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02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116.00 KB
- 文档页数:15
附件2:
西南大学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报表)
一级学科名称教育学
专业名称课程与教学论
专业代码040102
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2013 年 6 月 6 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三、课程设置(包括主文献研读、学术活动等必修环节)
1.平台课就是指涵盖本一级学科下所有二级学科或相近二级学科群共有的基础性课程,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
2.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者应在专业必修课备注栏内标明所属二级学科。
3.必修环节在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构成答辩的必备条件。
五、学科综合考试的基本要求
六、论文选题查新及开题报告、中期考核与论文进展检查的基本要求
七、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
八、毕业及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九、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十、主文献研读书目(列出本学科专业的必读文献,不够可另附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身心健康,立志为课程与教学的学术发展与改革事业作贡献。
(2)熟悉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具有博雅教育的理想与学术批判精神,具有先进的课程观、教师观与儿童观,具有理解儿童、教育儿童与发展自我的知识与能力,具有观摩、参与与研究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3)学会运用现代技术和外语开展研究与教学的技能,形成课程开发与有效教学的能力,具有独立从事教育科学研究以及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二、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一)培养方式研究生入学后,导师根据研究生的学术兴趣和意愿,选择两位能起到学术支持作用的副导师,组成导师组,联合负责研究生的培养。
导师负主要责任,副导师除学术支持外,在研究生是否进入博士论文阶段、论文是否可以答辩等重大问题需要表决时,副导师有独立投票权。
积极推进与国际上知名学者或学术单位联合培养研究生。
(二)学习年限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四年,最长不应超过六年。
三、研究方向1. 语文课程与教学2. 数学课程与教学3. 课程与教学4. 数学史与数学教育5. 学习科学研究6. 科学教育7. 科学教师专业发展8. 化学课程研制与评价9. 科学能力发展及测评10. 物理课程与教学11、生物学课程与教学四、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一)学分要求博士研究生课程包括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跨学科或跨专业选修课。
博士研究生需至少修满15学分。
公共选修课不作修读规定(其学分不计入15学分之内)。
博士研究生课程类别和学分要求详见下表。
(二)课程设置五、科研成果要求(一)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本人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华东师范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在SSCI、A&HCI收录期刊发表1篇学术论文;2.本人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华东师范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在文科一级学科权威期刊(附件一)发表1篇学术论文;3.本人为第一作者、华东师范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在CSSCI收录期刊(含扩展版)上发表2篇学术论文。
课程与教学论(物理)专业(040102)培养方案(学术型硕士研究生)Physics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一、培养目标和要求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坚实的物理学理论基础和宽广而系统深入的教育学和物理教学论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物理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教育管理方面的适应性,在物理教育科学和管理上能作出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体健康。
4、硕士应达到的要求:(1)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及时跟踪学科发展动态。
(2)具有项目组织综合能力和团队工作精神,具有一定的公关能力及和谐的人际关系。
(3)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4)广泛获取各类相关知识,对科技发展具有敏感性。
(5)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能流利阅读专业文献,有较好的听说写译综合技能。
5、主要学习内容: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中学物理改革与发展研究、物理教学研究、物理实验教学研究、教育测量与统计、专业英语等。
主要就业去向:大专院校物理教学与科研人员、中学物理教师以及教育相关部门工作人员。
二、学习年限本专业学术型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培养年限总长不超过5年。
在完成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对少数学业优秀的研究生,可申请提前毕业。
三、研究方向与导师1、大学物理课程与教学研究:该研究方向包括大学普通物理学的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粒子物理学教学与教学研究,主要导师有冯杰教授、郭长江副教授、方伟副教授和涂泓副教授等。
(1)主要导师冯杰教授长期从事大学物理教学与研究,研究生大学物理专题研究学位课程的教学,对大学物理课程的基本原理、结构和方法以及在普通物理层面上对现代物理学的量子本质、相对论以及熵的统计解释等进行了系统的思考等。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博士)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博士)一、培养目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扎实学术基础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使其具备深厚的教育理论素养和卓越的研究能力,能在教育领域中从事高层次学术研究、教育管理和教育改革等方面的工作。
