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电话》教学设计范文模板
- 格式:doc
- 大小:42.20 KB
- 文档页数:52
《打电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范例学习和交际表演,使学生学会正确的打电话,掌握打电话的一般技能,初步学会独立打电话和接电话,并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通。
2. 打电话时,能把话说清楚;接打电话时注意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培养表达、倾听、评价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范例学习和交际表演,使学生学会打电话,掌握打电话的一般技能,初步学会独立打电话和接电话。
教学难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培养表达、倾听、评价的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过程】
一、 猜谜导入,揭示内容。
1. 谜语引入,导入新课。
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大家猜猜看:没鼻没眼睛,经常丁零零,它的本领大传声千万里。这是什么啊!(生回答)对,它就是咱们今天的主角电话。(从哪一句猜出来的?“千里听得清”---电话的作用,传声。)
2. 观察图片认识不同的电话。
(有线电话也好,无线电话(手机)也好,或者是手表电话),用过哪一种电话给谁打过电话呢?
相信每个同学都有过打电话的经历,怎样打电话才是正确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如何正确的打电话(板书1)。
3设置奖励,激发兴趣。
老师将在这节课中选出最会表达、最会倾听、最会评价的孩子,授予他们表达星、倾听星、评价星的荣誉称号。(贴板书2:表达星、倾听星、评价星)我们一起来看看,想要获得荣誉要做到些什么呢?(出示要求)谁将获得这样的机会,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过渡:瞧!来教大家打电话的主人公,他们来了…...
二、 情景范例,总结方法。
(一)教学对话一。
1.请观察图片,按要求听对话音频。
出示倾听要求:(1)仔细倾听,听清说话内容。
(2) 打电话的是谁?接电话的是谁?说了一件什么事?
龙源期刊网
《打电话》教学设计
作者:李祥广
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第02期
● 创新整合点
本课设计时把动(信息技术手段)与静(数学逻辑思考)进行了有机整合。通过动态逐步演示教师设计的“打电话”最优方案,再静态思考如何设计最优方案。以始之动,蕴思于静,从而既直观又抽象地突破难点,使学生自我的数学建模有表象支持,令其学习更有后劲。
● 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综合应用课。是继“烙饼问题”、“沏茶问题”之后又一次向学生渗透运用运筹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教材的素材是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
● 学情分析
小学生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在之前学生已经接触并运用过运筹思想的初步优化,对于把具体事物符号化有一定的基础,经历过不同方式的规律寻找与探究。同时,进入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也对数学课在多媒体教室上充满了浓浓的好奇与兴趣。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尝试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提升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研讨、画图模拟等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网络教学特效使学生经历设计打电话方案并找出最优方案的过程,体验画图分析、交流讨论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运用。初步感悟优化思想、符合化思想。
● 教学环境与准备
本课为网络教学课,教学时每生一台计算机,利用网络教学软件同步教学。
FrontPage 2003、Flash制作的网络课件。
● 教学过程 龙源期刊网
(一)情境导入
1 《打电话》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边听录音边浏览课文,了解相声的艺术特点和语言特色。
2.通读课文,体会故事中的人说话啰嗦的特点,明白简洁明快地说话的重要性。
3.了解相声是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语言表演艺术,能对相声感兴趣。
学习重点
在笑声中得到启迪;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还要说得简练得体。
学习难点
了解相声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A案
课前准备
一个挂钟。
事先录制相声《打电话》片断。
2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平常说话呀,要讲究艺术。杨氏之子与孔君平的对话,风趣幽默,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晏子的能言善辩让我们领略了机智应对的语言魅力。今天我们来学习《打电话》一文,从这篇课文中,我们又能感受到什么呢?
2.揭题:打电话。
3.谈打电话。
(1)导语:同学们一定都打过电话,电话使人们的交流变得方便快捷,打电话的时候最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呢?(尽量地节约时间)
(2)如果你要给你的好朋友打电话,约他晚上六点半在某电影院门口见面,一块看电影,你会怎么说呢?
