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咽通气管的临床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24
口咽通气管的使用第一节口咽通气管使用技术【适用范围】1.缺乏咳嗽或咽反射的昏迷患者,有自主呼吸而舌后坠致呼吸道梗阻的昏迷患者,气道分泌物增多时需要行吸引的昏迷患者。
2.癫痫发作或抽搐时需保护舌、齿免受损伤的昏迷患者。
3.同时有气管插管时,用来取代牙垫作用。
4.以手法开放气道无效的患者。
【目的】1.解除患者鼻咽部呼吸道梗阻,防止舌后坠,保持呼吸道通畅。
2.为患者进行口咽部吸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改善肺通气。
3.促进患者呼吸功能,预防肺不张、坠积性肺炎等肺部感染。
4.癫痫发作或抽搐时,保护患者舌、齿免受伤害。
【操作前准备】1.用物:口咽通气管(根据患者选择合适的型号)、压舌板、张口器、无菌手套。
2.护士:按要求着装、洗手。
3.患者:取平卧位,头后仰。
4.环境:安静、光线明亮。
【操作步骤】1.携用物至病床旁,核对患者,并向患者或家属解释操作目的及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2.帮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对于昏迷患者,放平床头,使患者取平卧位,头后仰,使上呼吸道、口、咽、喉三轴线尽量重叠。
3.清除口腔及咽部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4.戴手套,选择合适的口咽通气管,其长度应为门齿至耳垂的距离。
5.置入口咽通气管(方法有两种):(1)直接放置法:可使用压舌板协助,压舌板从臼齿处插入(牙关紧闭者使用张口器),将口咽通气管的咽弯曲部分沿舌面顺势送至上咽部,将舌根与口咽后壁分开。
(2)反向插入法:将口咽通气管从臼齿处插入,咽弯曲部分向腭部插入口腔(牙关紧闭者使用张口器),当口咽通气管内口接近咽后壁时(即已通过悬雍垂),即将其旋转180°,当患者吸气时顺势向下推送,弯曲部分下面压住舌根,弯曲部分上面抵住口咽后壁。
6.检查人工气道是否通畅:将手掌放于口咽通气管外口,感觉有无气流;或将少许棉絮放于外口,观察有无随患者呼吸的运动。
7.检查口腔,固定口咽通气管。
8.帮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9.洗手,记录放置时间。
口咽通气管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及护理口咽通气管属于非气管导管性通气道,具有操作迅速简便、易于携带、可随意调节、通气效果好等优点,是一种不需要特殊器械就能够在数秒钟内迅速获得有效通气的通气方式,特别适合于紧急情况下使用。
在院前急救过程中,由于急救现场的特殊性、伤病员病情的复杂性和紧急性、工作环境的不确定性,通畅的气道是复苏的首要环节。
在急救过程中积极采用口咽通气管控制气道,解除呼吸道梗阻,它的应用为抢救病人争取了时间和条件,是挽救患者生命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1 材料、结构、规格1.1 材料口咽通气管是一种由弹性橡胶或塑料制成的硬质扁管形人工气道,呈弯曲状,其弯曲度与舌及软腭相似[1,2]。
我院常使用的口咽通气管有两种类型,中央单通道型口咽通气管(图1),双侧工字通道型口咽通气管(图2)。
中央单通道型中央有腔,具有方便吸痰、改善通气两种功能。
双侧工字通道型中央无腔,两侧有小腔,具有改善通气功能,但吸痰效果较前者差。
中央单通道型通气管外形圆润光滑,插管及在口腔旋转时易于操作且对口腔黏膜损伤小,因此通常使用中央单通道型口咽通气管作为急救开放气道的首选。
图1 图21.2 结构包括咽部端和法兰盘端,咽部端指口咽通气道插入病人口咽的一端;法兰盘端处于牙齿和牙龈外部的一端[3],处于上下牙齿及牙龈外,可以起到防止口咽通气管滑入呼吸道的作用。
1.3 规格口咽通气管一般以公称长度“厘米”为型号标志,标识于口咽通气道法兰盘端,不同型号的口咽通气道一般在法兰盘端内口处以不同颜色区分,让使用者一目了然。
中央单通道型规格为30mm -120mm,双侧工字通道型规格4号—11号。
其最小内部尺寸为2.5—5.5mm。
2 型号的选择2.1 随着口咽通气管型号的增大,其形状和长度逐渐增加,以适应不同年龄不同体型的患者使用。
口咽通气管长度相当于从门齿至耳垂或下颌角的距离。
2.2 使用口咽通气道的位置要正确而且型号要合适,这样其咽弯曲段正好位于舌根后,通气管腔的前端位于会厌的上方附近。
