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翻译的增补和互译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4
作者简介:赵丽芳(1977—),女,壮族,本科,中职讲师,研究方向:中职英语语法的应用。
一、中英互译的三个技巧(一)增译法增译法就是在原文的基础上对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等进行添加,使句子意思表达更为完整。
基本原则是不产生额外的语义。
第一种:语法增补。
在进行翻译时,对代词、冠词、介词等进行补充,例如:What aboutcalling him right away ?马上给他打个电话,你觉得如何?(增译主语和谓语)。
This is yet another common point between the people of our two countries.这是我们两国人民的一个共同点(增译介词)。
第二种:语义的增补。
根据逻辑对原文省略的内容进行增添,A book ,tight shut ,is but a block of paper.一本书,如果紧紧合上不读,只是一叠纸。
(增译暗含词语)。
第三种:文化增补。
针对文中提到的故事人物有详细的了解,然后根据两个国家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行不同的翻译。
It ’s raining cats and dogs.瓢泼大雨(俚语,谚语翻译)。
If one is not patient in small thing ,one will never be able to control great ventures.小不忍则乱大谋。
如果单纯按照字面意识,如果不对小事有耐心,将永远不能够控制大事业。
但是翻译成中国的成语就会显得更加有文化底蕴。
为此,学生要对这些基础的内容进行增补,就必须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语法成分的划分。
在日常的课程教授过程中,注重对中西方文化的教学,使学生对中西文化有深刻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将原文的意思进行准确的表达。
(二)减译法减译法就是对文中多余的部分进行适当的删减,使句子的表达更加简洁完整。
减译不是简单的对原文进行删减,而是为了避免内容的重复、文字的重复。
《汉英交替传译中的增补策略》篇一一、引言在汉英交替传译中,增补策略是一种常用的翻译技巧,尤其在处理文化背景、语义隐含以及逻辑关系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增补策略在汉英交替传译中的重要性、应用场景及实施方法。
二、增补策略的重要性1. 文化背景的填补:汉语和英语在表达上存在差异,尤其在文化背景方面。
增补策略可以帮助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填补这些文化空白,使译文更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2. 语义隐含的明确:汉语中常含有隐含意义,需要通过增补策略明确表达出来,以避免误解。
3. 逻辑关系的梳理:在汉英交替传译中,有时需要梳理原文的逻辑关系,通过增补策略使译文更加清晰、连贯。
三、增补策略的应用场景1. 处理文化负载词:在翻译具有文化特色的词汇时,增补策略可以帮助译者传达原文的含义和背景。
2. 解释隐喻和习语:汉语中的隐喻和习语往往难以直译,需要通过增补策略进行解释和拓展。
3. 补充逻辑连接词:在翻译过程中,根据需要适时地增补逻辑连接词,使译文更加流畅、易于理解。
四、增补策略的实施方法1. 了解文化背景:译者需要了解中英文化差异,以便在翻译过程中正确运用增补策略。
2. 明确语义隐含: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明确隐含意义,并通过适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增补。
3. 梳理逻辑关系:根据原文的逻辑关系,适时地增补连接词、从句等,使译文更加清晰、连贯。
4. 自然流畅的表达:增补策略应适度,避免过度解释或生硬地插入词汇,保持译文的自然流畅。
五、案例分析以一句汉语句子“这本书讲述了中国古老的传说和神话”为例,在翻译成英语时,可以通过增补策略来明确表达文化背景和语义隐含。
翻译为:“This book tells the stories of ancient Chinese legends and myths, which are rich in cultural significance and hold deep meanings for understanding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通过增补关于文化重要性和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信息,使译文更加完整、准确。
现代交际·2018年6期浅析英语笔译中的增译法与省译法张爱雯(吉林师范大学吉林长春130015)摘要:在英汉互译过程中,由于两种语言在句法、词汇以及修辞等方面存在极大的差异,可想而知在进行英语笔译时,势必会遇到诸多问题,这时就需要采用一定的翻译技巧,而增译法与省译法作为常见的翻译手段,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英语笔译中。
本文就从增译法与省译法在英语笔译中的运用原因及其重要性着手分析,进而对其实践应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英语笔译增译法省译法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6-0122-02作者简介:张爱雯,吉林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英语教学中,对培养出具有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英语笔译的能力上。
