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杭州】秋水山庄的前世今生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6
有故事的西湖老建筑随着近日“西庐雅集——中国现代东方水墨邀请展”的正式启幕,之前向所有市民征集的“西湖最美十庐”名单也揭晓:澄庐、抱青别墅、省庐、恒庐、穗庐、润庐、静逸别墅、春润庐、逸云精舍、息庐等十座老建筑入选。
从今天起,本次邀请展请来的10位省内一流画家将以这十座“西湖美庐”为主题开始挥毫泼墨,用中国传统的水墨语言来诠释这些中西合璧的民国建筑。
追溯一个时代的记忆——西湖最美十庐因为每座建筑都是一个历史的印记,都是一幅凝固的画,每个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都希望通过这些老建筑来进一步体会“杭州韵味”,那么在画家用水墨重新镌刻之前,让我们先行一步,在著名历史文化学者仲向平的引领下,揭开“西湖最美十庐”穿越时空的传奇。
记忆中的老房子现实生活中的活色生香上周四,本报刊登了“西湖最美十庐”的十五座候选老建筑,成为城中一时话题,也勾起了不少人对这些有着岁月积淀的建筑的回忆。
据统计,虽然票选时间只有短短5天时间,但通过微博、网页投票的市民就超过千人,并向我们讲述了他们与这些老建筑之间的故事。
对于从小生长在这个城市的人来说,这些老建筑不光是历史上的老房子,也是一路陪着自己成长的时间坐标,总有一个人生阶段或多或少地与这些老房子有着一些联系;而对于才来不久的新杭州人来说,这些老建筑则是杭州留给他们最独特的记忆。
“走过抱青别墅,至今能回想起当年和老公拍婚纱照的情形,当时的一点一滴又重新浮现在了眼前。
”网名叫做“蓝花”的女士把票投给了抱青别墅,在她眼中,这座老建筑和整条北山路留下了她人生中美丽的一刻。
而另一位网友“大鼻”对抱青别墅的深刻印象则停留在前不久举行的“北山街民国夜”,“抱青别墅的红砖墙是天然的背景墙,我们穿着长衫、旗袍在前面留影,仿佛真的回到了那个年代。
”刚来杭州两年的“闯江湖”(网名)看了这些老建筑的介绍后立刻兴起了“西湖游”的念头,恰逢上周末天气凉爽,他骑着自行车前往南山路和北山路寻访了几座老宅,虽然还没来得及全部看一遍,不过那些至今保存完好并且对外开放的庐舍已经足以让他赞叹不已。
杭州 2013.1042LECTURE讲堂题目的由来杭州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历史对杭州很厚爱,在历史上杭州出过不少名人,有许多著名的人物,尤其是有许多文化名人到过杭州,如李白、白居易、范仲淹、苏东坡、岳飞、李清照、陆游、辛弃疾、赵孟頫、董其昌、林则徐、康有为等。
杭州的名人文化很丰富,是杭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杭州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
在梳理杭州历史名人时,会发现其中的一个群体很引人注目,就是西湖边的红颜,也就是与杭州和西湖有些关系的女性。
她们是杭州历史名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男人相比毫不逊色,她们给西湖文化增添了一份女性特有的色彩和魅力。
中国经历了长期的封建社会,在男权社会男尊女卑的社会氛围下,与男性相比,女性个人发展的空间狭小,成才的环境恶劣,她们的事迹、诗文能够留存史册,更是不易。
时光流逝,社会巨变,西湖风光依然迷人,而昔日那些西湖边的红颜,她们的往事和身影已在历史的烟云中渐行渐远,有的已淡出人们的视线和记忆。
为此,我在研究杭州历史文化,写了《杭州的名人》、《西湖边的王朝》、《西湖边的佛国》等书之后,写了一本反映历史上杭州女性情况的《西湖边的红颜》。
关于《西湖边的红颜》《西湖边的红颜》一共写了33位与杭州和西湖有关的女性。
总体上说大都是才女,根据她们不同的人生经历,大致可分为几种类型。
