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船舶水密装置与堵漏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6
第八章船体水密装置与船舶堵漏1、船体的水密结构和装置主要有:①、水密舱壁;②、双层底;③、水密门、窗;④、船壳板上的进排水孔设置的自动止回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④D.②、③、④2、船体的水密结构和装置主要有:①、水密舱壁;②、双层底;③、水密门、窗;④、船壳水线下排水孔的止回阀;⑤、船壳板A.①、②、③、⑤B.①~⑤C//.①、②、③D.①~④3、船舶的水密结构是指:A.客舱和货舱B.压载舱和货舱C.//水密横舱壁和双层底D.机舱和双层底4、以下为水密装置的是:①、水密舱壁上开口的关闭设备;②、船壳板上开口的关闭设备;③、舱壁甲板以上的水密装置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5、任何动力式滑动水密门,无论是动力还是手动操作,均应能在船舶向任一舷横倾至_____的情况下将门关闭。
A.5°B.10°C.//15°D.20°6、任何动力式滑动水密门必须满足:①、能从驾驶室遥控关闭;②、从门所在舱壁的每一边就地操纵;③、在控制位置具有门开启或关闭的指示器;④、在关闭门时发出声响报警;⑤、应有一个独立的手动机械操纵装置 A.①~③ B.①~④ C.②~④D//.①~⑤7、除所规定的航行中可以开启的门外,所有水密门在航行中应保持:A.//关闭B.打开C.正常的工作状态D.可随时打开状态8、客船上的所有动力滑动门,应能满足在船舶处于正浮状态时,能从驾驶室内的总控制台不超过_____内被同时关闭。
A.30sec B….60secC.90secD.120sec9、客船上所有动力滑动式水密门的遥控操纵位置是在:A.驾驶室B.舱壁甲板以上的手动操纵处C.舵机间和驾驶室D.//驾驶室和舱壁甲板以上的手动操纵处10、按要求,每一动力滑动式水密门应为:A.竖动式B.横动式C.滚动式或横动式D...竖动式或横动式11、在船舶正浮时,用手动操纵装置将动力滑动式水密门完全关闭的时间应不超过:A.30secB.60secC.//90secD.120sec12、每一动力滑动式水密门的操纵方式有:①、独立的动力系统操纵;②、现场独立的手动机械操纵;③、舱壁甲板上用全周旋摇柄转动操纵;④、无线遥控操纵A.①、②B…①、②、③C.①~④D.①、②、④13、驾驶室内水密门集控台显示每扇门开启或关闭状态的方法是:①、红灯表示一扇门完全开启;②、红灯表示一扇门完全关闭;③、绿灯表示一扇门完全关闭;④、绿灯表示一扇门完全开启;⑤、红灯闪烁表示门处于关闭过程中;⑥、黄灯闪烁表示门处于关闭过程中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②、④、⑤14、按规定,用手动操纵装置将滑动式水密门完全关闭的时间应不超过_____,且应满足在船舶向任一舷横倾至_____时也能将门关闭。
船舶进水堵漏应急预案船舶进水/堵漏应急预案船舶进水的原因大部是由于搁浅、触礁、碰撞、船舶老旧、水密失灵、造船缺陷、严重横倾、武器攻击等原因引起。
船体破损进水后,如果进水速度大于本船排水速度,船舶安全会受到威胁。
因此,船舶一旦进水,制止进水的方法就是堵漏,以及与其相应的排水、堵漏及应变过程中的伤员救护。
船舶一旦进水,就应按下列程序应急1.发现船舶漏损进水,应立即发出堵漏警报(警铃或汽笛二短一长,连放一分钟)召集船员,报告船长并通知机舱。
