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性疾病患儿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1.67 MB
- 文档页数:52
一例自身免疫性脑炎合并难治性癫痫患儿的护理杨丹王颖发布时间:2023-06-09T02:25:59.591Z 来源:《护理前沿》2023年05期作者:杨丹王颖[导读] 目的:总结1例抗GABA-a自身免疫性脑炎合并难治性癫痫患儿,进行利妥昔单抗靶向免疫治疗、生酮饮食治疗、鼻饲喂养管理及基于互联网+模式下的精准动态延伸护理。
方法:主要护理要点为实施个性化的生酮饮食治疗方案:首先建立个人档案手册,运用癫痫发作期护理评估单进行监测记录、长期鼻饲喂养管理、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监测血糖血酮水平、配餐软件及微信程序的动态延伸护理。
湖南航天医院儿科湖南长沙 410023摘要:目的:总结1例抗GABA-a自身免疫性脑炎合并难治性癫痫患儿,进行利妥昔单抗靶向免疫治疗、生酮饮食治疗、鼻饲喂养管理及基于互联网+模式下的精准动态延伸护理。
方法:主要护理要点为实施个性化的生酮饮食治疗方案:首先建立个人档案手册,运用癫痫发作期护理评估单进行监测记录、长期鼻饲喂养管理、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监测血糖血酮水平、配餐软件及微信程序的动态延伸护理。
结果: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鼻饲喂养耐受,精准完成生酮饮食计划,未发生生酮饮食并发症,无影响功能的癫痫发作,病情平稳得到有效控制。
结论:生酮饮食治疗进行全过程的个性化方案且动态评估,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互联网+模式下的动态延伸护理,可以有效改善脑炎合并难治性癫痫患儿的预后。
关键词:生酮饮食;自身免疫性脑炎;难治性癫痫;延伸护理自身免疫性脑炎 (Autoimmune Encephalitis, AE) 泛指一类由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脑炎。
通常以急性或亚急性记忆障碍、精神行为异常和癫痫为主要临床表现[1]。
抗GABAa免疫性脑炎首次报道于2014年,临床表现为急性进行性脑病和难治性癫痫发作 (包括癫痫持续状态) 其病情进展快, 常较凶险,且预后差[2]。
据中国卫生部及抗癫痫协会统计数据显示,0~14岁儿童癫痫发病率为151/10万,患病率为3.45‰,经过各种抗癫痫药物治疗,虽70%~80%患儿可治愈,仍有20%~30%患儿发作得不到控制,成为难治性癫痫,需要寻求其他治疗手段[3]。
2022年第8卷第11期Vol.8,No.11,2022中西医结合护理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Nursing1例罕见IPEX 综合征患儿的护理朱慧云,王苏玲(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童感染消化科,湖北武汉,430030)摘要:X -连锁多内分泌腺病肠病伴免疫失调综合征(IPEX )在临床上极为罕见。
本文回顾医院收治1例以免疫系统低下引起的呼吸系统症状以及消化系统症状为主的IPEX 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
治疗期间,给予患儿呼吸道管理和个体化营养干预,加强用药护理、主要照顾者心理护理、皮肤护理和健康教育,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患儿康复。
关键词:FOXP 3基因;突变;X -连锁多内分泌腺病肠病伴免疫失调综合征;个案护理;呼吸道管理中图分类号:R 473.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709-1961(2022)11-0209-04Nursing of a pediatric patient with immune dysregulation ,polyendocrinopathy ,enteropathy ,X -linked syndromeZHU Huiyun ,WANG Suling(Department of Pediatric Infection and Gastroenterology ,Tongj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Tongji Medical College of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30)ABSTRACT :Immune dysregulation ,polyendocrinopathy ,enteropathy ,X -linked (IPEX )syn⁃drome is a rare ,fatal autoimmune disorder caused by mutations in the FOXP 3gene leading to the disruption of signaling pathways involved in regulatory T -lymphocyte function.This paper re⁃viewed the clinical data of an IPEX child with respiratory and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as main symptoms ,and summarized treatment and nursing experience.During the