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面画的类型有哪些
- 格式:wps
- 大小:11.50 KB
- 文档页数:1
第6课扇面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扇面画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艺术特点,掌握扇面画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对扇面画的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和传承意识,提高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扇面画的历史:介绍扇面画的起源、发展过程和地域特色。
2. 扇面画的种类:分析不同类型的扇面画,如折扇、团扇、羽毛扇等。
3. 扇面画的技法:讲解扇面画的基本技法,如勾勒、渲染、设色等。
4. 扇面画的表现形式:探讨扇面画在人物、山水、花鸟等题材的表现形式。
5. 扇面画的创作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技法进行扇面画创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扇面画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所学技法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扇面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扇面画作品、PPT、教材、画纸、画笔、颜料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扇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扇面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感受扇面画的魅力。
2. 新课内容讲解:介绍扇面画的历史、种类、技法、表现形式等。
3.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扇面画作品,让学生了解扇面画的创作方法。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扇面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扇面画的历史、种类、技法、表现形式等。
2. 扇面画的创作方法。
3.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
七、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扇面画作品,题材不限。
2. 写一篇关于扇面画的欣赏心得。
八、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3. 学生作品的质量如何,是否体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4. 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细说扇面画及十幅精品山水扇面配图欣赏
配图作品刘瑞老师提供扇面画是中国画门类中的一员,扇面是历代书画家都喜欢用来创作作品的一种书画载体,借用扇面固有的形式来绘写作品抒情达意。
扇面画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宋、元时期,扇面画更是广为流行。
明清时期扇面书画更是多彩多姿,画面简洁流畅、构图巧妙。
配图作品刘瑞老师提供扇面上宽下窄,圆弧形状。
画家在这种特定的空间范围中安排画面,体现了中国艺术的基本理论,在规则中无限想象。
这样的画作往往构思巧妙,技法不受限;艺心独具,意领笔行,借有限化无限。
富有魅力的画面意境更易产生。
配图作品赵国禄老师提供书画家在扇面作品创作中布的局是局中局,所以更考验书画家的基本素质与艺术修养,只技法娴熟是不能够在扇面上创作出一幅精美作品的。
不要小看盈尺小品,芥子可容天下,扇面画更能体现书画家的艺术造诣,在规矩中体现自由的自然情态并能把笔墨意趣展现的淋漓尽致,这是比没有规则限制要难的多的。
因此扇面书画在美术史中举足轻重。
配图作品赵国禄老师提供扇面书画与普通宣纸画和卷轴书画相比,虽然不能有大篇幅的宏大气势,但它的浓厚的家居装饰意趣却不是他两位可以比拟的。
“很多画家能画大画,但却画不了扇面画。
配图作品赵墨枫老师提供配图作品赵墨
枫老师提供配图作品郏存良老师提供配图作品郏存良老师提供配图作品于伯翼老师提供配图作品于伯翼老师提供。
小中见大亦真希◇ 刘玉睿 Liu YuruiA Study of Mr. Sun Qifeng’s Fan Paintings——孙其峰先生的扇面画研究孙其峰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教育家,是当代中国艺术大家,是中国国家级美术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第九届造型艺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第三届书法兰亭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孙其峰先生除了大量大尺幅书画作品外还非常喜欢画扇面画,现存有大量各种题材的扇面画作品。
