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细胞肺癌的治疗-2010年NCCN指南中文
- 格式:ppt
- 大小:117.00 KB
- 文档页数:17
2010年NCCN指南更新之非小细胞肺癌《指南》采用了2009年国际肺癌研讨学会(IASLC)引荐的最新TNM分期零碎。
该分期零碎归入剖析的NSCLC病例数达68463例,修订次要表现在T分期和M分期中,N分期无变化,详细包括:①肿瘤≤7cm为T2,>7cm为T3,同时将T1和T2各分为a、b两个亚组,即T1a≤2cm,T1b>2cm且≤3cm,T2a>3cm且≤5cm,T2b>5cm且≤7cm;②原发肿瘤所在同一肺叶内有单个或多个卫星结节由T4升级为T3,同侧非原发肿瘤所在肺叶单个或多个结节由M升级为T4;③恶性胸水或恶性心包积液由T4晋级为M1a,远处转移变卦为M1b。
总体分期也相应更新,T2aN0M0和T2aN1M0辨别由ⅠB、ⅡB期变卦为ⅡA期,T4N0~1M0由ⅢB期升级为ⅢA期(见上图)。
新的TNM分期零碎更好地表现了不同期别的预后差别,但因其次要树立于回忆性剖析的根底上,对预后的影响尚需后续研讨的进一步验证。
晚期NSCLC的医治手术切除根治性手术是晚期NSCLC患者的首选医治手腕,但对局部根底条件差的患者无法行根治性手术,若能行根治性放疗或局限性手术切除,可进步其5年生活率。
因而,《指南》引荐,关于Ⅰ期和Ⅱ期纵隔淋巴结阴性而因医学缘由不能手术者,可行根治性放疗或局限性手术切除(2A类引荐),并对手术和放疗准绳停止了限定。
其中,局限性手术切除包括肺段切除术(首选)或楔形切除术,仅用于三类特殊人群:①可保存肺组织很少或许因其他重要兼并症而不能承受根治术;②四周型结节≤2cm,并至多契合组织学类型为单纯细支气管肺泡癌或CT显示结节磨玻璃样改动≥50%中的一项;③影像学随诊证明肿瘤倍增工夫≥400天(2B类引荐)。
辅佐医治《指南》进一步明白了术后辅佐医治的使用人群。
《指南》不再引荐将辅佐化疗作为ⅠA期及非高危ⅠB期患者的医治选择。
ⅠA期术后切缘阳性的患者实践上仍属于晚期,二次切除成为首选的医治方式,直接同步化放疗仅作2B类引荐,无论手术还是化放疗后均不再建议行辅佐化疗。
2010版cNCCN NSCLC指南更新要点解读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科黄岩张力由美国21家顶级癌症中心联合发起和制定的《NCCN肿瘤临床实践指南》在我国临床肿瘤学界获得广泛认同和应用。
其中《NCCN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NCCN 指南)是最早被国内同行认识并引进入中国的诊疗指南之一,我国NSCLC治疗领域专家与NCCN的专家们进行详细的讨论和交流,制定了NCCN指南中国版(cNCCN指南),并每年更新。
在此,笔者将2010版《NCCN NSCLC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的更新要点予以介绍,供同道们参考。
关于肺癌新分期的更新由于国际肺癌研究学会(IASLC)公布了第七版NSCLC分期,该分期在2009年被国际抗癌联盟(UICC)和美国癌症协会(AJCC)批准成为全球公认的新分期。
2010版NCCN指南对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公布的肺癌新分期系统修订内容进行了相关更新,2010版NCCN指南中国版也进行了有关肺癌新分期的更新。
该新分期的详细资料可参考2009年在《Chest》杂志上发表的文章(Chest. 2009,136: 260)。
Ⅰ、Ⅱ期肺癌治疗前评估2010版NCCN指南对Ⅰ、Ⅱ期肺癌的治疗前评估检查进行了更新。
在ⅠA期(周围型T1abN0)患者治疗前评估中,注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首选在术中进行。
在Ⅰ期和Ⅱ期患者治疗前评估检查方法中,增加了“支气管内镜超声(EBUS)”,推荐级别为2B类。
由于ⅠA、ⅠB期患者术中气管镜检查及支气管内超声检查(EBUS)在我国开展得较少,中国的专家组提出修改意见,该意见被NCCN的专家所认同。
最终,在2010版NCCN指南中国版加上脚注如下:“建议有条件的医院行此项检查”。
早期肺癌:术后辅助化疗应更为慎重2010版NCCN指南中,在ⅠA期切缘阴性患者的治疗选择中,删除了化疗;对于切缘阳性的患者,删除了再次手术切除之后或化放疗之后的巩固化疗,手术切缘阳性是指术中冰冻检查发现切缘阳性者应继续切除,而不是指术后再次行手术切除。
