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学习记录----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合并糖尿
- 格式:pdf
- 大小:111.59 KB
- 文档页数:2
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和血糖控制护理体会白血病与糖尿病合并的患者需要特别注意饮食和血糖控制,因为这两种疾病的共同影响可能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在医院工作期间,我有幸接触到一位白血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通过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交流,我对这些患者的饮食和血糖控制护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体会。
对于白血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来说,饮食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患者需要遵循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控制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和糖分的摄入量,避免出现血糖过高的情况。
我了解到,这些患者通常需要遵循低糖、低脂、高蛋白的饮食原则,保证每日摄入的热量和营养成分的平衡。
而且,饮食中的烹饪方法也需要特别注意,尽量选择清淡、健康的烹饪方式,减少油脂和糖分的摄入。
这些患者还需要定时监测血糖,确保血糖水平保持在稳定的范围内。
我了解到,白血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常常会出现血糖波动大,甚至出现低血糖和高血糖的情况,因此及时监测血糖水平对于患者的健康非常重要。
患者需要定时测量血糖,同时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饮食和药物的使用,避免出现血糖异常的情况。
在护理这些患者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饮食和血糖控制对于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性。
通过与患者亲切交流,我了解到,他们对于饮食的限制和血糖监测的重要性常常感到困扰和苦恼。
作为护士,我认为我们需要更加关注这些患者的心理需求,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鼓励他们积极面对治疗并保持良好的饮食和血糖控制习惯。
患者的家属的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与患者的家属交流中,我了解到,家属常常面临着照顾患者的巨大压力和负担,而且对于患者的饮食和血糖控制也存在一定的认知差距。
我们需要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帮助他们了解患者合理饮食和血糖控制的重要性,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白血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需要特别注意饮食和血糖控制,这对于他们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作为护士,我们需要关注这些患者的膳食摄入和血糖控制情况,并及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和血糖控制护理体会白血病是由于骨髓异常增生或功能紊乱引起的一种白血球恶性肿瘤,其特点是白血球突然大量增加。
而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对胰岛素的作用发生障碍,导致血糖升高。
当患者同时患有白血病和糖尿病时,就需要特别注意饮食和血糖控制,下面我就从实际经验出发,谈谈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和血糖控制护理体会。
饮食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白血病患者合并糖尿病需要特别注意饮食营养的搭配。
因为糖尿病患者需要限制糖分的摄入,而白血病患者则需要大量的高蛋白饮食以供给骨髓造血,这就需要我们在饮食方面找到一种平衡点。
在日常饮食中,我们要增加蛋白质含量,选择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鱼肉、奶制品等,同时要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减少糖类食物的摄入。
糖尿病患者还要注意控制总热量的摄入,控制体重,避免发生肥胖,所以我们还要合理搭配膳食,控制脂肪和油脂的摄入。
对于白血病患者合并糖尿病来说,合理控制饮食以外的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因为熬夜和过度劳累都会导致机体代谢紊乱,影响血糖的稳定。
还要适当的参加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可以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轻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糖。
关于血糖控制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患者同时合并白血病和糖尿病,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定时监测血糖,保持血糖的稳定。
如果血糖不稳定,会影响白血病的治疗效果,所以我们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按时服药,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饮酒和高糖饮食。
总结下来,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和血糖控制护理体会主要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定时监测血糖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血糖的稳定,减轻疾病对患者身体的影响,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我的经验可以对其他患者有所帮助。
DOI:10.16658/ki.1672-4062.2023.10.137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和血糖控制护理研究欧剑茹,黄俐婷,陈秋霞泉州市第一医院血液内科,福建泉州362000[摘要]目的探究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饮食和血糖控制护理模式的可行性。
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1年2月来泉州市第一医院就诊的80例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饮食和血糖控制护理模式。
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水平、营养状况以及希望水平。
