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氏音法测量心房颤动病人血压的局限及改良
- 格式:pdf
- 大小:98.83 KB
- 文档页数:3
临床上基于柯氏音法和振荡法测血压的可靠性分析血压是人体一种基本生命指征,是十分重要的临床指标。
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数值是临床各专业科室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时都要用到的基本依据。
对于血压这样一个如此重要的指标,部分临床医护工作者在临床测量上却客观存在着种种非正确的认识和非规范的操作,这些都对临床诊断治疗带来影响,甚至为医患纠纷埋下隐患。
1 常见的血压测量方法由于血压测量的重要性,大量的科学工作者对血压测量方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索,提出了許多血压测量方法,最常见的是两种,即”柯氏音法”和”示波法”。
2 “柯氏音法”的历史由来200多年前,有人首先发现马有血压。
当从上方刺破马的动脉,马血会向高处喷射,喷射的高度当时称为”血高”,表明马的血液内有高于大气压的压力。
推马及人,人体血液肯定也有压力。
俄国学者柯洛特柯夫(Korotokoff)发现,用臂带绑扎上臂并加压,将肱动脉血管压瘪,然后再减压,随着外压力的降低,从臂带内的听诊器中可以听到血流重新冲开血管后发出与脉搏同步的摩擦、冲击音。
1905 年,柯氏报告了他的这一发现。
由于这一发现的重要性,以后即命名这种摩擦、冲击音为柯氏音。
1905 年,柯氏报告了他所发现的柯氏音,描述了柯氏音可以分为五期(也称时相),即弹响音、杂音、拍击音、捂音和消失音的共同性特点。
他提出,把能听到的弹响音第一声时对应的外压力作为收缩压,与心脏收缩在肱动脉内形成的最高血液内压力相当;消失音(儿童取拍击音向捂音转变时的”变音”)时记为舒张压,与心脏舒张在肱动脉内形成的最低血液内压力相当。
显然,这既规定了医学血压的计量方法,又规定了血压的测量方法。
这个方法很快被当时的国际组织所接受,称为柯氏音法。
从那以后,并且直到现在,柯氏音法一直是世界医学唯一公认的血压规定计量方法和规定测量方法。
采用柯氏音法原理的水银血压计一直以来是临床测量血压所采用的标准血压计,其准确性毋庸置疑。
但使用水银血压计进行血压测量,有其完整的规范的操作要求。
柯氏音法测血压有原理性错误..柯氏音法测血压问世100多年,在世界范围广泛使用,国际卫生组织以此方法制定了血压标准。
我退休后,经过学习和实践,亲身体会这种方法与实际不符合,我30岁血压60-100毫米汞柱,60岁时80-120毫米汞柱,70岁时90-140毫米汞柱,随着年龄的增加血压值有明显的增高。
可我的心脏能力明显下降,30岁蹬华山一天跑一个来回,而现在上5楼都有点费劲儿。
心脏功能减弱是事实,测出的血压值增高,那很有可能是测量方法有错误。
上网查有关血压的论文报告数量很大,我选些阅读,发现有许多文章也提到有创与无创测出的血压值,有数字打架现象。
柯氏音,是客观存在的物理现象。
若把柯氏音第一音和第五音对应的压力值,定为收缩压和舒张压,就是指鹿为马了。
在数值上与有创测出的血压80—120毫米汞柱,在某些人群某个年龄段,有吻合现象,但是,柯氏音法测出的收缩压舒张压与血压不相关。
柯氏音法将第一音定为收缩压,在数值上,某些人群某个年龄段,与有创测的血压120毫米汞柱相近,但实质上是将气袋包裹的肱动脉血管压瘪断流后,减压过程,听到的所谓第一声这个值大小与血压无关,而与气袋包裹的胳膊【骨骼,肌肉,脂肪,血管等】结构有关,肱动脉血管的直径占气袋包裹的胳膊的直径比例很小,因此这个第一音所对应压力值的大小,由气袋包裹胳膊的组织决定,如肥胖人软组织占比例大,测出的血压值一定偏高,老年人血管硬化,要把硬化的血管压瘪测出的血压值也一定偏高。
因此,柯氏音法测出的所谓收缩压,不是反应血液对血管的压力,而是反应气袋包裹的胳膊软硬程度的特性。
柯氏音法测血压把第五音定位舒张压更是不招边的事,虽然在数值上与有创测出的血压80毫米汞柱相近,但它与血压无关。
第五因产生的原因是气袋减压过程中,听诊器与肱动脉之间柯氏音法是目前无创血压测定的最佳方法,电子血压计的振动法也是基于同意的原理。
它的基本原理是比较袖带(气囊)压力(应称压强)与血压哪个高——血管内外哪个压力高。
改良柯氏音法在心房颤动合并快速心室率患者血压测量中的稳定性研究罗潇;徐劲松【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柯氏音法在心房颤动合并快速心室率患者血压测量中的稳定性,以期寻找一种能够准确测量此类患者血压的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6年11月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心房颤动合并快速心室率患者113例和单纯窦性心动过速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改良柯氏音法在测量心房颤动合并快速心室率患者与单纯窦性心动过速患者血压时的稳定率,并比较此方法与血管内测压法测量心房颤动合并快速心室率患者血压时的稳定率.