二、培养要求1. 学术研究能力博士研究生应具备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能够独立进行专题研究并取得原创性研究成果。
学生在研究课题选择和研究方向确定方面,应经过导师指导和专家评审。
2. 学位课程要求博士研究生应完成一定的学位课程学习,并通过各门学位课程的考核。
学位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教育理论和研究方法,提高学术研究能力。
3. 学术论文要求博士研究生应在培养期间完成一篇学术论文,并通过学术论文答辩。
学术论文应具备以下要求:(1) 逻辑清晰,观点明晰,结构完整。
论文应有引言、文献综述、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实证研究、结果分析、结论和参考文献等部分;(2) 研究方法论述准确,数据处理合理可行,实证研究结果可信度高;(3) 参考文献丰富,引用规范,不少于50篇。
4. 科研和学术实践要求在培养期间,博士研究生应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并在学术会议上展示研究成果。
学生还应撰写学术论文并发表于相关学术期刊。
5. 学位论文和答辩博士研究生在完成培养计划并通过学术论文答辩后,应按要求编写学位论文,并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应符合学术规范,内容严谨、有深度,并能对相关领域做出新的学术贡献。
三、培养时间与学分要求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时间一般为3-4年,学分要求一般为不少于30学分。
具体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应根据不同学校和研究生教育机构的规定执行。
四、培养管理博士研究生培养应加强学生的个人导师制,指导学生选择研究方向和课题,并协助学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建立健全的学术评审制度和学术道德规范,对学生的学术研究进行指导和监督。
《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专业简介学科、专业简介(导师、研究方向及其特色、学术地位、研究成果、在研项目、课程设置、就业去向等方面):一、概况我校“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点是规模特别大的一个硕士点,其突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是专业的培养方向数量多,目前有文16个全日制的培养方向(教学论原理、课程论原理、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比较研究、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论、历史学科教学论、英语学科教学论、物理学科教学论、数学学科教学论、化学学科教学论、生物学科教学论、科学教育、地理学科教学论、音乐学科教学论、美术学科教学论)在招生,覆盖了学校各个师范教育专业。
二是专业研究生数量多,目前本专业在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规模基本保持在135人以上(不包括教育硕士专业研究生),每年专业的招生数量在45人以上。
三是专业导师数量在各个专业硕士点中也是最多的,目前16个培养方向的硕士导师有40位左右。
四是本专业学校明确为“跨学院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采取集中与分学科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现代教学论”、“教育心理学”、“学科教育学”等专业公共学位课程统一在教育学院学习,其他课程由各个培养方向设计、组织和实施。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本专业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至今已经达到一个比较好的发展时期。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由当时独立的“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负责学校这一专业建设与研究生培养工作,并进行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实验与实践,取得了很好的工作和研究生培养效果,本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实验与实践工作经验和研究论文,正式发表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办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核心期刊上。
十多年来培养有一大批质量很好的研究生,许多毕业生已经成为高校或中学学科教育和研究领域的骨干,他们当中已有二十多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国内高校以及英国、加拿大等外国高校的博士研究生。
教育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40101
主要研究方向:1、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2、教育发展与政策分析3、教育社会学4、教育基本理论与实践5、校外教育
课程与教学论(教科院)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40102主要研究方向:1、课程理论与实践 2、教学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
比较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40104
主要研究方向:1、基础教育比较研究 2、高等教育比较研究3、成人教育与继续教育4、英才与健康教育比较研究5、教育政策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40105
主要研究方向:1、幼儿园课程2、幼儿教师教育3、学前比较教育4、学前教育政策
基础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40201主要研究方向:1、记忆,2、语言认知,3、生理心理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40202
主要研究方向:1.心理测量与人力资源 2.动机研究进展 3。
个性与社会性 4.宗教心理学5。
情绪与适应 6。
测评与诊断研究进展 7。
情绪与认知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20403主要研究方向:1、教育管理决策;2、教育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与教学论(教科院)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40102主要研究方向:远程教育理论
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40105
主要研究方向:1、幼儿园课程2、幼儿教师教育3、学前比较教育4、学前教育政策。
课程与教学论(040102)Theory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一、专业简介作为教育学科的分支学科之一,课程与教学论由课程与教学两个密切相关的部分组成。
其中,课程论研究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论研究怎么教的问题。