扇面画是中国画的一个小门类,它虽然小却还是比较重要的。
目前,比较流行的是折扇画,孙其峰先生的扇面画就是指折扇画。
折扇画的特点有二:一是横幅,虽然折扇是不规则的扇形,上宽下窄,但整体上还属于横幅即横构图,所以扇面画的题材都是横向的花鸟、山水等。
好的扇面画首先表现在构图上,画家在下笔之前必须考虑在这个不规则空间范围中安排画面,精思巧构,进而来展示艺术家的高超的艺术造诣。
巧妙的构图,使扇面展开时不觉得是画在半环形式的扇面上,而是感觉如同画在一张平整的长方形的横幅上一样。
折扇画的第二个特点是尺幅小巧。
扇面大多不过盈尺,它不具有大尺幅绘画的表现力,这是扇面画的缺点,但也正因为这个缺点也同时构成了它的优点,这使扇面画区别大尺幅绘画成为了中国画的一个独特门类。
扇面画的小巧决定了其更倾向表现小而精致的美学意境,化有限为无限,创造出富有想象性的艺术形象和意境。
另外,扇面虽小但可以非常好地体现以虚代实、计白当黑、以少胜多、以小见大的很多专属于中国画的美学规律,熟练的国画家可以很好地去表现这些专属中国画特有的“美”,在这些“美”的诉求表现上孙其峰先生是一位大家。
孙其峰先生的扇面画具有典雅的意境美。
“治艺有个自己的风格面貌,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事。
面貌是有了,可是是个丑八怪,这种个人面貌又有什么用呢。
画家通过自己的作品带给欣赏者应该是享受,而不是难受。
”(《砚畔随想》载《视觉艺术》2004年3期)孙其峰先生的扇面虽然题材比较广泛,但整体上还是可以归纳为“典雅美”的。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6课《扇面画》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扇面的起源、历史发展与扇面的种类,掌握扇面画的基本技法,能够独立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扇面画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对扇面艺术的欣赏能力、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扇面画,增强学生对民族传统艺术的热爱,培养其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
教学内容1. 扇面的历史背景:介绍扇面的起源、在历史上的地位及其在不同文化中的表现形式。
2. 扇面的种类与特点:分析并比较不同类型的扇面,如圆形、方形、长形等,以及它们各自的艺术特点。
3. 扇面画的技法:讲解扇面画的布局、用色、用笔等基本技法,并展示经典扇面画作品。
4. 创意扇面画创作:指导学生进行扇面画的创作,鼓励其发挥想象,创作出富有创意和个人风格的扇面画。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扇面画的基本技法与创作过程。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传统技法与现代创意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扇面画。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经典扇面画作品图片、教学视频等。
学具:宣纸、毛笔、中国画颜料、扇子骨架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扇子实物和扇面画作品,引发学生对扇面艺术的兴趣。
2. 新授:介绍扇面的历史、种类和扇面画的基本技法。
3. 实践:学生跟随老师的示范,学习扇面画的布局、用色、用笔等技法。
4. 创作: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自己的扇面画创作。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围绕扇面画的基本技法、创作步骤和作品欣赏进行展开,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作业设计必做题:每位学生完成一幅扇面画的创作。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扇面画的基本技法,更能在创作中体验到传统艺术与现代创意结合的魅力,增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重点细节:教学过程1. 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展示和故事讲述的方式,让学生对扇面画产生直观的感受和浓厚的兴趣。
中秋节的传统扇面艺术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是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之一。
