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课基本教学步骤(精)
- 格式:ppt
- 大小:293.00 KB
- 文档页数:12
略谈作文教学的基本流程小学中年级作文是启蒙作文,是作文的基础,辅导学生写作文就如同扶着孩子学走路,这就需要教师在辅导时有恰当的流程。
一次作文教学流程,应从教师引导学生开始接触本次作文到本次作文教学结束。
这个过程可把作文教学分为三个环节:对各个单元的不同话题,课前布置学生有针对性地积累,课中有计划地实施指导、引领写作,课后再组织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一、作文课前充分积累一个单元两周时间,教师要利用连续两节课来做一次专门习作指导,辅导孩子写好作文。
在现在的教材中,一个单元是一个话题,本单元的习作也是围绕这一话题的。
一个单元的学习一般要将近两周,因此,在学习这个单元的这段时间,都是很好的准备时间。
在作文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的写作素材,小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往往会准备很多材料,这是写好作文中最关键的一步。
如进行一些小活动、小游戏,有意识地观察并写观察日记,引导读同类文章、摘抄佳词妙句,背诵一些好片段等,以不断增加习作内容方面、语言方面的储备。
课堂阅读教学也要为习作铺路。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积累,写作是倾吐。
”在本单元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渗透积累语言的指导,让学生感悟写法的巧妙。
在单元阅读教学中,以课文为例,教师要引导学生读中感悟本单元文章主要的写法特点,通过一个单元四节课反复积累,掌握技巧。
这样,作文课前充分准备,为本单元习作夯实基础。
二、作文课堂重视引导这个过程可以分三步来完成。
1.激发情趣,有效引入课堂之初,找准本次习作的引入点,进行激趣谈话,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产生学习的动力。
在谈话中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话题,避免对习作的恐惧。
如果是场面作文或活动作文,可组织学生做游戏、演话剧等,为本次的作文搜集素材,使学生的习作成为“有米之炊”,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这一引入环节要新颖、生动,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情趣的激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谈话激趣;②课件激趣;③活动激趣;④音乐激趣等。
2.精彩引导,授之以渔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从文章的章法入手,结合习作内容,指导小学生快速打开思路,快速布局谋篇。
小学作文课流程篇一:小学作文教学流程小学作文教学流程第一课时讨论课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3分钟)在上课开始1-3分钟,通过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音乐、画面、声响、故事、谜语等),引出课题,为学生初步习作做好铺垫。
二、明确目标,激发情感(2分钟)提出本课的习作要求所要达到的基础性目标,激发学生强烈的习作欲望,在开启学生思维的同时,让学生有主动习作的情感参与,并稳定于整节课的教学中,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三、小组讨论,拓展思路(5分钟)1.明确习作的方向。
2.同桌或小组尝试讨论解决所要达到的目标。
3.指名汇报。
在教师的组织下,采用同桌、小组等形式,学生自己尝试着解决所要达到的习作目标。
教师有目的地加入几个小组或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四、集体探究,评价指导(20分钟)1.教师根据课堂需要,确定学习任务,并出示任务。
(写什么?怎么写?)2.小组讨论,教师适时点拨、指导、补充。
3.集体交流。
A.写作内容的指导。
(写什么)审题分析:明确习作类型,选材方向。
题目确定: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要醒目、恰当。
思路整理:明确内容重点,确定作文思想。
素材展台:精选素材。
B.写作技法的指导。
(怎么写)写作技巧推荐:根据习作类型,选择写作方法。
美文简介:指导习作所运用语言技巧。
精彩片段欣赏:以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为主,可学习模仿。
情景再现:可根据习作要求再次指导。
这一过程是整个课堂教学深层次的体现。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汇报他们的收获和疑点,请求老师或同学的帮助,举一反三交流讨论,其目的是让学生思维的火花互相碰撞,师生共同语文,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灵感,发表独到见解。
这一过程是更为民主化,人性化的学习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习作的发展性。
五、列出提纲,形成腹稿。
(10分钟)通过范文赏析,结合写作方法,列出写作提纲。
1.确定题目.2.确定中心.3.用段落或标题安排材料顺序.4.确定详略内容.第二课时写作课开心练笔(4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步法”作文教学“五步法”作文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写作过程的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化地完成一篇完整的作文。
该方法分为五个步骤,包括选择题目、构思大纲、写作草稿、修改润色、最终定稿。
这种方法旨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写作技能和表达能力。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五步法”作文教学,并深入探讨其实施过程和效果。
第一步:选择题目在写作之前,学生首先需要明确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
选择一个具体而丰富的话题对于文章的写作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能够为学生提供写作方向和素材。
在选择题目时,学生应该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所具备的知识水平,选择一个能够发挥自己擅长的方面并且有足够材料展开的题目。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帮助学生搜集信息、拓展思路,以便他们能够轻松地选定一个有助于他们写作的主题。
第二步:构思大纲在确定了题目之后,学生需要进行构思,明确文章的大体结构和内容。
这个步骤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避免文章零散无章,确保文章有条理、连贯。
学生可以使用大纲或者思维导图等方法,将自己的想法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全面而有条理的框架。
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构建一个完整的写作大纲。
第三步:写作草稿在完成构思之后,学生可以开始动笔写作了。
