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杆人生
- 格式:doc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2
标杆人生读后感三次的读书分享我只去了一次。
不能不说是没有遗憾的。
以下是我对《标杆人生》的读后感。
我不确定我陈述的是否正确,因为那单单只是我的感觉。
前半部分笔记记的不是特别清晰,只是稍稍抄下句子。
人生最大的悲剧,不是死亡,而是漫无目的的活着。
很多人惧怕死亡,都想要让自己活的久一点。
但是他们却不知道,当他们认识了主耶稣,并且相信了他,他们的人生就会变得不一样。
他们会为了让更多的人去相信主而努力,而学习。
他们的人生因为主而充实,他们的心灵不至缺乏。
死亡并不可怕,因为主曾说要让所有信他的人进入他的国度,那样的荣美家乡。
对于信主的人来说,死亡是美好的,是永恒的开始。
每天做好准备,去迎接我们的最后一天。
我们都知道主再来的日子近了。
但是谁也不知道那个日子到底是在什么时候。
有些人在恐慌,有些人在存侥幸心理说还来得及,有些人却是已然做最完善的准备,去迎接我们的阿爸天父。
每一天,都要当作是自己的最后一天,我们很可能马上就消失在这个世界却接受父的审判。
如果你没有最好准备,你用什么面对父的质问。
有时候你也会厌弃自己的某个部分,那就是你厌弃神的智慧和造你的主权。
很多人觉得自己不够美丽不够帅气,开始抱怨上帝没有给他最好的。
但是他们往往忘记了是神的创造和拣选才有了他。
神造我们是为了荣耀上帝,不是为要荣耀我们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都忘记了这一点。
你身体的每个部分全部都是神的。
当你凡事倚靠神,而不试图操控他人,强行己见或是控制大局以达到目的,你就知道自己已经向神降服了。
我们常常说自己相信神,我们也会祷告去求告神。
但是在求告以后,我们却没有相信上帝可以为我们预备,为我们祝福,而是去寻求人的帮助,或是自己去安排。
不顾自己在祈祷是所做的一切。
如果是这样,那就表示我们没有降服。
你若试图改变自己,成为另一个人,就一定不能荣耀神,神希望你做自己。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一味的想要把自己变成别人的样式,或是学习,或是彻底秘方。
我们是神按他的意愿创造的。
阅读《标杆⼈⽣》25第⼆⼗五天借着患难得改变 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叫爱神的⼈得益处。
--罗马书8:28 你们本来想害我,但是上帝却化恶为善。
--创世纪50:20 上帝是万有,是⾃在永在的,他就是全部,是⼀个整体,如同圣经上记载的他是圣⽗、圣⼦、圣灵,他不是⼀个,他是整体。
华理克牧师说:神不会要你为恶事、罪恶、苦难,或它们对世界造成的痛苦⽽感恩。
反之,神要你为着他借助各样难题来成就他的旨意,⽽向他感恩。
圣经说:“要在主⾥常常喜乐。
”它不是说:“为你的痛苦⽽喜乐。
”这是受虐狂。
你要在“主⾥⾯”喜乐。
⽆论发⽣了什么事,你都可以因着神的爱,神的看顾、智慧、能⼒和信实⽽喜乐。
耶稣说:“要充满喜乐,因为天上已有⼤赏赐正等着你们。
” 有⼀个这样的故事,说⼀个刚进⼊修道院的年轻修⼥被吩咐织地毯,这个⼯作她已经做了好⼏个星期。
有⼀天她要拂袖⽽去,我再也做不下去了!她说道,我整天地织呀织呀,难道我的⽣命就要虚耗在这样⽆聊、这样微不⾜道的事上吗?在另⼀旁也在织毯的⽼修⼥⾛过来,轻轻抚摸着她的肩头说,孩⼦,你⼀直在织的虽然只是很⼩的⼀部分,但它却是最重要的⼀部分。
说完,⽼修⼥带她⾛到⼯作室的门⼝,为她打开了⼤门。
年轻的修⼥惊呆了,她看到了⼀幅美丽的《三王来朝》图,⽽她⼀直在织的那⼀部分就是圣婴头上的光环。
这个修⼥怎么也没有想到,看上去是浪费和没意义的⼯作竟然是那么伟⼤。
在上帝的⾯前没有哪⼀件⼯作是没有意义的,每⼀个过程都成就了另⼀个过程,每⼀个环节都相连。
正如罗马书8:28所说: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叫爱神的⼈得益处。
我们实在不可⼩看我们的⼯作,我们当要在⼀切的事上努⼒地⾏,注重⼯作的每⼀个细节,因为细节才能体现完美,如同那位修⼥的编织。
我们理解了这⼀切之后,当我们再次⾯对困境时,我们就不会再这样痛苦与烦躁,⽽会⼼⾥充满了喜悦地接纳,因为我们知道上帝万能的⼿会借着我们的⼿成就⼀切美好的事物。
对于整体的论述,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还有这么⼀段话:世间的科学集结成⼀股巨⼤的⼒量,特别是在最近的⼀世纪⾥,把圣经⾥给我们遗下来的⼀切天国的事物分析得清清楚楚,经过这个世界的学者残酷的分析以后,以前⼀切神圣的东西全都⼀扫⽽光了。
标杆人生读后感篇一标杆人生读后感在大一的时候就听很多弟兄姊妹说过《标杆人生》很好。
当时没有特别想要读的感觉,也许只是在等一个机会。
读经小组恰恰给了我这个机会。
