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流动性折扣的期权定价方法_封闭式基金折价的流动性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69.76 KB
- 文档页数:4
解析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之谜封闭式基金是指在募集期内向公众募集资金并形成基金,基金份额在募集期结束后即停止发行,成为固定的总份额。
持有封闭式基金的投资者不能随意申购或赎回,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和方式内进行交易。
相比于开放式基金,封闭式基金更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
封闭式基金在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但迅速发展。
尤其在2015-2016年间,我国封闭式基金市场爆发式增长,规模由900亿元增长到3000亿元。
然而,随着证券市场波动加剧,封闭式基金折价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
封闭式基金折价是指基金份额在二级市场上的交易价格低于其净资产值(NAV)。
封闭式基金净资产值指所有基金资产的估值减去所有负债的估值,一般每天公布。
而份额的二级市场价格在买卖双方的供求关系影响下,时刻变化。
当市场需求低于供给,封闭式基金份额的价格下跌,导致折价。
封闭式基金折价背后的原因有多方面。
首先,封闭式基金的投资标的和基金经理的业绩是封闭期内确定的,即使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基金也不能赎回和调整,这可能导致基金规模缩小、业绩下降、不利于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其次,封闭式基金买卖不便,对于需要流动性的投资者来说不太实用。
此外,封闭式基金市场细分较为复杂,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导致交易时信息不透明,买卖难以形成有效的定价,因此折价现象比较普遍。
针对封闭式基金折价的问题,我国证监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首先,加强封闭式基金监管,制定了《封闭式基金管理办法》和《封闭式基金募集、运作和投资资格管理办法》,建立了封闭式基金备案、风险提示、信息披露、财务审计等相关制度。
其次,优化投资者结构,鼓励机构投资者参与封闭式基金交易,减少散户投资者比例,提高市场信息的透明度。
此外,加强市场运转机制,建立专业的交易机构平台,提高二级市场流动性,将封闭式基金交易精细化,公开透明化,降低折价风险。
总之,封闭式基金折价问题是我国封闭式基金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难题,需要政府和市场紧密合作,加强监管和信息公开,提高投资者风险意识,优化市场运行机制,加强市场流动性,提高投资者的投资体验和投资收益。
我国封闭式基金高折价原因浅析论文报告:我国封闭式基金高折价原因浅析一、前言近年来,我国封闭式基金出现折价现象较为普遍,严重影响了投资人的投资收益。
针对此问题,本文将就封闭式基金高折价问题进行分析,探寻其成因,提出相应对策。
二、封闭式基金高折价的基本概念封闭式基金是指募集资金后设定确定的期限固定类基金。
在期限内无法实现赎回,也不提供二级市场买卖。
与之相对的是,开放式基金是指在设定的最低限额后可以随时申购与赎回的基金。
封闭式基金的价格是根据投资组合的净值确定的,但该价格与基金在二级市场上的实际成交价格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即折价或溢价。
封闭式基金的折价指该基金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低于其净值的情况。
封闭式基金的溢价指该基金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高于其净值的情况。
三、封闭式基金高折价的原因分析(一)资本市场不成熟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成熟是导致封闭式基金折价的主要原因。
目前封闭式基金不提供二级市场交易,只能在基金期满之后进行赎回。
因此,在投资人需要资金退出的情况下,封闭式基金二级市场交易的缺失使得投资人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迅速出售基金份额,因此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折价情况。
(二)基金公司运营管理不善基金公司的运营管理方面可能是引起封闭式基金高折价的另一个原因。
如果基金公司在投资组合的管理方面缺乏专业性或者经验不足,其对于预期收益的判断不准确或者投资组合的资产出现损失,都可能导致基金的净值下跌,进而导致基金的二级市场价格下跌,从而出现折价的现象。
(三)市场资金的流动性问题封闭式基金还面临着市场资金流动性问题。
因为封闭式基金不提供二级市场交易,只能在基金期满后进行赎回。
证券市场的波动和基金公司的操作风险可能导致投资人无法在基金期满前变现。
这种不确定性使得投资人不愿意购买封闭式基金,加剧了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现象。
(四)投资者对基金不理解封闭式基金的特点是不提供二级市场交易、投资期限固定等,加之我国资本市场的封闭式基金数量相对较少,导致投资者对于封闭式基金的了解不足。
封闭式基金折价的波动性和长期性本文从整个证券市场的角度,解释了封闭式基金折价的波动性和长期性。
认为封闭式基金折价的波动性及波动的同步性主要是受到投资者情绪的影响;而折价的长期性则是封闭式基金制度与开放式基金制度二者博弈的结果。
标签:情绪制度封闭式基金折价“封闭式基金折价”即封闭式基金以低于每股资产净值的价格在市场交易。
