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文学史论文材料

外国文学史论文材料

外国文学史论文材料
外国文学史论文材料

西方悲惨毁灭的结

局模式和中国和解团圆的结局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二者本质性的不同,并探讨造成中西方悲剧不同结局的重要原因,

指出文化因素对中西方悲剧结局有着重大的影响,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审美特色。

而在中国古代的戏剧理论中,并无“悲剧”一词,仅以“苦情

戏”来表述之,于是中国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悲剧就成为国内众

多学者争议的重点。其实,这种争论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国悲剧大

团圆式的结局模式造成的,对于哲学中保有“天人合一”思想的

中国,更追求真、善、美的人文精神。但是对于西方的悲剧而言,

则更多的是以不幸作为最终的结局,这和西方偏重于形而上的

本体追问和求真的痛苦是有关联的,从而表现出人类与之抗争

的奋斗精神

,悲惨的结局有着悲剧的必然性,可这不代表大团圆的

结局就一定是快乐祥和的喜剧,也不代表不幸的结局就一定是

痛彻心扉的悲惨命运。恰恰相反,大团圆也可以是一种命运的捉

弄,不幸也可以是另一种幸福的开始。

一、悲惨毁灭———西方悲剧经典结局模式

对于文学也好,电影也罢,一个没有结局的艺术作品是不完

整的,虽能引发观者开放性的思考,但总给人一种难以言表的莫

名感受。换言之,干净利落、寓意深刻的结局往往能形成强烈的

冲击力,突显主题,让观者产生意犹未尽的回味和思索。

西方古典悲剧就抓住了观者对结局特别在意的心理效应,

制造出主人公悲惨的遭遇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来刺激观者对作

品印象深刻,久久不能忘怀。亚里士多德认为:“完美的布局应有

单一的结局,而不是……双重结局。其中的转变不应由逆境转入

顺境,而相反,应由顺境转入逆境。”正是西方古典悲剧惨痛结局

的真实写照。

《哈姆雷特》就是一典型案例。哈姆雷特最终是以悲壮的死

亡而告终,随之化为乌有的还有他的敌人。在这部作品中,人文

主义精神是通过一场毁灭性的斗争来得到升华的,从而彰显出

人不可战胜的一面,让观者相信: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艺术作

品,有着高贵的理性、无穷的力量、端庄的仪表、出色的行动,凌

驾于万物之上的神灵,犹如主人公一样,神圣而不可侵犯。

类似的例子举不胜数,同样是用生命完结来证明斗争的

西方戏剧之悲剧, 在其概念和观念上, 既有一定共性, 又存在着较

大个性差异。

对于亚里斯多德的“摹仿”理论, 中国戏剧似乎也有“摹仿”, 但“摹仿”与亚氏的“摹仿”比较起来, 中国更有自己的特点: 主人公虽遭不幸与苦难, 但更强调苦乐相间, 苦尽甘来;悲剧情势从顺境转入境, 最后还得从逆境转入顺境, 所谓一波三折, 终于“团圆”;由悲剧引

起的情感, 不仅有怜悯, 还有快意, 不太强调恐惧。

二、悲剧人物的伟大与渺小

悲剧的主人公问题, 一向被认为是一个深刻的美学问题。悲剧是一种正面表现作者美的观念, 尤其是表现社会美、性格美观念的艺术样式, 悲剧主人公的形象也往往集中地反映了艺术家的审美理想, 直接现

了他们的正面典型人物的观念。在这一点上, 中西方又是不同的。

西方认为悲剧人物( 主人公) 应是名门望族或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也

就是“上流人物”, 普通人不能成为剧中悲剧人物。亚里斯多德的《诗学》反复强调: “悲剧都取材于为数不多的少数家族的故事。”为数不多的少数家族就是贵族或望族或要人。而对于构成的悲剧行为, 英国剧作家、批评家德莱顿认为“它必须是伟大的行为, 包含伟大的人物, 以使与喜剧相区别。喜剧中的人物是微贱的, 行为是琐屑的。它们都强调悲剧人物应该是“上流人物”, 只有“上流人物”的“悲”才有“悲”的意义, 只有“上流人物”的逆境才可以构成引起人们怜悯和恐惧的悲剧, 而一般小人物的“悲”不足以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 因此, 小人物的“悲”不足为奇。构成悲剧的小人物的“悲”, 不是悲。

在这一方面, 中国传统戏剧做得比较好, 其悲剧人物没有象西方样限定在某个领域, 没有什么地位、身份、家庭、历史依据等的限制, 中国戏剧的悲剧性, 更多地是强调人物心灵的美和崇高, 强调悲剧人物的正义性和无辜性, 其内容也不一定必须是反映“大事情”, 题材也很宽泛。

三、关于悲剧结局

西方悲剧理论一般是反对悲剧的双重结局, 亚里斯多德认为, 既然悲剧的目的在于引起观众的怜悯和恐惧, 那么悲剧人物只有在“逆境”中结束, 剧情只有在悲剧

中结束才会引起怜悯和恐惧。善有善报是喜剧的, 恶有恶报是坏人罪有应得, 因此善

报也罢, 恶报也罢, 都不能引起怜悯和恐惧。

悲剧人物应是流血、失败、死亡或出走, 所以哈姆雷特死了, 奥瑟罗死了, 罗米欧

与朱丽叶都死了。所以车尔尼雪夫斯基说: 悲剧是人的巨大苦难或伟大人物的死亡

中国传统戏剧, 无论是悲剧人物摆脱厄运, 完满地“团圆”, 还是不完满的“团圆”, 都带有一定理想化成分, 这反映了劳动人民强烈的爱憎和善良的愿望, 富有积

极浪漫主义精神和鲜明的民族戏剧的个性特色。无论是鬼魂复仇、仙游梦境, 还是人

妖变化、哭倒长城, 其情节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 完全是一种想象, 但这种想象符合

剧中人物和观众的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 有它深厚的群众基础, 想改也改不了。正如

曹禺先生所说: 是非之心, 人皆有之, 无论智者愚者, 贤者不肖者, 只要进了戏场就着

迷, 看见秦桧, 就恨得牙痒痒的, 恨不能立即将他结果。看见好人就希望他苦尽甘来,

得到善报, 所以应运而生的大团圆戏的流行, 恐怕有不得已的苦衷。“大团圆”有着深

厚的群众基础, 剧作家陈仁鉴讲过一个趣事: 他曾写过一个戏, 结尾就是好人被杀,

坏人得势, 结果观众看完愤愤不平, 有的围着剧团叫骂, 剧团无办法, 只好让陈仁鉴

把戏改成好人胜利, 观众才心满意足地回家了。

。《堂吉诃德》全名为《奇情异想

的绅士堂吉诃德·德·台拉曼查》,主人公堂吉诃德是一个年近50 岁的没落乡村绅士,本名叫阿隆索·吉哈达,身材瘦削,面貌清癯,体格还算强健。他痴迷骑士小说,看得爱不释手,津津有味,他竟变卖了好些地产,把能弄到手的骑士小说全搬回家。他读得入了迷,失去理性,想入非非,决心要做一个像小说中所说的那样的游侠骑士,去行侠冒险,除暴安良,以便功成名就,名传千古。他照着书中骑士的行事打扮,自己胡乱地拼凑了一副破烂不全的盔甲戴在头上。他自改名字为堂吉诃德·德·拉曼恰,他骑的是一匹又老又瘦的马,却给它取了个高贵的名字叫“驽骍难得”。他又依照骑士的作法,物色了邻村一个养猪女郎作为自己的意中人,给她取了一个贵族的名字叫“杜尔西内亚”,决心终身为她效劳尽忠。

