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79.65 KB
- 文档页数:2
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理念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创新应用,优化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方法:以人文关怀理念为指导,在精神科病房实施个性化护理。
重点包括:优化病房环境,增强患者舒适感;加强护患沟通,赢得患者信任;及时疏导患者负面情绪;注重健康宣教,提高患者依从性;关注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等。
结果:通过实施人文关怀理念,患者的情绪稳定、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自理能力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达95.12%,不良事件发生率降至8%。
同时,人文关怀的落实有效改善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缓解了工作压力。
结论:人文关怀理念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创新应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文化,增进了护患和谐,提升了患者康复质量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正文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压力的增大,精神疾病患者人数逐年增多,对专业化、人性化的精神科护理服务需求与日俱增。
精神科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特殊性和复杂性,不仅需要护理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和个体需求,给予人文关怀。
本文将探讨人文关怀理念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创新实践应用。
一、优化病房环境,增强患者舒适感优质的病房环境是人文关怀的基础。
精神科患者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宽敞、温馨、整洁的病房环境有助于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
我们在病房走廊装饰了温馨的壁画和宣传栏,摆放绿植和鲜花,为患者营造温馨、舒适的就医氛围。
同时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特点,在病房内设置适当的镜子、报刊杂志等生活设施,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
通过优化病房环境,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感。
二、加强护患沟通,赢得患者信任精神科患者常常存在认知障碍,不能准确表达个人需求。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主动关注患者的每一个细微表情和行为,用平和的语气与患者交流,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及时疏导解决患者的困惑和担忧。
同时,我们会邀请患者家属参与治疗过程,设身处地为患者考虑,全面了解患者生活环境和个人需求,从而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体现人文关怀精神的护理工作体现人文关怀精神的护理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医院该如何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积极应对“入世”后医疗市场形成大市场、大竞争的格局,更好地服务经济建设,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呢?针对以上的要求,我院今年开展了“某某”活动。
在活动期间,护理人员在各个方面不断完善和改进自己,为病人提供更为专业,更为科学的服务,使病人的满意率不断提高。
护理工作是临床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言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而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医学科学的发展,病人的诊疗要求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为了满足病人需要,提高病人的满意率,在护理病人的过程中,人文关怀始终贯穿其中 1.转变观念,加强护患之间的交流沟通,不断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
要把病人当亲人。
患者入院时有人热情相迎,出院有人笑脸相送;处处尊敬患者,服务细致周到。
2.让病人看明白病,费用明白是关键,是让病人享有知情选择权的重要体现。
常用药品及价目公开、住院费用“一日清”和电脑触摸查询系统的开通,使患者不再是”雾里看花”,消除了交糊涂费、花冤枉钱的疑虑,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3.进一步明确责任护士的职责,加强护理安全质量管理。
努力预防护理差错的发生。
4.转变服务理念和护理工作模式。
责任护士在病人入院时,热情接待,介绍入院须知,做好导诊导检服务,合理安排护理时段。
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实行事先告知制度。
检查前后,手术前后,护理工作做到有解释、有指导、有效果。
病人出院时,送上一份“健康联系卡”。
做好出院前的再次沟通,把病人送到病区电梯门口。
实行这一工作模式后,住院病人在整个住院过程中都感受到浓郁的亲情,住院病人的满意度不断上升。
5.实施人情化管理,使病人有“病房是一个舒适的家”的感觉。
在抓管理过程中,护理人员把情与管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同情心爱心的驱使下,恰到好处地进行管理,让病人在住院期间感到病区是个家,这里有温暖、有爱心、有同情、有支持、有理解、从而有治愈的信心。