三次的读书分享我只去了一次。
不能不说是没有遗憾的。
以下是我对《标杆人生》的读后感。
我不确定我陈述的是否正确,因为那单单只是我的感觉。
前半部分笔记记的不是特别清晰,只是稍稍抄下句子。
人生最大的悲剧,不是死亡,而是漫无目的的活着。
很多人惧怕死亡,都想要让自己活的久一点。
但是他们却不知道,当他们认识了主耶稣,并且相信了他,他们的人生就会变得不一样。
他们会为了让更多的人去相信主而努力,而学习。
他们的人生因为主而充实,他们的心灵不至缺乏。
死亡并不可怕,因为主曾说要让所有信他的人进入他的国度,那样的荣美家乡。
对于信主的人来说,死亡是美好的,是永恒的开始。
每天做好准备,去迎接我们的最后一天。
我们都知道主再来的日子近了。
但是谁也不知道那个日子到底是在什么时候。
有些人在恐慌,有些人在存侥幸心理说还来得及,有些人却是已然做最完善的准备,去迎接我们的阿爸天父。
每一天,都要当作是自己的最后一天,我们很可能马上就消失在这个世界却接受父的审判。
如果你没有最好准备,你用什么面对父的质问。
有时候你也会厌弃自己的某个部分,那就是你厌弃神的智慧和造你的主权。
很多人觉得自己不够美丽不够帅气,开始抱怨上帝没有给他最好的。
但是他们往往忘记了是神的创造和拣选才有了他。
神造我们是为了荣耀上帝,不是为要荣耀我们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都忘记了这一点。
你身体的每个部分全部都是神的。
当你凡事倚靠神,而不试图操控他人,强行己见或是控制大局以达到目的,你就知道自己已经向神降服了。
我们常常说自己相信神,我们也会祷告去求告神。
但是在求告以后,我们却没有相信上帝可以为我们预备,为我们祝福,而是去寻求人的帮助,或是自己去安排。
不顾自己在祈祷是所做的一切。
如果是这样,那就表示我们没有降服。
你若试图改变自己,成为另一个人,就一定不能荣耀神,神希望你做自己。
《标杆人生》读后感《标杆人生》读后感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标杆人生》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在这本书的封面上印着这样一句话:“我究竟为何而活?”以前很多时候,同学之间都会这样问,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有什么意义呢?很多人也都会觉得这日子过得很无聊,很空虚,很迷茫,没有目的……确实,“我究竟为何而活?”这是一个十分值得我们去好好思考的问题。
在这本书中,华理克牧师告诉了我五个人生目的(我活着是要神喜乐;神要我成为他家里的人;我被造是要活像基督;我被塑造来服侍神;我被造是要履行使命)。
我的存在不是偶然。
细细的读这句话,觉得真的很有份量。
我,在这个有60多亿人的世界上,这么渺小,但是我的存在并不是偶然。
这位全能全知的神,他在创世之先就早已经把我拣选了,他按照他的心意来造出独特的我,他定了我的出生,家庭背景,性格,所有的一切,相信这都有他美好的旨意。
敬拜是一种生活方式。
在第八天中写到:“敬拜不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分,而是你生命的全部。
”之前我也会觉得敬拜是教会里的崇拜,但是当我读到这里的时候,我知道了敬拜是生活的全部。
我可以因着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来敬拜神,荣耀神,无论是在哪里,在什么时刻都可以来敬拜神。
但是神要的并不是我们表面的敬拜,他要我们全然投入的敬拜。
在十三天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的敬拜可以不完美,却不可以不真诚。
”或许我们没有好的歌喉,不能唱出优美的诗歌,但是神他看我们的内心,看我们是否真诚,是否是用心灵来敬拜他。
当我想到我是否可以不去团契,自己去教会聚会这样一个问题的时候,我正好在书中看到了这句话“神要我们成为他家里的人,要我们不单是一同聚会,而是要我们一同经历生命。
”想到这一年在团契里,和弟兄姊妹一起成长了很多,谢谢神再一次提醒我:我的生命需要他人。
“我们不过是神的仆人…各人按着主所交付的去工作:我栽种了种子,亚波罗又浇灌了,但使它成长的是神。
标杆人生读后感在大一的时候就听很多弟兄姊妹说过《标杆人生》很好。
当时没有特别想要读的感觉,也许只是在等一个机会。
读经小组恰恰给了我这个机会。
三次的读书分享我只去了一次。
不能不说是没有遗憾的。
以下是我对《标杆人生》的读后感。
我不确定我陈述的是否正确,因为那单单只是我的感觉。
前半部分笔记记的不是特别清晰,只是稍稍抄下句子。
人生最大的悲剧,不是死亡,而是漫无目的的活着。
很多人惧怕死亡,都想要让自己活的久一点。
但是他们却不知道,当他们认识了主耶稣,并且相信了他,他们的人生就会变得不一样。
他们会为了让更多的人去相信主而努力,而学习。
他们的人生因为主而充实,他们的心灵不至缺乏。
死亡并不可怕,因为主曾说要让所有信他的人进入他的国度,那样的荣美家乡。
