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3)极限与配合的选用
- 格式:ppt
- 大小:810.50 KB
- 文档页数:37
第2讲课程名称:《互换性与测量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章节课题:第二章光滑圆柱体结合的互换性及其检测2—1 概述2—2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其定义教学目的:1、了解孔与轴的定义及其特点;2、掌握尺寸、偏差、公差、配合的术语及其定义;|3、学会画公差带图;4、理解公差与偏差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尺寸、偏差、公差、配合的术语及其定义;2、画公差带图。
难点:公差与偏差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方法:讲授课时:共2学时(90分钟)。
[教学过程:2.1 基本术语与定义拿出塞规示范给同学们看,问同学们,塞规通规和工件的结合是一种什么样的结合啊它们是圆柱体的结合,是孔与轴的结合。
为了使加工后的孔与轴能满足互换性要求,就必须在设计时采用极限与配合的标准。
这种圆柱体结合的“极限与配合”标准是一种基本标准,也是机器制造中的基础标准。
极限与配合的标准化:不仅可防止任意规定公差和配合的混乱现象,保证零部件互换性能和配合质量;而且还有利于刀具、量具的标准化;有利于组织专业化协作生产和技术交流。
为了更好地理解与应用《极限与配合》标准,首先,我们必须学好极限与配合的术语及定义。
本节介绍的有关术语和定义都源于GB/—1997。
一、孔和轴(1、孔(1)孔的定义孔:主要指圆柱形内表面,也包括其他内表面中由单一尺寸确定的部分。
(2)孔的特点①装配后孔是包容面。
②加工过程中,随着零件实体材料变少,而孔的尺寸由小变大。
2、轴(1)轴的定义轴:主要指圆柱形外表面,也包括其他外表面中由单一尺寸确定的部分。
①装配后轴是被包容面。
②加工过程中,随着零件实体材料变少,而轴的尺寸由大变小。
—(3)孔与轴的关系在极限与配合中,孔是包容面,轴是被包容面;在加工过程中,孔的尺寸由小到大,而轴的尺寸由大变小;从标注的尺寸线内容看,无材料的是孔。
二、尺寸的术语及其定义1、尺寸尺寸:以特定单位表示线性长度的数值,称为尺寸。
国标中规定:在机械工程中,一般采用毫米(mm)作为尺寸的特定单位。
第二章 极限与配合答案一、名词解释1.互换性:机械装配时,若同一规格的零部件,不需经过任何挑选或修配,便能安装在机械上,并且能够达到规定的功能要求,则称这样的零部件具有互换性。
2.不完全互换:仅组内零件进行互换,组与组间不可互换,故称为不完全互换。
3.实际尺寸:实际尺寸是指通过测量得到的尺寸。
4.极限尺寸:极限尺寸是指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
5.偏差:尺寸偏差简称偏差,是指某一尺寸减去公称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6.尺寸公差:尺寸公差是指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7.基本偏差:基本偏差是国家标准规定的,用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极限偏差或下极限偏差,一般为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
8.配合:配合是指公称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与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9.配合公差:配合公差是指间隙或过盈的允许变动量,用f T 表示。
10.标准公差:标准公差为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公差值。
它是根据公差等级、公称尺寸分段等计算,再经圆整后确定的(相关知识可参阅有关资料)。
11.被测要素:在图样上给出了形状或(和)位置公差要求的要素,是检测的对象。
12.基准要素:用来确定理想被测要素的方向或(和)位置的要素。
13.表面粗糙度:是指加工表面具有的较小间距的微小峰和谷组成的微观高低不平的痕迹。
其两波峰或两波谷之间的距离(波距)很小(在1mm 以下),因此它属于微观几何形状误差,也称微观不平度。
二、填空题1. 完全互换、 不完全互换。
2.实际尺寸、公称尺寸3. mm 25φ,mm 010.25φ,mm 977.24φ,+0.010mm ,-0.023mm ,0.033mm4.上极限尺寸、下极限尺寸5.ES ,ei6. mm 993.29φ,mm 99.29φ,0.003mm ,mm 99.29φ<合格尺寸<mm 993.29φ7.小于、大于8.基本偏差、零线9.+0.991mm,0.98mm10.上,实际11.+0.021mm ,0,0,-0.01312.28,基轴制、基孔制13. mm 50φ,标准公差等级,基本偏差代号14. ¢30,6,基本偏差代号15.大,低16.公称尺寸,公差带17.孔的公差,轴的公差18.间隙配合,过渡配合,过盈配合19.20,IT01,IT1820.极限,间隙,过渡,最紧21.极限,过盈,过渡,最松22.基准孔,下,H ,0,上23.基准轴,上,h ,0,下24.越小25.过盈,过渡,间隙,过渡26.孔,轴27. 几何参数,尺寸, 形状,位置28.同轴度(同心度),对称度,位置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29.理想要素30.圆跳动,全跳动31. 由一个基准方格,表示基准的英文大写字母,涂黑,空白32.峰和谷组成的微观高低不平的痕迹,光洁33.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轮廓的最大高度Rz 、轮廓单元的平均宽度RSm 、轮廓单元平均线高度R C 、轮廓的支承长度率Rmr(C))。
