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白酒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咨询研究展望预测分析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4.66 MB
- 文档页数:36
2017年我国白酒行业综合发展情况
图文分析报告
(2017.07.01)
我国的白酒文化历史悠久,工艺独特,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
近年来,白酒行业的发展也经历了很大的变化,2000-2004 年产量逐年递减,2004-2012 年呈现了反转,产量增速迅速增加,
2013-2015年白酒产量增速大幅降低后开始企稳。
白酒的产量及增速
白酒的产量和价格在短期内高度一致。
作为商品,白酒的价格受供需的影响,但是由于白酒同时具有很强的社会交际属性,而且厂商又拥有定价权,所以其价格还有一定独立性。
从近年统计来看,白酒产量的增速和价格变化的一致性较高,酒类 CPI 价格指数滞后白酒产量增速约 1-2 年。
白酒产量增速与酒类CPI价格指数高度相关
1、白酒行业发展阶段的划分
2000-2003年:白酒产量和价格指数增速呈平稳趋势。
1998 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环境恶化,中国的出口遭到了很大打击。
与此同时,山西省爆发了震惊全国的假酒案,致使国内对白酒的需求。
中国白酒行业从2017年市场数据及价格走势分析白酒行业经过数年的蛰伏和调整,三公消费已基本出清,快速崛起的民间消费对高端和次高端白酒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然而反观供给端,以茅五泸为代表的高端白酒由于对酿造工艺、优质出酒率和贮藏时间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从根本上决定了高端白酒产量的释放是一个极为缓慢的过程;次高端白酒尽管产量上受到的限制小于高端白酒,但扩产也需数年的准备时间,很难在短期内放量,本轮次高端需求的突然爆发性增长更是放大了其产量端的不足。
我们认为,正是由于高端、次高端供应量已难以满足富裕阶层对优质白酒不断增长的需求,驱动行业自然转入卖方市场,进而孕育出了本轮行业的结构性机会。
可支配收入的长期提升增强了居民了消费能力,形成需求扩张的基本驱动因素。
2010年到2015年之间,城镇家庭人均收入从19000元增至32000元,增长近70%;农村家庭人均收入从不到6000元提高到超过10000元,接近翻番。
之前我们曾多次指出,政务消费目前仅占到白酒总消费量的不到5%,且各级政府对于政务招待用酒的价格有严格限制,基本以地产特色中档酒为主,对高端、次高端的需求基本可忽略不计,商务活动、朋友聚会和纯粹的个人爱好构成了需求的主体。
白酒作为社交的基本构成元素,其承载的意义远非酒本身,而兼具面子、友情、氛围、健康等多重属性,随着消费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有了为高档酒买单的能力。
城镇、农村家庭人均收入不断攀升。
商务活动和朋友聚会是主要饮酒场景2015年A股的一轮牛市,加之随后一二线城市房价的大涨,在扩大原有富裕阶层资产净值的同时,更造就了一批新晋富裕阶层,在全社会范围内带来了较为显著的财富效应。
财富在短期内的快速累积,直接刺激了富裕阶层对高档消费品的消费欲望,这其中当然也包含了高端、次高端白酒。
BCG2015年发布题为《中国消费趋势报告——三大新兴力量引领消费新经济》的报告,根据家庭月均可支配收入的不同,对中国社会的财富结构进行划分,涵盖富裕人群(高于24000元)、上层中产阶层(12500-24000元)、中产阶层(8300-12500元)、新兴中产阶层(5200-8300元)和准中产与低收入阶层(低于5200元)等五大类人群。
