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学 第二版 王锦帆第二章 医患沟通基础(第5、6节)
- 格式:pptx
- 大小:24.62 MB
- 文档页数:37
医患沟通学1. 医患沟通学概念在医患卫生和保健工作中,医患双方围绕伤病、诊疗、健康及相关因素等主题,以医方为主导,通过各种有特征的全方位信息的多途径交流,科学地指引诊疗患者的伤病。
使医患双方形成共识并建立信任合作关系,达到维护人类健康、促进医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的。
2. 医患沟通的目的1)提高诊断准确性2)提高治疗效率3)提高支持力4)提高双方满意度5)改善健康转归6)促进合作与伙伴关系,防止纠纷。
7)(书上)正确诊断疾病;更有效治疗疾病;融洽医患关系;妥善解决医患纠纷3. 人的需要层次(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最基本)、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归属与相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成就需要)4. 患者及家属的需要1)生命安全需要(第一重要)2)特别生理需要3)伤病相关信息需要4)关爱和归属需要5)尊重需要6)高质量生存需要7)7)合理支出需要5. 医学模式的含义是人类抵御疾病和认知人的生命的实践中对医学的总的看法,即以医学观。
它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即表现了医学的基本特征,又是指导医学实践的基本观点。
医学模式研究医学的属性、职能、结构和发展规律。
重建新型医患关系的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原则2)确立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的原则3)利于现代医学健康的原则4)利益共享是新型医患关系的本质(论述题需扩张)6. 医患关系的伦理特征1)具有一致性和相容性。
医患双方的目标是一致的;医疗的过程是医患双方互利、互动、互补、互助的过程。
2)具有不平衡性和矛盾性。
往往医务人员职业的权威性,技术的专业性,处于主导、支配地位、决定地位。
患者为被动、依赖的,受人操纵的。
医患间常会出现隔阂、矛盾、冲突、纠纷。
7. 医患沟通的伦理原则1)以人为本,发扬人道2)平等公正,诚信友爱3)举止端庄,语言文明4)知情同意,保守医密5)医术精湛,优质服务8. 情绪形成的三要素情景、认知、生理变化9. 常见心理问题(套入论述题)焦虑、恐惧、抑郁、孤独、依赖、退化、猜疑与怀疑、愤怒、否认、自我概念变化和紊乱10. 医事法医事,即医疗卫生之事务,泛指为维护和保障人体生命健康而进行的一切个人和社会活动的总和。
医患沟通学医的含义:狭义:医疗机构中的医务人员;广义:各类医务工作者、卫生管理人员及医疗卫生机构,还包括医学教育工作者。
患的含义:狭义:患者和家属亲友及相关工作单位利益人;广义:除“医”以外的社会人群。
沟通:人与人以全方位信息交流所达到的人际间建立共识、分享利益并发展关系的过程。
护患沟通:是指护理人员与病人及其家属之间的沟通。
是护士人际沟通的主要内容,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圆满完成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护患沟通的重要性:实施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需要;推进整体护理模式的需要;护理人文关怀的需要;开展常规护理工作的需要;融洽护患关系的需要;妥善处理护患矛盾的需要。
护患沟通的原则:让病人主动表达;少用说理的方式;采用开放式的交流;把握语言环境;了解沟通对象;综合运用语言和非语言交流;信任和尊重病人。
护患沟通的技巧:1、言语沟通技巧:启发病人主动谈话,鼓励自我暴露;掌握使用开放式谈话,避免使用封闭式谈话;沟通中重视反馈信息,善于利用反馈的信息;掌握倾听的技巧,了解病人的想法和他们对护理的期望;了解沉默的含义,处理好谈话中的沉默艺术;不使用伤害性语言,避免对病人的不良心理刺激;善于使用美好语言,发挥语言的积极作用。
2、非语言沟通技巧:用超语词性提示沟通;用目光接触沟通;通过面部表情沟通;运用身段表达沟通;适当运用人际距离进行沟通;运用接触进行沟通。
3、抓好机会沟通。
4、善于与不同文化程度的病人沟通。
5、注重与病人家属沟通。
6、应避免上午问题:改变话题;不适当的保证;过分干预病人的意见;超过负荷地谈话;过早地下结论。
医患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对医疗后果及其原因的认定存在分歧,引起争议并按法定程序解决的事件。
医患沟通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诚信原则;平等原则;整体原则;同情原则;保密原则;反馈原则;共同参与原则。
人的价值:人的一种自我意识或自我价值判断,自由、幸福和全面发展。
人的含义:人就是超越动物生命本能并主宰自己生命活动的主体。
医患沟通学第二版医患沟通导论医患沟通学第二版医患沟通导论在当今社会,医患关系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问题,常常导致医患关系的紧张,甚至会影响到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心理健康。
学习和掌握医患沟通学成为了医生和医学生必备的能力。
医患沟通学第二版中的医患沟通导论,深入探讨了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技巧和方法,帮助医生和医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医患沟通中的种种挑战。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医患沟通学的内容,并提出一些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医患沟通是医生和患者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