对于信主的人来说,死亡是美好的,是永恒的开始。
每天做好准备,去迎接我们的最后一天。
我们都知道主再来的`日子近了。
但是谁也不知道那个日子到底是在什么时候。
有些人在恐慌,有些人在存侥幸心理说还来得及,有些人却是已然做最完善的准备,去迎接我们的阿爸天父。
每一天,都要当作是自己的最后一天,我们很可能马上就消失在这个世界却接受父的审判。
如果你没有最好准备,你用什么面对父的质问。
有时候你也会厌弃自己的某个部分,那就是你厌弃神的智慧和造你的主权。
很多人觉得自己不够美丽不够帅气,开始抱怨上帝没有给他最好的。
但是他们往往忘记了是神的创造和拣选才有了他。
神造我们是为了荣耀上帝,不是为要荣耀我们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都忘记了这一点。
你身体的每个部分全部都是神的。
当你凡事倚靠神,而不试图操控他人,强行己见或是控制大局以达到目的,你就知道自己已经向神降服了。
我们常常说自己相信神,我们也会祷告去求告神。
但是在求告以后,我们却没有相信上帝可以为我们预备,为我们祝福,而是去寻求人的帮助,或是自己去安排。
不顾自己在祈祷是所做的一切。
如果是这样,那就表示我们没有降服。
你若试图改变自己,成为另一个人,就一定不能荣耀神,神希望你做自己。
人生标杆第14天读后感一直听蝶姐说《标杆人生》是一本很值得一读的书。
因为有了这个为主的观念,所以“芥菜种”要读这本书的时候有点欣然。
第一天就以一句“我们的眼目若只看见自己,我们将永不能够寻求人生目地”就参破了我们的人生。
好像在一瞬间一切大大小小琐屑的新事旧事涌上来,说的不错,在前一秒,想到要做的事情,都是以“我”为主语的。
何尝不是这样呢,活着为自己的生活,人都活在自我的虚无里,安排自己的一切,看到虚浮的表面意味就以为是一切,我们的全部是多么渺小。
如果不是上帝的完美计划,恐怕人类还窝在自我编织的世界里洋洋自得,卑微渺小却毫不知情。
这便是无知,比世界上一切苦难还要可怕,看不清楚就容易丧失,跌倒,分不清楚方向。
不是这样耐心的提醒,也许我们永远都不知道没有一个标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人生目的是什么?在这么一个庞大的题目下面,我开始显得有点手足无措。
于是有一个更小的声音问我说,“你究竟把上帝当成什么?”以前在社会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下引导的优秀化和全才化教育,也许在我有写悖逆的骨子里不怎么看好,以为是要活得轻松自在,这才是人生。
但书上却说,上帝要你享受他给你的人生。
主语完全改变了,我是要为上帝而活,而不是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噱头。
为他而活,成为他谦卑的子女,做他的器皿,听起来压力有点大,在意念里有点不情愿的因素。
也许人的天性里都是有些懒的,懒于承担,懒于思考一些更为需要承担的问题,陷入低谷的时候更是如此。
但是我们也应该长大了,长大总是让人充满迷惑,因为将有更多需要成长的人,所以我们要成长。
现在的人普遍缺乏安全感,我也是这样。
但是书上说“你的存在绝非偶然”,“亲爱的,你的存在,是因为有一位神”,因为有这样一位神的存在,我们在这个世界,经历得或悲伤或快乐的事情,都有他美好的旨意,上帝管教我们,不仅因为我们是受造者,而是我们是他的儿女,无可取代。
听起来令人激动,而有安全感。
也许要做到完全破碎自己顺从神,放下人来愚蠢不可一世的固执有点难度。
10月1(标杆人生一节)万物皆由神开始:章节起初引用了“罗素”(除非你假定有一位神,否则探讨人生目的这问题是毫无意义的。
)哈利路亚感谢主我看到这个引子,体会出了两个概念:第一:人活着的目的只有神知道,要知道答案就要去亲近造我们的主。
第二:哪怕你是无神论者,也必须假定有神才能找到人生的目的。
可见慈爱的阿爸天父在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引导我们找到正确的人生。
1,这一节让我相信万物皆由神开始,神预备了各种适合人居住的环境,然后把我们按照他的样式造出。
2,从这一节找到了活着的意义,真的不是自私自利的去活。
常常出现了错误,哪怕是在自责的时候都会是自私的,我怎么这样?我怎么会这样做?我怎么会这样想?我的家庭怎么办?我的收入工作怎么办?都不会想到公司,不会想到身边关心我的人,不会想到教导我们的牧师以及所有被伤害的人,他们才是真正痛苦的,最痛苦的是我的阿爸天父。
就像我的孩子(威廉)出了错事,属世的父母也是最痛心的一样。
活着的意义不是为自己,是为了阿爸天父而活,是为了祝福更多的人而活。
如果没有神生命便全无意义。
3,以及神造我们人的目的~造我们的目的,神没有让我们在黑暗中摸索,而是给了我们一本宝贵的人生守则(圣经),借着圣经让我们明白神造我们的目的是:要用神的权柄代表上帝,要由内而外的彰显神。
彰显神的荣耀,享受神的一切祝福美善。
总结~生命的意义不是在我:神让我活着就有他的美意,神接我走也必然有他的用处,活在主内,为主而活。