第一类是西湖边的风尘女子和生活不幸的女子。
这与时代特征有关。
如苏小小、樊素、琴操、王朝云、冯小青、王微、柳如是、杨云友、林天素、沈秋水等。
苏小小,大家都有所了解。
樊素,是白居易的家姬,因白居易的诗句“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而留名史册。
琴操,苏东坡在杭州的红颜知己,后来到临安玲珑山卧龙寺削发为尼。
王朝云,苏东坡的侍妾,最了解苏东坡心思的人,苏东坡晚年最后的伴侣。
冯小青,明代杭州大户冯云将之妾,被正室害死,葬在孤山。
美丽、清瘦的冯小青顾影自怜,是中国古代那些富有才华而又命运乖蹇女性的代表。
深圳秋水山庄简介资料
摘要:
一、深圳秋水山庄背景介绍
1.山庄地理位置
2.山庄历史沿革
3.山庄发展目标
二、深圳秋水山庄设施及服务
1.客房与住宿
2.餐饮服务
3.休闲娱乐设施
4.会议及活动场地
5.周边旅游资源
三、深圳秋水山庄企业文化与荣誉
1.企业文化理念
2.荣誉及奖项
四、深圳秋水山庄未来发展展望
1.持续优化设施与服务
2.创新经营模式
3.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正文:
深圳秋水山庄位于我国广东省深圳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山庄周
边有多个著名景点,如世界之窗、欢乐谷等,旅游资源丰富。
作为一家集客房、餐饮、休闲、娱乐、会议于一体的综合性度假村,深圳秋水山庄致力于为游客提供高品质的度假体验。
深圳秋水山庄拥有各类客房,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客房内设施完善,配备高速WiFi、空调、24 小时热水等便利设施。
山庄还提供丰富的餐饮服务,包括中餐厅、西餐厅、咖啡厅等,为游客提供各种风味的美食。
在休闲娱乐方面,山庄设有健身房、游泳池、SPA、KTV 等设施,让游客在度假时能够尽情放松。
此外,山庄还提供多个会议室及活动场地,可满足各类商务及社交活动的需求。
深圳秋水山庄秉承“诚信、专业、创新”的企业理念,不断提升自身服务水平,为游客创造美好的度假回忆。
凭借着卓越的品质和优质的服务,深圳秋水山庄在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赢得了众多荣誉和奖项。
展望未来,深圳秋水山庄将继续加大投入,优化设施和服务,以满足游客日益提高的需求。
同时,山庄将积极探索创新经营模式,寻求多元化发展。
杭州园林赏析之蒋庄来源:《园林》2005年第12期总163期作者:沈福煦在今杭州西湖花港观鱼的东北侧,有一处僻静的地方,环境雅致,建筑精美,和谐得体。
这就是从前国学大师马一浮(1882~1967)的寓所(掩)水园。
这里最早叫小万柳堂,旧称廉庄,是无锡廉惠卿、吴芝瑛夫妇的隐居之地。
廉惠卿是著名的金石、书画收藏家,吴是“巾帼女侠”秋瑾的金兰姐妹。
后来因经济拮据,他们把小万柳堂售给了南京的富商蒋国榜,蒋将小万柳堂改名为兰陔别墅,供其母休养之用。
兰陔,意为孝子养亲的地方。
当时著名诗人陈立三曾作《兰陔寿母记》。
蒋庄临湖而建,有长桥与苏堤相连,这里远山近水,又有茂林修竹,环境秀美。
蒋国榜十分崇拜马一浮大师,曾跟随马读书做学问。
他在此改建屋宇,广植花木,把此处经营成“两面长堤三面柳,一园山色一园湖”的境界,美不胜收。
后来,他将马一浮亦安置于此,应了兰陔别墅之雅名。
马一浮居蒋庄时,常有各界名流来访。
陈毅元帅曾多次赴蒋庄看望这位国学大师。
1957年春,周恩来总理陪同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元帅在杭州访问时,还专程陪伏老一起到蒋庄拜访马一浮先生,并留下珍贵的合影。
后来马一浮去北京开会,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宴请他,由周恩来、陈毅作陪。