treatment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s such as airway management ,individualized nutrition support ,medication care ,psychological care of primary caregivers ,skin care and healthcare education were carried out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 recovery of the patient.KEY WORDS :FOXP 3gene ;mutation ;immune dysregulation ;polyendocrinopathy ;enteropathy ;X -linked syndrome ;nursing case ;airway management X-连锁多内分泌腺病肠病伴免疫失调综合征(IPEX )是一种X 染色体性联遗传模式疾病。
2020年主管护师资格考试题库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第十五章免疫性疾病患儿的护理一、A11、治疗川崎病的首选药物是A、阿司匹林B、丙种球蛋白C、双嘧达莫D、青霉素E、链霉素2、关于川崎病的治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主张应用大剂量抗生素抗炎B、有心肌损害者给予ATP、COAC、注意休息供给足够水分和营养D、首选阿司匹林抗凝E、发生动脉瘤高危因素的病儿可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滴注3、川崎病急性期的最佳治疗方案为A、糖皮质激素B、阿司匹林C、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D、糖皮质激素+阿司匹林E、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4、下列不是川崎病常见症状的是A、眼结膜充血,无脓性分泌物B、化脓性淋巴结炎C、口腔黏膜弥漫充血和草莓舌D、持续高热E、手足肿胀和脱皮5、JIA少关节型侵犯关节在A、4个以内B、5个以内C、5个或5个以上D、6个以内E、6个以上6、治疗早期JIA必不可少的药物是A、萘普生B、羟氯喹C、甲氨蝶呤D、泼尼松E、硫唑嘌呤7、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易尽早使用激素的情况是A、高烧不退B、伴有心肌炎C、病情反复复发D、伴有严重并发症的重症JRDE、病情进展快8、儿童类风湿病治疗原则不包括A、减轻症状B、消除症状C、预防并发症D、保持关节功能E、维持正常生活9、抗风湿治疗的主要药物是A、肾上腺皮质激素B、维生素AC、维生素CD、青霉素E、维生素K10、抗风湿药物治疗,正确的是A、症状好转即可停用激素B、心脏炎时易早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C、激素总疗程一般不可太长,应在4周以下D、停用激素之前要用镇静剂治疗量接替E、阿司匹林在关节肿痛消失后可停药11、风湿性心脏炎患者,抗风湿治疗疗程是A、1~2wB、3~4wC、4~8wD、8~12wE、12~15w12、抗风湿治疗,选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指征是A、心脏炎B、多发性关节炎C、舞蹈病D、皮下结节E、环形红斑13、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常危及生命的是A、失血性休克B、消化道出血D、血尿E、贫血14、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是A、皮疹B、淋巴结肿大C、关节疼痛D、发热E、动脉瘤15、皮质激素对哪种紫癜最为有效A、关节紫癜B、腹型紫癜C、上肢紫癜D、紫癜性肾炎E、血管性紫癜16、风湿热小儿在停用激素之前预防激素停药反跳需要用A、红霉素B、氯霉素C、链霉素D、阿司匹林E、长效青霉素17、风湿热患儿长期应用药物预防链球菌感染是为了A、控制病灶感染B、预防呼吸道感染复发C、防止关节畸形D、防止心脏继续损害E、预防风湿性心脏炎复发二、A21、患儿男,10岁,因发热7天,抗生素治疗无效入院。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护理常规一、概述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又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临床表现】大多数患儿发病前1~3周常有急性病毒感染史,起病急,常有发热;以自发性皮肤、粘膜出血为突出表现,多为皮肤针尖大小出血点,或瘀斑、紫癜;常有鼻衄、齿龈出血;偶见便血、呕血、血尿和颅内出血。
出血严重者可伴贫血。
【特殊检查】血象、骨髓象、血小板抗体测定。
【治疗要点】预防创伤出血、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输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血小板和红细胞等。
二、护理诊断1、潜在并发症:出血。
2、有感染的危险与皮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应用致免疫功能下降有关。
三、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1)观察皮肤瘀点(斑)变化,监测血小板数量变化。
当外周血血小板<20x10/L时,常有自发性出血。
故对血小板极低者应严密观察有无出血情况发生。
(2)监测生命征,观察神志、面色,记录出血量。