一概都是借着他造的,又是为他造的:没有神就不会有我们,我们是神按照自己的样式造的,造我们是为了彰显神的荣耀,活出他的样式。
时刻警醒自己,每天祷告与神沟通,才能不被传媒所蒙蔽,不被世界的试探所击溃。
10月2(标杆人生第二节)你的存在绝非偶然:章节起初引用了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一句话:神不玩掷骰子的游戏。
什么是掷骰子,只有在自己揣摩不定,无法抉择的不重要的事情上,用掷骰子这种娱乐的方式来判断和决定。
只要有计划的重要事情绝对不会出现这种状况,间接说明我们的神不是忽然之间要造我们每一个人,哪怕是你身上的一个汗毛都是经过计划而设计的,我们要珍惜自己的一切,我很珍贵。
标杆人生读后感在大一的时候就听很多弟兄姊妹说过《标杆人生》很好。
当时没有特别想要读的感觉,也许只是在等一个机会。
读经小组恰恰给了我这个机会。
三次的读书分享我只去了一次。
不能不说是没有遗憾的。
以下是我对《标杆人生》的读后感。
我不确定我陈述的是否正确,因为那单单只是我的感觉。
前半部分笔记记的不是特别清晰,只是稍稍抄下句子。
人生最大的悲剧,不是死亡,而是漫无目的的活着。
很多人惧怕死亡,都想要让自己活的久一点。
但是他们却不知道,当他们认识了主耶稣,并且相信了他,他们的人生就会变得不一样。
他们会为了让更多的人去相信主而努力,而学习。
他们的人生因为主而充实,他们的心灵不至缺乏。
死亡并不可怕,因为主曾说要让所有信他的人进入他的国度,那样的荣美家乡。
对于信主的人来说,死亡是美好的,是永恒的开始。
每天做好准备,去迎接我们的最后一天。
我们都知道主再来的' 日子近了。
但是谁也不知道那个日子到底是在什么时候。
有些人在恐慌,有些人在存侥幸心理说还来得及,有些人却是已然做最完善的准备,去迎接我们的阿爸天父。
每一天,都要当作是自己的最后一天,我们很可能马上就消失在这个世界却接受父的审判。
如果你没有最好准备,你用什么面对父的质问。
有时候你也会厌弃自己的某个部分,那就是你厌弃神的智慧和造你的主权。
很多人觉得自己不够美丽不够帅气,开始抱怨上帝没有给他最好的。
但是他们往往忘记了是神的创造和拣选才有了他。
神造我们是为了荣耀上帝,不是为要荣耀我们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都忘记了这一点。
你身体的每个部分全部都是神的当你凡事倚靠神,而不试图操控他人,强行己见或是控制大局以达到目的,你就知道自己已经向神降服了。
我们常常说自己相信神,我们也会祷告去求告神。
但是在求告以后,我们却没有相信上帝可以为我们预备,为我们祝福,而是去寻求人的帮助,或是自己去安排。
不顾自己在祈祷是所做的一切。
如果是这样,那就表示我们没有降服。
你若试图改变自己,成为另一个人,就一定不能荣耀神,神希望你做自己。
《标杆人生》读后感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我整理的《标杆人生》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在这本书的封面上印着这样一句话:“我究竟为何而活?”以前很多时候,同学之间都会这样问,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有什么意义呢?很多人也都会觉得这日子过得很无聊,很空虚,很迷茫,没有目的…确实,“我究竟为何而活?”这是一个十分值得我们去好好思考的问题。
在这本书中,华理克牧师告诉了我五个人生目的(我活着是要神喜乐;神要我成为他家里的人;我被造是要活像基督;我被塑造来服侍神;我被造是要履行使命)。
我的存在不是偶然。
细细的读这句话,觉得真的很有份量。
我,在这个有60多亿人的世界上,这么渺小,但是我的存在并不是偶然。
这位全能全知的神,他在创世之先就早已经把我拣选了,他按照他的心意来造出独特的.我,他定了我的出生,家庭背景,性格,所有的一切,相信这都有他美好的旨意。
敬拜是一种生活方式。
在第八天中写到:“敬拜不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分,而是你生命的全部。
”之前我也会觉得敬拜是教会里的崇拜,但是当我读到这里的时候,我知道了敬拜是生活的全部。
我可以因着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来敬拜神,荣耀神,无论是在哪里,在什么时刻都可以来敬拜神。
但是神要的并不是我们表面的敬拜,他要我们全然投入的敬拜。
在十三天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的敬拜可以不完美,却不可以不真诚。
”或许我们没有好的歌喉,不能唱出优美的诗歌,但是神他看我们的内心,看我们是否真诚,是否是用心灵来敬拜他。
当我想到我是否可以不去团契,自己去教会聚会这样一个问题的时候,我正好在书中看到了这句话“神要我们成为他家里的人,要我们不单是一同聚会,而是要我们一同经历生命。
