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介绍——冰心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冰心及其作品简介整理了冰心及其作品简介,欢迎阅读。
冰心及其作品简介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享年99岁,籍贯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
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
被称为“世纪老人”。
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
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它独特的文体风格被人称为“冰心体”。
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和《晚晴集》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
艺术上仍保持着她的独特风格,其中《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表现了她对儿童的爱,她希望儿童们能有一个美好的心。
她的作品还有诗集《繁星▪春水》,以“爱”与“母爱”为主题,表达了她爱母亲的情感。
她的短篇小说《空巢》获1980年度优秀短篇小说奖。
儿童文学作品选集《小桔灯》于同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
冰心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出版有小说集《超人》、《去国》、《冬儿姑娘》,小说散文集《往事》、《南归》,散文集《关于女人》,以及《冰心全集》、《冰心文集》、《冰心著译选集》等。
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冰心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
她非常爱孩子,把孩子看做“最神圣的人”,认为他们是祖国的花朵,应该好好呵护。
冰心老人因此深受人民的敬仰。
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与赞美。
侧面评论四十年代中期,张爱玲、苏青、潘柳黛、关露一拨女作家聚谈,谈到了冰心时,苏青说:我从前看冰心的诗和文章,觉得很美丽,后来看到她的照片,原来非常难看,又想到她在作品中时常卖弄她的女性美,就没有兴趣再读她文章了。
同样对冰心不感冒的张爱玲也说,冰心的清婉往往流于做作,与其容貌极不相称。
如果必须把女作者分作一栏进行评论的话,那么,把我同冰心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
文学长河·封二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冰心自小出生在一个具有爱国、维新思想的海军军官家庭。
童年里慈爱的母亲,正直的父亲,宽广的大海、丰富的书卷和基督教的博爱深深影响了她的一生。
五四运动的一声惊雷,将她“震”上了写作的道路。
在五四的思想浪潮中,她用小说的形式发掘社会矛盾与痼疾,并通过母爱、童心与自然的“爱的哲学”来医治和救赎自我、他人和社会。
她的诗歌作品《繁星》、《春水》善于捕捉生活的灵感,以清新优美的语言抒写内心的感受与思考,表现其“有了爱,便有了一切”的哲学主张。
她用一颗永远不会变老的童心为孩子而写作,与孩子交朋友,《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小桔灯》等作品影响了千千万万的孩子。
爱在左,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赠葛洛》天使在人间——用“爱”带来温暖的冰心也许在你还是个小读者或是小小读者的时候,就早已认识她了,她以最真诚的心灵爱怜地把那时的你放在了她的作品中标题的位置——《寄小读者》。
是了,她便是冰心。
倘若你在她少年时见到她,你眼前会是一个最爱眺望大海,或是埋头在故事书里,腼腆地想当灯塔的小小姑娘。
倘若你在她青年时见到她,你眼前会是一位在动荡和荒乱社会背景下,用年轻的头脑发现社会痼疾,思索拯救的真诚而善良的女作家。
倘若你在她中年之后见着她,你眼前便是一位总带着慈爱的笑容,怀着一颗纯净的童心,有着宽厚的爱的母亲和祖母。
是了,这便是冰心,或者我们也称她“冰心奶奶”。
大海·书本·甜蜜的家1900年10月5日,冰心(原名谢婉莹)出生在福建省福州市隆普营的一所大房子里。
不过她只在那里呆了7个月,就随当时已经担任“海圻舰”的副舰长的爸爸,举家先后迁居了海岸线由南至北的好多城市。
可小冰心一点都不觉得辛苦,反而每到一个地方就会爱上一个地方,因为哪里有疼爱她的爸爸妈妈,哪里就能变成她最最温暖幸福的家。
冰心简介资料冰心,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冰心简介资料,供大家参阅!冰心人物经历1900年10月5日冰心出生于福州三坊七巷谢家大宅(今鼓楼区杨桥东路17号),该宅院也是林觉民故居,是冰心祖父谢銮恩从林觉民家属购得。
次年5月,全家迁至上海。
1903年,因为父亲谢葆璋受命海军训练营营长,同时负责筹办海军学校,随父迁至烟台,在此居住的8年里度过了她幸福而多彩的童年生活。
在烟台,她开始读书,家塾启蒙学习期间,已接触中国古典文学名著,7岁即读过《三国演义》、《水浒》等。
与此同时,还读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说部丛书”,包括英国著名作家迭更斯的《块肉余生述》等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
1911年(一说为1912 ),进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开始了预科学习。
1913年随父迁居北京,住在铁狮子胡同中剪子巷,其父谢葆璋前来北京出任民国政府海军部军学司长。
1914年就读于北京教会学校贝满女中。
1918年入读协和女子大学理科,开始向往成为医生,后受“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转文学系学习,曾被选为学生会文书,投身学生运动,并因此参加北京女学界联合会宣传股的工作。
此期间著有小说《斯人独憔悴》、诗集《繁星·春水》,短篇小说《超人》。
1919年8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
后者第一次使用了“冰心”这个笔名。
由于作品直接涉及到重大的社会问题,很快发生影响。