堂吉诃德总共三次出游冒险,第一次出游单枪匹马,结果

是负伤而归,后两次他带上一个矮胖、稳健、有心计的农民桑丘·潘沙作为他的侍从,桑丘骑着一头苍老矮小的灰色毛驴,陪他云游天下。堂吉诃德三次出行,挥着长矛,挎着长剑,梦想着他美丽的夫人,做了许许多多荒唐可笑的傻事:他把风车当成巨人,用盾牌遮隐着身体,用长矛刺杀,却被风车的叶片打倒在地;他把修士当成了妖魔,戳着长抢便直冲上去,吓得修士们落荒而逃;他跟比斯盖人进行了一场恶战,被比斯盖人一剑砍掉了半边铠甲;他和二十几个杨维斯人进行了一场搏斗,结果是大吃苦头;他以为店主的女儿便是城堡长官的小姐,并认为小姐爱上了自己的高雅风度,结果遭到一群妇女的无情捉弄;他把羊群当成了敌国的军队,冲进去单抢乱刺一阵,当桑丘说那

外国文学史(下)选择填空

1、福楼拜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代表作有《包法利 夫人》。作品中不切实际、想入非非的品性被称为“包法利主义”。 2、查尔斯.狄更斯是英国批判主义代表人物。成名作有《匹 克威克外传》是流浪汉小说形式的小说。还有一个代表作《双城记》故事内容以巴黎和伦敦为故事发生地,主要内容三条情节线索:①梅尼特医生和露西②代尔那和卡尔登③得伐石一家的故事。 3、夏洛蒂.勃朗特代表作《简爱》艾米莉.勃朗特代表作《呼啸山庄》 4、哈代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副标题“一个纯洁的女人”。 5、柯南.道尔是“世界侦探小说之父”《福尔摩斯探案集》。三部中篇《血字研究》、《四签名》、《巴斯克维尔的猎犬》。 6、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7、普希金是俄罗斯民族文学的奠基人。《叶甫尼.奥涅金》也是民族文学代表作,被称为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奥涅金: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 8、《驿站长》开启俄国文学“小人物”艺术先河。 9、果戈里的小说《死灵魂》。剧作《钦差大臣》是讽刺喜剧 10、屠格涅夫《猎人笔记》形式独特的特写集、长篇小说,反对农奴制度。(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代表人物:霍尔、卡里内

奇。另一部作品《父与子》作品展示的是两种社会力量即革命民主主义者(巴扎罗夫)同自由主义者(巴威尔)也就是“父”与“子”之间的不可调和的冲突和斗争 11、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代表人物:拉斯科尼科夫 12、列夫.托尔斯泰是德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他的三大代表作《战争与和平》(长篇历史小说)《复活》中主人公聂赫留朵夫、玛丝洛娃在(精神上的复活) 他的《安娜.卡列尼娜》现实生活题材。两条线索:1.安娜.卡列妮娜和伏伦斯基之间爱情婚姻的纠葛,展示了彼得堡上流社会、沙皇政府官场生活;2:列文的精神探索以及他与吉提的家庭生活,展现了宗法制农村的生活图画。 13、契诃夫的短篇三部曲是《套中人》、《关于爱情》、《醋栗》《套中人》别里科夫的形象:思想守旧,与外界隔绝,胆小怕事的小人物形象。他的戏剧创作《樱桃园》 14、欧洲三大短篇小说家:契诃夫、莫泊桑、欧亨利 15、马克吐温是美国杰出小说家幽默、诙谐和滑稽的笔调。其代表作《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人物:哈克,黑人吉姆。《卡拉韦拉斯县驰名的跳蛙》、《竞选州长》,第一部长篇小说《镀金时代》讽刺,辛辣、《密西西比河》自传、《傻瓜威尔逊》、《王子与贫儿》。

2015年考研《外国文学史》考试复习笔记

2015年考研《外国文学史》考试复习笔记 《浮士德》:取材于16世纪关于浮士德博士的民间传说。以诗剧形式写成,以浮士德博士的思想发展为线索写他探索人生要义的一生。 基本情节:一幕序曲(剧情的正式开端)、两个赌赛、终身追求、五幕悲剧。 五幕悲剧: 知识的追求和知识的悲剧:否定了脱离实际的追求。 感官的追求和爱情的悲剧:否定了仅仅迷恋情欲的爱情(玛家蕾特)。 权势的追求和从政的悲剧:否定了与王朝相妥协的道路(海伦)。 美的追求和寻美的悲剧:否定了以古典美来改造世界的理想(瓦格纳、欧福良) 事业的追求和事业的悲剧:肯定创造和劳动,要人们“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能作自由和生活的享受。” 分析浮士德的形象及其意义。 歌德创作的诗剧《浮士德》中的浮士德是上升时期资产阶级先进分子的象征形象。 1、浮士德是一种积极进取精神的代表,是一个自强不息、执著探索者的形象。作者让他经历各种诱惑和考验。同梅非斯特打赌,激起他重新探索信念;热恋的悲剧使他不再追求感官的享受;从政的悲剧使他逃避现实;古典理想的幻灭,使他重新回到现实中寻找实现理想的途径。他永不满足、永不示弱、探求不止、始终向上向善。这些构成了他性格上最鲜明的特征。 2、具有人身上鲜明的两重性:一方面受生命本能情欲的驱使,常常沉迷于名利、地位、权势、女人和美等现实欲望中;另方面,他又未被这些所迷惑,不断的超越自我,走向新生活。一方面追求真理创造事业,一方面又迷恋儿女私情。他一方面是理想社会的追求者,一方面又是王权的支持者。这种“灵与肉”,“善与恶”的矛盾。体现了歌德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思想,也展示了人类复杂性和真实性。也反映了人类追求真理的艰巨性。 意义:向人们指出了精神净化的道路,指出了人生的意义和人们应追求的生活理想,把人们引向崇高的理想而奋斗不息的伟大道路。 分析《浮士德》的艺术特色。 歌德创作的《浮士德》在艺术上有它独特的风采: 1、诗剧以幻想为主,将写实和幻想结合(天上地下、现实古代、人类魔鬼)。使《浮士德》成为即是资产阶级理想的激越颂歌,同时又是当是德国现实生活的深