对精神科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剖析摘要】目的:剖析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后所发挥的实际作用,从而得出人文关怀对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具体意义。
方法:从护士的实际工作入手,将人文关怀融入这个大环境之中,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入院的患者230例,将这些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各115人,两组各采取不同的护理工作以检验人文关怀的实际作用,其中对照组正常护理,至于干预组的护理工作要融入人文关怀思想,对照二组患者所接受的护理先后分别给予的生活质量、与满意度评价高低。
结果:实验发现二组患者给予的评价中生活质量都比之前上升,可干预组的提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当前护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与生活质量的满足感,可在人文关怀的支持下得到显著提高。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人文关怀【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4-0274-02全心全意服务患者、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这是人文关怀服务的核心准则,也是医院发展所必需坚持的服务标准,人文关怀发展的前提便是要注重人道培育。
包含:不可侮辱患者的尊严、要坚持生命平等、公平看待病人等[1]。
由于精神有问题的患者,他们的思维混乱、意识模糊,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经常会出现自残、伤人、情绪转变极大等突发状况,由于患者的心理和行为没有规律可言,这导致精神科护理的工作充满了危险性。
通过药物等可让精神患者的病症得到相应的削减,可实际意义不大,无法让这类疾病的结果产生变化。
我们从2018年1月开始,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思想,收获了实际有效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在疗区住院的230例患者,他们的精神都存在问题:暴躁、忧郁、心理问题等。
精神科护理工作要全面的了解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再有针对性的通过人文关怀进行心理干预,激励和调整患者的情绪、心理问题等,使患者可以愿意接受医治,尽快得到痊愈。
人文关怀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以人文关怀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为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人文关怀在精神科护理中的重要性精神科患者往往身心疲惫,需要更多的关怀和支持。
人文关怀强调对患者的尊重、理解和关爱,能够提升患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康复进程。
在精神科护理中,人文关怀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人文关怀的具体应用方式1. 建立信任关系:护士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倾听患者的心声,并给予积极的回应。
只有建立了信任关系,患者才会更愿意和护士进行交流,分享内心的困扰。
2. 尊重和理解:护士应尊重患者的隐私权和人格尊严,不以任何方式伤害患者的情感和尊严。
同时,护士还应理解患者面临的困境和压力,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
3. 情感关怀:护士需要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心理困扰。
通过开展心理支持活动、提供心理咨询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4. 文化敏感:护士应该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患者保持敏感,并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和习俗。
在提供护理过程中,要避免对患者的文化背景产生歧视或偏见。
5. 家庭支持:在精神科护理中,护士要与患者的家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家庭支持对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护士可以通过提供家庭教育、定期沟通等方式,帮助家人更好地理解和支持患者。
三、人文关怀在精神科护理中的效果1. 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通过人文关怀,能够使患者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并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患者在感受到关怀和支持的同时,也会对治疗产生更多的信心和动力。
2. 提升患者的自我价值感:人文关怀能够增强患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他们重新找回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这种积极的心态对于康复非常重要,能够促进患者更好地面对疾病和困难。
3. 缓解患者的心理痛苦:人文关怀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减轻患者的心理痛苦。
护士的陪伴和关怀能够给患者带来安全感和温暖,让他们感受到被关爱和重视的重要性。
人文关怀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分析人文关怀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100例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有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接受人文关怀,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地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人文关怀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突出,值得推广。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人文关怀;护理效果人文关怀以长期的临床护理工作实践为基础,是经过不断摸索、归纳、概括的一种创新护理模式。