(3)模拟计时表演。
(两个学生上台模拟表演,教师计时。)
板书特写:_______ 分钟
小结板书:简练、得体、明白。
(4)这么一点儿事,如果有人打了两个多小时,你们信不信?让我们一起欣赏相声《打电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了解相声主要内容。
3 (1)学生自学,自由读课文。
(2)检查自学,正音。呃、耗子、啰嗦、嘚儿啷
(3)交流:这个相声说的是一件什么事?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通顺。
(1)找一个小伙伴分角色练习对话,并互相评价。
(2)擂台赛:各小组推荐两人,竞赛读。(教师、他生当评委)
《打电话》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p102-103《打电话》
【教学目标】
1、 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到“打电话”的最优方案,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
2、 通过画图、表格等方式,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归纳推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形结合、推理、优化、模型等数学思想。
3、 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探究和理解“打电话”的最优方案。
【教具、学具准备】表格。
【教学过程】
(一)温习旧知,谈话导入
师: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习的“数学广角——优化”的知识吗?怎样沏茶才能让客人尽快喝上茶?怎样烙饼才是最快的方法?谁来说说?
学生回顾已学知识。
师: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问题也是需要尽快完成的,例如学校合唱队暑假接到一个紧急演出的任务,老师需要打电话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电话大家都会打吧,但是要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那就不仅仅是打电话的问题了,其中还需要用到我们的数学知识。这节课我们就要一起来研究“打电话”的问题。(板书课题:打电话)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 分析题意
师:在这个实际问题中,你觉得有哪些关键的信息值得我们重视?
教师点名回答,引导学生提炼出“要通知的人数,通知的方式及用时,对于通知的要求”等关键信息。
2、 探索比较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你们能够想到什么办法?
(1) 逐个通知。引导学生感受逐个通知太慢了。
(2) 分组通知。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研究分组通知的情况。 师:如果分组通知,你会怎么分组?分组之后再怎样通知呢?通知完共需要多长时间?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组方法、方式,然后再画一画、算一算,看哪个小组完成的好。
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分别探究讨论打电话平均分组和不平均分组的情况。
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简要说明,出示示意图,并板书部分分组方案。
①3组(5,5,5),需要7分钟。
《打电话(综合应用)》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打电话(综合应用)”教学设计
科 目 数学 年 级 五年
教学时间 1课时(40分)
学习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社会经验,具备了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新知的能力。但由于学生对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还只是初步的体会、逻辑思维能力尚未达到一定高度,对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有困难。因此,我在设计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学生喜爱的喜羊羊引入课堂教学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合作探究、交流验证,共同寻找打电话最省时的方案。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过程与方法
1. 合作探究,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最优方案的全过程。渗透“优化”思想。。
三、知识与技能
1. 让学生尝试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通过动手操作、画图模拟等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数学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探讨打电话节省时间的最优方案,并尝试用其中隐含的数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运用优化的思想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分组画图卡片。彩笔、直尺。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 1.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激情引趣(出示课件1)
同学们,昨夜灰太狼要联合了火星狼在今天偷袭羊村。距他们到达时间还有2个小时。多么可怕的消息,老村长急得团团转。今天周日,全村500多名居民放假体息,怎样才能尽快通知大家躲藏起来?哪个办法能确保人人都能得到消息?(板书:打电话)
〖设计意图:创设生动情境意在增加趣味性,让学生有急迫感,提高探索的欲望,渗透省时观念。〗
教学活动2 1. (一)组内探索方案
(1)同学们,在这紧急的时刻,村长决定先通知15名羊村护卫队员阻击敌人,再通知500名居民火速躲藏。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尽快帮助村长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
库尔勒市第二小学精品课建设基地校
数学学科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打电话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画图的方式,使学生找到打电话的最优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画图、列表格等方式,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归纳推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推理、优化、模型等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经历“打电话”活动的过程,使学生感受数量呈几何倍数增长的状况,能对具体情境中较大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教学重点:亲身经历寻找打电话以及类似问题的最优方案。
教学难点: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运用优化的思想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这部动画片看过吗?灰太狼特别狡猾,今天晚上它要在羊村散播一种病毒,如果不及时通知羊村里的127只小羊,后果很严重。如果村长用打电话的方式要通知到每一只小羊,你认为可以怎样通知?
生:一个一个通知,(就是逐一通知)。
师:如果通知一只羊要1分钟,那么通知完这127只羊要多少分钟呢? 库尔勒市第二小学精品课建设基地校
数学学科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生:127分钟。
师:你认为这种通知方式怎么样?
生:费时。。。
师:那怎样通知才能节省时间呢?