马一浮居住长达16年的蒋庄主楼,名真赏楼,建筑面积405平方米。
两层,三开间,西有一廊连通西楼香岩阁。
主楼建筑飞檐翘角,花棱门窗,水木清华,古朴典雅。
楼内有一楹联:“宅畔拓三弓,养志犹惭,胜地烟云姿供忆;径开来二仲,清时有待,名湖风月任淹留。
”(弓,长度单位,一弓为五尺)此楼已于1990年12月辟为马一浮纪念馆。
有人以为蒋庄是蒋介石的别墅,其实不然,但1927年蒋介石到杭州,也确实曾在蒋庄小住,所以更引起后人的误会。
⼀直想把西湖边的酒店写⼀下,终于趁着假期实现了。
作为⼀个外地⼈,从⼩到⼤去了上百次杭州,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想去⼀次西湖就把所有的景点逛完是不可能的,西湖⼗景,西湖新⼗景,三评西湖⼗景就已经30个景点了,更别说每个季节的景⾊都⼤有不同。
其实简单的办法就是,每次去西湖按照季节选择⼀家湖边酒店,然后探访⼏个周边景点,这样既能住在景区⾥,⼜不需要⼈挤⼈。
西湖边上很多酒店过去可都不是对外开放的,单国宾馆就好⼏家,还有不少专门接待的酒店。
杭州最棒的那些隐世餐厅,很多也藏在西湖边的酒店⾥。
为了⽅便理解,把西湖周边的酒店划分成4个区域,湖滨路沿线交通公共最⽅便,还有丰富的商业配套;北⼭街沿线,浓缩了半部民国史;杨公堤沿线,完全住在景区⾥;南⼭路沿线,感受杭州⼈⽂历史。
如下图所⽰,接下来就会按区域细讲。
西湖边的酒店有⼏⼤要义:1. 是否⼀线临湖,哪些是湖景房型 2. 酒店的新旧程度,房间是不是有年代感,哪些房型是新装修的 3. 是否是度假村,占地⾯积多⼤ 4. 周边景点与交通 5. 配套餐饮等等。
也因此,西湖边的酒店价格悬殊,从⼩⼏百到上万元⼀晚都有。
湖滨路沿线第⼀次去杭州,可以选择住在湖滨路沿线,这⾥靠近西湖,⼜靠近市区,交通⽅便,有1号线凤起路、龙翔桥2个地铁站。
周边有西湖⾳乐喷泉,还有湖滨路步⾏街,银泰,嘉⾥中⼼,解百等,逛街逛西湖两不误,餐厅的选择也是特别多,还有夜市。
杭州君悦酒店开业时间:2005年,2018年装修客房数量:388参考价格:1200周边景点:西湖⾳乐喷泉餐饮美⾷:湖滨28⼊住报告:体验 | 杭州君悦,枕着西湖⼊眠离西湖⼀街之隔的君悦是很多⼈喜爱的下榻地。
重新装修后真的挺棒的,客房焕然⼀新,住过⼏次都不腻,⽐较有特⾊的房型是带⼀个⼩露台的庭苑房,以及拥有西湖景⾊的客房。
酒店把最好的位置留给了嘉宾轩,不仅提供早晚餐,还有⼀个400平的屋顶花园,可以看到⽆遮挡的西湖美景。
罗莱夏朵·杭州湖边邨酒店开业时间:2013年,2016年装修客房数量:25参考价格:2200周边景点:⼤韩民国临时政府杭州旧址纪念馆⼊住报告:在西湖边的别墅酒店,度⼀个民国范⼉的假期个⼈⾮常喜欢的⼀家酒店,就在君悦后⾯,距离西湖直线距离也就是200⽶。
那年恓惶,谁许我地老天荒作者:施立松来源:《视野》2013年第03期一百年前,风诡云谲的上海滩,发生了一件轰动全国的事。
刚过而立之年的记者史量才以12万银元巨资,购买了《申报》,这份旧上海发行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
家世平平的史量才一夜之间成为当时上海最年轻的董事长。
这一切都与一个叫沈秋水的女人有关。
1912年的北京城,清帝溥仪宣布退位。
树倒猢狲散,北京城的王孙贵胄四处逃窜。
出逃的队伍中,有一个容貌姣好的汉家女子,逃亡的恓惶和无助,掩不住她的丰姿绰约,也掩不住她获得自由的喜悦。
她叫沈慧芝。
曾经,她是上海四马路的雏妓,成年后因貌美如花,又擅鼓琴度曲,被一年逾古稀的京城贝勒爷赎为小妾。
皇帝刚宣布退位,老贝勒就一命呜呼,沈慧芝携带大包小包金银细软,仓惶逃离北京。
动乱之于孤身女人,总有无尽的灾难,但沈慧芝很幸运。
她一路辗转,风尘仆仆,来到上海找曾经的闺蜜,闺蜜已成上海社交圈炙手可热的交际花。
那天,她在咖啡厅与人会面,权贵接她赴宴的车正在外等着。
见到沈慧芝,她喜出望外。
沈慧芝美貌又有才,带她去赴宴,必然会引来更多的人向她靠近,于是来不及让风尘仆仆的沈慧芝稍事休息,就拉着她上了车,只把她的行李,交给刚才会面的朋友代为看管。