概述小细胞肺癌(SCLC)占所有肺癌的15%~25%,约98%归因于吸烟,而其余的则可能由环境或遗传引起。
2003年,在美国,估计有34000例新发的小细胞肺癌病例被诊断。
小细胞肺癌因倍增时间快,增殖比高和早期发生广泛转移而区别于非小细胞肺癌。
大约67%小细胞肺癌患者表现为明显的胸外转移病变,而另外的33%表现为局限于胸内、单个照射野能包括的局限性疾病。
小细胞肺癌对化疗和放疗很敏感。
发病机制小细胞肺癌是由胞质少,细胞边界不清,细颗粒核染色质,无核仁或核仁不明显的小细胞构成的恶性上皮性肿瘤。
小细胞呈圆形、卵圆形或纺锤形,胞核显著,有丝分裂多。
组织学确定的小细胞癌或混合鳞癌,腺癌或大细胞癌的小细胞肺癌。
尸检证实高达30%存在有非小细胞肺癌分化的病灶,但在未治疗标本中很少有此发现。
这使人们提出肺癌来源于能向多方向分化的多能干细胞。
对蓝染的小肿瘤细胞的鉴别诊断包括小细胞肺癌、肺外小细胞癌、Merkel细胞瘤、类癌、不典型类癌、淋巴瘤、小细胞肉瘤及神经内分泌肿瘤。
小细胞癌也可起源于肺外,如鼻咽、胃肠道、泌尿生殖道。
肺和肺外小细胞有相似的临床和生物行为,有很高的广泛转移潜能。
但肺外小细胞癌的恶性细胞无大分子3p缺失,这表明它们有不同的发病机制。
上皮细胞表达角蛋白。
神经内分泌和神经细胞则表达多巴脱羧酶,降钙素,神经丝,神经细胞粘附分子(NCAM),胃泌素释放肽(GRP),转铁蛋白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
GRP和IGF1可能参与促进SCLC细胞生长的自分泌和旁分泌环。
吸烟诱导胃泌素释放肽受体表达和激发能引起支气管上皮细胞生长的自分泌环。
已发现许多由SCLC引起的肿瘤伴随综合征,包括神经和内分泌的肿瘤伴随综合征。
常见的神经综合征有Lambert-Eaton综合征、肿瘤伴随性脑脊髓膜炎和感觉神经病。
Lambert-Eaton综合征由直接抗压力阀钙通道的抗体引起,表现为近端的四肢无力。
肿瘤伴随性脑脊髓膜炎和多发性神经功能缺陷性感觉神经病是因为患者产生的一种抗体(anti-Hu),对小细胞癌和人类神经元RNA结合蛋白存在交叉反应所致。
肿瘤临床实践指南(NCCN Guidelines®)小细胞肺癌(2020.v2)1、NCCN小细胞肺癌指南2.2020版从1.2020版更新包括:SCL-E 1 of 4 度伐单抗联合化疗(依托泊苷联合卡铂或顺铂)已被作为首选一线治疗方案(第1类),其次对于广泛的SCLC患者使用度伐单抗维持治疗2、NCCN小细胞肺癌指南1.2020版(2.2019版)中的更新包括:1.初始评估和分期(SCL-1)●对于原发灶或转移灶活检或细胞学检查确诊小细胞癌或小细胞/非小细胞混合型腺癌的患者,初始评估内容作了2点修改和1点补充:►CT平扫加增强扫描的检查部位在“胸部/腹部”基础上增加了“盆腔”;►PET-CT检查的指征,在原来“如果疑似局限期”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指征:如果需要鉴别分期;►新增“行分子谱分析(仅适用于未曾吸烟的广泛期患者)”,以帮助鉴别诊断和评估潜在的靶向治疗选择。
2.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初始治疗(SCL-5)●对于在全脑放疗前接受系统性治疗的无症状脑转移患者,在每2个周期全身治疗后以及在治疗结束后应该复查脑MRI(首选)或CT平扫加增强扫描(SCL-6)。
如果在系统性治疗期间出现疾病进展,则开始行全脑放疗。
3.初始治疗后的疗效评估和监测(SCL-6)●新增1条对“预防性脑照射(PCI)”的脚注:►在已经进行完全切除、病理分期为I-IIA(T1-2,N0,M0)的SCLC患者中,接受PCI的获益情况尚不清楚。
参见“手术切除原则”(SCL-C)。
4.病理学检查原则(SCL-B)●病理学评估中新增1条“复合型SCLC的定义”:►复合型小细胞肺癌含SCLC和NSCLC两种组织学(鳞状细胞癌、腺癌、梭形/多形性、和/或大细胞)成分。
不要求说NSCLC组织学成分的百分比最少需要多少;当有任何比例的NSCLC与SCLC一起出现时,就可称为复合型SCLC。
5.手术切除原则(SCL-C)●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后辅助治疗方案根据淋巴结分期作了修改:►旧版: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应接受术后同步系统性治疗和纵隔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