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能与热能》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 格式:doc
- 大小:80.00 KB
- 文档页数:6
当你相信自己能赢的时候,你就成为了胜利者。
第13页 第14页【课题】第二章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第2课时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授课时间: 年 月 日星期【学习目标】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掌握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重点难点】化学能和热能的相互转化 一、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1、两条基本的自然规律(课本P 33)⑴质量守恒规律 ⑵能量守恒定律2、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⑴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 的变化。
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 化学反应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的总能量 ⑵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放热反应:① ②③ ④吸热反应:① ② 3、中和热: 与 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mol H 2O 时所释放的热量 【课堂巩固】1、H 2在O 2中燃烧生成气态H 2O 的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在反应过程中( )A .核能转化为热能B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C .生成物的总能量等于反应物的总能量D .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2、(双选)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 )A .铝热反应B .酸碱的中和反应C .冰雪融化D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3、天然气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方式为( )A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B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 .热能转化为化学能D .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4、(双选) 化学反应一般均会伴随着能量变化,对H 2在O 2中燃烧的反应,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C .断裂H -H 键吸收能量D .生成H -O 键吸收能量 5、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 ;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 __ 。
A .锌粒与稀H 2SO 4反应制取H 2B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C .Ba(OH)2·8H 2O 与NH 4Cl 反应D .氢氧化钾和硫酸中和【课题】第二章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第1课时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授课时间: 年 月 日星期【学习目标】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准确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
化學能與熱能第1課時【教學目標】⑴知道化學反應的本質是什麼?⑵能分析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⑶掌握從化學鍵的觀點來分析能量的變化(4) 瞭解能量守恆定律【教學重點】掌握從化學鍵的觀點來分析能量的變化。
【教學難點】運用能量守恆定律公式的簡單計算。
【教學過程】[介紹] 能源與材料、資訊一起被稱為現代社會發展的三大支柱。
能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我們每時每刻、分分秒秒都離不開它。
迄今為止,人類所能利用的能源主要是化學能、電能、以及核能等等。
但是,由於人類大量開發和浪費資源,造成了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從而引發了不可回避的能源危機。
在現代廣泛使用的各種能源中,哪些與化學密切相關?面對能源枯竭的危機,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開闢新能源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兩個主要方向,在這方面化學能作出什麼貢獻?本章初步討論這些問題。
[創設情景] 在一支試管中放入一小塊生石灰,加入少量水,讓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再讓學生用手觸摸試管外壁,然後要求學生回答觀察到了什麼現象?觸摸試管外壁時有何感覺?說明什麼問題?並要求學生寫出反應方程式。
[問題] 煤、石油、天然氣的主要化學成分是烴類等有機物(煤中含有大量的碳),它們燃燒時放出熱能。
你一定想知道,這種能量從何而來?它與化學物質和化學反應有什麼關係?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鈣)要經過高溫煆燒才能變成生石灰,高溫提供的熱能在石灰石的分解反應中起到什麼作用?[板書] 一、化學鍵與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關係[思考]不同的燃料其組成不同,燃燒後放出的熱量也不相等。
為什麼不同的燃料燃燒時放出的熱量會不同?燃料在燃燒反應中產生的熱能來自哪里?1、化學鍵與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關係⑴化學反應的本質是什麼?以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為例,用化學鍵的觀點分析反應的本質過程。
點燃H2 + Cl2 ==== 2HClH—H Cl —Cl H—Cl斷開斷開形成2H 2Cl 2 HCl一個化學反應的的過程,本質上就是舊化學鍵斷裂和新化學鍵形成的過程。