她们匆匆赶回时已是深夜,咖啡厅都快打烊了,那朋友却还守着她的行李,孤坐以待,朦胧的灯光打在他身上,像一个贴在窗上的剪影,清癯斯文,又孤独疲惫,让人心生怜意。
这人是当时上海滩小有名气的新闻才子史量才。
无缘无故让人空守了大半夜,沈慧芝颇过意不去。
宴会上,她一直担心行李,那可关乎她的身家性命,虽闺蜜一再保证没事的,史量才可靠,仍无法抹去她的担忧,毕竟,她是流落异乡的孤女,毕竟,她曾阅尽人性卑劣。
与史量才面对面站着时,沈慧芝才看清这个男人,星目剑眉,高额挺鼻,磊落坦荡,与她所熟识的京城纨绔子弟,迥然不同,只一眼,心底里竟浮上一句:这男子可托付终身。
她一阵心惊,不知道自己怎会在一照面就产生这样奇怪的想法,是因逃亡的仓惶,人地生疏的不安,还是对未来的忐忑?她还没想明白,爱情已不期而至。
深圳秋水山庄简介资料
(最新版)
目录
1.深圳秋水山庄概况
2.秋水山庄的历史沿革
3.秋水山庄的建筑风格与园林景观
4.秋水山庄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5.秋水山庄的旅游贴士
正文
【深圳秋水山庄概况】
深圳秋水山庄,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是一座具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私家园林。
它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优美的园林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深圳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秋水山庄的历史沿革】
秋水山庄,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原为广东番禺举人何炳权的私家园林。
后经过多次修建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如今的规模。
2001 年,深圳市
政府将其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修复和保护工作。
【秋水山庄的建筑风格与园林景观】
秋水山庄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中西方的建筑元素。
山庄内既有传统的中式建筑,如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假山流水等;又有西式的建筑,如典雅的欧洲风格的喷泉、雕塑等。
园林景观优美,拥有众多的植物种类,如桂花、梅花、桃花等,四季景色各异,令人流连忘返。
【秋水山庄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秋水山庄不仅是一座美丽的园林,更是一座富有文化内涵的历史瑰宝。
山庄内的建筑、园林、雕刻、书法、绘画等都充满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研究我国古代民间建筑、园林艺术和传统文化的重要实物。
同时,秋水山庄还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家国情怀,具有重要的教育和纪念价值。
【秋水山庄的旅游贴士】
作为深圳著名的旅游景点,秋水山庄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老杭州】秋水山庄的前世今生
曾几何时漫步于北山路,从澄庐始发,秋水山庄,演绎过壮烈凄美的故事;穗庐留下了巴金老人的珍贵“手迹”;菩提精舍,静逸别墅、抱青别墅这一个个雅致的名字,那一幢幢有着历史遗迹的古朴建筑,会让人串起多少萦绕人心的魂梦;环湖一周,步步可见是历史,它犹如长者,经历了岁月的沧桑,见证了湖山的变迁,目睹了历史的沉浮,承载了文化的积淀;其中,这西湖别墅功不可没.........也是杭州人介绍杭州时最为骄傲的地方之一。