之后所写的《斯人独憔悴》《去国》《秋风秋雨愁煞人》等“问题小说”,突出反映了封建家庭对人性的摧残、面对新世界两代人的激烈冲突以及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苦痛。
1921年参加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的文学研究会,努力实践“为人生”的艺术宗旨,出版了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等。
1923年进入燕京大学,燕大期间,冰心在一个牧师家里受洗归主。
毕业后,到美国波士顿的威尔斯利学院攻读英国文学,专事文学研究。
冰心人物介绍冰心一生信奉“爱的哲学”,她认为“有了爱,便有了一切”。
冰心,原名谢婉莹,祖籍福建省长乐县。
从小喜欢读书识字,阅读了大量中国古典小说,这为她以后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1918年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协和女子大学。
“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参加这一反帝反封建爱国民主运动,开始了以社会、家庭、妇女为主题的“问题小说”创作。
1919年9月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第一次用“冰心”笔名。
1923年,第一本诗集《繁星》出版,它是中国小诗最初之作,也是影响最大之作。
同年又出版第一个散文小说集《超人》,第二个诗集《春水》。
在美国留学期间,写了二十九篇通讯集《寄小读者》。
1926年回国,先后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任教。
抗日战争期间,以“男士”为笔名,写了一组以妇女为题材的散文,结集为《关于女人》。
1946年赴日,1951年回国后,一面热情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一面继续从事创作。
先后出版了《归来以后》、《我们把春天吵醒了》、《再寄小读者》、《小桔灯》等,除创作外,还从事外国文学的翻译工作。
早期的冰心受出身和家庭的教养及基督教义和泰戈尔哲学的影响,把“爱”作为人生的最高理想。
在“爱”的思想指导下,其作品歌颂母爱、童真、自然、人类爱。
文笔清新秀丽,委婉柔美,但题材较狭隘,时代气息不够强烈。
建国后,冰心散文创作呈现了新的思想风貌,歌颂劳动人民,歌颂日新月异、欣欣向荣的祖国,充满爱国主义激情,如《印度之行》、《樱花颂》等。
在风格上既保持了过去委婉含蓄,清新优美的特点又充满了战斗的激情,呈现出明朗欢快的基调。
时代背景冰心作为五四时代的著名诗人,她的诗名是和《繁星》、《春水》连在一起的。
《繁星》共164首,《春水》182首,主要发表于1922年的《晨报副刊》上,小诗均无单独标题,只按序号编排。
1923年两组诗歌先后结集,分别由商务印书馆和新潮社出版。
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冰心的小说和散文已经赢得了广泛的读者和众多的赞誉,人们已经注意到,这个文坛新秀具有诗人的天份。
名家介绍——冰心名家介绍——冰心冰心(1900年10月5日-2019年2月),原名谢婉莹。
祖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
童年在山东烟台度过。
1913年全家迁至北京。
五四运动爆发,她受到很大影响,从1919年9月起,以冰心为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去国》等,在社会上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这时作品多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美描述“始,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又写出了短诗集《繁星》和《春水》,为文坛瞩目。
1923年8月赴美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研究院读书,不久因病住疗养院七个月。
这时期代表作有《悟》、《寄小读者》等。
1926年得文学硕士学位后返国,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平女子文理学院。
1931年的小说《分》、1934年的《冬儿姑娘》等作品中都表现出对于“爱的哲学”的深化和突破。
1946年,与丈夫吴文藻同往日本,应邀在东京大学教课。
l951年秋回国。
解放以来相继出版散文、小说、诗歌集《小桔灯》、《樱花赞》、《再寄小读者》等。
自1954年以爱的哲学”,代表作有《超人》、《烦闷》等。
1920年开来,当选为历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
现为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冰心除创作外,还翻译过一些外国文学作品。
著作目录:《繁星》(诗集)1923,商务《春水》(诗集)1923,新潮社《超人》(小说、散文集)1923、商务《寄小读者》(散文集)1926,北新《往事》(小说、散文集)193o,开明《南归》(散文集)1931,北新《姑姑》(小说集)1932,北新《冰心全集之一——冰心小说集》1933,北新《冰心全集之二——冰心诗集》1932,北新《冰心全集之三——冰心散文集》1932,北新《闲情》(诗、散文集)1922,北新《去国》(小说集)1933,北新《平绥沿线旅行记》(散文集)1935,平绥铁路××局《冬儿姑娘》(小说集)1935,北新《冰心著作集之一——冰心小说集》1943,开明《冰心著作集之二——冰心散文集》1943,开明《冰心著作集之三——冰心诗集》1943,开明《关于女人》(散文集)1943,天地《冰心小说散文选集》1954,人文《陶奇的暑期日记》(小说)1956,上海少儿《还乡杂记》(散文集)1957,上海少儿《归来以后》(散文集)1958,作家《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散文集)1960,百花《小桔灯》(小说、散文、诗歌合集)1960,作家《樱花赞》(散文集)1962,百花《拾穗小札》(散文集)1964.作家《晚晴集》(散文、小说合集)1980,百花《三寄小读者》(散文集)1981,少儿《记事珠》(创作谈)1982,人文《冰心论创作》1982.上海文艺《冰心作品选》1982,少儿《冰心散文选》1983,人文《冰心选集(1—2)1983,四川人民(未出齐) 《冰心文集(1一3)1983,上海文艺(未出齐) 《冰心全集》(1-8)1994年,海峡文艺。