”想到这一年在团契里,和弟兄姊妹一起成长了很多,谢谢神再一次提醒我:我的生命需要他人。
“我们不过是神的仆人…各人按着主所交付的去工作:我栽种了种子,亚波罗又浇灌了,但使它成长的是神。
唐崇荣对标杆人生的解读分析《标杆人生》是一本很值得一读的书。
因为有了这个为主的观念,所以“芥菜种”要读这本书的时候有点欣然。
第一天就以一句“我们的眼目若只看见自己,我们将永不能够寻求人生目地”就参破了我们的人生。
好像在一瞬间一切大大小小琐屑的新事旧事涌上来,说的不错,在前一秒,想到要做的事情,都是以“我”为主语的。
何尝不是这样呢,活着为自己的生活,人都活在自我的虚无里,安排自己的一切,看到虚浮的表面意味就以为是一切,我们的全部是多么渺小。
如果不是上帝的完美计划,恐怕人类还窝在自我编织的世界里洋洋自得,卑微渺小却毫不知情。
这便是无知,比世界上一切苦难还要可怕,看不清楚就容易丧失,跌倒,分不清楚方向。
不是这样耐心的提醒,也许我们永远都不知道没有一个标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人生目的是什么?在这么一个庞大的题目下面我开始显得有点手足无措。
于是有一个更小的声音问我说,“你究竟把上帝当成什么?”以前在社会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下引导的优秀化和全才化教育,也许在我有写悖逆的骨子里不怎么看好,以为是要活得轻松自在,这才是人生。
但书上却说,上帝要你享受他给你的人生。
主语完全改变了,我是要为上帝而活,而不是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噱头。
为他而活,成为他谦卑的子女,做他的器皿,听起来压力有点大,在意念里有点不情愿的因素。
也许人的天性里都是有些懒的,懒于承担,懒于思考一些更为需要承担的问题,陷入低谷的时候更是如此。
但是我们也应该长大了,长大总是让人充满迷惑,因为将有更多需要成长的人,所以我们要成长。
现在的人普遍缺乏安全感,我也是这样。
但是书上说“你的存在绝非偶然”,“亲爱的,你的存在,是因为有一位神”,因为有这样一位神的存在,我们在这个世界,经历得或悲伤或快乐的事情,都有他美好的旨意,上帝管教我们,不仅因为我们是受造者,而是我们是他的儿女,无可取代。
听起来令人激动,而有安全感。
也许要做到完全破碎自己顺从神,放下人来愚蠢不可一世的固执有点难度。
标杆人生读后感标杆人生读后感1在这本书的封面上印着这样一句话:“我究竟为何而活?”以前很多时候,同学之间都会这样问,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有什么意义呢?很多人也都会觉得这日子过得很无聊,很空虚,很迷茫,没有目的…确实,“我究竟为何而活?”这是一个十分值得我们去好好思考的问题。
在这本书中,华理克牧师告诉了我五个人生目的(我活着是要神喜乐;神要我成为他家里的人;我被造是要活像基督;我被塑造来服侍神;我被造是要履行使命)。
我的存在不是偶然。
细细的读这句话,觉得真的很有份量。
我,在这个有 60 多亿人的世界上,这么渺小,但是我的存在并不是偶然。
这位全能全知的神,他在创世之先就早已经把我拣选了,他按照他的心意来造出独特的我,他定了我的出生,家庭背景,性格,所有的一切,相信这都有他美好的旨意。
敬拜是一种生活方式。
在第八天中写到:“敬拜不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分,而是你生命的全部。
”之前我也会觉得敬拜是教会里的崇拜,但是当我读到这里的时候,我知道了敬拜是生活的全部。
我可以因着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来敬拜神,荣耀神,无论是在哪里,在什么时刻都可以来敬拜神。
但是神要的并不是我们表面的敬拜,他要我们全然投入的敬拜。
在十三天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的敬拜可以不完美,却不可以不真诚。
”或许我们没有好的歌喉,不能唱出优美的诗歌,但是神他看我们的内心,看我们是否真诚,是否是用心灵来敬拜他。
当我想到我是否可以不去团契,自己去教会聚会这样一个问题的时候,我正好在书中看到了这句话“神要我们成为他家里的人,要我们不单是一同聚会,而是要我们一同经历生命。
”想到这一年在团契里,和弟兄姊妹一起成长了很多,谢谢神再一次提醒我:我的生命需要他人。
“我们不过是神的仆人…各人按着主所交付的去工作:我栽种了种子,亚波罗又浇灌了,但使它成长的是神。
”——林前三 5-6 。
书中从 S ( spritiual gifts )属灵恩赐、 H ( heart )心、 A ( abilities )才能、 P( personality )性格、 E ( experience )经验,五个方面来告诉我神如何塑造我去事奉。
标杆人生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标杆人生》读后感。
