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5
第十一章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第一节现代货币都是信用货币一、现代经济生活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1. 信用货币替代金属货币的过程,早就萌芽于古老的信用工具之中;2. 现代的信用货币:⑴最早的典型形态是银行券;硬辅币的发行通常统一于中央银行,也属信用货币;⑵银行活期存款(活期存款的种种不同的名称);⑶定期存款和居民在银行的储蓄存款。
生活中,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与活期存款,存款与银行券,它们之间时时相互转化,它们之间的界限也不断被打破。
这些现象说明,必须把它们视为同质的货币才符合实际。
4. 所有以银行信用为基础的货币,除钞票和硬币外,IMF概称之为“存款货币”。
二、信用货币与债权债务网1. 形形色色的信用货币之所以成为流通中货币的统治形态,是与信用这种经济联系全面覆盖经济生活紧密相关的。
2. 现代经济生活,所有经济行为主体都由债权债务关系联结在一起,并在债权债务的网络中进行运作。
所以,用信用的支付工具实现债权债务的消长和转移势所必然。
第二节存款货币的创造一、现代银行功能——创造存款货币由于银行券的发行权已集中于中央银行,所以,现代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功能集中体现为创造存款货币。
二、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1. 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这一对范畴,在金属铸币流通的条件下即已存在。
2. 在支票存款和转账结算的基础上,出现了具有如下特点的经济行为:⑴设A银行吸收到客户存入10 000元铸币;根据经验,保存相当于存款额20%的铸币即足以应付日常提取铸币需要。
那么,A银行即可把8 000元铸币贷给乙。
A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⑵乙将8 000元铸币支付给丙,丙把铸币存入自己的往来银行B,按照同样的考虑,B 银行留下20%的铸币即1 600元,其余6 400元铸币贷给客户丁。
这时,B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下:⑶如此类推,从银行A开始至银行B,银行C,…,银行N,持续地存款贷款,贷款存款,则产生这样的结果:4. 从表可知,当银行根据经验按存款的一定比例——假设是20%——保存铸币库存时,10 000元铸币的存款,可使有关银行共贷出40 000元贷款和吸收包括最初10 000元存款在内的50 000元存款。
现代货币创造机制简答题
现代货币创造机制是指现代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通过贷款和存款活动创造新的货币的过程。
下面是对现代货币创造机制的简答:
1.存款乘数理论:现代货币创造机制的核心是基于存款乘
数理论。
根据这个理论,当一个人将存款存入银行时,银行
可以将一部分存款作为准备金,用于满足存款者的提款需求
,而将其余部分作为贷款发放给其他借款人。
这样,存款乘
数就被引入,使得原始存款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存款和货币。
2.存款准备金率:为了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中央银
行通常会规定商业银行需要持有一定比例的存款准备金作为
储备金。
存款准备金率是商业银行需要留存的客户存款的一
部分。
其他部分可以用于贷款和创造新的存款。
3.贷款创造:商业银行通过向借款人发放贷款来创造新的
存款和货币。
当借款人接受贷款时,他们的账户中会增加存
款,从而增加了银行的负债和借款人的资产。
这样,新的存
款和货币就被创造出来了。
4.存款消失:当贷款偿还或者存款被提取时,存款会减少
或者消失。
当借款人还款时,存款会被销毁,并且银行的负
债也会减少。
同样,当存款被提取时,存款会从银行转移出
去,从而减少了银行的负债和存款。
总的来说,现代货币创造机制是通过商业银行的贷款和存款活动,以及存款乘数效应,不断创造和销毁存款和货币。
中央银行通过监管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来调控货币供应量,以维持经济的稳定运行。
第十二章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第一节现代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现代经济生活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现代货币最早的典型形态是银行券。
当今世界各国所使用的钞票都是银行券。
银行活期存款也应视为货币,其根本特征是随时可据以签发支票用以购买和支付,同时也有权从中提取钞票。
所有以银行信用为基础的货币,除钞票和硬币外,统称“存款货币”。
今天的货币无一例外都是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与债权债务网现在的钞票都是银行券,是银行的债务,银行券持有者的债权。
购物时买方支付钞票,银行券的债权从买者转移到卖者手中。
各种支付义务的过程也类似,这就使得整个经济中的任何经济交往都同时伴随着债权债务的转移。
第二节存款货币的创造现代银行创造货币的功能集中体现为存款货币的创造作为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的银行,在其调剂货币资金余缺和组织客户相互结算的基础上,发展了发行银行全和创造存款货币的功能。
现代银行创造货币的功能集中体现为存款货币的创造。
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存款货币的创造与银行以支票存款为依据组织的转账结算有着直接联系,这在金属铸币和信用货币流通的条件下都存在。
把最初的存款称为“原始存款”,把在此基础上通过转账结算而扩大的存款称为“派生存款”。
现代金融体制下的存款货币创造以ΔD表示包括原始存款在内的经过派生的存款增加总额,以ΔR表示原始存款或准备存款的初始增加额,rd表示法定存款准备率,ΔL 表示贷款总额,则:存款货币创造的两个必要前提条件存款货币创造的两个必要前提条件:1、各个银行对于自己所吸收的存款只需保留一定比例的准备金。
2、银行清算体系的形成。
存款货币创造的乘数银行存款货币创造机制所决定的存款总额,其最大扩张倍数称为派生倍数,也称派生乘数。
它是法定准备率的倒数。
若以K表示派生乘数,则如下式:这里的K值只是原始存款能够扩大的最大倍数,实际过程的扩张倍数往往达不到这个值。
存款货币创造乘数=活期存款/基础货币扩展的存款货币创造模型和创造乘数存款之区分为活期、定期与创造乘数仍设ΔD为活期存款量的增额,rd为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再假定ΔT为定期存款量的增额,rt为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ΔR为总准备存款的增额(即基础货币),ΔL为贷款增量,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之比为t(ΔT/ΔD)。
