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纲辩证表
- 格式:doc
- 大小:138.00 KB
- 文档页数:7
八纲辨证一、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1、寒:也分表寒和里寒,表寒:别人出汗你不出汗表面毛孔遇寒收宿至使汗腺闭塞。
里寒:手脚冰凉(心脏热熊受寒导致热能送达不到手脚末梢血管),脸色发白(发红为热症)!里寒表现为口渴但不想喝水,想喝也是喝热水或温水!(乳癌和红斑狼疮都是奶水逆流造成的)口渴小便又多为消渴为糖尿病!(寒热不同处方不同),说明病人体内血液循环系统,缺水导致代谢物质浓度上升,然而拼命的喝水确小便又多导致水喝不到血液循环中去!糖尿病人吃降血糖药烧燃西医认为过多的糖分,烧完留下的渣就沉积在脚至使双腿麻木溃烂!腿麻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药就可以了。
2、热:分为表热与里热表热里热:表现口渴并且想喝冰水3、阴、阳阴:有形体的物质即为阴!阳:无形的东西如力量为阳阳是热,阴是冷。
阳是神、是力。
阴是形、是体。
神形无病,则阳可畅流无阻。
十二时辰气血流注的诊断肺----寅 3点。
膀胱----申15点大肠—--卯肾----酉17胃----辰心包----戌19脾----巳三焦----亥21心----午胆----子23小肠----未肝----丑1点大肠癌:问诊患者:1、热不热?2、大便有没有带血,大肠癌会便秘而排不出!如大便是带鲜血为痔疮,大便以后才排血出来是内痔、大便擦干带血为外痔,大便与血混在一起且排便次数多则是大肠炎!脑瘤症状:头部每天同一部位压力大,痛!由于阳不入阴热阳在外进不去至使头部会是热的!用药则是用去阳的药去热!用攻坚的药把阴实排出!3、4、虚实虚:放松的时候为虚,实:握紧拳头为实,持续的发生为实症正常人是可以虚实自如!病态就要么是实要么是虚不能虚实切换自如!肝癌:太累持续的每天晚上1点到3点准时醒来!肿瘤就是阴实症,乳房有硬块并且硬块处是热的就是阳不入阴的阴实症!乳头内陷为阴实症:要持续的痛并且痛疼点是热的为癌症痍脏炎和痍脏癌的判断:炎症表现为痛但部位不热,癌症表现为即痛又上半身盗汗!即是阳不入阴,每天都有盗汗的人就是癌症,还有睡眠睡不好!女人月经很重要!内脏的痛会非常的痛任何东西少量的还是没问题的!如果是多量持续就是过量了就会产生病变寸口脉的阴阳诊断法寸为阳,尺为阴。
八纲辨证简表
"八纲辨证" 是中医辨证施治的一个基本理论。
八纲分为表里、寒热、虚实、脉象等八个方面,通过对这八个方面的辨证,中医师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分析。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八纲辨证表格示例:患者信息:
•姓名:
•性别:
•年龄:
•主诉:
一、表里辨证:
二、寒热辨证:
三、虚实辨证:
四、脉象辨证:
五、舌象辨证:
六、情志辨证:
七、饮食辨证:
八、病程辨证:
初步诊断与治疗方案:
•初步诊断:
•治疗方案:
这是一个简单的八纲辨证表格,用于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和对八纲的初步辨证情况。
在实际中医诊疗中,医师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脉象、舌象等详细信息进行更为深入的八纲辨证。
中医八纲辨证的内容八纲辩证大全01概念1.八纲: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辨证的纲领。
2.八纲辨证:即医生运用八纲理论,对望闻问切等诊法所获得的各种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辨别病位的浅深,病性质的寒热,邪正盛衰和病证阴阳类别的辨证思维过程。
02八纲基本证候1.表里辨证表里:是辨别病位内外深浅和病势进退的一对纲领。
狭义的表里 :指身体的皮毛、肌肉、经络相对为外,脏腑、骨髓相对为内。
外有病属表,病较轻浅;内有病属里,病较深重。
辨病位的表里,对外感病的意义尤为重要。
1)表证:既六淫、疫疠、虫毒等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正气抗邪,卫气失宣所表现的轻浅证候的概括。
皮毛的病变不一定是证,表证的病位不一定在皮毛。
临床表现:恶寒(或恶风)发热(或自觉无发热),头身疼痛,苔薄白,脉浮。
或见鼻塞、流清涕、喷嚏,咽喉痒痛,微咳等症。
2)里证:泛指病变部位在内,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所反映的证候。