《标杆人生》这本书讲述了成功人士的生活态度和成功之道,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体会到成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需要付出努力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书中的主人公们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毅力,一步步走向成功的。
首先,书中强调了积极的生活态度对于成功的重要性。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成功人士总是能够积极面对,从中寻找机会和成长。
他们的乐观态度和积极心态让我深受启发,让我明白了面对困难时,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而不是抱怨和消极。
其次,书中还强调了成功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成功人士并不是一夜之间就取得了成就,而是通过长期的努力和坚持才获得了成功。
这让我明白了成功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需要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最后,书中还讲述了成功人士的品格和修养。
成功人士往往具有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修养,他们善良、宽容、诚实,这些品质让
他们在人际关系和事业上都能够取得成功。
这让我深刻地明白了成功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成功,更是精神上的成功。
通过阅读《标杆人生》,我深刻地明白了成功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只要我们拥有正确的生活态度、坚持不懈的努力和高尚的品德修养,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和目标。
希望以后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追求自己的成功。
修养读物:《标杆人生》《标杆人生》作者档案:华理克(Rick Warren),美国牧师、作家,马鞍峰教会(Saddleback Church)创办人,常被称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属灵领袖”。
称他为“属灵创业者”的《富比士》杂志曾说过:“假如华理克的事工是一个事业,它的影响力早就可以媲美Dell(戴尔电脑)、Google、Starbucks(星巴克咖啡)这些巨型企业了。
”编辑导读:本书全球销售逾二千五百万册,纽约时报畅销书第一名。
它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部属灵旅程的指南;只要你跟着指南的带领,走这40天的旅程,你便能寻获一个答案,完满解答“我究竟为何而活?”这个最重要的人生问题。
当你到达旅程的终点,你便会明白神为你所定的人生目的,明了你人生的每块构图,是怎样拼合为一幅完美的图画。
当你看清整幅画面,你生命的压力就会减少,你就会简化抉择过程,得着更大的满足感。
至关重要的是,这也为你的永恒作好准备。
内容推荐:基督宗教进入中国已经四个世纪,是中国宗教之一。
广大基督_国家的宗教政策,身体力行圣经教训,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力量。
广大信徒喜爱通过读书来提高自身修养,尤其是那些写法通俗、内容健康的好书。
《标竿人生》就属于这样一本修养读物。
该书自2002年出版以来,好评如潮。
本书作者华理克(RickWarren)牧师数年前就到访过中国,其成名作《直奔标竿》也先期由中国基督教协会出版。
这本被列入宗教修养和生活指导类经典之作的好书也颇受华人基督_迎,成为他们磨砺自身和“爱人如己”的向导。
本书主题丰富,也是一般读者可以从中受到启发和激励的修养读物。
像“真仆人”(第33天)这样的智慧就运用广泛,相关的“仆人型领导”是全球商界正在流行的管理理念。
事实上,本书也颇为商界读者欢迎,因为华理克的思想受管理大师德鲁克影响很大,堪称德鲁克的学生。
我们希望《标竿人生》的出版受到更多读者的关爱和支持,更为公民社会的建设做出贡献。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提供专业的word版文档,优质的服务,希望对您有帮助/双击去除标杆人生读后感标杆人生读后感(一)在大一的时候就听很多弟兄姊妹说过《标杆人生》很好。