2017年白酒行业市场投资策略分析报告2017年10月文本目录1、需求端:更聪明的消费者 (6)1.1、互联网时代赋予消费者更强的信息敏感度 (6)1.2、消费者对于高品质产品愿意给与更高的溢价 (6)2、供给端:挥别野蛮增长,拥抱“新常态” (10)2.1、供给端:产能挥别野蛮增长,拥抱“新常态 (10)2.2、期待部分子板块盈利能力逐步改善 (11)3、主题投资:什么是“好酒”? (13)3.1、人均酒类消费开支增速已见顶 (13)3.2、酒类板块未来趋势:“量增”优于“价涨” (14)3.3、次高端及中低端价位的“好酒”更迎合中产消费者需求 (15)3.4、黄酒:囿于一隅的历史名酒种 (24)3.5、白酒:2016 年走势难以复制 (34)4、相关公司分析 (42)4.1、会稽山 (42)4.2、古越龙山 (43)4.3、泸州老窖 (44)4.4、山西汾酒 (45)5、市场相关指标分析 (46)5.1、过去一年各公司财务指标 TOP10 (46)图表目录图表 1:互联网时代影响消费者决策变化 (6)图表 2:2015 年产品品质首度位于消费者忠诚度激励因素榜第 1 位;性价比位于第 2 位 (8)图表 3:城镇及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续下降(元,%) (8)图表 4:超过半数美国千禧一代的消费者利用手机比价(人,%) (9)图表 5:与食品饮料行业相关的杂货店和餐馆行业,消费者对品质和品牌的关注度分别高达55%和 53%,且比例较 2011 年跃升。
(%) (10)图表 6:2016 年食品饮料子板块产量增速变化情况(%,百分点) (10)图表 7:食品饮料子板块市场空间增速与估值矩阵(X-轴:CAGR2;Y-轴:PE(TTM))(%,倍) (11)图表 8:2016 年食品饮料子版块 ROE 变化情况(%,百分点) (12)图表 9:食品饮料子板块市场 ROE 与估值矩阵(X-轴:ROE;Y-轴:PE(TTM))(%,倍) (12)图表 10:我国人均酒类开支增速于 2011 年触顶(元/人,%) (13)图表 11:我国酒类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例于 2013 年触顶(%) (13)图表 12:人均 GDP 区间所对应的人均折纯酒精摄入量(元/人,升/人) (14)图表 13:我国人均酒类消费量变化情况(升/人) (15)图表 14:2011 年和 2020 年我国家庭年均可支配收入分组(万美元,%) (16)图表 15:我国高端酒的市场占有率(按销售收入)变化(%) (16)图表 16:我国主流酒种的生产工艺和门槛 (17)图表 17:全国历届(五届)评酒会获奖名单 (18)图表 18:茅台酒价格增幅远超 CPI、可支配收入指数对比(1985=100) (19)图表 19:茅五泸价格指数和 CPI 数对比(2005=100) (20)图表 20:日本清酒出口自 2002 年起大增(百万升,百万美元) (21)图表 21:韩国烧酒自 1996 年以来持续低度化(%vol) (21)图表 22:我国各酒种产量占比,啤酒第一,白酒次之(万千升,%) (22)图表 23:横向对比中日韩三国的饮酒习惯,中国低度酒占比较低(%) (22)图表 24:互联网消费者的网购诉求 (23)图表 25:酒类 B2C 市场交易规模变化(亿元,%) (24)图表 26:2005 年 vs. 2015 年(外轴)四大酒种的产量占比变化(%) (24)图表 27:我国四大酒种的营业收入占比变化(%) (25)图表 28:我国四大酒种的销售利润占比变化(%) (25)图表 29:2015 年黄酒营业收入及利润均录得正增长(亿元,%) (26)图表 30:江浙沪黄酒消费渗透率由 2013 年的低点逐渐回升(万千升,%) (27)图表 31:黄酒吨单价与其他酒种相比提价乏力(元/吨) (28)图表 32:97 年龙山和一号店古越龙山价格自 2013 年起下滑明显(元/500ml) (28)图表 33:2014 和 2015 年三大黄酒企业的出厂价对比情况(元/吨) (29)图表 34:近 5 年三大黄酒企业市占率变化(%) (29)图表 35:近 5 年上市的中低端白酒企业出厂价(元/500ml) (30)图表 36:近 5 年上市的中低端白酒企业市占率变化(%) (30)图表 37:会稽山营收、净利润变化及历次调价情况(右轴)(%) (31)图表 38:古越龙山营收、净利润变化及历次调价情况(右轴)(%) (31)图表 39:塔牌历次调价情况(亿元,%) (32)图表 40:江浙沪发电量增速(滞后 6 月)与黄当地酒消费量增速变化(%) (33)图表 41:古越龙山及会稽山单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增速持续恢复(亿元,%) (33)图表 42:零售终端烟酒类销量增速及规模以上零售额酒类增速(%) (34)图表 43:白酒新增产能与产能利用率变化近年来趋缓(万吨,%) (35)图表 44:贵州茅台及五粮液预收款余额创近年历史记录(亿元) (36)图表 45: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但白酒产量底部回升(万亿元,%) (37)图表 46:白酒行业回款速度增速和主营收入增速之对比(%) (37)图表 