外国文学史历年考题汇总

外国文学史历年考题汇总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一、名词解释: 2012年1月 1、唯美主义文学 2、拜伦式英雄 3、文艺复兴 4、黑色幽默 5、俳句 2012年10月 6、七星诗社 7、三一律 8、小人物 9、迷惘的一代 10、《旧约》 2013年1月 11、人文主义 12、《吝啬鬼》 13、心灵辩证法 14、“硬汉子”形象 15、白桦派 2013年10月 16、教会文学 17、奥涅金 18、威塞克斯小说 19、战壕真实派 20、俳句 2014年4月 21、市民文学 22、唯美主义 23、复调小说 24、新小说派 25、《雅歌》 2014年10月 26、《堂吉诃德》 27、古典主义 28、多余人 29、荒诞派喜剧 30、旅美派 2015年4月 31、骑士文学 32、湖畔派 33、社会问题剧 34、冰山原则 35、《古兰经》

2015年10月 36、大学才子派 37、感伤主义 38、含泪的笑 39、意识流小说 40、《亡灵书》 2016年4月 41、荷马史诗 42、“狂飙突进”运动 43、自然派 44、加西亚-马尔克斯 45、《万叶集》 二、简答题 2012年1月 1、简述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2、简述《百年孤独》的主题。 3、简述沙恭达罗的艺术形象。 2012年10月 4、简述《堂吉诃德》的艺术成就。 5、简述《红与黑》书名的象征意义。 6、简述古代东方文学的主要特征。 2013年1月 7、简述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的命运观念。 8、简述《荒原》的艺术特点。 9、简述《戈丹》的思想内容。 2013年10月 10、简述古希腊文学的特征。 11、简析《双城记》中梅尼特医生的形象。 12、简述《源氏物语》的主题思想。 2014年4月 13、简述《巴黎圣母院》中“美丑对照”原则的运用。 14、简述《玩偶之家》的艺术特色。 15、简析《戈丹》中的何利形象。 2014年10月 16、简析古希腊神话的特点。 17、简述《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形象。 18、简述《我是猫》的艺术特色。 2015年4月 19、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0、《等待戈多》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21、简述《雪国》的艺术特色。 2015年10月

外国文学史论文材料

西方悲惨毁灭的结 局模式和中国和解团圆的结局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二者本质性的不同,并探讨造成中西方悲剧不同结局的重要原因, 指出文化因素对中西方悲剧结局有着重大的影响,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审美特色。 而在中国古代的戏剧理论中,并无“悲剧”一词,仅以“苦情 戏”来表述之,于是中国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悲剧就成为国内众 多学者争议的重点。其实,这种争论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国悲剧大 团圆式的结局模式造成的,对于哲学中保有“天人合一”思想的 中国,更追求真、善、美的人文精神。但是对于西方的悲剧而言, 则更多的是以不幸作为最终的结局,这和西方偏重于形而上的 本体追问和求真的痛苦是有关联的,从而表现出人类与之抗争 的奋斗精神 ,悲惨的结局有着悲剧的必然性,可这不代表大团圆的 结局就一定是快乐祥和的喜剧,也不代表不幸的结局就一定是 痛彻心扉的悲惨命运。恰恰相反,大团圆也可以是一种命运的捉 弄,不幸也可以是另一种幸福的开始。 一、悲惨毁灭———西方悲剧经典结局模式 对于文学也好,电影也罢,一个没有结局的艺术作品是不完 整的,虽能引发观者开放性的思考,但总给人一种难以言表的莫 名感受。换言之,干净利落、寓意深刻的结局往往能形成强烈的 冲击力,突显主题,让观者产生意犹未尽的回味和思索。 西方古典悲剧就抓住了观者对结局特别在意的心理效应, 制造出主人公悲惨的遭遇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来刺激观者对作 品印象深刻,久久不能忘怀。亚里士多德认为:“完美的布局应有 单一的结局,而不是……双重结局。其中的转变不应由逆境转入 顺境,而相反,应由顺境转入逆境。”正是西方古典悲剧惨痛结局 的真实写照。 《哈姆雷特》就是一典型案例。哈姆雷特最终是以悲壮的死 亡而告终,随之化为乌有的还有他的敌人。在这部作品中,人文 主义精神是通过一场毁灭性的斗争来得到升华的,从而彰显出 人不可战胜的一面,让观者相信: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艺术作 品,有着高贵的理性、无穷的力量、端庄的仪表、出色的行动,凌 驾于万物之上的神灵,犹如主人公一样,神圣而不可侵犯。 类似的例子举不胜数,同样是用生命完结来证明斗争的 西方戏剧之悲剧, 在其概念和观念上, 既有一定共性, 又存在着较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华南师范大学主考,课程号:0540) □古代希腊罗马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 □恩格斯说:“没有奴隶制,就没有罗马帝国。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古希腊位于地中海东北部,这一地区的文化史称“克里特-迈锡尼文化”。 □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最重要的文学成就是神话和诗史。 □希腊神话诸神。 地母:该亚、天神:乌拉诺斯、雷电之神:宙斯、太阳神:阿波罗、智慧女神:雅典娜、月亮神:阿尔忒弥斯、战神:阿瑞斯、美神:阿佛罗狄特、火神:赫菲斯拖斯、神使:赫尔墨斯。 □希腊神话的特点是人神同形同性。 □古希腊的三大抒情竖歌诗人是阿尔凯奥斯、萨福、阿那克瑞翁。 □古希腊最著名的女诗人是萨福,被誉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古希腊最重要的合唱琴歌诗人是品达罗斯。 □古希腊最著名的讽刺诗人是阿耳喀罗科斯。 □《伊索寓言》产生于奴隶制城邦形成时期。 □古希腊的文化中心是雅典。 □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著作是《诗学》。 □“新喜剧”的重要作家是米南德,代表作是《恨世者》和《萨摩斯女子》。 □罗马的戏剧是在罗马原有的民间戏剧的基础上,接受希腊戏剧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有悲剧,也有喜剧。 □古罗马的喜剧作家作家有普劳图斯和泰伦提乌斯。 □普劳图斯的作品:《一坛黄金》、《孪生兄弟》、《吹牛的军人》。 □泰伦提乌斯的作品:《婆母》、《两兄弟》。 □古罗马奥古斯都时期最重要的作家是三位诗人: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 □维吉尔的主要作品是《牧歌》、《农事诗》和史诗《埃涅阿斯纪》。 □史诗《埃涅阿斯纪》的内容是写罗马帝国的起源。 □贺拉斯用诗歌形式写成的文艺理论著作是《诗艺》。 □奥维德的代表作是神话故事诗《变形记》。 □《爱的艺术》的作者是奥维德。 □共和国晚期和奥古斯都时期的罗马文学被称为“黄金时期”,帝国时期的罗马文学被称为“白银时期”。 □《希腊、罗马名人传》的作者是普卢塔克。 □《金驴记》的作者是阿普列尤斯。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两部分。 □《伊利昂纪》中希腊一方的主将是阿基琉斯,主帅是阿伽门农,特洛亚方面的军事代表人物是赫克托尔。 □《奥德修纪》的主人公是奥德修斯,他的妻子叫珀涅罗珀,他的儿子叫帖雷马科。 □“荷马史诗”在剪裁上的特色是没有写全部故事,而是只写了其中的几天。 □希腊戏剧起源于狄俄倪索斯的祭典。狄俄倪索斯是酒神,被希腊人尊称为自然之神。 □希腊悲剧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形式。戏剧的成分和合唱队的抒情成分,始终是悲剧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埃斯库罗斯被称为“悲剧之父”。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波斯人》。 □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 □欧里庇得斯的代表作:《美狄亚》、《希波吕拖斯》、《安德罗玛克》、《特洛亚妇女》。 □古希腊悲剧三大诗人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阿里斯托芬被恩格斯称为“喜剧之父”。代表作:《云》、《蛙》、《阿哈奈人》、《骑士》。 □教会统治和教会文学是中世纪文学的最主要内容。 □教会统治思想的主要武器是《圣经》。《圣经》分为《旧约》和《新约》两部分。 □《新约》所讲的内容是耶稣的一生的经历和他的言行。 □中世纪早期英雄史诗包括:日耳曼《希尔德布兰特之歌》、盎格鲁·