冰心简介资料冰心,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冰心简介资料,供大家参阅!冰心人物经历1900年10月5日冰心出生于福州三坊七巷谢家大宅(今鼓楼区杨桥东路17号),该宅院也是林觉民故居,是冰心祖父谢銮恩从林觉民家属购得。
次年5月,全家迁至上海。
1903年,因为父亲谢葆璋受命海军训练营营长,同时负责筹办海军学校,随父迁至烟台,在此居住的8年里度过了她幸福而多彩的童年生活。
在烟台,她开始读书,家塾启蒙学习期间,已接触中国古典文学名著,7岁即读过《三国演义》、《水浒》等。
与此同时,还读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说部丛书”,包括英国著名作家迭更斯的《块肉余生述》等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
1911年(一说为1912 ),进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开始了预科学习。
1913年随父迁居北京,住在铁狮子胡同中剪子巷,其父谢葆璋前来北京出任民国政府海军部军学司长。
1914年就读于北京教会学校贝满女中。
1918年入读协和女子大学理科,开始向往成为医生,后受“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转文学系学习,曾被选为学生会文书,投身学生运动,并因此参加北京女学界联合会宣传股的工作。
此期间著有小说《斯人独憔悴》、诗集《繁星·春水》,短篇小说《超人》。
1919年8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
后者第一次使用了“冰心”这个笔名。
由于作品直接涉及到重大的社会问题,很快发生影响。
之后所写的《斯人独憔悴》《去国》《秋风秋雨愁煞人》等“问题小说”,突出反映了封建家庭对人性的摧残、面对新世界两代人的激烈冲突以及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苦痛。
1921年参加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的文学研究会,努力实践“为人生”的艺术宗旨,出版了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等。
1923年进入燕京大学,燕大期间,冰心在一个牧师家里受洗归主。
毕业后,到美国波士顿的威尔斯利学院攻读英国文学,专事文学研究。
冰心的资料一、冰心简介冰心(1900年10月25日-1972年3月27日),原名谢婉莹,字嫣然,是中国著名的女作家、翻译家、教育家、文化活动家。
她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新时期的巴金”,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者之一。
冰心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的一个书香世家,早年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
她从小聪明好学,对文学十分感兴趣。
1921年,冰心13岁时,她加入了安徽孙中山幼年支部,开始接触中国革命思想。
1923年,冰心考入北京大学,就读于英文系。
在大学期间,她积极参与学生运动,并开始写作。
冰心的文学作品以小说、散文为主,曾涉及社会、历史、革命等多个领域。
与夏丏尊、萧军、丁玲等作家齐名,被誉为“巾帼文学”的代表。
二、冰心的主要作品1. 小说作品冰心的小说作品以描写女性命运为主题,题材广泛,风格独特。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伤逝》:这是冰心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一个女子在战争年代失去亲人的悲痛与挣扎。
•《雨巷》:这是一篇描写上海小巷和小人物的小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城市的生活和人们内心的情感。
2. 散文作品冰心的散文作品写实而深情,表达了自己对生活和人性的思考。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雁过留声》:这是冰心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展现了人和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
•《寒夜》: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散文,以寒冷的夜晚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文字表达了人的思念之情。
3. 散文随笔冰心的散文随笔风格清新自然,触动人心。
她用文字记录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传达给读者对生活的感悟。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生活与艺术》:这是一篇关于艺术与生活关系的随笔,表达了冰心对艺术的认识和态度。
•《读书与健康》:这是一篇关于读书对人健康的影响的随笔,探讨了读书与身心健康的联系。
三、冰心的影响冰心的文学创作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她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人性的真实与复杂,也关注了社会问题和民众命运。
冰心热爱祖国,关注民族复兴,对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冰心简介冰心,原名谢婉莹,祖籍福建省长乐县。
从小喜欢读书识字,阅读了大量中国古典小说,这为她以后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1918年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协和女子大学。
“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参加这一反帝反封建爱国民主运动,开始了以社会、家庭、妇女为主题的“问题小说”创作。
1919年9月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第一次用“冰心”笔名。
1923年,第一本诗集《繁星》出版,它是中国小诗最初之作,也是影响最大之作。
