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移动通信课程设计题目-ver3.0
- 格式:doc
- 大小:237.50 KB
- 文档页数:4
移动通信第三版课程设计背景近年来,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通信方式得以更加快捷方便。
对于移动通信领域的从业者和学习者来说,了解并深入掌握移动通信的技术与应用是极其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移动通信第三版课程设计,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移动通信技术。
课程设计目标本次移动通信第三版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让学习者通过实践学习移动通信的技术及应用,掌握移动通信标准体系、移动通信网络的基本结构、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及其优化方法等,进而为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提供参考和帮助。
课程设计方案该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移动通信系统模拟实验2.移动通信系统性能分析实验3.移动通信系统优化实验移动通信系统模拟实验移动通信系统模拟实验主要是通过测试不同参数下,基于UMTS标准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情况等。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软件操作:使用MATLAB软件进行信道建模、生成基带信号等模拟测试。
2.实验步骤:通过仿真模拟出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射和接收过程,验证移动通信在不同参数下的性能表现。
3.实验内容:基于UMTS标准对TDD(时分双工)信道进行仿真,调研和分析TDD信道的带宽利用率、信噪比等参数情况。
分析不同信噪比条件下,不同编码方式(如CRC、Turbo等)的误码性能。
4.结果分析:通过观察误码率、误符号率等参数,分析各参数之间的关系,得出移动通信系统优化性能分析的结论。
移动通信系统性能分析实验移动通信系统性能分析实验主要是对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与评估,包括数据传输速率、信道质量、干扰电平等。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软件操作:使用专门的移动通信测试软件,并借助常见的测试仪器进行实验操作。
2.实验步骤:对现场实验进行测试,得出移动通信现场各种情况下的性能参数。
3.实验内容:测试传输速率、最大容量、网络质量等性能指标,并分析各项参数之间的关系。
4.结果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移动通信系统性能评估的结论和优化方案。
移动通信系统优化实验移动通信系统优化实验主要是为了提高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减少干扰等问题,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和可靠性。
移动通信练习题+答案一、单选题1、以下哪个频段不属于移动通信常用频段?()A 900MHzB 1800MHzC 2400MHzD 5800MHz答案:D解析:5800MHz 一般不属于移动通信的常用频段,900MHz、1800MHz 和 2400MHz 则是较为常见的移动通信频段。
2、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标准不包括()A WCDMAB CDMA2000C TDSCDMAD GSM答案:D解析:GSM 是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标准,WCDMA、CDMA2000 和 TDSCDMA 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标准。
3、以下哪个不是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址技术?()A FDMAB TDMAC CDMAD ADMA答案:D解析: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址技术包括 FDMA(频分多址)、TDMA(时分多址)和 CDMA(码分多址),ADMA 不属于常见的多址技术。
4、在移动通信中,用于克服多径衰落的技术是()A 均衡技术B 分集技术C 扩频技术D 调制技术答案:B解析:分集技术能够有效克服多径衰落,通过接收多个独立的衰落信号并进行合并处理,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5、以下哪个不是 4G 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A OFDMB MIMOC 智能天线D 软切换答案:D解析:软切换是 3G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技术,OFDM(正交频分复用)、MIMO(多输入多输出)和智能天线是 4G 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
二、多选题1、移动通信的特点包括()A 移动性B 电波传播条件复杂C 噪声和干扰严重D 系统和网络结构复杂答案:ABCD解析:移动通信具有移动性,用户在移动中通信,电波传播会受到地形、地物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传播条件复杂。
同时,存在各种噪声和干扰,系统和网络需要适应不同的用户需求和环境,结构较为复杂。
2、 5G 移动通信的应用场景包括()A 增强型移动宽带B 海量机器类通信C 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D 卫星通信答案:ABC解析:5G 移动通信的应用场景主要有增强型移动宽带、海量机器类通信和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
