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主要途径之我见
- 格式:pdf
- 大小:191.56 KB
- 文档页数:2
浅谈小学德育的有效途径高邮市营南小学胡锦涛总书记在《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讲话中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
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增强学生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要激发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要形成全社会推进素质教育的强大合力和良好环境。
”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决定着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它又渗透在整个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之中,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为德育主阵地之一的学校在德育过程中担负着重大责任,应“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抓紧抓实,常抓不懈。
学校应尽量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把德育落到实处。
本文结合着我校的德育实践和自己的理论学习,就实施德育的途径,简明阐述。
一、通过品德课教学这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思想品德以一定社会意识和道德规范为内容,植根于社会经济关系中,受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随着经济制度的变化而变化。
小学品德课的性质决定了该学科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主要是训练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学科,它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儿童和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打好基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向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
教学的目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及行为习惯,为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奠定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素质基础。
浅谈新形势下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之我见【关键词】新形势;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面对新形势,必须更新德育内容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应引导学生建立既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精神,又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体现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价值观念,同时还包含全球共同的价值观念的基本价值体系,在德育内容上突出主导方向,从而增强他们抵制大众传媒和网络及其他社会不良思想等的负面影响的免疫力。
首先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弘扬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并立足于实践和行动,并不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其次是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围绕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念这一核心价值观念,树立诚实、守信、公正、关爱、宽容、尊重、平等、合作和责任感等基本价值观念。
第三是突出面向!”世纪全球共同的教育主题:学会关心。
小学生学会关心主要是关心健康、关心学习、关心环境、关心自己、关心周围的人和事。
通过引导学生学会关心,拓宽学生的伦理视野,培养学生的仁爱精神和责任意识。
1 制定学校德育工作中、长期规划学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阵地,中小学是教育的基础、是学生形成良好品质的重要时期,每所学校必须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学校工作的整体规划,科学部署,精心安排,要像抓智育那样抓德育,以达到为祖国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有用之才的教育目的。
学校是按照一定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年轻一代进行培养教育的场所。
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是学校教育永恒的主题,每所学校在整体发展上,一般都要制定学校在未来三至五年发展规划,比如校舍的新建和改造、购置教学仪器设备、配备课桌椅、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成绩的改进等,但很少有学校制定学校德育工作规划。
大家经常听到的是老师们叫苦:“现在的学生不听话,现在的学生不好管”。
却很少有人分析不听话、不好管的原因。
我认为,造成这种局面除社会因素外,关键是学校对德育工作不够重视。
小学学校德育工作之我见江泽民主席曾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
”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的学校德育的现状与时代赋予教育的德育工作任务不相适应。
那么,我们怎样面向世界,面向社会,面向新形势下的学生,开展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呢?一、深入调查充分了解本校学生状况学生是我们实施德育的主体,我们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现状,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我校是粤西北的一所山区小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人口流动性日益扩大,造成学校生源日益复杂。
因此,我校对全校学生进行了调查,分门别类地做好了(注:“外来生”指非原居民,指近三年因父母双双外出打工而把子女寄住亲戚家的外镇或外乡学生以及邻近镇、乡就近入学的学生。
“留守生”指父母双双外出打工只留下子女在家乡生活的学生。
特殊家庭学生指单亲家庭子女、孤儿。
)在连续三年的调查中,我们发现留守学生的人数随逐年上升的趋势,从2008年的调查情况看,留守学生占有较重的比例。
我们就此展开追踪调查,发现留守学生的整体素质普遍较低,这些学生的父母由于长年累月外出打工,只留下子女在家,或留给老人家照看,或年内只回来那么三两天,或干脆只留子女独自在家,定时寄一定的生活费回来,从不过问子女的学习成绩和行为情况,使得这部分学生缺乏应有的约束和正确的引导教育,造成留守学生的纪律、品德和卫生意识淡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较差,金钱意识较重,变得贪玩、任性、自私、虚荣。
有的学生受到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甚至放任自流,聊事斗非,拉帮结派等。
二、开展创造性德育活动强化德育环节深化德育实效我校针对“留守生”较多的实际情况,以此作为突破口,开展德育专题研究,以学生为主体,营造平等、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由传统的被动教育为开放型的主体教育,通过几年探索实践,我校的主要做法有如下几点:(一)、成立专题研究小组。
小学德育主要途径之我见素质教育强调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并将“德”放在首位。
学校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起点。
一、红旗班队评比,变“外压”为“内化”德育重在“教养”,要从点点滴滴做起,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不是一次教育就可以奏效的。
叶圣陶说:“改掉学生身上的一个坏习惯,在一开始都要以一定的压力来强制。
”因此,量化管理就要充分利用“外压”,使学生从不自觉到自觉,最终变“外压”为“内化”,让学生做到自我管理,从《学生守则》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从整体着眼,从细处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校地处比较偏远的山区农村小学,学生个人的道德素质参差不齐。
学校针对这种情况制定了“蓝天下我们一起长大”绿色文明主题活动评比,每周都有轮值教师和学生对全校的班级纪律、班级卫生、文明礼仪等方面进行检查评比。
对纪律卫生,文明礼仪做的不够好的班级和学生个人,给予扣分处理,对拾金不昧、乐于助人的给予加分奖励,并对红旗班队给予不同层次的物质和荣誉奖励,每周一次,在大会上公布。
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德育养成,时间久了,从不懂事的小学生都发展成了讲文明礼貌、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合格的小学生了,学生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养成了良好的道德素养。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1. 爱国主义教育。