同年又出版第一个散文小说集《超人》,第二个诗集《春水》。
在美国留学期间,写了二十九篇通讯集《寄小读者》。
1926年回国,先后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任教。
抗日战争期间,以“男士”为笔名,写了一组以妇女为题材的散文,结集为《关于女人》。
1946年赴日,1951年回国后,一面热情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一面继续从事创作。
先后出版了《归来以后》、《我们把春天吵醒了》、《再寄小读者》、《小桔灯》等,除创作外,还从事外国文学的翻译工作。
早期的冰心受出身和家庭的教养及基督教义和泰戈尔哲学的影响,把“爱”作为人生的最高理想。
在“爱”的思想指导下,其作品歌颂母爱、童真、自然、人类爱。
文笔清新秀丽,委婉柔美,但题材较狭隘,时代气息不够强烈。
建国后,冰心散文创作呈现了新的思想风貌,歌颂劳动人民,歌颂日新月异、欣欣向荣的祖国,充满爱国主义激情,如《印度之行》、《樱花颂》等。
在风格上既保持了过去委婉含蓄,清新优美的特点又充满了战斗的激情,呈现出明朗欢快的基调。
1999年冰心在北京逝世,度过了99个美丽的春秋。
冰心简介冰心(1900~1999)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
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
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
1918年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
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惟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
冰⼼简介 堪称“中国⽂坛祖母”的冰⼼,不仅是中国现代⽂学的开拓者之⼀,中国⼥性⽂学和⼉童⽂学的先锋,⽽且还被誉为“伟⼤的讴歌‘爱’的作家”。
下⾯就是店铺给⼤家整理的冰⼼简介,希望⼤家喜欢。
冰⼼简介 冰⼼,现、当代⼥作家,⼉童⽂学作家。
原名谢婉莹,笔名冰⼼⼥⼠,男⼠等。
原籍福建长乐,⽣于福州,幼年时代就⼴泛接触了中国古典⼩说和译作。
1918年⼊协和⼥⼦⼤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
1919年开始发表第⼀篇⼩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独惟悴》、《去国》等探索⼈⽣问题的“问题⼩说”。
同时,受到泰⼽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标题的⾃由体⼩诗。
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出版,被⼈称为“春⽔体”。
1921年加⼊⽂学研究会。
同年起发表散⽂《笑》和《往事》。
1923年毕业于燕京⼤学⽂科。
赴美国威尔斯利⼥⼦⼤学学习英国⽂学。
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集《寄⼩读者》,显⽰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度的艺术表现⼒,⽐⼩说和诗歌取得更⾼的成就。
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称为“冰⼼体”,产⽣了⼴泛的影响。
冰⼼作品⼀:⼀只⼩鸟 ─—偶记前天在庭树下看见的⼀件事有⼀只⼩鸟,它的巢搭在最⾼的枝⼦上,它的⽑⽻还未曾丰满,不能远飞;每⽇只在巢⾥啁啾着,和两只⽼鸟说着话⼉, 它们都觉得⾮常的快乐。
这⼀天早晨,它醒了。
那两只⽼鸟都觅⾷去了。
它探出头来⼀望,看见那灿烂的阳光,葱绿的树⽊,⼤地上⼀⽚的好景致;它的⼩脑⼦⾥忽然充满了新意,抖刷抖刷翎⽑,飞到枝⼦上,放出那赞美“⾃然”的歌声来。
它的声⾳⾥满含着清—轻—和—美,唱的时候,好像“⾃然”也含笑着倾听⼀般。
树下有许多的⼩孩⼦,听见了那歌声,都抬起头来望着─—这⼩鸟天天出来歌唱,⼩孩⼦们也天天来听它,最后他们便想捉住它。
它⼜出来了!它正要发声,忽然嗤的⼀声,⼀个弹⼦从下⾯射来,它⼀翻⾝从树上跌下去。
斜刺⾥两只⽼鸟箭也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衔上巢去。
冰心简介资料冰心(原名谢婉莹)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诗人,散文家和翻译家,也是第一个获得国际文学奖项的中国女性作家。
她的作品充满着深情和温暖,并以其独特的笔触展示了对人性和生活的思考。
本文将对冰心的生平经历、文学贡献以及对后世影响进行简要介绍。
冰心生于1900年,出生在一个封建社会的家庭,她从小就展示出了对文学的浓厚兴趣。
在求学期间,她开始创作诗歌,并且很快就展示出了出色的才华。
她与许多当时的文学青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积极参与了当时的革命运动。
冰心的作品多以个人经历和情感为主题,她倾向于采用豪放的诗意语言和细腻的笔触来描绘内心的感受。
她的散文作品《雪》被广为传颂,其中的“雪是一种宁静的力量,它让世界平静而又纯洁,它让心灵清澈而又安宁”这句话被誉为经典之作。
此外,冰心还以其流畅的文笔和富有感染力的作品赢得了无数读者的喜爱。
冰心在文学界的地位不仅仅体现在她的创作上,她还积极参与文学翻译工作。
作为一位多语种的语言天才,她翻译了许多世界文学名著,向中国读者介绍了外国文学的优秀作品。
她的翻译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为中国的文学翻译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冰心的文学成就获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1963年,她成为第一个获得国际文学奖项的中国女性,被授予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此外,她还获得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图书馆的荣誉称号,并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冰心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她作品的范畴。
她笃信信仰和平与人类之间的友好合作,长期致力于推动尊重人权和促进文化多元化的工作。