移动通信习题与答案移动通信作为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的快速发展使得移动通信技术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掌握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移动通信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和习题进行解答和讨论,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移动通信的相关知识。
一、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1. 什么是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是指在移动环境下,通过无线电技术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2. 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移动通信基本原理是利用无线电频谱作为信息传输的载体,利用编码和调制技术将信息转换为无线电信号,并通过无线电信号的传输实现通信和数据传输。
3.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部分有哪些?移动通信系统主要包括移动设备、基站(基站控制器与基站)以及核心网。
移动设备用于接收和发送无线信号,基站负责接收和发送信号,并与核心网进行通信。
二、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1. 什么是“小区”?小区是指基站覆盖的一个特定区域,在该区域内移动设备可以与基站进行通信。
2. 什么是“频带”?频带是指无线电频谱中的一个特定频率范围,用于实现无线信号的传输和接收。
3. 什么是“信道”?信道是指在特定频带上用于传输和接收无线信号的物理介质或逻辑通路。
三、移动通信的常用技术1. 何为“调频技术”?调频技术是指通过改变载波频率的方式来实现信息传输和接收的技术。
常见的调频技术包括频分多路复用(FDMA)和时分多路复用(TDMA)。
2. 什么是“编码技术”?编码技术是指将信息进行编码转换的过程,以便于传输和接收。
常见的编码技术包括AM(调幅)和FM(调频)。
3. 移动通信中常见的数字调制技术有哪些?常见的数字调制技术包括ASK(幅度键控)、FSK(频率键控)和PSK(相位键控)。
四、移动通信网络架构与协议1. 移动通信的网络架构主要分为几层?移动通信的网络架构主要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2. 什么是“蜂窝网络”?蜂窝网络是指通过将地理区域划分为多个小区,每个小区由一个基站负责覆盖,形成类似于蜂窝状的无线网络。
2015年陕西移动基础测试优化考题高级(B)一、单选1、共站址情况下不同系统之间会有干扰影响系统性能,不会影响(D)。
A 、系统灵敏度B、系统容量C、系统覆盖范围D、小区公共信道发射功率2、在RF优化调整措施中一般优先考虑采用(A)来解决覆盖问题。
A 、天馈参数,如下倾角B 、功率参数,如-P-CCPCH导频功率C 、邻区和切换参数D 、进行整改3、在TD-SCDMA系统中,容量和覆盖是相互影响的,在链路预算公式中()体现了容量和对覆盖的影响A 、传播模型B 、接收机灵敏度C、干扰余量D、移动台能力4、关于Midamble码,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由128chip的基本Midamble循环移位生产B 、可以完成上、下行信道估计C 、可以完成功率测量和上行同步D 、传输时需要进行基带处理和扩频,并与经基带处理和扩频数据一起发送5、TD-LTE室分2通道20MHZ带宽时,每路10W 发射功率,其中,PA=0.PB=0,则CRS_EPRE为(D)如果是-3,1的话是12.2A 、9.2dBm B、12.2dBm C 、13dBm D 、15.2dBm6、LTE/EPC网络中寻呼手机的标识是(D)A 、GUTIB 、IMEIC 、C_RNTID 、S_TMSI7、在使用TD-LTE多天线技术时,应注意以下哪项不是TD-LTE多天线技术的主要增益(D)A 、分集增益B、阵列增益 C 、空间复用增益D、编码增益8、当终端处于空闲状态时,LTE系统侧可以以(C)为单位追踪终端的位置A 、小区B 、TAC 、TA ListD 、RA9、LTE的S6a接口(MME&HSS)由IP专网的()承载。
A 、软交换媒体VPNB 、软交换信令VPNC 、信令VPND 、PCC VPN10、TD-LTE可以采用同频组网,网络结构对其性能影响至关重要,以下哪项是影响网络结构的关键因素(D)A 、站间距(站点拓扑关系)B、下倾角和方位角C、站高D 、以上都是11、为提升网络效率,LTE采用了很多干扰控制技术,以下不属于LTE干扰消除技术的是(A)A 、SAIC小区间干扰平均B 、ICIC小区间干扰协调C、MRC小区间干扰随机化 D 、IRC小区间干扰消除12、LTE带宽配置较为灵活,可以适用于不同频率带宽的网络部署,以下不支持的系统带宽为(B)MHZA、 1.4B、1.6C、3D、513、当终端处于空闲状态时,LTE系统侧可以以(C)为单位追踪终端的位置A 、小区B 、TAC 、TA ListD 、RA14、以下哪项方案无法用于将数据业务从LTE切换至GSM系统?(C)A、PS HOB、CCOC、NC2模式的小区重选D、RRC重定向15、以下哪个信道或信号用于小区PCI的识别和小区搜索过程(c)A、PDSCHB、PDCCHC、PSS/SSSD、PDCFICH16、eNODEB和SGW之间使用哪种协议(D)接口是S1-U,用GTP-U接口A、S1APB、X2APC、GTP-CD、GTP-U17、在基于X2的handover中,由哪个网元负责通知SGW修改承载(B)A、eNodeBB、MMEC、PGWD、HSS18、室分系统采用双路后,等级3终端条件下,较单路能带来的性能提升有多少(C)A、10%~20%B、10%~30%C、40%~60%D、60%~100%19、 1.9GHz与2.6GHz的无线信号在自由空间的传播损耗理论值约相差(d)dBA、0~2B、5~7C、3~6D、2~320、以下哪些是属于SGW的功能(C)A、外部IP地址的连接B、对UE用户的寻呼C、针对UE、PDN、和QCI的计费D、用户策略的实现21、为了实现周期性位置更新功能,定时器设在哪些网络实体里?