现阶段,医学模式已经发展成为生物-心理-社会性质的模式,传统的护理服务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患者的需求,各大医院都围绕患者的需求为中心,广泛推广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这形成了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从人文关怀理念入手,将传统的护理服务中渗透人文关怀理念,从细微处着手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人文关怀的核心是为患者提供精神方面的安慰,人文护理是目前护理工作中的一项主要内容,将“以人为本”贯穿于护理工作中。
精神科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该病病程较长,具备一定的迁延性特点,该病通常属于慢性病,具有很高的致残率,预后效果不好,患者的自知能力、自控能力较差,所以需要对其进行人文关怀。
本文主要研究了在精神科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产生的重要价值。
现将详细阐释实验报告。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择100例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有患者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史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式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治疗进程开展严格的管理,帮助患者满足其日常所需,做好病房清洁工作,保持病房内空气清新、卫生达标,维护好正常的病房秩序,预防发生意外事件;了解患者的各项体征状况,对其精神状态实时给予关注,认真记录患者的服药情况;为患者讲解与其病情相关的知识,帮助其进行康复训练。
精神科治疗管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分析发布时间:2022-12-19T08:33:43.265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21期作者:冯娜[导读]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下,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冯娜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 150056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下,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越来越多的人患有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不同于常人,所以精神科治疗复杂而危险。
在治疗和发育期间必须进行干预行为。
必须加强精神科治疗管理中的人道主义治疗。
在本文中,阐明精神科治疗管理中人文关怀的概念。
根据多年的临床治疗经验描述精神科治疗管理中的人文关怀治疗。
增强精神科治疗领域的人文关怀的治疗援助。
关键词:精神科;精神疾病;治疗管理;人文关怀引言:精神障碍主要是指人的大脑受到其他精神活动,例如忏悔、情感、行为、意识和其他精神的干扰。
精神疾病的一般状态是更常见的临床疾病。
在正常情况下,患者在妄想、幻觉、哭泣和发作后大笑。
出现各种副作用,例如非永久性、自言自语和奇怪的行为。
甚至出现自我封闭、自杀等措施,这些严重的行为会毁了一个人的一生。
人文关怀在精神科治疗中的应用体现在医务人员身上保护精神疾病患者的安全、权利需求、尊严特征等。
医护人员应关注人的灵魂,与患者同行,使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诊断和治疗技能和服务的先决条件,增加心理层面的心理需求,增强对住院病人整体服务水平,构建和谐养护的关系。
1人文关怀的意义关心他人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沉默的语言。
在我国,一些研究人员表明,由于人类文明的进步,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是现代化的医院和现代医学的重要标志。
人性化护理怀也叫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在护理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接受。
在精神科治疗管理中,心理健康护理是情绪化的的,患者经常会出现异常行为。
必须纳入常规治疗以及精神疾病患者个人治疗方案。
2人文关怀的体现2.1.公共媒体层面治疗精神患者的精神障碍,实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叙事护理之人文关怀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4年来,每天都在重复同样的工作,遇到形形色色的患者,自己的脾气也是越来越差,耐心也越来越少。
大概半个月前,科室来了一位患者,初见的时候,整个人黑瘦黑瘦的,个人卫生也差,说话也说不清楚,自己的时候基本不会做,看到这种病人的时候,第一反应,这是一位精神发育迟滞的患者,这同时也是一位我管床的患者。
因为是我管床的病人,所以我会对他多留意,每次交接班及自己当班的时候,都发现,吃饭要人督促,洗澡要人帮忙,被子不会叠,晚上还尿床同时话也少,孤僻,这期间和他聊过几次,没有明显好转,就感觉焦头烂额,这个患者不好弄,是个麻烦。
但是,经过了差不多半个多月的治疗,他的情况渐渐有了好转,饭也能自己吃了,洗澡也能自己洗,晚上也不尿床了,虽然人还是有些孤僻,但比刚来的时候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让我心头一喜,决定和他好好聊聊。
我说:王某某,最近怎么样呀,我是你的管床护士,你还记得么?虽然他说话还是吐词不太清晰。
他说:我记得的,你上次和我说过,我一直记着咧。