生:。。。。。。。
师:同学们的方案都很不错。看来如何打电话,提高效率很值得我们去研究。那打电话里有什么样的秘诀,什么样的规律呢?我们今天就来一起研究。【板书课题:打电话】
二、 新课
师:既然我们要研究其中的规律,我们来看127这个数据较大,研究起来麻烦,我们可以怎样做呢?从小数据入手,你们想从哪些数据入手?3、7、15.。。。。。。我们就从3开始入手研究。村长要通知这3只小羊最少要几分钟呢?你是怎样通知的?小组内讨论说一说。。。。
生:。。。。。。。。。
师:你的回答很精彩!一语点破问题的关键!。。。我们也可以用几何图形画一画,用不同的形状或者是不同的颜色来表示每一分钟通知的对象,再标上时间,是不是非常清楚。那在这个数据中有规律可寻吗?能解决这个问题嘛?(不能)看来我们还得继续研究,现要通知7只小羊,你能设计哪些方案?怎样通知用时最少?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有了想法以后再和你的小组成员交流。请看幻灯片上的温馨提示,这里要求一点,在画图时,每一分钟通知的小羊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或是形状来区分,并标明时间。方案设计完的小组不要急于展示,在小库尔勒市第二小学精品课建设基地校
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
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通过画图的方式,使学生找到打电话的最优方法。
2、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3、感受猜想与验证的重要性。体会理论上的最优与实践中的最优的区别。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探讨最优化的方案。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
一、谈话引入
1、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为了庆祝我们自己的节日,学校组织了一个15个人的合唱队。星期天,李老师刚接到学校紧急通知,要合唱队的15人去参加演出,怎么可以尽快地通知到这15个队员呢?”同学们帮忙想想办法吧! 2、学生汇报想法。
3、小结入题,板书课题。
为了更好地研究今天的这个问题,我们假设每一次通话要一分钟,每个学生都在家。那么你估计一下你最少要几分钟?
二、探究新知 1、每个同学独立思考,把你所知道的方法都列出来,并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最好,想一想,从刚才的比较中,你领悟到什么了没有?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3、反馈。学生分别说出自己找到的最好的方法。你刚才比较了几种方法?
方案1要15分钟。这样肯定太慢了。那么用分组的方法怎么样呢?请用分组的同学说说你们的方案。
方案2:5组,每组3人
方案2:3组,每组5人这两种方案与之前你猜想的结果怎么样?是不是组分得越多就越快?有什么想说的吗?所以在猜想上,我们要大胆,要想出你尽可能的答案,然后再验证。如果每组分的人数不同呢,结果会怎样?
方案2:4组
方案2:3组 这两种方法与前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时间会缩短?方案2:5组 老师、组长和组员都不闲着,应该怎样设计方案呢?
方案3:相互转告
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第几分钟1、2、3、4 接到通知人数1、2、4、8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按照这个规律, 第5分钟可以通知多少人?第6分钟可以通知多少人? 2分钟一共通知人
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学科(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 13* 打电话
《13* 打电话》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相声是一种雅俗共享的语言表演艺术,深受群众的喜爱。《打电话》就是一段惹人发笑、发人深省的相声,它讽刺了一个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缺乏公共道德的年轻人,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小事,结果被这个人东拉西扯,说了两个多小时,既误了自己的事,又耽误了别人的时间。这段相声采用夸张的手法,对那些时间观念不强、说话啰啰嗦嗦、废话连篇、缺乏公共道德的人给予了辛辣的讽刺。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对于相声并不陌生,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经验积累,调动起学生读相声的兴趣,让学生充分地进行自主阅读。
【设计理念】
在设计中力图使学生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1、 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2、 通读课文,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3、 了解相声是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语言表演艺术,能对相声感兴趣。
【教学重点】
在笑声中得到启迪,说话不仅要把话说得明白,还要说得简练得体。
【教学难点】
了解相声语言表达的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主题
1、师:同学们,我们平常说话要讲究艺术,杨氏之子与孔君平的对话,风趣幽默。晏子的能言善辩让我们领略了机智应对的语言魅力。今天,我们来学习《打电话》一文,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又能感受到什么呢?(揭示课题:打电话)
2、谈打电话
(1)师:你们一定都打过电话,电话使人们的交流变得方便快捷,打电话的时候最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呢?
(2)师:如果你要给你的好朋友打电话,约她本周六上午九点半在晓港公园门口见面,一起去春游,你会怎么说呢?