(c)A、MSCB、BSC和MSCC、MSC和MSD、BSC和MS22、当移动台接入网络时,它首先占用的逻辑信道是(c)A、AGCHB、PCHC、RACHD、BCCH23、若定义移动台的最大发射功率为33dBm,则对应的功率为(c)A、5WB、10WC、2WD、1W24、以下关于立即分配和分配的描述是错误的(D)A、每个成功的话音/数据呼叫都要经过立即分配和分配B、立即分配总在分配之前C、立即分配是指分配SDCCH,分配是指分配TCHD、立即分配和分配总是成对出现的25、边界地区频繁的位置更新会使得(A)的负荷大增A、SDCCHB、BCCHC、THCD、PCH26、关于呼叫的建立描述,下列(b)是错误的A、SDCCH与SACCH是成对产生的B、SDCCH与TCH是成对产生的C、TCH与SACCH是成对产生的D、TCH与FACCH是成对产生的27、下列哪种无线问题只存在于数字系统(c)A、多径衰落B、阴影效应C、时间色散D、瑞利衰落28、对于引起HO的原因,下面(c)描述是错误的A、Better cell HOB、Emergency HOC、Low battery HOD、Power budget HO29、GSM在无线接口的传输单位为(A)A、BurstB、TDMA帧C、BPD、调制bi30、下面哪种技术不属于抗干扰手段(C)A、跳频B、不连续发射C、小区负荷分担D、动态功率控制31、关于空闲信道测量功能的描述,以下表述哪种是错误的(C)A、该功能可用于对上行干扰的统计B、该功能可用于信道的选优分配C、该功能可用于下行信道的统计D、该功能可同时用于上行干扰的统计和信道选优分配32、基站采用分集接收技术,对(A)有较大改善A、上行链路信号B、下行链路信号C、上下行链路信号D、以上都不对33、无线信号在自由空间的衰落情况是:传播距离每增大一倍,信号减少(C)A、2dBB、3dBC、6dBD、9dB34、与无线相关的功能是由GSM中的哪一个子系统进行管理的(B)A、NSSB、BSSC、OSSD、VOS35、ABIS链路30或32时隙配置的PCM系统中,用于传输同步信号的时隙是(A)A、0时隙B、16时隙C、28时隙D、32时隙36、用测试手机作路测时测试手机系那是TA参数值未15,这时路测人员距离服务基站的直线距离约为多少(在平原地区,可直视基站天线)DA、14KMB、10KMC、5KMD、8KM37、一个小区有3个TRU,并配置SDCCH/8,当使用半速率时能同时允许多少用户进行通话?(B)A、22B、44C、8D、4638、以下哪个参数用于切换控制(C)A、sIntraSearchB、sNonintraSeachC、eventA3OffsetD、ThreshXLow39、GSM通信的载波间隔是200KHZ,共有()个频点,而TACS通信的载波间隔是25KHZ,它们的双工间隔是(A)MHZA、124 45B、125 40C、126 45D、127 5040、高层建筑物上信号理想,但切换频繁,通话困难,称为(A)A、乒乓效应B、孤岛效应C、切换效应D、屏蔽效应二、多选1.在GSM系统中,基站设备抗多径衰落的主要手段有(ABCD)A、空间分集B、极化分集C、频率分集D、时间分集2.基站正常运行,但是有E1本地告警,可能的原因是(A,B,C)A、TRB拨码开关设置错误B、配置了半永久连接,但没有连接相应的E1C、后级基站没有开通D、漏插机顶匹配头3.GSM交换系统中()用于保持MS在空间中的位置信息(ABD)A、HLRB、VLRC、EIRD、MSC4.跳频不能有效改善以下哪种现象?(ABD)A、单通B、时间色散C、多径衰落D、互调干扰5.电路域路由计划调整关键点是(AB)A、IP承载网TD MPLS VPN与2G MPLS VPN合一B、TD实验网一期8城市、青岛、保定TD实验网:将网络组织调整为“2G语音”C、核心网网元提供机制,能实现区分2G/TD的话统D、核心网网元提供机制,使得BOSS能够区分话单类型(2G还是3G)6.TD-SCDMA的网络接口(UU IUB IU IUR等)具有以下特点()A、所有接口具有开放性B、将无线网络层与传输层分离C、控制面和用户面分离D、所有接口的协议结构按照一个通用模型协议设计7.客户反映3G上网本速度非常慢,打不开网页,比较常见的两种情况是需要如何处理的()A、重启随E行软件及无线上网软件B、基站故障C、上网本有问题D、笔记本设置错误8.在GPRS中有如下的MAC模式(ACD)A、固定分析B、扩展固定分配C、动态分配D、扩展动态分配9.以下哪些在“Channel Requiered”消息中传送ACA、信道建立原因B、LAC&CIC、IMSI&TMSID、Channel Type10.以下哪些是LTE单小区PDSCH数据信道能支持的系统带宽(ABC)A、5MB、10MC、20MD、30M11.以下哪些属于TD-LTE在R8后续版本中新引入的技术?(ACD)A、载波聚合B、中继C、MIMOD、OFDM12.一个物理ID 是由()和()来唯一定义的。
移动通信技术基础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以下哪个是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代表?()A GSMB CDMAC AMPSD 3G答案:C解析:AMPS(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是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代表。
2、以下哪种技术可以提高频谱利用率?()A 频分多址B 时分多址C 码分多址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频分多址、时分多址和码分多址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提高频谱利用率。
3、以下哪个频段通常用于移动通信?()A 低频段B 中频段C 高频段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移动通信会使用从低频段到高频段的各种频段,以满足不同的覆盖和容量需求。
4、以下哪种调制方式在移动通信中应用广泛?()A 幅度调制B 频率调制C 相位调制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幅度调制、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在移动通信中都有应用。
5、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小区分裂的主要目的是()A 增加容量B 扩大覆盖范围C 提高信号质量D 降低干扰答案:A解析:小区分裂可以增加系统容量,以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
6、以下哪个不是 4G 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A OFDMB MIMOC 智能天线D 蓝牙答案:D解析:蓝牙不是 4G 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
7、以下哪种技术可以实现多个用户同时共享同一频段?()A 单工通信B 双工通信C 半双工通信D 以上都不是答案:D解析:CDMA(码分多址)技术可以实现多个用户同时共享同一频段。
8、移动台在空闲状态下的小区选择和重选是由()决定的。
A 网络B 移动台C 基站D 核心网答案:B解析:移动台在空闲状态下自主进行小区选择和重选。
9、在 GSM 系统中,用于鉴权和加密的三参数组不包括()A RANDB SRESC KcD TMSI答案:D解析:TMSI 不是用于鉴权和加密的三参数组。