全体船员听到警报信号后,按应急计划分工,携带规定携带的堵漏器材,迅速赶赴现场,做好堵漏准备。
2.立即报告公司指定人员或其替代人及公司船运业务部,并根据所处位置报告附近港口主管机关或水上搜救中心。
3.进水堵漏应急计划中,大副为甲板现场指挥,轮机长为机舱现场指挥。
堵漏工作由水手和轮机员,隔离工作为驾驶员,排水工作由轮机长。
4.现场指挥大副率领堵漏人员和隔离人员迅速查明漏损部位、损坏情况和进水量等,并立即报告船长确定施救方案,命令各对人员投入施救。
同时,安排轮机员1测量淡水舱、压载舱、污水沟等的水位。
轮机员2等测量各油舱液位。
大副率人测定破洞的位置、破洞大小及进水情况。
5.船舶发生漏损后,船长应通知机舱备车,立即采取停车或减速措施,以减少水流和波浪对船体冲击。
若已查明漏损部位,应用车舵配合将漏损部位置下风侧,以减少进水量。
6.一经发现进水部位,应立即通知机舱排水,机舱应积极响应。
同时,大副率领隔离人员紧闭进水舱四周的水密门和隔舱阀等,使进水舱与其他舱室隔离,考虑临近舱壁强度,必要时予以加固。
7.堵漏人员直接担负堵漏和抢修任务,实施行之有效的堵漏措施。
船长和大副根据漏损情况发展,及时调整部署。
8.轮机长率领排水人员使用所有水泵(包括便携式水泵)合力排水,并根据情况注入、排出和驳移压载水,保持船体平衡。
9.指派轮机员1定时量水(并派专人不断观察和记录首、尾吃水)和干舷高度变化,估计进水量和排水量之差,判断险情的发展和大量进水对船舶稳性及浮力的影响。
船舶抗沉结构与堵漏船舶堵漏船舶在发生漏损时,应及时使用船舶所配备的各种堵漏器材进行堵漏,以减少进水,防止破损部位进一步扩大,为排水抢修创造有利条件。
为此,一般船舶均配有相应的堵漏器材。
一、堵漏器材的种类及其应用堵漏器材是根据船舶的大小、类型及航行区域来配备的。
堵漏器材包括:堵漏毯、堵漏垫、堵漏盒、各种规格大小的木塞、各种螺丝钩、水泥、黄沙、木柱、本板、木楔等。
使用时应根据破洞大小。
部位。
破损情况等灵活应用。
1.堵漏毯1)作用堵漏毯又称堵漏席,是进行舷外堵漏的有效工具,适用于舷外水线附近及以下船壳较平坦和一般弯曲部位,不适合首尾弯曲大大的部位。
它虽不能将船壳水下破口完全堵严,但能大大减少破口的进水量。
2)种类。
结构特点与规格(1)种类:堵漏毯有轻型和重型两种。
(2)结构特点与规格轻型堵漏毯由三层帆布缝制而成,四周的帆布边缝有麻绳以增加其强度,堵漏毯的一面缝有油麻绒,堵漏时应将有麻绒的一面朝向破口,靠水压将堵漏毯压紧在船壳板上,堵住破日。
重型堵漏毯是用钢索编成网,四周镶有钢丝绳,网的两面各贴以一层厚帆布,每个方形钢索圈内垫以几层小块厚帆布,缝合在两层帆布中间。
四周所镶的钢丝绳外面又镶着一条粗油麻绳,它以细麻绳缠扎在钢丝绳上,四角和上面装有眼环。
堵漏毯的形状呈方形,规格有2m×2m、2.5m×2.5m、3m×3m、3.5m×3.5m、4m×4m等。
3)堵漏毯的使用方法堵漏毯主要有两种使用方法。
一种是菱形挂法,该种方法配合使用一根过底索一根管制索另加两根张索,主要适用于平直和一般弯曲处;另一种是方形挂法,该方法配合使用二根过底索一根管制索及两根张索,主要适用于水线附近及水线下较平在船壳处。
2.堵漏板堵漏板主要有螺杆折式(折叠式)、圆形折式及方形折式几种l)螺杆折式(折叠式):是从船体内部进行堵漏的一种工具,用以堵住直径在280mm以下的近似圆形破洞。
它是由三块铁板铰接而成的堵漏板、撑架、螺杆和蝶形螺母等组成。
第一章1、船舶营运系统由哪些重要环节组成?与安全科学基本要素间存在什么对应关系?P1、P2答:(1)公司、船舶货物、船员、航道及港口,构成了船舶营运系统。
