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管理中人文关怀的思考
- 格式:docx
- 大小:28.15 KB
- 文档页数:2
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的思考在医疗服务领域,优质护理服务是保障患者身心健康、促进康复的重要环节。
而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更是提升护理质量、满足患者需求的关键所在。
人文关怀,简单来说,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护理服务中,它体现在对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需求的关注和满足上。
首先,从患者的生理需求来看,优质护理服务不仅要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操作,如准确的给药、精细的伤口护理等,更要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人文关怀。
比如,在为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时,护士可以通过温和的语言、轻柔的动作来减轻患者的紧张和疼痛。
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要定时协助其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疮的发生。
这些看似平凡的护理工作,如果都能融入人文关怀的理念,就能让患者在生理上感受到舒适和安心。
心理层面的关怀同样重要。
患者在患病期间,往往会经历各种心理变化,如焦虑、恐惧、抑郁等。
护士作为与患者接触最为密切的医疗人员之一,应当敏锐地察觉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给予及时的支持和疏导。
一句温暖的问候、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耐心的倾听,都可能成为患者战胜病魔的强大精神动力。
比如,对于癌症患者,他们不仅要承受身体上的巨大痛苦,还要面对死亡的威胁,心理压力极大。
护士可以通过与他们分享成功的治疗案例,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治疗,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社会层面的人文关怀也不容忽视。
患者在患病后,其社会角色和生活方式可能会发生改变,这可能会给他们带来孤独、失落等负面情绪。
护士可以通过帮助患者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组织患者之间的交流活动等方式,让患者感受到社会的支持和关爱。
同时,对于康复出院的患者,护士还可以提供必要的康复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尽快回归正常生活。
然而,在实际的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并非一帆风顺,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较大。
由于医疗资源的相对不足,护士往往需要承担大量的护理工作,导致他们在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精力不足、情绪疲惫等情况,从而影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人文护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针对精神科患者,采取人文护理理念,就人文护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方法:于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选取100例精神科患者,按照随机均等分组法,观察组患者采取人文护理,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康复疗效评定量表评分、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护理前两组康复疗效评定量表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康复疗效评定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人性化护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中表现良好,在降低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评分、改变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态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工作;基础护理;人文护理理念精神科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仅采用常规护理手段,无法充分认识到患者的主体地位,护理工作水平较低。
当前形势下,公众的就医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人文关怀理念受到了高度关注。
因此,相关人员应重视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中的作用,为护理人员改进后续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的精神科患者人数为100例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本院就诊的100例精神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观察组中,男:女=26:24,对照组中,男:女=27:23,对照组中年龄段24-78岁,平均年龄51.7±3.6岁,观察组中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51.8±3.4岁。
研究人员在确定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时应向患者家属详细介绍本次实验的内容及可能导致的后果,并征得患者家属的同意。
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本次实验的开展。
两组精神科患者基础资料可以用于比较,组间数据不存在较大的差距,(P>0.05)。
1.2方法在基础护理中,护理人员应按照医嘱及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常规护理手段,通过知识宣讲、饮食管理、生活管理等方式保证治疗的效果。
