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卡马西平抗癫痫药物所致药疹与HLA-B1502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2.48 KB
- 文档页数:2
临床经验抗癫痫药物致迟发过敏性药疹三例董维佳刘玉玺抗癫痫药物引起的药疹报道已屡见不鲜,卡马西平、奥卡西平作为一线抗癫痫药物是复杂部分性发作的首选。
这两种药物均可引起药疹,重型药疹可引起严重的皮肤损害且伴肝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甚至死亡。
2000年我们曾报道了6例重型卡马西平高度敏感综合征[1],服药后其首次出现皮疹的时间在8~28d 。
目前收集到的国内外文献出疹潜伏期最长者53~63d [2-3]。
尚未有服药后3~6个月才出疹的报道。
近3年来我们收集了3例迟发药物过敏性药疹,其出疹的潜伏期最长达半年,现将资料整理如下。
一、临床资料例1:女,30岁,临床资料确诊为症状性癫痫(复杂部分性发作)。
既往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口服卡马西平起始剂量为01g/d ,血药谷浓度为41g /m ,l 未全控制发作。
第3周加量至05g/d ,血药谷浓度为7g /m ,l 发作被完全控制。
服药187d 时,患者在无任何诱因的情况下出现药疹,开始仅见双前臂、胸背部等散在丘疹,皮肤科会诊未确诊,嘱继续观察。
9d 后皮疹加重。
查体见颜面部、躯干四肢有针尖到绿豆大小红色丘疹,周围皮肤有轻微红色充血,压之褪色,呈全身分布,以胸背及四肢内侧面为重,有轻度瘙痒感,不伴发热及其他症状。
入院后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嗜酸细胞、EB 病毒抗体、心电图等均在正常范围。
与皮肤科讨论后认为可能为卡马西平致迟发药物过敏性药疹,嘱其停药,改用托吡酯200m g/d ,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注射液20m g/d ,皮疹于第3天减退,第9天好转出院。
出院后半个月患者虽未有癫痫发作,但因服用托吡酯后食欲欠佳,并认为药费太贵,自行又服用原剂量的卡马西平,服药后第2天即见皮疹,此次皮疹出现迅速,从出现皮疹到就诊仅6h ,即见胸背四肢均有分布不均的红色丘疹,未伴有发热及其他不适。
遂给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注射液5m g/d ,口服抗组胺药物西替利嗪10m g/d 治疗,第3天皮疹消退。
卡马西平导致药物性皮炎22例临床分析李春明;刘炎斌;刘藕根;姜美英;刘志刚;张颖鹏【摘要】目的探讨卡马西平导致药物性皮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以供参考.方法对我科2011年6月-2018年3月的22例卡马西平导致药物性皮炎的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患者中重症药疹11例.原发病为癫痫10例.潜伏期平均17.2d.表现为多形红斑型(41%)和发疹型(31.8%)最常见.实验室检查中白细胞异常、肝功能异常和血肌酶异常最常见.经糖皮质激素、护肝、抗感染及局部护理支持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治愈.结论卡马西平导致药疹具有潜伏期长、发热、口腔黏膜受累及肝脏损害常见等特点,早期足量糖皮质激素和局部护理是治疗的关键.【期刊名称】《江西医药》【年(卷),期】2018(053)009【总页数】2页(P1002-1003)【关键词】卡马西平;药物性皮炎;临床分析【作者】李春明;刘炎斌;刘藕根;姜美英;刘志刚;张颖鹏【作者单位】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昌 330006;江西省高安市皮肤病院,高安330800;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昌 330006;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昌330006;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昌 330006;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昌3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8.2卡马西平属于三环类抗惊厥剂,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癫痫、外周神经痛、躁狂症和精神分裂症等多种疾病,近年来也应用于术后预防癫痫。
随着卡马西平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不良反应报道也逐渐增多,特别是重症药疹,虽然罕见,但严重时可危及多个系统,甚至危及生命。
药物性皮炎,又称为药疹,是指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吸入、栓剂、外用药物吸收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反应。
