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第一课第1框 坚持改革开放练习题 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5
坚持改革开放【基础知识】1.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强国富民之路的?【怎样做】(1)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______________,建立______________,彻底结束了旧中国__________________的历史。
饱经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________了。
(2)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____________,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________。
(3)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________新的伟大革命,实现了中国人民从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飞跃。
2.揭开改革开放的序幕是什么?【是什么】1978年,党的______________开启了__________的历史征程,坚持________不动摇,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改革开放促发展的表现是什么?【是什么】(1)改革开放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________,极大增强____________,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我国逐步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逐步建立、完善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挥____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________和________空前高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成为社会共识。
4.中国腾飞的表现有哪些?【是什么】(1)40年来,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找到了一条使________、________的正确道路,即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充分显示了____________。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第1框坚持改革开放教案新人教版(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强国富民奋斗目标的历程及改革开放历史抉择对发展的重要作用;了解中国经济腾飞的原因,认识和理解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认识改革开放的地位和作用,学会运用改革开放相关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腾飞、综合国力增强等成就,更好地理解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激发热爱祖国、拥护改革开放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改革开放促发展【教学难点】中国腾飞谱新篇【教学环节】一、视频导入【多媒体呈现】为新时代讴歌改革开放再出发2018年2月4日,中央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播出“心连心”赴深圳前海慰问演出。
深圳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后离京考察的第一站,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以“改革开放再出发”为主题的这场演出具有特殊意义。
这是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首次来到前海慰问演出,演出内容涵盖歌舞、杂技、相声等,全面展现了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前海开发开放所取得的显著成绩。
教师点拨:“为新时代讴歌改革开放再出发”,全面展现了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
改革开放的强国路上,每个中国人都在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历史,每个中国家庭都在生活的剧变中感受时代的进步。
让我们一同回顾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一同感受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带来的喜悦,坚定地迈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脚步,不断创造新的伟大奇迹!二、探究新知(一)改革开放促发展活动1 合作探究【多媒体呈现】聚焦新闻回顾党史材料一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第一框坚持改革开放1.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强国富民。
2.标志着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的事件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3.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是什么?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4.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三次革命,迎来了怎样的伟大飞跃?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迎来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5.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历史事件是什么?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6.改革开放是如何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改革的作用、意义?)★①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三“极大”三“显著”)②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经济制度新格局)③我国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市场政府经济)④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二性四共识)7.中国经济腾飞,体现在哪些方面(或成就?)从中得出怎样的结论?★①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
(1“二”3“一”教科文)②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第1课时坚持改革开放1.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追求强国富民作出的努力和成就有哪些?(1)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饱经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
(2)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3)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改革开放是如何开启及推进的?开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推进: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立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有哪些内容和特点?(1)内容: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2)特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
4.改革开放有哪些重要意义?(1)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3)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
(4)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5)深刻影响着世界。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腾飞表现在哪些方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目标导学一:改革开放促发展1.改革开放的缘起1978年末的凤阳,面对连年饥荒,为了寻求出路,凤阳小岗村的18户农民,冒着坐牢杀头的风险,秘密签订了分田到户的决定,立下了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以及将坐牢杀头者的小孩养活到18岁的承诺,并在协议书上郑重地按下了一个个红手印。
这在“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体制下,无疑是触犯“天条”、石破天惊的事。
然而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他们不畏生死、冲破禁锢的这一壮举,开创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先河,也让亿万农民看到了希望,小岗村因此获得“中国改革第一村”的赞誉。
而人们也从那一个个红手印中,看到了小岗人的胆识和勇气。
不久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最高层政治家与最底层的农民们共同翻开中国历史新的一一页,小岗村成为中国改革的发源地。
思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历史抉择?教师总结: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春天的故事》"1979 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熟悉的旋律,娓娓道来的歌词,这是唱遍中国各地,唱进千家万户的《春天的故事》。
(多媒体播放)提问:(1)歌词中这个老人是谁?画了一个圈是指哪个地方?(2)如今这个地方发展如何?这一切变化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教师总结:1992 年,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让改革开放走上了快车道。
深圳在几年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楼更高了,马路更宽了,人们生活更富裕了……而这一切,都是改革开放政策带来的,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3)结合现实情况说明改革开放给中国的发展带来哪些深远影响?师生共同总结:(1)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九上框架及知识点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1、观点: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③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④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改革开放的意义?①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②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
③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⑤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3、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4、中国的腾飞证明了什么?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②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③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1、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需要坚持改革开放。
②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③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④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3、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①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②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④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1、为什么要创新?①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③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④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⑤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九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教学设计教案(人教版统编教材)目录上册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第1课时坚持改革开放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受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教学难点:理解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
”2018年,就是这样的特殊年份。
4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
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多媒体链接视频——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沙画)观看视频,感悟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改革开放促发展(一)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以及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1.教师讲述:引导学生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史实,在史实分析中归纳中国国力从强到弱的原因,以史为鉴,为后续“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学习做好铺垫。
2.教师讲述:阅读教材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体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
(二)改革开放充分显示的中国力量◆制度保障的强大力量1.材料展示:1978年,在邓小平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
1979年,中央正式批准广东、福建两省为改革开放的试点省份。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第2课时走向共同富裕1.改革的实质、性质、内容以及总目标分别是什么?(1)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性质:我国推行的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3)内容: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以及党的建设等领域的改革。