精神科人文关怀护理范文道德护理是在护理职业活动中临床护理人员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
现今,医学模式在不断的发生转变,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但是对医护人员提出的职业要求,同时已经成为现代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由于精神科的护理工作所面向的对象比较特殊,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护理道德就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作者根据自身在精神科工作的临床经验,总结了几点精神科道德护理的应用,现总结如下。
1、维护精神病人的尊严,树立人本的理念人的正常生活包括心理和生理的变化,生理上会表现为异常的情况出现,当然心理上也同样会生病,我们不可以用一样的眼光来看待心理疾病患者,精神疾病患者也是人,也有自己的选择和意愿,不论其临床表现怎样,都应该维护其尊严,尊重其存在的价值,我们说在别人及患者本身没有受到伤害的情况下,应该尊重患者的选择和意志。
精神病患者多得不到正常的待遇,威胁到其生命健康,我们作为一名精神科的护理工作者,应尽最大努力来保护患者的生命健康,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要关心患者、尊重患者,把患者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绝对不可以讽刺、侮辱、虐待病人。
假如患者所提的要求合乎情理,护士应尽量满足,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掌握患者的变化,这有助于临床护理工作的进展。
2、培养心理素质,树立专业美德精神科护士要时刻记得自己所面对的是失去理智、心理有缺陷的患者,这就对精神科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但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顽强的意志、坚强的信念,同时还能摒弃社会上对精神病人的偏见,对病人理解和同情,对待患者要有耐心,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面对突发事件要冷静认真思考,在和病人接触的过程中,要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由于精神病人受到疾病的影响,有时可能会对医护人员做出冲动的行为,这种情况下,护士的心理上会出现程度不等的心理反应,这就要求护士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培养自身的心理素质,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进行自我调节。
3、正确认识精神疾病,工作作风严谨精神疾病患者多是由于精神因素导致的,这同样也是治疗精神疾病的切入口,因而,精神科的护理在面对患者时态度要和蔼,语言要温和,思想作风上应审慎适度,精神患者不但会出现行为紊乱、道德沦丧以及人格障碍等表现,同时还会出现一些不自觉的行为,这些都会引起患者内心的敌意、矛盾、冲突以及压力增加,在自身意志力不够强的状态下就会表现出来。
论人文护理服务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在“以人为本,护理先行”的精神指导下,开展人性化护理,探讨人文关怀在精神科护理中的效果和价值。
方法:对本院精神病科的护士进行相关培训,先让护士体会关怀的感觉,然后再实施到患者身上,6个月后发放本院自己设计的300份问卷调查,对此阶段的成效进行评析。
结果:发放的300份调查问卷收回3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从调查表中得出,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医患关系、患者满意度、护士整体素质印象、护士职业道德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结论:开展人性化护理,将人文关怀灌输到护理工作中,不仅能够树立医院形象,增强患者依从性,而且其能够提高护士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素质,达到社会和经济效益双管齐下。
关键词:人文关怀;精神科;护理【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6-0165-01“以人为本”在我国当今社会已不是个陌生的词语,各行各业都在提出人性化服务,如此大背景下,以关爱患者的护理工作更当仁不让地成为医院实施以人为本的重要阵地。
目前,实施人性化服务、给患者人文关怀,让高质量的服务落实到每一个患者身上,提高患者满意度,成为我国医院的共同发展的主旋律,本院精神科深刻感知人文关怀在护理中的重要性,面对精神病这个特殊的群体,多年来坚持将“人”放在护理的首位,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2009年5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我科共收治精神病患者430人,其中精神分裂症318例,分裂样精神病48例,情感性精神病37例,器质性精神病12例,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3例,焦虑症4例,精神发育迟滞4例,其他4例,符合ccmd-3-r诊断标准。
2人文关怀的具体措施2.1入院初期的人文关怀:患者入院初期,患者处于症状高峰期,无自知力或自知力不全,常表现为敌对、反抗、不合作、紧张、害怕、焦虑、抑郁等心理。
这一阶段护理人员应以亲切的语言安慰和劝说,根据病情,采取与患者或家属进行入院宣教,介绍住院环境、分管医生、护士、护士长及各种住院制度(安全制度、物品管理制度、保护性约束制度等),帮助尽快适应病区环境。
精神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及人文关怀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和人文关怀在精神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通过心理护理和人文关怀改变精神病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通过营造人文关怀氛围,实施人性化服务,将人文关怀融入日常护理工作中,让高质量的服务落实到每一个患者身上。
结论精神科护士正确实施心理护理和人文关怀有助于解决现存问题,为精神病患者提供独特的护理关怀,能够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患者满意度得到很大的提高。
标签:精神病患者;心理护理;人文关怀心理护理和人文关怀是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很重要的工作,它是通过语言行为及非语言行为等对患者进行的一种精神护理,它采用科学启发解释、教育或暗示,唤起患者的积极情绪,从而改善心境使患者从不安、烦闷、消极、抑郁等情绪中摆脱出来,以积极的态度接受治疗。
