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动车组技术4动车组车体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13.04 MB
- 文档页数:114
5.4 TGV—A型第二代高速电动车组5.4.1 TGV—A型动车组总体特性及主要技术参数TGV—A型动车组是在第一代TGV—PSE型动车组基础上,进行研究开发与改进,保留了第一代的一些基本技术特点,如铰接式联结方式,牵引电机体悬方式,三爪万向轴传动装置等。
同时,又积极采用了自换向同步牵引电动机交流传动,高性能的制动系统,空气弹簧悬挂系统及车载微机控制系统等新技术,将TGV高速动车组的性能推向新的高水平。
TGV—A型动车组仍为动力集中模式,编组形式为1L+10T+1L(见图2—5—31)。
全列车有15台转向架,其中动力转向架只有4台,非动力转向架11台。
其总定员为485人,10辆拖车中有3辆头等车,定员116人,6辆二等车,定员369人,1辆酒吧车。
每列车还设有37个折叠椅,供临时超员时使用。
〖TPT,+221mm。
147mm,BP,DY#〗TGV—A作为TGV第二代动车组的显著特点是采用了自换向同步牵引电机交流传动,这在高速列车技术发展方面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其牵引特性曲线见图2—5—32所示。
TGV—A仅采用8台同步牵引电机,输出轮周持续功率可达8 800kW,启动牵引力为220kN,而且在300km/h时尚有牵引力105kN。
即使有两台牵引电机发生故障,则6台牵引电机的牵引力,在300km/h时尚有65kN,仍能维持动车组以300km/h高速运行。
在14辆编组时,启动加速度0.58m/s2,剩余加速度0.11m/s2。
18辆编组时为0.48m/s2,剩余加速度0.07m/s2。
TGV—A型动车组的造价为每列(2M+10T)7900万法郎,与TGV—PSE相比,造价降低了12%,维修费用减少了20%,平均每一座席的电力消耗节省了10%。
TGV—A型动车组的主要技术特征及技术参数参见表2—5—1所列。
5.4.2 TGV—A型动车组的动力车(1)总体布置〖TPTIET2532,+97mm。
68mm,BP#〗图2—5—32 TGV—A型动车组的牵引及阻力特性曲线TGV—A型动力车的总体设备配置如图2—5—33所示。
高速动车组组成功能介绍及技术参数作者:朱峰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8年第19期摘要:介绍了我国和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概况,我国自主生产的动车组的基本结构,车体构造、车体技术及动车组的基本组成,各部件功能,主要讲解了CRH2型动车组的车体结构及车体技术,和各型号动车组的主要技术参数。
关键词:组成;结构;参数;功能中图分类号:U26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19-0052-02作为现代化铁路的代表,动车组列车具有的方便快捷,舒适环保等特点得到广大人们的喜爱,通过本论文论述动车组的车体结构及车体技术,制造出更加舒适,更加人性化的列车。
1 动车组行车标志动车组运行方向首端司机室头灯向前显示白色灯光,动车组运行方向尾部司机室头灯向后显示红色灯光。
动车组无动力回送时及被推行时,运行方向首端司机室向前显示白色灯光,运行方向尾部司机室向后显示红色灯光,不用挂边灯。
2 动车组外观及编组以CRH2为例:CRH2动车组两头车长25700mm、中间车长25000mm、总长201.4米、车宽3380mm、车高3700mm。
CRH2动车组以4辆动车和4辆拖车共8辆车构成一个编组。
3 动车组的基本组成动车组的组成与普通列车大体相同,具体内容如下:(1)车体:动车组的车体可分为两种,带司机室和不带司机室。
车体是容纳旅客和司机的地方,又是安装和连接其他部位和设备的主体,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2)转向架:动车组转向架也分为两种,动力转向架和非动力转向架,动力转向架在动车上,非动力转向架在拖车上。
转向架是承受车体重量,并且直接与轨道接触,牵引车辆在轨道上行驶,动车组转向架同样是动车组安全舒适运行的保证。
(3)连接缓冲装置:连接缓冲装置也就是减缓连接部位的冲击力等外力,由于动车的速度快,编组列车之间的作用力强,缓解列车之间的作用力就至关重要。
动车组的连接缓冲装置可以实现机械连接、高压电气连接、辅助系统和供电连接以及控制系统连接。
CRH九⼤核⼼技术传统的列车是由车列和机车组成,在到达车站时,通常要进⾏反复车列和机车的变化作业。
动车组是把带动⼒的动⼒车与⾮动⼒车按预定的参数组合在⼀起,因此可以概括的讲,动车组是⾃带动⼒的、固定编组的、能够两端同时驾驶的,配备现代化服务设施的旅客列车的单元。
CRH1:2(2M+1T)+(1M+1T),这个最为简单,2M1T为⼀个单元,⼀个单元减少动车⼀节,Mc+Tp+M+M+T+M+Tp+Mc;(注:M:动车,T:拖车,c:控制车,p:受电⼸车)CRH2:4M+4T,8节编组,Mc+T+Mc+Tp+M+Tp+M+Tc;CRH3:4M4T,编组形式可能类似于CRH2或者采⽤MTM+T+T+MTM;CRH4:(3M+1T)+(2M+2T),8节编组,分两个单元,M+Tp+M+T+Tp+M+Mc;CRH2和CRH1都⽐较普通,每台动⼒转向架有两台架悬牵引电机。