47: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标志 (38)图表 48:纯粮固态发酵白酒与勾兑酒之间的成本和毛利对比(元/斤,%) (38)图表 49:食用酒精与白酒的产量占比情况(万吨,%) (39)图表 50:非一线白酒的市场占有率仍有待提高(按销售额)(%) (40)图表 51:我国白酒的市场占有率(按销量)变化(%) (40)图表 52:三大黄酒上市公司的市场占有率情况(按销售收入)(%) (41)图表 53:2005 年以来黄酒上市公司的行业并购事件 (41)图表 54:会稽山对外投资事项一览 (42)图表 55:会稽山单季净利润与增速(亿元,%)) (42)图表 56:古越龙山对外投资事项一览 (43)图表 57:古越龙山单季净利润与增速(亿元,%)) (44)图表 58:泸州老窖对外投资事项一览 (44)图表 59:泸州老窖单季度净利润与增速(亿元,%)) (45)图表 60:山西汾酒对外投资事项一览 (45)图表 61:山西汾酒单季度存货、净利润及增速(亿元,%)) (46)图表 62:营业收入 TOP10 食品饮料企业(单位:亿元) (46)图表 63:净利润 TOP10 食品饮料企业(单位:亿元) (47)图表 64:净利润增长率 TOP10 食品饮料企业(单位:%) (47)。
2017年中国白酒行业市场发展分析报告目录第一节行业复苏的表现需求库存价格底部确认 (6)一、历史回顾:酒过三巡,周期转换,行业洗牌 (6)二、三个底部确认本轮调整结束 (7)2.1、需求底部大众消费弥补政务消费的下滑 (7)2.2、价格底部确认茅五批价在2015 年筑底 (8)2.3、库存底部确认 (10)第二节本轮复苏的原因 (13)一、复苏的基础,白酒的产品属性没有改变 (13)二、复苏的核心动力,大众消费承接 (13)2.1、居民绝对购买力提高 (14)2.2、居民相对购买力提高2012-2015 年尤为明显 (14)三、白酒消费人群依然在增加 (16)第三节如何复苏?价位不同路径不同 (16)一、高档白酒:受益消费升级量价齐升 (18)1.1 中长期看,高档白酒价格大幅跑赢CPI (19)1.2、高端酒是小蓝海销量扩容式增长 (21)二、中低档酒分化复苏 (22)2.1、销量角度未来集中度有很大提升空间 (22)2.2、受益消费升级具备一定提价能力 (23)2.3、低档酒的整合速度快于中档酒 (26)2.4、未来渠道和营销力强的企业更容易胜出 (28)第四节基于四大理由的未来白酒行业发展 (28)一、行业视角:景气向上方向明确 (28)二、资本角度:资本运作将更加活跃 (30)三、改革角度:国企改革将释放制度红利 (31)四、公司角度:分红率明显提升 (34)第五节重点公司分析 (35)一、泸州老窖 (35)二、贵州茅台 (35)三、五粮液 (36)四、古井贡酒 (36)五、顺鑫农业 (37)六、洋河股份 (37)图表目录图表1:白酒行业十年一轮回,经历三次调整 (6)图表2:茅五泸总销量在14 年筑底15 年回升 (8)图表3:白酒产量增速2015 年回升(2008-2015) (8)图表4:贵州茅台出厂价、一批价和零售价走势 (9)图表5:五粮液出厂价、一批价和零售价走势 (9)图表6:茅台预收款变化(单位:亿元) (10)图表7:五粮液预收款变化(单位:亿元) (10)图表8:银基集团存货变化(单位:万元) (11)图表9:银基集团存货周转率(折线图) (12)图表10:近年城镇及农村人均收入对比 (14)图表11:终端价格断崖式下跌后,居民对高端酒消费能力大幅提高 (15)图表12:至2020 年白酒主流消费人群数量保持增长 (16)图表13:白酒行业分价位段收入占比 (17)图表14:白酒行业分价位段销量占比 (18)图表15: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 销量 (21)图表16:古井贡酒5 年向8 年升级 (24)图表17:牛栏山陈酿向精制陈酿升级 (25)图表18:洋河、古井、牛栏山、小郎酒复合增速对比 (26)图表19:洋河股份2014 年区域收入分布 (26)图表20:牛栏山2015 年区域收入分布 (27)图表21:新白酒企业竞争力模型渠道与营销能力重要性大大提高 (28)图表22:近年白酒行业收入及同比增速 (29)图表23:近年白酒行业利润总额及同比增速 (29)图表24:非上市公司利润总额同比增速变化 (30)图表25:洋河股份2003-2015 收入及发展历程 (32)图表26:劲酒改制初期收入变化(万) (33)图表27:劲酒近十年收入(亿))及同比增速 (33)表格目录表格1:白酒三轮调整时期梳理 (7)表格2:申万食品饮料二级行业营业收入净利润增速情况 (13)表格3:酒类价格对比 (15)表格4:各价位段白酒规模、集中度及增长逻辑 (17)表格5:出厂价、CPI、M2、人均工资复合增速对比 (19)表格6:2008 年以来茅台、五粮液出厂价提价情况 (19)表格7:茅台价格与封装年份的关系 (20)表格8:国窖1573 经典装52 度价格与封装年份的关系 (20)表格9:白酒上市公司销量市占率 (22)表格10:白酒上市公司收入及利润市占率 (23)表格11:洋河、古井、牛栏山2009 年来提价情况 (24)表格12:白酒业内资本并购事件 (31)表格13:2015-2016 年白酒企业国企改革推进情况 (34)表格14:主要白酒龙头公司历史分红率 (34)第一节行业复苏的表现需求库存价格底部确认纵观白酒行业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行业基本以十年为一个周期。
2017年我国白酒行业发展概况分析【图】白酒指以高粱等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麸曲及酒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勾兑而制成的,酒精度(体积分数)在18%- 68%的蒸馏酒。
白酒是我国特有的酒种,与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朗姆酒、杜松子酒(又称金酒)、龙舌兰酒等并列为世界七大蒸馏酒。
白酒个人消费升级将带来中高端白酒较快增长,结构提升带来吨酒价格提升。
2015年我国人均GDP约7600美元,正是消费升级较快的阶段。
按照每年7%的复合增速计算,从2012年到十三五末,人均GDP将增长70%以上,由于我国人均GDP正处于消费升级旺盛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茅台、五粮液、洋河等中高档白酒消费群体数量有望较快增长。
2009-2016 年我国人均GDP 稳定增长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据海关统计数据:2016年我国白酒出口金额31.13亿元,进口金额为4.7亿元:2016年我国白酒表观消费规模为5533.56亿元。
2010-2016年中国白酒市场规模情况(亿元)注:2010年销售收入为年化数据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海关截至2016年我国白酒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1578家,当中113家企业出现亏损,亏损企业平均亏损金额为932.74万元。
2011-2016年我国白酒制造行业企业亏损情况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16年我国白酒制造行业规模总资产达到6092.87亿元,2016年白酒制造行业销售收入为6125.74亿元,2016年行业利润总额为797.15亿元。
2011-2016年我国白酒制造行业经营数据分析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受“八项规定”等反奢侈浪费政策影响,高端消费和政务消费出现明显下滑。
曾处在消费品增速顶端的白酒行业也受到明显负面影响,资本市场上白酒板块此前步入单边下行通道中。
不过,近来部分二线白酒股表现重新开始活跃。
白酒行业的驱动引擎正在发生转变,未来随着高端消费向大众消费切换,中低端白酒有望率先企稳回升。
白酒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趋势分析白酒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趋势分析一、前瞻观点:白酒行业由调整期步入重构期由于国家政策的限制,白酒行业不被看好。
酒企由于销量降低开始采取调整措施,采用高端白酒顺应市场价、发力中低端酒、开拓网络销售渠道等,但并没有什么起色。
于是开始进入重构。
这不仅仅是对白酒形势演进的判断和结论,也是2017年及以后白酒发展的主线和方向。
二、白酒行业背景:企业经营状况不乐观自2012年底,由于国家限制“三公消费”以及“禁酒令”以来,白酒市场的低迷状态依然在持续。
如今经历了2017年一年的深度调整期,白酒行业2017年一季度业绩仍未见到好消息。
白酒上市公司一季报中除了贵州茅台和青稞酒能保持量和利微增至外,其他白酒企业如皇台酒业、水井坊和沱牌舍得等酒企的业绩下滑超过50%。
一季报中五粮液甚至因接受经销商采用银行承兑汇票购货,行业内酒企艰难处境由此可见一斑。
