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级网络技术课设报告模板
- 格式:doc
- 大小:707.50 KB
- 文档页数:34
编号: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论文)说明书题目:基于UDP的简单的聊天程序系别: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信息安全****:***学号:**********指导教师:***2015年3月30目录前言 (1)1 设计任务及目标 (2)1.1课程设计目标 (2)1.1课程设计内容 (2)2 需求分析 (3)2.1 用户需求 (3)2.2 技术上可行性分析 (4)3 总体设计 (4)3.1 关于UDP传输协议 (4)3.2系统功能结构 (6)3.3 系统业务流程图 (6)4 详细设计 (7)4.1类库的设计 (7)4.2 客户端登陆模块设计 (8)4.2.1 客户端登陆模块概述 (8)4.2.2 客户端登陆模块技术分析 (10)4.2.3 客户端登陆模块实现过程 (11)4.3 客户端UDP聊天窗体模块设计 (13)4.3.1 UDP聊天窗体模块概述 (13)4.3.2 UDP聊天窗体模块技术分析 (13)4.3.3 UDP聊天窗体模块实现过程 (13)4.4 服务器端模块的设计 (16)4.4.1 服务器端窗体概述 (16)4.4.2 服务器端技术分析 (17)5 设计总结 (17)6 参考文献 (22)附录 (24)前言:Internet应用技术、无线网络技术与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使得计算机网络技术进入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正在对社会产生着前所未有的影响。
计算机网络已经和电力、电话一样,成为支持现代社会整体运行的基础设施。
目前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应用广泛,知识更新快,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是一个充满活力与机遇的领域。
本设计开发是一个多人聊天程序,使用现在比较普遍使用的C#语言,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以Microsoft Visual 2010作为系统前台应用程序开发工具,在Windows 7平台下进行开发。
本多人聊天程序采用客户端/服务器端(C/S)模式。
客户端采用UDP与服务器连接,客户之间也是通过UDP进行通讯。
计算机网络课设报告1. 引言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连接了全球范围内的计算设备,使得信息的传输和共享变得更加便捷。
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课设中,我们将深入了解网络协议、网络拓扑结构以及网络安全等相关知识,通过实践和实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2. 实验背景在本次计算机网络课设中,我们的目标是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的局域网(LAN),并通过该局域网实现主机之间的通信。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将学习有关网络协议、子网划分、IP地址分配以及路由设置等相关内容。
3. 实验过程步骤一:确定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在设计局域网时,我们需要考虑网络中的主机数量、主机之间的连接方式以及路由器的位置等因素。
基于实验要求和具体情况,我们可以选择使用星型拓扑、环形拓扑或者总线拓扑等结构。
步骤二:进行子网划分和IP地址分配为了更好地管理局域网中的主机,我们需要对局域网进行适当的子网划分,并为每个子网分配合适的IP地址。
子网划分可以帮助我们控制网络流量、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性能。
步骤三:设置路由器并配置路由表为了实现不同子网之间的通信,我们需要配置路由器并设置相应的路由表。
路由器是网络中的关键设备,它负责将数据包从源主机发送到目标主机。
通过正确设置路由表,我们可以实现跨子网的通信。
步骤四:进行网络测试和故障排除在完成局域网的搭建后,我们需要进行网络测试,以确保主机之间可以正常通信。
如果在测试过程中发现网络故障或通信问题,我们需要进行故障排除,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复。
4.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以上步骤的设计和实施,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个简单的局域网,并实现了主机之间的通信。
在测试过程中,我们发现网络的性能与拓扑结构、子网划分以及路由器的配置等因素密切相关。
合理的网络设计和设置可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性能。
5.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计算机网络课设的实践,我们深入了解了局域网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我们学习了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子网划分和IP地址分配、路由器的配置和路由表的设置等关键知识点。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课程设计报告、目录第一章概述3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一.研究简况及发展趋势综述3二.研究校园网的目的和意义4三.研究内容及实验方案4第二章用户需求调查与分析5一、应用背景需求分析5二、业务需求分析6三、管理需求分析6四、网络安全需求分析7五、网络环境需求分析7第三章网络拓扑结构规划与设计8一、校园网设计原则81.实用性与先进性82.开放性与标准化83.可靠性与安全性84.经济性与可扩充性8二、网络协议选择8三、主干网络的选择9四、系统安全性的实现9五、网络拓扑结构91、建筑内部拓扑图92、校园网拓扑图9第四章综合布线系统规划与设计10一、综合布线的特点10二、综合布线设计11第五章设备选型12一、设备选型分析121.核心层设备选型122.汇聚层设备选型123.接入层设备选型13二、设备清单13第六章安全子系统设计15一、网络系统安全需求:二、网络系统安全风险分析:15三、网络系统安全设计:16第七章小结18第一章概述一.研究简况及发展趋势综述在网络信息时代的今天,面向新的需求和挑战,为了提高学校的科研、教案、管理等各方面的技术水平,为研究开发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建立现代化平台,建立Intranet技术的高速多媒体校园网是非常必要的。
校园网建设的目标主要是建立以校园网络为基础的行政、教案及师生之间交互式管理系统,逐步建立校园信息网络,实现办公自动化;为开展网上远程教案、多媒体交互式立体教案模式的探索提供高速、稳定的支持平台;逐步建立计算机辅助教案、计算机辅助考试等系统,为实现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化,教师备课电子化、多媒体化打好基础;保证网络系统的开放性、可持续性发展,便于以后集成视频会议、视频点播等高层次教案功能。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二.研究校园网的目的和意义校园网是各种类型网络中的一大分支,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作为新技术的发祥地,学校、尤其是高等学校,和网络的关系十分密切,网络最初是在校园里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许多网络新技术也是首先在校园网中获得成功,进而才推向社会的。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大型网吧设计学生姓名:学号: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10级计算机1班任课教师:赵宇红内蒙古科技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引言网吧是向社会公众开放的营利性上网服务提供场所,社会公众可利用网吧内的计算机及上网接入设备等进行网页浏览、学习、网游、聊天、视频、听音乐或其他活动,网吧经营者通过收取使用费或提供其他增值服务获得收入。
网吧是向成年人开设的学习、休闲娱乐等活动的场所,严禁未成年人进入。
网吧是目前阶段最适合年轻人消费的休闲场所,也是培养网络应用的最好的平台。