(2)安全科学的基本要素:人、机、环境和控制。
人,对应船员;机,对应船舶货物;环境,对应港口航道;控制,对应船务公司。
4、举例应用霍尔三维结构和PDCA循环等系统工程方法解决几个问题。
P7答:(举例:考试考的不好,分析原因,寻找错误,巩固知识,在下次考试里通过实践取得更好的成绩,之后总结经验,总结这次还有没有不懂的问题,留到下次考试争取不再错,就是典型的PDCA循环啦~)霍尔三维结构:由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构成。
PDCA循环有两大特点:其一是循环不停地滚动,每滚动一周就提高一步,具有滚动上升的优点;其二是在PDCA循环的每一个阶段或步骤都可独立进行PDCA循环,以确保系统各部分的质量,即大环套小环。
9、阐述船舶安全的重要性,结合安全科学四要素谈谈如何实现船舶的安全。
P2答:船舶安全的重要性在于船舶安全管理涉及人命财产安全,也涉及到船公司的经济效益,更涉及到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海洋环境的保护,对社会、经济、环境的意义重大。
船上安全管理,是指对单船的“人,机,环境,管理”系统的安全管理,效果主要取决于船员和公司的努力,最好的管理体系也只有通过人员的积极响应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良好的人员素质是安全管理的必要条件。
船上安全管理的要求在于实现“本质化安全”,船上安全管理的要点在于“组织--素质--响应”,即系统化管理。
船上安全管理还要求提高人员安全素质和人员的安全教育。
10、试述一名合格船员应有的基本素质:答:首先:要有正确的上船动机,要有良好的心态,要处好人际关系(1)职业道德素质,敬业敬岗精神、服从意识,团队精神和使命感(2)身心素质:职业健康条件和心理素质,应符合海船船员体检标准,对艰苦行业的适应性和应急应变能力;(3)技术素质:包括安全意识、知识和技能素质(4)能力素质:指掌握和应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语言素质:能够正确表述和相互交流的能力。
第一节船体上开口的关闭设备水密舱壁上开口的关闭设备:1.水密横舱壁和双层底是船舶主要的防水抗沉结构。
2.双层底:海船要求尽可能从防撞舱壁到尾尖舱舱壁设有双层底。
双层底的设置使船舶一旦船底破损,只限于双层底进水,船舶仍有足够的储备浮力和稳性。
3.水密舱壁上的开口关闭设备(1)防撞舱壁上不准开任何门或人孔。
凡穿过防撞舱壁的管子,都设有在舱壁甲板能控制的阀,其阀体应安装在首尖舱舱壁的内侧。
(2)货船甲板间舱的水密舱壁上,可以装设在舱壁两侧迅速关闭的铰链式水密门(一级)离港时关闭,航行中不得开启,装有防止任意开启的装置,在港开启时记入航海日志中(值班驾驶员掌控)。
(3)一般船舶水密舱壁上的水密门,都是滑动式水密门(二级);但舱壁甲板以下有旅客舱室的所有水密门和门槛在重载水线下,水密门数量较多时,必须设动力滑动式水密门(三级)。
滑动式水密门应能从驾驶台遥控关闭,也能从门所在舱壁的每一边就地操纵,在控制位置具有门开启或关闭的指示器,遥控操纵关闭时,应在门开始移动前5~10s内发出声响报警。
该警报应连续发出直至完全关闭。
驾驶室内水密门集控台显示每扇门开启或关闭的状态,红灯表示一扇门完全开启;绿灯表示一扇门完全关闭;红灯闪烁表示门处于关闭过程中。