笔者通过在精神科工作中尝试做好精神病患者的心理护理,给予人性化护理,体会到被尊重、被关爱、被理解。
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增强,护患关系也更加融洽,也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高。
1 强化心理护理、人文关怀护理服务理念人性化服务理念不只是对患者言语上、态度上、服务上给予更多的体贴和关爱,更要全面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的人文素质,真正做到以患者為中心,为其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提供更多的人文关爱,以增加服务内涵。
工作人员对待患者态度温和,耐心听取患者的倾诉进而了解患者的需求。
对不同的患者采用不同的心理疏导方法,注意谈话技巧,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想法,消除负向心理负担,唤起患者的积极情绪。
2 心理护理的具体方法通过和患者言语交谈,达到解决患者心理问题的目的。
个别心理护理是由护士完成,对患者采取个别指导、鼓励、暗示、劝解、疏导等方法。
在进行心理护理时,护士首先应仪表端庄、态度和蔼、言语温和,给病员以亲切感和安全感。
使病员愿意与护士交往,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1入院时的心理护理接住院处通知后,值班护士根据病情需要安排合适的房间、合适的床位、餐位。
一般新患者安排靠近护士站的房间,老年患者安置在老年病房,传染病患者安置在隔离室以便隔离。
精神科护理管理中人文关怀的思考姜杨【摘要】Psychiatric care is for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mental disorders. Due to mental symptoms caused by a series of abnormal mental activities,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orders could conduct attack, assault, self-injury, self-mutilation and other special behaviors, which results in the complexity and danger in psychiatric nursing. Respect and understanding patients and nurses are very important in psychiatric nursing management.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regions demonstrate their humanistic care by improving the staff's humanistic quality and building transitions in wards, which highlight the safety, comfort and convenience for patients and staffs in medical activities, and reflect that only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atients and staffs is the best embodiment of humanistic care.%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对象是罹患各种精神障碍的病人,精神障碍患者由于精神症状所导致一系列心理活动异常,出现攻击伤人、自伤、自残等特殊病症,使精神科护理更具复杂性、危险性。
人文关怀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我国医学人文精神遗产丰富,在现代社会中,它们尤为可贵,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遗憾的是,在近现代西方医学技术飞速发展影响下,我国医学界也表现出类似的重技术轻人文的现象,这些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技术化。
它把病人当作疾病的载体,病人成为现代医疗技术施与的对象,医患之间缺乏交流,对病人身心体验漠不关心。
二是商业化。
它把病人当作医疗消费的主体,尽可能在其身上挖掘赚钱的机会,医疗行为演变成为纯粹的商业行为,导致医学边界无限扩张,医疗腐败现状屡见不鲜。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公民的法治观念逐渐提高,尤其是在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实施以来,责任举证倒置,病人在医疗服务中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日益增强,医疗护患纠纷呈上升趋势。
一旦发生纠纷,其负面影响不可低估,再完善的纠纷处理办法也不如防患于未然。
因此,如何运用人文精神提高医护自身人文素质,如何有效沟通医患关系,使其和谐共赢就成了当前护理管理者的首要任务。
任务。
1提高护理管理者人文素养提高护理管理者人文素养由于医学的目的是救治病人,护理管理者除了应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之外,还应当具有一些人文精神中其他优秀的品质,如,利他主义、热心、谦虚、冷静的判断、沉着、果断等利他主义、热心、谦虚、冷静的判断、沉着、果断等[1][1][1]。
因此,。
因此,医学一直被认为是一门最具人文精神的学科,医护人员是最富人情味的职业。
基于医学的特殊性,医学人文精神的基本包括人文关怀、人文思想和人文行为,它们具体体现了医护人员对生命和健康的长远关爱,用心去帮助人、抚慰人。
医学不仅仅要把病人当作一个生物体进行治疗,更重要的是要把病人当作一个社会的人进行治疗,要达到这一目标,医学必须具备关爱人的品格。
人进行治疗,要达到这一目标,医学必须具备关爱人的品格。
基于以上医学的人文特点,护理管理者要做好护理队伍的排头兵,那么如何扮好这个角色,护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病人的安危,而护理管理者在这中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每个护理管理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精神科护理管理中人文关怀的思考
摘要:被送往精神科进行治疗的病人均患有各种精神障碍,这类病症会导致患
者出现一些心理活动异常,使患者产生自残、自伤、伤人等倾向,所以该类病症
是极为复杂又携带一定危险的。
在对精神科病人进行护理时,应着重理解和尊重