如面色苍白加重,呼吸、脉搏增快,出汗,血压下降提示失血性休克:若患儿烦躁、嗜睡、头痛、呕吐,甚至惊厥、昏迷、颈部抵抗等提示颅内出血;若呼吸变慢或不规则,双侧瞳孔不等大,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提示可能合并脑疝。
如有消化道出血常伴腹痛、便血:肾出血伴血尿、腰痛。
2、止血护理口、鼻粘膜出血用浸有1%麻黄素或0.1%肾上腺素的棉球、纱条或明胶海绵局部压迫止血。
无效者,可请耳鼻喉医生会诊,以油纱条填塞,2~3天后更换。
严重出血者遵医嘱给止血药、输同型血小板。
3、避免损伤(1)提供一个安全的治疗环境:床头、床栏用软垫子包扎,忌玩锐利玩具,限制剧烈运动。
(2)尽量减少肌肉注射或深静脉穿刺抽血,必要时延长压迫时间,以免形成深部血肿。
(3)禁食坚硬、多刺的食物,防止损伤口腔粘膜及牙龈出血。
(4)保持大便通畅,防止用力大便时腹压增高而诱发颅内出血。
4、预防感染与感染患儿分室居住。
保持出血部位清洁。
注意个人卫生。
5、心理护理出及止血技术操作均可使患儿产生恐惧心理,表现为不合作、烦躁、哭闹等。
第15章免疫性疾病患儿的护理复习测试题一、选择题A型题1.过敏性紫癜的表现有以下哪项有特征性A、可出现腹痛、便血B、可累及大关节C、反复出现皮肤紫癜D、可出现血尿、蛋白尿E、起病前1~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2.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患儿突然死亡的原因是A、心肌炎B、脑炎C、心包炎D、肝炎E、心肌梗塞3.过敏性紫癜的主要症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皮肤紫癜B、关节肿痛C、腹痛、便血D、血尿、蛋白尿E、舞蹈病4.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的主要症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发热B、心肌炎C、急性期手足硬肿,手掌和指趾末端出现红斑D、球结膜充血E、口腔粘膜弥漫性充血5.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护理要点,下列哪项不合适A、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B、给予低盐饮食C、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
D、监测患儿有无心血管损害的症状E、注意心理护理和避免精神刺激6.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患儿突然死亡的原因是A、心肌炎B、脑炎C、心包炎D、肝炎E、心肌梗塞7.下列有关川崎病的健康指导内容不合适的是A、指导家长规范治疗和长期随访B、有冠状动脉病变者应长期密切随访C、无冠状动脉病变患儿无需随访D、遵照医嘱坚持服药E、让家长了解病情及预后,并给予心理支持8.护士评估川崎病病儿时,认为其特征性的表现是A.发热B.猩红热样皮疹C.杨梅舌D.指、趾端甲床与皮肤交界处出现膜状脱皮E.颈淋巴结肿大9.护士护理川崎病病儿时,以下哪项不妥A、监测体温、观察热型B、对半脱的痂皮应及时撕脱C、勤剪指甲,防止抓伤D、口唇干裂时可涂护唇油E、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10.下列关于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护理要点的描述,不妥的是A、给予低盐饮食B、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C、保持皮肤粘膜清洁D、注意观察心血管症状E、注意心理护理11.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最早出现的症状是A、皮肤粘膜病损B、发热C、手足心硬性水肿D、心肌梗死E、淋巴结肿大二、名词解释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三、是非题1.川崎病主要死因是心肌梗塞。
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及护理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Childhood 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简称ITP)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血液疾病,其特征是血小板数量显著减少,容易导致皮肤和黏膜瘀点、瘀斑或出血,并且容易引发严重的出血风险。
以下是儿童ITP的护理措施。
1.安全护理:由于儿童ITP患者易出现出血现象,需要保持环境的清洁整齐,防止在生活中发生擦伤、磕碰等事故。
同时要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受凉或感染,因为感染可能导致病情加重。
对于年幼的患儿,家人还应对他们进行密切的监护,确保他们的安全。
2.个人卫生:患儿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身体清洁。
指导他们洗手并让他们避免接触与感染有关的物品。
为了避免毛刺或尖锐物品刺激皮肤,患儿应穿着柔软舒适的衣物,尽量避免穿戴过于紧身的衣物。
3.饮食调理:儿童ITP患者的饮食应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K等,可以增加血小板的生成和凝血功能。
推荐食物包括新鲜的水果和蔬菜、牛奶、鸡蛋等。
此外,需要避免摄入过多的辛辣食物,以免加重症状。