按要求,每一动力滑动式水密门应为竖动式或横动式,铰链式水密门、滑动式水密门、动力滑动式水密门必须设置手动操纵装置。
在船舶正浮时,用手动操纵装置将滑动式水密门完全关闭的时间应不超过90s,动力滑动式水密门完全关闭的时间应不超过60s,且应满足在船舶向任一舷横倾至15°时也能将门关闭。
(4)客船上每一动力滑动水密门的最大净开口宽度一般应限制为1.2m。
船壳板上的关闭设备:1.船壳板上开口的关闭设备(1)船舶限界线以下的舷窗一般都采用水密性和抗风浪性强的圆形舷窗并装有可靠的铰链舷窗盖。
限界线以下的舷窗可分为:永久关闭式舷窗;离港前关闭,到港后方可开启的舷窗;航行中由船长决定是否关闭的舷窗。
第七章船舶防水抗沉结构与船舶堵漏设备(A )001、船体的水密结构和装置主要有:I、水密舱壁;II、双层底;III、水密门、窗;IV、船壳板上的进排水孔设置的自动止回阀A、I、II、IIIB、I、II、IVC、I~IVD、II、III、IV(C )002、船体的水密结构和装置主要的:I、水密舱壁;II、双层底;III、水密门、窗;IV、船壳水线下排水孔的止回阀;V、船壳板A、I、II、III、VB、I~VC、I、II、IIID、I~IV(C )003、船舶的水密结构是指:A、客舱和货舱B、压载舱和货舱C、水密横舱壁和双层底D、机舱和双层底(D )004、以下为水密装置的是:I、水密舱壁上开口的关闭设备;II、船壳板上开口的关闭设备;III、舱壁甲板以上的水密装置A、I、IIB、I、IIIC、II、IIID、I、II、III(C )005、任何动力式滑动水密门,无论是动力还是手动操作,均应能在船舶向任一舷横倾至__的情况下将门关闭。
A、5度B、10度C、15度D、20度(D )006、任何动力式滑动水密门必须满足:I、能从驾驶室遥控关闭;II、从门所在舱壁的每一边就地操纵;III、在控制位置具有门开启或关闭的指示器;IV、在半闭门时发出声响报警;V、应有一个独立的手动机械操纵装置。
A、I~IIIB、I~IVC、II~IVD、I~V(A )007、除所规定的航行中可以开启的门外,所有水密门在航行中应保持:A、关闭B、打开C、正常的工作状态D、可随时打开状态(B )008、客船上的所有动力滑动门,应能满足在船舶处于正浮状态时,能从驾驶室内的总控制台不超过__内被同时关闭。
A、30secB、60secC、90secD、120sec(D )009、客船上所有动力滑动式水密门的遥控操纵位置是在:A、驾驶室B、舱壁甲板以上的手动操纵处C、舱机间和驾驶室D、驾驶室和舱壁甲板以上的手动操纵处(D )010、按要求,每一动力滑动式水密门应为:A、竖动式B、横动式C、滚动式或横动式D、竖动式或横动式(C )011、在船舶正浮时,用手动操纵装置将动力滑动式水密门完全关闭的时间应不超过:A、30secB、60secC、90secD、120sec(B )012、每一动力滑动式水密门的操纵方式有:I、独立的动力系统操纵;II、现场独立的手动机械操纵;III、舱壁甲板上用全周旋摇柄转动操纵;IV、无线遥控操纵A、I、IIB、I、II、IIIC、I~IVD、I、II、IV(A )013、驾驶室内水密门集控台显示每扇门开启或关闭状态的方法是:I、红灯表示一扇门完全开启;II、红灯表示一扇门完全关闭;III、绿灯表示一扇门完全关闭;IV、绿灯表示一扇门完全开启;V、红灯闪烁表示门处于关闭过程中;VI、黄灯闪烁表示门处于关闭过程中A、I、III、VB、II、IV、VIC、I、III、VID、II、IV、V(A )014、按规定,用手动操纵装置将滑动式水密门完全关闭的时间应不超过__,且应满足在船舶任何一舷横倾至__时也能将门关闭。