10、以下哪个不是 5G 移动通信的应用场景?()A 增强移动宽带B 大规模物联网C 低时延高可靠通信D 模拟电视广播答案:D解析:模拟电视广播不是 5G 移动通信的应用场景。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按无线设备工作方式的不同,移动通信可分为单工、双工和半双工三种方式;2、频分双工(FDD)以不同频率区分上行和下行,时分双工(TDD)以不同时隙区分上行和下行;3、4G核心网的功能实体有: MME 、 HSS 、 PCRF 、 S-GW 、P-GW ;4、利用一定距离的两幅天线接收同一信号,称为空间分集;5、5G的主用频段中3GHz以下的频率称为Sub3G,其余频段称为 C-band ;6、 BSC 是基站BTS的智能中心,其主要功能是控制BTS;7、E-UTRAN中只有一种节点设备,是 eNodeB ;8、在3G系统里面,主流的基站配置是三扇区;;9、TD-SCDMA采用的是智能天线;10、PLMN中文名是公共陆地移动(通信)电话网络,在某个国家或地区,某个运营商的某种制式的蜂窝移动通信网络被称为PLMN;11、0FDM中文名叫正交频分复用;12、massive MIMO是5G中使用的一种大规模天线技术;13、天线分集技术能克服多径衰落;14、DCDU的作用是为无线主设备提供直流电,它的中文名字直流配电单元;15、中国的移动国家代码为 460 ,中国移动通信网络的移动网络代码为 00/02/07 ;16、自由空间传播模型反映手机到基站的损耗在给定的情况下,它能覆盖的距离是多少;17、GPRS称为_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_,它以GSM 为基础,是一种基于分组交换数据传输的高效率方式,引入了 SGSN 和 GGSN 节点,在移动终端和网络间实现了__ 永远在线的连接。
18、对GSM 1800MHZ系统,若接收天线采用空间分集方式,则分集接收距离应大于 2 米(d>12波长)。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以下哪个地点比较适合做为建站地点( D )。
A、树林附近B、发电厂附近C、468米的楼顶上D、旁边没有明显障碍物的30米高的楼顶2、下面哪一项不是移动天馈系统中起到天馈保护作用的装置? ( B )。
移动通信课后答案移动通信是一门涵盖了移动通信技术、网络架构、无线传输等多个领域的学科,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能够了解移动通信系统的原理、技术和运营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对移动通信课后习题的答案,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相关内容。
第一章:移动通信系统概述1. 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是什么?移动通信系统基本由移动终端设备、无线接入网络、传输网和核心网组成。
2. 什么是移动通信系统的覆盖范围?移动通信系统的覆盖范围指的是网络服务可以提供的区域范围,包括室内、室外、城市、农村等不同区域的覆盖。
3. 列举几个常见的移动通信系统标准?常见的移动通信系统标准包括GSM、CDMA2000、WCDMA、LTE 等。
第二章:无线传输基础知识1. 什么是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小区?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小区是指将整个通信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小区由一个或多个基站负责信号的接收和发送。
2. 什么是频率复用?频率复用是指将一定范围的频谱资源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划分和分配,使得不同小区的信号能够在同一时间、相同频段内进行传输。
3. 请解释下面几个常见的无线传输技术的缩写:CDMA、TDMA、FDMA。
- CDMA:码分多址技术,是一种采用不同的码型来对用户信号进行编码和解码的技术。
- TDMA:时分多址技术,是一种将时间划分为若干个时隙的技术,不同用户在不同时隙里进行通信。
- FDMA:频分多址技术,是一种将频率划分为不同的信道的技术,不同用户在不同频道上进行通信。
第三章:移动通信网络架构1. 简述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核心网的作用。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核心网是连接无线接入网络和传输网的重要环节,它负责处理用户的信号传输、用户鉴权和计费等功能。
2. 什么是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漫游?漫游指的是移动用户在不同地区之间自由切换网络,并且能够正常通信和使用相关服务的能力。
3.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位置管理是什么?位置管理是指对移动用户的位置进行管理和跟踪的过程,以确保用户在不同位置能够接收到信号并进行通信。
一、单选题(每题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共30题,每题0.5分,共15分)1、LTE系统的调度周期是(A)A.1msB.2msC.10msD.20ms2、以下对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定义的《E-UTRAN网络运行管理指标》描述错误的是(B)A.E-RAB掉线率(小区级)(EU0202)=(切出失败的E-RAB数+eNB请求释放的E-RAB个数-正常的eNB请求释放的E-RAB数)/(遗留E-RAB个数+E-RAB请求成功+切换入E-RAB数)*100%B.E-RAB掉线率(EU0203)=∑(eNB请求释放的E-RAB数-正常的eNB请求释放的E-RAB数+切出失败的E-RAB数)/∑(E-RAB建立成功数+遗留E-RAB个数)*100%,其中∑代表将本地网范围内的各个小区的统计结果累加。
C.无线掉线率(EU0201)=∑(eNB请求释放上下文数-正常的eNB请求释放上下文数)/∑(初始上下文请求成功次数+遗留上下文个数)*100,其中∑代表将本地网范围内的各个小区的统计结果累加。