2 (3)模拟计时表演(两个学生上台模拟表演,教师计时)
小结板书:明白 得体 说得简练
《打电话》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32——133页。
【设计理念】
打电话是一节综合应用课。本节课的设计以“怎样打电话最省时”这个问题情境入手,激发学生探究方案的欲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形成最优方案,并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设计内容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理念。设计过程努力体现“为学生提供充分思考、探究、交流的机会”的理念。本节课着眼点不在于知识或结论本身,而在于过程体验、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的拓展,在于为学生提供思考与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尝试、猜测、分析、归纳和整理的过程中发现规律,优化策略,提高学生应用最佳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在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已体验过优化的思想,以及初步会用画图等方式来表达和分析问题,在此基础上,学生有能力通过图示的方式进行探究。
“打电话”所使用的素材是学生熟悉的。研究的问题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打电话”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了充分探究的空间,学生尝试寻找答案时,不是简单地应用已知的信息,也没有可直接利用的方法和公式。尽管不是所有的学生最终都能出色的完成任务,但是他们都能尽自己的思维水平“走”得足够远,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寻求“最省时的打电话”方案,让学生亲身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2.通过对比、画图、填表等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综合应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优化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通过图表的方式发现“打电话”隐含的规律。
【教学难点】
探究“打电话”省时的最优方案。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1个正方形和一些圆形
学生:A3白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暑假期间,老师要通知7位同学参加社区的一个活动,用什么方法通知呢?(短信、qq、打电话……)
打电话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经历设计打电话方案,并找出最优方案的过程,体验画图分析,交流计论的学习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够运用打电话的最优方案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趣味导入
1、 我知道同学们都看过《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片是吧。(是)那么接下来老师想给同学们讲一个关于灰太狼的故事,大家想听吗?(想)好,请认真听:灰太狼为了想吃到烤羊肉,他绞尽脑汁,苦思冥想,有一天,它突然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它把羊村附近的一座森林烧着了,这场大火2小时就会烧到羊村,到时它就可以吃到烤羊肉了,村长得到了这个消息,需要尽快通知羊村里的250只羊,假如你是村长,你会选择用什么方式通知它们呢?(发短信,打电话,放广播……)
2、 好,刚才同学们说到了很多种通知消息的方式,那么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你觉得哪种方式最可以确保每只羊都能得到消息呢?(打电话) 3、 对了,打电话最可以确保每只羊都能得到消息,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探究打电话的奥秘。课件出示《打电话》课题。
【设计意图:由故事情境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通过思考发现打电话最能确保消息传递,从而引出本课课题。】
二、 新授
1、 好,刚才我们讲到村长需要尽快通知羊村里的250只羊,假设给一只羊打电话需要1分钟,如果你是村长,你会怎么打?在同学们讲出你们的方案之前,老师啊,迫不及待的想把自己的方案拿出来和大家分享,看看哪位同学和老师想的方案是一样的,我的方案是,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一个一个地打,有哪位同学和老师想的方案是一样的吗?(我)哦,你好,很高兴我们想的一块去了,还有一些同学想的方案跟老师是不一样的,看来老师这个方案并不能很得到认可,是不是觉得这个方案不行呢?你觉得行不行?(不行)你觉得呢?(行)那它到底行不行呢?我们就来看一看,一个一个地打,打给一只羊需要1分钟,打给两只羊就需要2分钟,打给三只羊就需要3分钟,打给250只羊就需要250分钟,我们算一下,250分钟是4个多小时,而大火2小时会烧到羊村,灰太狼还是会吃上烤羊肉,看来这个方案行不行啊?(不行)那么如何才能不让它吃到烤羊肉呢?(接到通知的羊要帮助村长打电话)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下《13、打电话》教学设计
课文分析 《打电话》是一段惹人发笑、发人深省的相声,它讽刺了一个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缺乏公共道德的年轻人。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小事,结果被这个人东拉西扯,说了两个多小时,既误了自己的事,又耽误了别人的时间。这段相声采用夸张的手法,对那些时间观念不强、说话啰里啰唆、废话连篇、缺乏公共道德的人给予了辛辣绝妙的讽刺。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新词,了解相声的艺术特点和祖国语言艺术特色。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快速浏览课文的阅读方法。
3、体会相声语言艺术的特点,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体会相声语言的精妙与幽默。知道在生活中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还要说得简练得体
教学难点 认识到相声的艺术特点和语言特色,学会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语言
学生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电话了,可是对于使用电话时要注意的问题可能并不是很在意,本节课就是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树立节能环保的意识。
教学准备 制作幻灯片,收集图片、《打电话》视频等
教学方法 从打电话入手,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充分阅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感受人物语言的特点
教学理念 本节课注重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体会相声的语言表达特点,并在表演相声中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学习兴趣,感悟祖国语言表达艺术。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步骤 教 学 流 程 资料补充
激趣导入
探究新知
合作探究
一、图片导入,揭示主题
1、教师展示打电话的图片,直接进入课题:大家一定都打过电话吧。谁能简单地说说我们在打电话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2、我能够现场模拟打电话:如果今天身体不舒服,想要给老师打电话请个假,你会怎么打这个电话?(学生展示后,教师适时播放幻灯片进行小结)
《打电话》教学设计
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高峪小学 李兆涛
一、教学内容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132~133页内容。
二、教学目的
1、通过探究活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画图,列表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
3、培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归纳推理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会绘制示意图设计最省时的打电话方案。
2、通过观察示意图,探寻规律。
四、教学准备
小黑板
五、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小黑板)小明帮妈妈烧水,给客人沏茶。烧水需8分钟;洗水壶需1分钟;洗茶壶茶杯需2分钟;沏茶需1分钟。客人需要等多长时间才能喝到沏好的茶?