我微微一笑说:看来你的记性还蛮不错呢。
他腼腆的笑着。
我说:在这里住着还习惯吧,有没有人欺负你呢。
他快速摆着手说:没有人欺负我呢,大家都挺好的,住着还是蛮习惯了,就是刚来的时候不太习惯。
我说:那就好,有什么事都可以和我说。
”你最近还有没有尿床呢”我说。
他不好意思道:没有呢,没有呢,早就没有尿床。
我哈哈一笑,接着道:家人有没有人来看过你,想不想家?“家人来看过一次,带了些吃的,还是有点想家的”他道。
我说:嗯。
在这里安心治疗,把病治好了就回家,帮你家人做事,赚钱。
“嗯”他说。
自那之后,他经常主动和我打招呼,我也经常交他一些生活上的技能,虽然他是精神发育迟滞,但是学这些还是挺快的。
和他交流多了,我的脾气也越来越好了,耐心也好了,他跟我刚见到他时也简直是判若两人。
有时候精下来想想,他们这些精神发育迟滞的患者,不是他们能选的,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要戴有色眼镜去看他们,多一些关爱,多一次帮助,呼吁社会多给他们一些关心。
精神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及人文关怀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和人文关怀在精神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通过心理护理和人文关怀改变精神病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通过营造人文关怀氛围,实施人性化服务,将人文关怀融入日常护理工作中,让高质量的服务落实到每一个患者身上。
结论精神科护士正确实施心理护理和人文关怀有助于解决现存问题,为精神病患者提供独特心理护理和人文关怀是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很重要的工作,它是通过语言行为及非语言行为等对患者进行的一种精神护理,它采用科学启发解释、教育或暗示,唤起患者的积极情绪,从而改善心境使患者从不安、烦闷、消极、抑郁等情绪中摆脱出来,以积极的态度接受治疗。
笔者通过在精神科工作中尝试做好精神病患者的心理护理,给予人性化护理,体会到被尊重、被关爱、被理解。
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增强,护患关系也更加融洽,也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高。
1 强化心理护理、人文关怀护理服务理念人性化服务理念不只是对患者言语上、态度上、服务上给予更多的体贴和关爱,更要全面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的人文素质,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为其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提供更多的人文关爱,以增加服务内涵。
工作人员对待患者态度温和,耐心听取患者的倾诉进而了解患者的需求。
对不同的患者采用不同的心理疏导方法,注意谈话技巧,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想法,消除负向心理负担,唤起患者的积极情绪。
2 心理护理的具体方法通过和患者言语交谈,达到解决患者心理问题的目的。
个别心理护理是由护士完成,对患者采取个别指导、鼓励、暗示、劝解、疏导等方法。
在进行心理护理时,护士首先应仪表端庄、态度和蔼、言语温和,给患者以亲切感和安全感。
使患者愿意与护士交往,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1入院时的心理护理接住院处通知后,值班护士根据病情需要安排合适的房间、合适的床位、餐位。
一般新患者安排靠近护士站的房间,老年患者安置在老年病房,传染病患者安置在隔离室以便隔离。
对有暴力行为史、年轻男性及所患的重型精神障碍的高危人群,护理上给予重点监护和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高喜梅(湖南邵阳市宝庆精神病医院,湖南 邵阳 422000)摘要:目的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效果。
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精神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取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在此基础上加强人文关怀,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观察组发生暴力事件2次,占3.3%,对照组发生18次,占30%。
观察组满意率为98.3%,对照组满意率为75%。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精神科护理中应用人文护理,可明显降低暴力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人文关怀;精神科;护理中图分类号:R 474 文献标识码:B就疾病性质而言,临床精神科收治的患者存在一定特殊性,因精神病患者行为和情绪有较大不确定性,临床上简单的活动即会形成风险隐患,如患者冲动、伤人、毁物、自伤等暴力风险,与医院其它科室比较,对精神科患者的护理操作更易发生不安全事件和医疗纠纷[1]。
人文关怀是在护理工作中应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护理的任务和核心,体现对患者关爱和尊重,以对人的精神关照为终极目标,是一种人道化、人性化护理服务的行为实践。
在精神科护理中充分融入人文关怀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精神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取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在此基础上加强人文关怀,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20例,男63例,女57例,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38.4±8.5)岁,住院时间3d-13w,平均(3±2.1)w。
均符合CCMD-3诊断标准,患者均为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期及器质性精神障碍。
病程0.5-28年,平均(12.5±5.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