秋水山庄北山街56-60号秋水山庄报业巨头、上海《申报》报主史量才,以他的爱妻沈秋水命名而建的江南庭院式建筑,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共两层;当年史量才仿红楼梦“怡红院”格局而建,以其妻沈秋水之名命名的一座中西合璧的庄园式建筑。
最抢眼是那四根方形青石柱子,因是方形,不似圆形那般粗壮,墙是青砖,栏杆是白色,窗棂是朱红色,雕花细致,几种颜色混搭却毫不突兀,与西湖也相得益彰,一派温婉气质。
秋水山庄的故事当年,沈秋水还是出身贫苦被卖到上海滩做雏妓的沈双清,化名花慧芝,才貌出众,被一位皇室贝勒赎身入京。
几年后贝勒病故,她带着遗产回到上海,因无住处,直接来到一故友家中,故友大喜,带她出去吃饭,而她从京城带回的全副身家,就交由在座的一个朋友看管。
二人深夜才回,
却发现那位朋友还坐在那里守着沈秋水的财物,他便是史量才。
此后,二人越走越近,视对方为知己。
史量才替她改名为沈秋水,取庄子的“秋水时至,百川灌河”之意,她亦以身相许,还将自己的身家全部交予史量才。
财力雄厚的他,据说先开了两家钱庄、一家金铺和一家米行,紧跟着于1913年以12万元巨款购得在上海历史悠久、影响最大的《申报》,此后又收购《时事新报》《新闻报》等,一举执上海报业之牛耳。
1921年,他还与侨商合力创办了中南银行。
不过,昔日年少才子总不免被包办婚姻,在遇到沈秋水之前,史量才便已与表妹庞明德成婚,并生有一子。
这位原配夫人品行甚佳,当年还帮史量才创办了上海女子蚕桑学校,所以沈秋水只是史量才得二太太。
没过几年,史量才又有了外室,这个名叫李恩纯的女子亦有才气,在事业上也可帮助史量才,并为他生下一个女儿。
沈秋水为此郁郁寡欢,史量才为表歉意,便在北山路上购地置宅,建了这座秋水山庄。
原来,它既是情爱见证,也是一件致歉的礼品。
两年之后,1934年,史量才遭特务暗杀,事发时沈秋水也在场。
灵堂之上,沈秋水一首《广陵散》终了,将琴投入火中。
之后,沈秋水将秋水山庄捐给慈善机构,将史公馆捐给育婴堂。
自己偏居一隅,吃斋念佛。
沈秋水没有葬在史量才之侧,
落“秋水居士”四字。
那些惊世情爱、抵死缠绵,早已随肉身如烟散去,数十年后,只剩一幢秋水山庄,喧嚣中遗世独立,为爱而生,经久不灭。
史量才史量才(1880-1934年),杰出的商人、教育家和报业巨子,上个世纪初中国最出色的报业经营者,作为上海的报业大王,史量才曾经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国有国格,报有报格,人有人格。
'史量才先生于1904年创办了上海女子蚕桑学校,开女子学科技之先河。
1899年中秀才,1901年考入杭州蚕学馆(今浙江理工大学)学习。
曾在泗泾创办养正小学堂。
蚕学馆毕业后,1904年在上海创办女子蚕桑学校(后该校迁至苏州浒墅关)。
同时,先后在南洋中学、育才学堂、江南制造局兵工学堂、务本女校任教,并与黄炎培等发起组织江苏学务总会。
为反对清廷向列强借款筑路,参加收回路权运动,被举为江苏铁路公司董事。
1908年任《时报》主笔。
辛亥革命爆发后,参加江苏独立运动,清理江海关财务,后被选为江苏省议会议员。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与袁世凯议和期间,史量才又参加了南北议和的协商工作,并在上海海关清理处和松江盐务局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公职。
亲眼目睹辛亥革命失败的过程和政权的嬗变,史量才逐步看清了反动军阀和流氓政客的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的真实。
对政治感到十分的失望,从此他把主要的精力转向新闻事业,
试图通过社会舆论的力量来监督当局,激浊扬清。
