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 第9章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
- 格式:ppt
- 大小:177.00 KB
- 文档页数:32
货币创造原理货币创造是指商业银行通过放贷活动创造货币的过程。
在现代货币体系中,货币的创造是由商业银行通过信贷活动来实现的。
货币创造的原理涉及到货币乘数、存款准备金率和货币供给等概念。
了解货币创造原理对于理解货币体系的运行机制以及货币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商业银行通过放贷活动创造货币的过程是基于存款准备金率的。
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需要按照一定比例将客户存款中的一部分作为准备金存放在中央银行,而剩余部分则可以用于放贷。
这意味着,当一个人向银行贷款时,银行并不是从存款中拿出现金来放贷,而是通过简单的记账操作就可以为借款人创造同等金额的存款。
这样一来,银行放贷的同时就创造了同等金额的货币。
其次,货币乘数也是货币创造的重要概念。
货币乘数是指商业银行通过放贷活动创造的货币量与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之间的关系。
当存款准备金率固定时,货币乘数越大,银行放贷创造的货币量就越大。
这意味着,通过改变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可以影响银行放贷创造货币的能力,从而对货币供给进行调控。
最后,货币创造原理对货币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调控货币供给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
了解货币创造原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中央银行是如何通过改变存款准备金率来影响银行放贷创造货币的能力,从而对货币供给进行调控的。
同时,货币创造原理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为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
综上所述,货币创造原理是现代货币体系中的重要概念,对于理解货币体系的运行机制以及货币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货币创造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商业银行如何通过放贷活动创造货币,以及中央银行如何通过货币政策来影响货币供给,从而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因此,货币创造原理的深入理解对于我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11章货币供给及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习题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各国中央银行确定货币供给口径的依据是( )。
A.流动性 B。
安全性 C.效益性 D。
周期性2.现阶段中国货币供应量中M2减M1是( )。
A。
狭义货币供应量 B。
广义货币供应量C。
准货币 D。
流通中现金3.如果银行体系的超额准备金为75美元,法定准备金率为0.20,支票存款可能扩张( )。
A。
75美元 B。
375美元 C.575美元 D.750美元4.超额准备金等于( )。
A。
库存现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B。
法定存款准备率×库存现金C。
法定存款准备率×存款总额D.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5.流通中现金加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构成( )。
A.M0B.M1C.M2D.M36.M1加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加居民储蓄存款构成( )。
A.狭义货币供应量B.广义货币供应量C.准货币D.货币供应量7.超额准备金与实际准备金的数量关系是()。
A.前者=后者B.前者〉后者C.前者<后者 D。
不确定8.如果( ),那么法定准备金与实际准备金相等.A。
e>0 B.e〈0 C。
e=0 D.不确定9.如果原始存款为30万,派生存款为90万,则K为().A.2B.3 C。
4 D。
510.如果法定准备金为13万,超额准备金为7万,则实际准备金为( )。
A。
20万 B.13万 C。
7万 D。
6万11.如果K=4,r=10%,e=10%,则C为()。
A.5% B。
10% C.15% D.20%12.内生变量是由()。
A。
政策因素决定 B.经济因素决定C。
非经济因素决定 D。
人为因素决定性13.基础货币等于( )。
A。
通货+存款货币 B.存款货币+存款准备金C。
通货+存款准备金 D。
原始存款+派生存款14.在存款总额一定的情况下,法定准备率越高,商业银行可用于放款的份额( )。
A.不变B.越少C.越多D.为零15.假定基础货币增加5%,货币乘数下降5%,那么货币供给量会()。
现代货币创造机制简答题
现代货币创造机制是指现代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通过贷款和存款活动创造新的货币的过程。
下面是对现代货币创造机制的简答:
1.存款乘数理论:现代货币创造机制的核心是基于存款乘
数理论。
根据这个理论,当一个人将存款存入银行时,银行
可以将一部分存款作为准备金,用于满足存款者的提款需求
,而将其余部分作为贷款发放给其他借款人。
这样,存款乘
数就被引入,使得原始存款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存款和货币。