第十一章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一、填空题
1.各国中央银行都以____________作为划分货币供给层次的标准。
2.人们日常使用的货币供给概念一般都是___________货币供给。
3.货币当局可以通过调控基础货币和乘数来间接调控____________。
4.再贴现率提高意味着商业银行的____________也随之提高。
5.法定存款准备率提高意味着商业银行的____________降低。
6.再贴现政策主要通过____________机制间接地发挥作用。
7.通货存款比例取决于____________的持币行为。
8.在发达的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货币供给的控制机制由两个环节构成:______和_______。
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定义的准货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0.实际货币供给是指剔除____________影响因素的货币存量。
二、单项选择题
1.在市场经济中,下列属于外生变量的是()。
A.价格B.基础货币
C.利率D.汇率
2.作用力度最强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A.公开市场业务B.再贴现率
C.流动性比率 D.法定存款准备率
3.通过影响商业银行借款成本而发挥作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A.公开市场业务B.再贴现率
C.流动性比率D.法定存款准备率
4.通过影响商业银行放款能力来发挥作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A.公开市场业务 B.再贴现率
C.流动性比率D.法定存款准备率
5.对于通货,各国的解释一致是指()。
A.活期存款B.支票存款
C.银行券D.世界货币
6.一般情况下通货比率与收入的变动成()。
A.正向B.反向
C.同比例变化D.两者无关
7.我国取消贷款规模管理是在()。
A.1994年B.1996年
C.1998年D.1999年
8.下列资产负债项目中,属于中央银行负债的有:()
A.流通中的通货
B.央行的外汇储备
C.对政府的债权
D.货币黄金
9.决定货币M1的数量时,主要由公众控制的因素有()
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基础货币
C.存款与通货的比率
D.超额准备金率
10下面哪些不是卡甘分析中决定货币乘数的变量()
A.R/D B.C/M C.D/M D.D/C
11.现代货币理论非常重视货币乘数的研究,他们认为:()
A.超额准备金率与货币乘数成反向变化关系
B.定期存款比率与货币乘数成正向变化关系
C.在基础货币一定的条件下,货币乘数与货币供应量成正比
D.通货比率上升则货币乘数缩小
12.下列经济因素中,使商业银行持有较高超额准备金的是()
A.市场利率上升 B.央行贷款条件苛刻
C.经济处于衰退期 D.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稳定
13.在对货币乘数的分析中,用实证方法检验了各个决定因素对货币存量变化率的作用的是()
A.弗里德曼——施瓦兹的分析 B.卡甘的分析
C.乔顿的分析 D.安德森的分析
14.简单的乘数模型中,货币供应量是由公众持有通货于金融中介机构的()构成。
A.定期存款
B.活期存款
C.储蓄存款
D.贷款
15.货币乘数也称货币扩张乘数,是用于说明货币供给变化量与()变化量关系的系数。
A.基础货币
B.国民收入
C.外汇储备
D.总产出
16.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与流通中的现金之和称为()。
A.货币供应量
B.派生存款
C.原始存款
D.基础货币
三、判断题
1.原始存款就是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之和。
2.准货币相当于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外汇存款之和。
3.货币供给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行为所决定。
4.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增加或减少基础货币。
5.公开市场业务是通过增减商业银行借款成本来调控基础货币的。
6.再贴现政策是通过增减商业银行资本金来调控货币供应量的。
7.存款准备率是通过影响商业银行借款成本来调控基础货币的。
8.当外汇市场上供给增加时,会产生外汇升值的压力也即人民币贬值的压力,为保持外汇供求平衡,中国人民银行将向市场投放按汇率计算相应数量的基础货币。
9.货币当局可以直接调控货币供给数量。
10.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由库存现金和在央行的存款准备金所组成。
四、计算题
1.设原始存款1000万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8%,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6%,提现率为6%,试计算整个银行体系创造的派生存款总额。
2.设某国公众持有的现金为500亿元,商业银行持有的库存现金为400亿元,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为200亿元,超额准备金100亿元,问该国基础货币为多少亿元?
五、简答题
1.简述货币乘数和存款扩张倍数的联系与区别。
2.你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还是内生变量?为什么?
3.“货币乘数必然大于1。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还是不能确定?为什么?
4.如果中国人民银行向中国工商银行出售100万元的国债,这对基础货币有何影响?
5.你认为除商业银行以外的其他金融机构,如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有没有货币创造的功能?为什么?
6.基础货币是通过哪些渠道供应的,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量的关系是怎样的?
7.请列出货币乘数的影响因素并说明原因。
六、论述题
1.中央银行是怎样通过负债业务来影响基础货币变动的?
2.乔顿分析模型中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是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货币乘数的?
3.论述三种货币乘数理论的异同
4.述货币内生理论的主要观点并作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