结果改良柯氏音法在心房颤动合并快速心室率组和单纯窦性心动过速组血压测量中的稳定率分别为77.0%(87/113)和66.0%(66/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内测压法在测量心房颤动合并快速心室率组血压时的稳定率为67.3%(76/113),与改良柯氏音法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柯氏音法在心房颤动合并快速心室率患者血压测量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stability of modified Korotkoff sound method on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in atrial fibrillation patients with rapid ventricular rate,aiming to find whether it is a method that can measure blood pressure accurately for such patients. Methods We enrolled 113 cases of atrial fibrillation with rapid ventricular rate (AFRVR group) and 100 cases of sinus tachycardia (control group)who received treatment in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0 to November 2016. Comparisons were made between the stabilities of modified Korotkoff sound method in measuring the blood pressure of AFRVR group and control group,and between the stabilities ofmodified Korotkoff sound method and intravascular pressure measurement for measuring the blood pressure of AFRVR group. Results The modified Korotkoff sound method did not demonstrate significant changes in its stability when it was applied to measure the blood pressure of the AFRVR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77. 0% (87 / 113)vs 66. 0% (66 / 100)〕(P > 0. 05). The modified Korotkoff sound method had similar stability with intravascular pressure measurement for measuring the blood pressure of AFRVR group 〔77. 0% (87 / 113) vs 67. 3% (76/ 113)〕(P > 0.05). Conclusion The stability of modified Korotkoff sound method is reliable in measuring the blood pressure of atrial fibrillation patients with rapid ventricular rate.【期刊名称】《中国全科医学》【年(卷),期】2017(020)034【总页数】3页(P4275-4277)【关键词】心房颤动;快速心室率;血压测定;改良柯氏音法【作者】罗潇;徐劲松【作者单位】330006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330006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330006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通信作者:罗潇,住院医师;E-mail:****************心房颤动是一种以快速、无序的心房电活动为特征的室上性心律失常,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1]。
柯氏音法一种无创血压测量方法,属于间接测量人体血压的方法人工柯氏单法柯氏最早使用的方法,就是通过袖带加气压挤血管,使血流完全堵断,这时用听诊器听血管的波动声是没有的,然后慢慢放气至听到脉搏声,此时认为是高压即收缩压。
继续放气通过听诊器能听到强而有力的脉搏声,且慢慢变轻,直至听到很平稳较正常脉搏声。
这时认为血管完全未受挤压,也就是作为低压,即舒张压。