她的作品和事迹激励着许多后来的作家和文化人士,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文学史上,冰心无疑是一位杰出的作家和文化使者。
她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和翻译工作,为推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她的散文和诗歌作品感人肺腑,表达了对生命和人性的思考,令读者深受触动。
冰心的经历和作品将继续激励和影响着后来的一代作家和文化人士,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做出贡献。
冰心简历: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原名谢婉莹。
祖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
童年在山东烟台度过。
1913年全家迁至北京。
五四运动爆发,她受到很大影响,从1919年9月起,以冰心为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去国》等,在社会上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这时作品多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美描述“爱的哲学”,代表作有《超人》、《烦闷》等。
1920年开始,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又写出了短诗集《繁星》和《春水》,为文坛瞩目。
主要作品:《两个家庭》、诗集《繁星》和《春水》、《小橘灯》、《再寄小读者》等。
作品选登:《春水·一O五》造物者——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我要至诚的求着:“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这首小诗典型地反映了冰心的哲学和思想:童心、母爱、自然,三位一体。
诗中的“我”、“母亲”、“小舟”、“大海”所构成的,是宇宙中最美好也是最和谐的一幅图景)冰心妙语录: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季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给下列词注音、释义:悬念:(xuán niàn)笸箩:(pǒluo)酷爱:(kù,ài)消遣:(xiāo qiǎn)津津有味:(jīn jīn yóu wèi)若有所失:(ruòyǒu suǒshī)索然无味:(suǒrán wúwèi)在这篇文章里冰心想说什么?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这句话是本文的中心思考:1 冰心介绍自己读了那些书?觉得怎么样?写了那些具体的事情?2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回忆幼时少年时读书经历的?请找出表明顺序的词语。
冰心简历: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原名谢婉莹。
祖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
童年在山东烟台度过。
1913年全家迁至北京。
五四运动爆发,她受到很大影响,从1919年9月起,以冰心为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去国》等,在社会上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这时作品多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美描述“爱的哲学”,代表作有《超人》、《烦闷》等。
1920年开始,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又写出了短诗集《繁星》和《春水》,为文坛瞩目。
主要作品:《两个家庭》、诗集《繁星》和《春水》、《小橘灯》、《再寄小读者》等。
作品选登:《春水·一O五》造物者——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我要至诚的求着:“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这首小诗典型地反映了冰心的哲学和思想:童心、母爱、自然,三位一体。
诗中的“我”、“母亲”、“小舟”、“大海”所构成的,是宇宙中最美好也是最和谐的一幅图景)冰心妙语录: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季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给下列词注音、释义:悬念:(xuán niàn)笸箩:(pǒluo)酷爱:(kù,ài)消遣:(xiāo qiǎn)津津有味:(jīn jīn yóu wèi)若有所失:(ruòyǒu suǒshī)索然无味:(suǒrán wúwèi)在这篇文章里冰心想说什么?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这句话是本文的中心思考:1 冰心介绍自己读了那些书?觉得怎么样?写了那些具体的事情?2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回忆幼时少年时读书经历的?请找出表明顺序的词语。
冰心及其作品简介整理了冰心及其作品简介,欢迎阅读。
冰心及其作品简介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享年99岁,籍贯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
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
被称为“世纪老人”。
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
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它独特的文体风格被人称为“冰心体”。
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和《晚晴集》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
艺术上仍保持着她的独特风格,其中《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表现了她对儿童的爱,她希望儿童们能有一个美好的心。