由于汉语与英语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也就决定了在笔译翻译过程中,直译根本无法充分地表达出语言效果,这时还需要运用增译法与省译法等翻译技巧,使译文能够以最好的翻译效果展现给读者。
一、在英语笔译中运用增译法与省译法的原因1.英汉之间存在语言差异在从事英语笔译工作时,由于英汉之间所固有的一些语言差异,翻译工作者必须在笔译中有所侧重。
首先,英语与汉语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
在整个英语学习当中,英语笔译属于其中最繁复的一部分,这是由于汉语与英语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其主要表现在发音、书写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异,并且在使用的语言背景下也有不同之处。
例如,在汉语的表达中会运用到诸如歇后语、成语等,但在英语中却根本没有这些,正因为如此,翻译工作者在进行笔译时,如果遇到此类语言上的差异,在对两国的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的基础上,不管是汉译英还是英译汉,可以采取适当的增减,只有这样,被翻译出来的文字才能更好地表达清楚原本的意思,让阅读者能够与译文的真实语言环境更加贴近。
其次,英汉在表达方面,着重点不同。
论英语笔译中增译法和省译法的意义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表明,增译法可以丰富译文内容,使译文更具信息量和细节,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内容。
增译法还可以提高译文质量,使译文更贴近原文意思,减少翻译失误的可能性。
增译法还能增强译文的表达力,使其更加生动、具有感染力。
相比之下,省译法则是在不改变原文意思的基础上,尽可能地简化译文,使其更加简洁流畅。
省译法的运用可以使译文更易于理解,提高读者阅读体验。
省译法也有助于减少冗余和繁琐的译文内容,使译文更加精炼。
增译法和省译法在英语笔译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们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提高翻译质量和效果。
通过深入研究增译法和省译法的应用,可以为今后的翻译工作提供更多的启示和展望。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英语笔译中增译法和省译法的意义,以及它们在提高翻译质量和表达力方面的作用。
通过分析增译法和省译法在翻译过程中的运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在翻译中保持原文信息的完整性的增加译文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研究增译法和省译法的综合运用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复杂的翻译任务,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提升英语笔译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为翻译工作者提供更加有效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2. 正文2.1 增译法的意义增译法是英语笔译中常见的翻译手法,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丰富译文内容:增译法可以在保持原文意思基础上,增加必要的补充信息或细节,使译文更加生动丰富。
这样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意图,提升译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 提高译文质量:通过增译法的运用,译文不仅能够准确传达原文信息,还能够使译文更加通顺流畅,避免出现歧义或翻译不准确的情况,从而提高译文的质量。
3. 增强表达力:增译法可以使译文更加贴近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语言特点,使译文更加自然流畅。
通过增加必要的修饰语、插入语或转换句型等手段,可以使译文更加地道和自然。
增译法在英语笔译中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可以丰富译文内容,提高译文质量,还可以增强译文的表达力,使译文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如何提高英语翻译能力提高英语翻译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
下面是一些提高英语翻译能力的方法和建议。
1.建立良好的英语基础:英语翻译需要对语法、词汇和句法有扎实的掌握。
可以通过培养阅读英文书籍、学习英文语法和词汇、听英文新闻和音频来提高英语基础。
2.学习专业知识:不同领域的翻译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
可以选择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了解行业术语和领域特定的翻译需求。
3.多读多写:阅读是提高翻译能力的有效途径,可以选择阅读各种类型的英文文献,包括新闻、杂志、小说等。
通过读写,可以提高对英文表达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练习口译:口译是翻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通过模拟口译场景,提高听力和口语能力。
可以选择听英文讲座、演讲和新闻,尝试进行口译练习。