艰难处境下,酒企正在各出奇招试图挽救业绩。
调整期伊始国内高端白酒普遍采用高端白酒顺应市场价、发力中低端酒、开拓网络销售渠道等调整措施,从产品价格、产品结构、销售渠道等多个方面全方位进行调整。
无奈政策对行业影响深远,业内多数酒企的业绩依旧处于下滑态势,酒企不得已需要出台更多措施以进行自救。
三、2017年白酒行业数据根据《2017-2018年中国高档白酒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累计产量为1226.20万千升,同比增长7.05%,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1.5个百分点;累计完成销售收入5018.01亿元,同比增长11.22%,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5.6个百分点;实现利润804.87亿元,同比下降1.92%,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50.44个百分点。
除了整个行业的不景气以外,白酒行业领先的上市企业整体经营状况也不容乐观。
2017年,白酒行业14家上市企业市值缩水了2552亿元。
其中,贵州茅台年内市值缩水850亿元,五粮液市值缩水也超过600亿元;行业另一巨头洋河股份,2017年市值缩水接近60%,到2017年底市值不到500亿元,与高峰期的超过1600亿元相比,缩水超过1000亿元。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正文目录1白酒行业变迁史:发展过程几经调整,螺旋式向上 (5)1.1宏观经济:白酒发展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行业前景跟经济走势紧密相关61.2中观:产业政策对白酒行业走势影响直接而深远 (7)1.3微观:企业顺应趋势,在产品结构、营销模式方面相继调整 (8)2 国内白酒行业的主要特点 (9)2.1品类单一,创新难度大 (10)2.2 白酒行业具有很大的市场容量 (11)2.3核心竞争力是品牌,品牌稀缺性是白酒的重要属性 (12)2.4白酒行业集中度较低,呈区域分布的特点 (13)2.5白酒价格带宽,弹性大,各价格段都能实现汇量 (15)2.6 具有文化消费、聚饮消费属性,和餐饮关联度高 (17)3 行业回顾:12-15年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企业分化显现 (18)3.1深度调整是宏观经济、外部政策打压和行业自身去泡沫化综合影响的结果 (19)3.2三公消费打压+传统营销失效,部分酒企业绩出现断崖式下滑 (20)3.3 龙头率先走出调整,行业回暖拉开序幕 (21)4未来走势:白酒行业已经进入挤压式增长阶段,支撑行业成长的逻辑是消费升级、集中度提升和高端需求回暖 (22)4.116年行业向上趋势延续,新一轮发展周期已逐步明朗 (22)4.1.1行业告别高速成长期,存量博弈下行业集中度将逐步提升 (23)4.1.2消费升级潜力巨大,行业向上将是长期趋势 (24)4.2不同价格带白酒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有所不同 (26)4.2.1高端酒(600元+,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 (26)4.2.2次高端(300-500元) (30)4.2.3中高端(80-300元) (32)4.2.4低端酒(80元以下) (34)5 总结:历史文化载体,看好白酒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35)图表目录图表1:1949-2016年白酒产量呈周期性波动趋势 (5)图表2:白酒行业发展一览表 (5)图表3:1980-2016年宏观经济背景 (7)图表4:白酒行业政策一览表 (7)图表5:白酒企业营销要素结构图 (9)图表6:白酒行业特点总结 (10)图表7:雀巢和康师傅品类延伸 (10)图表8:白酒企业产品结构模式 (11)图表9:食品饮料子行业市值(2017/5/3)(亿元) (11)图表10:食品饮料子行业营业总收入 (11)图表11:2011-2016年白酒行业产量及增速 (12)图表12:2011-2016年白酒行业销售收入及增速 (12)图表13:名酒血统追溯表 (13)图表14:2016年白酒行业CR5:15.49%(按营业收入) (13)图表15:2016年啤酒行业CR5:72.13%(按销量) (14)图表16:各省份上规模白酒生产企业分布图 (14)图表17:不同价格带主要酒企代表及2016年销售规模 (15)图表18:不同价格带产品市场运作模式对比 (16)图表19:白酒上市公司经营模式对比 (16)图表20:2016年食品饮料子行业毛利率比较(%) (17)图表21:主要白酒企业的品牌诉求 (17)图表22:白酒消费的主要驱动因素 (18)图表23:1998-2016白酒行业及餐饮收入状况 (18)图表24:白酒行业调整趋势图 (19)图表25:2004-2016年白酒产销量变化情况(万千升) (20)图表26:2004-2016年白酒制造业业绩变化情况(亿元) (20)图表27:2012-2013部分白酒企业收入断崖式下滑(百万元) (21)图表28:2013-2017年茅台53°飞天一批价走势 (21)图表29:2014年优质白酒企业开始展开估值修复 (22)图表30:2012-2017Q1重点白酒企业分季度收入增速(%) (22)图表31:白酒产量趋稳,行业进入低速成长期 (23)图表32:调整期过后一二线白酒龙头企业增速高于行业营收增速 (23)图表33:2016年白酒上市企业营业收入占比逐步提升(%) (24)图表34:2016年白酒上市企业利润占比逐步提升(%) (24)图表35:2011年以来白酒行业重大并购事件 (24)图表36:白酒消费结构(内环2012年,外环2014年) (25)图表37:消费从大众产品向高端升级:酒类最受益 (25)图表38:2016年部分高端消费品持续回暖 (26)图表39:不同价位段白酒未来发展趋势判断 (26)图表40:2016年高端白酒各品牌份额占比(市场销售口径) (27)图表41: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与茅台零售价对比 (28)图表42:五粮液、茅台出厂价及一批价对比(元) (28)图表43:茅台历年基酒产量(万吨) (29)图表44:历年可供当年销售的茅台酒(万吨) (29)图表45:水井坊、沱牌舍得、酒鬼酒2010年以来业绩增速(%) (30)图表46:2016年次高端白酒主要品牌市场份额占比 (30)图表47:次高端中二线品牌与区域品牌的竞争力分析 (31)图表48:次高端高速发展期吸引大量业外资本进入经销商环节 (31)图表49:次高端代表品牌的核心产品和主要经营策略 (32)图表50:区域龙头酒企分布图 (33)图表51:安徽省内白酒主流价格带消费升级明显 (34)图表52:低端酒主要类型及品牌 (35)图表53:顺鑫农业白酒业务2011年以来业绩变化情况 (35)1白酒行业变迁史:发展过程几经调整,螺旋式向上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由私人经营的传统酿酒作坊逐渐向规模化工业企业演变,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白酒产业发展速度较为缓慢。
从1985年之后的30年间,白酒行业呈现出螺旋向上的发展特点—快速发展一个时期,在宏观经济和产业政策影响下进入调整阶段,经过徘徊和积蓄力量,再进入下一个快速发展周期。
图表1:1949-2016年白酒产量呈周期性波动趋势从新中国成立之后,白酒行业经历了多轮调整发展的周期,根据对行业历史的梳理,我们发现白酒的发展与当时所处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图表2:白酒行业发展一览表1.1宏观经济:白酒发展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行业前景跟经济走势紧密相关宏观经济为白酒行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大背景,是白酒行业发展的基础。
从GDP 增速和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走向可以看到,白酒行业的发展走势跟经济走势紧密相关。
宏观经济是白酒行业发展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宏观经济是白酒行业发展的基础,市场很多分析从不同的角度来验证各个不同的宏观经济数据对白酒行业的带动性,目前来看还没有一个有效的指标能够充分说明是白酒行业发展的依据,我们认为宏观经济为行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大背景,白酒行业受到宏观经济发展的综合拉动影响,行业的发展走势跟经济走势紧密相关。