第八章:船体上开口的关闭设备与传播的堵漏设备第一节:船体上开口的关闭设备B1、在船舶正浮时,动力滑动式水密门从开始移动至门完全关闭的时间,在任何情况下应不少于________秒或不大于________秒。
A.10;20B.20;40C.10;40D.20;60C2、船舶的水密结构是指________。
A.客舱和货舱B.压载舱和货舱C.水密横舱壁和双层底D.机舱和双层底D3、以下为水密装置的是________。
Ⅰ.水密舱壁上开口的关闭设备;Ⅱ.船壳板上开口的关闭设备;Ⅲ.舱壁甲板以上的水密装置。
A.Ⅰ,ⅡB.Ⅰ,ⅢC.Ⅱ,ⅢD.Ⅰ~ⅢC4、任何动力式滑动水密门,无论是动力还是手动操作,均应能在船舶向任一舷横倾至________的情况下将门关闭。
A.5°B.10°C.15°D.20°D5、任何动力式滑动水密门必须满足________。
Ⅰ.能从驾驶室遥控关闭;Ⅱ.从门所在舱壁的每一边就地操纵;Ⅲ.在控制位置具有门开启或关闭的指示器;Ⅳ.在关闭门时发出声响报警;Ⅴ.应有一个独立的手动机械操纵装置。
A.Ⅰ~ⅢB.Ⅰ~ⅣC.Ⅱ~ⅣD.Ⅰ~ⅤA6、除所规定的航行中可以开启的门外,所有水密门在航行中应保持________。
A.关闭B.打开C.正常的工作状态D.可随时打开状态B7、客船上的所有动力滑动门,应能满足在船舶处于正浮状态时,能从驾驶室内的总控制台不超过________内被同时关闭。
A.30sB.60sC.90sD.120sD8、客船上所有动力滑动式水密门的遥控操纵位置是在________。
A.驾驶室B.舱壁甲板以上的手动操纵处C.舵机间和驾驶室D.驾驶室和舱壁甲板以上的手动操纵处D9、按要求,每一动力滑动式水密门应为________。
A.竖动式B.横动式C.滚动式或横动式D.竖动式或横动式C10、在船舶正浮时,用手动操纵装置将动力滑动式水密门完全关闭的时间应不超过________。
【安全管理须知】船舶进水堵漏应急预案版号:1 编写:机务主管批准:指定人员文件修改记录[本文件共11页] 1目的本预案旨在船舶进水时,能迅速作出应急反应并采取排水和堵漏措施,防止船舶沉没,或尽可能延长船舶沉没时间以利于实施救助。
2本预案适用于公司船舶发生进水时的应急反应。
3职责3.1船长是船舶进水时的船上应急总指挥。
3.2大副是船舶进水(除机舱外)时的现场指挥,轮机长是机舱进水时的现场指挥。
3.3全体船员服从指挥,按本岗位的职责做好各自的工作。
3.4公司应急小组提供技术指导、资源保障,协助联系外围救援力量。
4特征船舶进水(指船体破损进水,或其它情况造成的大量进水)可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水域,可能导致船舶沉没。
船体水密存在缺陷,或大风浪袭击,或发生碰撞、搁浅/触礁事故等,可导致船舶进水。
船舶少量进水可能造成货损或机舱不能正常运行,大量进水又不能控制时易发生沉没事故。
5应急原则船舶进水时,应遵循:.1控制进水速度,保持船舶浮态,防止或延缓沉没;.2人命安全第一,注意环境污染,避免或减少损失。
6船舶应急反应6.1船员发现船舶进水后,应立即报告驾驶台或船长。
驾驶台接到报告后立即向船长报告。
6.2船长接到报告后立即了解进水原因和程度,并发出全船警报(两长一短,连放一分钟),指挥船员采取适当而有效的应急措施。
航行中,要备车、改自动舵为手动舵。
6.3除值班需要坚守岗位的人员外,所有船员迅速到指定位置或相关岗位,听从指挥,积极投入抢救工作。
二副还应负责通信联络,作好记录。
6.4现场指挥指派船员迅速查明漏损部位、损坏情况和进水量等,报告船长。