5.注意休息:为了减少内在的出血风险,患儿需要适当休息,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
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以减少身体受伤的可能性。
6.心理护理:儿童ITP患者常常因为病痛而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需要家人和医护人员的关怀和支持。
家人应耐心倾听患儿的心理困扰,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疾病,并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
此外,可以适度开展一些适合患儿参与的娱乐活动,增加他们的生活乐趣。
7.规范化治疗:儿童ITP应该由专科医生进行规范化治疗,根据患儿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和出血风险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观察治疗、药物治疗、免疫球蛋白、输血等措施,治疗过程需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综上所述,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需要综合各方面的护理,尤其是对患儿的安全护理、个人卫生的保持、合理的饮食调理、避免使用对血小板有负面影响的药物、注意休息、心理护理和规范化治疗等方面的关注,以促进患儿尽快康复。
专业知识-第十五章免疫性疾病患儿的护理一、A11、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是A、皮疹B、淋巴结肿大C、关节疼痛D、发热E、动脉瘤2、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常危及生命的是A、失血性休克B、消化道出血C、颅内出血D、血尿E、贫血3、幼儿JIA全身型的特点是A、年长儿多见B、关节症状较重C、常侵犯单个关节D、发热为主要症状E、热度持续数天4、过敏性紫癜的首发症状是A、发热B、皮肤紫癜C、肾损害D、关节肿痛E、心脏损害5、有关过敏性紫癜的治疗下列正确的是A、有关节症状者应用阿司匹林使关节肿痛减轻B、止血敏(酚磺乙胺)可减轻过敏反应强度C、大剂量维生素C对腹型紫癜最有效D、并发肾炎可使用阿司匹林E、激素可防止复发6、下列符合过敏性紫癜关节损害特点的是A、关节局部红、肿、热、痛B、可留畸形C、呈游走性D、为单个关节受累E、无积液7、下列符合川崎病皮疹特点的是B、荨麻疹样皮疹C、可有水泡D、以环形红斑多见E、呈离心性8、风湿热的主要临床表现是A、发热B、多汗C、心脏炎、舞蹈病D、腹痛E、食欲差9、患儿过敏性紫癜以皮肤紫癜为首发症状,典型紫癜常见于A、躯干和面部B、面部和臀部C、上肢和臀部D、下肢和臀部E、面部和上肢10、川崎病的治疗原则除对症、支持疗法外,要A、抗风湿B、积极寻找并避免过敏原C、预防冠状动脉瘤及动脉栓塞D、联合用药E、保持关节功能11、风湿热患儿长期应用药物预防链球菌感染是为了A、控制病灶感染B、预防呼吸道感染复发C、防止关节畸形D、防止心脏继续损害E、预防风湿性心脏炎复发12、抗风湿治疗,选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指征是A、心脏炎B、多发性关节炎C、舞蹈病D、皮下结节E、环形红斑13、风湿热小儿在停用激素之前预防激素停药反跳需要用A、红霉素B、氯霉素C、链霉素D、阿司匹林14、皮质激素对哪种紫癜最为有效A、关节紫癜B、腹型紫癜C、上肢紫癜D、紫癜性肾炎E、血管性紫癜15、风湿性心脏炎患者,抗风湿治疗疗程是A、1~2wB、3~4wC、4~8wD、8~12wE、12~15w16、抗风湿药物治疗,正确的是A、症状好转即可停用激素B、心脏炎时易早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C、激素总疗程一般不可太长,应在4周以下D、停用激素之前要用镇静剂治疗量接替E、阿司匹林在关节肿痛消失后可停药17、风湿热最常见的皮肤损害是A、多形红斑B、结节性红斑C、环形红斑D、蝶状红斑E、斑丘疹18、抗风湿治疗的主要药物是A、肾上腺皮质激素B、维生素AC、维生素CD、青霉素E、维生素K19、儿童类风湿病治疗原则不包括A、减轻症状B、消除症状C、预防并发症D、保持关节功能E、维持正常生活20、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易尽早使用激素的情况是A、高烧不退B、伴有心肌炎D、伴有严重并发症的重症JRDE、病情进展快21、治疗早期JIA必不可少的药物是A、萘普生B、羟氯喹C、甲氨蝶呤D、泼尼松E、硫唑嘌呤22、JIA少关节型侵犯关节在A、4个以内B、5个以内C、5个或5个以上D、6个以内E、6个以上23、下列不是川崎病常见症状的是A、眼结膜充血,无脓性分泌物B、化脓性淋巴结炎C、口腔黏膜弥漫充血和草莓舌D、持续高热E、手足肿胀和脱皮24、川崎病急性期的最佳治疗方案为A、糖皮质激素B、阿司匹林C、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D、糖皮质激素+阿司匹林E、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25、关于川崎病的治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主张应用大剂量抗生素抗炎B、有心肌损害者给予ATP、COAC、注意休息供给足够水分和营养D、首选阿司匹林抗凝E、发生动脉瘤高危因素的病儿可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滴注26、治疗川崎病的首选药物是A、阿司匹林B、丙种球蛋白C、双嘧达莫D、青霉素E、链霉素二、A21、患儿男,3岁。