D.切换成功率(EU0306)=(eNB间S1切换出成功次数+eNB间X2切换出成功次数)/(eNB间S1切换出请求次数+eNB间X2切换出请求次数)*100%3、ICIC技术是用来解决(B)A.邻频干扰B.同频干扰C.随机干扰D.异系统干扰4、分析路测log时看到如下信令"measurementReport,measResult,measId:7,measResultPCell,r srpResult:41,rsrqResult:18"改小区实际RSRP值为(A)A.-99dBmB.-82dBmC.-119.5dBmD.以上值都不对5、多系统室分建设中,如果需要进行多系统合路,TD-LTE在E频点部署,那么以下哪两类系统间的隔离度要求最为严格?(C)A.LTE vs GSMB.TD-SCDMA vs TD-LTEC.TD-LTE vs WLAND.TD-SCDMA vs WCDMA6、40W功率折算到dB域为( D )dBmA.30B.36C.40D.467、下面哪一项说法最正确(C)A.TM2最适用于室分的场合B.TM3需要8通道智能天线才能实现C.TM7能提高终端在小区边缘的表现D.TM4适合与外场高速移动的场合8、SIB1消息没有携带下列哪些信息(D)A. PLMNB. TACC.小区IDD.切换参数9、考虑到干扰控制,城区三扇区站的水平波束宽度一般不大于(D)A 45 B. 90 C. 120 D. 6510、RRC连接建立成功次数统计触发的信令是(C)A.RRC connection setupB. RRC connection requestC. 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D. RRC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11、PDCCH资源映射的单位是(C)PHICH PCFICHA.REB. REGC. CCED.RB12、哪个信道用来指示PDCCH所用的符号数目?(D)A.PHICHB.PDCCHC.PBCHD.PCFICH13、系统设置20M带宽时,传送主同步信号PSS和辅同步信号SSS需要多大带宽?(B)A.1.28MB.1.08MC.180khzD.20MHZ14、寻呼由网络向什么状态下的UE发起?(C )A.仅空闲态B.仅连接态C.空闲态或连接态D.空闲态且连接态15、以下关于系统消息更改的描述错误的是(C)A.寻呼(Paging)消息用于通知处在空闲状态的UE以及处在RRC_CONNECTED状态的UE,关于系统信息的更改。
2016移动通信课程设计题目(1)题目1、Rayleigh信道衰落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及仿真(6)仿真不同调制方式(ASK,16QAM,MSK,8PSK)不同编码方式(线性分组码,循环码)的误码性能2、高斯信道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及仿真(6)仿真不同调制方式(ASK,16QAM,MSK,8PSK)不同编码方式(线性分组码,循环码)的误码性能3、BPSK/DPSK通信链路搭建与误码性能分析(3)仿真BPSK/DPSK信号在不同信道(AWGN信道、单径瑞利衰落、莱斯信道)的误码性能。
4、DQPSK通信链路搭建与误码性能分析(3)仿真DQPSK信号在不同信道(AWGN信道、单径瑞利衰落、莱斯信道)的误码性能。
5、基于线性分组码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及仿真(4)仿真不同调制方式(ASK,QAM,MSK,QPSK)不同信道的误码性能6、OFDM移动通信系统的设计及仿真(4)仿真分析OFDM/16QAM信号在不同信道下的误比特率性能7、快速跳频系统性能分析(4)仿真分析在不同信道条件下的误比特率性能。
8、DSSS和FHSS系统抗单音干扰性能分析(4)仿真分析比较在单音干扰下,DSSS和FHSS系统的误比特率性能。
9、基于循环码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及仿真(4)仿真不同调制方式(ASK,QAM,MSK,QPSK)不同信道的误码性能10、调制+编码+交织对无线通信系统性能影响仿真(4)QAM,仿真分析在不同信道条件下,不同译码算法的误比特率性能11、基于QPSK的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与仿真(6)设计不同信道(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RAYLEIGH,RICIAN,GAUSSIAN,NON-GAUSSIAN)、不同编码方式(线性分组码,循环码)条件下的无线通信系统,并仿真其误码性能。
12、基于MSK调制及相干解调的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与仿真(6)设计不同信道(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RAYLEIGH,RICIAN,GAUSSIAN,NON-GAUSSIAN)、不同编码方式(线性分组码,循环码)条件下的无线通信系统,并仿真其误码性能。
2018移动通信课程设计题目一、优选题目1.1无线信道特性分析1.1.1实验目的1)了解无线信道各种衰落特性;2)掌握各种描述无线信道特性参数的物理意义;3)利用MATLAB中的仿真工具模拟无线信道的衰落特性。
1.1.2实验内容1)基于simulink搭建一个QPSK发送链路,QPSK调制信号经过了瑞利衰落信道,观察信号经过衰落前后的星座图,观察信道特性。
仿真参数:信源比特速率为500kbps,多径相对时延为[0 4e-06 8e-06 1.2e-05]秒,相对平均功率为[0 -3 -6 -9]dB,最大多普勒频移为200Hz。
例如信道设置如下图所示:1.1.3实验作业1)根据信道参数,计算信道相干带宽和相干时间。
2)设置较长的仿真时间(例如10秒),运行链路,在运行过程中,观察并分析瑞利信道输出的信道特征图(观察Impulse Response(IR)、FrequencyResponse(FR)、IR Waterfall、Doppler Spectrum、Scattering Function)。
(配合截图来分析)3)观察并分析信号在经过瑞利衰落信道前后的星座图变化(截图并解释)。
1.2BPSK/QPSK通信链路搭建与误码性能分析1.2.1实验目的掌握基于simulink的BPSK、QPSK典型通信系统的链路实现,仿真BPSK/QPSK信号在AWGN信道、单径瑞利衰落信道下的误码性能。
1.2.2实验作业1)基于simulink搭建BPSK/QPSK通信链路,经过AWGN信道,接收端相E N为0~10dB时(间隔:干解调,仿真并绘出BPSK和QPSK信号在b1dB)误码性能曲线。
仿真参数:a)仿真点数:106b)信源比特速率:1Mbps。
2)在1的基础上,信号先经过平坦(单径)瑞利衰落,再经过AWGN信道,假设接收端通过理想信道估计获得了信道衰落值(勾选衰落信道模块的E N为“Complex path gain port”)。
移动通信课程设计题目GSM手机开发课程设计是对先生的一种片面综合训练,是与课堂听讲、自学和练习相反相成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
通常,课程设计中的效果比往常的习题复杂的多,也更接近实践。
课程设计着眼于原理与运用的结合点,使先生学会如何把书上学到的知识用于处置实践效果,培育软件任务所需求的入手才干;另一方面,能使书上的知识变〝活〞,起到深化了解和灵敏掌握教学内容的目的。