外国文学史下册复习要点演示教学

外国文学史复习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 :指的是19世纪30年代继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之 后出现的一个主要的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的文学思潮,属于资产阶级文学范畴。特征:真实性(生活、历史、细节);批判性(社会、内部心灵);典型性(再现典型环境下典型人物)。 1、法国是欧洲19c现实主义文学的策源地:a司汤达的《拉辛与莎士比 亚》(宣言书)“反映当代生活”;b《红与黑》奠基之作。 2、法国现实主义小说分期:1850前,脱胎于浪漫主义小说,带有其痕迹(司 汤达、巴尔扎克、梅里美); 1850后,福楼拜:如实反映平庸时代里平庸的人和平庸的事,叙事上重大革新。 3、《红与黑》 * ;(1)书名的意义:a从生活道路看,红代表军服,黑象 征教士道袍,于连谋取前程的两种道路;b历史背景,红-拿破仑时代,黑-封建统治,于连活在两者交接的时代;c创作意图,两个预言性场面:血红的圣水和写有“第一部”的纸片。 2)解读:a历史小说b政治小说—副标题【1830年纪事】c爱情小说d命运小说(一平民青年奋斗史)。 3)于连悲剧:平民出身、才华横溢——封建复辟,性格特征—平民意识、矛盾、反抗、激情、傲骨。 4)艺术成就:a心理描写,心理独白:以冷漠态度分析人物心理活动,着力表现人物内心挣扎和对外部社会的态度;b人物塑造,性格鲜明:例如乞丐收容所所长瓦勒诺从外貌到品行的塑造都非常鲜明,身居急需社会责任感的职责却有着虚伪贪婪的特质;c从传统封闭结构向现代开放结构过渡:继承《汤姆·琼斯》的布局手法,,又向“空间”长篇小说过渡,时间地点迅速变化,人物若隐若现,呈现现代因素。 4、巴尔扎克的文学贡献:时代历史的书记员;金钱时代人类灵魂的发掘者特征——由外而内地反映生活 5、《人间喜剧》1)名词解释: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创作 的90余部篇幅不等的小说联成一体,构成一幅完整的,包罗法国社会,尤其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历史画卷,标志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顶峰。 2)命名:写的都是悲剧,冠之“喜剧”,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嘲弄和批判。

2012年温州大学人文学院616外国文学史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12年温州大学人文学院616外国文学史考研真题 科目代码及名称:616外国文学史(A) 适用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1.“突转”和“发现”是古希腊哪位哲学家在哪部著作中提出的概念,请你运用上述概念来分析《俄狄甫斯王》的结构和情节特点。20% 2.请用《神曲》文本中的例子来阐述其艺术特点。20% 3.简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基本内容以及人文主义文学的特点。10% 4.请你分析《哈姆莱特》的艺术形象和历史上对其接受情况,以及你的评价。20% 5.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在欧美流行很广,不同国家的浪漫主义文学各有不同的特征,但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又具有其共同的特征,请简略论述。10% 6.以下面两端文字为例,谈谈你对托尔斯泰小说的“心灵辩证法”的认识。40% 一、 现在死的念头不再那么可怕和那么鲜明了,死似乎也并非不可避免的了。她现在责备自己竟然落到这么低声下气的地步。“我恳求他饶恕我。我向他屈服了。我认了错。为什么?难道没有他我就过不下去了吗?”撇开没有他她怎么活下去的问题,她开始看招牌。“公司和百货商店……牙科医生……是的,我要全跟杜丽讲了。她是不喜欢渥伦斯基的。这是又丢人又痛苦的,但是我要全告诉她。她爱我,我会听她的话的。我不向他让步;我不能让他教训我……菲力波夫,面包店。据说他们把面团送到彼得堡。莫斯科的水那么好。噢,米辛基的泉水,还有薄烤饼!”她回想起,好久好久以前,她只有十七岁的时候,她和她姑母一路朝拜过三一修道院。“我们坐马车去。那时候还没有铁路。难道那个长着两只红红的手的姑

娘,真是我吗?那时有多少在我看来是高不可攀的,以后却变得微不足道了,而那时有过的东西现在却永远得不到手了!那时我能想得到我会落到这样可耻的地步吗?接到我的信他会多么得意和高兴啊!但是我会给他点颜色看看的……油漆味多么难闻啊!他们为什么老是油漆和建筑?时装店和帽庄……”(周扬译) 二、 在饭后,一直到晚会开始,吉提感觉着一种近乎青年人初临战场的感觉。她的心脏猛烈地跳动,她的思路飘忽不定了。 她感觉他们两人第一次会见的这关晚上将会是她的一生的决定点。她心里尽在想像他们,有时各自分开,有时两人一起。当她默想过去的时候,她带着快乐,带着柔情逗留在她和列文的关系的回忆里。幼年时代和列文同她死了的哥哥的友情的回忆,给予了她和列文的关系一种特殊的诗的魅力。她确信他爱她,这种爱情是使她觉得荣幸和欢喜的。她想起列文就感到愉快。在她想到渥伦斯基的回忆里,却始终掺杂着一些局促不安的成分,虽然他温文尔雅到了极点;到底好像有点什么虚伪的地方——不是在渥伦斯基,他是非常单纯和可爱的,而是在她自己;然而她对于列文却觉得自己是完全直爽和坦白。但是在另一方面,她一想到将来她和渥伦斯基在一起,灿烂的幸福的远景就立刻展在她的眼前;和列文在一起,未来却似乎蒙上了一层迷雾。 当她走上楼去穿晚礼服,照着镜子的时候,她快乐地注意到了这是她的一个最得意的日子,而且她具有为了应付迫在眼前的事情她所需要的全部力量。她意识到她外表的平静和她动作的从容优雅。 在七点半钟,她刚走下客厅,仆人就报道,“康斯坦丁·德米特里奇·列文。”公爵夫人还在她自己的房间里,公爵也还没有进来。“果然这样。”吉提想,全身的血液似乎都涌到她心