5.反复练习:练习是提高翻译能力的关键,可以选择进行大量的翻译练习,不断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可以选择翻译不同类型的文本,包括新闻、技术文档、广告等。
6.使用翻译工具:翻译工具可以辅助翻译过程,提高工作效率。
可以学习使用各种翻译工具,包括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CAT)、机器翻译系统等。
7.不断学习:英语翻译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可以参加相关的翻译培训和课程,了解最新的翻译技术和方法。
可以通过加入翻译协会、参与翻译讨论和交流活动,与其他翻译人员分享经验和技巧。
8.注意译文质量:翻译不仅需要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还需要注意语言风格、语气和文化差异。
在翻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读者的需求。
9.接触多样化的材料:除了常见的英文文献,还可以尝试翻译不同类型的材料,如影视剧、广告、音乐歌词等。
通过接触多样化的材料,可以了解不同领域和语言风格的表达方式。
10.学习其他外语:学习其他外语可以拓宽思维和语言能力,对英语翻译能力的提升也有帮助。
可以选择学习一门与英语相关的外语,如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
总之,提高英语翻译能力需要进行系统的学习和不断的实践。
汉译英增译法
"增译法"是指在进行汉英翻译时,根据具体语境和表达需要,适当增加一些词语或句子成分,以使译文更加准确、完整、通顺。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增译方法:
1. 增加连接词:在汉译英时,为了使译文更加连贯,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连接词,如"and", "but", "so", "because"等。
2. 增加形容词或副词:为了使译文更加生动形象,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形容词或副词,如"very", "quite", "extremely"等。
3. 增加同位语:为了使译文更加清晰明了,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同位语,如"the city of Beijing", "the novel by Lu Xun"等。
4. 增加注释:为了使译文更加易懂,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注释,如人名、地名、历史事件等的解释。
5. 增加文化背景信息:为了使译文更加符合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文化背景信息,如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等的介绍。
1。
培养翻译技巧提高英语翻译水平翻译是一门需要高度技巧和专业知识的艺术。
在全球化的今天,英语翻译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能力。
无论是在学术领域、商务交流还是文化交流中,翻译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此,提高英语翻译水平是每个翻译从业者都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
本文将介绍一些培养翻译技巧的方法,帮助提高英语翻译水平。
一、扎实的语言基础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翻译从业者,首先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
英语翻译的基础是对英语语法、词汇和句型的熟悉。
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听力训练,积累词汇量,提高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还需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习惯用语,以便更好地理解和翻译文本。
二、注重实践和积累翻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能,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提高翻译水平。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文章或者句子进行翻译练习,逐渐增加难度。
在实践中,要注重积累翻译经验和技巧,总结常见的翻译问题和解决方法。
同时,可以参加一些翻译比赛或者翻译培训班,与其他翻译从业者交流经验,互相学习。
三、了解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翻译涉及到各个领域的知识,如法律、医学、经济等。
要想提高英语翻译水平,需要了解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领域的书籍和文献,了解专业术语和表达方式。
同时,还可以参加相关领域的培训课程,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四、注重翻译技巧的培养翻译技巧是提高翻译水平的关键。
在翻译过程中,要注重准确理解原文的意思,把握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
同时,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避免直译和生硬的表达。