高中化学人教课标版必修2化学能与热能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化学能与热能》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2章第1节教学内容,主要学习三项内1、理解并掌握判断吸热和放热反应的两条理论根据2、会判断吸热和放热反应3、掌握吸热演示实验的基本知识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并掌握判断吸热和放热反应的两条理论根据2、会判断吸热和放热反应3、掌握吸热演示实验的基本知识2.能力目标:1、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兴趣2、培养严谨化学的态度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并掌握判断吸热和放热反应的两条理论根据2、会判断吸热和放热反应难点:理解并掌握判断吸热和放热反应的两条理论根据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基础班,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
学生对于吸热和放热反应的两条理论根据感觉比较抽象,在教学中应在讲解的同时辅以图示,反复强化,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根据方程式判放热吸热在掌握规律后比较容易掌握。
五、教学方法1.实验法:放热吸热实验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实验“化学能与热能”,初步把握基础知识及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步骤。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两人一组,实验室内教学。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㈠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1、化学键与放热吸热反应的关系当拆开所有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形成所有产物中的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时,为________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反之为____________________2、化学能与反应放热吸热的关系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完成后的结果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和相对大小。
化學能與熱能【學習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1).知道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是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
(2).瞭解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
(3).通過生產、生活中的實例瞭解化學能與熱能的相互轉化。
2、過程與方法目標:(1).通過實驗活動及結果分析獲得正確的認識。
(2).通過逐步深入的討論交流建立知識結構。
(3).通過實際應用檢驗學習成果,體驗學習成就。
3、情感態度價值觀:(1).在實踐中獲得學習成果,體驗科學認知過程。
(2).共用資訊,形成互助的學習氛圍,提高個體學習的責任感。
【學習重難點】:重點: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以及化學能轉化為熱能的重大意義。
難點:從本質(微觀結構角度)上理解化學反應中能量的變化,從而建立起科學的能量變化觀。
【學習過程】第一階段:實驗探究實驗目的:探究化學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224實驗內容現象結論CaO與H2OZn與鹽酸Ba(OH)2·8H2O與NH4ClNaOH溶液與鹽酸【思考】: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的同時還伴隨著能量的變化,而這些能量變化通常又表現為熱能變化。
為什麼有的化學反應吸熱,而有的化學反應放熱?第二階段:預測分析1、各種物質都儲存有化學能,不同的物質儲存的化學能不同。
..........................看書33頁圖示:當反應物總能量>生成物總能量時,反應為反應;當反應物總能量 < 生成物總能量時,反應為反應。
根據能量守恆定律,反應物的總能量(E反)、生成物總能量(E生)、放出的能量(E)之間的關係:放熱反應中:吸熱反應中:練習:H2和Cl2反應生成HCl是放熱反應,比較反應物H2和Cl2的總能量(E反)與生成物HCl 的總能量(E生)大小關係:2、強酸與強鹼反應的實質是H++OH-=H2O,中和反應是放熱反應。
酸與堿發生生成稱為中和熱。
3、大膽預測:化學反應中的能量從哪里來?.............請你以H2和Cl2化合生成HCl的反應為例從化學鍵角度分析其中的能量變化。
化學能與熱能第2課時[教學目標]1、能根據事實判斷吸熱反應、放熱反應,能說出中和熱的涵義。
2、瞭解化學能的應用。
3、通過實驗探究體驗科學研究的一般過程,瞭解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4、通過實驗發展學習化學的興趣,進一步形成交流、合作、反思、評價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進一步理解化學反應與能量之間的變化關係。
【教學難點】化學能與熱能的轉化關係。
【教學過程】[復習] 兩條基本的自然定律:品質守恆定律和能量守恆定律。
[板書] 二、化學能與熱能的相互轉化生石灰與水反應生成糊狀的氫氧化鈣,試管發燙,說明反應放出了熱能。
[設問]熱能是能量的一種表現形式。
那麼,除剛才的這個反應,其他的化學反應過程中是不是也會有能量變化呢?其表現形式又是怎樣的?根據你已有的知識經驗舉例說明。
[學生舉例][歸納小結]物質在發生化學反應的同時還伴隨著能量的變化,這些能量變化通常又表現為熱量的變化。
[設疑]那麼,化學變化中熱量變化的具體形式又有哪些呢?這將是我們本節課研究的主要內容。
下麵我們通過實驗來進行研究、探討,從中我們還可以瞭解到科學研究的一般過程和方法。
[分組實驗] 見教材P33實驗2-1。
[思考與討論]用眼睛不能直接觀察到反應中的熱量變化,那麼,你將採取哪些簡單易行的辦法來瞭解反應中的熱量變化?各有什麼優缺點?[交流與評價]1、實驗過程中,你自己最滿意的做法是什麼?最不滿意的做法是什麼?2、在思考、討論的過程中,其他同學給了你哪些啟示?你又給了他們哪些啟示?[演示實驗] 見教材實驗2-2[思考與討論]1、通過觀察實驗現象,你得出了哪些結論?寫出反應方程式。
2、你覺得做這個實驗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還可以做哪些改進?實驗中對你最有啟發的是什麼?[小結]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經常表現為熱量的變化,有的放熱,有的吸熱。