与中秋节相关的传统扇面艺术是中国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团结、和谐的向往。
本文将介绍中秋节的传统扇面艺术,从其起源、发展到现代的艺术形式,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独特的文化表达方式。
扇子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古代,扇子就被广泛地用于生活中。
扇子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是人类在追求舒适和遮阳工具的基础上产生的。
扇子作为一种工具被欣然接受,同时也成为了绘画、书法以及民间艺术的载体。
中秋节作为传统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常常会用扇子来表达自己的祝福和美好心愿,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中秋节扇面艺术。
传统的中秋节扇面艺术起初以绘画方式呈现,画面往往以月亮为中心,围绕着月亮展开图案的构思。
作为一种平面艺术,扇面绘画可以展示艺术家的想象力和绘画技巧。
画面上的图案不仅仅是简单的描绘,更多的是寓意和象征,例如兔子代表着幸福,梅花象征着坚韧不拔等。
扇面艺术给人以深度的感受,同时也是一种向亲朋好友传递祝福的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秋节扇面艺术逐渐发展出了多种形式。
刻花扇面、绘画扇面、绣花扇面等不同的技法和风格呈现出了丰富多样的扇面艺术形态。
刻花扇面是采用雕刻技术将图案刻在扇骨上,形成浮雕效果,给人以立体感。
绘画扇面则是将图案用颜料直接绘制在扇面上,色彩鲜艳,富有表现力。
绣花扇面则是利用针线将图案刺绣在扇面上,细腻而华丽,充满了民族工艺的魅力。
如今,中秋节扇面艺术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形式,越来越多的现代元素被融入其中。
例如,有的扇面上采用了现代的数码印刷技术,使图案更加生动、精细,同时也便于大规模生产。
还有的扇面设计结合了现代的流行元素,用更加时尚、个性的方式来展示中秋节的传统文化。
这些新颖的设计使传统的中秋节扇面艺术更富有时代感,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总结来说,中秋节的传统扇面艺术是中国独特的文化表达形式,通过扇子的形式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团结和谐的向往表达出来。
清风画韵明清扇面赏析
扇面书画艺术源远流长,但真正得到发展却是宋以后的事情。
明清两代,折扇的广泛运用、帝王对扇面的钟爱、文人雅士的乐于赏玩等诸多因素促使了扇面艺术得到繁荣与发展。
在这个时期,不管是在
题材、内容、形式还是技法、构图、意境、风格等方面,扇画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特别是金笺扇面的富贵气迎合了达官贵人的奢糜之嗜,大家争相用之,促使它成为明清两代折扇书画的
又一个重要特点。
无论是国库庋藏还是私家收藏,存世的扇画作品也以折扇和团扇为主,这些扇面艺术贯穿了整个明
清绘画史,为研究明清绘画的时代风格及书画家的个人风格提供了极其珍贵的信息资
料。
明代的团扇画,承宋代之余绪,仅明初浙派有仿宋山水团扇。
明代中期,吴门画派的勃兴促使了折扇绘画的真正兴起,他们的扇画继承元代文人画传统,技艺全面,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能。
明中后期,注重师法古人传统技法、笔情墨趣的松江画派在扇画上也能脱去窠臼,自成风格,画风一直延续到明代末期。
此外,以山水、花卉为擅的“武林派”,人物画家丁云鹏,花鸟画家陈洪绶、周之冕,山水画家高阳、恽向等众多画家在明代扇画史上也都留下浓墨淡彩
的一笔。
团扇到清代中后期才再度辉煌,清代折扇绘画则延续了明代的发展趋势,在“四王”、“四僧”、“金陵八家”、宫廷画家、“海派”、“岭南派”等各路画家的推动下,在追求笔墨情趣的同时,于
形式内容上翻新出奇。
如风格技巧求新求变,题材丰富多彩,合作之风盛行,并且受清代金石学复兴的影响,隶书、篆书频频出现在扇画上。
现存作品主要集中在雍正、乾隆、道光、咸丰年间。
中国扇面画绘画技法教学扇子的种类及扇面的图幅形式。
扇子的种类不断发展变化,依其材质及制作工艺之不同,有竹编扇、羽扇、葵扇、骨扇、蒲扇、麦秆扇、槟榔扇、象牙扇、檀香扇等之分。
而团扇及折扇扇面最适合书画家进行创作,扇面上那精美的书画作品及扇骨的材质美、制作的工艺美,早已使扇子由实用品成为艺术品了。
一、团扇团扇亦称纨扇。
团扇之名得于其形,纨扇之名得于材质。
扇柄:多以竹为材。
长柄者不能自扇,旧时由侍从为主人扇用;短柄者为侍从所用。
扇托:其形多取吉祥之意,有桃、元宝、双钱、蝙蝠等形。
扇头:其柄多为紫檀、乌木、鸡翅木等上等硬木材质,有的在扇头上还镶嵌有玛瑙、翡翠、象牙等珠宝以为装饰。
(二)折扇折扇由扇面、扇骨两部分构成,以扇钉为轴、扇坠为饰。
扇骨的两侧板,面宽厚者称“大骨”;内较薄者多为竹骨,—半穿人扇面夹层孔隙中。
因其有弹性,略能弯曲,才能穿入扇面中间。
硬木刚而易折,不太适合做小骨穿扇面。
扇子的股数有单数、双数两种,奇数称“单”,偶数称“双”。
有九、十四、十六、十七或二十几股不等。