在国外,封闭式基金在上市以后的绝大多数时间里是以折价的方式进行交易的,尽管封闭式基金有时也会以高于净资产的现值的价格进行转让,但近些年,它们通常是以低于该值的10%~20%的比例折价转让。
在国内,封闭式基金的交易同样存在这折价销售的现象。
去除2006年~2008年到期的基金,笔者对其余的13只沪市封闭式基金的折价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从2003年6月至今,封闭式基金上市以后的折价率通常在20%~40%,且波动性和波动的同步性现象比较明显。
本文在学习借鉴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对我国的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现象做出较为完整的解答。
一、研究现状综述金融行业中,封闭式基金折价现象一直是困扰实务界与理论界的难解之谜。
“封闭式基金之谜”(closed fund puzzle),从封闭式基金的全过程来看,有四个重要方面构成:发行溢价:发起人最初向投资人募集封闭式基金并用其购买证券时,其溢价幅度大约为10%。
折价交易:尽管开始溢价发行,但封闭式基金开始交易的120天内,其交易价格便逐渐以平均大于10%的比例折价销售。
之后,折价买卖成为经常现象。
折价率随时间波动(以下简称“折价波动”):封闭是基金的折价率不同时期有很大的不同。
清算或转为开放式基金时折价降低:当宣布基金解体时,基金折价幅度减少。
直到最终清算或转为开放式基金前,基金仍会维持一个小幅折价。
目前,对封闭式基金折价之谜的理论解释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传统经济学分析框架,以投资者完全理性为基础,分别从代理成本、非流动性资产、应缴资本利得税等角度解释封闭式基金折价的成因;另一类则从投资者有限理性的角度对封闭式基金折价之谜进行解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Lee, Shleifer等提出的投资者情绪理论(investor sentiment)。
封闭式基金的折价之谜封闭式基金折价现象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
许多投资者对于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现象感到困惑,不明白为什么封闭式基金的价格会低于其净值。
本文将探讨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现象,并尝试解释其中的原因。
一、封闭式基金折价现象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现象是指封闭式基金的交易价格低于其净值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市场上普遍存在,但投资者对其原因并不十分清楚。
尽管许多投资者认为封闭式基金的折价是由于市场情绪、流动性等因素导致的短期现象,但实际上,折价问题一直是封闭式基金领域的重要问题。
二、折价原因分析1.投资者的错误定价封闭式基金的价格受到投资者情绪、市场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些投资者可能对封闭式基金的投资价值缺乏深入的了解,导致他们对封闭式基金的价格进行了错误的定价。
在这种情况下,封闭式基金的价格可能会低于其净值,从而形成折价现象。
2.流动性因素流动性因素是封闭式基金折价的一个重要原因。
与开放式基金相比,封闭式基金的交易相对较少,市场流动性也较差。
当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投资者可能会因为流动性不足而无法及时卖出基金,从而导致价格下跌,形成折价现象。
3.利率因素利率是影响封闭式基金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利率上升时,债券的价格下跌,而封闭式基金的投资组合通常包括一部分债券。
因此,封闭式基金的价格也会受到影响,可能会出现折价现象。
此外,利率的变化还可能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从而影响封闭式基金的价格。
4.税收因素税收因素也是封闭式基金折价的一个可能原因。
封闭式基金通常采用私募方式发行,其投资者的税收情况可能与公募基金有所不同。
此外,封闭式基金的投资收益在基金清算时才能分配给投资者,这也可能导致投资者对封闭式基金的投资价值产生疑虑,从而影响其价格。
三、结论综上所述,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现象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投资者的错误定价、流动性因素、利率因素以及税收因素都可能对封闭式基金的价格产生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现象,投资者需要深入了解封闭式基金的投资特点和风险,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价格的影响。
封闭式基金折价封闭式基金折价的解释和原因封闭式基金是一种投资工具,在中国证券市场中较为常见。
与开放式基金不同,封闭式基金在募集期结束后,便不再接受新的投资者申购或赎回。
而封闭式基金折价是指该基金的市场价格低于其净资产值(Net Asset Value,简称NAV)。
本文将就封闭式基金折价进行详细探讨,包括其原因、影响因素和投资者应对策略。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导致封闭式基金折价的原因。
封闭式基金的折价主要源自对于基金净资产的市场溢价需求减少。
在基金募集期结束后,封闭式基金的股票通常无法在二级市场上自由买卖,只能通过基金公司的特定交易渠道进行交易。
这使得投资者在买入或卖出基金份额时受到一定的流动性限制。
由于投资者无法立即变现,他们对于基金的市场溢价需求减少,这就导致了折价的出现。
其次,在封闭式基金折价现象中还存在一些影响因素。
首先,基金的业绩表现对于其折价程度起到重要影响。
如果基金的业绩表现不佳,投资者对该基金的需求减少,从而导致折价的出现。