在翻译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翻译工具和资源,如在线词典、翻译软件等,提高翻译效率和准确性。
五、不断学习和提升翻译是一门不断学习和提升的技能。
要想提高英语翻译水平,需要保持学习的热情和持续的学习动力。
可以定期参加翻译培训班、研讨会等活动,了解最新的翻译理论和技术。
同时,要关注翻译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总之,培养翻译技巧是提高英语翻译水平的关键。
《汉英交替传译中的增补策略》篇一一、引言在汉英交替传译中,增补策略是一种重要的翻译技巧,它能够帮助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更好地传达原文的信息和含义,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本文将探讨增补策略在汉英交替传译中的应用,分析其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二、增补策略的重要性在汉英交替传译中,由于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往往会出现信息丢失、语义模糊等情况。
增补策略的引入,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翻译的质量。
通过增补,译者能够补充原文中隐含的信息,明确语义,使译文更加准确、完整。
同时,增补策略还能使译文更加符合英语表达习惯,提高译文的自然度和可读性。
三、增补策略的实施方法1. 增补词语在汉英交替传译中,有时候原文中的某些词汇在英语中无法找到完全对应的表达,这时候就需要通过增补词语来补充原文的意思。
例如,在翻译一些具有文化特色的词汇时,可以通过增补解释性词语来帮助读者理解。
此外,在一些语义模糊的句子中,也可以通过增补关键词来明确句子的含义。
2. 增补逻辑关系由于汉语和英语在句子结构和逻辑关系上存在差异,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有时需要增补一些逻辑关系词来使译文更加清晰、连贯。
例如,在翻译一些并列句或复合句时,可以通过增补连词、从属词等来明确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3. 增补背景信息在汉英交替传译中,有时候原文中的某些信息在英语读者眼中可能并不清晰或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这时可以通过增补背景信息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思。
例如,在翻译一些涉及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词汇时,可以通过增补相关的背景信息来帮助读者理解。
四、实例分析以一句“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为例,在汉英交替传译中,可以采取增补策略来更好地传达原文的含义。
可以翻译为“China, a country with a long history and a splendid culture, is…”在这个例子中,通过增补“a country with a long history and a splendid culture”这一部分信息,使译文更加完整地表达了原文的意思。
浅析增补法英语翻译技巧(1)增词1)增加名词经典例题: According to scientists,it takesnature500years to create an inch of topsoil. 参照译文: 依据科学家们的看法,自然界要用500年的时间才干形成一英寸厚的表面土壤。
2)增加动词经典例题: In the evening,after the banquets,the concerts and the table tennis exhibitions,he would work on the drafting of the final communiqu.参照译文: 晚上在参加宴会,出席音乐会,观看乒乓球表演之后,他还得草拟最后公告。
(2)逻辑加词1)增加连接词经典例题: Could you imagine what a fool I would make myself without that sum of money on me? 参照译文你能想象我要是身上没带那笔钱,该显得多傻吗?2)增加承上启下的词经典例题: Yes,I like Chinese food. Lots of people do thesedays,sort of the fashion. 参照译文: 不错,我喜爱中国菜。
现在很多人喜爱中国菜,这种状况算是有点赶时髦吧!2英语翻译技巧一.增译法指依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涵的意义。
这种方式多半用在汉译英里。
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无主句的时候,除了少数可用英语无主句、被动语态或There be结构来翻译以外,一般都要依据语境补出主语,使句子完整。
英汉两种语言在名词、代词、连词、介词和冠词的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别。
英语中代词使用频率较高,凡说到人的器官和归某人所有的或与某人有关的事物时,必须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词。
《汉英交替传译中的增补策略》篇一一、引言在汉英交替传译中,增补策略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翻译技巧。
增补,顾名思义,即在翻译过程中根据上下文、文化背景、语境等因素,对原文信息进行补充、扩展或明确化,以使译文更加准确、完整、流畅。
本文将探讨汉英交替传译中增补策略的必要性、常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增补策略的必要性1. 文化差异:中英文之间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部分汉语信息在英文中并无直接对应表述。