网吧的社会积极意义远远大于不利方面,事实上,在互联网刚刚登录中国的阶段,正是网吧让广大普通的朋友接触了网络,从而带动了中国信息化的发展。
中国的信息化产业,网吧功不可没!国家目前依然支持和鼓励网吧的健康发展。
网络是网吧运营的基石,网络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网吧经营状况。
随着网络游戏、视频点播、在线娱乐等网络应用的层出不穷,网吧的网络流量与日俱增,庞大的数据流量以及较长的运营时间给网吧网络带来了巨大压力。
网络测试数据表明:千兆网络的性能远远优于百兆,允许接入更多的用户终端,能够全面满足更多带宽密集型的网络应用需求。
由此可见,强大的千兆网络将担当起为网吧提速的重任,并逐步取代百兆成为网吧应用的主流。
因此网吧网络系统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建设成为主干跑千兆,百兆交换到桌面同时在网吧的范围内建立一个以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娱乐、管理平台,将现行以游戏网为主的活动发展到多功能娱乐这个平台上来,籍以大幅度提高网吧竞争和盈利能力,建设成一流的高档网吧,为吸引更多消费群打下强有力的基础。
目录引言 (3)一.网吧的概述 (5)1、网吧的简介 (5)2、网吧的发展 (5)3、网吧的前景 (6)二.网络规划 (6)三.网络设计原则: (6)1、实用性和经济性 (6)2、先进性和成熟性 (6)3、可靠性和稳定性 (6)4、安全性和保密性 (7)5、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 (7)四.网络设计: (7)1、网络层次 (7)2、网络接入层设计 (7)3、网络核心层设计 (7)4、网络拓扑图 (8)五.网吧网络组建的注意事项 (8)1、组建前准备事项 (8)2、正确的网络布线设置 (9)3、布线施工及注意事项 (9)4、检测 (9)六.连通性截图 (10)6.1.PC机与外网连通性截图 (10)6.2.PC机与内网服务器连通性截图 (11)6.3.PC机与PC机连通性截图 (11)七.方案说明 (12)八.Internet接入方式 (12)九.网吧设备选型 (12)9.1.服务器PC配置 (12)9.1.1DHCP、DNS、WEB(FTP)、收费服务器配置 (12)9.1.2无盘服务器 (12)9.2.交换机 (13)9.2.1核心交换机 (13)9.2.2接入层交换机 (14)9.3.宽带路由器 (14)9.4.PC机 (15)十.总结 (15)网吧组建与实现摘要:网络是网吧运营的基石,网络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网吧经营状况。
广西教育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系教育实习计划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班级:09网络班2011年9月我系09级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参加教育实习的共10人,已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第六学期的第2周至第5周进行教育实习,为组织好教育实习,特制订本实习计划。
一、毕业实习目的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对学生进行职业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次实习目的在于把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学生在学校第一线进行教学、服务和管理,逐步了解和熟悉学校教育教学的一般情况、基本规律以及发展趋势,初步掌握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和能力,进而全面检查学生领会和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程度,同时也使学生在实践中接受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和巩固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和提高责任感,为他们毕业后能较顺利地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和服务、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毕业实习时间、地点1、毕业实习的具体时间、内容安排如下表所示:2、实习指导老师:原则上由班主任担任,主要负责实习的日常管理工作。
各专业老师进行教育实习试讲具体指导。
3、实习地点:实习单位由学生自行确定。
一般要求到各中小学、职业中专参与计算机课程教学以及机房管理、网络管理、班主任等工作。
三、毕业实习内容1、小学、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习:在实习学校信息技术教师的指导下,每名实习生负责两节课以上的教学,指导学生上机实习。
帮助实习学校维护计算机和网络及电教仪器设备,协助教师制作课件。
2、班主任工作实习:在实习学校原班主任的指导下,实习生担任上课班级的实习班主任工作,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和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结合学校或班级的情况,举行主题班会或组织其他集体活动1—2次。
3、为实习学校的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基础培训。
四、毕业实习的任务与要求1、每个实习生都要按照统一的安排,深入实际,按时、按质、按量全面完成实习任务。
通过实习,检验自己三年来的学习效果,做到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熟悉相关的业务,能较好地完成各项实习任务。
号: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网络对时程序实现系别: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数字媒体技术学生姓名:韦雨林学号:1000350124指导教师:孙晋永2013 年3 月22 日目录摘要 (3)引言 (4)1 设计任务及目标 (4)1.1 目标 (4)1.2设计任务 (5)2 需求分析 (5)2.1用户需求 (5)2.2.技术上可行性分析 (9)3 相关内容和技术 (10)3.1 套接字 (10)3.1.1 套接字的概念 (10)3.1.2 Socket工作模式 (11)3.2 所用的关键技术 (11)3.2.1 UDP协议 (11)3.2.2 TCP/IP协议 (12)3.2.3 重要的socket API的使用 (12)4、课程设计过程 (13)4.1 设计思路 (13)4.2 软件整体结构 (14)4.3 软件功能设计 (14)4.3.1 时间同步算法 (14)4.3.2 定时同步 (15)4.3.3 手工同步 (16)5 编程实现 (17)5.1 NTP报文的封装 (17)5.2 客户端socket连接以及NTP报文类使用 (19)5.3 定时同步时间 (20)5.4 修改本地时间 (22)5.5 界面的实现 (22)6 系统运行效果 (23)6.1 系统主界面 (23)6.2 立即同步对话框 (24)6.3 定时同步对话框 (24)6.4 手动修改对话框 (25)7 课程设计总结 (26)七、参考文献 (27)摘要网络应用程序是通过网络使用通信协议实现进程间的通信;本项目采用软件工程的方法,综合运用网络程序设计,以eclipse for java 作为系统前台应用程序开发工具。
此网络对时程序采用NTP协议和UDP连接。
它只由客户端(Client)组成,需要指定NTP网络时间服务器IP地址与端口号以便与服务器建立连接。
与服务器连接之后,用户可以在自己的界面上可以查看本地时间与网络时间,并可以进行讲本地时间与网络时间同步等相关操作。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学院专业班一、课程设计(论文)题目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二、课程设计(论文)工作自 2012 年 6 月日起至 2012 年 6 月日止。
三、课程设计(论文) 地点:四、课程设计(论文)内容要求:1.本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深入理解TCP/IP参考模型,掌握各种网络工程技术和网络规划与设计,初步掌握综合布线技术、高速局域网技术、广域网接入技术、网络互联技术,初步掌握网络应用程序开发技术以及互联网的应用技术。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2.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要求1)基本要求:(1)熟悉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功能和使用;(2)掌握网络规划与设计,掌握网络安全与管理技术;(3)初步掌握网络应用程序设计技术和互联网应用技术。