(4)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1)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2)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4)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5)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3.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国应该怎样做?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4.我国解决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时,有哪些举措?这些举措有何意义?(1)举措: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2)意义: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5.怎样全面深化改革?(1)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
(3)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
6.为什么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状况,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3)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聚焦经济改革一、改革开放促发展(一)中国共产党自觉地担负起带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的历史使命。
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赢得民族独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饱经苦难的中国人民重新站立起来了。
2.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取得巨大成就,也经历过很大挫折,遭遇过发展困境。
3.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抉择,由此开始的伟大变革冲破了束缚经济社会发展的传统认识和体制障碍,中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二)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和作用1.改革开放的进程:(小岗村的做法成为中国改革的我国逐步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改革开放促发展(改革开放的作用):(1)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激发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活力。
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国家经济建设呈现空前繁荣景象。
(2)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逐步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中国经济腾飞(一)改革开放使国家富强1.中国经济总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二位。
2.农业农村发展迈上新台阶。
3.工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4.科技、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5.综合国力显著提高。
(二)改革开放使人民富裕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
2.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
3.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三)改革开放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和影响力越来越大。
中国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四)小结中国经济的腾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就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第一课时坚持改革开放1.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哪些伟大胜利?,答:①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饱经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②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③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幵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2.改革幵放如何促发展?答:①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幵放不动摇,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②改革幵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
③改革幵放使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正确道路。
④改革幵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3.改革幵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哪些成就?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答:成就:①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②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篷勃发展。
③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
④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结论: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国家强盛、人民富裕是正确道路。
坚持改革开放
【基础知识】
1.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强国富民之路的?【怎样做】
(1)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______________,建立______________,彻底结束了旧中国__________________的历史。
饱经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________了。
(2)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____________,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________。
(3)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________新的伟大革命,实现了中国人民从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飞跃。
2.揭开改革开放的序幕是什么?【是什么】
1978年,党的______________开启了__________的历史征程,坚持________不动摇,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改革开放促发展的表现是什么?【是什么】
(1)改革开放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________,极大增强____________,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我国逐步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逐步建立、完善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挥____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________和________空前高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成为社会共识。
4.中国腾飞的表现有哪些?【是什么】
(1)40年来,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找到了一条使________、________的正确道路,即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充分显示了____________。
(2)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____________。
(3)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______,也深刻影响了______,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腾飞说明了什么?【是什么】
________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达标练习】
1.当今社会,改革成了中国人民关注的话题。
下列对改革开放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B.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C.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D.改革就能解决中国当前的一切问题
2.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民终于找到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正确道路。
我们今后仍然要走这条正确的道路。
这条正确的道路就是( )
A.对外开放B.精准扶贫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D.扩大就业
3.在学习本课时内容时,老师展示了一组照片:照片一(拍摄于1978年):肚子吃不饱,只能穿棉袄;照片二(拍摄于1986年):新鲜蔬菜城里买,粮食加工火起来;照片三(拍摄于2018年):科学养殖奔小康,家家户户有楼房。
从上述材料中,你能感受到什么?结合本课时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发生如此变化的原因。
【能力提升】
1.1979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明显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
1978年,我国经济总量仅位居世界第十位;2010年起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取得上述成就的原因有( )
①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空前高涨②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③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现代化④我国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深圳居民张先生说:“我亲眼看到深圳一天天地长大、一天天地发展繁荣起来。
深圳40年的变化真可以说是天翻地覆啊!”张先生的所见所感( )
①说明改革开放符合民心②表明改革开放顺应了时代潮流③证明我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④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成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农业职业经理人”现已悄然兴起。
合作社理事会代表农户负责决策“种什么”,经理人则负责“怎样种”,使农田初步实现专业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
农户得到了比自己耕种还多的分红,职业经理人则通过超产盈利拿到丰
厚的佣金。
这表明( )
A.我国农村改革比城市改革起步晚
B.我国通过改革解决农业发展的根本问题
C.改革给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D.通过改革分配制度,农民的收入增长了
4.《光明日报》2017年11月24日消息:欧盟各界关注十九大之后的中国机遇,期待十九大后的中国不断为世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而且有些外国学者认为中国早已融入世界,并已成为“世界的火车头”。
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
①说明了我国已成为发达国家②说明了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高③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④体现了中国已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
“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这一重大决策体现了( )
A.改革开放使我国成为世界发展速度第一的国家
B.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C.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
D.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6.当前,改革开放问题,国内外都很关注,全党上下和社会各方面期待很高。
改革开放到了新的重要关头。
我们在改革开放上决不能有丝毫动摇,改革开放的旗帜必须继续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必须牢牢坚持。
为什么说“在改革开放上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7、改革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南方谈话”发布,中国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
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思考: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改革开放?
【基础知识】
1.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站起来社会主义革命坚实基础改革开放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2. 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改革开放
3.社会生产力社会发展活力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积极性主动性尊重劳动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4.国家强盛人民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力量幸福生活中国世界重要力量
5.改革开放
【达标】
1.D 2.C
3 感受: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原因: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要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能力提升】
1.A 2.C 3.C 4.D 5.B
6.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②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7、充分认识到改革开放的艰巨性,积极宣传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关心国家大事,积极为国家改革开放事业建言献策;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参与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