⽽CRH4,牵引电机的功率为550kW,总功率是5500kW,因此全车有10根动轴,全车有5辆动车,每节动车只有两根动轴,因此,每台转向架只有⼀根动轴,动车轴式为1A0-A01。
CRH4、2、1中只有CRH2不能满⾜普通站台要求,其余均能满⾜500mm的站台要求,所以全国现在普遍建造⾼站台,特别是⼀些中⼼城市车站。
CRH5:是中国引进⾃法国阿尔斯通的⾼速列车车款,⾸组CRH5已于2006年12⽉11⽇从意⼤利Savigilano登船运往中国,⾄2007年1⽉28⽇抵达⼤连港⼝。
第⼀组由中国⽣产的CRH5将于2007年出⼚。
中国铁路第六次⼤提速推出时速200到250km的动车组在引进消化创新的基础上,在九⼤关键技术上有创新。
1.集成创新。
⼀列动车组⼤约有8000个零部件组成,涉及到电⼦、微电⼦、计算机技术、⽹络技术、通讯技术,涉及到机械加⼯、⾮⾦属等等。
在⽣产过程中,直接设计的企业达100多个,中国⼈⽤⾃⼰的智慧完全掌握了系统集成的技术。
2.交流传动技术。
《高速动车组技术》课程标准适用专业:铁道机车课程编码:C3—1—5开设时间:第5学期课时数:32一、课程性质《高速动车组技术》是针对动车组运用与检修人员所从事的司乘驾驶、运用检修所设备维修人员、动车组制造企业等岗位对员工素质基本要求进行调研、分析后,归纳总结出来其所需求的动车组生产、组装、运用等能力要求而设置的课程。
此课程有助于较系统地让学生掌握动车组的基础知识,主要介绍高速动车组的发展与特点、动车组车体技术、动车组连接装置、动车组转向架技术、动车组车辆设备、动车组制动系统、动车组基地建设等,以达到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
二、课程培养目标1.方法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能力;(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决策能力。
(5)培养学生具有阅读有关技术资料,自我拓展学习本专业的新技术、新工艺,获取新知识的能力;2.社会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2)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4)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5)有较强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实施能力;(6)具备基本的生产组织、技术管理能力;3.专业能力目标:(1)了解国内外高速动车组发展历程;(2)掌握高速动车组主要技术特点及与其他普通车辆的区别;(3)掌握动车组编组情况及动车组车辆设备的布置与特点;(3)掌握动车组车体技术的主要特点;(4)了解动车组连接装置的特点及工作原理;(5)掌握高速动车组转向架主要技术特点;(6)掌握牵引传动系统的组成及特点;(7)掌握动车组制动系统原理、特点;(8)了解动车组基地建设及配属使用区域情况;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前续课程有《铁道概论》,该课程使学生基本了解我国铁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了解铁道车辆、线路、接触网、信号等基础知识,使学生具有其他专业知识的扩展能力。
CRH动车组牵引系统技术概论CRH(中国高速铁路)动车组牵引系统是指用于驱动和控制高速列车运行的动力装置和相应的控制系统。
该系统是高速列车牵引和运动控制的关键组成部分。
CRH动车组牵引系统由电机、传动装置、电控系统和辅助设备组成。
其中,电机是实现动车组牵引力的关键装置,通常采用三相异步电机或同步电机。
传动装置负责将电动机的转速和扭矩传递给车轮,通常采用齿轮传动或直接驱动方式。
电控系统则用于控制和调节电机的工作状态和输出功率,同时也监测电机和传动系统的运行状态。
辅助设备包括冷却系统、油路系统和气路系统等,用于保证牵引系统的正常运行。
1.高效能:CRH动车组牵引系统采用先进的电机和控制技术,能够提供较大的牵引力和高速运行所需的功率。
同时,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比传统的内燃机车更高,能够实现能量回收和再利用,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2.稳定性强:CRH动车组牵引系统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能够实现快速启动、平稳加速和减速,并保持列车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平顺性。
此外,系统还能够自动监测和保护电机和传动装置的运行状态,确保列车安全运行。
3.可靠性高:CRH动车组牵引系统采用可靠性较高的电机和控制器,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维修周期。
系统还具有良好的故障自诊断和容错能力,能够自动检测和诊断故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4.智能化:CRH动车组牵引系统采用先进的电子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能够实现对列车运行状态的监测和调节,实现列车之间的通信和协调,提高列车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此外,系统还可以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实现对列车运行和牵引系统性能的优化和改进。