一、设计要求:«基于GSM通讯的散布式数据采集»标题要求:1、硬件电路的组装与调试2、GSM移动通讯AT信令的学习3、编写顺序,上机调试。
〔VB、VC、labVIEW等〕4、开收回一款手机〔虚拟〕5、能和实践中的手机停止通讯6、能和实践中的手机停止短信收发二、设计报告格式:1、设计目的2、总体设计〔顺序设计组成框图、流程图〕3、详细设计硬件电路主要接点电参数测量。
〔电压、电流、数据波形等〕所用AT信令的功用详述模块功用说明〔如函数功用、入口及出口参数说明,函数调用关系描画〕调试与测试:调试方法,测试结果的剖析与讨论,测试进程中遇到的主要效果及采取的处置措施源顺序清单和执行结果〔可用截图注解〕三、反省要求:1、每团体必需有可运转的顺序;2、每团体必需交硬件3、刻一张盘上交;四、标题主要知识罗列1、GSM系统简述GSM数字移动通讯系统是由欧洲主要电信运营者和制造厂家组成的规范化委员会设计出来的,它是在蜂窝系统的基础上开展而成。
GSM包括了许多子系统,如移动台(MS)、基站子系统(BSS)、网络和交流子系统(NSS)及操作维护子系统(OSS)。
结构如图5-1所示。
M图5-1 GSM的系统框图交流网路子系统〔NSS〕主要完成交流功用和客户数据与移动性管理、平安性管理所需的数据库功用。
由一系列功用实体所构成,如移动业务交流中心〔MSC〕、归属位置注销器、访问位置注销器、鉴权中心和设备识别码注销器等。
基站子系统(BSS)是在一定的无线掩盖区中由MSC控制,与MS停止通讯的系统设备,它主要担任完成无线发送接纳和无线资源管理等功用。
移动通信练习题一、判断题:请在下列每小题前面对应的()中.认为所陈述对的打“J” . 错的打“义”。
1.(J)所谓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或至少有一方处于运动中进行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
2.(X)邻道干扰是指相邻或邻近的信道(或频道)之间的干扰.是由于一个弱信号串扰强信号而造成的干扰。
(强信号串扰弱信号)3.(J)移动通信的信道是指基站天线、移动用户天线和两幅天线之间的传播路径。
4.(X)电波的自由空间传播损耗是与距离的立方成正比的。
(平方)5.(X)由于多径传播所引起的信号衰落.称为多径衰落.也叫慢衰落。
6.(X)移动通信中.多普勒频移的影响会产生附加的调频噪声.出现接收信号的失真。
7.(J)莱斯分布适用于一条路径明显强于其他多径的情况。
在接收信号中没有主导分量时.莱斯分布就转变为瑞利分布。
8.(X)在多径衰落信道中.由于时间色散导致发送信号产生的衰落效应是快衰落和慢衰落。
(频率色散)P399.(。
)分集接收的基本思想.就是把接收到的多个衰落独立的信号加以处理.合理地利用这些信号的能量来改善接收信号的质量。
10.(J)在实际工程中.为达到良好的空间分集效果.基站天线之间的距离一般相当于10 多个波长或更多。
11.(X) GSM移动通信系统中,每个载频按时间分为16个时隙,也就是16个物理信道.812.( V ) GSM中的逻辑信道分为专用信道和公共信道两大类。
13.( X ) GSM中的同频干扰保护比要求C/I >-9dB.工程上一般增加3dB的余量。
914.(X)GSM中的广播控制信道BCCH和业务信道TCH 一样可通过跳频方式提高抗干扰性能。
P26115.(J)跳频就是有规则地改变一个信道的频隙(载频频带)。
跳频分为慢跳频和快跳频。
在GSM的无线接口上采用的是慢跳频技术。
16.( V ) GPRS是指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是基于GSM网络所开发的分组数据技术.是按需动态占用频谱资源的。
P29317.(X) GSM系统中.有一种干扰称为“远-近”效应.可通过功率控制减小这种效应。
移动通信试题库 .10一、填空题1. ____个人通信______是人类通信最高目的,它是用各种也许网络技术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人进行任何种类____信息互换_____。
2.移动通信系统中影响电波传播3种最基本机制为___反射____、__绕射_____和____散射___。
3.在CDMA系统中从通信链路角度看,功率控制分为___反向链路功率控制____和__前向链路功率控制;4.依照切换发生时,移动台与原基站以及目的基站连接方式不同,可以将切换分为____软切换_______和_______硬切换_____两大类。
5.WCDMA信道带宽是____5M码片/s_______,码片速率是____3.84M/码片/s_______。
6.IS-95A下行链路运用码分物理信道传送不同信息,按照所传送信息功能不同而分类信道称为逻辑信道;IS-95A下行链路中逻辑信道涉及如下四种_____导频信道______、____同步信道_______、____寻呼信道_______和_____下行业务信道______。
7.HSDPA中文意思是___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________。
8.1个64QAM调制符号代表__28M___位信息比特。
9.TD-SCDMA基本物理信道特性有____频率____、___时隙_____和____码片____决定。
10.CDMA系统中,移动台将导频提成4个导频集,分别是_激活集__、_候选集_、__相邻集__和___剩余集。
11. TD-SCDMA一种信道带宽是 1.6 MHz,码片速率为 1.28 Mcps。
12. 在CDMA系统中从功率控制办法角度看,功率控制分为___开环功率控制_和__闭环功率控制__。
13. TD-SCDMA信道带宽是____1.6MHz _______、码片速率是____1.28Mcps _______。
14. GSM一种载频带宽是____200KHz_______,可提供___8____个物理信道。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设计设计题目: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及其业务能力的探索班级:姓名:指导教师: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 - 2 -1 GSM,CDMA,3G手机....................................... - 2 -1.1GSM手机 (2)1.2CDMA手机 (3)1.2.1 关于GSM和CDMA手机的辐射问题................... - 4 -1.2.2手机安全辐射标准及手机发射功率 ................... - 5 -1.33G手机 (5)1.4手机结构和原理 (6)2 移动通信技术演进....................................... - 7 -2.1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 (7)2.1.1 概述............................................. - 7 -2.1.2 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GSM ........................... - 8 -2.1.3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CDMA .......................... - 8 -2.22G向3G的过渡 (9)2.2.1 基于GSM的演进................................... - 9 -2.2.2 基于CDMA的演进.................................. - 9 -2.3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 (10)2.3.1 概述............................................ - 10 -2.3.2 3G主要技术标准 ................................. - 10 -2.4现有3G技术向LTE演进的路线 (14)2.4.1 概述............................................ - 14 -2.5LTE- ADVANCED (15)2.5.1 概述............................................ - 15 -2.5.2 LTE-Advanced的演进目标 ......................... - 15 -3 移动通信增值业务...................................... - 16 -3.1移动通信增值业务概述 (16)3.1.1移动通信增值业务定义 ............................ - 16 -3.1.2 移动通信增值业务的分类.......................... - 16 -3.2移动通信增值业务发展历程 (18)3.2.1全球移动通信增值业务发展历程 .................... - 18 -3.2.2我国移动通信增值业务发展历程 .................... - 19 -3.2.3中国移动通信增值业务现状 ........................ - 21 -3.3移动通信增值业务市场分析 (21)3.4移动通信增值业务发展驱动力分析 (23)4 移动增值业务体系结构及经典行业应用.................... - 24 -4.1移动增值业务提供的体系结构 (24)4.2移动增值业务的应用领域 (25)4.2.1移动增值服务市场发展特点 ........................ - 26 -4.2.2物流行业应用 .................................... - 26 -4.3移动增值业务发展方向 (27)4.3.1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传统增值业务 .................. - 27 -4.3.2不使用移动通信网络的移动增值业务 ................ - 29 -4.4未来的移动业务的展望增值业务 (30)5 总结................................................... - 30 -参考文献................................................. - 30 -摘要回顾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移动通信业务从单一的话音业务发展到话音、数据等多种业务,再到话音、数据、视频、多媒体、移动互联网等业务;随着计算机、微电子、互联网等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移动通信设备从模拟发展到全数字化;移动通信核心网络从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发展到正在向全IP网络演进,同时正向实现不同接入技术之间互联和网络融合的方向发展。
移动通信基础习题库第一点:移动通信概述移动通信是指通过无线电波传输声音、数据和视频信号的技术。
它使得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通信。
移动通信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包括第一代模拟通信系统、第二代数字通信系统、第三代高速数据通信系统和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采用模拟技术,其代表是美国的AMPS系统。
这种系统的信道容量较低,通话质量一般,且安全性较差。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数字技术,其中最著名的标准是TDMA和GSM。
数字技术的应用提高了通信质量,增加了信道容量,并提高了通信安全性。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特点是高速数据传输,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2.4Mbps。
这一代通信技术的代表是WCDMA和CDMA2000。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不仅能够提供高质量的视频通话,还可以支持高速互联网接入。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即4G LTE技术,数据传输速率更高,可以达到100Mbps。
4G技术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通信和网络服务。
第二点:移动通信关键技术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包括多址技术、调制解调技术、信道编码技术、功率控制技术和网络规划技术等。
多址技术是移动通信系统中实现多用户共享信道的关键技术。
常见的多址技术包括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和空分多址(SDMA)。
这些多址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用户需求进行选择,以提高信道的利用率。
调制解调技术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适合在无线信道中传输的模拟信号,并在接收端将模拟信号还原为数字信号的技术。
