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 格式:ppt
- 大小:2.58 MB
- 文档页数:39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笔记地球的运动主要包括自转和公转两个方面,这是我们地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我们每天经历的日出日落的循环就是地球自转的体现。
自转一周是24小时,这为我们提供了昼夜交替的周期。
在自转的同时,地球还在围绕自己的轴线旋转,这被称为地球的公转。
二、地球的公转
地球公转一周是大约365.25天,这为我们提供了四季的变化。
公转会导致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有规律地移动,从而影响我们的温度和气候。
公转还导致了不同地区时间的差异,例如,日界线以东的地区会比以西的地区时间稍晚。
三、昼夜长短的变化
在公转过程中,随着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变化,太阳直射点也在移动,这导致了不同地区昼夜的长短变化。
例如,夏至时,北半球大部分地区都是白天最长、夜晚最短;而冬至时,则反之。
四、极昼极夜现象
在极圈以内,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会出现极昼极夜的现象。
也就是说,在一定的时间内,极圈内的部分地区,太阳始终不落,出现极昼;而另一部分地区,则长期得不到太阳的光照,出现极夜。
总的来说,地球的运动是非常复杂的,但也是我们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了解和掌握地球的运动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学习七年级上册地理有所帮助!。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1、含义:地球围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自转。
2、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3、周期:24小时(1天)4、速度:15°/小时5、如果地球不自转,会有什么现象?昼夜不再交替,昼半球始终是白天,夜半球始终是黑夜。
6、如果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会有什么现象?太阳从西边出来二、地球的公转1、含义: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的公转,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公转。
2、方向:自西向东。
3、旋转中心:太阳。
4、周期:365天(1年)。
5、转动特点:地轴始终倾斜并指向北极星。
6、产生的自然现象:四季变化。
三、二分二至日(北半球)1、3月21日前后,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世界昼夜等长。
2、6月22日前后,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5°N),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66.5°N)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66.5°S)以内出现极夜现象。
3、9月23日前后,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世界昼夜等长。
4、12月22日前后,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23.5°S),北半球昼短夜长,南极圈(66.5°S)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圈(66.5°N)以内出现极夜现象。
四、北半球四季的划分1、春季:3、4、5月2、夏季:6、7、8月3、秋季:9、10、11月4、冬季:12、1、2月五、五带的划分1、划分依据: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
2、五带的名称: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南温带、南寒带。
3、五带的界线(极圈和回归线的五带的界线)①、热带:北回归线(23.5°N)-------南回归线(23.5°S)②、北温带:北回归线(23.5°N)--------北极圈(66.5°N)③、北寒带:北极圈(66.5°N)--------北极点(90°N)④、南温带:南回归线(23.5°S)--------南极圈(66.5°S)⑤、南寒带:南极圈(66.5°S)------南极点(90°S)4、五带的特点1、热带:热带接受的太阳光热最多,有太阳直射现象,常夏无冬,终年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