这个阶段,学生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将大纲中的内容逐渐变成文字。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该注重学生写作的规范性和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引导他们使用适当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同时也要给予他们充分的信心和支持,鼓励他们克服写作障碍,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四步:修改润色写作草稿完成后,学生需要进行修改和润色。
在这一步骤中,学生应该重点关注文章的结构、逻辑和语言表达是否准确清晰。
他们可以通过检查语法、标点、拼写等错误,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扩充和修改,使之更加完善。
老师也可以进行指导和点评,帮助学生找出文章中存在的不足,培养他们的审美和文字处理能力。
单元作文教学“五步法”作文教学一直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之一,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备受重视。
作文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在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如何有效地进行作文教学,是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有一种被称为“五步法”的作文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作文教学中。
下面我们将来探讨一下这一作文教学方法的具体步骤和实施效果。
第一步:明确主题在进行作文教学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的主题。
主题不仅指具体的作文题目,更重要的是指明教学的内容和目的。
只有明确了主题,才能有效地进行作文教学。
在明确了主题之后,老师要向学生介绍主题的重要性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热情。
第二步:导入写作素材在明确了主题之后,老师要向学生导入写作素材。
导入写作素材要根据主题的具体内容来选择,可以是图片、文章、视频、故事等形式。
通过导入写作素材,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帮助学生抓住主题的关键词和要点,为写作提供素材和思路。
第三步:师生共同构思在导入了写作素材之后,老师要与学生一起对主题进行构思。
构思的过程可以是以老师讲解为主,也可以是学生自主思考为主。
在构思的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分析主题的要点和纲要,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第四步:展开写作实践在构思主题之后,老师要让学生展开写作实践。
写作实践不仅是让学生把构思的内容写在纸上,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断推敲和完善自己的文章。
在写作实践的过程中,老师要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让学生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第五步:作文评审在学生完成写作之后,老师要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审。
评审作文不仅是评价学生的写作水平,更重要的是给予学生指导和建议。
在评审作文的过程中,老师要结合主题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出学生的写作亮点和不足之处,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提高写作水平。
通过以上五个步骤,教师可以在作文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五步法”作文教学在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可以采用“五步法”进行作文教学。
下面将通过介绍五个步骤来具体阐述。
第一步:确定写作主题和目的。
在开始写作之前,学生需要先明确自己要写什么以及写作的目的是什么。
这一步可以通过讨论或者让学生构思来完成。
在这个步骤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学生思考和深化他们的思维,帮助他们确定一个恰当的主题和明确写作的目的。
第二步:进行素材收集和整理。
在确定了主题和目的之后,学生需要积累相关的素材。
可以通过阅读、观察等方式进行素材收集。
然后,学生需要将收集到的素材进行整理,将其分类、归纳,并筛选出适合写作的素材。
这一步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指导和示范,帮助学生提高素材的质量和有效性。
第三步:展开思路和构思大纲。
在进行素材整理之后,学生需要对素材进行思考和展开,构思出一个清晰的大纲。
大纲可以包括写作的大致结构、主要观点和论据等。
在这一步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帮助他们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和意见。
第四步:进行写作和修改。
在完成构思大纲后,学生可以开始进行写作。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和句法结构,并且要保持逻辑性和连贯性。
写作完成后,学生需要进行修改和润色,注意语法错误、拼写错误和句子流畅度等问题。
在这一步中,教师可以提供指导和评价,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作文的质量。
第五步:进行评价和反思。
在完成了作文之后,学生需要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他们可以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审查,分析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办法。
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提高意见。
“五步法”作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提高写作能力。
通过明确主题和目的、进行素材收集和整理、展开思路和构思大纲、进行写作和修改、进行评价和反思,学生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并实现写作技巧的应用和写作思维的拓展。
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到引导和指导的作用,促进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五步法”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一直是中国教育的重点之一,而“五步法”作文教学方法是一种比较系统和科学的作文教学方法,它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针对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种方法。
第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因为只有对写作有兴趣的学生,才能更主动地去写作。
在这一步中,老师可以通过讲解一些有趣的作文故事,或者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从而引导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