总之,CRH动车组牵引系统是实现高速列车牵引和运动控制的重要技术装置,具有高效能、稳定性强、可靠性高和智能化等特点。
该系统的发展和应用有助于提高高速列车的运行速度、安全性和舒适性,推动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
机电商报/2008年/12月/8日/第A04版机床工具高速动车组5大关键技术北京交大机电学院教授、副院长刘志明按照国务院提出的“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总体要求和“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技术方针,成功引进了世界一流的动车组技术,形成了CRH系列中国铁路高速动车组技术体系。
中国铁路高速动车组构成CRH1动车组由庞巴迪BSP公司制造,编组8辆、定员668人,运营时速200~250Km,牵引功率5300千瓦,不锈钢车体,轴重小于16吨。
CRH2-A型车由四方股份制造,编组8辆、定员610人,运营时速200~250km,牵引功率4800千瓦,铝合金车体轴重小于14吨。
CRH2-C型车,四方股份动车组,第61列,运行速度300公里、8辆编组、座车。
CRH3型车,由唐山工厂制造,编组8辆,定员608人,运营时速300~350公里,牵引功率8800千瓦,铝合金车体,轴重小于17吨。
CHR5型车由长客股份制造,编组8辆、定员622人,运营时速200~250公里,牵引功率5500千瓦,铝合金车体,轴重小于17吨。
车辆购置费大致预测为:2009年937.50亿元,2010年1125亿元,2011年1375亿元,2012年1562.5亿元。
到2009年上半年,即有约300列动车组(含时速250公里和350公里两种类型)将开始招标,为即将竣工的石太线、郑西线和广深珠等线路服务。
朔黄线也计划排在大秦线(2008年大批量采购)之后于2009年批量购置和谐型电力机车。
动车组关键技术分析动车组整体集成对动车组车体、转向架以及牵引变流、制动、网络控制、辅助供电、车辆连接等元素按有关参数进行合理选择设计,进而生产、组装、测试、试验的过程。
通过集成使动车组达到牵引、制动、车辆动力学、列车空气动力学、舒适性、安全性等性能要求。
这是主机厂需要掌握的关键技术。
车体技术车体技术主要包括3项:首先,动车组的高速化需要流线化、车体减重、动力分散使得车体承载了众多设备;车体保证强度、刚度与轻量化是一对矛盾。
动车组技术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110337Z10
课程名称:动车组技术/Technology of Electric Multiple Unit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
学时/学分:40/2.5
先修课程:机车车辆工程
适用专业: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
教材、教学参考书:
1.李沛等主编.高速动车组概论.西南交大出版社. 2008;
2.王伯铭主编.高速动车组总体及转向架.西南交大出版社. 2008;
3.李晓村主编.侯梅英动车组构造.西南交大出版社2009。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
《动车组技术》是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机车车辆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之一,内容包括动车组总体结构、电力牵引与传动系统、转向架、制动系统、车体与车辆设施、车辆连接装置以及列车信息控制与运行控制系统等。
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动车组的特点、组成、原理、结构以及设计方法,具备从事动车组相关技术工作的基本技能。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知识:掌握动车组总体结构、电力牵引与传动系统、转向架、制动系统、车体与车辆设施、车辆连接装置以及列车信息控制与运行控制系统等知识。
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理论、技术和方法,从事动车组设计、应用、维护工作,具有在实际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出解决问题的能力。
素质:通过课程中的分析讨论等培养分析沟通交流素质。
通过课外导学的模式,提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形成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素质。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
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七、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