通过增补策略,可以更好地传达原文含义。
2. 语境明确:汉语中某些表达较为含蓄,需要通过上下文理解。
在英文翻译中,通过增补可以明确语境,使译文更加易于理解。
3. 信息完整:为保证译文信息的完整性,有时需要在译文中增补原文中的省略部分。
三、常用增补方法1. 词汇增补:根据上下文,添加适当的词汇以明确原文含义。
例如,“他很开心”可翻译为“He is very happy and joyful”。
2. 句子结构增补:为使译文更加符合英文表达习惯,可适当增补句子结构。
如将短句增补为长句,或对原文中的省略部分进行补充。
3. 文化背景增补:针对中英文之间的文化差异,可增补相关文化背景信息,以帮助英文听众更好地理解原文含义。
4. 语境明确化增补:通过增补上下文信息,使译文更加明确、易于理解。
例如,“他说要请客”可翻译为“He said he would host a dinner to treat us”。
四、注意事项1. 适度原则:增补策略应适度,避免过度增补导致译文冗长、啰嗦。
应保持原文与译文之间的信息平衡。
2. 保持原意:增补过程中应保持原文的含义不变,确保译文的准确性。
3. 考虑听众:增补的内容应考虑到英文听众的认知习惯,使译文更加易于理解。
4. 文化敏感性:在增补文化背景信息时,应注意中英文之间的文化差异,避免产生误解。
五、结论汉英交替传译中的增补策略是一项重要的翻译技巧。
通过词汇增补、句子结构增补、文化背景增补以及语境明确化增补等方法,可以更好地传达原文信息,使译文更加准确、完整、流畅。
英汉互译八种技巧英汉八种翻译技巧,从“转换法”、“倒置法”、“省译法”、“增译法”、“拆句法”、“合并法”、“正反表达法”和“长句拆译法”的角度,帮助你更好地进行英汉互译。
1.转换法:转换法是指翻译过程中为了使译文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述方式、方法和习惯而对原句中的词类、句型和语态等进行转换。
在词义方面,需要从多方面对词义的选择进行考察。
引申法和转译法是在词义引申上的一个特例,具体表现为更广泛的用途。
翻译中不能孤立的处理词汇的语境化,不考虑词汇+语素构成的语境。
2.倒置法:在汉语中,定语修饰语和状语往往位于被修饰语之前,这与英语中的修饰语位置相反。
所以当我们翻译包含定语或状语的英语句子时,可以采取倒置法。
3.省译法:省略翻译法可以帮助我们在翻译时避免冗余和歧义,让我们的翻译更加简洁明了。
4.增译法:增译法的使用是在原文基础上添加必要的单词、词组、短语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
5.拆句法:当我们面对长而复杂的英语句子时,可以尝试使用拆句法。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翻译每一个小句子,从而使整体翻译更加流畅。
6.合并法:与拆句法相反,合并法是将几个短句子合并成一个长句子。
这种翻译技巧通常用于处理英语中的复合句。
通过合并法,我们可以使译文更加紧凑、连贯。
7.正反表达法:有时,英语中的正说可以采用反译的方法,反之亦然。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和习惯。
8.长句拆译法:对于长而复杂的英语句子,我们可以尝试将其拆分成几个小句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翻译。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的结构和层次,使整体翻译更加清晰明了。
所谓增词法,就是在翻译时按意义上(或修辞上)和句法上的需要增加一些词来更忠实通顺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
所谓增词法,就是在翻译时按意义上(或修辞上)和句法上的需要增加一些词来更忠实通顺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
用增词法翻译技巧的目的是为了更加准确、通顺和完整的表达原文的内容。
当然不能无中生有地随意增词,而是增加原文中虽无其词而有其意的一些词。
英汉两种语言,由于表达方式不尽相同,有些词在英语中可以省略而不会影响全句意思的完整表达,但是翻译成汉语后就可能出现意思不够明确或者句子不够通顺的现象;还有一些词,虽然在英语原文中意义明确而完整,但是翻译成汉语后却不通顺。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使用增词法的翻译技巧。
一、增加原文中省略的部分(一)增补回答句中省略的词语Do you like sport? Yes, I do.你喜欢体育运动吗?是的,我喜欢体育运动。
Are you tired? Not very.你累了吗?不太累。
(二)增补并列结构中省略的词语We don’t retreat, we never have and never will。
我们不后退,我们从没有后退过,将来也决不后退。
(we never have and never will=we never have retreated and never will retreat)A fool and his words are soon parted; a man of genius and his money.愚人会很快忘记说过的话,智者会很快放弃手里的钱。
(a man of genius and his money=a man of genius and his money are soon parted)(三)增补表示逻辑关系或者平衡结构的词语有时候英语原文中并没有表达逻辑关系的词语,但根据上文可以判断出其隐含的逻辑关系,如假设、让步、因果关系等,在翻译时要适当加以补充。
英语英汉互译心得体会英语英汉互译心得体会学习英语和汉语的过程中,英汉互译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互译可以加深对两种语言的理解,并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
