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电气控制第4讲-第二章(3)
- 格式:ppt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58
机械《机床电气控制》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解释机床电气控制课程的目标和重要性。
概述机床电气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历史。
1.2 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介绍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常见组成部分,例如电源、控制器、执行器等。
解释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作用。
1.3 机床电气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机床电气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
介绍当前机床电气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第二章:电气元件2.1 电源介绍机床电气控制系统中电源的作用和类型。
解释不同电源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2.2 控制器讲解控制器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介绍常见的控制器类型,如继电器控制器、PLC控制器等。
2.3 执行器解释执行器的作用和分类。
探讨不同执行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第三章:电气控制原理3.1 控制逻辑介绍电气控制逻辑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符号。
解释逻辑运算和逻辑门电路的工作原理。
3.2 控制电路设计讲解控制电路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探讨如何根据机床需求设计合适的控制电路。
3.3 控制电路实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机床控制电路实例。
解释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第四章:PLC控制系统4.1 PLC基本原理介绍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定义和工作原理。
解释PLC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功能。
4.2 PLC编程讲解PLC编程的基本语言和指令系统。
探讨如何使用PLC编程实现机床控制功能。
4.3 PLC控制系统设计讲解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探讨如何根据机床需求设计合适的PLC控制系统。
第五章: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维护与故障诊断5.1 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维护讲解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方法。
解释如何检查和解决问题以保持系统正常运行。
5.2 故障诊断与维修介绍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探讨如何诊断和修复机床电气控制系统中常见的故障。
第六章:典型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分析6.1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介绍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分析数控机床的主轴驱动、进给驱动和辅助装置的控制原理。
《机床数控原理与系统》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与任务本课程是数控技术应用与数控设备维修专业的主干必修课程。
本课程任务是使学生熟悉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的组成、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及数控机床工作原理。
通过对数控原理和典型数控系统的分析和介绍,使学生掌握数控装置、伺服系统、检测装置、可编程控制器在数控机床上的功能和应用,并掌握这些部件与机床本体配接的知识。
学完本课程,学生应具有初步分析现场生产问题、进行数控机床简单设计、进行数控机床调试和维修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备注:以下涉及的章节与特定教材无关,仅表示知识顺序。
第一章数控机床控制技术概述(General description )第二章计算机数控装置(CNC controls)第三章位置检测装置(Position detectors)第四章驱动电机与驱动装置(Motors and drives)第五章数控机床伺服系统(Servo systems)第六章数控系统的组成及典型数控系统介绍(Typical CNC controls)第七章辅助功能与PLC(PLCs in the CNC machine)第九章数控机床控制技术应用实例(Examples of CNC application)四、课内实践教学要求课内实践教学项目及学时分配五、教学时数分配“机床数控原理与系统”课程学时分配表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机床数控原理与系统”课程内容体系结构由两门先修课程“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 、“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 、一门主干课程“机床数控原理与系统”、一门辅助课程“数控技术专业英语”和一门后续课程“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护”组成,按数控技术应用和数控设备维修两个专业方向在不同学期开设。
七、教学法建议•建议改过去“教师填鸭式”的教学为“教师指导式”的教学。
可采用学生自学老师提问、学生上讲台或黑板讲解或答题等方式,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时刻注意学生的反应,避免满堂灌,增加师生互动。
《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机床电气控制与PLC》课程编码: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电气技术学时:80或64学分:5或4编写者:刘祖其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性质:《机床电气控制与PLC》课程综合了《电气控制与PLC》、《数控机床电气控制》两门课程的知识。
主要研究低压控制电器、机床强电控制电路、可编程控制器及编程、数控系统、伺服系统。
是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电气技术、电子技术等专业的职业技术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初步掌握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可编程控制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指令系统及编程方法,数控系统结构与接口,伺服驱动技术、光栅与编码器等方面的知识。
培养学生初步具有认知、测试及设置机床电气控制系统中控制元件、部件的能力,最终能够掌握普通机床、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工作原理,为今后在工作中操作、调试、维修机床打下较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了解数控装置的软件、硬件组成;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接口信号相互作用,典型数控装置特性、功能,选用方法、系统连接、调试方法。
了解电磁兼容概念,运用电磁兼容采取抗干扰措施。
掌握《机床电气控制与PLC》的基本理论,常用电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用途;掌握普通机床、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掌握进给及主轴驱动系统,常用位置检测装置的结构、原理及其应用知识,掌握数控系统I/O接口、信号功能,电气系统的基本测试技术。
重点掌握机床电路的安装调试及检修,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方法。
为今后学生能测试、改造、检修机床电气控制系统打下较好的基础。
三、教学主要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目录绪论[学习目标与要求]了解数控机床的产生及发展,了解FMC、FMS、CIMS、适应控制系统的概念,了解数控机床的组成及特点、数控机床伺服驱动系统的基本要求、伺服系统对伺服电机的要求、伺服系统的组成、伺服系统的分类。
第1章常用低压控制电器1.1 概述1.2接触器1.3 继电器1.4熔断器1.5低压开关和低压断路器1.6主令电器1.7低压电器的产品型号[学习目标与要求]掌握接触器、热继电器等常用低压电器的工作原理与选用;了解电弧的形成与灭弧机理;了解低压电器的基本作用与功能和继电特性与返回系数。
《机床电气控制》学习领域课程标准2009-10-14 18:06 | 编稿:4《机床电气控制》学习领域课程标准一、学习领域定位:《机床电气控制》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一门核心职业技术技能课程。
课程主要介绍生产设备的电气控制原理、线路以及设计方法,通过各种控制线路板的制作,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熟悉常用控制电气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用途、型号、并能正确选用。