课程与教学论以课程、教学、学习与评价及其与教师的关系为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学科课程与教学理论、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等。
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课程与教学中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努力寻求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进行课程建设和开发、各科课程与教学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支持。
我校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学术积淀深厚,在秉承“廉方教学法”精髓的基础上进一步推陈出新,提出了发展性课程评价原理。
同时,基于我国和我省的实际情况,为更好地服务中原崛起、促进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该学科还尤为关注农村课程与教学改革,业已通过多种形式有力地改善了农村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实践。
二、研究方向1.课程与教学原理2.基础教育改革三、培养目标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风尚,拥有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治学态度,团结协作和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奉献精神的高层次人才。
培养具有宽广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扎实全面的教育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独立从事教育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能力,全面了解国内外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动态和发展趋势,具有相关学科的知识,能够承担课程与教学领域以及学科教学的有关的教学、科研、教育管理工作以及教育社会服务的专门人才。
四、修业年限实行以3年为基础的弹性学制,在校学习年限一般为2—4年。
一年半时间学习硕士学位课程,通过考试。
一年半到两年从事科学研究,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五、课程设置1、本专业必修课程包括公共学位课程(含英语和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
2、非本专业的研究生须补修本科生的专业核心课3门,并随本科生考试,考试及格方可具备申请硕士学位的资格。
课程与教学论(英语)(040102)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全日制学术型课程与教学论硕士英语方向研究生)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ethodology (English)一、培养目标和要求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社会管理方面的适应性,在科学和管理上能作出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体健康。
4.专业学习要求:全日制学术型课程与教学论硕士英语方向旨在培养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功底、中小学英语教学基础理论及研究能力、优秀的英语教学实践能力的研究生。
他们对有关学科状况及发展趋势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
他们应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撰写有质量的、有独立见解的论文及发表著作。
此外,他们应该掌握至少一门第二外语及具备运用计算机进行科研工作的能力。
5.专业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理论和研究,应用语言学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心理语言学理论,中小学英语课程设计,教材编写,练习与试卷设计与分析,课堂与课外活动设计等。
二、学习年限三年(修满规定学分、通过硕士论文答辩可申请提前毕业,但在校培养时间不得少于两年。
)三、研究方向与导师(一)研究方向:中小学英语教学教学、理论与研究。
本方向导师主要有:蔡龙权、卜友红、王丹斌、李昆、宋秀平等。
(二)导师简介卜友红,《英语语音学》任课教师。
女,1958年出生;汉族;无党派人士;英语语言学专业硕士,教授。
蔡龙权,《应用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教师话语》任课教师。
男,1955年出生;汉族;无党派人士;英语语言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昆,《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任课教师。
女,1976年出生;汉族;无党派人士;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副教授。
附件2:
西南大学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报表)
教育学
一级学科名称
专业名称课程与教学论
040102
专业代码
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2013 年 6 月 6 日
修订日期:年月日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三、课程设置(包括主文献研读、学术活动等必修环节)
注:1.平台课是指涵盖本一级学科下所有二级学科或相近二级学科群共有的基础性课程,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
2.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者应在专业必修课备注栏内标明所属二级学科。
3.必修环节在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构成答辩的必备条件。
四、学术活动的基本要求
五、学科综合考试的基本要求
六、论文选题查新及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和论文进展检查的基本要求
七、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
八、毕业及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九、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十、主文献研读书目(列出本学科专业的必读文献,不够可另附页)
本学科(一级学科)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所在培养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学部分委员会验收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研究生院和主管校领导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名):校领导(签名):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