(1)学校德育处认真抓好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爱党精神。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和精神风貌,直接关系到今后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
如今,小学生正处在学文化、长身体、立志向的关键时期,在不断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的同时,还要努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开展好“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
德育在小学语文课堂实施之我见【摘要】小学生作为祖国花朵、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建设祖国的伟大使命,他们的教育质量、教育水平对祖国将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思想品德育教育则是小学教学中的重要方面,对教育质量与水平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德育;爱国主义情感;伦理亲情;关爱;热爱劳动人民《小学德育纲要》指出:小学德育即学校对小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它属于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奠基工程,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标志。
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和学习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它各育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
小学生作为祖国花朵、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建设祖国的伟大使命,他们的教育质量、教育水平对祖国将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思想品德育教育则是小学教学中的重要方面,对教育质量与水平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因此,在小学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做好相关知识的传授工作,同时也要注重德育。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德育,德育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占有越来越重的分量,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方方面面更应该渗透着德育。
没有德育的语文教学就好像没有灯塔的港口,就好像没有航标的河流。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该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下面浅谈六点:一、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朴素、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
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一直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
“我不要你们的钱,不许你们侮辱了我的祖国!”大义凛然的意大利爱国少年。
“一定要回到自己的祖国去!”的钱学森夫妇,为了报效祖国,冲破了重重阻挠和名利的诱惑,终于回到了自己的祖国。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人临死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天动地,催人泪下。
浅谈小学德育的有效途径揭阳空港经济区塘埔小学陈浩源教育家赫尔巴德曾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只是没有目的的手段,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失去了手段和目的”。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
小学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与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而数学教学中在知识传授和实施德育教育,都必须充分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教学内容,通过数据、图表、练习和实践活动等途径有机地进行渗透。
这样,学生才能在获取有效知识、发展自身能力的同时,受到生动而自然的思想教育,收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但数学教学中的思品教育,毕竟不同于思品课,如何在小学数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呢? 对此,结合本人几年的数学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认识。
1、数学数据的渗透。
数学是一门数据科学,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数据渗透德育。
如:在三年级数学《年、月、日》的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_年_月_日,到_年_月_日正好成立100周年。
教学时,教师适当讲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和历史使命感,教育学生好好学习,为祖国发展而努力。
通过《年、月、日》,我还设计了这样的环节:你知道爸爸和妈妈的生日吗?你准备怎样为爸爸和妈妈过生日?你能永远记住他们的生日吗?通过这一活动,从而教育学生要热爱家庭、热爱父母。
我们可抓住重大节日,在庆祝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教育。
每年的“母亲节”、“五一”劳动节、“七一”建党节、“教师节”、“十一”国庆节等节日都是进行诚信、孝道、感恩、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时机。
如:我们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可以介绍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和生产建设中的作用;在教学时,当有学生说出“爸妈工作挣钱不容易,所以我不乱花钱”时,适时加以激励及教育,希望全班同学在平时的生活中都能做到勤俭节约,合理使用人民币。
2、几何图表的渗透。
运用数学图表时进行思想教育,形象、直观,最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如:在教学条形统计图时,我让学生把本班期中考试成绩制成统计表,并算出平均分。
加强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之我见目前,就广西农村地区而言,中小学素质教育正在稳步推进,但是,由于经济社会正面临重要的转折时期,大量涌人的外来思想文化、急剧转型的社会环境、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外出打工人口加大以及对青少年一代教育的缺失等等,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因此,加强农村中小学的德育工作十分紧迫。
一、农村中小学校的德育现状(一)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脱节。
当前,社会转型期各种复杂而深刻的社会矛盾影响着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给学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农村涉黄、涉赌、涉毒的现象屡禁不止,金钱至上、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的影响,使不少学生无心学习、追求享受。
有的学生讲时髦,留长发、穿奇装异服,迷失自我,不知道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人生观在部分青少年的意识中已经日渐淡漠。
有的学生甚至被社会不法分子迷惑,参与偷盗、欺诈、抢劫活动,少年儿童犯罪率升高,学生的辍学也呈增多的趋势。
社会环境既是一个广阔的教育场所,又是个大染缸,各种各样的信息都能通过不同渠道进入,不可避免地存在不良的文化氛围。
目前社会上的道德失范,社会诚信出现危机,黄赌毒沉渣泛起,淫秽书刊、黄色光盘、电脑网络中的黄色站点和网页等成了毒害青少年的精神鸦片。
电脑游戏、网络游戏也使青少年迷恋。
卡拉OK包房、舞厅成为一些意志薄弱的青少年堕落的温床。
这些都不同程度地侵蚀着我们的青少年。
它们潜移默化地影响、间接腐蚀着孩子们的灵魂。
于是,在群众中出现了“苦口婆心教五天,一到双休全忘光”、“校内学雷锋,社会一场空”、“校内教育用半天,不如校外一支烟”这样的民谣。
现在城镇大街小巷“红、黑”网吧到处可见。
虽然门前挂着文化、公安等部门的警示牌——“未成年人免进”,可是网吧里却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未成年人!家庭是人形成思想和成长过程的第一步,这一步是否走好关系着人的一生。
然而,农村中有些家长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教育比较随意,缺乏科学性,溺爱、娇惯,一味迁就者有之;简单粗暴、棍棒教育者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