2020年主管护师资格考试题库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第十五章免疫性疾病患儿的护理一、A11、治疗川崎病的首选药物是A、阿司匹林B、丙种球蛋白C、双嘧达莫D、青霉素E、链霉素2、关于川崎病的治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主张应用大剂量抗生素抗炎B、有心肌损害者给予ATP、COAC、注意休息供给足够水分和营养D、首选阿司匹林抗凝E、发生动脉瘤高危因素的病儿可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滴注3、川崎病急性期的最佳治疗方案为A、糖皮质激素B、阿司匹林C、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D、糖皮质激素+阿司匹林E、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4、下列不是川崎病常见症状的是A、眼结膜充血,无脓性分泌物B、化脓性淋巴结炎C、口腔黏膜弥漫充血和草莓舌D、持续高热E、手足肿胀和脱皮5、JIA少关节型侵犯关节在A、4个以内B、5个以内C、5个或5个以上D、6个以内E、6个以上6、治疗早期JIA必不可少的药物是A、萘普生B、羟氯喹C、甲氨蝶呤D、泼尼松E、硫唑嘌呤7、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易尽早使用激素的情况是A、高烧不退B、伴有心肌炎C、病情反复复发D、伴有严重并发症的重症JRDE、病情进展快8、儿童类风湿病治疗原则不包括A、减轻症状B、消除症状C、预防并发症D、保持关节功能E、维持正常生活9、抗风湿治疗的主要药物是A、肾上腺皮质激素B、维生素AC、维生素CD、青霉素E、维生素K10、抗风湿药物治疗,正确的是A、症状好转即可停用激素B、心脏炎时易早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C、激素总疗程一般不可太长,应在4周以下D、停用激素之前要用镇静剂治疗量接替E、阿司匹林在关节肿痛消失后可停药11、风湿性心脏炎患者,抗风湿治疗疗程是A、1~2wB、3~4wC、4~8wD、8~12wE、12~15w12、抗风湿治疗,选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指征是A、心脏炎B、多发性关节炎C、舞蹈病D、皮下结节E、环形红斑13、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常危及生命的是A、失血性休克B、消化道出血D、血尿E、贫血14、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是A、皮疹B、淋巴结肿大C、关节疼痛D、发热E、动脉瘤15、皮质激素对哪种紫癜最为有效A、关节紫癜B、腹型紫癜C、上肢紫癜D、紫癜性肾炎E、血管性紫癜16、风湿热小儿在停用激素之前预防激素停药反跳需要用A、红霉素B、氯霉素C、链霉素D、阿司匹林E、长效青霉素17、风湿热患儿长期应用药物预防链球菌感染是为了A、控制病灶感染B、预防呼吸道感染复发C、防止关节畸形D、防止心脏继续损害E、预防风湿性心脏炎复发二、A21、患儿男,10岁,因发热7天,抗生素治疗无效入院。
护理工作中的免疫系统护理与免疫性疾病护理免疫系统是人体防御外界病原体入侵的重要系统,它通过识别和消灭病原体来维护人体的健康。
在护理工作中,我们需要关注免疫系统的健康,以及免疫性疾病的护理。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展开讨论,以期提高我们对免疫系统护理的认识和技能。
一、免疫系统的重要性免疫系统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它通过免疫细胞、抗体等物质的作用,迅速识别并消灭病原体。
由于免疫系统的复杂性,它需要持续不断地保持平衡,并及时应对感染和其他病理情况。
在护理工作中,我们应该重视免疫系统的健康,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1. 保持良好的饮食与生活习惯饮食和生活习惯对免疫系统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应该鼓励患者摄取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全麦食品等。
此外,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运动也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2. 提供充足的液体和营养在患者饮食不足或消化吸收功能受损的情况下,我们需要通过静脉输液或饮食补充剂来提供充足的液体和营养。
这可以帮助维持身体免疫功能的正常运作,防止因为饮食不当而导致免疫系统受损。
3.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感染的有效措施之一。
我们应该鼓励患者养成勤洗手、每天换洗衣物、保持清洁环境的好习惯。
此外,在医疗场所中,我们应该加强设施和器械的消毒工作,确保患者免受交叉感染的威胁。
二、免疫性疾病的护理免疫性疾病是指免疫系统出现异常反应,误攻击人体正常组织或无法有效抵御病原体的疾病。
在护理工作中,我们需要了解常见的免疫性疾病,并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
1.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护理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免疫系统对自身正常组织产生免疫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的疾病。