2)课程设计论文编写要求(1)理论设计部分以课程设计论文的形式提交,格式必须按照课程设计论文标准格式进行书写和装订。
(2)课程设计报告(论文)包括目录、绪论、正文、设计小结、参考文献、附录等3)课程设计评分标准:(1)考勤与学习态度:20分(2)理论理解与课程设计报告论文:40分;(3)动手操作与实验设计:20分;(4)设计论文答辩:20分。
4)参考文献:(1)《计算机网络(第四版)》主编:谢希仁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4年7月(2)《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主编:吴功宜胡晓英张仁何云王宁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或修订时间:2005年9月(3)《计算机网络设计》主编:易建勋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或修订时间:2007年10月5)课程设计进度安排内容天数地点1.选择设计题目、了解设计目的要求、查阅相关理论资料1天图书馆、机房2.设计方案选型及实验室完成相关的设计任务2天实验室3.总结课程设计任务和设计步骤,撰写课程设计论文2天图书馆、机房、实验室学生签名:2012 年6月18日6)选择课程设计题目具体要求:用winsock设计Ping应用程序理解winsock技术网络编程技术,分析PING应用程序设计原理和程序流程,选择合适的开发环境,参考已有的PING程序功能,设计实现ping功能的应用程序。
计算机网络课程报告范文目录1. 内容综述 (2)1.1 课程背景 (3)1.2 报告目的 (4)1.3 报告结构 (5)2. 计算机网络概述 (6)2.1 计算机网络定义 (7)2.2 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 (8)2.3 计算机网络的重要性 (10)3. 计算机网络基础 (11)3.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 (12)3.2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 (13)3.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5)4. 关键技术分析 (16)4.1 互联网协议及工作原理 (18)4.2 网络通信技术及设备 (20)4.3 网络安全技术及应用 (22)4.4 网络管理与优化技术 (23)5. 计算机网络应用实例分析 (25)5.1 局域网应用 (26)5.2 广域网应用 (27)5.3 互联网应用 (29)5.4 物联网应用展望 (31)6. 课程学习体会与建议 (32)6.1 学习体会 (33)6.2 对课程的建议与展望 (35)6.3 未来学习计划与目标 (37)1. 内容综述计算机网络是一门探讨网络信息传输、数据共享以及网络系统构造与管理的交叉学科。
本课程报告旨在深入探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与核心技术,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对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协议、通信方式、网络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回顾。
报告将从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构成及分层模型展开论述,明确区分网络体系中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各自的角色与职责,使读者能够对计算机网络的框架有直观的理解。
我们深入分析了数据包的封装与传输机制,阐述诸如TCPIP协议族、OSI模型的运作原理以及互联网协议6(IPv的重要性。
这些通信协议保证了计算机间的数据准确无误地传递,并且实现了异构网络的互联互通。
报告中还审查了如今网络架构的多样性及新兴趋势,如网络存储、虚拟网络结构(VPN)、云计算和大数据,理解这些技术如何影响信息社会的运作模式。
对网络安全问题进行了重点讨论,鉴于个人信息与敏感数据的频繁交换,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成为了网络安全保护的三大要素。
JA V A课程设计报告蜘蛛纸牌游戏专业班级:09级网络工程(2)班学生姓名:李瑞琳学生学号:200902010016小组成员:司慧晓郑亚楠司小婷杨达允指导教师姓名:宋强目录1.选题目的与系统概述 (2)2.系统可行性分析与相关技术背景分析 (3)2.1系统可行性分析 (3)2.2相关技术背景分析 (3)3.系统设计与关键技术 (4)3.1系统设计 (4)3.2关键技术 (5)4.系统测试与操作实施方法 (9)4.1进入游戏运行界面 (9)4.2游戏的具体的操作过程 (9)4.3进入“帮助”菜单 (10)4.4游戏中的异常处理情况 (11)5.系统设计总结与回顾 (12)6.附录 (13)6.1AboutDialog.java (13)6.2PKCard.java (14)6.3Spider.java (20)6.4Spider M enuBar.java (29)1.选题目的与系统概述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逐步加剧,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蜘蛛纸牌游戏的一种,旨在让工作学习之后疲惫的玩家有一个轻愉快的放松方式。
与普通的纸牌相比,降低了一点难度。
游戏简单级别由8组A-K的清一色黑桃牌面组成,取消了红黑相间的游戏规则,更突然出强化了玩家在安排事物方面的能力。
蜘蛛纸牌游戏实现了与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中自带的蜘蛛纸牌游戏类似的功能。
该游戏程序中采用Windows系列中游戏的图片,运用Java语言设计了线程、鼠标事件、纸牌的装载、图形界面的构造、组件监听接口的实现、生成蜘蛛纸牌游戏的框架、实现游戏中的方法,是一种休闲益智游戏。
2.系统可行性分析与相关技术背景分析2.1系统可行性分析蜘蛛纸牌游戏规则是:(1)将电脑分发给你的牌按照相同的花色又打至小排列起来,直到桌面上的牌全都消失。
(2)可执行的牌必须为明牌(3)单牌移动规则(4)多拍移动规则游戏分三个等级:(1)简答:单一花色;(2)中级:双花色;(3)四花色。
综合设计报告设计名称:网络工程综合设计设计题目:校园网综合设计学生学号: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生成绩:指导教师(职称):课题工作时间:至说明:1、报告中的第一、二、三项由指导教师在综合设计开始前填写并发给每个学生;四、五两项(中英文摘要)由学生在完成综合设计后填写。
2、学生成绩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设计情况给出各项分值及总评成绩。
3、指导教师评语一栏由指导教师就学生在整个设计期间的平时表现、设计完成情况、报告的质量及答辩情况,给出客观、全面的评价。
4、所有学生必须参加综合设计的答辩环节,凡不参加答辩者,其成绩一律按不及格处理。
答辩小组成员应由2人及以上教师组成。
5、报告正文字数一般应不少于5000字,也可由指导教师根据本门综合设计的情况另行规定。
6、平时表现成绩低于6分的学生,其综合设计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7、此表格式为武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提供的基本格式(适用于学院各类综合设计),各教研室可根据本门综合设计的特点及内容做适当的调整,并上报学院批准。