杜威夫妇及学生胡适、蒋梦麟、陶知行参观申报馆并与史量才合影留念。
1912年,史量才与张闳、应德謇、赵凤昌等合资,以12万元购买了《申报》。
《申报》由英国人美查创办于1872年,是近代中国历史最久的一份报纸。
1909年,美查回国,将该报卖给席福裕。
由于经营不善,《申报》发行量仅7000多份,连年亏蚀,席氏不得不转手出售。
接办《申报》后,史量才出任总经理。
为了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抱负,不受掣肘,1916年,他收购了合资人的股权,独家经营《申报》,为了改变《申报》经营欠佳的局面,史量才赢得了江浙资产阶级资金上的投入,同时起用张竹平、冯子培、王尧钦等管理人才,对《申报》逐步实行现代化、企业化管理。
史量才以超前的眼光,开拓广告业务,从而大大增加了报纸收入和社会影响。
他以卓尔非凡的经商头脑分析市场行情,适时屯积廉价纸张,以降低成本。
更主要的是,史量才关注社会热点,以'言论自由,不偏不倚,为民喉舌'为标榜。
他常对报社的工作人员强调:'报纸是民众的喉舌,除了特别势力的压迫以外,总要为人民说些话,才站得住脚。
' 早年申报馆
史量才先生经营时期的申报大楼《申报》敢于抨击时弊,揭露当局的黑暗统治,因而声誉雀起,发行量骤增。
1922年11月,英国报界巨子、《泰晤士报》的主人北岩勋爵来到中
国,他在参观《申报》馆后,称赞它是中国的《泰晤士报》。
到1931年,该报日发行量增加到15万份,年利润达数10
万元,销售量和影响直追当时全国最畅销的《新闻报》。
1927年,他购得《时事新报》的全部产权,1929年,他又从美商福开森手中收买了《新闻报》的大部分股权,一跃而为上海乃至中国新闻界最大的报业集团。
'九一八事变'后,史量才痛感国土沦丧,内战连结,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十分不满,迸发出强烈的民族情感和爱国精神,思想日趋激进,政治态度更加鲜明,开始了他人生道路上的最大转折。
《申报》在他的主持下,成为抗日进步力量的喉舌。
1932年1月,史量才在上海哈同路寓所中成立了'壬申俱乐部',成员主要为爱国民族资本家及思想进步的知识分子。
他们经常聚会商讨对付日本侵略的对策。
为了调动各界的爱国热情,史量才在王申俱乐部的基础上发起组织了上海市民地方维持会,在成立大会上,史量才指日为誓,'但愿生前不做亡国奴,死后不做亡国鬼',呼吁国人'如果畏缩退避,恐仍未能保得身家财产,不如一起奋勇向前,抗战救国'。
在与国民党反动当局的斗争中,史量才和宋庆龄、杨杏佛等著名民主人士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申报》对'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这些正义活动进行了全方位的跟踪报道,扩大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社会影响。
1932年至1933年间,史量才还
创办了几项社会文化事业。
其中有以俞颂华为主编的《申报月刊》,以李公朴为馆长的'申报流动图书馆'及由李公朴主持的'申报业余实习学校'和'申报妇女实习学校'。
这些进步、带有公益性质的文化事业对中国社会作出了贡献,为抗日救亡工作培养了大批进步青年。
史量才遇刺时乘坐的汽车史量才遇难的海宁翁家埠水塘,现在名为史量才塘。
1934年10月,因胃病复发,史量才前往他在杭州的寓所秋水山庄疗养。
11月13日傍晚,在回程途中遭国民党特务暗杀。
章太炎先生在为史量才写的墓志铭中赞道:'史氏之直,肇自子鱼。
子承其流,奋笔不纡。
''唯夫白刃交胸,而神气自如。
'
漫漫阶梯、高高石壁的深宅大院,雕花门楼、铸铁大门的西式别墅,让人们仿佛步步都踩在历史的地毯上,重重复重重。
是否也会有当年白居易笔下“未能抛得杭州去,多半勾留是此湖”的赶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