[設疑] 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燃燒反應、金屬與酸的反應是放熱的,而氫氧化鋇晶體與氯化銨晶體的反應是吸熱的,那麼,作為一類重要而常見的反應,酸與堿的中和反應是放熱的還是吸熱的呢?下麵,請同學們自己通過實驗來揭開這個秘密。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知道一个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的决定因素;通过实例和实验,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应用及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形式,形成吸热和放热的概念;通过科学探究和学生活动,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认识和感受化学能和热能之间相互转化,体会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的实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知生物体内生命活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能源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深刻体会到化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正确的能量观;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的能力,体现合作学习,让学牛自主地获取知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二、教材重难点重点: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难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概念的形成及科学能量变化观的建立。
三、教学方法阅读、交流讨论、实验探究。
四、教学用具①多媒体课件;②试管、Ba (OH) 2 - 8H20晶体、NH.C1晶体、烧杯(3)、玻璃片、玻璃棒。
五、教学设计思路理解化学知识期学S,建立科宀閒能源观t探究2:—个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是由什么决定的原因。
~~学牛阅读:32页及33页图2-1培养阅读自学能力。
呢?练习:同,不同,所包含的也不同。
2.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牛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和的相对大小。
当,化学反应放出能量,当,化学反应吸收能量。
1・各种物质都储存有化学能。
不同的物质不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学生汇报答案:1.组成、结构、化学能。
2.反应物的总能量、牛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
知识问题化,一方面对阅读起指导作用,一方面检查阅读自学效果。
追问1:看图回答: 学生回答:1 •物质具有一定的能量,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
化学能与热能-人教版必修2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热能的含义和热能的传递方式。
2.掌握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能计算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3.了解化学反应的动力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热能的计算和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计算。
难点: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内容1. 热能热能是指物体由于温度不同而产生的能量。
热能的传递方式有三种:传导、对流和辐射。
其中,传导是指通过物体内部的热传导将热量传递;对流是指在物质内部的传热方式;辐射是指通过电磁波将热量传递。
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在化学反应中,化学键的破裂和形成都需要能量的参与。
反应物的化学键破裂时需要吸收能量,而生成物的化学键合成时则会释放能量。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的能量总量不变,因此可以通过反应前后的能量变化计算反应热效应。
3.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计算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可以用焓变($\\Delta H$)来表示,计算公式为:$$\\Delta H = \\sum \\Delta H_{\\text{生成物}} - \\sum \\Delta H_{\\text{反应物}}$$其中,$\\Delta H_{\\text{生成物}}$ 是各生成物的标准生成焓,$\\DeltaH_{\\text{反应物}}$ 是各反应物的标准反应焓。
4. 化学反应动力学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浓度、催化剂和反应物的分子结构等。
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反应速率公式来表示:$$v = \\frac{\\Delta c}{\\Delta t} = k[c]^{n}$$其中,v表示反应速率,c表示反应物浓度,k是反应速率常数,n是反应的级数。
四、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启发学生的思路和思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课堂作业和实验等形式,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我采用了案例分析和实验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效应计算和动力学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了教学效果。
化学能与热能见教材实验2-1。
[思考与讨论]用眼睛不能直接观察到反应中的热量变化,那么,你将采取哪些简单易行的办法来了解反应中的热量变化?各有什么优缺点?[反思、交流与评价]1、实验过程中,你自己最满意的做法是什么?最不满意的做法是什么?2、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其他同学给了你哪些启示?你又给了他们哪些启示?[演示实验]见教材实验2-2[思考与讨论]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你得出了哪些结论?写出反应方程式。