外国文学史

一、填空题 1.(《神谱》)是最早关于宇宙起源和神韵的谱系的系统描述。 2.(柏拉图)称萨福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雅典时代,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德斯),喜剧家(阿里斯托芬)。代表作分别是(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王)、(美狄亚) 3.(索福克勒斯)被称为悲剧艺术的荷马。(欧里庇德斯)——舞台上的哲学家。(阿里斯托芬)被成为喜剧之父。 4.柏拉图文艺理论的核心是(理念论) 5.第一步文人史诗是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 6.罗马文学之父(埃纽斯) 7.亚里斯多德盛赞《伊利昂纪》,《奥德修纪》的构思,认为它们体现了史诗的最高成就,是史诗的典范。 8.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 9.(《俄瑞斯忒亚》)唯一一部完整的古希腊三连剧。 10.中世纪文学按性质分为(教会文学),(史诗与谣曲),(骑士文学),(城市市民文学) 11.骑士传奇题材来源分为三个系统:(不列颠故事系统),(拜占庭系统),(古代系统) 12.但丁的(《论俗语》)是最早一步关于语言和诗律的专著。 13.(但丁)在《神曲》中奉荷马为“诗人之王”,亚里斯多德是“哲学家的大师”,维吉尔是“智慧的海洋”。 14.佛罗伦萨“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15.彼特拉克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16.十四行诗的创立者是(彼特拉克),其诗歌代表作是(歌集)。 17.西班牙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作家是(塞万提斯) 18(.《十日谈》)以禁欲主义为基本主题,开创欧洲短篇小说的艺术形式。(《十日谈》)和(《神曲》)合称为“人曲”。 19.(《仲夏夜之梦》)是莎士比亚喜剧创作走向成熟的标志,具有强烈的幻想性和抒情性。(《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戏剧的代表作。 20.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21.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是(意大利) 22.(皮埃尔·高乃依)是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 23.(拉辛)将“三一律”运用到出神入化的地步,把古典主义悲剧玉树发展到高峰。 24.(莫里哀)则写出风俗喜剧和性格喜剧,从根本上改造了旧喜剧 25.(《浮士德》)是一部关于梦想者和发展者的诗剧故事 26.(《浮士德》)与《伊利亚特》,《神曲》,《哈姆莱特》并誉为欧洲古典四大名著。 27.(普希金)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后期则转向现实主义。 28.(雨果)发表《<克伦威尔>序言》,这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书,雨果从此成为浪漫派的领袖。 29.斯丹达尔的(《拉辛与莎士比亚》)是第一部现实主义的宣言书。 30.(巴尔扎克)的《红与黑》标志着现实主义文学的成熟。(《人间喜剧》)是“包

外国文学史选择、填空题复习资料

外国文学史选择、填空题复习资料 选择题 1)研究古代文化,复兴古代文化的“复古运动”叫文艺复兴。 2)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资产阶级世界观被称为人文主义。 3)彼特拉克被史学家认为是第一个人文主义者,他的《歌集》开一代诗风,大量采用十四行诗体的形式。 4)《十日谈》是用当时的意大利俗语写成的,作者是薄伽丘。 5)《十日谈》的框式结构是学习《一千零一夜》的结果。采用故事中套故事的写法,把一百个短篇组织在一起。 6)《十日谈》故事的主要主题是反教会,揭露天主教会和僧侣的腐败、虚伪。通过爱情题材来反对禁欲主义,反对封建偏见,肯定人有享受现世幸福的权利。7)《十日谈》是欧洲近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 8)十五世纪以后,阿里奥斯托和塔索在诗歌创作上有成就。 9)阿里奥斯托的代表作:《疯狂的罗兰》。 10)塔索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最后一个代表作家。代表作:长诗《被解放的耶路撒冷》。 11)“七星诗社”是法国的诗歌团体,以龙沙为首。 12)法国民主倾向人的人文主义者的代表是拉伯雷。代表作:《巨人传》。 13)《巨人传》中的巨人:卡冈都亚和庞大固埃。 14)法国后期人文主义作家的代表是蒙田,代表作:《随笔集》。 15)16世纪以来,西班牙文学进入繁荣时期,文学史上称为“黄金时代”。16)维加的代表作是《羊泉村》。 17)西班牙最早出现的也是最好的一部流浪汉小说是《托梅斯河上的小拉撒路》(《小癞子》)。 18)乔叟是英国文艺复兴文学第一人。代表作是:《坎特伯雷故事集》,大部分用诗体写成,模仿《十日谈》写成。 19)《乌托邦》的作者是托马斯·莫尔。 20)斯宾塞的长诗《仙后》被认为是当时英国诗歌的代表作。 21)大学才子派”剧作家有约翰·黎里、罗伯特·格林、托马斯·基德和克里斯托弗·马洛等。 22)马洛的三部悲剧是:《帖木儿》、《马尔他岛的犹太人》、《浮士德博士的悲剧》。23)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一时期,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喜剧代表作:《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历史剧代表作:《亨利四世》上下篇、《亨利五世》。 24)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二时期,主要是悲剧,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塞罗》、《李尔王》、《麦克白》。 25)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三时期,主要是传奇剧。传奇剧代表作:《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 26)《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的恋人是苔丝德梦娜。 27)《太阳城》的作者是:意大利的康帕内拉。 28)德国格里美尔豪生的《西木卜里其西木斯奇遇记》(《痴儿西木传》),可以看到文艺复兴时期现实主义激流的微波,被文学史家认为是“德国十七世纪文学高峰”。

外国文学史(下)名词解释汇总

长河小说 1.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时期产生的,通过一两个人的一生经历去反映一个时代的变迁的多卷本小说。优点是描写集中,容量较大。 2.罗兰认为,生活就像一条长河那样,连续不断地流动,小说也应反映这种丰富、博大、不停地发展的状态。 3.这种“长河小说”,气势雄浑,具有史诗的规模。同时,发展脉络清楚,一气呵成,从结构上来说显得更为完整。 愤怒的青年 1.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文学派别。这个派别的作家塑造了一种新的任务类型:他们是出身工人家庭或中下层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所受的教育高于所出身的阶层,可是他们并不想成为绅士;他们对掌权者的特殊享受津津乐道,但又把权力看成可笑而又不道德的游戏。这是一种反英雄人物。 2.代表作品有艾米斯的《幸运的吉姆》,约翰·奥斯本的《愤怒的回顾》 迷惘的一代 1.20世纪2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文学流派,海明威在《太阳照样升起》的题词中引用斯泰恩的一句话: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该流派因此而得名。 2.特点是痛恨帝国主义战争,关心战后青年一代的命运,反映当时美国青年普遍的迷惘情绪,以此为出发点,表现帝国主义精神危机。 3.代表作家海明威和菲次杰拉德,代表作品是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 冰山原则 A.1932年海明威在《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提出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 B.即用简洁的文字塑造鲜明的形象,并且把自己的感受和思想最大限度地藏在形象中,使之情感丰富却含而不露,思想深沉且隐而不晦,让读者通过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 C.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构成冰山原则的四要素,也是海明威的基本创作风格。 D.代表作品有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 硬汉形象 1.海明威作品中出现的一系列人物形象。这些人物有拳击师、斗牛士、猎人、渔人等,他们都具有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性格,面对暴力和死亡,面对不可改变的命运,都表现出一种从容、镇定的意志力,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 2.代表人物有《打不败的人》中的斗牛士曼努尔,《丧钟为谁而鸣》的乔丹,《老人与海》的老渔夫桑地亚哥。 解冻文学