本文对我科近7年来卡马西平所致药疹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认识该药导致药疹的发病特点及治疗措施,为临床合理使用卡马西平、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DRESS研究进展陈平姣;李常兴;徐晓;曾抗;张锡宝【摘要】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系统症状的药疹(DRESS),也被称为药物介导的迟发性多器官超敏反应综合征(DIDMOHS)、药物介导的超敏反应综合征(DIHS),是一种具有潜在致命性的药物超敏反应,其特征为皮疹、发烧、淋巴结肿大、血液异常、内脏表现.抗惊厥药,如卡马西平、苯妥英钠、拉莫三嗪、苯巴比妥,以及别嘌呤醇与磺胺类,则是最常见的DRESS诱因.药物解毒作用受损和疱疹病毒激活在DRESS发病中起着关键作用.单倍型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也发挥作用.早期皮肤表现一般包括麻疹爆发,其特点为弥漫性红斑性瘙痒斑,遍及面部、上部躯干、上肢,后期延及下肢.其特征是快速的融合与进展.DRESS常常涉及淋巴、血液、肝系统.肾、肺、心脏功能障碍可能也会受到牵连.【期刊名称】《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年(卷),期】2017(024)005【总页数】4页(P356-359)【关键词】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系统症状的药疹;发病机制;治疗【作者】陈平姣;李常兴;徐晓;曾抗;张锡宝【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皮肤科,广东广州510515;东莞市第六人民医院,广东东莞523008;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广东广州510095;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皮肤科,广东广州510515;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广东广州51009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8.25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系统症状的药疹(drug reaction with eosinophilia and systemic symptoms,DRESS),又称为药物介导的超敏反应综合征(drug-induced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DIHS)、药物介导的迟发性多器官超敏反应综合征(drug-induced delayed multi-organ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DIDMOHS),是一种具有潜在致命性的药物超敏反应,其特征为皮疹、发烧、淋巴结肿大、血液异常、内脏表现。
加巴喷丁和普瑞巴林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病例分析及讨论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又称为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系统症状的药疹,是具有发热、皮疹及内脏损害三联征的急性严重性药物不良反应,相关的常见药物包括抗病毒药、抗惊厥药和抗结核药物。
DIHS 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皮疹和内脏损害,脏器受累多以肝脏为主、肾脏次之。
DIHS早期主要出现发热、皮疹、颜面部血管源性水肿和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等症状。
对于DIHS 的临床诊断目前最常采用的诊断标准是由日本药物评估小组于2007 年制定的诊断标准。
加巴喷丁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类似物,目前被用于糖尿病性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
普瑞巴林和加巴喷丁同为GABA 类似物,具有抗惊厥、镇痛和抗焦虑作用。
目前加巴喷丁和普瑞巴林均为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指南推荐一线用药,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
一般资料病例女性,73 岁,因“右侧胸背部带状疱疹并疼痛 2 个月,全身皮疹20 天”于2022-08-01 入院。
病人自诉2 个月前出现右胸背部带状疱疹感染发作,并在相应皮损区域内出现烧灼样疼痛、针刺样疼痛,不伴头晕头痛、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寒战发热、四肢乏力等。
不放射至皮损区域外的其他部位。
疼痛呈持续发作,无明显昼夜规律,夜间疼痛发作影响睡眠。
曾在外院住院诊治,诊断为“带状疱疹神经痛”,经抗病毒(具体药物不祥)、甲钴胺营养神经、加巴喷丁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等药物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20 天前出现全身皮疹,伴散在水疱及皮肤剥脱,不伴瘙痒,外院就诊,予用药治疗后稍好转。
现为进一步入院诊治,门诊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收住入院。
病人否认过敏史,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肝肾疾病病史。
入院时主诉为右侧胸背部持续性烧灼样疼痛、针刺样疼痛。
入院查体:体温:39.0℃,脉搏:112次/分,呼吸:21 次/分,血压:137/70 mmHg。
神志清楚,头颈躯干四肢可见多发鲜红色皮疹,两侧腋窝、颈部淋巴结扪及肿大。
警惕抗癫痫药物引起的药疹相关问题解答1.什么是药疹?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是患者口服、外用和注射药物后的皮肤黏膜炎症反应,是过敏反应的最常见类型,几乎所有的药物都有可能引起药疹,在日常用药中被大家所熟知的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有碘胺类、青霉素、头孢类、各种疫苗等,为了避免严重的过敏反应,一些药物使用前还需要进行皮试。
大多数药疹一般发生在接受药物治疗后的7~10天,如果以前曾接受过同种或同类结构的药物,最快可以在数小时或1~2天内迅速出现。