以下是我在进行英汉互译时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了解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英语和汉语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有很大的差异,比如英语的主谓宾语结构和汉语的主谓宾定补结构。
在进行互译时,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避免“中式英语”或“洋式汉语”的问题。
通过不断观察和练习,可以逐渐掌握两种语言的语法特点,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其次,要注重词汇的选择和运用。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元素,正确选择和运用词汇对于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非常重要。
在进行英汉互译时,要注意使用恰当的同义词或近义词,以便更好地表达原文的含义。
同时,要注意固定搭配词的使用,避免直译或误译的问题。
通过扩大词汇量并进行词汇练习,可以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
此外,要注重上下文的理解和翻译。
上下文是理解原文的关键,只有了解了原文所处的语境,才能准确地翻译出来。
在进行英汉互译时,要注意原文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衔接,尽量保持原文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同时,要注意处理原文中的修辞手法和隐喻,以便更好地表达原文的意思。
通过不断阅读和理解原文,可以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
最后,要勤加练习和反思。
语言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提高的过程,需要不断地练习和反思。
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可以选择一些适当难度的文章进行练习,并进行反思和总结。
通过积累和反思,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总之,英汉互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语言学习任务。
通过英汉互译可以加深对两种语言的理解,并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
通过了解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注重词汇的选择和运用、理解和翻译上下文、勤加练习和反思,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践,我会在英汉互译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翻译》课程论文题目浅谈英汉翻译的增补和省略
姓名吴平
学号 1107402023
专业年级 11级2班英语
指导教师于洁
2013年 12 月 28日
浅谈汉英翻译的增补和省略
摘要: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要准确的传达原文的信息,译者难免要对译文做一些增补与省略。
增补是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内容,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的意思。
翻译中的省略是使译文洗练的主要手法,指的是依循“减词不减意”的原则,把原文中的一些词舍去不译。
译文的增补与省略都是为了更确切、更忠实的表达原文的精神。
关键词:英语翻译翻译技巧原文译文
实例分析与论证
1增补法(Amplification)就是根据译文的语法结构,表达习惯和语义连贯的需要增加一些原文中虽无其词却有其意的一些词句从而更忠实通顺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
(一)汉语中暗含而无需明言的词语,在译文中难以再现。
在此情况下,需要增加用词才能使译文语义明确。
(《汉英等效翻译》管新平何志平)感冒可以通过人的手进行传染。
(同学译文)Flue will be spread by hand.
(参考译文)Flue can be spread by hand contacts.
【解析】译文增加contacts,因为原文的含义实际上是“通过手的接触”。
(二)修补语法结构:根据英语的语法要求,在翻译过程中,增加代词、连词、介词和冠词等,以便符合英语的语言结构。
我说没关系,多的是。
(《汉英比较翻译教程练习》魏志成编著) (同学译文):I told her that it didn’t matter, there were far more plenty.
(参考译文):I said there were so many of them that she could pick as many as she’d like to .
【解析】中文表意,在中文的表达中,有时一个句子会省略主语,而英语是形合语言,我们在翻译成英语时就要根据意思表达的需要,适当地补出主语。
根据上下文意思我们知道作者想表达的是“玫瑰花多的是”,所以在翻译过程中我们要将代词补出来。
(三)增补社会背景:背景性增补大抵与行文信息转换有关。
也就是说,译文如果不作增补就会影响原文信息的传达。
(《汉英比较翻译教程》P153 魏志成编著 )
文化大革命十年,只看八个样板戏不也活过来了嘛。
(参考译文)During the ten year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1966-1976) we only had eight “model opera”, didn’t we?