口咽通气管放置
适应症:
1)主要在紧急状况用于意识不清病人因呕吐反射减弱或颌部肌肉松驰引起的气道梗阻,
防止舌根后坠,保持呼吸道通畅;
2)简易球囊给氧时,口咽通气管能抬起咽后软组织,有利于肺通气及防止胃胀气
3)更易吸除病人口咽部的分泌物
4)癫痫发作或抽搐时保护舌齿免受损伤,
5)同时有气管插管时,取代牙垫作用,避免牙关紧闭,压迫气管导管
操作要点:
1、体位:放平床头,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头后仰,使上呼吸道三轴线口、咽、喉尽量一直走向
2、选择合适的口咽通气管:即测量病人耳垂到口角的距离为合适长度,宁长勿短,宁大勿小,
3、放置方法:
直接放置法:用舌钳或压舌板作为辅助工具,将通气管的咽弯曲沿舌面顺势送至上咽部,将舌根与口咽后壁分开;
反向插入法:是将口咽通气管倒转弓背向上从后臼齿处插入口中,当其前端接近口咽部后壁时,将其旋转180℃成正位,并用双手母指向下推送至合适的位置;即将通气管的双翼置于双唇间舒适的位置
4、测试人工气道是否通畅:以手掌放于通气管外侧,于呼气期感觉是否有气流呼出,或以少许棉絮放于通气管外,观察其在呼吸中的运动幅度,此外还应观察胸壁运动幅度和听诊双肺呼吸音
5、固定方法:气流通畅后用胶布交叉固定于面颊两侧,以免脱出,也可用扁带绕至患者颈后部固定,可解决了胶布固定存在的缺点;
注意事项:
1.禁用于意识清楚、有牙齿折断或脱落危险、口腔内及上下颌骨创伤、咽部气道占位性
病变、咽部异物梗阻病人
2.放置前未清除口咽部异物如分泌物时可能导致误吸
3.不正确的插入可将舌推向咽部而致进一步的气道梗塞
4.定时检查口咽通气管是否保持通畅,病人呕吐反射恢复后应立即拔管。
口咽通气管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3-02-04T10:16:35.65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32期供稿作者:刘佳[导读] 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协助病人取平卧位,头后仰,使上呼吸道三轴线(口、咽、喉)尽量一直走向。
刘佳(安徽省宿州市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急诊科安徽宿州 234011)【关键词】口咽通气管院前急救护理应用【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2-0070-02口咽通气管是一种非气管导管性通气导管,通过下压舌体防止舌后坠,支撑舌腭弓和悬雍垂,从而开发气道,并减少口到咽喉部的解剖死腔而改善通气。
因其操作简便,易于掌握,能在数秒内迅速开发气道,故广泛应用于院前急救。
1 临床资料1.1上呼吸道德解剖特点咽和喉部是上呼吸道最容易发生梗阻或堵塞的部位,此部的通畅程度取决于舌肌以及上呼吸道肌群的张力和咽喉组织或器官的解剖变异(如扁桃体肿大,咽喉肿瘤,血肿或异物)。
支配上呼吸道肌群的神经纤细,极易受缺氧、镇静止痛药等抑制,甚至在睡眠情况下就会发生(打鼾,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肥胖、局部肿大、分泌物潴留时更易发生。
当下颌松弛、舌根后坠以及维持咽和喉功能的肌群松弛时,就产生上呼吸道梗阻。
1.2口咽通气管可以达到以下目的①支撑松软和塌陷的组织,维护呼吸道的通畅,提供人工通气的管道;②使吸气或呼气定向经过通气道进入肺或呼出体外,通过封闭咽部和⁄或喉部实现;③无创性或轻微刺激;④使用简单,不需辅助器材,不需训练或仅经简单训练,就能迅速建立通气管。
1.3口咽通气管的形状传统的口咽通气管是一种由弹性橡胶或塑料制成的硬质扁管型人工气道,呈弯曲状,其弯曲度与舌及软腭相似。
目前最常使用的口咽通气管呈“?”型,主要由翼缘、牙垫和咽弯曲部三部分组成;一种改进的“S”型是在“?”型的基础上增加了口外通气管,当病人出现呼吸骤停时,可以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前端带套阑的口咽通气管,套阑的设计结合了口咽部的解剖形态,充气后的套阑是型的,密封性更好,并加了标准接头,能与机械通气系统衔接;PAXPRESS通气管;King氏喉通气管、船型垫式口咽通气管通过特殊的设计采取不同的方法封闭食道,可避免胃反流和误吸。
口咽通气管的选择原则在选择口咽通气管时,需要考虑以下原则:1. 适用病情:口咽通气管适用于气道梗阻,如严重窒息、呼吸急促等紧急情况。
在选择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呼吸道状况来判断是否需要使用口咽通气管。