常见的药疹皮肤表现主要有以下类型:发疹性药疹、荨麻疹样药疹、剥脱性皮炎、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多形性红斑、药物高敏综合征、紫癜型、血管炎型、痤疮样疹等。
2.抗癫痫药物导致的药疹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患,一般需要长期、规律地服用抗癫痫药物,很多患者需要服用2种以上的药物,并且由于疗效、副作用等原因,在抗癫痫药物使用过程中会更换多种药物。
在服用抗癫痫药物的过程中,也需要警惕药疹的发生。
传统的抗癫痫药物(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和新型抗癫痫药物(拉莫三嗪、奥卡西平)同属含芳香环抗癫痫药物。
药疹是抗癫痫药物特别是含有芳香环基团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之一,药疹的潜伏期一般在服药后2~30天,以5天和14天为多,大多表现为肢体、躯干和/或面部出现斑疹、斑丘疹,伴或不伴瘙痒,严重者可发生多形性红斑、Stevens-Johnson综合征(累及皮肤和黏膜的急性水疱样病变)及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在所有抗癫痫药物中,以卡马西平、拉莫三嗪的药疹发生率较高,而丙戊酸钠、托吡酯的药疹发生率较低。
轻型药疹主要为麻疹样药疹,表现为散在的红色、针帽至米粒大斑疹,对称分布,主要分布在躯干,多见于卡马西平、拉莫三嗪和苯妥英钠;少数为多形红斑型药诊,表现为豌豆至蚕豆大小的圆形或椭圆形红色斑疹,边界清楚、对称分布,以躯干和四肢伸侧为主,多见于苯巴比妥和苯妥英钠,轻型药疹不合并脏器的功能损害。
重症药疹的早期症状与轻型药疹的相似,大多因为患者在出现药疹后没有及时停用致敏的抗癫痫药,导致皮疹进行性加重,出现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表现为皮疹融合后出现松弛性水疱,尼氏征阳性(棘层细胞松解现象检查法,皮肤科常用的体格检查方法,用于检查水疱和大疱的位置在表皮内还是在表皮下),累及黏膜;或出现重型多形红斑型药疹或麻疹样药疹,表现为皮疹融合,大多合并感染和肝、肾功能损害,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
美国警告含HLA-B*1502基因患者服用卡马西平更易发生严重皮肤反应2008-02-20 00:00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关于卡马西平的安全性信息,信息称,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会引起危险的甚至致命的皮肤反应(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症),尤其在含人白细胞抗原等位基因HLA-B*1502的患者中更容易发生。
在美国,卡马西平用于治疗癫痫、躁狂/抑郁症和神经病理性疼痛。
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Stevens Johnson syndrome,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是严重的皮肤和粘膜反应,可导致永久性残疾甚至致命。
卡马西平导致SJS/TEN的几率很低,在白种人国家进行的针对卡马西平导致SJS/TEN的整体评估显示,SJS/TEN发生率只有万分之一至万分之六。
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卡马西平制药商收到的上市药品不良事件报告显示,一些亚洲国家出现SJS/TEN的概率大约要高出10倍。
台湾、欧洲和香港的研究显示,SJS/TEN风险的增加与HLA-B*1502有关。
几乎仅亚洲血统患者携带HLA-B*1502等位基因,包括南亚的印度人。
HLA-B*1502可以通过遗传测试检测。
携带HLA-B*1502基因的患者在开始使用卡马西平治疗之前,应进行HLA-B*1502等位基因检测,如经检测结果呈阳性,则不宜使用卡马西平,除非药品的预期收益明显大于严重皮肤反应风险的增加。
服用卡马西平长达数月而未出现皮肤反应的患者因卡马西平引起SJS/TEN的风险较低,包括HLA-B *1502阳性携带患者。
关于SJS/TEN的信息以及指导高危人群接受HLA-B*1502等位基因测试的信息已经添加入现有的黑框警告以及药品说明书的“警告”、“实验检验”和“不良反应”部分。
FDA建议医生开具卡马西平(包括卡马西平同类药品)处方时应充分了解药品说明书和更新后的黑框警告中的信息。
2021执业药师《药二》历年经典考题:抗癫痫药【知识点回顾】抗癫痫药(AEDs)是可以消除或减轻癫痫发作频率的药物,即消除或减轻大脑对各种导致发作的刺激的反应。
主要的抗癫痫药物在结上分传统 AEDs和新型 AEDs。
从结构上分为二苯并氮草类、乙内酰脲类、巴比妥类、苯二氮章类、脂肪酸衍生物及其他抗癫痫药。
【代表药品】卡马西平:【适应证】用于治疗癫痫、躁狂症、三叉神经痛、神经源性尿崩症、糖尿病神经病变引起的疼痛;预防或治疗躁狂-抑郁症。
妊娠期妇女慎用;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
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监测全血细胞计数及进行血清铁检查。
苯妥英钠:【适应证】用于治疗强直-阵挛性发作、单纯及复杂部分性发作、继发性全面发作和癫痫持续状态;可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隐性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发作性舞蹈手足徐动症、发作性控制障碍、肌强直症及三环类抗抑郁药过量时心脏传导障碍等;也适用于洋地黄中毒所致的室性及室上性心律失常。
嗜酒、贫血、心血管病、糖尿病、肝肾功能损害、甲状腺功能异常者慎用。
用药期间须监测血常规、肝功能、血钙、脑电图和甲状腺功能等,静脉使用本品时应进行持续的心电图、血压监测。