6.5船长在了解船舶进水的实际情况后,会同大副、轮机长并根据破损控制图确定抢救方案,同时应尽快向公司调度报告。
抢救措施通常要考虑:.1阻止或减少进水最直接有效的措施是堵漏,阻止或减少进水量增加最直接有效的措施是排水;.2隔离相邻舱室能有效阻止进水的漫延,但应注意舱壁的强度;.3受损部位相邻舱室的水密情况,本船的堵漏器材和排水能力。
第八章船舶水密装置与堵漏第一节船体水密装置与堵漏设备船体水密结构和装置主要有水密横舱壁、双层底、双层壳、水密门、窗、水密舱盖及排水设备等。
一、水密舱壁上开口的关闭设备1.防撞舱壁不准开门、人孔、通风管道或任何其他开口。
凡穿过防撞舱壁的管子应在首尖舱内侧的舱壁上设置并能在舱壁甲板上控制的闸阀。
2.水密舱壁上的水密门无论是动力式还是手动式滑动水密门,均应能在船舶向任一舷横倾至15°的情况下将门关闭。
动力滑动水密门应既能从驾驶室遥控关闭,也能就地操纵。
在控制位置应装设门所在位置指示器,并且在门关闭时发出声响报警。
在主动力失灵时,动力、控制和指示器应能工作。
每一动力操纵的滑动水密门应有一个独立的手动机械操纵装置,该装置应能从门的任一边用手开、关该门。
除所规定的航行中可以开启的门外,所有水密门在航行中应保持关闭。
3.客船上的水密门1)结构要求:每一动力滑动水密门,应为竖动式或横动式,动力系统独立。
最大净开口宽度一般限制为1.2m。
遥控操纵位置设在驾驶室内或舱壁甲板以上的手动操纵处。
2)在船舶正浮时的关门时间要求:①手动机械装置关门的时间应不超过90s;②驾驶室集控室遥控关所用门的时间应不超过60s;③遥控关单个门的时间应为:20s ≤ t ≤ 40s。
3)操作位置:①现场手动机械装置开、关门;②驾驶室集控室集中遥控关所有门;③舱壁甲板可到达之处用全周旋摇柄转动关门。
4)报警器:特别的声响警报器应在门开始移动前至少5s但不超过10s发出声响,且连续发声报警直至该门完全关闭。
5)信号显示:红灯表示门完全开启、绿灯表示门完全关闭、遥控关门时,以红灯闪烁表示关闭过程中。
6)客船分隔货舱水密舱壁上装设的水密门:可为铰链式、滚动式或滑动式,但不必是遥控的。
不要求符合60s内关闭的要求。
4.货船上的水密门和舱盖1)保证内部开口水密完整性的出入门和舱盖,应装设显示这些门或舱盖是开启还是关闭的设施。
这类门或舱盖的使用应经值班驾驶员批准。
2)门可以是铰链的、滚动的或滑动的门,但不应是遥控操纵的。
此类门应在开航前关妥,并应在航行中保持关闭;在港内开启的时间和船舶离港前关闭的时间应记入航海日志中。
二、船舶堵漏设备(一)堵漏器材的种类及其应用依据船舶的大小、类型及航行区域来配备。
包括:堵漏毯、堵漏板、堵漏垫、堵漏盒、各种规格大小的木塞、螺丝钩、水泥、黄沙、木柱、木板、木锲等。
使用时应根据破洞大小、部位、破损情况等灵活应用。
1.堵漏毯(又称堵漏席)1)作用是舷外堵漏的有效工具,适用于舷外水线附近及以下船壳较平坦和一般弯曲部位,不适合首尾弯曲太大的部位。
虽不能将船壳水下破口完全堵严,但能大大减少破口的进水量。
2)种类、结构特点与规格(1)种类:有轻型和重型两种。
(2)结构特点与规格轻型堵漏毯:由三层帆布缝制而成,四周的帆布边缝有麻绳以增加其强度,毯的一面缝有油麻绒,堵漏时应将有麻绒的一面朝向破口,靠水压将堵漏毯压紧在船壳板上,堵住破口。
重型堵漏毯:用钢索编成网,四周镶有钢丝绳,网的两面各贴一层厚帆布,每个方形钢索圈内垫以几层小块厚帆布,缝合在两层帆布中间。
四周所镶的钢丝绳外面又镶着一条粗油麻绳,它以细麻绳缠扎在钢丝绳上,四角和上面装有眼环。
形状:呈方形,规格有2×2、2.5×2.5、3×3、3.5×3.5、4×4m2等。