2. 尺寸选择:口咽通气管有多种尺寸可供选择,尺寸选择的原则是根据患者年龄、体型和性别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而言,成人男性可选择较大尺寸的口咽通气管,而儿童和女性则需要选择较小尺寸的口咽通气管。
3. 材质选择:口咽通气管一般由柔软的材质制成,如硅胶或橡胶等,以确保插入时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此外,材质选择还应考虑患者对材质的过敏情况,避免引发过敏反应。
4. 消毒和清洁:口咽通气管在使用前需要进行消毒和清洁,以确保其无菌状态。
消毒方法可以选择高温蒸汽消毒或化学消毒等,清洁时可以使用温水和肥皂清洗,并彻底冲洗干净。
5. 安全性:口咽通气管在插入时需要保持安全,并避免对患者口腔和咽喉造成伤害。
在插入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刺激患者呕吐反射,同时应确保通气管插入的深度适中,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
6. 检查和维护:口咽通气管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功能正常。
检查时应注意口咽通气管是否损坏或变形,并及时更换;维护时可以使用适当的润滑剂来保持其表面光滑。
7. 拔管时机:在病情好转后,需要及时拔除口咽通气管,以恢复患者正常呼吸。
拔管时应注意操作技巧,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口咽通气管作为呼吸道紧急救治的常用器械,其选择原则包括适用病情、尺寸选择、材质选择、消毒和清洁、安全性、检查和维护、拔管时机等。
在选择和使用口咽通气管时,医务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同时,口咽通气管的选择和使用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个体化的判断和决策,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口咽通气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标签:口咽通气管应用护理口咽通气管又称口咽导气管,为一种非器官性通气管道,自口咽通气管问世以来,它已1成为一种显而易见的安全装置。
近年来各大医院已应用于临床,并对口咽通气管的材料和结构、型号的选择和置管方法、置管后的固定、护理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将临床应用报告如下:1 材料结构1.1 材料口咽通气管是一种由弹性橡胶或塑料制成硬质扁管型人工气道,呈弯曲状,其弯曲程度与舌及软腭相似。
目前有4中系统、两种类型:柔软的口咽通气管,口对口急救口咽通气管,半硬式口咽通气管,双通道半硬式口咽通气管;两种类型即橡胶型和塑料型。
橡胶型为黑色,柔软,中央有腔,具有方便吸痰、改善通气两种功能。
塑料型为白色,半硬,中央无腔,两侧有小腔,具有改善通气功能,但吸痰不方便。
因此,用塑料制成的口对口急救口咽通气管较为实用,其在通气效果、方便吸痰、易于固定、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减少交叉感染等方面均优于其它类型。
1.2 结构目前使用的口咽通气管有两种形状:一种是“S”型,由口咽导气管、口盖及口外通气管三部分组成;另一种形状呈“?”。
马东晖将ID8.0mm的气管导管改制成口咽通气管,在置管、型号选择灵活多用、同期效果、咽部软组织损伤方面均优于传统型。
各形口咽通气管都具有各自不同优、缺点,在临床实践中将得到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2 型号的选择与置管方法2.1 型号的选择口咽通气管有多重型号,大小不等,在使用时要因病人具体情况选择合适型号,合适的口咽通气管应该是:口咽通气管木段位于上咽部,将舌根与口咽后壁分开,使下咽部到声门的气道通畅。
因此,较为安全的选择方法是:宁长於短,宁大勿小,因为口咽管太短不能经过舌根,起不到开放气道的作用,口咽管太小容易误入气管。
2.2 置管方法插入时应先清洁口腔内分泌物、呕吐物。
置管方法分为两种,一种为直接放置:将通气管的咽弯曲沿舌面顺势送至上咽部,将舌根与口咽后壁分开;另一种为反向插入法:把口咽管的咽弯曲部分向腭部插入口腔,当其内口接进口咽后壁时(已通过悬雍垂),即将其旋转180度,借患者吸气时顺势向下推送,弯曲部分下面压住舌根,弯曲部分上门抵住口咽后壁。