成因(1)外邪袭表,内传入里,形成里证。
(2)外邪直接入里,侵犯脏腑等部位,即所谓“直中”为病。
(3)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因素,直接损伤脏腑,或气血津精等受病而成。
临床表现:由于里证的病因复杂,病位广泛,故其症状表现繁多。
基本特点是无新起恶寒发热并见,或但寒不热,或但热不寒,以脏腑症状为主要表现,如壮热、烦躁、神昏谵语、腹痛腹泻、呕吐便秘、舌苔厚,舌质多有变化,脉沉等。
一般病情较重、病程较长。
3)半表半里证:指外感病邪既非在表,又未入里,邪正分争于表里之间,少阳枢机不利所表现的证候。
伤寒少阳病湿温邪阻膜原伏暑邪郁少阳2.寒热辨证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一对纲领。
1)寒证:指感受寒邪,或阴盛阳虚所表现的证候。
实寒证:指外感寒邪,或过服生冷寒凉,起病急骤,体质壮实者。
虚寒证:指内伤久病,阳气耗伤而阴寒内生者,即阳虚证。
表寒证:寒邪袭于肤表者。
里寒证:寒邪客于脏腑,或因脏腑阳气亏虚所致者。
临床表现:各类寒证的表现不尽一致,常见的有:恶寒、畏冷、冷痛喜暖,肢冷蜷卧,口淡不渴,痰、涎、涕、唾等分泌物清稀无臭味,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白或青黑色,舌淡苔白而润,脉迟或紧等。
中医八纲辨证总结
中医八纲辨证是中医学中最基本的辨证方法,也是临床最常用的辨证方法之一。
八纲是指寒热、虚实、阴阳、表里四个对立的概念。
通过对于病人的病情进行八纲的辨别,能够更好地确定诊断和治疗方案。
具体的八纲辨证如下:
1. 寒热辨证:寒证病人体温偏低,皮肤苍白,恶风寒;热证病人体温偏高,发热,手脚发热。
2. 虚实辨证:虚证指人体气血和精神状态异常,常表现为乏力、精神不振、萎靡等;实证指人体气血畅通,常表现为烦躁、易怒、口渴、多汗等。
3. 阴阳辨证:阴证指人体阴精不足,常见症状为头晕、口干、精神疲乏等;阳证指人体阳气亢盛,常见症状为口渴多饮、尿黄等。
4. 表里辨证:表证指病变表层,常表现为外感病、感冒等;里证指病变深层,常表现为内脏疾病,如心脏病、肝病等。
总的来说,八纲辨证方法是中医诊断中最常用的方法,它能够辨明病因病机,为治疗提供指导,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
目录Array一、阴阳
阴证、阳证辩证 (1)
阴虚、阳虚辩证 (2)
二、表里
表证、里证辩证 (3)
表里寒热虚实辩证 (4)
三、寒热
寒证、热证辩证 (5)
各种热证辩证 (6)
寒热的上下虚实辩证 (7)
寒热的真假辩证 (8)
四、虚实
虚实辩证及气血虚实 (9)
虚实相杂辩证 (10)
五、津液受伤辩证 (11)
治解表散寒①80.260.50②50.60.80③260.5000
里寒:不发热、怕冷、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手足凉、面色苍白、小便清长、大便溏、舌淡、脉沉迟
治:温里散寒①650.3820②380.650③80.70.2650
表热:发热重、恶寒(恶风)轻、口干咽痛、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治:清热疏风解表①050.00300.020②00500.060.020③020.060.00500④00600.050
里热:发热或潮热或五心烦热,不恶寒反恶热、口渴尿黄、舌红、Array脉数
治:清热除疑、养阴安神①00600.00400.00300②003.006.00500 ③001000.06500.0200
表虚:常见发热出汗、恶风、脉浮数
治:扶正解表为主①2650.80.70②650.820③2000.650.70
表实:常见发热恶寒(或恶风)无汗、脉浮紧
治:解表清热疏风①080.020.650②260.40.500③720.6400
里虚:气虚①720.650②2000.650
血虚:①400.300.880②4300.260.800③2600.4500
阴虚:①00600.00400.700②600.5400.70
阴盛:①650.380.20②05000.60.4380
里实:凡大便秘结、腹痛拒按、脉实有力、均为里实证
实热:上述症状兼发热面赤、烦燥不安、口渴欲饮、尿短赤、脉淡大有力
①003.006②006.004.00100③00300.00600.00400
实寒(里寒实)上述症状兼形寒肢冷、喜热怕冷、口不渴、尿不黄、苔白、脉沉迟有力
①650.3820②650.380.260③650.30.820
五、津液受伤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