3)堵漏毯的使用方法主要有两种使用方法:一种是菱形挂法,该种方法配合使用一根过底索一根管制索另加两根张索,主要适用于平直和一般弯曲处;另一种是方形挂法,该方法配合使用二根过底索一根管制索及两根张索,主要适用于水线附近及水线下较平直船壳处。
2.堵漏板(三种)1)螺杆折式(折叠式):船体内部进行堵漏,用以堵住直径在280mm以下的近似圆形破洞。
由三块铁板铰接而成的堵漏板、撑架、螺杆和蝶形螺母等组成。
在堵漏板的四周嵌有橡皮衬垫。
2)圆形折式:是从船体内部进行堵漏的一种简易型堵漏工具。
由拉索、橡皮垫及由绞链连接而成的两块折式铁板等组成。
3)方形:从舷外向内进行堵漏。
由吊索、拉索、铁板及橡皮垫等组成。
3.丁字型堵漏垫使用时先把丁字型螺杆扳直,从破洞舱内一边伸出后,再恢复丁字型,旋紧螺母利用木垫板把棕垫压紧在破洞上。
适用于堵直径在300mm左右的圆形或近似圆形的漏洞,且该处卷边向外。
若漏洞有较大的向内卷边,则应使用螺杆折式(折叠式)堵漏板为宜。
4.堵漏盒(也称堵漏箱)从船内进行堵漏,主要用于覆罩有较大向内卷边的洞口,或有一些小型突出物的船壳裂口,或以木塞、木楔塞漏后四周仍不规则的缝孔等。
其结构为一只400mm ×400mm面积、高为300mm的无盖铁盒,两侧装有拎攀,箱口四周嵌有橡皮垫。
5.堵漏螺杆主要有钩头螺杆(螺丝钩)、“T”形固定式及活动“T”形几种。
1)钩头螺杆(螺丝钩):通常用来堵塞形状不规则,又有向外卷边而用木塞和木楔无法堵住的漏洞。
2)“T”形固定式螺杆:用于堵船壳上的裂口,是从船内经船壳裂口向外堵的一种工具。
3)活动“T”形螺杆:是一种从船内经船壳裂口向外堵的工具。
6.堵漏用支柱支柱是堵漏时的支撑,长短根据需要配备。
同时配有一定数量的垫木和垫板,以便分散应力。
1)伸缩型堵漏柱:由钢管或铁管制成,伸缩度一般在0.5~1.2m。
2)木支柱:用松木或杉木制成,有圆形和方形,长度为4~6m。
7.木楔用来衬垫支柱,一般长度为厚的5~6倍。
衬垫时应两块尖端相对、上下叠起,为防止滑出可在两边用木钉钉住固定。
8.其它堵漏器材1)木塞:适中的近圆形破洞也可用大木塞从舷外塞住堵漏。
操作方法是首先在木塞两端各旋上一个螺丝环,环上各系一根绳索,大端为吊索,小端为拉索,使用时用吊索将木塞吊到破洞处,再由船内用带钩艇篙经破洞钩入拉索拉紧系牢。
2)水泥、黄沙及促凝剂应备500#或以上的高强度水泥,洁净无杂物的粗粒黄砂,直径25mm以下的石子,促凝剂用苏打或水玻璃。
调拌时每50Kg水泥先用砂0.05m3、石子0.062m3搅拌,再加入溶化的促凝剂和23L淡水搅拌成浓浆。
促凝剂的用法是:苏打为水泥的2%~6%、水玻璃为水泥的1%~3.5%。
3)充气袋:有圆形和圆柱形等。
使用时放在漏洞处,利用潜水空气泵充气膨胀堵住漏洞。
袋上设安全阀,压力大时可利用其放气。
4)堵漏用工具:锤子、锯子、电钻、扳手、滑车及各种钉子、螺丝、铁丝等材料。
(二)、堵漏器材的保管1.应存放在规定地点(分开合理存放),专人保管(水手长),不能移作他用。
舱室外应有明显标志。
2.各种金属堵漏器材与部件,应注意防止锈蚀。
活动部分应经常加油润滑,以保持灵活。
3.纤维材料制作的堵漏器材,如堵漏毯、软垫、帆布和麻絮等,应经常晾晒通风,保持干燥,不使霉烂。
4.木质堵漏器材不要置于高温、潮湿处。
5.橡胶填料不可遇油,也不宜置于高温或潮湿处。
6.水泥要防潮,防止压实结块,一般应每半年至一年更换一次;黄沙应保持清洁,防止被油污染。
第二节船舶堵漏一、应急措施1.发出堵漏警报信号(两长一短声,连续一分钟),按应变部署表要求立即采取堵漏行动。
2.停车并将漏损部位置于下风。
