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关心国家发展》公开课教学设计_2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2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九年级专题复习教案【背景材料】1.党的十九大报告:“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党的十九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3.几场雾霾使“PM2.5”成为环保热词,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3月15日表示,环保部已经明确了重污染地区的减排目标,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PM2.5纳入考核目标,到2015年这三个地区的PM2.5浓度要下降6%。
4.2012年底到2013年初,中国中东部地区先后多次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
1月12日下午,北京城东部、南部的PM2.5均值超过700微克/立方米。
北京城区PM2.5指数全部超标。
针对该情况,相关部门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
(雾霾,也称灰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
)【考点链接】1.全球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谋求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识。
2.我国目前面临严峻的人口、环境、资源形势。
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面对人口中、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口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科学发展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热点例题】1.建设美丽中国,体现我国什么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
《关心国家发展》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国家已取得的发展成就,明确国家目前仍存在的问题,知道国家对社会问题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2.充分发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提升归纳的能力。
3.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国家主人公的责任意识和危机感。
学习重点:了解国家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学习难点:明确关心国家发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教学准备:教师提前准备学案和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搜集关于国家建设方面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电影《战狼二》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国家撤侨情况,使学生感受到祖国对同胞的关心和国家对个人的重要性,从而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主动关心国家发展。
(板书:关心国家发展)二、新课:(一)展示目标,学生齐读。
(二)自主学习:1.(展示问题)学生带着下面问题,阅读教材103-106。
(1)我们能从哪些方面感受到国家和社会的进步?(2)我国在发展中还存在哪些问题?2.学生回答,教师进行总结。
(1)飞驰的高铁列车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异彩纷呈的演出和展览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 听证会的召开和新闻发布制度让政府决策更加透明;人民的衣食住行用条件也更加充分;等方面感受到国家和社会的进步。
(2)国家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世界排名还不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部分群众生活面临一些困难,等等。
(四)合作探究1.展示探究问题,学生分小组进行探究,并提醒学生探究的要求。
(1)国家都在哪些方面取得了成就?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谈一谈对国家发展进步的感受。
(2)你认为目前国家在发展中还存在哪些问题?请就其中一个方面说一说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2.学生代表发言,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适时进行引导和总结。
探究一:教师在学生列举例子后,通过图片展示加深学生的感受,增强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归纳国家发展的成就。
探究二:(学生分小组回答,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关心国家发展》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框是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的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的第一框,教材内容主要侧重于让学生感知国家的成就与发展中的不足,激发学生为国家成就而自豪的情感,激励学生正视国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看到国家正在为解决这些问题而努力,从而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
二、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国家的巨大进步,激发自豪感;能够正视国家发展中的问题,增强对国家未来发展的信心,并能够肩负使命、勇担责任。
【能力目标】
能够全面认识国家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面临的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我国建设中的问题。
【知识目标】
了解祖国所取得的巨大进步和成就;了解发展中国家的问题,知道国家正着力解决这些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为国家的发展成就感到自豪。
【难点】正视国家发展中的问题,对祖国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并能够肩负使命、勇担责任。
四、课前准备
【学情了解】
通过课前交流,了解学生对于国家发展的关心程度,掌握学生对于国家取得的成就以及发展中问题的看法等。
【素材整合】
大量搜集国家成就以及存在问题的相关材料,选取恰当的材料进行融合、加工,制作微课、多媒体课件等。
【学具准备】
IPAD互动教学,学生准备彩笔。
五、教学流程
本课板书设计采用思维导图的模式,力求简洁、大方、直观、明了。
《关心国家发展》教案
一、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预习,能够说出社会生活的变化以及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
2.概括我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家为解决问题而采取的措施。
3.增强爱国意识,关心国家发展,对未来充满信心。
1.面对社会方方面面的变化和国家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感受国家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热爱国家的自豪感。
2.对国家应对发展中的问题采取的措施,对国家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3.积极支持国家建设。
三、教学设计
第1框关心国家发展
(-)自主预习
1.我们可以从社会生活的哪些方面感受到国家取得的巨大进步?
2.祖国取得的哪些伟大成就令世人瞩目,让我们倍感自豪?
3.我们要正视发展中面临的哪些问题?
4.我国正在采取哪些积极措施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对国家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
(=)合作探究
知识模块一:为祖国成就感到骄傲
探究:结合课件与课本的图片,说说国家建设取得的成就。
提示:上述图片说明了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经济实力不断提高,已经跻身于世界经济大国行列;我国科技突飞猛进,已经在某些高科技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微点拨:我国不是经济强国,因为我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高。
微拓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即“人均GDP”,是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
将一个国家核算期内(通常是一年)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这个国家的常住人口(或户籍人口)相比进行计算,得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准。
知识模块二:对未来充满信心
探究一:P105探究与分享: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提示:(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
加快构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2)严厉处罚相关违法违规行为。
(3)严把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规范食品生产流程。
(4)深入开展农兽药品残留、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
探究二:正视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思考:结合课件图片和教材说说我国在社会发展中出现了哪些问题?P106
提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世界排名还不高,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部分群众生活面临一些困难,食品安全问题,环境问题等。
四、课堂小结: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感到由衷地骄傲和自豪的同时,还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青少年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让我们对国家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