病人,而环境设计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人文关怀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辅助
作用,人文关怀的应用可以使护理过程更为方便、舒适,也有效保障了医护人员
和病人双方的安全[1]。
关键词:人文关怀;精神科
随着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上涨,我国人民生活的质量也有
了飞一般的改善,但是白璧微瑕,发展带来了亟待解决的崭新的问题——精神疾病,虽然当今的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得很先进了,但却并不能完全解决这类疾病。
我们认为,在该类疾病患者的每一个治疗过程中都应该加入适当的人文关怀环节,融入人文关怀理念,结合先进的医疗技术、全世界范围内的治疗经验以及患者具
体病情来发挥人文关怀理念的力量,使患者得到最优化的治疗和护理。
一、人文关怀理念
提到人文关怀,相信许多人都不陌生,将人文关怀放入医疗护理领域中,可
以尽可能将精神科医疗从业者的综合素质提高[2]。
精神病人中的大多数都是由于
心理原因而患病,所以护理时要从病人本身出发,为病人提供更细致、更耐心的
护理,本着医者患者一家亲的原则,给病人关怀并带给他们温暖,此法不仅可以
帮助病人改善病情,恢复健康,还有助于医疗护理的发展。
二、人文关怀在环境设计中的考虑
1、环境设计的安全方面
人文关怀可以考虑在环境设计中,但是我国发展人文关怀的时间不长,尤其
是和某些国家对比,还存在着一定距离,例如,在日本,医疗服务环境设计就更
为科学合理,有学习和参考价值[3]。
他们在设计医疗服务环境时,不仅能将护士
站作为工作的优化重点,而且他们的医疗诊室中会安装有报警功能的设施,在优化、升级这些设施的过程中,既可以使医生护士与患者接触时的安全得到保障,
也可以让医生和护士及时发现患者的突发病情,以便及时排除危险。
此外,过去
一般都只设置一个专用的护士通道,这样的设计导致了医护人员无法及时对病况
突发的病人进行救助,而在他们设计的医疗环境中,在基础的护士通道上又另设
了两个通道,其中一个被设为紧急通道,这样一来,医护人员不仅可以在紧急情
况下及时救助病人,而且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总的来说,如果医院对环境设计的
安全方面有周全的考虑,使医疗服务环境得到有利的改进和整治,就可以最大程
度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2、环境与设备的舒适度
目前,某些国家的医院都很重视病房环境与所用设施的舒适度,在这些医院
的眼里,有效地利用病房环境,努力提高设备舒适度,就可以有效地改善精神病
人的状态,使其更容易恢复健康。
例如,以前病房中的用餐区摆放的都是比较陈
旧和笨重的桌椅,这些桌椅使环境变得更为沉重,为了让护理服务的水平升高,
很多国家都淘汰了这一类桌椅,改换成了与便捷式酒店类似的轻巧且颜色明快的
桌椅,提高了患者治疗时的舒适感[4]。
而一些病人在治疗的过程中,因为需要家
属陪同,所以医院还将其改进成了多人可用的桌椅,不仅方便了家属,还节约了
空间。
当然,环境与设备的舒适度并不只靠桌椅来实现,医院还需要在其他很多
方面做出改进,尽量提高病人的舒适度,才能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
三、启示
1、对人文关怀的理解需要加强
要想将护理精神科病人的效果和质量提高,就必须增强医护人员对人文关怀
的理解。
让医患双方都能够正确理解人文关怀的内涵,才有可能获得护理服务质
量提高和病人配合度提高的双赢效果。
第一,护理人员必须要从患者本身出发,
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将歧视、不耐烦等心理抛除,心怀宽大,正确对待每个精
神病患者;第二,精神疾病属于比较新奇的疾病,所以需要医护人员懂得更多该
方面的知识,掌握更专业的技能,全力护理这些病人,做到以上两点,才能为精
神病人设身处地考虑,发挥出人文关怀的作用[5]。
2、对人文关怀理念的实施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于人文关怀理念来说,“实践就是检
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尤其是对于精神病人这种需要特殊护理服务的人群来说,如果仅仅纸上谈兵,获得的效果只会事倍功半。
众所周知,护理环境的改善可以让
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有研究表明,如果护理环境舒适度较高,
那么病人的恢复情况也会比较好,而不良的护理环境则会减缓病人的恢复速度,
甚至阻碍其恢复。
所以,医院在对精神病人进行护理时,一定要在条件允许的情
况下拿出最优质的设备和护理服务,只有落实人文关怀的理念,将其践行于实际
之中,才能够使精神病人的人文关怀问题得到解决。
3、培养人文关怀能力,加强教育
要想让医护人员对人文关怀的理念理解得更透彻,应用得更熟练,就需要着
重于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能力。
在过去的教育当中,很多学校不重视护理学,但
是随着我国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护理人才的缺失使各大高校开始重视对护理学
的建设[6]。
由此可见,各个高校一定要重视护理学,尽量提高该门学科的教学质量,因为护士对于病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护士专业能力的优劣决定了病人病情
恢复速度的快慢,如果护士没有受过良好的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教育,没有拥有
良好的人文关怀能力,那在工作中很有可能会给精神病人带去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惠玲。
护理人文关怀的基本理论及临床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1):868~879.
[2]姜安丽,张秀。
护理人文关怀概念的研究现状与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6):539~543.
[3]张明园。
全球化和中国的精神卫生及其政策[J].上海精神医学,2009,21(1):1-6
[4]胡丽丽,李峥,姚秀钰。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攻击行为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
护理杂志2011,46(1):9~12.
[5]郑宪萍,杨惠敏,张燕红。
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研究现状[J].中国护理管理,2007,7(5):39~43.
[6]潘锦环,苏保育,陈汝兰。
精神科护士受暴力伤害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现
代临床护理,2006,5(6):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