另外,市场情绪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也会直接影响封闭式基金的折价情况。
当市场整体不景气,投资者会更加谨慎,对风险较大的封闭式基金持观望态度,这会进一步加剧折价现象。
针对封闭式基金折价,投资者可以采取一些应对策略。
首先,投资者可以通过深入研究基金的投资策略和管理人员的能力来选择具备良好长期表现潜力的基金。
此外,投资者还可以通过关注基金的溢价率情况来进行买入或卖出的时机把握。
当基金折价率较高时,可以考虑买入;当折价率较低时,则可以考虑卖出。
当然,这需要投资者具备一定的市场分析能力和风险控制意识。
值得一提的是,封闭式基金折价并非一定是一个不利的因素。
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封闭式基金折价可能提供了买入的良机。
因为封闭式基金折价意味着投资者可以以低于净资产值的价格购买基金份额,从而实现更好的收益。
当然,投资者在购买时仍需充分考虑基金的投资策略和风险状况,以确保自身的投资安全。
总结起来,封闭式基金折价是指封闭式基金市场价格低于其净资产值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源自对于基金净资产的市场溢价需求减少。
封闭式基金为什么会出现折价_封闭式基金折价原因封闭式基金为什么会出现折价_封闭式基金折价原因什么是封闭式基金折价率?折价率是封闭式基金特有的指标。
对比封闭式基金的市价和净值市民可以发现,市价总是低于净值。
那你知道有哪些吗?下面是整理的封闭式基金为什么会出现折价_封闭式基金折价原因,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封闭式基金为什么会出现折价?A:有19只传统封闭式基金会在2013年、2014年陆续到期,既能在规定时间内参与一级市场的申赎,又能参与二级市场的买卖,这使封闭式基金可能出现折价现象。
与开放式基金不同,封闭式基金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有一定的封闭期限,在这个期限内,虽然不能申购赎回,但是由于封闭式基金可以像普通上市公司的股票一样在证券交易市场挂牌交易,你便可以通过二级市场买卖封闭式基金。
这种特性使得封闭式基金有两个价格,一个是单位净值,由基金经理管理;另一个是在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是随时变化的,该价格在交易时有可能和净值不同。
当封闭式基金在二级市场上的交易价格低于实际净值时,这种情况称为“折价”。
如果这种价差是偶发的、幅度不大的话,也无大碍,但封闭式基金的价格确实长期偏离其价值。
截至11月19日,市场上25只传统封闭式基金平均折价率为12.20%。
2004年时封闭式基金的平均折价率甚至曾在24%以上运行。
如果说目前封闭式基金折价率高可以归结于基金表现不佳的话,那么在2004年基金净值比2003年有较大提高的情况下,折价率也是逐步走高的,这说明基金的价值被低估了。
Q:折价率是“安全垫”吗?A:传统封闭式基金的高折价率吸引了不少投资者,封闭式基金被认为是一个相对安全的投资领域。
理论上来讲,交易价格低于基金净值时,折价率越高的封闭式基金,潜在的投资价值就越大。
依据交易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等到封闭式基金到期清算时,交易价格会回归到基金净值。
有一些基金公司并不愿意就此让一个基金结束,于是把封闭式基金转型为开放式基金,让基金可以继续存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封转开”。
跨世纪2008年7月第16卷第7期c108s c∞t ur y,J u ne2008,V ol16,N o.76l我国封闭式基金的折价交易探析张博琳(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四川,成都,611130)【摘要】封闭式基金的交易价格长期低于其资产净值的现象,是金融学领域中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
下面,本文将试从传统金融学理论和行为金融学方面,结合我国证券市场具体实际,对我国基金高折价率较易问题进行解释。
【关键词】封闭式基金之谜;折价;流动性效应【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l005一1074(2008)0r7一006l—011封闭式基金折价交易之谜众所周知,封闭式基金同开放式基金一样投资于股票和其他证券。
但要兑现封闭式基金的股票,投资者只能在市场上将它卖出给其他投资者,其价格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并不一定等于基金的资产净值。
大量的学术研究发现,封闭式基金股份的交易价格往往偏离其资产净值,且在绝大多数时段内低于此资产净值。
这一现象,被称为封闭式基金折价之谜。
其困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封闭式基金折价交易的现象不符合有效市场的假设;第二,折价水平的时变性,即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第三,尽管封闭式基金存在着折价交易,但是基金的首次公开发行仍然是溢价交易的。
2关于封闭式基金折价的传统金融学解释2.1代理成本基金的日常运作需要成本,如基金管理人的报酬,管理费用等。
由于这些成本的存在,基金的市场价格应该低于其资产净值。
2.2资产的流动性缺陷基金经理所公布的净资产值可能被高估。
一种理论可以称为“限制性股票假说”,该理论认为基金持有大量非流通股票,非流通股票如以相应流通股票的价格计算价值,则易被高估。
第二种理论可称为“大宗股票折现假说”,认为计算基金净资产的价值时使用市场价格不合适,因为基金往往持有大量股票,即使流通没有受到限制,它们的大量流通也会压低市场价格。
2.3资本利得税基金所报告的净资产值没有计算如果将所持股票出售而可能导致的资本利得税;但意图购买基金的投资者会考虑这点而将基金的实际可得资产值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