生:思考汇报。
师:这样做能有什么好处?(节省时间)对!可以节省我们宝贵的时间,俗话说:“时间就是生命!”生活中蕴涵着不少数学知识呢,我们在生活中做事情还要多动动脑筋,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合理,更科学。
师:大家打过电话吗?打电话时应该注意什么?(板书:打电话)
生:思考汇报。
(二)探究新知
师:同学们都说得真好,看来打电话之前,一定要想好内容设计好方案,这样才能省时省钱高效节能,现在有这样一个打电话的问题,请看小黑板:
有一个重要通知,校长要通过打电话的方式通知给3个老师,每分钟通知1人,通知这3位老师最快需要几分钟?
师:谁知道,并说说你是如何打电话的。
生:三分钟。一个一个通知,共需要3分钟。
师:谁同意他的意见,有不同意见吗? 生:两分钟。在第1分时,校长通知了第1位老师。(板书:示意图)在第2分时,校长通知了师2和师1同时通知师3(继续完善示意图)(画示意图时,我把第一分钟通知的人放在一竖组,第二分钟通知的人放在一竖组这样看起来更加清楚)师边说边板书:
这样我们可以清楚看到,通知3个人只需要2分钟。
师:打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生:同时打,不重复通知,通知的每个人都不能闲着,每分钟都给要通知的人员打电话。
附件: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教学设计名称 《打电话》 任教班级 中班
作者及工作单位 张精精
高碑店市新城镇张贲营幼儿园 主要领域 语音
教学设计意图
电话是小朋友常见的而且感兴趣的,提供大量的学具使孩子的热情高涨、兴趣浓厚,积极参与整个活动,满足了孩子动手的需求。但对于中班孩子来说,活动的深度乐意更深一些,在动手操作部分,老师先提供材料,让幼儿自己想一想怎样可以制作成电话,并动手操作,最后教师做总结示范。
教学目标
1.享受打电话的乐趣;
2.愿意变现自己的情感;
3.学会打电话的基本方法和礼貌用语。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打电话的基本方法
难点:将打电话的基本方法和礼貌用语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措施: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打电话,进而激发幼儿的兴趣,容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准备
台式电话2部、一次性纸杯、毛线、牙签若干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创设打电话 情境
2.思考:你们平时打过电话吗?喜欢打给谁?
二、交流经验
1. 幼儿交流经验,老师在适当的时候示范。
2. 请小朋友做打电话的游戏,尝试使用礼貌用语。
3.小朋友自由尝试打电话。
三、体验乐趣
1.全体幼儿一起复习儿歌《打电话》
2.对歌
3.女孩和男孩交换角色
4.表扬鼓励幼儿
四、动手制作
1.看一看:出示材料
2.想一想:制作方法
3.做一做:动手操作(两人一组)
4.玩一玩:游戏打电话
附:制作小电话的方法
把毛线从杯子上面的小洞穿过去,然后拉出来,把毛线的这头绑在牙签上,另外一头也是这样......
这样小电话就做好了,小朋友们小手动起来,也来试一试吧!