当时没有特别想要读的感觉,也许只是在等一个机会。
读经小组恰恰给了我这个机会。
三次的读书分享我只去了一次。
不能不说是没有遗憾的。
以下是我对《标杆人生》的读后感。
我不确定我陈述的是否正确,因为那单单只是我的感觉。
前半部分笔记记的不是特别清晰,只是稍稍抄下句子。
人生最大的悲剧,不是死亡,而是漫无目的的活着。
很多人惧怕死亡,都想要让自己活的久一点。
但是他们却不知道,当他们认识了主耶稣,并且相信了他,他们的人生就会变得不一样。
他们会为了让更多的人去相信主而努力,而学习。
他们的人生因为主而充实,他们的心灵不至缺乏。
死亡并不可怕,因为主曾说要让所有信他的人进入他的国度,那样的荣美家乡。
对于信主的人来说,死亡是美好的,是永恒的开始。
每天做好准备,去迎接我们的最后一天。
我们都知道主再来的日子近了。
但是谁也不知道那个日子到底是在什么时候。
有些人在恐慌,有些人在存侥幸心理说还来得及,有些人却是已然做最完善的准备,去迎接我们的阿爸天父。
每一天,都要当作是自己的最后一天,我们很可能马上就消失在这个世界却接受父的审判。
如果你没有最好准备,你用什么面对父的质问。
有时候你也会厌弃自己的某个部分,那就是你厌弃神的智慧和造你的主权。
很多人觉得自己不够美丽不够帅气,开始抱怨上帝没有给他最好的。
但是他们往往忘记了是神的创造和拣选才有了他。
神造我们是为了荣耀上帝,不是为要荣耀我们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都忘记了这一点。
你身体的每个部分全部都是神的。
当你凡事倚靠神,而不试图操控他人,强行己见或是控制大局以达到目的,你就知道自己已经向神降服了。
我们常常说自己相信神,我们也会祷告去求告神。
但是在求告以后,我们却没有相信上帝可以为我们预备,为我们祝福,而是去寻求人的帮助,或是自己去安排。
【最新】标杆人生读后感(二)在这本书的封面上印着这样一句话: 我究竟为何而活? 以前很多时候,同学之间都会这样问,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有什么意义呢?很多人也都会觉得这日子过得很无聊,很空虚,很迷茫,没有目的确实, 我究竟为何而活? 这是一个十分值得我们去好好思考的问题.在这本书中,华理克牧师告诉了我五个人生目的(我活着是要神喜乐;神要我成为他家里的人;我被造是要活像基督;我被塑造来服侍神;我被造是要履行使命).我的存在不是偶然.细细的读这句话,觉得真的很有份量.我,在这个有 60 多亿人的世界上,这么渺小,但是我的存在并不是偶然.这位全能全知的神,他在创世之先就早已经把我拣选了,他按照他的心意来造出独特的我,他定了我的出生,家庭背景,性格,所有的一切,相信这都有他美好的旨意.敬拜是一种生活方式.在第八天中写到: 敬拜不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分,而是你生命的全部. 之前我也会觉得敬拜是教会里的崇拜,但是当我读到这里的时候,我知道了敬拜是生活的全部.我可以因着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来敬拜神,荣耀神,无论是在哪里,在什么时刻都可以来敬拜神.但是神要的并不是我们表面的敬拜,他要我们全然投入的敬拜.在十三天中有这样一句话: 我们的敬拜可以不完美,却不可以不真诚. 或许我们没有好的歌喉,不能唱出优美的诗歌,但是神他看我们的内心,看我们是否真诚,是否是用心灵来敬拜他.当我想到我是否可以不去团契,自己去教会聚会这样一个问题的时候,我正好在书中看到了这句话神要我们成为他家里的人,要我们不单是一同聚会,而是要我们一同经历生命. 想到这一年在团契里,和弟兄姊妹一起成长了很多,谢谢神再一次提醒我:我的生命需要他人.我们不过是神的仆人各人按着主所交付的去工作:我栽种了种子,亚波罗又浇灌了,但使它成长的是神. 林前三 5-6 .书中从 S ( spritiual gifts )属灵恩赐. H ( heart )心. A ( abilities )才能. P ( personality )性格.E ( e_perience )经验,五个方面来告诉我神如何塑造我去事奉.我总会觉得自己没什么特长,懂的也很少,但是书中告诉我,神给我们每一个人的才能都是独特的,他不会浪费我们的才能,并且他希望我们用自己的方式,靠着他给我们的一些经验更好的用心来事奉.心态远比成就重要.书中告诉我服侍源自我们的思想,神要我们有仆人的思想.他希望我们是谦卑的,忠心的,真实的,信靠他的仆人,并是甘心乐意服侍的.看到其中有一个问题:你的时间有多少是属于神的呢?这也让我想到前面提到的:我们对一件事或一个人的重视程度,只要看我们花多少时间在这件事情或这个人上就可以知道.在这本书中,读完每一天后都会有一个思考问题,这也让我学到,要时常来思想神的话,就如书中写到的:假如我们晓得怎样忧虑,就一定懂得怎样默想.读这本>,让我更多的思想我的人生目的,人生意义,我究竟为何而活.希望自己能更好的过一个目的导向的人生.。
标杆人生读后感的人去相信主而努力,而学习。