例如风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在护理这类患者时,我们需要关注其药物治疗和病情观察。
及时记录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并及时反馈给医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2. 过敏性疾病的护理过敏性疾病是指免疫系统对一些正常物质产生过敏反应,引起一系列症状,例如哮喘、过敏性鼻炎等。
护理中的免疫系统疾病的护理免疫系统是我们身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我们对抗病毒、细菌和其他病原体的入侵。
然而,有时免疫系统可能会发生故障,导致各种免疫系统疾病的发生。
在护理工作中,对于患有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我们应该有特殊的关注和护理。
本文将对免疫系统疾病的护理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了解免疫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病和过敏反应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的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免疫缺陷病是指免疫系统功能缺陷导致易感染的疾病,如艾滋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等。
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对某种外部刺激过度敏感,如花粉过敏、药物过敏等。
第二部分:免疫系统疾病的护理1. 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在护理患者之前,我们需要了解患者的详细病情和治疗方案。
这包括疾病的症状、诊断结果以及医生制定的治疗计划等。
只有了解患者的病情,我们才能更好地进行护理。
2. 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免疫系统疾病患者的免疫功能通常受损,因此他们需要额外的营养支持来提高免疫力。
在护理中,我们可以与营养师合作,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包括增加蛋白质摄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3. 管理症状和并发症: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常常伴随着各种症状和并发症的发生。
在护理中,我们需要及时评估和管理这些症状和并发症,如疼痛、疲劳、感染等。
可以通过给予合适的药物治疗、实施康复护理等方式来减轻症状和促进康复。
4. 提供心理支持:免疫系统疾病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护理中,我们应该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包括倾听他们的困扰、提供信息和教育、帮助他们应对焦虑和抑郁等。
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方式来帮助患者应对心理困扰。
5. 教育患者和家属:免疫系统疾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因此患者和家属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在护理中,我们应该向他们提供相关的教育,包括疾病的认知、药物的正确使用、生活方式的调整等。
免疫系统疾病的护理诊断及护理问题引言免疫系统疾病是一类以免疫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免疫缺陷病等。
这些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需要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护理诊断和护理问题的关注与解决。
本文将介绍免疫系统疾病的常见护理诊断和护理问题,以便护理人员更好地进行护理工作。
一、护理诊断1. 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机体免疫系统抗原识别功能异常,导致免疫过程中产生的异常免疫反应攻击机体正常组织和器官的疾病。
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我们可以提出以下护理诊断:- 免疫功能异常:观察患者的病史、免疫指标等,评估其免疫功能是否存在异常,以便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 免疫反应过度: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过度的免疫反应,如炎症反应、组织损伤等,并及时采取护理措施,以减轻症状和促进康复。
- 免疫抑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免疫抑制现象,如容易感染、免疫缺陷等,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2. 免疫缺陷病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导致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或缺陷,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降低,易于发生感染。