2、你觉得做这个实验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还可以做哪些改进?实验中对你最有启发的是什么?[小结]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经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有的放热,有的吸热。
[设疑]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燃烧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放热的,强调中和热及中和反应而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的反应是吸热的,那么,作为一类重要而常见的反应,酸与碱的中和反应是放热的还是吸热的呢?下面,请同学们自己通过实验来揭开这个秘密。
[学生分组实验]建议按教参P22页的三组对比实验进行。
[讨论与交流]1、通过实验,你得出什么结论?如何解释?2、通过这个实验,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研究方法?3、要明显的感知或测量反应中的热量变化,实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减小你与同组同学的实验结果的差异?4、听完其他小组的汇报,发现他们的哪些做法比你们好?哪些不如你们的好?你现在是否又有了新的想法?假如要让你设计一个能较准确地测量反应中热量变化的装置,它的大体构造是怎样的,你可以和同学交流探讨共同确定。
[教师讲解]1、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2、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虽然不同,反应物也不同,但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由于三个反应中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量都相等,生成水的量也相等,所以放出的热量也相等。
3、中和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所释放的热量称为练习巩固多媒体投影中和热。
4、要精确地测定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一是要注重“量的问题”,二是要最大限度地减小实验误差。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最新10篇】学生讨论、交流篇一1、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2、画出反应物、生成物总能量的大小与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示意图教学难点篇二1、化学能与热能的内在联系及相互转变。
2、从本质上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从而建立起科学的能量变化观。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探究式教学媒体多媒体、实验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创设问题情景]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遇到强光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学生思考、讨论]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遇到强光会发生爆炸。
这是因为反应在有限的空间里进行,放出大量的热,使周围气体急剧膨胀。
[进一步思考]反应中的热量由何而来?氢气和氯气反应的本质是什么?[学生思考、讨论]从化学键角度分析氢气和氯气反应的本质。
板书: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篇三1、初步建立起科学的能量观,加深对化学在解决能源问题中重要作用的认识。
2、通过师生互动,增加师生感情思考与分析篇四甲烷燃烧要放出热量,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试从化学键和物质所含能量的角度分析气原因,并说明反应过程中能量的转变形式。
过程与方法篇五能从微观的角度来解释宏观化学现象,进一步发展想象能力。
练习反馈篇六已知拆开1molh2中的化学键要吸收436kj的能量,拆开1molo2中的化学键要吸收496 kj的能量,形成水分子中的1mol h-o键要放出463 kj的能量,试说明2h2+o2=2h2o中的能量变化[讲解]刚才我们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那么,又怎样从宏观的角度来判断一个反应到底是放热还是吸热的呢?各种物质中都含有化学键,因而我们可以理解为各种物质中都储存有化学能。
化学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不同物质由于组成、结构不同,因而所包含的化学能也不同。
在化学反应中,随着物质的变化,化学能也随之改变,如h2 与cl2、o2的反应。
内蒙古开鲁县高中化学2.1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内蒙古开鲁县高中化学2.1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内蒙古开鲁县高中化学2.1 化学能与热能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目标)1.能说出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能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记住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能力目标 1.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化学能与热能的探究性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2.在教师的指导下与同学合作完成科学探究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1。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高考链接(高考考点)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教学重点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1。
从本质上(微观结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从而建立起科学的能量变化观。
2。