历史数据表明GDP增速与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走向的确影响白酒行业发展。
总体上来看,经济增速与白酒行业的增速:对比历史数据可以看出,93年GDP增速开始持续下滑,宏观环境的疲软恶化无可避免的给白酒行业的增长带来了压力;同时02、03年后,宏观经济环境的持续改善和回暖也推动了白酒行业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图表3:1980-2016年宏观经济背景1.2中观:产业政策对白酒行业走势影响直接而深远白酒行业作为国家限制发展的产业,政府对于产业政策的调整和对行业的干预从未停止。
在行业的发展过程当中,无论是舆论层面还是产业政策层面,对白酒行业的需求和供给都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从历史梳理中可以看到,1989、1998、2012年三次严格限制公务用酒,以及税收等政策的不断调整从严,加之当时宏观增长趋缓、通胀回落,对白酒行业的发展产生了直接冲击:一方面,消费税收紧使得酒企成本上升,低端产品发展受限,库存高企;另一方面,作为政商务活动感情润滑剂的高档白酒终端需求受到抑制萎缩,价格下跌,渠道利润受到挤压,使得整个行业经历了多轮调整周期。
图表4:白酒行业政策一览表1.3微观:企业顺应趋势,在产品结构、营销模式方面相继调整白酒行业的发展最终要落脚于行业内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企业间围绕产品、品牌、营销等各个竞争要素展开的竞争优势的变革是影响行业走势的主导力量。
受不同外部环境影响,白酒企业在现代发展过程当中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是90年代以前的“供给决定”时代,此时行业尚属于卖方市场,计划经济下白酒企业的粮食采购受国家分配限制,直到1984年国家不再对白酒厂调拨粮食,酒厂采用市场价格采购粮食之后,酒厂才开始进入到扩产之路;第二阶段是90年代的广告营销时代,这一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期,消费形态简单,单一媒介的影响力强,因此以秦池、孔府家、孔府宴为代表的鲁酒依靠巨额广告投入在业内外形成了很强的影响力;第三阶段是进入2000年以后的渠道竞争时代,这一时期政商务活动发展、餐饮渠道兴起,中高价位白酒开始成为主流,以口子窖、洋河为代表的老名酒企业走向复兴之路,盘中盘、后盘中盘、深度营销模式开始推广,直控终端,区域市场滚动发展成为渠道竞争的核心策略;第四阶段是经过 13年调整以后的以品牌为核心的系统化竞争时代,经过行业洗礼,消费者品牌意识开始崛起,那些具备历史和传统的品牌获得了更多的青睐,可以看到近几年来行业发展的共性是老名酒的复兴,传统白酒品牌的发展速度要远超行业的速度,我们认为未来这一态势将会延续。
图表5:白酒企业营销要素结构图2 国内白酒行业的主要特点我们从消费品研究框架的三个维度:品牌、渠道和产品对白酒行业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其中主要包括:1)品类单一,创新难度大;2)白酒行业市场容量巨大;3)核心竞争力是品牌,品牌稀缺性是白酒一项重要属性;4)白酒呈现区域分布(分散性)——名酒空心化,地方酒企较多;5)价格弹性高,各个价位段都能实现汇量,但不同价格带的运作模式区别大;6)具有文化消费、聚饮消费的属性,和餐饮关联度高。
图表6:白酒行业特点总结2.1品类单一,创新难度大对于消费品来讲,一条典型的成长路径就是跨品类延伸,比如康师傅和雀巢等企业都是通过品类创新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不同于其他食品饮料子行业,白酒很难实现品类创新,具有典型“品类单一,品牌众多”的特点。
因此,白酒企业通常采用多产品线的结构来进行市场扩张,如洋河蓝色经典采用的是跨价格带的品牌组合系列,而茅台采用的是单一主导产品模式,依靠品牌拉力实现全国化高端产品的全覆盖。
图表7:雀巢和康师傅品类延伸图表8:白酒企业产品结构模式2.2 白酒行业具有很大的市场容量据统计,目前国内白酒行业的市场规模超过6000亿人民币,位居食品饮料板块第一,白酒总市值超万亿,市值占比达到整个板块的55%。
2016年,我国白酒产量1358.36万千升,同比增长3.23%,销售收入6125.74亿元,同比增长10.07%。
整体来看,我国白酒行业目前总体规模(销量)已经趋于平稳,未来将是存量博弈下的内部结构升级和集中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