自考外国文学史历年自考大题与答案

(无答案者为网络搜索不到的) 2001年10月份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外国文学史试题 名词解释题 狂飙突进运动 (1)18世纪70至80年代,在德国发生的一场文学运动。(2)要求个性解放,崇尚天才和叛逆,推崇自然和自我。(3)代表作家有席勒和歌德。 荒诞派戏剧 (1)荒诞派戏剧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60年代后流行于欧美其他国家的一个反传统戏剧流派。(2)它没有完整连贯的情节,没有戏剧冲突,舞台形象支离破碎,人物语言颠三倒四,它表现的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人与人的关系是无法沟通的。(3)代表作家有尤奈斯库、贝克特、品特和阿尔比等。 俳句 (1)是日本民族创造的一种形式最短小的诗歌形体。(2)由“五、七、五”句式共17个音组成,含蓄、凝炼,追求一种淡雅、静寂和隽秀的意境。(3)代表作家是被尊为“俳圣”的松尾芭蕉。 简答题 简要说明《伪君子》中答尔丢夫这一伪善者的欺骗性与危害性. (1)答尔丢夫是17世纪伪善者的化身,表里不一,将自己装扮成虔诚的教士。实际上却是贪食贪睡贪财贪色的恶棍。(2)恶行败露时,立刻露出狰狞面目,利用法律,串通官府,企图置他人于死地。(3)他的行为向世人昭示了这种伪善者与法律、、官府、宫廷联系密切,是伪善社会的产物,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和危害性。 哈代笔下的苔丝是“一个纯洁的女人”,但却遭到毁灭,试析苔丝悲剧的根源。 (1)个人的悲剧: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使苔丝始终不向环境和命运低头,但她又相信人的一生是由命运安排的。(2)时代的悲剧:资本主义大工业侵入宗法制乡村,宗法制农民纷纷破产,道德秩序与生活秩序一样产生了混乱。苔丝心的纯洁与所处环境的冲突形成了悲剧的因素,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毁灭了苔丝。 简析黑色幽默代表作家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深刻涵。 (1)“军规”本身就是一种高度抽象和集中,象征着冥冥中统治世界的神秘力量,变化无常,莫测高深; (2)作为一条军规,它是强制性的;它运用了自相矛盾的推理逻辑,在似是而非中包藏着祸心; (3)它的本质在于它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圈套,是一种永远无法摆脱的困境,是现代西方人对世界的一种感受。 论述题 堂·吉诃德是个可笑、可爱、可敬又可悲的艺术典型,试论这一形象的矛盾性。 堂·吉诃德是个满脑子骑士幻想而又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特征的可笑而又可敬的矛盾复杂形象。

外国文学史

外国文学史(下)考试重点整理 一、名词解释: 1、自然主义:19世纪中后期流行于欧洲的一种资产阶级文艺思潮,其基本特点是作家应当是单纯的叙事者,照相机似的复制个别社会现象,主张从生物学角度对人和社会进行剖析,强调描写人的遗传特性和动物本能,否定文学的道德观念和社会作用,因而不能完全反映生活本质,有时甚至歪曲生活。最主要代表:爱弥尔·左拉。 2、勃朗特峭壁:19世纪中期女性文学异军突起,出现玛莉·雪丽、勃朗特姐妹等一大批女性作家。她们长于描写小人物痛苦挣扎和个人奋斗,具有温和人道主义色彩、感伤色彩,劝善说教明显,被称为献身于艺术的严肃性和冲向理想彼岸的信徒精神,她们创作表现鲜明女性意识,被称为“勃朗特峭壁”。 3、人物再现法:是巴尔扎克为把《人间喜剧》联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而采用的方法之一,即同一人物在不同作品中反复出现,每一部小说只反映某一人物性格发展的某一阶段,多部小说联系起来才反映此人性格全貌。《人间喜剧》大约写2400多人,其中约400多人多次出现在75部作品中,从情节与人物两方面加强《人间喜剧》这一宏伟艺术大厦的内在联系,深化了《人间喜剧》的主题。 4、心灵辩证法:特指文学大师托尔斯泰创作中的心理描写艺术特色。由于托尔斯泰在刻画人物心灵世界时,善于细致地描绘人物内心隐蔽的矛盾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注重人物的心理过程本身及其形态与规律,因而车尔尼雪夫斯基把这样的心理描写方法誉为“心灵辩证法”。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能深刻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是世界文学中心理描写的典范之一。 5、鲍尔金诺的秋天:1830年秋,普希金带着妻子回父亲领地鲍尔金诺住了3个月。在3个月中,创作数量不菲的作品,4个悲剧、1部长诗、6篇小说、30多首抒情诗。小说《驿站长》开启了俄国社会文学描写小人物的先河,描写一个站长维林受到过往官员欺凌,反映作者人道主义思想。之后把一个作家因爱情鼓舞带来创作上的丰收叫鲍尔金诺的秋天。 6、社会问题剧:挪威作家易卜生在19世纪70年代创作的旨在提出社会问题的剧本。把当时社会问题和舞台艺术相结合,深刻反映社会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家庭妇女等各种问题,从而启发观众对现实生活的重视和思考,目的是呼吁社会改革,带有改良主义色彩。代表作有四大问题剧《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 7、忏悔的贵族:托尔斯泰笔下爱思考并对贵族制度的存在产生怀疑的一类人物,其中尤以《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为代表。这类人物从自身经历出发,对贵族制度的存在由怀疑到厌弃,进而思考重新选择这一阶层的社会出路。 8、新小说: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于法国的文学流派,又称“反小说”“新现实主义”,以反对传统小说模式著称。人物形象淡化、结构片段化、语言不受语法规范约束,使读者由被动接受变为创作活动参与者。这派作家大致有2种创作倾向:一是以揭示人的内心奥秘为主的“内心小说”,侧重表现人的下意识活动,以萨洛特为代表;二是侧重于对外部客观世界描写的“客观小说”,以事物为主要描写对象,以阿兰·罗布—格里耶为代表。

外国文学史 (下)