成绩评定表学生姓名:学号:班级:答辩记录表指导教师评语武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综合设计报告目录目录 (I)摘要 (II)ABSTRACT (III)第一章课题背景 (1)第二章设计简介及设计方案论述 (2)2.1需求分析 (2)2.2设计简介 (3)第三章详细设计 (5)3.1网络结构分析 (5)3.2网络架构设计 (5)3.3网络VLAN的设计 (6)3.4网络Q O S设计 (6)3.5网络安全设计 (7)3.6设备选型 (8)第四章布线系统设计 (10)4.1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 (10)4.2水平子系统的设计 (11)4.3管理子系统的设计 (11)4.4干线子系统 (11)4.5设备间子系统 (12)4.6建筑群子系统 (12)总结 (14)致谢 (15)参考文献 (16)摘要Internet及WWW应用的迅猛发展,极大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合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课程设计报告2011 ~2012 学年第二学期姓名Xxx学号Xxx课程设计名称网络综合课程设计专业班级09级网络工程(2)班指导教师汪彩梅李正茂老师2012 年6 月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项目背景通过“网络综合课程设计”的环节,以系统集成项目的调研、规划与实施为主线,根据专业所学,完成网络基础架构、网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等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综合设计与应用。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学到的专业知识,深入掌握计算机网络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网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技术,了解网络系统建设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高学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综合运用和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分工协作的团队精神。
第二节总体目标名称:某电器制造企业网络集成项目规划与实施企业背景描述及需求:某电器制造企业分为制造、销售、管理、技术研发、财务等部门,拥有计算机400台,且已在ISP申请了210.46.1.1至210.46.1.7几个公网地址,要求为全部用户提供安全的网络接入,园区网覆盖企业所有楼宇,企业要求建设对外的WWW服务,电子邮件,对内部用户的文件传输服务、内部域名服务和企业内部门户网站,要求对用户实现域模式管理,建立严格的资源访问控制,为保证业务的正常开展,要求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体系和网络管理系统,允许外网可信任用户远程访问企业内网资源。
内容:完成该企业网络与信息化建设系统集成项目从规划到实施以及管理的全部工作。
要求:(1)项目的调研及用户需求分析工作必须细致和全面(2)各分项设计与实施工作注重协调和关联第三节任务和要求1. 根据给出的背景描述做出详细的需求分析;2. 根据需求完成该项目的整体架构设计,要求画出网络拓扑图;3. 根据企业业务与管理的要求设计、规划并完成该企业园区网络基础架构部分的工作,深刻理解交换网络架构、部署实施要点,要求完成地址规划、vlan划分、三层交换、路由与地址转换,远程接入等环节,需有详细配置清单;4. 根据业务和管理的安全性需求,完成该企业的网络安全体系设计,要求完成安全配置基本工作;5. 要求采用目前主流的技术完成企业Web、Mail、dns、DHCP、数据库等基础服务的规划与建设,采用合适的技术实现企业内部门户网站以及采用何种操作系统;6. 根据业务和管理的需求,完成该企业的网络管理体系设计,实现网络基础架构的管理、应用的监控和管理,建立和完善告警以及突发事件处理机制;7. 详细设计及配置清单。
校园网络课程设计模板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校园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网络的结构组成及功能。
2. 学生掌握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了解数据传输过程。
3. 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提高网络风险防范意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校园网络的搭建与配置,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校园网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网络维护技能。
3. 学生掌握网络故障排查方法,具备初步的网络故障排除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索的学习态度,增强对网络技术的好奇心与兴趣。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在网络环境中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遵守网络道德规范,自觉维护网络安全,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学科,结合学生年级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对网络技术有一定了解,但缺乏系统性的学习。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校园网络的相关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良好的网络素养。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校园网络基础知识:网络概念、网络结构、网络类型及功能。
- 教材章节:第一章 网络基础知识- 内容安排:2课时2. 网络通信原理:数据传输过程、通信协议、网络设备工作原理。
- 教材章节:第二章 网络通信原理- 内容安排:3课时3. 校园网络搭建与配置:网络设备选型、网络拓扑结构设计、IP地址分配与配置。
- 教材章节:第三章 网络设备与搭建- 内容安排:4课时4. 网络安全与维护:网络安全概念、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网络故障排查与维护。
- 教材章节:第四章 网络安全与维护- 内容安排:3课时5. 网络道德与价值观:网络道德规范、网络安全意识、正确使用网络资源。
- 教材章节:第五章 网络道德与法律- 内容安排:2课时总计:14课时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进行详细的教学大纲制定。
课程设计报告设计名称: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D计算机1班系(院):计算机工程学院设计时间:设计地点: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图3 校园网络的层次拓扑结构、楼宇设计图43.2行政楼行政楼是汇聚交换机,连接郁洲书院,海洲书院瀛洲书院,凌洲书院,食堂,大学生活动中心,女生宿舍4# 5#,教学楼2#,有40个信息点,需要一个48口接入交换机,,一个自动化办公服务器,教务管理服务器和财务管理服务器。
如图所示图53.3图书馆图书馆作为学生课余的学习地点,用有52个信息点,需要两台48口接入交换机,需要1个光纤口用以连接到教学楼2#。
同时为了更好的为学生提供服务,还需要一个图书管理服务器,数据库管理系统。
如图所示图63.4教学楼4#(教学楼1#120个信息点女生宿舍7# 8#有144信息点与教学楼4#拓扑方案相同)作为学生的上课场所,有120个信息点,需要三台48口接入交换机,至少需要一个光纤口连接到教学楼2#。
如图所示图73.5海州书院作为学生课余时间的主要休息场所,有168个信息点,需要四台48接口交换机,同时需要一个光纤口连接到行政楼。
如图所示图83.6女生宿舍4#(宿舍5# 大学生活动中心、创业街、食堂与女生宿舍4#拓扑方案相同)作为学生课余时间的主要休息场所,有24信息点,需要一台48接口交换机,同时需要一个光纤口连接到行政楼。
如图所示图93.7郁洲书院(瀛洲书院、凌洲书院与郁洲书院拓扑方案相同)作为学生课余时间的主要休息场所,分别是68个信息点,需要两台48接口交换机,同时需要一个光纤口连接到行政楼。
如图所示5设备、软件选型与配置方案设计5.1设备、软件选型的前提设备选型是指购置设备时,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和市场供应情况,按照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适用的原则,以及可行性、维修性、操作性和能源供应等要求,进行调查和分析比较,以确定设备的优化方案。
5.2设备选型原则5.2.1厂商的选择所有网络设备尽可能选取同一厂家的产品,这样在设备可互连性、协议互操作性、技术支持和价格等方面都更有优势。
网络基础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网络的基础架构与功能;2. 学会使用网络通信工具,理解网络协议的类型及其作用;3. 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信息检索、筛选与整合的能力;2. 培养学生熟练使用网络通信工具进行交流,提升沟通技巧;3. 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网络故障排查与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网络技术,树立网络安全意识,遵守网络道德规范;2. 增强学生对团队合作的认识,培养在网络环境下的团队协作精神;3. 培养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够理性对待网络信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素养,为后续深入学习网络技术打下基础。