丙戊酸钠:【适应证】用于各种类型的癫痫,包括全身性强直-阵挛性发作及部分性发作;尚可用于双相情感障碍相关的躁狂发作。
肝病或明显肝功能损害者禁用;肾功能不全者需减少剂量,且应根据临床监测调整剂量。
与具有肝毒性的药物合用,可增强肝毒性,应避免合用,有肝病病史者应用丙戊酸钠需经常检测肝功能。
【历年经典考题】(2016年考题)可抑制γ-氨基丁酸(GABA)降解或促进其合成的抗癫痫药是( )。
A.卡马西平B.苯妥英钠C.地西泮D.苯巴比妥E. 丙戊酸钠收起答案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脂肪酸类抗癫痫药,本类药的抗癫痫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为抑制GABA的降解或促进其合成,从而增加脑内GABA浓度,促使Cl-内流,使胞膜的超极化稳定,达到抗癫痫作用。
代表药物丙戊酸钠。
卡马西平在临床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卡马西平在临床治疗中引发的常见不良反应。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应用卡马西平临床治疗中60例患者不良反应的特征。
结果:上述患者服用卡马西平出现的不良反应有药疹、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的损害,其中药疹的发生率最高,达43.33%,明显高于其它系统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卡马西平在临床治疗精神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有着显著疗效,但是仍存在药疹、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损害等不良反应,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在使用该药时须谨慎,对服用该药患者严密观察。
关键词:回顾性分析;卡马西平;不良反应卡马西平属于钠通道阻滞剂,能够使动作电位兴奋期延长,因此能够抑制丘脑腹前核到额叶的神经兴奋传递,广泛应用于精神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1],而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关于该药不良反应报道也不断增多,在临床中常出现药疹、血液系统损害、神经系统损害、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的报道[2]。
因此,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三年间服用卡马西平治疗后出现不良反映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不良反应特征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来源于2012年6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给予卡马西平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60例患者。
60例不良反应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34例,年龄在43-76岁之间,平均年龄54.3±4.9岁。
其中原发性癫痫患者20例,精神性疾病患者21例、三叉神经痛患者15例、面神经痛患者4例。
上述患者在住院期间均经各项临床检查得到确诊,均无肝肾功能障碍,均无皮肤及血液系统疾病。
1.2 方法回顾性分析上述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应用卡马西平治疗后的主要不良反应的情况,制作表格,进行分类、总结。
1.3 统计学处理使用Microsoft2007版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归纳统计,用SPSS 17.0 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或X2检验对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在本次研究中,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感冒类中药在临床中的应用与发展1CDDEB 6 BBBCC11BBBDE 16BEBAE 21D生活方式疾病1CADAA 6BDAAD 11DDBAC 16ACBCA 21DACAD 26BBAAD 31AAD营养与疾病1、BCCBC 6、DCBDA 11CDAAA 16DBDBA 21BCABC 26ABBDB 31CBB医药工作者职场压力与心理调试1ACBBA 6CADDA 11ADADC 16ACDDD 21BCACD 26DDCBD 31CAD药用辅料的发展和应用1CBABC 6BABAD 11CCBCB 16DC 多选1\ABCD 2 ABCD3ABCD解读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D 2A 多选1AC 2ABC 3BCD 4ABC 5ABCD 6ABCD 7ABD自身免疫病及其实验室检查1BACBA 6CDCAC 11BCA姜黄素、原花青素等多酚类化合物抗抑郁药1BCBCB 6CDBBD 11BCACB 16CDBCD 21CADAA 26DADAB体内药物分析试题一.