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FPG)、餐后1 h血糖(1 h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营养状态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对现实与未来的态度、采取的积极行动、与他人保持的亲密关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饮食和血糖控制护理模式,在改善患者血糖水平、调节营养状态以及强化希望水平等方面均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白血病;糖尿病;饮食血糖控制护理;血糖水平;营养状态[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3)05(b)-0137-04Study on Diet and Blood Glucose Control Care for Patients with Leukemia Combined with Diabetes MellitusOU Jianru, HUANG Liting, CHEN Qiuxia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Quanzhou First Hospital, Quanzhou, Fujian Province, 362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of applying diet and blood glucose control care model in patients with leukemia combined with diabetes mellitus. Methods 80 leukemia patients with diabetes who visited Quanzhou First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20 to February 2021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using a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4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implemented routine nursing mod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lemented diet and blood glucose control nursing mode. Compared the blood sugar levels, nutritional status, and desired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levels of fast⁃ing blood glucose (FPG), 1 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1 hPG), 2 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 hPG), and glycated hemoglobin (HbA1c)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nutritional status levels of albumin, prealbumin, and transferri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scored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terms of their attitude towards reality and the future, positive ac⁃tions taken, and intimate relationship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diet and blood glucose control care model in patients with leukemia combined with diabetes has significant positive significance in improving patients´ blood glucose levels, regulating nutritional status, and strengthening hope levels.[Key words] Leukemia; Diabetes mellitus; Diet and blood glucose control care; Blood glucose level; Nutritional status 糖尿病属慢性疾病范畴,主要以血糖水平慢性增高为特征,白血病为造血干细胞持续恶化的克隆[作者简介]欧剑茹(1990-),女,大专,护师,研究方向为临床护理研究。
·临床护理·糖尿病新世界2018年4月糖尿病新世界DIABETES NEW WORLD[作者简介]郭玉苹(1984-),女,河南新乡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血液病护理。
白血病和糖尿病都是顽固性、长期性、全身性慢性疾病,共同发病可相互影响,使疾病进一步加重和复杂化。
由于大多数白血病患者需进行化疗治疗,但缺乏治疗认知,出现明显心理焦虑,在被确诊糖尿病情况下,治疗信心进一步降低,出现心理悲观等现象,不利于化疗的开展[1-2]。
另外,一些化疗药物会直接损伤胰岛细胞或损伤肝肾功能,从而引起血糖异常波动,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
该研究分析了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期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白血病合并糖尿病化疗患者分组,实验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41~78岁,平均(58.13±2.11)岁。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12例,ANLL-M5患者5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M2患者28例。
化疗时间为5~10d,平均(7.13±2.12)d。
对照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42~78岁,平均(58.17±2.32)岁。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11例,ANLL-M5患者6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M2患者28例。
化疗时间为5~11d,平均(7.15±2.11)d。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全面针对性护理。
①心理护理:大多数白血病和糖尿病患者都担心终身患病无法摆脱病态而放弃治疗、不配合治疗。
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应首先重视患者的心理和态度,对患者和亲属认真解释有关化疗、糖尿病、化疗不良反应预防方法等知识,介绍成功例子增强其信心,减轻患者恐惧感,使其长期接受规范治疗,做好心理准备。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患者对护士倾诉自身的担忧,烦恼等,而护士则及时进行疏导,使患者积极参与治疗护理工作。
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和血糖控制护理作者:陈焱杨帆来源:《糖尿病新世界》2017年第14期[摘要] 目的探讨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和血糖控制护理。
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该院62例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按护理方案的不同平分为研究、常规组,各31例。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饮食护理及血糖控制护理,对常规组实施临床传统护理方案,并将两组血糖维持情况、用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
结果研究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t=-2.830、P=0.006,t=-4.547、P=0.000);研究组用药依从率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73、P=0.000);研究组护理满意率为93.55%,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4.19%,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53、P=0.000)。
结论加强对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及饮食护理,有利于维持血糖稳定性,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促进良好护患关系,具备临床意义与实施价值。
[关键词] 白血病;合并;糖尿病;饮食;血糖控制护理[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7(b)-0183-02白血病与糖尿病均属于全身慢性难治性疾病,二者之间相互影响导致病情更复杂化[1]。