学生特点:本课程针对的学生群体为初中年级学生,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但网络安全意识较弱,需要引导和培养。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具备一定的网络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包括网络的概念、功能、分类及网络拓扑结构;网络通信协议的基本原理;网络地址与子网划分等。
教材章节: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2. 网络通信技术:介绍TCP/IP协议族,重点讲解IP、TCP、UDP协议;了解网络通信过程及网络设备的功能。
教材章节:第二章 网络通信协议与设备3. 网络应用与安全:讲解网络应用层协议,如HTTP、FTP等;介绍网络安全基础知识,如加密技术、防火墙、病毒防范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网络应用与网络安全4. 网络故障排查与处理: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网络故障排查与处理能力,包括网络诊断工具的使用和网络故障案例分析。
南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书二零一四年九月目录一、课题要求二、设备选型三、IP地址分配表四、配置方案五、配置代码分析六、总结一、课题要求一、题目图1 某学校校园网拓扑设备接口IPv4地址R2 s0/0/0 23.1.1.2/24 s0/0/1 24.1.1.2/24 fa0/0 12.1.1.2/24R3 s0/0/0 34.1.1.3/24 s0/0/1 23.1.1.3/24 fa0/0 212.1.1.1/24R4 s0/0/0 24.1.1.4/24 s0/0/1 34.1.1.4/24某学校校园网拓扑如图1所示。
为了缓解IP地址不足的问题,PC6和PC4使用IPv4私网地址;PC11、PC 12、PC 21及PC 22使用IPv4公网地址。
校园网通过路由器R1接入Internet,R2、R3和R4模拟因特网中的网云,其中R2为ISP的接入路由器。
最右侧为Web服务器。
具体的设备连接与IP地址配置如图1所示。
图中没有特殊说明的,子网掩码均默认为255.255.255.0。
利用思科Packet Tracer组建如图所示网络,并实现以下功能:1、VLAN10网关地址为210.28.10.1/24 ;VLAN20网关地址为210.28.20.1/24VLAN10与VLAN20网关均设在路由器R1上。
要求PC11、PC 12、PC 21及PC 22能互相ping通,且都能ping通Web Server2、使用NAT配置,PC4和PC6使用IPv4私网地址能ping通Web Server3、设置ACL,最后使得VLAN20所属主机不能通过WEB方式访问Web Server (但可以ping通Web Server),其他主机流量没有任何限制。
4、R1上配置静态路由,在路由器R2、R3及R4上配置动态rip路由。
(除此以外,可在R1、R2、R3及R4可根据需要自行配置默认路由或某条路由。
计算机网络设计和支持课程标准课程类型理论 +实践课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72 学时 4 学分学时及学分适用专业(群)计算机类专业三年制高职学生执笔人任松课程组审核系(中心)审核二〇一一年四月计算机网络设计和支持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1.课程的地位:专业核心课程2.课程的作用:使学生了解如何收集客户需求、据此确定所需的设备和协议以及创建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网络拓朴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1.本课程按照“企业调研——工作岗位划分——工作任务流程分析——综合能力分析 -- 教学情景设计——课程体系设计” 的教改思路,坚持以实际工作内容为导向,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学习能力为核心,以网络工程师岗位工作任务为教学情景,以工作任务为教学主要方式。
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实用性”的原则,强化学生学习网络工程师工作内容的掌握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对网络实训室的建设,“思科 CCNA”考证、校企合作等方式,加强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培养,开发实践教学体系,即实训室实训——网络集成公司——企业实习,为学生提供一流的实际动手机会,企业实践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技能及综合运用能力。
3.探索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点,确定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网络集成公司”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工学结合”的实训教学之路。
即把教和学过程,从传统的、封闭的高校教育情景中解脱出来,并较大程度地置于校园课堂以外的真实社会环境之中,通过教学、实训与社会实际嵌入式结合来及时实现满足现实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网络工程应用人才。
三、课程目标(一)能力目标:学会制定网络设计方案和实施网络设计。
(二)知识目标:网络需求分析、设计网络方案和实施(三)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四)证书目标:美国思科 CCNA网络工程师认证四、课程内容、要求与教学设计第一章网络设计概念简介【目的要求】⒈掌握⋯⋯⋯⋯网络设计⒉熟悉⋯⋯⋯⋯层次型网络设计的优点⒊了解⋯⋯⋯⋯网络设计方案【主要内容】网络设计基础知识核心层设计的考虑因素分布层的设计考虑因素接入层设计的考虑因素服务器群和安全无线网络设计的考虑因素支持 WAN和远程办公人员【讲授内容】⒈⋯⋯⋯⋯网络设计基础知识设计优秀网络的步骤:确认业务目标和技术需求确定满足第上一步的需求所需的功能评估网络就绪程度制定解决方案和现场验收测试计划制定项目计划基本的设计目标:可扩展性、可用性、安全性、易于管理网络设计方法:确定网络需求描述现有网络设计网络拓朴和解决方案⒉⋯⋯⋯⋯核心层设计的考虑因素核心层的目标:提供100%的正常运行时间最大限度地提高吞吐量支持网络增长核心层技术:融路由选择和交换功能于一身的路由器或多层交换机冗余和负载均衡高速和聚合链路扩展性良好且会聚速度快的路由选择协议防止故障:双电源和双风扇基于机箱的模块化设计额外的管理模块⒊⋯⋯⋯⋯分布层的设计考虑因素分布层的路由选择:过滤和管理数据流实施访问控制策略向核心层通告路由前对路由进行汇总防止接入层故障或中断影响核心层在接入层 VLAN间进行路由选择在分布层组建冗余网络4.⋯⋯⋯⋯接入层设计的考虑因素接入层物理考虑因素、配线间、接入层融合网络的影响、接入层的可用性需求方便管理的设计考虑因素:命名结构VLAN 架构数据流模式优先级策略保护接入层网络设备:设置强密码使用 SSH来管理设备禁用未用的端口5.⋯⋯⋯⋯服务器群和安全保护服务器群使其免受攻击:防火墙LAN 交换机安全功能基于主机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和防范系统负载均衡器网络分析和管理设备高可用性:实现冗余、虚拟化6.⋯⋯⋯⋯无线网络设计的考虑因素物理网络设计逻辑网络设计WLAN接入的独特考虑因素:开放的访客访问安全的员工访问有关无线访问的其他最佳实践7.⋯⋯⋯⋯支持 WAN和远程办公人员企业边缘的设计考虑因素:带宽成本、 QOS、安全性、远程接入第二章收集网络需求【目的要求】⒈掌握⋯⋯⋯⋯ CISCO生命周期⒉熟悉⋯⋯⋯⋯网络需求分析⒊了解⋯⋯⋯⋯方案征求函和报价寻求函【主要内容】CISCO生命周期服务简介销售过程设计前的准备工作确定技术需求和约束条件确定易管理性方面的设计考虑【讲授内容】⒈⋯⋯⋯⋯ CISCO生命周期服务简介准备阶段、规划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运营阶段、优化阶段⒉⋯⋯⋯⋯销售过程方案征求函、报价寻求函、参加投标前会议客户经理的职责:实现指定的销售和收入目标将有关新产品或技术的信息传达给客户和潜在客户领导当地销售、服务和支持团队对销售和支持项目做出规划和预算根据客户的请求,提供提案、演示、报价和信息商谈和维护销售、服务合同售前系统工程师的职责:评估客户现有的网络判断网络升级或扩容能否满足技术需求确保提议的改进能集成到现有的客户网络中测试并评估提议的解决方案网络设计人员的职责:分析客户的目标和约束条件、从而确定新设计的技术需求评估目前安装的网络选择能够满足网络需求的技术和设备绘制示意图,指出各种网络设备和服务的位置以及互联情况设计并监管概念验证测试协助客户经理制作演示文稿售后现场工程师的职责:协助安装和验收测试支持和组织组件和系统的故障排除解决客户遇到的技术问题为客户提供培训,并协助管理和配置设备3.