柯氏通过袖带加压和听脉搏音来测量血压解决了无创测压的方法,对人类医学的贡献是很大的,直到现在很多医生还在用此法测量血压,人们为了纪念柯氏称此法为柯氏音法。
柯氏音法的优点是测量简单,但也有缺点,就是不同的人可能测出不同的结果,有时差别较大。
主要原因是:(1)医生在听音时要不断观察水银压力计的变化,由于人的反应不一样,在读取血压值时,有一定差距。
(2)不同人的听力、分辨力各异,对特征音的辨别上(即时间上)有差异。
(3)放气的快慢对读数有直接影响,国际标准放气速度为每秒3~5mmHg。
但有的医生往往放气较快,影响测量的准确度。
(4)由于听脉搏音没有一种直观的比较方法,很多方面与主观因素。
且与医生的熟练程度和技术有关。
一般来说,在人工测血压时,不同的医生对同一被测人不同时间的测量结果是有差别的。
通常在5~15mmHg内部认为是正常差异。
[编辑本段]电子柯氏音法电子柯氏音法是在70~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电子测量血压的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把人工柯氏音法用电子技术来完成。
也就是对袖带加气、放气用气泵来完成。
听脉搏音用电子拾音器来完成。
判断方法与人工几乎相同。
所不同的就是用计算机代替了人的判断。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1)减轻了医生的劳动强度。
(2)一致性比较好,不存在不同医生之间产生的差异。
当然缺点也比较明显:(1)人工柯氏音的主要缺点并没有克服。
(2)易受外界干扰,即外界的其他声音振动等都会影响测量准确度。
(3)不同人的脉搏强弱也对测量结果有一定影响。
不同血压计检测方法的对比研究与问题分析发布时间:2021-07-21T07:01:40.018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13期作者:贺万江[导读] 结论:在血压测量工作中,需结合大数据建立与实际更相符的血压模拟曲线,可提高血压测量准确值,减少误差,或以LED光柱血压计替代传统水银血压计工作。
普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561500摘要:目的:评价不同血压计的检测方法,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方法:选取示波法电子血压计、柯式音法血压计,结合其测定原理,依据检定规程评价其检测方法,分析此两种血压计测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
结果:示波法电子血压计主要存在动态血压检测值误差的问题;柯式音法中的血压表、水银血压计在检测方面的故障问题已得到解决,听诊法电子血压计、LED(发光二极管)光柱血压计的故障问题,只需维修或更换测压部分。
结论:在血压测量工作中,需结合大数据建立与实际更相符的血压模拟曲线,可提高血压测量准确值,减少误差,或以LED光柱血压计替代传统水银血压计工作。
关键词:血压计;血压监测;问题分析;解决对策近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上升,每年超过35%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死亡,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临床重点。
高血压是引起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因此,定期测量血压,做好高血压的预防十分必要。
血压计是医院体检及家庭常用的测量血压的工具,血压的测量主要包括示波法(又称为振荡法)和柯式音法两种,不同的测量方法对应着不同的血压计[1]。
基于此,本文探讨两种检测方法的原理,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1血压计分类及其原理 1.1示波法电子血压计示波法电子血压计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血压计,其原理为对传感器震荡波或是袖带的信号进行探测,进而间接测量动脉血压。
1.2柯式音法血压计主要包括以下4个类型:1)水银血压计。
检测原理为流体静力平衡,使贮汞瓶联通示值管,瓶内水银受压力影响,液面高低出现变化,示值管会显示对应的压力值。
基于柯氏音识别法的自动血压测量系统
袁苑;薛雷;何金胜
【期刊名称】《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年(卷),期】2011(032)004
【摘要】市场上的电子血压计一般均采用示波法,采用间接测量原理,其准确性难以提高.柯氏音法是血压测量的金标准,有望提高自动血压测量准确性,但柯氏音的降噪和识别是难题.因此,提出了基于柯氏音识别法的自动血压测量系统,该系统解决了降噪和识别的难题,通过对实时柯氏音信号的测试表明该系统可以有效地识别出柯氏音,得出收缩压和舒张压,识别精度高.且该系统成本低廉,测试实验均造作于Android系统的手机上,易于实现社区血压的健康管理和远程监控.