2、熟悉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环节,对一般电气控制线路具有独立分析能力。
3、初步具有对电气控制系统进行改造和设计的能力。
4、初步具有对一般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的故障分析与检查能力。
5、电气控制线板安装的工艺要求。
由于《机床电气控制》课程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型,因此本课程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两个方面起支撑和促进作用。
先修课:《电子电气制图》、《电工知识技能》、《电机拖动与控制实践》、《电子电气仪器仪表》。
后续课:《PLC原理及应用》、《工矿电气产品及实践》、《毕业设计》。
二、学习目标:1.专业人才培养定位随着行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组合,企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
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大量应用,特别是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引进与广泛应用,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维护岗位增加,根据对行业企业的调查,这些技术所对应的岗位群主要分布在各类机床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岗位以及电气元器件及电气设备的销售与技术服务岗位。
因此电气自动化专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能够从事各类自动化电气设备及系统应用、运行、维护、安装与调试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2.课程目标《机床电气控制》课程作为机电系的重点建设课程,根据高职教育特点,立足于工学结合,基于工作过程设计课程内容,采取工学交替教学方式,重点突出技能培养,实行“教、学、做”一体化项目教学,具有“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示范作用。
《机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适用层次:高起专适用教育形式: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考核形式:考试所属学院: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先修课程:电工电子学一、课程简介机床电气控制技术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
本课程主要学习、研究、解决机床电气控制的有关问题。
它以机床电气控制为主导,通过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典型环节及典型机床控制线路分析,阐述机床电气控制原理、实际机床控制线路及其设计方法,常用电气元件的选择,交、直流调速系统,可编程序控制器等,学习和掌握机床电力拖动系统所需的电气控制技术知识。
二、课程学习目标1、掌握机床电气控制的基本原理、机床电气控制系统典型基本环节的使用方法和相关知识,学会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学会分析、设计基本的机床电气控制系统,能正确选用电气元件及电气参数,提高动手能力。
3、掌握PLC的基础知识,编程的基本指令及其应用,熟悉机床电气调速系统的基本内容和调速方法。
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先修课程为:电工电子学后续课程为:数控技术基础四、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本课程以机床电气为主线展开,学习和掌握机床电力拖动系统所需的电气控制技术知识。
主要内容分为三篇六章,包括机床电气、调速系统与PLC编程。
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模块:模块一:机床电气具体包括机床常用低压电器、机床电气控制线路基本环节与典型机床控制电路分析与设计等内容,主要介绍低压电器的分类、结构与原理,基本控制环节和典型机床控制线路。
要求掌握在掌握机床电气控制线路基本环节的机床上,能分析、设计典型的机床电气控制线路。
模块二:调速系统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具体包括直流调速系统和交流调速系统等内容。
本部分是针对电动机调速进行,主要介绍调速系统的组成、基本原理以及适用场合。
模块三:PLC编程主要介绍逻辑可编程控制器在机床电气控制系统方面的应用。
主要介绍了PLC的基础知识、编程代码、梯形图等内容,熟悉PLC开发应用的方法及应用场所。
《机床电气控制》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机床电气控制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组成。
2. 掌握常用低压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3. 熟悉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识图和分析方法。
4. 能够设计简单的机床电气控制线路,并进行调试和维护。
二、教学内容1. 机床电气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机床电气控制的基本环节2. 常用低压电气设备开关、按钮和指示灯接触器、继电器和电磁铁变压器和电动机3. 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识图和分析方法电气原理图的识别和解读电气控制线路的功能和特点常用控制电路的基本形式和应用4. 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和调试设计原则和步骤线路的布局和连接调试方法和注意事项维护方法和周期常见故障类型和原因故障诊断和排除方法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机床电气控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例讲解,使学生了解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和应用。
3. 利用实验设备和仿真软件,进行实际操作和调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 开展课堂讨论和问题解答,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四、教学条件1. 教室环境:宽敞、明亮,具备多媒体教学设施。
2. 实验设备:机床电气控制实验台、仿真软件等。
3. 教学资料:教材、课件、案例和实验指导书等。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和实验报告等。
2. 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模拟考试和实操考核等。
3. 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实际应用能力等。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机床电气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常用低压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4. 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和调试。
5. 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维护和故障处理。
教学难点:1. 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的设计和调试。
2. 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维护和故障处理。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介绍机床电气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常用低压电气设备。
2. 第二周:学习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识图和分析方法。
教案
课程名称:机床电气控制技术
系部:自动化
教研室:自动化
教师姓名:夏继红
选用教材:机床电气控制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目录
第一章常用低压电器 1第一节接触器1第二节继电器3第三节熔断器} 6第四节开关与主令电器 (11)
第五节电磁铁和电磁离合器 (14)
第二章继电器-接触器基本控制电路 17第一节电气控制系统图、文字符号,第二节三相电动机单向控制 17 实验一,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长动控制 20
第三节三相异步电动机可逆旋转控制电路 23 第四节组合机床控制电路的基本环节 26
第五节三相异步电动机减压起动控制电路 29 第六节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速控制电路 32 实验二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 35
第八节三相异步电动机制动控制电路 38实验三三相异步电动机Y—∆起动控制电路 41
第三章机床电气控制 44 第一节卧式车床电气控制 44 第二节铣床电气控制 47第三节组合机床电气控制 50第四节磨床电气控制 53第五节摇臂钻床电气控制 56第六节起重机电气控制 59 第七节机床电气控制电路的故障及处理 62 三速异步电动机控制电路 65顺序控制电路的设计 67 期末复习一 69期末复习二 71
期末复习三 73
第一章常用低压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