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比较韧性
- 格式:ppt
- 大小:4.39 MB
- 文档页数:34
3.3比较韧性(教学详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度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1.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用简单测量方法比较材料的柔韧性。
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金属的特征。
教具准备学生(每小组):1.一套宽度、厚度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尺(每种材料的一端打一个孔)2.一套宽度、厚度不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做成的物品。
3.测量弯曲度的“T字”尺一把。
4.50克钩码一个,回形针一个。
老师:同样宽度、厚度的粗塑料条、木条各一根,两桶水。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许多物品需要具有韧性,能变形,但不断裂。
木条、卡纸、铁片和塑料条这四种物品,谁的韧性更好呢?师出示图片:各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
师:我们自己能想出一种比较的方法吗?二、讲授新课(一)哪种材料更韧师:出示两根长度、厚度和宽度一样的塑料条和木条。
让一学生上台取其中一根,和教师一起提起一个同样重的物体,其他学生观察到塑料条和木条变形后,一根断了,一根没有断。
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木条断了,塑料条没有断;塑料弯了,没有断,木条先是弯了,最后断了。
我们把像刚才这样塑料条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特点叫做柔韧性。
师:从实物和图片上看,你又有哪些新的发现?这些材料都有什么特点?生:有的材料不易折断,有的容易被折断。
师:让我们来比较3种不同材料的柔韧性桌上放置不锈钢、塑料、木头3种材料,每种材料两样不同的物品。
首先让学生分辨出哪些是用木头、塑料和不锈钢做的,再用自己的办法来比较它们的柔韧性,并给它们排序。
提示学生不能把材料弄断,因为后面还要用它们继续研究。
3.3比较韧性科学概念: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比较材料的柔韧。
教学难点:比较材料柔韧的方法。
教学准备:学生:一套塑料棒、金属棒、木棒,一把尺,50克钩码3个、记录单。
教师:塑料尺、钢尺、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视频:小丑牛撑杆跳提问:撑杆发生了什么变化?由撑杆的变形引出韧性2、韧性概念介绍:物体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特点叫做韧性。
3、揭示课题:不同的材料它的韧性就不同,今天我们就来比较不同材料的韧性。
补充课题:《比较韧性》。
二.哪种材料更韧1.教师出示钢尺、塑料尺请学生猜测它们的韧性怎么样2.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它们的韧性,(提示学生材料不要弄断)3.学生交流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实验要公平。
4教师出示实验步骤,学生完成操作并填写记录单。
5.交流实验结果。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刚才的实验发现了什么?这三种材料谁的弯曲度比较大呢?谁的韧性更强?能给这三种材料从韧性好到韧性差的顺序排列吗?6教师用钢尺解释钢铁的韧性也不错(学具里表现不明显)7 师小结:塑料的弯曲程度最大,塑料的柔韧更好。
三.认识塑料1.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塑料制品。
想一想这些物品用塑料来做有什么优点?2.学生讨论塑料的优点,完成气泡图(如不易生锈、轻、绝缘、耐腐蚀、柔韧、易燃烧重新塑形。
)课件出示图片,教师引导概括。
四.塑料的循环使用1.关于塑料你还了解些什么呢?引导学生概括塑料的缺点2师小结:塑料不易被分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容易老化、易燃烧产生有毒气体)3.阅读科学书第53页,你又知道了什么?4.认识循环使用标志课件出示循环使用标志,,找找瓶子上是否找到了循环使用的标志?5. 师总结:塑料虽然有很多优点,但对我们的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因此尽量选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
硬度一材料的坚硬程度韧性材料的柔韧程度
(能变形,但不断裂)
木条、卡纸、铁片、塑料条
按韧性从好到坏的顺序排列,该怎么排?
比较韧性
实验要点: 相同
厚度和宽度挂上
相同的重物观察
被弯曲程度
韧性由好到差:塑料一金属一木材一卡纸
认识塑料
我知道的塑料制品
塑料桶塑料雨鞋塑料雨衣
利用了塑料的(不渗水)特性。
利用了塑料的(柔韧性好)特性。
塑料水管
塑料袋
塑料的特性
利用了塑料的(绝缘性好)特性。
电线的外皮 塑料胶带
塑料的特性
利用了塑料的(传热性差)特性。
塑料手柄
塑料勺子
“塑料的特性”气泡图
对废旧塑料进行循环使用,需要将塑料制品分拣。
怎样实现分拣?要在塑料制品上标明材料的品种。
型料制品加工示意图 模子 墟旋将压蜉了的理料颗牡 摊进模子 燻敲堂帝
加热器使型塑料宜 由比倒进颜料 和理科■颗拄
可循环
使用标志
/\
/\
/\ /\ 你知道塑料瓶底的秘密吗
/\ /\ /\ 03 G G
PET HDPE PVC
PE PP PS OTHER
塑料的优点: 1.抗腐蚀能力强
2.制造成本低
3.耐用
4.容易加工
5.绝缘性好
6.防水性好
7.质量轻
2007年12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
公厅下发了“限塑令”,明确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
自2008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比较韧性》基础性教案:临海市河头镇中心校凌珍珍【教材分析】在这一课里,学生们将继前一课比较材料的硬度后,研究木头、金属和塑料三种材料的韧性,并通过实验,比较出三种材料的不同。
比较韧性,首先要让学生明白韧性是指什么,怎么比较。
所谓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在这一课里,可以从三种材料受力后的弯曲度来比较它们韧性的大小。
与前一课比较硬度不同的是,比较韧性,要求参加检测物体的宽度、厚度、伸出桌面的长度要相同。
而且本次实验,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操作要求较高,需要对操作方法和步骤作细致的指导。
在观察了几种材料的韧性之后,接下来,学生将对这些材料中韧性最强的塑料作进一步的观察研究,以获得对塑料的更广泛的认识。
【学生分析】韧性对于三年级学生是个初次接触的概念,他们并不是十分理解,似懂非懂,往往把韧性和强度混淆,以为材料掰不断就是韧性好,因此引入一个环节,比较杂技演员和本班学生的韧性,加深同学们对于韧性的认识。
而书本要求用实验的方法比较材料的韧性更是加大了难度,这是学生小学阶段第一次真正接触实验,更是第一次接触对比实验,因为学生无法理解对比实验的概念,因而与学生讨论如何让实验更公平更有助于对学生的理解。
塑料制品学生接触的多,但塑料制品利用了塑料的什么性质,学生往往答不上来,引入动画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至于塑料的循环使用,可回收利用,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1.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重难点】用简单测量方法比较材料的韧性;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塑料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