单选题药物的药理作用强度与下列哪一项有关()A、血浆药物浓度B、药物剂型C、服药量D、药物代谢速率请选择 A B C D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血药浓度的因素有机体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等,下列哪一项属于机体因素()A、药物剂型B、烟酒 C、遗传 D、营养状况请选择 A B C D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DM的意思是指()A、临床监护B、种药物代谢酶C、相对标准差D、治疗药物监测请选择 A B C D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体内药物分析的特点()A、被测物不稳定B、药物浓度低C、样品的易变性D、干扰多请选择 A B C D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内药物分析最主要的任务是()A、微量杂质测定B、分析方法学研究C、新药质量标准研究D、内源性物质测定请选择 A B C D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定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时应注意什么问题()A、测定治疗量时的结合率B、应采用超滤法测定C、体内外测定相结合D、测定高中低浓度的结合率请选择 A B C D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定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常用方法()A、毛细管电泳法B、免疫测定法C、酶法D、平衡透析法请选择 A B C D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药物氧化代谢的主要酶是()A、葡醛酸转移酶B、脱氢酶C、细胞色素P450D、歧化酶请选择 A B C D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药物二相代谢酶的是()A、水解酶 B 、酯酶C、葡醛酸转移酶 D、细胞色素P450请选择 A B C D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机体采集的血液加抗凝剂经离心后得到的上层清液称为()A、血浆B、血清C、血球D、血样请选择 A B C D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药物的冷冻贮存是指()A、4~8℃B、-20℃以下C、-18℃以下D、0~4℃请选择 A B C D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药动学测定中的血样采样应不少于12个点,要求持续到()半衰期A、5个B、3~5个C、4~6个D、6个以上请选择 A B C D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尿样的采集一般为()A、服药后8hB、服药后2~12hC、服药后24hD、服药后一定时间内总量请选择 A B C D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蛋白的方法有蛋白质沉淀法和酶消化法,下列哪一项不是蛋白质沉淀剂()A、三氯乙酸B、甲醇C、水D、硫酸铵请选择 A B C D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解药物的二相代谢物(缀合物)的专属方法是()A 、酶水解B、碱水解C、溶剂解 D、酸水解请选择 A B C D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取尿中某一碱性药物(pKa7.8),欲使99%的药物能被有机溶剂提取,尿样pH应调节至()A、5.8或以下B、9.8或以上C、4.8或以下D、8.8或以上请选择 A B C D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取尿中某一弱酸性药物(pKa5.8),尿样pH接近5.8,此时该药物主要以何种形式存在()A、成盐形式 B、游离和解离各约一半 C、游离酸 D、解离形式请选择 A B C D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液-液提取的最主要因素是( )A、离子强度B、溶剂量C、水相pHD、提取次数请选择 A B C D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液-固提取的主要因素除样品装载量外,还有( )A、水相pHB、提取溶剂C、固定相量D、洗脱液流速请选择 A B C D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生物样品测定方法准确度的是()A、回收率B、定量限C、精密度D、线性范围请选择 A B C D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生物介质中药物最低可测度的是()A、线性范围B、定量限C、检测限D、可信限请选择 A B C D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方法学研究中要求考察稳定性,以下内容中哪一项不属于稳定性试验内容( )A、长期贮存稳定性B、短期室温稳定性C、冷冻-解冻稳定性D、流动相稳定性请选择 A B C D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样品中含有其他共存物质时该法能定量测定被测物的能力的是()A、精密度B、准确性C、相关性D、选择性请选择 A B C D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体内药物分析中,方法的专属性主要考察()A、相关物质B、内标物C、内源性物质D、降解物请选择 A B C D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分析方法精密度的常用参数是相对标准偏差,其英文缩写为()A、CVB、RSDC、SDD、LOD请选择 A B C D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Van Deemeter方程式(H=A+B/m+Cm)中,C是指()A、传质阻抗B、纵向扩散C、线流速D、样品极性请选择 A B C D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相色谱进样室温度一般要求()A、低于柱温B、不低于样品沸点10°CC、不低于250°CD、高于被测物沸点请选择 