他们的人生因为主而充实,他们的心灵不至缺乏。
死亡并不可怕,因为主曾说要让所有信他的人进入他的国度,那样的荣美家乡。
对于信主的人来说,死亡是美好的,是永恒的开始。
每天做好准备,去迎接我们的最后一天。
我们都知道主再来的日子近了。
但是谁也不知道那个日子到底是在什么时候。
有些人在恐慌,有些人在存侥幸心理说还来得及,有些人却是已然做最完善的准备,去迎接我们的阿爸天父。
每一天,都要当作是自己的最后一天,我们很可能马上就消失在这个世界却接受父的审判。
如果你没有最好准备,你用什么面对父的质问。
有时候你也会厌弃自己的某个部分,那就是你厌弃神的智慧和造你的主权。
很多人觉得自己不够美丽不够帅气,开始抱怨上帝没有给他最好的。
但是他们往往忘记了是神的创造和拣选才有了他。
神造我们是为了荣耀上帝,不是为要荣耀我们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都忘记了这一点。
你身体的每个部分全部都是神的。
当你凡事倚靠神,而不试图操控他人,强行己见或是控制大局以达到目的,你就知道自己已经向神降服了。
我们常常说自己相信神,我们也会祷告去求告神。
但是在求告以后,我们却没有相信上帝可以为我们预备,为我们祝福,而是去寻求人的帮助,或是自己去安排。
不顾自己在祈祷是所做的一切。
如果是这样,那就表示我们没有降服。
标杆人生
作者:青山
来源:《福建文学》2008年第03期
“标杆人生”是吴乃光先生的一幅大字榜书。
“标杆”二字为竖写,墨色如漆,浑厚凝重,几占满纸。
“人生”则用朱砂,轻盈洒脱,如悬挂于标杆之上。
左畔书三行行草小字,摘自《圣经·腓立比书》中圣徒保罗说的一段话:“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杆直跑,想要得到神在基督耶稣那里从上面召我来的奖赏。
”这段话,可以看成是乃光在书法艺术上不断追求的诫言。
勤奋加思考造就了乃光今天书法艺术的成就。
吴乃光先生祖籍福建连江,出生在厦门鼓浪屿。
他自幼喜爱书法,还在童蒙时期,就会用碎瓦片在自家庭院的方砖地上煞有介事地涂画,在厦门海关工作的父亲见了暗自称奇,于是注意培养他的兴趣,让他五岁描红,八岁临帖,上小学时,所有的功课均以毛笔楷书书写。
因此他十岁时就能写一手漂亮的楷书,由此打下了牢固的书法基础。
进中学后,他的书法已小有名气,曾经获得过中学生比赛一等奖。
他还得益于文化大革命时书写大字报的锻炼,那时,他几乎每天都要抄写近万字的大字报。
坚持了一年多后,他从中发现自己的书写特色并有意强化这方面的特色,甚至可以说,他今天的书法面貌,还在十八、九岁时就已经初露峥嵘。
1984年,福建省参加全国第二届书法展的作品在他供职的闽江饭店评审,他因此认识了著名书法家陈奋武先生,并拜他为师。
这是他人生也是书法艺术的一个新起点。
乃光勤研颜赵诸体,于孙过庭的《书谱》和郑文公碑尤有心得,而对于“圆笔极轨”之称的郑碑临摹不下百遍。
他还受到近代书画大家丰子恺的影响,注重运笔的气势和内敛精神。
经过多年刻苦砺磨,其书法自成体系,尤善大字榜书。
乃光的书法语言,充满力度,沉着痛快,雄浑洒脱,具有刚健的骨架和豪放的气势。
乃光说,其实这些年他一直在调整自己,从创作心态到表现手法,都有一个渐变的过程,以期日臻完善。
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中期是乃光艺术的爆发期,他的作品连续五年入选全国书法展以及一、二、三届全国楹联书法展等全国性大展,并被聘为全国中青年书法新人展、楹联书法展评委。
仅仅用了八年时间,他便从一个普通的书法爱好者成为一个知名书法家。
他的名气越来越大,此时难免有些心浮气躁,表现在书法上则是过于强调用笔的力度,字体虽挺拔放纵,却有些剑拔弩张。
1998年一场大病之后,乃光仿佛换了一个人,他戒了酒,也不再张扬,于人对事更宽容、更豁达了。
而在书法艺术上,他获得新的感恬,由刚劲转而往圆润方面发展,近几年则更讲求手指头上的功夫。
他珍视自己在创作时每一个细微的感觉,无论一点一画、一顿一挫,都反复揣摩,其用笔从不草率敷衍,而是极尽用心。
汉代书法家蔡邕曾说过:“书有二法,一日疾,二日涩,得疾涩二法,书妙尽矣。
”观乃光作书,有时笔奔如飞,势不可遏;有时沉凝若思,宽博宕逸。
或敛或纵,或藏或露,都随笔势而异,曲尽其妙。
“赤壁怀古”是一幅大字榜书,也是乃光近期书法的代表作品,气势宽广,意态沉雄。
一尺见方的朱色大字,方圆曲直,使转自如,深厚中见飞动,圆转中带劲健。
下方则录苏轼“念奴娇”词全首百字,欹正相错,参差变化,自然生动。
而笔意循环相连,使人感到气韵的川流不息。
“圣洁国度”则是另一种气象。
四个大字用朱砂分列四角,正中墨写彼得的一段话,浓墨与朱砂一纸,互为映衬,笔墨意趣,透出纸背,构筑了一个纯美和谐的艺术境界。
以朱砂入字,常见于宫廷御批。
吴乃光是在一次书法展上,看到有人以朱砂调色写成边款,而得到启发。
于是他大胆地以朱砂人字,这形成了他书法创作的又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