她的作品还有诗集《繁星▪春水》,以“爱”与“母爱”为主题,表达了她爱母亲的情感。
她的短篇小说《空巢》获1980年度优秀短篇小说奖。
儿童文学作品选集《小桔灯》于同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
冰心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出版有小说集《超人》、《去国》、《冬儿姑娘》,小说散文集《往事》、《南归》,散文集《关于女人》,以及《冰心全集》、《冰心文集》、《冰心著译选集》等。
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冰心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
她非常爱孩子,把孩子看做“最神圣的人”,认为他们是祖国的花朵,应该好好呵护。
冰心老人因此深受人民的敬仰。
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与赞美。
侧面评论四十年代中期,张爱玲、苏青、潘柳黛、关露一拨女作家聚谈,谈到了冰心时,苏青说:我从前看冰心的诗和文章,觉得很美丽,后来看到她的照片,原来非常难看,又想到她在作品中时常卖弄她的女性美,就没有兴趣再读她文章了。
同样对冰心不感冒的张爱玲也说,冰心的清婉往往流于做作,与其容貌极不相称。
如果必须把女作者分作一栏进行评论的话,那么,把我同冰心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
冰心生平简介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1900年10月5日出生于福州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代表作《寄小读者》,诗集《繁星》,《春水》等。
冰心的创作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这就是:温柔亲切的感情,微带忧郁的色彩,含而不露的手法,清新秀丽的语言。
一个具有爱国、维新思想的海军军官家庭孕育了他,她父亲谢葆璋参加了甲午海战,抗击过日本侵略军,后在烟台创办海军学校并出任校长。
冰心出生后\7个月,便随全家迁至上海,4岁时迁往山东烟台,此后很长时间便生活在烟台的大海边。
大海陶冶了她的性情,开阔了她的心胸;而父亲的爱国之心和强国之志也深深影响着她幼小的心灵。
曾经在一个夏天的黄昏,冰心随父亲在海边散步,在沙滩,面对海面夕阳下的满天红霞,冰心要父亲谈谈烟台的海,这时,父亲告诉小女儿:中国北方海岸好看的港湾多的是,比如威海卫、大连、青岛,都是很美的,但都被外国人占领了,“都不是我们中国人的”,“只有烟台是我们的!”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幼小冰心的心灵。
谢婉莹的笔名之所以取冰心因为1919年,冰心在发表她的第一篇创作小说《两个家庭》时,第一次使用了“冰心”作为笔名。
据冰心表示,“当时我不愿同学们知道文章是我写的,而‘冰心’笔划既简单好写,又与我的本名谢婉莹的‘莹’字含义‘光洁、透明’相符。
我出生后,祖父曾找算命先生为我算命,算命先生说我应该是男命,命中有文曲星,还说我的八字里缺火。
所以二伯父给我取名‘ 婉莹’,‘莹’字头上有两个‘火’字。
”在烟台,冰心开始读书,家塾启蒙学习期间,已接触中国古典文学名著,7岁即读过《三国演义》、《水浒》等。
与此同时,还读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说部丛书”,其中就有英国著名作家迭更斯的《块肉余生述》等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在读《块肉余生述》时,当可怜的大卫,从虐待他的店主出走,去投奔他的姨婆,旅途中饥饿交迫的时候,冰心一边流泪,一边扮着手里母亲给她当点心的小面包,一块一块地往嘴里塞,以证明并体会自己是幸福的!辛亥革命后,冰心随父亲回到福州,住在南后街杨桥巷口万兴桶石店后一座大院里。
冰心生平简介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享年99岁,籍贯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
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
被称为“世纪老人”。
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
自1954年以来,当选为历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冰心童年在山东烟台度过。
1913年全家迁至北京。
五四运动爆发,她受到很大影响,从1919年9月起,以冰心为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去国》等,在社会上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这时作品多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美描述“爱的哲学”,代表作有《超人》、《烦闷》等。
1920年开始,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又写出了短诗集《繁星》和《春水》,为文坛瞩目。
1923年8月赴美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研究院读书,不久因病住疗养院七个月。
这时期代表作有《悟》、《寄小读者》等。
1926年得文学硕士学位后返国,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平女子文理学院。
1931年的小说《分》、1934年的《冬儿姑娘》等作品中都表现出对于“爱的哲学”的深化和突破。
1946年,与丈夫吴文藻同往日本,应邀在东京大学教课。
l951年秋回国。
解放以来相继出版散文、小说、诗歌集《小桔灯》、《樱花赞》、《再寄小读者》等。
冰心除创作外,还翻译过一些外国文学作品。