A B C D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相色谱检测室温度通常设定为()A、等于柱温B、150~180°CC、不低于100°CD、250~350°C请选择 A B C D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相色谱法用于体内药物定量测定一般采用()A、外标法B、内标法C、标准加入法D、归一化法请选择 A B C D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反相HPLC中,增加流动相中甲醇含量()A、被测物保留时间延长B、被测物保留时间变短C、被测物峰形改善D、流动相极性增加请选择 A B C D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列试剂中常用来调节HPLC流动相pH的是()A、磷酸及其盐类B、盐酸C、稀硫酸D、碳酸钠请选择 A B C D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用来判别色谱峰纯度的高效液相检测器是()A、电化学B、蒸发光散射C、二极管阵列D、电子捕获请选择 A B C D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蒸发光散射检测器主要用于()的检测A、挥发性物质B、有紫外吸收的物质C、无紫外吸收的物质D、极性物质请选择 A B C D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色谱定量分析中,采用内标法的目的是()A、提高灵敏度B、改善分离度C、增加选择性D、改善精密度请选择 A B C D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列哪一项不是放射免疫分析中分离结合与游离标记物的方法()A、双抗体法B、LC/MS法C、吸附法D、沉淀法请选择 A B C D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鉴定抗血清的指标有特异性、活度和()A、稀释度B、亲和性C、活度D、滴度请选择 A B C D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免疫分析中基本试剂包括特异性抗体、标记抗原和()A、标准抗原B、人工抗原C、免疫原D、同位素请选择 A B C D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所用的标记物是()A、荧光物质B、过度元素C、镧系元素D、酶底物请选择 A B C D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质联用仪中接口的作用是()A、连接作用B、使压力匹配与组分浓缩C、除去载气与样品电离D、离子化请选择 A B C D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质谱仪的基本部件有离子源、检测器和()A、色谱柱B、接口C、真空泵D、质量分析器请选择 A B C D E答案:ACDBBCDCCBDCBCAACADDBDDCBADCBDACCCBACCBD这是我自己做的答案,请会做的同行把答案改正过来,我这份答案提交得了62分,PBL学习方法在以病人为中心药学服务中的应用试题一.单选题1.以下描述错误的是A.阿昔洛韦半衰期短,因此需要一天多次给药B.阿昔洛韦片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时,一天用药一次即可C.华法林液体制剂的开发有临床价值D.华法林的剂量需要个体化调整请选择 A B C D E2.以下描述错误的是A.ADR是药品不良反应的英文首字母缩写B.PBL是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方法的英文首字母缩写C.CYP2C9是一种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D.克拉霉素缓释片与阿托伐他汀不存在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请选择 A B C D E3.以下描述错误的是A.幽门螺杆菌耐药问题较为突出,临床选药需要仔细考量B.适应证以外用法都是错误的,应该坚决予以拦截C.按照可信程度,循证医学证据分为五级。
抗癫痫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与不良反应吴冬燕;朱国行【摘要】抗癫痫药物按作用机制可分为膜稳定剂、减少神经递质释放的药物、提高γ-氨基丁酸能的药物和其他4类。
许多抗癫痫药物的作用机制复杂,致使临床中治疗药物的选择及其不良反应均存在不确定性。
有些抗癫痫药物有肝酶诱导或抑制作用,故在多药联合治疗或与其他药物合并使用时的代谢速率发生改变。
临床上应注意抗癫痫药物的非特异性不良反应,如困倦、头晕等;也应注意各种抗癫痫药物治疗的比较严重的特异性不良反应,如拉莫三嗪可引起严重皮疹、卡马西平会引起白细胞计数降低等。
%According to drug mechanism, antiepileptic drug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membrane stabilization, reducing neurotransmitters release, increasing γ-aminobutyric acid mediated inhibition, and the others. Many antiepileptic drugs have more than one mechanism, leading to the uncertainty of drug selection and adverse effects. Some antiepileptic drugs are liver enzyme inducers or inhibitors, resulting in changes in the metabolism, when used in multiple treatment or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drugs. Antiepileptic drugs have not only non-speciifc side effects such as drowsiness and dizziness, but also a variety of speciifc serious adverse effects such as severe rashes caused by lamotrigine and leukopenia caused by carbamazepine.