常见的调制技术包括 amplitude modulation(AM)、frequency modulation(FM)和phase modulation(PM)。
解调技术则包括包络检波、相位检波和频率检波等。
信道编码技术是为了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而采用的一种编码技术。
常见的信道编码技术包括卷积编码、汉明编码和里德-所罗门编码等。
移动通信练习题+答案移动通信练习题+答案一、基础概念1:什么是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是指在移动的环境中,通过特定的通信技术进行信息传递的方式。
它可以使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通信。
2:移动通信的主要特点有哪些?移动通信的主要特点包括移动性、广域覆盖、强鲁棒性、高速率、多用户支持等。
3:请简要介绍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1G)、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2G)、第三代宽带移动通信系统(3G)、第四代长期演进移动通信系统(4G)和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
4:请解释移动通信中的CDMA是什么意思。
CDMA是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的缩写,意为码分多址,是一种数字通信技术。
在CDMA系统中,不同用户使用不同的码来进行区分,从而实现多用户同时使用同一频段进行通信。
二、移动通信网络架构1:请介绍移动通信网络的基本架构。
移动通信网络的基本架构由移动设备、无线接入网络、核心网络和互联网络四部分组成。
移动设备包括方式、平板电脑等用户终端设备;无线接入网络负责无线信号的传输和网络接入;核心网络负责数据的传递和用户的管理;互联网络连接移动通信网络和其他网络。
2:移动通信网络中,无线接入网络有哪些技术?无线接入网络主要包括GSM、CDMA、WCDMA、TD-SCDMA、LTE等技术。
3:移动通信网络中,核心网络有哪些功能?核心网络主要负责用户认证、用户管理、呼叫控制、短消息传输、数据传输等功能。
三、移动通信协议1:请简要介绍移动通信中的GSM协议。
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是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GSM协议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等多个层次,每个层次负责不同的功能。
2:请简要介绍移动通信中的CDMA2000协议。
CDMA2000是基于CDMA技术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1,必做题目
1.1无线信道特性分析
1.1.1实验目的
1)了解无线信道各种衰落特性;
2)掌握各种描述无线信道特性参数的物理意义;
3)利用MATLAB中的仿真工具模拟无线信道的衰落特性。
1.1.2实验内容
1)基于simulink搭建一个QPSK发送链路,QPSK调制信号经过了瑞利衰
落信道,观察信号经过衰落前后的星座图,观察信道特性。
仿真参数:
信源比特速率为500kbps,多径相对时延为[0 4e-06 8e-06 1.2e-05]秒,相
对平均功率为[0 -3 -6 -9]dB,最大多普勒频移为200Hz。
例如信道设置
如下图所示:
1.1.3实验作业
1)根据信道参数,计算信道相干带宽和相干时间。
2)设置较长的仿真时间(例如10秒),运行链路,在运行过程中,观察并
分析瑞利信道输出的信道特征图(观察Impulse Response(IR)、Frequency
Response(FR)、IR Waterfall、Doppler Spectrum、Scattering Function)。
(配
合截图来分析)
3)观察并分析信号在经过瑞利衰落信道前后的星座图变化(截图并解释)。
1.2BPSK/QPSK通信链路搭建与误码性能分析
1.2.1实验目的
掌握基于simulink的BPSK、QPSK典型通信系统的链路实现,仿真BPSK/QPSK信号在AWGN信道、单径瑞利衰落信道下的误码性能。
1.2.2实验作业
1)基于simulink搭建BPSK/QPSK通信链路,经过AWGN信道,接收端相
干解调,仿真并绘出BPSK和QPSK信号在
E N为0~10dB时(间隔:
b
1dB)误码性能曲线。
仿真参数:
a)仿真点数:106
b)信源比特速率:1Mbps。
2)在1的基础上,信号先经过平坦(单径)瑞利衰落,再经过AWGN信道,
假设接收端通过理想信道估计获得了信道衰落值(勾选衰落信道模块的
“Complex path gain port”)。
仿真并绘出BPSK和QPSK信号在
E N为
b
0 0~40dB时(间隔:5dB)误码性能曲线。
信道仿真参数:最大多普勒频移为100Hz。
2,分组题目
2.11 校区信号路测
利用安卓系统手机的“基站信号路测”(SignalSiteMap)软件观测无线信号(例如基站信号、WIFI信号)在不同地点的信号强度变化情况,并进行分析。
2.2SIMO系统性能仿真分析
掌握基于simulink的单发多收(SIMO)16QAM仿真通信链路,仿真SIMO 16QAM信号在单径瑞利衰落信道下,不同接收分集数、不同合并方式下的误比特率性能。
2.3STBC系统性能分析
掌握基于simulink的2发1收STBC发射分集多天线通信链路,仿真STBC BPSK信号在单径瑞利衰落信道下的误比特率性能,并与单发单收BPSK信号进行性能比较。
2.4调制+编码+交织系统性能分析
基于simulink搭建BPSK+编码+交织仿真通信链路,仿真分析在不同信道条件下的不同译码算法的误比特率性能。
2.5OFDM系统性能仿真
基于simulink搭建OFDM仿真通信链路,理解OFDM收发链路处理过程,仿真分析OFDM/16QAM信号在不同信道下的误比特率性能。
2.6直接序列扩频系统性能分析
基于simulink搭建直接序列扩频仿真通信链路,仿真分析在不同信道条件下的误比特率性能。
2.7快速跳频系统性能分析
基于simulink搭建快速跳频仿真通信链路,仿真分析在不同信道条件下的误比特率性能。
2.8DSSS和FHSS系统抗单音干扰性能分析
基于simulink搭建DSSS和FHSS通信链路,仿真分析比较在单音干扰下的误比特率性能。
2.9其它
1.移动通信信道的特点分析
2.调制技术的对比研究
4. CDMA系统的优势探讨
5. OFDM技术的研究
6.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调制技术分析
7.分集技术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