口咽通气管的使用方法口咽通气管(应用范围、操作方法)口咽通气管是一种用于人工通气的咽喉导管,主要应用于因呼吸道阻塞、气道分泌物过多、休克等原因导致呼吸困难的患者。
它的使用既能保持气道通畅,又可以通过管道进行气道清洁和药物给予。
下面将详细介绍口咽通气管的使用方法。
一、选择合适尺寸的口咽通气管口咽通气管的尺寸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和身体状况等因素来选择。
一般来说,成人的口咽通气管尺寸为8号至9号,而儿童则需要选择相应年龄段适合的尺寸。
如果不确定尺寸的话,可以通过试戴的方式选择合适的尺寸,以确保管道与患者的咽喉相适应。
二、准备工具和器械使用口咽通气管前,需要准备好以下工具和器械:1. 口咽通气管;2. 一次性手套;3. 输液接头;4. 注射器;5. 布垫或护理垫。
三、准备患者及操作前的准备1. 与患者进行沟通,向其说明使用口咽通气管的目的、过程及可能的不适感;2. 让患者保持平躺位,头部稍向后仰,借助枕头垫高;3. 使用一次性手套,并保持操作区域清洁;4. 准备好口咽通气管,确保没有明显的毛刺或损伤;5. 打开嘴巴,用手固定下唇,用造口镜或探查器伸入咽喉道并查看清楚,以确保气道畅通。
四、插入口咽通气管1. 用手将患者下唇向下拉,并轻轻推开患者上唇;2. 拿起口咽通气管,在握住连接部位的同时,将连接部位用一次性手套或纸巾包住,以免交叉感染;3. 朝着患者口腔的底部推入口咽通气管,直到接触到齿龈为止,然后缓慢而均匀地将其插入口喉余以下,使其通过咽喉进入气管;4. 插入过程中,可以用手指固定咽喉部位,以帮助口咽通气管向前推进;5. 注意避免插入时伤及患者牙齿和口腔黏膜;6. 当感觉到口咽通气管插入到正确位置时,将其连接器插入输液接头上,插头口使用手进行压紧,确保连接处紧密无漏气。
五、确认和固定1. 插入口咽通气管后,需要确认其位置是否正确。
通过观察胸部起伏、听诊呼吸音、胸部X光等方法来确定;2. 使用固定带或纱布将口咽通气管固定在患者鼻部或面颊上,以防止其滑动或脱落;3. 将呼吸机或手动呼吸囊连接到口咽通气管的连接器上,进行人工通气或辅助通气。
口咽通气管的使用流程1. 简介口咽通气管是一种用于维持呼吸道通畅的医疗设备。
它适用于一些特定情况下需要辅助通气的患者,如麻醉诱导、全身麻醉中、面罩氧气通气不足等。
口咽通气管的使用流程对于医护人员来说非常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其使用步骤。
2. 使用步骤以下是使用口咽通气管的具体步骤:步骤一:准备工作1.医护人员需要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和护目镜。
2.检查口咽通气管的包装是否完好,是否过期。
如果有问题,则需要更换新的通气管。
步骤二:患者准备1.将患者置于平躺位,并给予必要的麻醉。
2.清理患者口咽部的分泌物和异物,确保通气管的插入顺利进行。
步骤三:插入口咽通气管1.医护人员戴上干净的手套,拿起已经打开的口咽通气管。
2.将通气管的末端点向患者的下颚,稍稍提起患者的下颚。
3.慢慢将通气管插入患者的口腔,直到触及患者的咽根部。
4.插入口咽通气管时需要小心,避免伤及患者的牙齿和颈部软组织。
步骤四:固定通气管1.在确保通气管插入正确位置后,医护人员迅速将通气管与患者口咽部的黏膜结合处固定好。
2.使用胶布或其他合适的固定器材,将通气管稳固地固定在患者的面部,避免它的滑动和脱落。
步骤五:连接通气设备1.将通气管的另一侧连接到呼吸机或面罩氧气系统上。
2.在连接之前,确保通气管与通气设备的连接口是干净的,没有堵塞或损坏。
步骤六:监测和调整1.确认通气管是否正常工作,患者是否得到足够的通气支持。
2.监测患者的呼吸和氧合情况,并根据需要调整通气参数。
3. 注意事项使用口咽通气管时需注意以下事项:•医护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操作技术和知识,避免插入不当或操作不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在使用口咽通气管前,应仔细检查其的完整性和有效期,并确保其无损坏和污染。
•通气管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型和需要进行合理选择。
•插入通气管时需小心轻柔,避免损伤患者的口腔、喉咙和颈部结构。
•在固定通气管时,应注意避免过紧或过松,避免不必要的压力或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