现在市场上所售“九寸”、“一尺”、“尺二”规格系指大骨长度。
股数愈多,一般其扇面展开角度愈接近180度。
扇面:折扇扇面多以纸料为主,亦有以绢和夹纱制成者。
有“画面”扇,生产成品时扇面上已有印制或手绘(写)的书画。
书画家须购置“素面”扇才能创作。
所谓“素面”,非指白色,乃是扇面中无字画之意。
“素面”除白色外,尚有鸦青色、仿旧色、金银色、黑色等多种。
有色扇面中,以金色面最讲究,泛称金笺面。
白素面纸,是扇面画中应用最广的品种,多以皮纸、连史纸裱成。
正面用净皮宣裱,制作工艺复杂。
老矾面具有熟宣效果,工写兼宜。
近来绍兴扇厂生产有生宣纸扇面,两面中有一面为生宣纸裱成,宜于作写意画,易发墨韵、水味。
但因其纸松软,插扇骨易裂,应于扇面下缘加厚、加固,才不易破损。
扇骨:明代以来,折扇盛行于世,书画名家多以扇面画为其所好,使扇画艺术日臻完美。
而扇骨的用材及制作工艺亦“水涨船高”,愈制作其工艺水平愈趋精美。
一组明清名家山水扇面!陆治归樵图陆治春柳烟波此扇作于嘉靖十年,陆氏三十六岁,正壮年用功时也。
图中秋风劲拂,岸柳渐凋,芦花生处,一士人携童子举网捕鱼,是一种闲趣呢?还是为生计所迫,然闲中于山水之间,享受着湖光山色的变幻,呼吸清和,使人天一统,物我俱化,自然是人生至高境界。
画境清净幽远,明丽雅致,是其早作中的精者。
陆治秋山闲居陆治策马图米万钟溪岸茅亭李流芳溪山平远图李流芳在晚明时以多才多艺为时所重,他擅诗,尤长散文。
更善书画,山水花鸟皆雄豪拙厚,极为董其昌等所推重,为“画中九友”之一。
此扇画山村平远之景,笔苍墨润,平淡悠远,一片江南,作于天启五年他五十一岁时,已是极晚作了。
李流芳江深草阁百年地僻柴门迥,五月江深草阁寒。
王时敏夏日山居图王原祁太平如意图桃李敷荣候,韶光满眼新。
一谈饶雨露,独占探花春。
王原祁春山图王原祁仿倪黄山水恽寿平携琴访友人在翠微寻不见,携琴独过板桥来。
恽寿平湿云散雨湿云散灵雨,一洗华阴碧。
山心悦鬼斧,彩翠闪空壁。
蛇盘上岭半,鸟道去天尺,其下有沧浪,悠哉吟风客。
王翚层峦晓色图王石谷青中年时代得王时敏、王鉴、吴伟业、周亮工指授揄扬,一时天才英发,声名远播。
六十以后入京主持《康熙南巡图》,得邀宸赏,更是名动海内,卓然成一代宗匠,宇内士大夫,富豪巨贾、文人逸士皆以得其画为荣。
一人五指,不能应付天下人,于是,或草草酬应,或请弟子代笔,识者叹为艺坛憾事。
此扇作于他七十四岁时,仿黄公望设色,构图丰满,笔法老到,淡宕中有朴茂之气,应是其手墨经意之作。
樊圻赤壁泛舟图樊圻,清初“金陵八家”之一,擅山水、花卉,取法南宗院体,好写长江下游一带景色,笔墨缜密,意境悠远,颇得盛名。
此图峭壁横空,陡削险峻,近处泉流急泻,崖上秋树吐艳,扁舟一叶,容与大江之上。
崖石用小斧劈细皴,空灵淡雅,不染尘氛,是他极精之作。
华喦荷塘消夏图唐岱仿燕文贵山水程邃溪桥幽居....................................................王云春山行旅图....................................................戴熙湖山清兴。
扇面画的类型有哪些
扇面画的类型有哪些,明代以后,折扇画渐执牛耳。
扇面画中不乏超绝脱俗的传世佳作。
折扇的扇面上宽下窄,呈扇形。
画家在命笔之时须考虑在特定空间范围中安排画面,精思巧构,展示技法。
匠心独具,笔随意转,化有限为无限,创造出富有魅力的形象和意境。
扇面画:在中国画门类中,历代书画家都喜欢在扇面上绘画或书写以抒情达意,或为他人收藏或赠友人以诗留念。
存字和画的扇子,保持原样的叫成扇,为便于收藏而装裱成册页的习称扇面。
从形制上分,又有圆形叫团扇(纨扇)和折叠式的叫折扇。
扇面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品。
在宋、元时代,团扇画广为流行。
明代以后,折扇画渐执牛耳。
文人墨客精于此道者,灿若繁星。
其中不乏超绝脱俗的传世佳作,已经成为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折扇的扇面上宽下窄,呈扇形。
画家在命笔之时必须考虑在这种特定的空间范围中安排画面,精思巧构,展示技法。
只有这样,才能够匠心独具,笔随意转,化有限为无限,创造出富有魅力的形象和意境。
真正的折叠扇的书画实物要数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宣德帝朱瞻基宣德二年画的大折扇,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明代永乐、宣德年间谢缙《汀树钓船图》为最早。
当时的苏州,经济繁荣,而“院画”(宫廷绘画)势力日薄,“浙派”也步入末流,“吴门派”代之而起。
以沈周为首,文徵明继起,还有唐寅、仇英,称之“吴门四家”。
他们技艺全面,题材广泛,是明代成化到嘉靖间,吴门派绘画里最活跃时期,也是明代书法艺术的兴盛期。
如文徵明的书画扇面,在清代就出《文徵明书画扇册》。
吴荣光题中说,“到明代四家,唐、沈、文、仇始为书画,蔚为吴下人书画扇面之风气”。
是后,书画折叠扇风气大盛,名人显贵,名家流派,文人墨客都善笔于折叠扇,遂成明清以来独具一格的书画形式。
折叠扇以其独特的造型--一条圆弧和经过这条弧的两个端点的两条圆半径的图形而定为扇形。
多少丹青妙手为之倾倒。
巧妙的构图,使扇面展开时不觉得是画在半环形式的扇面上,感觉如同画在一张平整的长方形的横幅上一样。
扇面的书画更能反映每位书画家的艺术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