学会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定义教学方法与教学准备问题引领、归纳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学生活动和效果预测【知识回顾】:化学键,化学反应的本质【教学目标】:【引入】: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演示试验:在一支试管中放通过演示实验,提问学生回答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再让学生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入一小块生石灰,加入少量水.结论: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糊状的氢氧化钙,试管发烫,说明反应放出了热能,为放热反应。
展示燃烧、爆炸及电池的图片和视频【设问】: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都有那些表现?【讲述】热量的变化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指导阅读】:P33图2-1水能、化学能对比示意图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中,反应物本身所具有的能量和生Ppt展示素材,师生互动观看课本实验2—1、2-2、2—3,引出中和热的概念。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讲化学能与热能复习重点: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复习难点:从本质上(微观结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从而建立起科学的能量变化观。
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键能:拆所需的能量叫键能。
单位:。
1mol H2中含有1molH-H,在250C 101kPa条件下,由H原子形成1molH-H要放出436kJ的能量,而断开1molH-H重新变为H原子要的能量。
1、化学键的断裂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的相对大小。
∑E(反应物)>∑E(生成物)——能量;∑E(反应物)<∑E(生成物)——能量。
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放热反应:;吸热反应:。
2Al+6HCl=2AlCl3+3H2↑反应热;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反应热;H+ + OH- = H2O反应热三、中和热:时所释放的热量。
一、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和键能的关系在化学反应中,从反应物分子改变为生成物分子,各原子内部并没有多少变化,但原子间的结合方式发生了改变.在这个过程中,反应物分子中的化学键部分或全部遭到破坏,生成物分子中的新化学键形成了,在破坏旧化学键时,需要能量来克服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在形成新化学键时,由于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而放出能量、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来源于反应过程中断裂旧化学键并形成新化学键时的能量变化。
化学键键能的大小可粗略计算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ΔH=生成物的键能总和-反应物的键能总和。
二、.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与反应的放、吸热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化学反应放出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化学反应吸收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化学变化的过程伴随着化学能与其他能量的相互转化,这种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吸热或放热。
例如: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H2与Cl2的反应也是放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氯化铵与八水合氢氧化钡的反应;【例1】近年来,科学家正在探索利用铝粉做燃料的可能性,以期铝能成为一种石油的取代物。
假如铝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新型能源被开发利用,关于其有利因素的下列说法,你认为哪项是错误的A、铝质轻,便于运输、贮存,且安全B、铝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大,且燃烧后新产物对环境的污染容易得到有效控制C、在地球上,铝矿资源丰富D、现代电冶铝的工业技术已为铝作为新能源奠定了重要基础解析:铝质轻,燃烧时放热多,在地壳中是含量最大的金属元素,铝矿资源丰富,这些都是用铝作为新型燃料的有利条件,但是电冶铝本身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从这一点考虑,如果没有开发出新的冶炼金属铝的技术,则用铝作为新能源的做法是不合算的。
所以D说法错误。
答案:D。
【例2】最近,新华社的一条消息中披露:我国南海海底发现巨大的“可燃冰”带,能源总量估计相当于中国石油总量的一半;而我国东海“可燃冰”的蕴藏量也很可观……“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一水合甲烷晶体(CH4·H2O)。
请结合初中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CH4·H2O晶体中水是溶剂 B.CH4·H2O的组成元素有3种C.CH4·H2O中CH4和H2O的质量比为1:1 D.可燃冰能燃烧,说明水具有可燃性(2)可燃冰的发现为我国在新世纪使用高效新能源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你认为能开发利用的新能源还有(至少填写二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溶剂是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溶剂与溶质间没有固定的组成,而CH4·H2O的组成固定故A不正确.CH4中含C、H二元素,H2O中含H、O二元素,故CH4·H2O由C、H、O三元素,组成B正确.CH4·H2O 分子中CH4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而其式量不等则C不正确.CH4·H2O可燃是由于分解产生CH4的原因,故D不正确.(2)新能源是指以新技术为基础,系统开发利用的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能、风能、地热能、氢能源等.答案:(1)B (2)太阳能、潮汐能、水能、风能、核能、地热、氢能源等.【练习】为减少汽车对城市大气的污染,近年来中国成功地开发出了以新燃料作能源的“绿色汽车”.这种汽车可避免有毒的有机铅、苯和苯的同系物以及多环芳烃的排放,保护环境.这种“绿色汽车”的燃料是A.甲醇B.汽油C.柴油D.