⋯⋯⋯⋯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同客户全作、明确客户4.⋯⋯⋯⋯确定技术需求和约束条件技术需求:改善网络的可扩展性提高网络的可用性和性能增强网络的安全性简化网络管理和支持确定约束条件:预算公司政策时间安排人员5.⋯⋯⋯⋯确定易管理性方面的设计考虑因素网络管理架构组成:网络管理系统网络管理协议受管设备管理代理管理信息第三章确定现有网络的特征【目的要求】⒈掌握⋯⋯⋯⋯现有网络的优点和弱点⒉熟悉⋯⋯⋯⋯根据客户需求选择合适的硬件和软件⒊了解⋯⋯⋯⋯创建网络设计需求文档【主要内容】编写有关现有网络的文档更新现有 CISCO IOS升级现有硬件实施无线现场勘察编写网络设计需求文档【讲授内容】⒈⋯⋯⋯⋯编写有关现有网络的文档绘制网络示意图:确定设计目标是否现实和可行确定现有网络能否满足可扩展性、可用性、安全性和易于管理性需求确定新设备、基础设施和新服务的集成位置确保新旧网络设备、介质和功能可以协同工作绘制网络示意图绘制逻辑架构示意图绘制模块示意图⒉⋯⋯⋯⋯更新现有CISCO IOS研究当前安装的 CISCO IOS软件:设备的型号和类型安装的内存接口和插槽可选的模块当前的 IOS 软件版本和文件名选择合适的 CISCO IOS映像下载并安装 CISCO IOS软件3.⋯⋯⋯⋯升级现有硬件研究硬件功能、研究选配硬件、安装选配硬件4.⋯⋯⋯⋯实施无线现场勘察前往客户现场、物理网络的考虑因素、规划无线现场勘察、实施无线现场勘察5.⋯⋯⋯⋯编写网络设计需求文档包含的几部分:项目的总体目标项目范围网络需求网络的相关状态第四章确定应用程序对网络设计的影响【目的要求】⒈掌握⋯⋯⋯⋯如何确定项目成功的标准⒉熟悉⋯⋯⋯⋯各种应用程序对网络设计的影响⒊了解⋯⋯⋯⋯如何确定网络设计的带宽需求【主要内容】确定网络应用程序的特征常见的网络应用程序服务质量简介语音和视频方案编写应用程序和流文档【讲授内容】⒈⋯⋯⋯⋯确定网络应用程序的特征最终用户基于两点评价应用程序的性能:可用性、响应速度各种应用程序的特征:应用程序在网络中的工作方式应用程序的技术需求应用程序如何彼此交互收集信息:组织提供的信息、网络审计、数据流分析、 CISCO IOS 软件嵌入工具、 CISCO IOS NETFLOW应用程序特征对网络设计的影响⒉⋯⋯⋯⋯常见的网络应用程序(1)事务处理应用程序(2)实时流式应用程序(3)文件传输和电子邮件应用程序(4)HTTP和 WEB应用程序(5)MICROSOFT域服务3.⋯⋯⋯⋯服务质量简介用户根据两个标准来评价服务质量:网络响应其请求的速度应用程序的可用性数据流队列: QOS机制硬件和软件队列使用数据流队列实施QOS优先级和数据流管理:高优先级分组中优先级分组普通优先级分组低优先级分组可在哪些地方实现QOS:第二层设备第三层设备分类和标记4.⋯⋯⋯⋯语音和视频方案融合网络的考虑因素:实时数据流事务性数据流流式数据流批量数据流WEB 内容IP 电话解决方案的需求:电源和容量规划确定相互争用资源的数据流为 IP 电话解决方案选择组件IP 电话解决方案组件: IP 电话网关多点控制单元呼叫代理应用程序服务器视频端点软件电话远程工作人员站点WAN连接方式:异步拨号ISDN BRI电缆调制解调器DSL无线和卫星VPN5.⋯⋯⋯⋯编写应用程序和流文档流量控制、应用程序流绘制内部流示意图、绘制进出远程站点的流示意图、绘制外部流示意图、绘制外联网流示意图第五章制定网络设计方案【目的要求】⒈掌握⋯⋯⋯⋯分析业务目标和技术需求⒉熟悉⋯⋯⋯⋯如何设计园区网的接入层、分布层和核心层⒊了解⋯⋯⋯⋯如何设计WAN连接模块以支持远程工作人员【主要内容】分析需求网络设计折中选择合适的 LAN拓朴设计 WAN及支持远程办公人员设计无线网络加入安全性【讲授内容】⒈⋯⋯⋯⋯分析需求分析业务目标和技术需求:列出新设计必须实现的业务目标确定为实现业务目标需要进行的改进或扩容确定实现每项改进所需的技术确定如何在设计中满足每项技术需求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中必须包含哪些设计要素⒉⋯⋯⋯⋯网络设计折中考虑因素:网络成本实现难度将来的支持需求3.⋯⋯⋯⋯选择合适的 LAN拓朴设计接入层拓朴、设计分布层拓朴、设计核心层拓朴、制定 LAN逻辑网络设计方案4.⋯⋯⋯⋯设计WAN及支持远程办公人员确定远程站点的连接:向远程站点提供服务新增 WAN连接帧中继连接类型定义数据流模式和应用程序支持:访问电子商务和数据库服务IP 电话视频监视5.⋯⋯⋯⋯设计无线网络统一无线网络架构组成: LAP无线 LAN控制器无线控制系统安全服务语音服务定位服务访客接入可扩展性可用性安全性易于管理性6.⋯⋯⋯⋯加入安全性基础设施保护、安全连接、检测和防范缓解威胁、实现安全服务、使用集成服务第六章在网络设计中使用 IP 编址方案【目的要求】⒈掌握⋯⋯⋯⋯如何做物理和逻辑网络需求分析⒉熟悉⋯⋯⋯⋯选择合适的IP 编址方案、选择路由选择协议和制定路由策略⒊了解⋯⋯⋯⋯如何实现IPV6【主要内容】设计合适的 IP 编址方案制定 IP 地址和命名方案IPV4 和 IPV6【讲授内容】⒈⋯⋯⋯⋯设计合适的 IP 编址方案IP 编址方案要实现的目标:防止地址重复提供和控制访问监视安全和性能支持模块化设计支持使用路由汇总的可扩展解决方案IP 编址方案的特征:路由选择稳定性服务可用性网络可扩展性网络模块化设计 IP 编址方案使用:变长子网掩码无类域间路由选择⒉⋯⋯⋯⋯制定 IP 地址和命名方案(1)在分配地址前规划编址方案(2)为大扩容预留空间(3)从核心网络的汇总地址开始,向边缘逐步推进(4)确定需要静态地分配地址的计算机和设备(5)确定实现动态编址的位置和方法3.⋯⋯⋯⋯ IPV4 和 IPV6报头更简单地址格式从IPV4 过渡到 IPV6:双协议栈隧道代理和转换第七章建立园区网原型【目的要求】⒈掌握⋯⋯⋯⋯如何制定测试计划⒉熟悉⋯⋯⋯⋯对网络升级进行模拟或原型测试⒊了解⋯⋯⋯⋯找出设计方案中的风险和弱点【主要内容】建立原型以验证设计建立 LAN原型建立服务器群原型【讲授内容】⒈⋯⋯⋯⋯建立原型以验证设计两种方法测试网络设计组建原型网络:原型网络只包含测试特定功能所需的网络部分,原型网络和现有网络是隔离的安装试点网络:试点是指使用现有网络的一部分测试新功能制定测试计划:简介设备设计和拓朴图测试描述测试过程预期结果和成功标准实际结果和结论附录找出设计中的风险和弱点:单点故障大型故障域潜在的瓶颈可扩展性有限现有人员的能力⒉⋯⋯⋯⋯建立 LAN原型确定 LAN设计满足的目标和需求制定测试计划:要确定运行的测试类型要确定为执行测试而必须组建的网络规模要确定如何判断测试的成败找出风险和弱点:网络的接入层没有冗余只通过一家 ISP 连接 INTERNET到WAN和 INTERNET的带宽有限配线间的光纤连接有限3.⋯⋯⋯⋯建立服务器群原型确定服务器群的目标和需求制定测试计划验证选择的设备和拓朴验证安全计划找出风险和弱点第八章建立 WAN原型【目的要求】⒈掌握⋯⋯⋯⋯建立 WAN连接的组件和技术⒉熟悉⋯⋯⋯⋯帧中继连接的组件和配置⒊了解⋯⋯⋯⋯检验 WAN和远程工作人员连接的测试【主要内容】建立远程连接原型建立 WAN连接原型建立远程工作人员支持原型【讲授内容】⒈⋯⋯⋯⋯建立远程连接原型用3种方法测试远程连接设计:模拟软件使用模拟链路的原型测试实际环境中的试点测试⒉⋯⋯⋯⋯建立 WAN连接原型3.⋯⋯⋯⋯建立远程工作人员支持原型第九章演示和实施网络设计【目的要求】⒈掌握⋯⋯⋯⋯制作物料单⒉熟悉⋯⋯⋯⋯规划实施时间表⒊了解⋯⋯⋯⋯网络合同和演示网络升级方案【主要内容】汇集现有的提案信息制定实施计划规划安装制作并演示提案【讲授内容】⒈⋯⋯⋯⋯汇集现有的提案信息组织现有信息:执行摘要网络需求当前的网络环境物理设计提案逻辑设计提案实施计划成本估算⒉⋯⋯⋯⋯制定实施计划确定最佳的安装方法:全新安装分阶段安装全面更换3.⋯⋯⋯⋯规划安装4.⋯⋯⋯⋯制作并演示提案第十章综合应用【目的要求】⒈掌握⋯⋯⋯⋯有帮助的工作资料⒉熟悉⋯⋯⋯⋯网络书籍、网络网站等学习资源⒊了解⋯⋯⋯⋯学习后的简历、面试和入职前的准备【主要内容】寻找合适的网络职位备考 CCNA及终身学习【讲授内容】⒈⋯⋯⋯⋯寻找合适的网络职位评估自已的技能和优点调查有哪些与自已的优点相符的职位编写简历向潜在雇主发送简历,并通过在线求职网站发布简历与工作职位符合你兴趣的人交流与你中意的公司职员交流人员申请职位并参加面试面试的技巧:练习表达着装得体携带简历和证明材料提前到达实事求是保持良好姿势并面带微笑⒉⋯⋯⋯⋯备考 CCNA实验综合设计任务一需求分析【目的要求】⋯⋯⋯⋯掌握网络需求分析【实验类型】⋯⋯⋯⋯综合性【实验内容】⋯⋯⋯⋯做出需求分析报告【实验方法】⋯⋯⋯⋯ 1、根据校园网业务应用和流量要求2 、做出需求分析报告【实验条件】 CISCO路由器 2811、交换机 3560任务二网络建设任务分析【目的要求】⋯⋯⋯⋯掌握建设任务分析法【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内容】⋯⋯⋯⋯做出网络建设任务分析报告【实验方法】⋯⋯⋯⋯ 1、根据网络建设目标和实际勘测2 、做出网络建设任务分析报告【实验条件】 CISCO 2811 路由器和 3560 三层交换机任务三网络拓朴结构图【目的要求】⋯⋯⋯⋯掌握拓朴图的制作【实验类型】⋯⋯⋯⋯综合性【实验内容】⋯⋯⋯⋯用 VISIO 制图软件做出网络拓朴图【实验方法】⋯⋯⋯⋯ 1、制定网络方案2 、绘制网络拓朴图【实验条件】⋯⋯⋯⋯ PC机和 CISCO 3560三层交换机、 2811 路由器实验四地址规划【目的要求】⋯⋯⋯⋯掌握地址规划方案。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淮海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设计名称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姓名学号专业班级系(院)计算机工程学院设计时间2008.12.182009.1.4 设计地点计算机网络实验室指导教师评语成绩签名年月日1.课程设计目的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实践环节之一,是学习完计算机网络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