第一章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上) 第一节概述 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特点 思想上:第一,20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家看到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蓬勃展开,社会主义思想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他们,使他们对现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他们之中大多数同情和支持社会主义革命和人民群众为争取自由解放而进行的斗争,在作品中不遗余力地揭露和批判社会的黑暗和垄断资本地种种罪恶;他们正视现实的发展变化,力求真实地反映时代风貌,在描写生活上具有传统现实主义的广阔性、真实性和深刻的批判性;人道主义精神依然是他们认识和批判现实的基本武器,但不时仍能闪现出新的斗争精神,或多或少地用阶级观点或者社会主义思想去观察问题,站在崭新的时代高度去描绘现实。 第二,不少现实主义作家借鉴了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经验,力图全面地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他们或者以当代社会为对象,或者对历史进行再认识,充分展开社会背景的描绘,上至王公贵族,下至社会底层,五光十色,包罗万象。 第三,无产阶级的生活和斗争越来越多地成为他们反映的对象,无产阶级的贫困化与资产阶级的财富迅速增长,成为20世纪上半叶社会生活的突出现象。 第四,两次世界大战,因其规模的巨大、战争的激烈,残杀和迫害人民或犹太民族的酷烈,政治斗争的复杂等等,都是以往的战争不可同日而语的。 艺术上:第一,频频出现“长河小说”,这种多卷本小说能够较好地反映每个历史时期的变迁。 第二,20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无疑受到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从而使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巨大变化。 第三,越来越淡化情节,越来越淡化塑造典型人物。 第二节英国文学和劳伦斯的创作 名词解释:费边主义:1894年伦敦知识分子组成的团体,体现了中产阶级倾向社会主义团体,政治纲领的改良主义,主张用渐变的方法

《外国文学史》参考书目及考研网站

《外国文学》课程参考书目 杨周翰:《欧洲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朱维之:《外国文学史》,天津:南开教育出版社,2005。 成良臣:《外国文学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 王向远:《东方文学通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刘象愚等:《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龚翰熊:《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思潮》,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徐葆耕:《西方文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潮》(共六分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杨烈:《世界文学史话》,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上、下),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乐黛云:《比较文学原理新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韦勒克、沃伦著:《文学理论》,北京:三联书店,1984。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译林》、《当代外国文学》等杂志 《外国文学》学生阅读书目 古代文学: 《希腊神话与传说》 荷马:《伊利亚特》、《奥德修纪》 埃斯库罗斯:《普罗米修斯》 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欧里庇德斯:《美狄亚》 中世纪: 但丁:《神曲》

文艺复兴: 卜伽丘:《十日谈》 塞万提斯:《唐·吉诃德》 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戏剧集》 理性主义: 莫里哀:《莫里哀喜剧集》 弥尔顿:《失乐园》 启蒙运动: 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 席勒:《阴谋与爱情》 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 狄德罗:《拉摩的侄儿》 浪漫主义: 卢梭:《新爱洛伊丝》、《忏悔录》 菲尔丁:《汤姆·琼斯》 拜伦:《拜伦抒情诗选》、《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唐·璜》 普希金:《普希金抒情诗集》、《叶甫盖尼·奥涅金》 雪莱:《雪莱抒情诗选》 华兹华斯:《华兹华斯抒情诗集》 现实主义: 雨果:《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 奥斯汀:《傲慢与偏见》 司汤达:《红与黑》 梅里美:《卡门》 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双城记》、《老古玩店》、《董贝父子》萨克雷:《名利场》 夏绿蒂·勃朗特:《简·爱》

自考外国文学史最完整名词解释

新喜剧:是一种不同于古典时期旧喜剧的新型喜剧。它不谈政治,以描写爱情故事和家庭关系为主要内容,又称世态喜剧。剧中的主要角色是一些新的人物类型,如农夫,鞋匠,食客,兵士,艺妓最著名的作家是雅典的米南德,《恨世者》《萨摩斯女子》。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或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它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下解放出来。对“人”的肯定成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 教会文学:又称僧侣文学,是中世纪欧洲盛行的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正统文学,主要指的是当时的教士和修士写的文学作品。使用的文字主要是拉丁文,希腊文和教会斯拉夫文。体裁有圣经故事,圣徒传,祷告文等。文学题材大多取材于《圣经》,创作目的主要是宣传基督教教义,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思想。 “三一律”:是古典主义戏剧创作原则,要求一个剧本只能有一个情节线索,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个地点,时间不能超过一昼夜,既24小时。 狂飙突进运动:1770年歌德与赫尔德在斯拉斯堡的相识与相知,以及1770年《格廷根文艺年鉴》杂志的出版,吸引了一批青年作家,共同标志着“狂飙突进”运动的开始。“狂飙突进”运动的名称源于格林格尔的同名剧本《狂飙突进》。这批青年作家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他们在领袖赫尔德的带领下,以“天才,精力,自由,创造”为中心口号,主张个性解放,崇尚感情,提出“返回自然”,提倡民族意识。 自然派:“自然派”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别称。果戈理的创作使这一文学流派的地位得以最终确立。许多青年作家追随果戈理,他们的创作真实地反映生活,揭露了农奴制腐朽黑暗,描写了下层人民的苦难命运,表达了劳动人民要求变革社会的愿望。别林斯基从理论上论证了自然派文学批判现实的倾向。 《人间喜剧》:巴尔扎克创作的总称,包括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三部分,共90余部.主要用现实主义手法,通过资产者的发家,贵族的没落,金钱的万能来揭发和批判资本主义金钱社会。 宪章派文学:宪章派诗歌。发生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宪章运动期间的世界上第一次无产阶级文学运动。这派作家大多是工人和工人活动家。宪章派文学直接为宪章运动服务,具有强烈的战斗性、鼓动性和群众性,作品以诗歌为主。其诗短小精悍,浅显生动,具有浓厚的民歌色彩。代表作家有琼斯、林顿等。 前期象征主义文学:是现代主义文学中产生最早,影响最大,涉及面最广的文学流派。象征主义者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幻的,只有内心感受才是真实和美的;诗歌应该摆脱描写外界事物的倾向,努力写出“内心的真实”,但内心的感受也必须借助于具体的形象才能表达,因此诗人应当找出与之对应的“象征的森林”,用物质的可感性表现隐蔽的内心世界。象征主义注重联想和暗示,讲究诗歌的神秘性,音乐性以及“通感”手法。 音乐小说:指罗曼罗兰的小说《约翰克里斯多夫》,它无论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有浓郁的音乐色彩。它的结构是按交响乐的结构方式设计的。在作品的主要人物关系上体现了音乐中的“调性”。 “吠陀”:是古印度文学中最早出现的诗体文献,“吠陀”是知识,学问的意思。它是古代印度婆罗门教的经书,是以人生与宗教为主题的较短的抒情诗。最初是印度人民世代口头流传的集体创作,后由掌握文化的婆罗门祭司编订成一些集子。主要包括《梨俱吠陀》《阿闼婆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等。 俳句:俳句是江户时期诗歌方面的重要代表。一般俳句有三句,每句分别有5,7,5个音节。这是世界上最短小的诗歌,重要代表“俳句”是松尾巴蕉。 旅美派:“叙美派”又称“旅美派”,这是旅居美洲的阿拉伯作家所组成的文学流派。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是此派重要作家,代表作是散文诗集《先知》 埃及现代派:“埃及现代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首先在埃及形成,以后扩大到叙利亚,黎巴嫩和伊拉克等国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埃及作家塔哈·侯赛因是其卓越代表。 《吉尔伽美什》:是古巴比伦神话故事的总汇,是两河流域早期文明的结晶,是世界上迄今发现最早的完整的英雄史诗,在世界古代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 流浪汉文学:是欧洲近代小说的一种模式。它基本上取材于现实生活,特别是城市平民生活;主人公大多为无业游民,作品在描写他们不幸命运的同时,也描写了其为生活所迫而进行的欺骗,偷盗和各种恶作剧,表现了不幸者的消极反抗情绪;在布局谋篇上,以主人公活动为线索,按主人公活动的足迹,通过主人公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来安排各种生活场所。 唯美派:是日本20世纪与自然主义对立的文学派别,受欧洲唯美主义文学影响,日本出现了唯美主义思潮,他们以杂志《昴星》的创作为标志,主张艺术至上,追求文学技巧的完美,重视个人感觉,表现在官能享受中的快乐和精神满足。代表作家是永井荷风和谷崎润一郎等。 唯美主义文学:是19世纪中期起源于法国,后兴盛于英国的文学流派。唯美主义者为了标榜不与丑恶的现实为伍,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宣扬真正的艺术和资产阶级生活制度相抵触,和资产阶级虚伪道德相对立,因而艺术不应反映生活,无须顾及道德,艺术要追求的只有诉诸感觉,印象的形象。唯美主义作品多以爱情和欢乐为基本主题,以消遣度日的特权人物为主人公,讲究辞藻,韵律,重视静物的描写,以造成视觉,听觉的美感。 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初兴起,20-3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种文学流派。意识流小说的特征是:不注意外部环境的描写和人物行动表现和情节的连贯与完整,而致力于表现人物意识的流动状态;打破传统小说按情节发生次序或逻辑联系而形成的直线发展的结构,不受时空或逻辑制约,时空跳跃、多变;多用自由联想、内心独白、象征和暗示等表现手法。这些手法已被现代小说广为采用。普鲁斯特是意识流小说的奠基人。代表作家还有:英国的沃尔夫、爱尔兰的乔伊斯、美国的福克纳等。