针对免疫缺陷病,我们可以提出以下护理诊断:- 免疫功能缺陷:评估免疫功能是否存在缺陷,包括调查患者的病史、免疫指标等,并及时采取护理措施,以促进免疫功能的恢复。
- 感染风险:评估患者的感染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包括隔离措施、个人卫生护理等,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 免疫治疗:观察免疫治疗的效果,如抗生素、免疫调节剂等,及时调整免疫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的效果。
二、护理问题1. 心理问题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常常面临着长期治疗和复杂的病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关注以下护理问题:- 心理支持:通过与患者的交流、情绪疏导等方式,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帮助其缓解焦虑和抑郁的情绪。
- 患者教育:为患者提供必要的疾病知识,帮助其理解病情和治疗进程,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康复的效果。
儿童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护理实践指南一、儿童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概述儿童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INL)是一种罕见的免疫系统疾病,以中性粒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
这种病症可能导致反复感染,严重时可威胁生命。
目前,INL的确切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已知与遗传、环境和免疫系统异常有关。
二、护理要点1. 密切观察病情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中性粒细胞计数、感染情况等。
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2. 预防感染由于INL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
因此,护理人员需采取措施预防感染,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患者接触感冒患者等。
3. 细心皮肤护理INL患者皮肤容易出现破损,护理人员应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摩擦、碰撞等。
对于皮肤破损处,可采用碘伏消毒,并及时报告医生。
4. 制定合理饮食计划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口味,为其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鼓励患者多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强免疫力。
5. 提供心理支持INL患者常常因为反复感染而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
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沟通,给予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6. 加强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向家长和患者讲解INL的相关知识,包括疾病原因、治疗方法、护理措施等,以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三、护理实践案例1. 保持口腔清洁,采用生理盐水漱口,每日3次。
2. 给予患者维生素B和C补充剂,以促进伤口愈合。
3. 向医生报告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耐心安抚患者,鼓励他保持乐观心态。
儿童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一种复杂的疾病,护理工作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指南为护理人员提供了详细的护理实践建议,旨在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INL患者,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中的免疫系统疾病护理技巧免疫系统疾病是一类与免疫系统功能失调相关的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免疫缺陷性疾病(如艾滋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等)以及过敏反应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等)。