其目的在于加深对OSI七层模型、TCP/IP模型的各层功能和设计思想的理解,掌握组建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技术,特别是网络规划、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2.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1.设计任务以淮海工学院本部校园为背景,设计一个校园网方案。
淮海工学院的本部分为办公区、教学区和生活区三部分。
现假设办公区中各楼宇名及需要信点为教务处(25),党政办公楼(26),图书馆(60),教学区中,除计算机系大楼需要120个信息点外,其余个系部大楼及教学楼(包括讲堂楼、机械楼、土木楼、海洋学院楼、大学生活动中心楼、教学主楼等)各需设置信息点的个数为40,生活区中每个建筑物里每个门洞设置1个信息点。
假设使用预留的INTERNET地址,试根据本部校园网的应用需求和管理需求、各建筑物的地理分布、信息点分布,设计出本部的校园网方案。
方案中应明确学院网管中心的位置,确定拓扑方案,完成设备选型,注明各种设备、设施和软件的生产商、名称、型号、配置与价格,并分别给出其价格的出处(如网站等),基本确定方案的预算。
2.设计要求(1)通过资料查阅和学习,了解园区网络规划、设计的一般方法。
(2)参考和研究一些公司和高校/企业园区网的规划和建设方案,结合计算机网络课程中所学知识,积极完成设计任务。
(3)认真完成需求分析,并根据需求分析完成园区网络的总体方案设计,确定网络逻辑拓扑结构和所采用的网络技术、主要设备的性能指标,进而完成设备的选型和经费预算。
(4)动手够架一个具体的LAN,要求实现WEB服务器、FTP服务器的安装,并能实现WEB信息发布。
课程设计报告设计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设计姓名:学号:专业班级:系(院):经济管理学院设计时间:2019年12月设计地点:3. 任务分工说明(一)成员组长:陈光华组员:柴世斌、陈智勇(二)分工陈光华:需求分析1.3、1.4、1.5 2.6.3 VLAN及IP编址方案 VPN陈智勇:网络系统的方案设计、设备选型、方案预算。
Web,web访问控制,DNS、DHCP、ftp柴世斌:需求分析1.1、1.2 2.6.1 IP地址规划原则 2.62 网络VLAN设计,Mail Mail访问控制4. 网络设计方案(一)需求分析1.1 用户的应用需求1.1.1覆盖范围要求:第一综合楼(机房教室多,将计算机多媒体引入课堂可以提高教学质量)第二综合楼(有报告厅等众多教室,引入计算机可以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图书馆(连接网络后师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有目的的选择性学习)学生宿舍五栋(缩短学校与外界的距离,完善了以校园网为基础的管理信息系统,能给学生提供方便)每栋楼划分为一个子网,配置200台电脑,使用C类网址。
1.1.2使用需求:为学生学习活动提供服务,方便学生浏览和上网查资料,促使学生学习最优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服务,促使教师教育教学最优化。
为教育教学管理服务,方便管理人员对教务,行政事务,学生学籍,财务,等综合管理,同时可以实现各级管理层之间的信息数据交换,促使学校管理最优化1.1.3设备需求:邮件服务器,WEB服务器,DNS服务器,FTP服务器,AAA服务器,DHCP服务器,双绞线(用于交换机和桌面终端),光纤(交换机之间),三层交换机。
1.2 通信需求1.2.1采用100Mbps光纤以以太网作为主干。
采用三层交换机作为主干网的节点机,分布在第一,第二综合楼,图书馆和五栋。
1.2.2布线采用星型分布式拓扑结构,分为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
接入层设置在教室里面,因为接入层终端设备(PC)较多。
为了改善主干链路数据流量的压力,增强网络性能,采用将服务器主机放在汇聚层。
绍兴文理学院网络技术实践(论文)(二○○九届)课题小型局域网组建与Internet共享系别物理与电子信息系专业电子信息班级 092姓名於晶晶2010 年9 月8 日小型局域网组建与Internet共享摘要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局域网的建设已经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企业网已经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提到,利用网络技术,现代企业可以在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员工之间实现优化的信息沟通。
这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获得关键的竞争优势。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加快构建自身的信息网络,而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
目前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网络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据IDC预测:在未来的5年中,中小企业的网络建设将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
关键词: 企业网、网络协议、服务器、防火墙目录摘要 (I)前言 (1)1. 网络技术基础 (2)2. 需求分析 (2)3. 网络规划 (3)3.1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3)3.1.1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特点 (4)3.1.2 本方案采取的拓扑结构 (5)3.2 网络设备选择 (6)3.2.1 常见网络设备的工作特点 (6)3.2.2 本方案需选取的网络设备 (8)3.3 网络传输介质选择 (8)3.3.1 常见网络传输介质的分类及特点 (8)3.3.2 本方案选取的传输介质 (10)3.4 网络拓扑图设计 (11)3.5 网络运行环境(网络协议、系统运行平台) (11)3.6 IP地址规划 (12)3.6.1 IP地址简介 (12)3.6.2 本方案IP地址设计 (113)4.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113)5. 网络连通性测试 (14)6. 局域网共享设置 (15)6.1 文件共享 (15)6.2 打印机共享、传真共享 (16)7. 共享INTERNET设计 (16)7.1 本方案所采取的接入Internet方法 (16)7.2 具体机器设置 (16)8. 网络安全注意事项 (27)9. 总结 (300)前言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一个网络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了以往社会都无法比拟的便利,人们越来越离不开以计算机网络为中心的信息时代。
局域网是一般中小企业最常用的,同时又是结构最简单的计算机网络。
通常情况下,像企业、工厂、机关和学校这些计算机比较集中的地方,都可以组建一个局域网。
组建局域网后,可以实现:局域网内资源的共享,上网共享,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远程办公,联网视屏会议。
通过本课题的论述,希望使读者能够了解企业局域网的建设过程以及所涉及到的各种网络技术,并能对今后大家在学习网络技术知识或是进行局域网的工程建设中有所借鉴。
1. 网络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是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计算机利用通信线路连成一个规模大、功能强的网络系统,从而使众多的计算机可以方便地互相传递信息,共享硬件、软件、数据信息等资源。