外国文学史课程论文

灵魂深处的悲剧 ——浅析高老头的“父爱” 摘要:高老头的命运是悲剧的,这种悲剧主要在作为父亲的他在对女儿付出了全部心血后并没有得到女儿们的回报,这种悲剧的原因是复杂的,多重的。首先,在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争夺权利的时代,整个社会弥漫的虚荣、地位、金钱至上的观念导致了这个悲剧;其次高老头的父爱本身就是一种夹杂着对于在妻子身上未得到的爱情的父爱,这种畸形的父爱必然会造成不健康的后果;再加上这种不健康的父爱是以一种极度溺爱的方式表达的,所以这个悲剧是必然的。 关键词:高老头父爱悲剧金钱无私 高老头作为一个父亲形象始终闪耀在世界文学画廊之中,其对两个女儿表现出了一种无法比拟的父爱。巴尔扎克在给韩斯卡夫人的信中这样说到:“我描绘了一种极为强烈的感情,什么也不能使这种感情有所减弱;轻侮、伤害、不公正都对它无损,这个人有着神圣的父爱,是虔诚的基督教徒。”的确如此,小说中高里奥老头把全部感情都寄托在两个女儿身上,心甘情愿让她们榨干了毕生心血。而可怜的老头在生命垂危之中,喊叫了二十小时想喝口水,却没有人照应他。在一八四五年左右,当巴尔扎克回顾了他的作品里的种种父爱之情时,他把高老头的父爱说成是“本能的、带有情欲和病态的”,为何他如此喜欢他的女儿,如此爱他的女儿,那是因为他内心的隐秘心理在作怪。 1,隐秘的无意识——恋女情结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母子或是父女之间也有异性相吸的本能,单亲家庭中父母贵子女会比正常家庭中有更多的怜惜和牵涉,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心理变异”。这种异常以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为表现形式,内心深处却隐藏着异常的异性之恋的情节。正如荣格所说的,每个女子心中都存在一个爱你穆斯的原型,每个男子心中都存在着一个阿尼玛的原型。恋女情结是高老头悲剧命运的心理根源之一。 巴尔扎克对高老头的描写主要是通过他与他女儿、欧也妮等人之间的关系、心里描写表现的。高老头对女儿和对周围人的感情是完全不一样的,作品中有很多表现高老头的心理活动,这些心理的话语充分的揭示出高老头对女儿异常的爱。

打印外国文学史经典复习资料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古代文学 第一节概述 一、古希腊文学 1、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是欧洲文学的两大源头,文学史上称之为“两希”传统。 2、欧洲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文学和古罗马文学.时间跨度主要集中在公元前9世纪到前1世纪一千多年.其中成就最辉煌者为古希腊文学,它是欧洲文学的源头;古罗马文学是在古希腊文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古希腊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主要有两大渊源:一为欧洲本土的上古文化,一为欧洲本土之外的东方文化。 4、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学的开端。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荷马史诗》。 5、赫西俄德是续荷马之后出现的第一位大诗人。代表作是教谕诗《农作与时日》及《神谱》。 6、《农作与时日》计828行,六音步诗行写成,具有史诗的体裁,但却以现实生活为题材,是一部道德格言集和农业历书,书中有一则鹰和夜莺的寓言,这是古希腊文学中第一则动物寓言。《农作与时日》风格清新自然,平易简洁,诗的后部以亲身体验,写出许多农村景色的生动画面,成为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农事诗》的范本。 7、《神谱》主要描写宇宙的形成和诸神的世系与斗争,其中关于宙斯和提坦神之间的斗争比较生动。这是最早关于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系统描述,但有些学者认为本书不是赫西俄德所作。 8、萨福古希腊最杰出的抒情诗人,她被看成是诗国中的女荷马,被柏拉图称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9、品达 合唱琴歌的代表,其诗多赞美神和描写体育竞技,特别是赞颂奥林匹克运动的优胜者,风格庄重凝练,辞藻华瞻,富丽堂皇,具有崇高美。对17世纪古典主义时期的弥尔顿、歌德等有较大影响。 古希腊文学按时代可分为四个时期: 1)英雄时代:公元前12世纪至前8世纪,又称“荷马时代”,如前还称“黑暗时代”、“黑铁时代”。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P15 希腊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是古希腊人集体创造的口头创作,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是古希腊人最初的意识活动成果,它艺术地概括了他们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