针对这些免疫系统疾病,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症状、延缓疾病进展并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免疫系统疾病护理的关键技巧。
1. 了解疾病特点护理人员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疾病特点,包括其致病机制、发病规律、常见症状以及可能的并发症等。
通过学习相关知识并与专业人员进行交流,护理人员能够更好地应对患者的需求,并针对其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
2. 注重预防感染免疫系统疾病患者的免疫功能普遍较弱,对感染的抵抗能力较差。
因此,护理人员应注重预防感染的措施。
包括加强环境清洁、保持手部卫生、合理使用抗生素、定期接种疫苗等。
此外,在医疗机构中,合理的隔离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
3. 提供营养支持营养对免疫系统的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护理人员应明确患者所需热量、蛋白质、维生素等的摄入量,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关注患者的饮食偏好和消化吸收情况,调整饮食内容和方式,确保患者获得充足的营养支持。
4. 预防和处理病痛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疼痛症状,如关节痛、肌肉痛等。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正确的体位调整、按摩、热敷等手段缓解疼痛,同时也要避免使用可能加重疼痛的药物。
此外,在患者疼痛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时,及时向医生汇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 心理支持和宣教免疫系统疾病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常常有一定的影响,例如焦虑、抑郁等。
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其情绪变化,并适时提供心理支持。
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向患者提供相关的疾病知识,并告知其合理的生活方式和护理技巧,以便患者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疾病。
免疫系统疾病的护理需要护理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经验。
通过了解疾病特点、预防感染、提供营养支持、预防和处理病痛以及提供心理支持和宣教等方面的护理技巧,护理人员可以更有效地帮助患者管理疾病,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一、概述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是一组少见病,与遗传相关,常发生在婴幼儿,出现反复感染,严重威胁生命。
因其中有些可能获得有效的治疗,故及时诊断仍很重要。
按免疫缺陷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体液免疫缺陷为主、细胞免疫缺陷为主以及两者兼有的联合性免疫缺陷三大类。
此外,补体缺陷、吞噬细胞缺陷等非特异性免疫缺陷也属于本组。
二、疾病简介本病为一组先天性免疫功能障碍疾病,大多与遗传因素有关。
临床主要表现为生后反复感染。
一般分为三大类。
1.抗体免疫缺陷。
由于b淋巴细胞发育障碍、减少或缺乏,引起抗体(免疫球蛋白)缺乏或减低,常见于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2.细胞免疫缺陷。
以胸腺发育不全较常见,常见于德乔治综合征。
3.联合免疫缺陷。
细胞与抗体免疫功能均有缺陷,常见于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与病菌的接触。
如发生感染,应选择对病原敏感药物积极治疗,禁止接种减毒活疫苗。
对丙种免疫球蛋白低下患者可定期输注lgg替代治疗,对选择性iga缺乏患者不宜输注igg。
细胞免疫缺陷及联合免疫缺陷患者,可采用胸腺素治疗,纠正免疫缺陷!四、类别体液免疫(B细胞)缺陷为主的疾病表现为免球蛋白的减少或缺乏,包括:(1)原发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2)孤立性IgA缺乏症(3)普通易变免疫缺陷病:五、护理1. 预防感染(1)保护性隔离免疫映陷病忠儿抵抗力非常低,容易发生交叉感染,应将其放置在单人间,除忠儿父母外,谢绝任何人探视。
照顾患儿的家属不能感冒,若有感百的家属或医务人员不能接触患儿。
病室内用医用空气消毒净化机进行空气消毒,每日2饮,每次30min,地面用1%含氯消毒剂拖地,2次/d,擦拭桌椅及门栓,2次/d,物品表面用“84”消毒液消毒,保持病室内的空气清新,温度控制在28-30.9C,湿度50%一60%。
医护人员接触患儿前严格洗手或喷用快速洗手被,戴口罩帽子、穿清洁衣。
备专用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
进行操作时严格无菌操作,并尽量集中进行,(2)加强基贴护理嘱患儿家属勒为患儿擦洗穿棉质衣服,勒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法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