【解析】:“文化大革命” 是我们国家特有的文化背景,对于不熟悉中国国情的人就会感到迷惑文化大革命十年,是哪十年?译文补出了时间段“1966-1976”可以加深读者的理解,明白文化大革命持续的时间段。
(四)增补概念:所谓概念性增补是指“非增补不足以充分表达或阐释原意的实意词。
” (刘宓庆,1999:195)
我将听不见人们真正的声音,所能听见的都是低微的柔婉和娇痴的,唱小旦的声音:“万岁,万岁!万万岁!
I would not be able to hear their real voices; all I could hear was
their low, soft and silly shouts of “ a long life and a long life”, like the faint singing of young maids in the Beijing opera.
【解析】原文“小旦”一语,是京剧角色的一个名称,为英语文化和语言系统中的空缺。
译文中采用了Beijing opera增补概念性的词语来增补。
(五)增加表达时态的词汉语中通常暗含一些时态上的变化,因此在英语中应根据需要通过动词词形变化或加助动词来表达句子的时态。
我在花园里种满了芬芳的玫瑰花(《汉英比较翻译教程练习》魏志成编著) (同学译文)I planted fragrant roses all over my garden.
(参考译文)I’ve planted fragrant roses all over my garden.
【解析】原文没有“过去种” 的字眼但实际的意义中却暗含了,所以要用现在完成时,表示过去到现在的状态。
2省略法 (omission)在汉英翻译过程中,往往需要减去原文中某些词语,以符合英语的语言规则和表达习惯。
减词必须保持汉语所表达的含义和精神不变。
(一)减去意思重复的词语如汉语中重复出现的词语或者四字结构中的重叠成分或修饰成分或虚指成分,常常需要通过减词来传达出最突出,最重要的信息。
“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汉译英教程》肖辉汪晓毛编著 )(参考译文)
“Silence! Silence! Unless we burst out, we shall perish in this silence!
【解析】原文中重复的“沉默啊!” 是感叹句,直译出来让人不觉得累赘,而后面连词重复中省略前面一个,最后一次重复置于句尾,起到修辞作用,并在“silence” 前面加上一个指示代词起到一个强调作用,更加显示语气有力。
(二)省略冗余用词:根据英语的表达习惯,在不影响原文含义的情况下,减去无关紧要的词,避免拖泥带水或生硬难懂。
频率、波长和声速三方面是密切相关的
The frequency, wave length, and speed of sound are closely related.
【解析】译文减去了“三方面”,因为在英语中意思已经表示清楚。
如果非要加上“aspect,respect”等英语中表示概括性的词语,反而显得画蛇添足。
(三)暗重复省略:汉语表达结构中通常会暗含一些意思重复的词语,在译文要注意省略,避免累赘。
把年龄太小的孩子送入小学学习并不好。
【译文】It is no good putting a very young child in a primary school.
【解析】译文中减去了“年龄” 和“学习”,因为英语的young 就是表示年龄小,in a primary school 就是在小学学习,含义已经明确,无需画蛇添足。
英汉翻译中经常性的会出现以下问题:1.中英文表达上的差异:中文是意义关联,英文是形式关。
2.汉英两种语言在词汇的使用方面,存在大量的对应现象,同时也存在着更多的不对等现象。
3.四字格的排比用法在汉语行文中是文采和气势的体现,其华丽丰富的辞藻与优美和谐的音韵既符合中国人注重整体和统一的思维模式,又切合我们讲求均衡对仗的审美心理。
英语行文尽管也有其华美精致的一面,但这种华丽的文采多建立在语言流畅、逻辑清楚的基础之上,文字的堆砌和意义的繁复是英语文章的大忌。
然而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乐意采取以下办法来解决1.面对不对等现象,译成英语时需要在词量上进行适当的调整,或增词或省略,以符合双语表达习惯的需要。
2.了解更多的双语国家的文化背景,避免漏译
或者错译。
3.在翻译汉语四字格及四字格排比句时,译者切不可不分词义虚实,不顾思维差异,而应摆脱汉语欣赏定式的影响,使译文符合英语的行文习惯。
参考资料:《汉英等效翻译》管新平何志苹著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汉译英教程》肖辉汪晓毛编著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汉英比较翻译教程》魏志成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汉英比较翻译教程练习》魏志成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