打电话歌曲
两个小娃娃呀,正在打电话呀,喂、喂、喂,你在哪里呀?哎、哎、哎,我在幼儿园。
《打电话》教学设计
年 级:五年级
执 教:刘光蓉
日照市高新区中学小学部
2018.6
《打电话》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一节综合活动实践课,通过学生熟悉的打电话这一生活素材切入,使学生在不断探究答案的过程中提出多种方案,并从中发现最优,以及事物隐含的规律。初步感受运筹思想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中的作用,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能力,并储备了一定的画图表达、计算等综合知识,在四年级上学期也已经接触过优化思想的学习。因此,足以完成本节课的探究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初步感受运筹思想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中的作用;
2、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优化思想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探讨最优方案;2.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
教学难点:1.让学生探讨最优方案;2.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
教学准备:铅笔、彩笔、直尺、纸,圆规、橡皮。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话,你们知道吗?打电话也有很多学问。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打电话的奥秘。
二、新课教学:
1.提出问题,学生小议:
师:暑假就要到了,暑期夏令营活动也要开始了,学校招募了2个16人(队长1人)的活动小组A组和B组。为争取小组活动的优先选择权,两个小组决定进行一个比赛:哪组队长能在更短的时间内,打电话通知所有小组成员集合的时间和地点,哪个小组获胜。已知打一个电话需要1分钟,用什么方法可以尽快通知到所有人呢?如果你是A组或者B组同学,赶快想想办法使自己的小组获胜吧!”
(设计意图:引入A组、B组竞争模式,提高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2、学生自由分组,探讨方法。
打电话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2~103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打电话》这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综合应用。是继“烙饼问题”、“沏茶问题”“等候时间”之后又一次向学生渗透运用运筹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教材的素材是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合唱队在假期接到一个紧急任务,老师要打电话“尽快”通知到15名队员。让学生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并从中寻找最优的方案。通过这个实践与综合应用,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到“打电话”的最优方案,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
2、通过画图、表格等方式,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归纳推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推理、优化、模型等数学思想。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探究和理解“打电话”的最优方法。
教、学具准备:表格,长方形、圆形纸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 创设生活情境
还记的刚开学的那几天,突然下了大雪,路特别滑,上下学的路十分危险,教育局临时通知串休。接到通知的时候正是下班时间。你们觉得老师可以选择怎样的方式来通知各位同学呢?
(同学们真棒,帮助老师相出了这么多的办法)
确保每一个同学都收到用怎样的方式更好呢?(打电话)
但是要尽快通知各位同学就不仅仅是打电话的问题,还需要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打电话的问题。(板书:打电话)
二、 课程新授,探究最优方案
出示幻灯片:我们班级一共有15人,老师要尽快通知到每个同学,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请帮助老师设计一个发电话的方案,以便以后更好的应对这样的紧急情况。
(1)、同学们请看,这是打电话的具体要求,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读一下。(真棒,读的又清晰又洪亮)
接打电话教学设计
学科 文秘 授课班级 文秘八班 设计人 徐珊岚
教材版本 高教版《秘书基础》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2013年
10月 21
日
教学内容 接打电话 计划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机关工作中接打电话的独特优点;清楚正确接打电话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通过本堂课的练习,学生能正确、熟练地接打电话及掌握基本技巧。
情感与态度目标:体会合作交流的力量,养成“学以致用”的好习惯。培养学生敬业神,做好接打电话工作,达到办事目的,保守国家机密。
教学重点 接打电话的基本要求和程序。
教学难点 如何遵循打电话的基本原则,并很好地运用到实践中。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探讨法、体验教学法。
信息化教学资源 网络课程、功能教室。
教学辅助 情景视频、工作案例、教学课件、教学空间资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所用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现场展示接打电话场景 4分钟 现场展示接电话,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探寻老师接电话中的对与错 观察、思考、 通过现场展示演练,形象直观地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学习新知 接打电话的基本要求和程序及注意事项。 6分钟 在学生对展示的接打电话场景充分讨论之后,教师总结归纳出知识要点。播放正确拨打电话视频。 探讨展示的接打电话场景案例中的对与错,观看正确拨打电话的视频 引导学生更好的掌握新知识,掌握重点知识。
情景演练 将二个接打电话的情景分发给个小组 15分钟 引导、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演练。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次二人模拟演练接打电话情境,其他人作为观察员就接打电话的程序、要求及注做中学,学中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意事项进行点评。前两个学生演练完再与观察员进行互换。
展示交流 情景展示 15分钟 引导各组学生参照评价表,对其他组的展示成果打分 每组派一对学生展示,其他学生注意观察并对照评价表打分,纠错。 生动形象,加深理解。体验成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第 1 页 共 52 页
《打电话》教学设计范文模板
《打电话》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打电话》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打电话》教学设计1
一、铺垫定向
1、听意思说词语:
极端机密的(绝密)极其巧妙(绝妙)
【学习目标】
1、了解相声艺术形式和语言特色。
2、体会故事中的人说话落色的特点,明白简洁、明快地说话的重要性。
3、了解相声是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语言表演艺术,能对相声感兴趣。
【学习重点】
所受启发: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还要说得简练得体。
【学习难点】
了解相声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课前准备】 第 2 页 共 52 页
相声《打电话》的录音。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介绍文艺节目的种类。再介绍其中的很受大家欢迎的艺术形式:相声。
二、导学课文
1、自读课文,初知课文大意。
2、听相声录音《打电话》。
3、讨论:
⑴说说自己听了相声后的感受。
⑵说说相声的特点。
三、再读课文,体会语言特点
1、默读课文,画出打电话的相关句子。
2、同桌交流:
连起来读打电话的句子,交流感受。
3、小组讨论:
本相声的语言特点是什么?