主要译作:1. (散文诗集)凯罗·纪伯伦《先知》(叙利亚)(1931新月,1957人民文学出版社)2.穆拉·安纳德《印度童话集》(印度)(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55年)3.泰戈尔《吉檀迦利》(1955年中青初版198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4.《印度民间故事》(印度)穆.拉.安纳德著(1955,上海少儿出版社)5.《泰戈尔剧作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6.《园丁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7.《泰戈尔选集.诗集》与石真合译(1958,人民文学出版社)8.《诗选》(合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9.《泰戈尔抒情诗选》(香港万里书店1959年)10.《泰戈尔剧作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11.《泰戈尔小说选》(合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年)12.《泰戈尔诗选》(《吉檀迦利》《园丁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13.马亨德拉《马亨德拉诗抄》(尼泊尔)(与孙用合译作家出版社1966年)14. (诗集)安东·布蒂吉格《燃灯者》(马耳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主要著作:《繁星》(诗集)1923《春水》(诗集)1923《超人》(小说、散文集)1923《寄小读者》(散文集)1926《往事》(小说、散文集)193O《南归》(散文集)1931《姑姑》(小说集)1932《冰心全集之一——冰心小说集》1933《冰心全集之二——冰心诗集》1932《冰心全集之三——冰心散文集》1932 《闲情》(诗、散文集)1932《去国》(小说集)1933《平绥沿线旅行记》(散文集)1935《冬儿姑娘》(小说集)1935《冰心著作集之一——冰心小说集》1943 《冰心著作集之二——冰心散文集》1943 《冰心著作集之三——冰心诗集》1943 《关于女人》(散文集)1943《冰心小说散文选集》1954《陶奇的暑期日记》(小说)1956《还乡杂记》(散文集)1957《归来以后》(散文集)1958《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散文集)1960 《小桔灯》(儿童文学集)1960《樱花赞》(散文集)1962《拾穗小札》(散文集)1964《晚晴集》(散文、小说合集)1980《三寄小读者》(散文集)1981《记事珠》(创作谈)1982《冰心论创作》1982《冰心作品选》1982《冰心散文选》1983《冰心选集(1-2)1983《冰心文集(1-3)1983《冰心全集》(1-8)1994。
冰心的简介资料范文一:冰心是我国著名的女作家,她的真名叫谢冰莹。
她的家乡是山东省的文登市。
因为她父亲在她还很小的时候就因意外去世了,所以她从小就在母亲的教导下长大,如此她的文化知识却丰富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地步。
她的母亲不仅懂得唐诗宋词,还善于绣花,还教冰心学习文学。
冰心小时候特别聪明,喜欢拾遗补缺,直到晚年也是这个模样。
上学时要课业繁重,于是她读书与创作要兼顾。
冰心爱好文学,8岁时就开始了诗歌创作,并曾经在儿童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作品。
后来,她离开家乡去了上海,进入了上海女子第一中学,那时她的诗歌已经得到了全国的关注。
她在学校里表现得非常出色,学业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且她还加入了学生会。
毕业后,她便进入了上海大学的中文系学习,毕业后,她又考取了法国巴黎大学的语言文学系硕士研究生。
在那里,她学习了法语和西方文学,并且结识了一些外交官和学术界人士。
回国后,冰心受到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她成为了这个运动的重要人物。
她和周作人、陈独秀等一起创办了《新青年》杂志,并且在杂志上发表了大量的作品。
她的一些散文也受到了读者的喜爱。
她的作品充满着对人民的关爱和对传统文化的珍爱,表达了她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批判。
写作重点分析:1. 内容详实2. 语言简洁3. 点面结合,时空跨度自然过渡用词分析:1. 善于绣花,修养深厚2. 诗歌创作,文学才华横溢3. 与文学界人士结识,开阔国际视野4. 新文化运动重要人物,社会影响大5. 对人民关爱和批判态度,展现人性光辉范文二:冰心是我国著名的女作家,她的文字简练无华,含有深层的思想和哲理。
她的创作中,用叙述现实的方式来表达主题思想,这在当时的文学界是极为新颖和独特的。
她的创作特点是现实主义的叙述手法加上意象和象征的运用,使故事中的主人公具备了丰富的内涵和厚重的文化背景。
冰心的文学成就非常丰富。
她曾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过一系列的散文、诗歌和小说。
其中最为著名的小说是《雪山飞狐》,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充满爱恨情仇的故事,文笔流畅、情节紧凑使其风靡全国,并且迅速被改编成了电影。
冰心人物介绍冰心一生信奉“爱的哲学”,她认为“有了爱,便有了一切”。
冰心,原名谢婉莹,祖籍福建省长乐县。
从小喜欢读书识字,阅读了大量中国古典小说,这为她以后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1918年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协和女子大学。
“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参加这一反帝反封建爱国民主运动,开始了以社会、家庭、妇女为主题的“问题小说”创作。
1919年9月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第一次用“冰心”笔名。
1923年,第一本诗集《繁星》出版,它是中国小诗最初之作,也是影响最大之作。
同年又出版第一个散文小说集《超人》,第二个诗集《春水》。
在美国留学期间,写了二十九篇通讯集《寄小读者》。
1926年回国,先后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任教。
抗日战争期间,以“男士”为笔名,写了一组以妇女为题材的散文,结集为《关于女人》。
1946年赴日,1951年回国后,一面热情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一面继续从事创作。
先后出版了《归来以后》、《我们把春天吵醒了》、《再寄小读者》、《小桔灯》等,除创作外,还从事外国文学的翻译工作。
早期的冰心受出身和家庭的教养及基督教义和泰戈尔哲学的影响,把“爱”作为人生的最高理想。
在“爱”的思想指导下,其作品歌颂母爱、童真、自然、人类爱。
文笔清新秀丽,委婉柔美,但题材较狭隘,时代气息不够强烈。