3.迅速关闭水密门、窗和开口以防止进水的蔓延,开启全部排水泵排水。
4.检查吃水和船舶倾斜的变化,掌握干舷和稳性等情况。
5.测定漏损部位。
测定方法有:根据部位判断;根据横倾斜方向判断;观察舷外四周有无油污泛出;静听各空气管的排气;用榔头敲击相邻舱壁听其声音有无变化;自制简易探测器(用刻有标记的一长竹杆和一直径0.5~1.0m并缝上帆布的铁丝圈制成)在舷外水线下船壳板处移动时吸力情况来判断等方法。
6.把救生艇放出舷外,以免横倾后不易放艇。
7.向上级机关报告、与附近港口以及过往船只保持联系,以便救援。
二、进排水量以及进水压力的估算1.进水量估算破洞进水与破洞面积、破洞距水面的距离成正比。
若进水舱与大气相通,则进水量可用下式估算:式中:Q——破洞每秒进水量(m3/s)μ——流量系数,取0.60~0.75,破口越大,系数取值越大;若不给值,则μ= 0.6。
F——破洞面积(m2);H——破洞中心至水面的距离(m);h——破洞中心至舱内水面的距离(m)(当舱内水位高于破洞时;若舱内无水或破洞中心高于舱内水面时,h=0)。
2.排水量估算船舶排水能力由排水管内径决定,一般可按下列公式估算:排水能力:q [d/4]2 ×50 (t/h)式中:d——排水管内径(英寸)3.破口进水的静水与动水压力估算1)破口进水的静水压力破口进水的静水压力和破洞面积及破口中心在水下的深度成正比。
它可以由下列近似公式算出:F静=P·S =ρ·h·S = 1.025·h·S (t)式中:h——破洞在水线面下的深度(m)。
ρ——破洞处水密度(t/m3取标准海水密度:1.025);S——破洞面积(m2)P——破口中心处的水压强(t/m2)F静——破洞处静压力(t)如F静最终以kgf计,则F静=1025·h·S(kgf);如F静以牛顿计算,则F静=10055·h·S(N)2)破口进水的动压力除了与破口截面积及破口处在水线下的深度有关外,还与破口处的相对水流流速的平方称正比。
即:F动=ρ·S·V2 式中V为破口处相对流速3)进水总压力进水总压力为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之和。
故进水后应尽快停车,使船停下来,以减少进水动压力,并转向,使破口处在下风,以减少波浪的作用。
如一个10cm×10cm的破洞(面积为100 cm2)在水下1m时,其进水静压力约为 10.25kg。
一个人在堵漏时能克服60~80kg的压力,则一个人就能把该破洞堵住。
破洞再大些或在水线下更深时,可能就需要几个人的力量才能堵住。
如该10cm×10cm的破洞在船舶正前方,且船舶以10节速度前进,则破口处的动水压力将达271.2KN,如船舶不停下来,则很难堵漏。
三、堵漏(应根据破损位置及破洞大小来采取不同的措施)1.水线以下船壳破洞的堵法水线以下直径小于76mm的小孔,可用吸水发胀的软木塞堵。
孔大时,圆形和方形混用或用布包卷木塞。
如要进一步水密,还可用麻丝填塞。
小于堵漏板的洞可用堵漏板堵住,大于堵漏板的洞先用堵漏毯堵住,排水后再用水泥箱堵漏。
其方法是根据破洞大小,用木板制成型箱,先消除破口四周的油污,最好还在破口上敷设钢筋或粗铁丝网,再将型箱架设在破洞上,灌进调拌好的水泥浆。
为防止水泥浆被渗进的水冲走,可在型箱侧壁上装一排水管,等水泥凝固后再把水管塞住。
水泥浆如需灌入浸水部位,应使用一漏斗和槽管,以免水泥浆被冲走。
灌时要一面移动槽管下端,一面用铁条将水泥浆捣下去。
槽管里要保持高于水面的水泥浆,以防海水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