重油答案: A【例3】50 mL 0.50 mol/L盐酸与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盐酸跟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用50 mL 0.50 mol/L 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__________.(均填“偏大”“偏小”“无影响”)解析:本实验成败的关键是准确测量反应后的温度.因此所用装置必须保温、绝热且可使体系温度尽快达到一致,故缺少的仪器应为环形玻璃搅拌棒.(2)碎纸条的作用为减少实验过程中的能量损失.(3)不盖硬纸板会损失部分热量故所测结果偏低.(4)由中和热概念可知,中和热只与生成水的量有关而与过量的酸碱无关,但液体体积增大温差减小,不便测量.(5)由于弱酸弱碱的中和热等于H+与OH-生成H2O 时的反应热加上其电离时吸热.答案:(1)环形玻璃搅拌棒(2)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3)偏小(4)不等相等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所放出的能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5)偏小偏小思考:要想提高中和热测定的准确性,实验应注意什么?答案:(1)搅拌或倾倒时不要有溶液损失;(2)准确读取混合液的最高温度值;(3)溶液浓度不能太浓或太稀。
一、选择题1. 天然气、石油、煤等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因此:①可利用电解水的方法得到氢气作能源;②可用酒精作能源;③砍伐树木作能源;④应开发太阳能、核能等新的能源.上述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①B.①和④ C.②和③ D.只有④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B.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C.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同D. 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3.能源可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一级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天然气是二级能源 B.石油是二级能源C.电能是一级能源 D.水力是一级能源4.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氢气还原氧化铜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C.氢氧化钾和硫酸中和 D.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5.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二氧化碳与赤热的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B.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C.Ba(OH)2·8H20与NH4Cl反应 D.锌粒与稀H2S04反应制取H2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的反应是吸热反应B.氢氧化钾与硝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C.燃料有足够的空气就能充分燃烧D.化学反应的过程,都可以看成是“贮存”在物质内部的能量转化为热能等而被释放出来的过程7.(2002年上海综合,18)下列选项中说明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的是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 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 ③乙醇是一种再生能源 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8.(2002年上海综合,16)船天飞机用铝粉与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其方程式可表示为:NH4ClO4===N2↑+4H2O+Cl2↑+2O2↑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上述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上述反应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航天飞机飞行C.反应从能量变化上说,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动能D.在反应中高氯酸铵只起氧化剂作用9.已知某反应是放热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发生时,一定不需要加热B.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 如果该反应开始后停止加热,反应一定能继续进行10. 1 molH–I 键的键能是299KJ。
1mol I – I 键的键能是151KJ, 1mol H–H键的键能是436KJ,则H 2(g )+I 2(g )=2HI (g )的反应是A. 吸热反应B. 放热反应C. 分解反应D. 可逆反应11. 已知反应A +B =C +D 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为A. A 的能量一定高于CB. B 的能量一定高于DC. A 和B 的总能量一定高于C 和D 的总能量D.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一定能发生12. 2C + O 2 = 2CO ,2CO + O 2 = 2CO 2 都是放热反应。
据此推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其他条件相同)A. 12gC 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28gCO 所具有的能量B. 56gCO 和32gO 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gCO 2所具有的总能量C. 12gC 和32gO 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44gCO 2所具有的总能量D. 将一定质量的碳燃烧,生成CO 2比生成CO 时放出的热量多二、填空题13、一切化学反应除了有质量的变化外,还伴随着 的变化,它们分别遵循 定律和 定律。
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 的变化,即 或者 。
14、 既是化学反应过程的本质,又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