第3章 零件几何精度设计基础标准的应用目的与要求了解:1.未注公差与未注公差的选用掌握:1.一般、常用及优先公差带和配合的选用熟练掌握:1.标准公差、基本偏差的查表及配合的计算2.标准公差等级的选用、基准制的选用及配合的选用和计算3.1 零件几何精度设计的主要内容几何精度基础标准的应用主要是解决零件几何精度的设计,一般包括尺寸精度、形位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三个方面。
3.2 《极限与配合》标准的应用极限与配合的选用,包括基准制、公差等级和配合种类的选用。
3.2.1标准公差等级的选用公差是反映零件的使用要求与制造工艺、成本之间的矛盾。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 应尽可能选用较大的公差等级。
采用计算法选择公差等级的依据是:f h s T T T =+。
3.2.2 基准制的选用基孔制与基轴制是两种并行的配合制度,在一般情况下,优先采用基孔制对生产来说有很大的经济意义。
但由于结构和工艺特点,有时选用基轴制有利。
3.2.3 配合的选用公差等级和基准制确定后,配合的选择主要是确定非基准件的基本偏差代号。
选用时,应首先采用优先公差带及优先配合。
生产中最常用的办法,是参照经过实践应用并取得好效果的典型实例,通过对比分析,按类比法选定配合。
具体分析如下:1.使用要求和工作条件2.各类配合的特性与应用3.工作温度对配合选用的影响4.装配变形对配合选用的影响5. 精度储备6. 统计尺寸公差3.2.4 应用计算法选择极限与配合3.5 未注公差与未注公差的选用3.5.1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general tolerance )1.未注公差等级的规定19921804/-T GB 对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规定了基本尺寸0.5mm 至4000mm 的四个公差等级,ITl2—IT13为f (精密级);ITl4—IT15为m (中等级);ITl6为c (粗糙级);ITl7—IT18为v (最粗级)、。
其极限偏差值全部采用对称偏差值。
绪论1、在机械和仪器制造业中,零、部件的互换性是指在统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其一,不需任何挑选或修配(如钳工修理)就能装在机器上,并达到规定的功能要求,这样的一批零部件就称为具有互换性的零部件。
在现代工业化生产中,互换性在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设计、制造和使用中。
对单件及小批量生产的零件也同样需要。
2、完全互换性简称为互换性,它是以零部件装配或更换不需要挑选或修配为条件的,也就是零件能百分之百互换。
不完全互换性在零部件装配时允许有附加的选择或调整,但不允许有修理,所以也称为有限互换性。
不完全互换性要求就是针对加工精度要求高,生产成本要求低的矛盾来选择的。
3、公差是保证互换性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
零件加工后尺寸是否在公差范围内变化必须通过检测才能知道。
公差实质的内容就是一系列国家标准或行业及企业标准,标准化是指这些标准制定到应用的全过程的活动。
互换性与前三者在零件的设计、制造和应用方面的体现。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按标准的层次分类,我国的标准的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并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类。
5、优先数系是由一些十进制等比数列构成的。
代号为Rr;公比为rrq10(r取5、10、20、40、80)。
例:R5,R10,R20和R40系列。
R5系列的数每隔5位,数值增加10倍。
6、请根据表1-1写出R10 和R10/2系列自1以后的10个数。
1.00 1.25 1.602.002.503.154.005.006.308.001.00 1.62.5 4.0 6.3 10 16 25 40 637、可装配性和零件的互换性不同。
零件可装配不一定有互换性,互换性强调三点:一是按要求(标准)制造、二是可装配、三是满足使用要求。
第一章孔、轴尺寸极限与配合四、问答题1、实际尺寸是通过两点法测量所获得的尺寸;它是零件对应两点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