糖尿病是提示白血病患者预后不良的一项重要指标,白血病与糖尿病可同时出现也可先后出现,若患者长期饮食不合理,则导致机体免疫力及抵抗力降低,很大程度上增加患者感染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有研究表明[2],若加强对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营养支持,可对改善白血病患者营养状况起到积极作用,进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及抗肿瘤作用。
该文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和血糖控制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该院62例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按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平分为研究、常规组,各31例。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护理业务学习
一、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因介绍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病,由于未知原因引
起淋巴细胞增多而发生,它是一种慢性的进程,过程慢,病症明显。
CLL
临床症状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男女比例为3:1,可能与免疫系统功能减
弱或过敏反应有关。
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
通过血液检查,可以确定患者的血液中淋巴细胞细胞计数及大小是否
异常增多。
如果需要更深入的诊断,那么可以做一些其他检查,如血液生
化检查、X光片、超声和CT扫描以及细胞学检查等,以判断患者是否为CLL。
三、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早期预防
1、合理营养。
CLL患者应该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均衡饮食,同时
避免过量进食以保证营养均衡。
2、有规律的生活。
CLL患者应该保持有规律的休息时间,充分休息,减少精神和体力方面的压力。
3、保持乐观和良好的心态。
良好的心态会有助于促进身体健康。
患
者应该做好心理准备,以便应对治疗和生活中的困难。
四、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护理措施
1、病情持续时,应在住院期间加强日常护理,注意休息,保持心情
安定,饮食定时,避免经常性的睡眠中断。
学习笔记:如何防治糖尿病合并感染?引言:不管临床哪一个科室,都可能遇到糖尿病病人,谈及糖尿病的重症,多数医生首先想到的就是急性并发症,比如酮症酸中毒和非酮症高渗综合征。
确实,这两种重症在急诊屡见不鲜。
然而,感染作为糖尿病患者出现这些急危重症的重要诱因或直接原因之一,却往往被忽视。
感染不仅可诱发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同时也是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死因。
糖尿病的诊断:糖尿病患者易患感染因素及机制:1.机体天然的和获得性免疫防御功能降低糖尿病患者尤其在合并严重并发症时,由于严重的代谢紊乱,机体天然和获得性免疫的各种防御功能缺陷,因此对入侵微生物的各种抵御反应多呈被抑,故糖尿病患者极易感染,且感染严重。
2.长期高血糖糖尿病患者体内长期高血糖状态导致细胞介导的免疫和巨噬细胞功能异常,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当细菌、病毒、化学毒素等侵害机体时其反应能力减弱,因而极易感染,且常常比非糖尿病患者严重;另外长期高血糖导致各种体液含糖量增高,有利于外来生物体定居生长和繁殖(如念珠菌和其他真菌类)。
3.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患者易发生血管病变,使血管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局部血循环障碍,血流缓慢,组织血液供应减少,组织缺氧,影响局部组织对感染的反应。
缺氧时有利于厌氧菌生长,严重时可引起组织坏死,抗生素吸收缓慢且减少。
糖尿病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病变容易遭受损伤而且不易早期发现,易致感染。
糖尿病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诊断:(一)常见的感染1.呼吸道感染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常见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病毒和腺病毒也是糖尿病合并CAP易感的病原体。
此外,糖尿病患者合并特殊病原体感染如结核分枝杆菌、军团菌、奴卡菌、放线菌、曲霉、毛霉的机会也显著升高。
糖尿病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常见病原体:为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也很常见。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合并糖尿
一、白血病的分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慢性粒细胞性白血
病(CML
1.急性白血病 (AL)
2.慢性白血病(CL)
二、护理诊断及护理问 1.体温过高 与感染有关。
2.疼痛 与淋巴细胞浸润骨骼和四肢肌肉、关节有关。
3.潜在并发症 :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4.有损伤的危险:出血与血小板质或量异常、淋巴细胞浸润等有关。
5.有感染的危险; 与正常粒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下降有关。
6.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大量、长期化疗及贫血等有关。
7.自我形象紊乱; 与化疗后脱发有关。
8.预感性悲伤; 与疾病治疗效果差有关。
三、一般护理 1、一般病人应适当卧床休息。
有严重进行性贫血
(血红蛋白低于50g/L)、急性出血或感染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
2、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如有消化道出
血,据情给予流质饮食、冷流质饮食、暂禁食。
如有口腔溃疡,给予温
流质饮食。
3、给病人以心理支持,体贴关心病人。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测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并经常检查
病人皮肤粘膜有无新鲜出血点和瘀斑,注意有无血尿、黑便、血便、女
病人注意月经量。
5、注意口腔护理。
每天3~5次给1%双氧水及朵贝尔氏液漱口,病情严
重病人进行口腔护理,以消毒棉球擦洗口腔。
溃疡处涂2%龙胆紫液,如
溃疡严重、疼痛较剧、影响进食时,可给予1%地卡因液15ml含漱,局部
涂0.1%新霉素液或0.1%红霉素液。
饭后用清水漱口。
如有霉菌感染,可
以4%苏打水、1.5%双氧水漱口或5%的5-氟胞嘧啶液漱口,溃疡处涂制霉
菌素糊,或口服制霉菌素或5—氟胞嘧啶。
6、注意皮肤、会阴、肛门等部位的清洁卫生,保持干燥,避免损伤,
以防止感染。
四、专科护理
1、生命体征的监测,尤其是体温的观察。
2、预防感染 :
3、注意出血倾向,如皮肤黏膜出血、消化道出血等……
4、观察皮肤黏膜苍白程度,注意体温变化及各系统可 能出现的感染症
状。
5、观察胸腔引流管的量、颜色、性状。
五、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1、对于刚进入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不要过多的说一些病症,要让患者
和同一病房的患者交流,慢慢的了解和接受疾病的现实,使其有个心理
准备。
2、在配合治疗的同时,要鼓励患者增强对疾病治疗的信心
3、指导病人缓解期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休息和
睡眠。
5.预防感染和出血,注意个人卫生,少去人群拥挤的地方,注意保暖,
避免受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