2. 需求分析[1]在信息网络系统规划和设计之前,对其需求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这对于建设完善的、符合实际需要的信息网络起到积极作用。
如某企业是一个电力仪器供应公司,其主要业务是电力仪器贸易。
该企业目前总共有100多台计算机,分散在4个楼层,若干个办公室。
估计在组建局域网后,公司的计算机总数量会达到200多台。
网络应用主要以WEB浏览、EMAIL收发、文件共享等业务为主。
根据这种情况分析,可以采用10/100Mb/s的传输速率,对于用户数量在三百以下,网络规模较小的局域网来说完全可以满足,所以决定选择百兆位以太网。
至于其他设备,以覆盖4层楼的办公网为例,每一层都由一台24口交换机将办公区里的几十台计算机连起来,如果交换机端口不够用,可用HUB连接更多的用户,再连接到交换机。
由于某企业是集中式的办公方式,即所有部门和人员都集中在同一座楼房内办公。
这样就限制了网络的整体规模,使得局域网的覆盖范围不广,所以比较适合采用集中式网络,即采用星型网。
而且星型网易于易于应用、管理和维护、扩展网络规模和带宽的扩展。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不可能在网络维护中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而且企业规模可能在短期内不断扩大,业务量增多。
所以本方案最终采用星型的网络拓扑结构。
由于集中式中小型企业网中各节点之间的连接距离通常小于100M,因此可以全部采用5类UTP双绞线进行布线。
集中式网络通常包括中心和楼层设备间的两层结构。
网络中心交换机可采用千兆位交换技术构成高速骨干网,用来连接服务器以及楼层接入设备。
中心交换机应采用大容量的交换机,采用模块化机箱设计,可以支持多种速率和传输介质,端口密度高并且根据需要可灵活扩展,楼层接入交换机应具有千兆位端口,能够通过堆叠或增加模块来提高接入端口密度,还支持SNMP等网管协议,以便通过网络对所有设备的状况进行监控和管理。
某企业要求服务器对数据有高可靠性和可用性。
因为网络中的服务器是连续工作的不能断电停机,如果普通PC遇到严重故障后,即使数据丢失也仅限于一台计算机。
而网络服务器的重要性是非常明显的,在其中存储许多重要数据,一旦服务器发生故障将会丢失大量的数据,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可见数据的高可靠性对企业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选择服务器时应采用HP等知名品牌的服务器。
而且还采用服务器集群,并配合中档次服务器以实现多机备份功能。
即当一台服务器出故障时,集群内其他服务器可以立即接管在发生故障的服务器之中运行的应用程序继续运行,当故障服务器修复运行后,自动将应用程序切换回来。
3. 网络规划(一)网络设计目标该系统工程采用Intranet和Internet技术建成一个由网络、信息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组成的综合应用系统。
目的是为企业的业务、办公提供高效的管理。
该系统工程的建设目标是开发成一个标准工程,经过适当的修改后,可适应其他相同或相近需求的企业,作为一个网络应用产品投放市场。
(二)能够实现的效果1. 传输速率100M-1000M2. 文件的共享。
设计室初步完成的文件及图纸,在不打印出图的情况下,能很快在总工室及院领导处调阅,以提出改进意见。
3. 硬件的共享。
部分硬件如光驱、调制解调器、扫描仪、刻录机等都可共享,降低了成本。
4. 实现多台电脑共享打印机,简化了打印出图的过程。
5. 文件传输,能快速地、在不需要交换软盘的情况下在各电脑之间进行文件的拷贝。
6. 通过因特网,互发电子邮件及传真,实现与主管部门及客户间的业务技术交流及文件的上报、传送。
(三) 网络设计原则要设计一套企业信息网络系统,就必须对每一部分进行系统的、全局的精心策划。
这样,设计的信息网络系统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从而设计和建设一套性能价格比高、平滑扩充性好的系统。
一般来说,在规划和设计企业信息网络系统时,需要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1.统一规划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信息服务建设的任务是长期和艰巨的,应根据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和公司的经济实力,对系统进行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尽可能地缩短系统开发周期。
2. 保持标准化和可行性网络标准化,以支持网络扩展和互连。
采用市场上先进的技术和相对成熟的产品,并向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工程标准、相关业标准和暂行规定先靠拢。
3. 保证系统的安全和稳定可靠在系统设计和网络设计方面应优先考虑系统的安全和稳定可靠。
4.保证网络系统的先进性和有效性由于网络系统除了满足公司的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的需求外,还要为公司的其他业务提供网络服务,所以必须保障网络有足够的带宽和处理能力。
综合上面的选择因素,最后决定采用星型拓扑结构。
因为这种网络结构不但稳定性和可扩展性非常好,而且很容易判断和排除网络故障,根据交换机的LED指示灯,就能随时了解网络的连接和运行状况,及时迅速地判断出故障点。
3.1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2]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抛开网络物理连接来讨论网络系统的连接形式,网络中各站点相互连接的方法和形式称为网络拓扑。
3.1.1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特点1、星形拓扑星形拓扑是由中央节点和通过点到到通信链路接到中央节点的各个站点组成。
星形拓扑结构具有以下优点:(1)控制简单。
(2)故障诊断和隔离容易。
(3)方便服务。
星形拓扑结构的缺点:(1)电缆长度和安装工作量可观。
(2)中央节点的负担较重,形成瓶颈。
(3)各站点的分布处理能力较低。
2、总线拓扑总线拓扑结构采用一个信道作为传输媒体,所有站点都通过相应的硬件接口直接连到这一公共传输媒体上,该公共传输媒体即称为总线。
总线拓扑结构的优点:(1)总线结构所需要的电缆数量少。
(2)总线结构简单,又是无源工作,有较高的可靠性。
(3)易于扩充,增加或减少用户比较方便。
总线拓扑的缺点:(1)总线的传输距离有限,通信范围受到限制。
(2)故障诊断和隔离较困难。
(3)分布式协议不能保证信息的及时传送,不具有实时功能3、环形拓扑环形拓扑网络由站点和连接站的链路组成一个闭合环。
环形拓扑的优点:(1)电缆长度短。
(2)增加或减少工作站时,仅需简单的连接操作。
(3)可使用光纤。
环形拓扑的缺点:(1)节点的故障会引起全网故障。
(2)故障检测困难。
(3)环形拓扑结构的媒体访问控制协议都采用令牌传达室递的方式,在负载很轻时,信道利用率相对来说就比较低。
4、树形拓扑树形拓扑从总线拓扑演变而来,形状像一棵倒置的树,顶端是树根,树根以下带分支,每个分支还可再带子分支。
树形拓扑的优点:(1)易于扩展。
(2)故障隔离较容易。
树形拓扑的缺点:各个节点对根的依赖性太大。
5.混合型拓扑结构这种网络拓扑结构是由前面所讲的星型结构和总线型结构的网络结合在一起的网络结构,这样的拓扑结构更能满足较大网络的拓展,解决星型网络在传输距离上的局限,而同时又解决了总线型网络在连接用户数量的限制。
这种网络拓扑结构同时兼顾了星型网与总线型网络的优点,在缺点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弥补这种拓扑结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应用相当广泛:这主要是因它解决了星型和总线型拓扑结构的不足,满足了大公司组网的实际需求;(2)扩展相当灵活:这主要是继承了星型拓扑结构的优点。
但由于仍采用广播式的消息传送方式,所以在总线长度和节点数量上也会受到限制,不过在局域网中是不存在太大的问题;(3)同样具有总线型网络结构的网络速率会随着用户的增多而下降的弱点;(4)较难维护,这主要受到总线型网络拓扑结构的制约,如果总线断,则整个网络也就瘫痪了,但是如果是分支网段出了故障,则仍不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运作。
再一个整个网络非常复杂,维护起来不容易;(5)速度较快:因为其骨干网采用高速的同轴电缆或光缆,所以整个网络在速度上应不受太多的限制。
3.1.2 本方案采取的拓扑结构由于某企业是集中式的办公方式,即所有部门和人员都集中在同一座楼房内办公。
这样就限制了网络的整体规模,使得局域网的覆盖范围不广,所以比较适合采用集中式网络,即采用星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