【期刊名称】《上海医药》【年(卷),期】2015(000)009【总页数】5页(P3-7)【关键词】癫痫;抗癫痫药物;作用机制;不良反应【作者】吴冬燕;朱国行【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上海 20004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上海 20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1.6吴冬燕*朱国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上海 200040)Classification, mechanism and adverse effects of antiepileptic drugsWU Dongyan*, ZHU Guoxing**(Department of Neurology, Hua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40, China)抗癫痫药物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各异,且人们对其临床效用和作用机制之间的相互关系还不完全了解,有些作用机制相似的抗癫痫药物的临床效用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非卡马西平抗癫痫药物所致药疹与HLA-B*1502基因的相关性研
究
研究背景:癫痫(Epilepsy)是儿童时期较为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慢性疾病,以生后第一年发病率最高,最主要的生理功能改变是大脑神经元异常过度的同步放电,临床表现为意识、运动、感觉和精神或植物神经运动障碍。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癫痫患病率约为3‰~69‰,全球癫痫患者大约有5000万。
其中,经济落后的国家癫痫发病率明显高于发达国家及经济转型国家。
我国癫痫发病率处于国际平均水平,大约为5‰~7‰。
儿童发病率高于成人,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癫痫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
目前,癫痫的主要治疗方式仍以药物治疗为主,且癫痫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关注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治疗作用的同时重视其不良反应亦非常重要。
已有研究证实卡马西平所致药疹与HLA-B*1502基因有明确相关性,但无研究证明非卡马西平药物是否与其相关。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非卡马西平药物所致药疹是否与HLAB*1502基因具有相关性,从而为临床选药提供依据。
目的:探讨非卡马西平药疹患者与HLA-B*1502基因的相关性,以指导非卡马西平药疹患者的后续临床治疗。
方法:对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住院治疗的34例AEDs 所致药疹癫痫患者和32例无药疹癫痫患者共66例患者进行外周血HLA-B*1502基因检测,将66例患者分为4组,即非卡马西平药疹组、非卡马西平耐受组、卡马西平药疹组和卡马西平耐受组。
对4组患者携带的HLA-B*1502基因阳性率进行比较,进一步分析非卡马西平药疹与HLA-B*1502基因的相关性、卡马西平药疹与HLA-B*1502基因的相关性、
非卡马西平药疹患者与卡马西平药疹患者中外周血HLA-B*1502基因阳性率差异,以及非卡马西平耐受组与卡马西平耐受组外周血HLA-B*1502基因阳性率差异比较。
结合患者外周血基因检测结果,对HLA-B*1502基因阴性的非卡马西平药疹组患者更换卡马西平药物治疗,而对HLA-B*1502基因阳性的患者换用左乙拉西坦药物进行后续治疗。
结果:2组药疹患者基因检测结果显示,非卡马西平药疹组HLA-B*1502基因阳性率为3.8%,卡马西平药疹组阳性率为62.5%,两组相比p值为0.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组药物耐受组基因检测结果显示,非卡马西平组阳性率为9.5%,卡马西平组阳性率为18.2%,两组相比p值为0.09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非卡马西平药物的癫痫患者中,药疹组与耐受组HLA-B*1502基因阳性率相比p
值为0.782,两组无统计学意义;使用卡马西平药物的癫痫患者中,药疹组与耐受组两组HLA-B*1502基因阳性率相比p值为0.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研究中25例HLA-B*1502基因阴性的非卡马西平药疹患者,换用卡马西平药物后未出现不良反应;5例HLA-B*1502基因阳性的卡马西平药疹患者,换用左乙拉西坦进行抗癫痫治疗后未出现不良反应。
结论:HLA-B*1502基因与非卡马西平药物所致药疹并无相关性;HLA-B*1502基因与卡马西平所致药疹具有相关性;HLA-B*1502基因阴性的非卡马西平药物
所致药疹的癫痫患者后续临床治疗可换用卡马西平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