老师也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写作比赛或者小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到写作的乐趣。
第二步:引导学生明确写作要求
在学生对写作产生了兴趣之后,老师需要及时地引导学生明确写作要求。
具体来说,老师可以通过讲解一些写作技巧,或者分析一些优秀的范文,来帮助学生了解写作的基本要求。
老师也可以组织一些写作指导讲座或者小组讨论,让学生在明确要求的也能够深入了解写作的技巧和要领。
第三步:组织学生进行写作实践
第五步:总结和反思写作经验
在学生进行了写作批改之后,老师需要及时地总结和反思写作经验。
具体来说,老师可以组织一些写作经验交流的活动,让学生在分享自己的写作经验的也能够借鉴他人的写作方法。
老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的写作情况,进行详细的个别辅导,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总结和反思自己的写作经验。
通过以上五步法的作文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写作技巧和写作能力。
希望通过这种方法,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在写作中找到乐趣,不断地进步和成长。
写作教学常规过程写作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常规过程来进行教学:1.定目标:在开始教学之前,教师首先要明确写作教学的目的和内容。
他们可以设定适当的写作目标,如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等。
2.引出话题: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来引出写作的话题。
他们可以使用图片、视频、故事等多种方式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写作灵感。
3.激发思维:在引出话题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思维启发活动。
例如,他们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或观点来引导学生思考,并鼓励他们进行讨论和交流。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4.讲解写作技巧:在学生进行思维启发活动之后,教师可以向他们介绍写作的基本技巧。
教师可以解释如何组织思路、如何选择合适的词汇和句子结构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写作范例,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
5.练习写作:在学生理解了写作技巧之后,教师可以组织他们进行写作练习。
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写作素材,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写作。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改进自己的写作。
6.互评与修改:在学生完成写作练习之后,教师可以组织互评和修改活动。
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自己的作品,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师也可以给予学生写作反馈,指出他们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建议。
通过互评和修改,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并且学会关注和修正自己的错误。
7.展示与分享:在学生完成互评和修改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
学生可以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写作,并分享他们的写作经验和体会。
通过展示与分享,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8.总结与反思:在整个写作教学过程结束之后,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总结与反思。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写作中的成长和进步,并让学生对这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通过总结与反思,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改进写作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语文写作课教案6篇教案是我们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书面文体,老师需要反思的经验教训并及时地写在教案上,作者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语文写作课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语文写作课教案篇11.学会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
2.缩写时应忠于原文,不改变原文的主题或中心思想,不改变原文的体裁,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
3.思路清晰,畅通连贯,结构完整。
1.掌握缩写的方法、原则,能简单地运用缩写进行作文。
2.学会运用精练简洁的语言进行缩写训练,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1课时一、新课导入1.有句幽默的小品语言“浓缩的都是精华”,今天我们就来把这句话放在作文写作中来谈谈。
大家知道,以往我们写作文往往要求写细致、写具体、多用修辞方法,尽可能写得生动形象,但生活中,很多时候需要我们长话短说,言简意赅!你知道哪些情况下需要长话短说、言简意赅吗?(例如:遇到紧急情况向上级或向有关单位汇报时;向别人推荐一本书时;……)2.的确,把事件叙述具体是一种表达能力,长话短说也是一种必需的交际能力,这节课我们主要就是学习在作文写作中如何长话短说,言简意赅。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此内容——缩写作文。
二、什么是缩写缩写是作文中的一种常用形式。
所谓缩写,就是把内容复杂、篇幅较长的文章通过压缩、删减、提炼,在不改变基本内容、不改变中心、不改变体裁、不改变顺序的情况下,把长文章改写成短文章的一种写作训练。
学会缩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我们的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进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缩写方法指导那么怎样进行缩写呢?具体的缩写方法有以下几种:1.摘录法。
抓住原文的中心和要点,以摘录原文重要语句为主,适当增加衔接语言,连缀成文。
缩写记叙文可摘录有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重要语句。
缩写议论文可摘录原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保留主要论据,次要的事例、引文等,有的可以略去,有的可以从中作些摘录。
缩写说明文,可把最能说明事物主要特征的部分较多地摘录下来,而文中的枝节问题、与事物本质特征关系不大的部分可少量摘录或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