良好的医患沟通可以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和默契,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而医患沟通不良,则可能会导致患者对治疗方案的不理解和不配合,甚至产生怀疑和抵触情绪。
医患沟通学的学习和实践对于每一个医生和医学生来说都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学会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情绪,用平易近人的语言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让患者在情感上得到支持和安慰。
只有通过良好的医患沟通,我们才能建立起真正的医患关系,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二、医患沟通的技巧和方法在医患沟通学第二版的医患沟通导论中,介绍了许多医患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倾听是医患沟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医生要学会倾听患者的述说,并及时给予回应和解释。
适当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也能增加医患之间的互动和理解。
在医患沟通中,医生要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医学知识来与患者交流,而是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
医生也需要学会管理情绪,保持平和的态度和语气,以便稳定患者的情绪,增强患者的信任感。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医患沟通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的艺术。
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不仅仅是知识传递和信息交流,更是一种情感上的交流和支持。
我个人认为,医生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还需要具备优秀的沟通能力和情商。
在实际工作中,我也深切感受到了医患沟通对于医疗工作的重要性。
【摘要】医患沟通是现代医院医护人员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技能。
在医学科学不断进步的今天,尤其在医患双方医疗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服务是医疗市场竞争的重要筹码。
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尊重、沟通就是影响服务满意度的关键因素。
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制度可以缓解医患关系,增加医患间的信任、保证医患双方的利益,全面提高医疗质量,增加医院的综合竞争力。
【关键词】医患关系;沟通;方法;技巧良好的医患关系是保证医疗服务高质量的基础,而医患沟通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前提。
医患沟通是贯穿于整个医疗活动过程中,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医院服务质量的特殊的人际交往过程。
探讨当代医患沟通的方法与技巧,力图使医务工作者以良好的心态从事医疗事业,推动医院科学的发展,是当前医疗服务的一项重要的工作。
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要正确对待患者,正确对待自己,相互理解,相互沟通,才能保证医疗服务工作顺利地完成[1]。
1 入院后沟通让患者感到住院后的温暖。
者入院后对医院环境一切都是陌生的,特别是长期患病及病情较重的患者,把自己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医护人员身上。
患者既想得到良好的技术治疗,又想得到优质的服务,更想得到医护人员的温情关照,而此时的良好沟通,不仅患者对医护人员充满好感,更主要的是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强烈的信任感。
1.1 责任护士的沟通:责任护士是患者入院后的第一接触者,在自我介绍姓名的同时,说明自己是患者的责任护士,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找她。
责任护士在患者病情许可的情况下,把科室的相关情况和住院后注意的事项细致的告诉患者,从按时服药、休息时间、检查治疗时注意事项到饮食或外出科室请假等,使患者对科室环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适应。
1.2 经治医生的沟通:经治医生是患者的直接治疗与管理者,患者入院后要详细询问疾病的变化过程,在告知患者自己是经治医生的同时,除了患者或家属代述的病情陈述外,经治医生在患者入院后的第一时间,要对患者做一次全面的体格检查,在询问病情和体检检查过程中,经治医生要态度和蔼可亲,让患者感到亲情温暖,对经治医生产生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