4、汇报:
结合相关句子来概括相声的特点。
【教学板书】 第 3 页 共 52 页
说话绕圈子
明知故说
没话找话
东拉西扯
……
【拓展训练】
1、说说生活中说话罗嗦带来的不良后果。
2、听相声《为了孩子》。
2、揭题:
说说看,课文中的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尽量用上“绝密”“绝妙”这两个词语。(这半截蜡烛藏有装着绝密情报的小金属。这是伯诺德夫人想出的一个绝妙主意。)
伯诺德夫人这么做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在刚才说的这段话前面再加上“为了……”说说。
伯诺德夫人的这个主意就万无一失了吗?快速默读课文,找找这半截蜡烛存在着什么问题。
出示:
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范读)后果不堪设想!现在,蜡烛已经被敌人点燃!(引读)只要蜡烛──这样──要保住秘密,保住情报站,保住一家三口的生命,就必须──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便围绕着这半截蜡烛打响了── 第 4 页 共 52 页
二、研读探讨
1、听读3~7自然段:
⑴你们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样?
⑵课文哪些地方让咱们特别感到“险“呢?读读3~7自然段,把找到的内容用括号括出来,反复朗读,读出“险“。
2、交流,把握以下要点:
⑴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
烛焰摇曳,烛光微弱,蜡烛越来越短了,这意味着什么?
指导读出当时的“险“。
⑵火焰吞噬着蜡烛,也炙烤着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心:
选择其中的一个人,读读表现,边读边体会。
引导学生将“厄运“”和默默地坐待“联系起来思考体会。
⑶同学们欣赏小女儿吗?(联系第七自然段,加深体会。)
3、引发冲突:
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同学们,是谁保住里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
快速读相关部分,同学间可以商量。
(注意抓住课文的有关描写。)
三、综合想象
同学们,如果我们把这个故事改编成一部电影,你觉得出现最多的镜头是该是什么? 第 5 页 共 52 页
一起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想象他们当时的心理。从杰克·杰奎琳·伯诺德夫人中任选一个想象。
学生想象描述。
四、课后作业
几个同学合作,将故事排成课本剧演一演。
《打电话》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2、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学习重点】
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学习难点】
了解相声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模拟计时表演:如果你要给好朋友打电话,约他晚上六点半在某电影院门口见面,一块看电影,你会怎么说呢?这么一点儿事,有人却打了两个多小时的电话,你们信不信?让我们一起欣赏相声《打第 6 页 共 52 页
电话》。
二、初读整体感知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通顺。
2、浏览课文,这个相声中“甲”实际上打电话要说的是一件什么事?你读后有什么感受?
