部重要的比较文学著作。
法国学派将比较文学作为一种文学史来研究,注重各国作家及作品之间确实存在的事实联系;以影响研究为主要特征的法国学派以其丰硕的成果证明了比较文学的科学价值,并为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比较文学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从而也确立了它在学术界的地位。
一、何谓影响(一)定义和特征影响是一种渗透在艺术作品之中,成为艺术作品有机的组成部分、并通过艺术作品再现出来的东西。
外来性:影响无法从本民族文学的传统和作家个人的各种因素作出解释,因此,它是外来的。
隐含性:这是指影响的存在不是一种显在的形态,而应是融入到现有的作品之中的。
影响表现为一种精神渗透,它消融于作家的创作中,因此不着痕迹。
二、何谓“影响研究”定义:对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有事实联系的、相互影响的文学现象进行研究,涉及到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等内容。
影响研究的传播方式:直接和间接影响。
所谓直接影响,是指作家直接接触和吸收外国作家或作品中的影响;所谓间接影响,是指作家通过一个或数个中介吸收外国作家作品的营养。
比较文学“影响研究”新解王向远(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100875)摘要:“影响研究”就是在“传播研究”所能提供的事实非常有限的条件下,提出文学影响的假说,并在此基础上对作家作品进行细致地分析和研究。
在这个问题上,笔者不同意韦勒克等人关于“影响研究”“甚至不可能完整地研究一部艺术品”的看法,认为“影响研完”有三个阶段或三个层次:第一,提出“影响”的假说;第二,为论证影响假说而对具体作家作品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对主题、题材与情节的分析、对典型人物的解剖、对艺术手法艺术风格的对比等等,从而看出影响是否存在,如何存在,如何表现;第三,指出影响接受者如何超越影响,即“超影响”的研究,亦即研究影响的范围与限度、影响与独创的关系。
关键词:比较文学;影响研究;超影响研究一、对“影响”、“影响研究”的界定、歧解与争论“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概念之一,但同时也是歧解最多、争议最大的概念之一。
当我们已经把“影响研究”与‘传播研究”这两个长期被混淆在一起的概念加以明确区分之后,[1]现在再来专门谈“影响研究”,那就轻松多了。
让我们先来评述一下比较文学理论家们对“影响研究”的不同理解和看法。
早期的法国学派将国际文学关系史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全部内容,以发现和论证国际文学之间的“事实关系”为研究的宗旨。
正如我们已经指出的,法国学派并不赞成“影响研究”。
因为他们发现“影响”是一种难以证实的东西,是“一些不可称量的因素”,“做起来是十分困难的,而且经常是靠不住的”[1](P43),因此在国际文学史的研究中最好是“避开‘影响’这个暗礁”[2]。
朗松更明确地指出:“所谓特定含义上的‘影响’,我们可以下这样的定义,即为:一部作品所具有的由它而产生出另一部作品的那种种微妙、神秘的过程”。
朗松还进一步指出: “真正的影响,是当一国文学中的突变,无以用该国以往的文学传统和各个作家的独创性来加以解释时在该国文学户所呈现出来的那种情状——究其实质,真正的影响,较之于题材选择而言,更是一种精神存在……是得以意会而无可实指的。
比较文学研究方法:比较文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影响比较方法(法国)、平行比较方法(美国)构成了比较文学的方法体系。
(一)影响比较方法:影响比较方法有三个基本要素:1、渊源学:对放送者的研究,研究一国文学对其他国家发生影响的情况。
2、媒介学:对媒介学的研究,即对翻译、介绍一国文学给另一国的翻译家以及促成交换和传播的环境的研究(有个人媒介、环境媒介之分,即翻译家、报刊杂志等)。
3、誉舆学(流传学):对接受者的研究,即对接受外国影响的研究,再实际批评中,这三个要素应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任何一个因素的全面考察,都必须兼顾其他因素,评论家只是选择的侧面和角度不同而已。
影响比较方法从形态上看,可以分成个别影响和综合影响两个侧面。
个别影响是枳作家作榀受到单一的个别外国作家、作榀的影响。
综合影响是枳作家作榀受到众多的外国作家、作榀的影响。
(二)平行比较方法;平等比较方法包括两种类别的研究:一是探讨作榀的类同;一是探讨作榀的对比,类同枳两种没有必然联系的作榀所表现出来的类同现象;对比则既要寻找共同点,也包括特异之处。
再平行比较方法中,主题学、题材学、类型学、文体学、比较诗学是十分常见的内容,它们都已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
1、主题学是以文学作榀的主题为中心,考察同一主题再不同国家的文学里如何表现,具有什么异同点。
2、题材学以题材为中心,分析同一题材再不同国家文学的不同处理。
3、类型学即按照文学的不同类型来分类比较,如风格比较、情节技巧比较、人物形象比较等。
4、文体学则比较不同国家再同一文学体裁使用上的差异以及文体的缺类等。
平行比较方法要注意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即可比性,简言之,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达,即A+B→C5、比较诗学(也称比较批评),枳对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学理论进行比较研究,研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学批评观念、原则及其发展历史,它十分注重不同国家、民族文学理论的总体特征的比较,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总体观照的特点。
比较文学影响研究
文学影响研究是对文学作品及其对社会、文化、个人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的学科领域。
在比较文学影响研究中,研究者希望通过比较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探讨文学对人们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影响,并研究这种影响的相似之处和差异性。
首先,比较文学影响研究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传统与价值观。
不同文化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这些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会反映在文学作品中。
通过比较不同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下人们对于人生、道德、伦理等问题的看法和态度。
这对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比较文学影响研究可以帮助人们认识文学作品对读者情感和思想的影响。
文学作品通过艺术手法将人物形象、情节、意象等呈现给读者,激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通过比较不同作品对不同读者的影响,我们可以了解到文学作品如何触动人们的情感,如何引发他们的思考,如何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
这对于研究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以及对文化、社会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比较文学影响研究也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文学作品对社会变革和人类进步的影响。
文学作为一种表达和传递思想的艺术形式,常常反映和批判社会现实,激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通过比较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文学在推动社会变革和人类进步方面的作用。
这对于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比较文学影响研究还有助于人们认识文学作品的传播和接受。
文学作品要想影响人们,首先需要被传播和接受。
通过比较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在传播和接受方面的差异,我们可以了解到文学作品在不同文化中的受欢迎程度、接受程度以及影响力的差异。
这对于文学教育和文学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总之,比较文学影响研究是一个涉及文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等领域的跨学科研究领域。
它通过比较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探讨文学对社会、文化、个人的影响。
比较文学影响研究对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认识文学对人们情感和思想的影响,研究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以及对社会变革和人类进步的影响,以及了解文学作品的传播和接受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