【总页数】4页(P185-188)
【作者】袁苑;薛雷;何金胜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上海200072;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上海200072;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上海200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2
【相关文献】
1.基于柯氏音的电子血压计系统设计 [J], 黄海霞;陈洪波;陈真诚
2.基于示波法和柯氏音法的双踪电子血压测量系统 [J], 彭国意;张政波
3.基于柯氏音法与示波法结合的新型血压测量系统 [J], 胡欣宇;王昕波;赵召龙;陈
相福
4.基于柯氏音法与示波法结合的新型血压测量系统 [J], 山瑞平;胡欣宇;成丽君;
5.临床上基于柯氏音法和振荡法测血压的可靠性分析 [J], 王华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柯氏音法与示波法结合的新型血压测量系统胡欣宇;王昕波;赵召龙;陈相福【摘要】本文提出了柯氏音法与示波法结合的新型血压测量方法,深入研究了柯氏音信号的综合处理方法,同时设计的自适应阈值降噪法、时域窗函数降噪法和基于频谱模式匹配的柯氏音识别方法对抑制柯氏音信号中的背景噪声和随机大噪声效果显著.其中有效特征实时抽取算法大幅度降低了信息存储量;示波法粗测与柯氏音法精测相结合,保证了测量值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最后开展了血压测量实验,运用研发的新型血压测量系统进行人体血压自动测量,测量结果与人工测量法对比,人工测量值的标准差是大于自动测量值的标准差,证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期刊名称】《软件》【年(卷),期】2017(038)003【总页数】4页(P78-81)【关键词】柯氏音法;示波法;自适应阈值;时域窗函数;背景噪声;血压测量【作者】胡欣宇;王昕波;赵召龙;陈相福【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太谷 030801;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太谷 030801;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太谷 030801;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太谷 0308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6在全世界范围内高血压已成为世界上危害大众健康的一个重要疾病,能够准确和方便地测量血压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前提[1]。
血压能反映出人体的循环系统机能的重要参数,血压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作为人体的重要生理参数,并且血压能反映出人体的心脏、血管的功能状况,所以血压成为了临床上来于诊断疾病、观察治疗效果和进行预后判断的关键依据[2]。
1.1 系统结构设计通过电子电路模拟人工柯氏音法血压测量过程,实现基于柯氏音法与示波法相结合的自动血压测量,装置结构如图所示。
系统硬件电路主要包括柯氏音信号采集电路、袖带压力测量电路、脉搏波信号提取电路、微处理器及外围电路,以及电源管理电路。
内置气囊的袖带佩带在上臂,通过对袖带的充气和放气来压迫上臂动脉;用柱极体麦克风中的拾音器来取代听诊器,将其安置到上臂动脉血管的上方,用来获得受压动脉血管中所产生出的柯氏音信号;柯氏音信号可以通过音频信号调理模块来放大滤波;气泵气阀用于取代橡胶球,达到了对袖带的自动充气和自动放气;用电阻式传感器来取代水银压力计,将袖带气囊与导管连接,用来测量气囊内所产生的气压和脉搏波;键盘、显示器实现操作指令的输入与测量结果显示;微处理器实现测量过程控制和信号综合处理。
血压测量仪器的发展阶段及其优缺点血压测量仪器的发展阶段及其优缺点在详解脉搏波血压计之前,我们一定要理解血压测量仪器的四个发展阶段。
也就是说一定要了解脉搏波血压计在血压测量仪器的历史发展中所处的地位。
我希望大家能够对血压测量仪器的四个发展阶段能耳熟能详,烂熟于心。
1、第一个发展阶段,有创插管血压测量法有创插管血压测量是Marey在1876年最早发现了在液袋加压过程中存在的压力波动现象,并且发现压力波动的幅度在液袋压力由舒张压上升到收缩压的过程中由,达到最大值后又开始下降。
随后很多研究人员通小变大过建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以及动物、人体实验来分析压力波幅度最大值所代表的意义并证实幅度最大值与平均压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现在通常用最大波幅法来判别平均压。
有创插管血压测量法的优点:它是目前血压测量精度比较高的,最为理想的标准。
因为有创插管测量法是将插管植入血管内,好比是对事物的本质进行直接考察,而不是道听途说。
有创插管血压测量法的缺点:必须通过手2009术将导管插入血管内,所以需要一定的设备和专门的医务人员,而且在测量的时候患者要承受很大的痛苦,一般只在手术的时候使用,现在一般在心脏手术中使用,以防止其他方法测量不及时或不准确而造成的影响。
现在,我们已经在多家医院开展了有创插管血压测量法与脉搏波血压测量法的试验比对,初步结果非常理想。
2、第二个发展阶段,柯氏音法(水银汞柱法)柯氏音测量法又称水银柱测量法,属于无创血压测量方法。
1905年,俄国学者柯洛特柯夫发现,用臂带绑扎上臂并加压,将肱动脉血管压瘪,然后再减压,随着外压力的降低,从臂带内的听诊器中可以听到血流重新冲开血管后发出与脉搏同步的摩擦、冲击音。
由于这一发现的重要性,这种摩擦、冲击音就被命名为柯氏音。
柯氏通过袖带加压和听脉搏音来测量血压解决了无创测压的方法,对人类医学的贡献是很大的,直到现在很多医生还在用此法测量血压,人们为了纪念柯氏称此法为柯氏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