三、再读深入领悟
讨论:甲、乙说话各有什么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1、将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分角色朗读甲、乙的对话。
2、总结:
语言幽默精妙、手法夸张。
3、畅所欲言:
通过学习相声《打电话》,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迪?(不说废话,语言简洁,节约时间,尊重他人)
4、小结:
记住打电话要节约时间,自己方便的同时也要给别人方便。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比较简单,且贴近学生的生活。在教学中采用模拟情境打电话的形式导入新课,学生感到很有意思,学习的兴趣一下被调动了起来。在愉快的氛围中让学生概括相声的内容,并寻找相声的特点,以及从中受到的启发,学生都能够很顺利的完成。尤其是在分角色朗读的课文的时候,他们显出了异常的兴奋,我想这也是读懂相声“笑点”的一个表现。 第 7 页 共 52 页
由此,我觉得备课时备学生是关键,教材、教学都是为学生服务的。
《打电话》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02至10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寻求“最省时的打电话”方案,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2.通过画图、填表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优化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通过画图等方式探究“打电话”省时的最优方案。
教学难点:
通过图表等方式发现“打电话”隐含的规律。
教学准备:
课件、题卡、彩笔、圆形和方形磁性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上个星期天,学校有一些事情要通知一些老师到校完成。校长让我和刘老师每人打电话通知7位老师到学校。(板书课题:打第 8 页 共 52 页
电话)通知一位老师大约需要1分钟。我和刘老师赶紧拿出电话,正准备通知呢,刘老师却说:“我们玩个比赛吧!谁用的时间少就算谁赢。”
【设计意图:本课要教学的打电话,属于经过抽象的“理想模式”。因此情境创设要尽量避免非数学因素的干扰。这里,直接提出打电话,规避学生对通知方式(邮件、短信、广播)的讨论;借助学生对教师传递信息可靠性的信任,规避学生对信息传递中的保真度的怀疑。同时借助比赛引导学生感受节省时间的必要性。】
二、探究方案。
1、整理信息。
师:你从我刚才的介绍里都知道了哪些信息?
A、每人通知7位老师到校。B、通知一位老师要1分钟。C、我完成通知的时间越少越好。
【设计意图:将杂乱的情境进行“化简”,从中提取信息,是学生必备的能力。这里一方面对此进行训练;另一方面通过整理,让学生清晰要做什么,怎么做,为后面的探究做好准备。】
2、初步感知。
A、逐一打。用图片的形式出示我自己逐一打的方案。
师:这样打电话行吗?为什么?
B、讨论。
师:要想赢过刘老师,完成通知的时间当然是越少越好。同学们帮帮我吧,有什么节省时间的好办法。 第 9 页 共 52 页
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话说清楚,或通过简单表演的形式让其他学生明白他们的意思。
【设计意图:展开讨论,激发思考,在交流中体会节省时间的方法,减缓教学坡度,为后面的设计方案打下基础。】
2、开放探究
师:同学们这么快就帮我想到了这么多的方法。老师能认识你们真是一件幸福的事。那就同学们帮我设计一个方案,看一看最少需要几分钟?好吗?
呈现合作要求:
(1)同桌合作,设计一个打电话方案。
(2)将设计的方案记录在作业纸上。
师巡视,指导学生开展合作,听取学生对方案的解说,并发现典型设计。
【设计意图:删繁为简,尽量减少对学生合作的要求(要求也是束缚)。因为还缺乏对打电话的理性认识,在设计方案时,学生的意见分歧会比较多,所以采用人数较少的同桌合作来开展。】
3、对比分析
A、展示部分方案,带领学生读一读。
学生设计的方案按照表达形式来分,可能有如下几种:一是纯文字表达的;二是图文结合记录的;三是借助符号来表示的。
教师展示若干份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采用不同形式表达的方案。
师:你喜欢哪个方案,说说你的想法! 第 10 页 共 52 页
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优化方案,选取用借助符号来表达的方案,实现数学化。
【设计意图:在展示与评价方案中,引导学生体会在表达清楚的基础上,还要追求表达的简洁,感知数学的简洁美。】
B、选取一个方案解析,优化形成最优方案。
师:请这个方案的设计师上前来解释一下。符号分别代表什么?你能将这个方案用卡片展示在黑板上吗?
师:这位同学的方案你看懂了吗?我一个一个通知需要7分钟,可是他的方案只要×分钟,时间怎么变少了?
【设计意图:时间怎么变少了?学生在认知冲突中思考节省时间的方法,从而发现“同时打能节省时间”。】
师:那就用这个方案和刘老师进行比赛,好吗?
师:哪里还可以节省时间?怎样修改?
引导学生优化形成最佳方案,并对最佳方案进行整理,将每一分钟所通知的人放在一起(如上图)。
师:还有用的时间更少的方案吗?
【设计意图:“哪里还可以节省时间”引导学生结合“同时打”进一步优化方案。对最优方案进行整理,将同一分钟通知的人放在一起,清晰表象,梳理思路。“还有用时更少的方案吗?”引导学生反思最优方案,并用“不空闲”的标准对方案进行评价。】
C、反思“不空闲”,形成全面认识。
师:想一想,如果要通知8人,需要几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