建国后,冰心散文创作呈现了新的思想风貌,歌颂劳动人民,歌颂日新月异、欣欣向荣的祖国,充满爱国主义激情,如《印度之行》、《樱花颂》等。
在风格上既保持了过去委婉含蓄,清新优美的特点又充满了战斗的激情,呈现出明朗欢快的基调。
时代背景冰心作为五四时代的著名诗人,她的诗名是和《繁星》、《春水》连在一起的。
《繁星》共164首,《春水》182首,主要发表于1922年的《晨报副刊》上,小诗均无单独标题,只按序号编排。
1923年两组诗歌先后结集,分别由商务印书馆和新潮社出版。
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冰心的小说和散文已经赢得了广泛的读者和众多的赞誉,人们已经注意到,这个文坛新秀具有诗人的天份。
冰心简介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享年99岁,籍贯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
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
被称为“世纪老人”。
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
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冰心崇尚“爱的哲学”。
“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
她非常爱孩子,把孩子看做“最神圣的人”,认为他们是祖国的花朵,应该好好呵护。
同时也成为了小读者的知心朋友,深受人民的敬仰。
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与赞美。
冰心的代表作有许多,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其中冰心的《繁星》、《春水》中的诗歌大多小巧玲珑,构思新颖奇特,充满诗情画意,语言明丽清新,富含生活哲理。
诗集中,以青年为话题的诗共有8首,《繁星》3首,《春水》5首。
读这些诗,你会为它的新颖构思所叹服,你会为它的深刻哲理所感动。
《繁星》中多是歌咏自然、母爱、童真、人类之爱的隽丽晶莹小诗。
这些诗是诗人生活、感情、思想的自然酿造。
冰心的童年是偎依在自然的怀抱里成长的。
她纯洁的灵魂在蓝天大海和母爱中浸泡过,少女时代又经中国传统的教育和西方教会学校的深刻感化,于是母爱、人类之爱和自然之爱的爱的哲学,便得到了强化和神化,而狂风暴雨般的“五四”爱国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又使她受到一次全新意识的“政治”洗礼。
东西方文化的碰撞,自然会在她生活和思想里产生火花,理想、现实、自然,都有距离;矛盾、虚无、苦闷,是很难超越的人生。
《繁星》此书意蕴深刻,饱含的哲理耐人寻味,令人回味无穷。
从冰心的散文中,我感觉到她那时的心是多么的温软细腻,清新秀丽,令人忍不住生出万般的怜爱.。
名家介绍——冰心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原名谢婉莹。
祖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
童年在山东烟台度过。
1913年全家迁至北京。
五四运动爆发,她受到很大影响,从1919年9月起,以冰心为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去国》等,在社会上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这时作品多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美描述“始,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又写出了短诗集《繁星》和《春水》,为文坛瞩目。
1923年8月赴美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研究院读书,不久因病住疗养院七个月。
这时期代表作有《悟》、《寄小读者》等。
1926年得文学硕士学位后返国,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平女子文理学院。
1931年的小说《分》、1934年的《冬儿姑娘》等作品中都表现出对于“爱的哲学”的深化和突破。
1946年,与丈夫吴文藻同往日本,应邀在东京大学教课。
l951年秋回国。
解放以来相继出版散文、小说、诗歌集《小桔灯》、《樱花赞》、《再寄小读者》等。
自1954年以爱的哲学”,代表作有《超人》、《烦闷》等。
1920年开来,当选为历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
现为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冰心除创作外,还翻译过一些外国文学作品。
著作目录:
《繁星》(诗集)1923,商务
《春水》(诗集)1923,新潮社
《超人》(小说、散文集)1923、商务
《寄小读者》(散文集)1926,北新
《往事》(小说、散文集)193O,开明
《南归》(散文集)1931,北新
《姑姑》(小说集)1932,北新
《冰心全集之一——冰心小说集》1933,北新
《冰心全集之二——冰心诗集》1932,北新
《冰心全集之三——冰心散文集》1932,北新
《闲情》(诗、散文集)1922,北新
《去国》(小说集)1933,北新
《平绥沿线旅行记》(散文集)1935,平绥铁路管理局《冬儿姑娘》(小说集)1935,北新
《冰心著作集之一——冰心小说集》1943,开明《冰心著作集之二——冰心散文集》1943,开明《冰心著作集之三——冰心诗集》1943,开明
《关于女人》(散文集)1943,天地
《冰心小说散文选集》1954,人文
《陶奇的暑期日记》(小说)1956,上海少儿
《还乡杂记》(散文集)1957,上海少儿
《归来以后》(散文集)1958,作家
《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散文集)1960,百花
《小桔灯》(小说、散文、诗歌合集)1960,作家《樱花赞》(散文集)1962,百花
《拾穗小札》(散文集)1964.作家
《晚晴集》(散文、小说合集)1980,百花
《三寄小读者》(散文集)1981,少儿
《记事珠》(创作谈)1982,人文
《冰心论创作》1982.上海文艺
《冰心作品选》1982,少儿
《冰心散文选》1983,人文
《冰心选集(1—2)1983,四川人民(未出齐)
《冰心文集(1一3)1983,上海文艺(未出齐) 《冰心全集》(1-8)1994年,海峡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