2.存款准备金率:为了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中央银
行通常会规定商业银行需要持有一定比例的存款准备金作为
储备金。
存款准备金率是商业银行需要留存的客户存款的一
部分。
其他部分可以用于贷款和创造新的存款。
3.贷款创造:商业银行通过向借款人发放贷款来创造新的
存款和货币。
当借款人接受贷款时,他们的账户中会增加存
款,从而增加了银行的负债和借款人的资产。
这样,新的存
款和货币就被创造出来了。
4.存款消失:当贷款偿还或者存款被提取时,存款会减少
或者消失。
当借款人还款时,存款会被销毁,并且银行的负
债也会减少。
同样,当存款被提取时,存款会从银行转移出
去,从而减少了银行的负债和存款。
总的来说,现代货币创造机制是通过商业银行的贷款和存款活动,以及存款乘数效应,不断创造和销毁存款和货币。
中央银行通过监管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来调控货币供应量,以维持经济的稳定运行。
现代货币创造机制知识考点整理●一、存款货币的创造机制●(一)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创造●1 货币存款创造的条件●(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显著区别在于:只有商业银行才能经营活期存款业务,并且具有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部分准备金制度●转账结算制度●不使用现金,通过银行将款项从付款单位的账户直接划转到收款单位的银行账户的资金结算方式●2 存款货币多倍创造的过程●原始存款:整个银行体系最初吸收的存款;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或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提供再贷款、再贴现而形成的存款,是银行从事资产业务的基础●派生存款: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而来的存款●D=R/rd●D:存款总额●R:原始存款●rd:法定存款准备金●L:商业银行可贷款数量●3存款乘数与制约存款创造的因素●存款乘数又称存款货币乘数(存款货币乘数≠货币乘数):存款总额(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之和)与原始存款的倍数●K=1/rd●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能力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1 超额存款准备金率●K=1/(rd+e)●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与存款乘数成反比●2 现金漏损率C●也称提现率,是指客户从银行提取的现金与存款总额之比K=1/(rd+e+c)●3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例●●定期存款占存款总额的比例越高,商业银行能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越多,创造的派生存款越多●准备存款的不断补充必须有中央银行的支持●向中央银行再贴现和直接取得贷款●向中央银行出售自己持有的债券●向中央银行出售自己持有的外汇●(二)货币乘数和货币供给模型●货币乘数●货币乘数:货币供应量对基础货币量的比率●货币乘数总是大于1●基础货币又被称为高能货币:商业银行存入央行的准备金+公众持有的现金;货币供应量成倍于基础货币,倍数为货币乘数●货币乘数公式(P342)●基础货币的增减将导致数倍的货币供应量增减●货币供给的完整模型(P343)●货币乘数的存在原因是:银行准备金R的多倍存款创造作用●区别 m 和 c●m分子是1+C●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分析●货币乘数取决于五个因素●支票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rd●非交易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rt●银行超额准备金率e:决定于银行的行为●现金漏损率c:决定于公众的行为●非交易存款与支票存款的比率t:决定于公众的行为●经济主体主体对货币供给的影响途径●B、rd、rt代表央行对货币供给的影响●e 代表商业银行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t、c代表公众对货币供给的影响●非银行公众对流通中现金、支票存款、和非交易存款的选择●影响流通中现金与支票存款比率的因素●财富变动的效应●流通中现金与支票存款比率随着财富增长而下降●预期收益率变动效应●其他资产预期收益率上升时,流通中现金与支票存款比率上升●银行风险将引起流通中现金与支票存款的比率大幅上升●流动性变动效应●流通中现金与支票存款比率与公众金融经验负相关●影响非交易存款与支票存款比率的因素●定期存款利率●正相关●其他金融金融资产收益率●负相关●收入或财富水平●正相关●影响银行超额准备金率的因素●当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成本上升→超额准备金水平会下降;当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收益上升→超额准备金会上升●1 市场利息率●超额准备金与市场利息率反向变动●2 预期存款流出量●与存款准备金正向变动●3预期存款流出的不确定性●正相关●二、、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类型●中央银行的初创阶段和迅速发展阶段●1.银行券统一发行的需要●2.银行林立,银行业务不断扩大,债权债务关系错综复杂3.需要一个强大的金融机构作为其他银行的后盾●4.需要一个代表政府意志的专门机构专司金融业管理、监督、协调●1694英格兰银行是最早全面发挥中央银行功能的银行●中央银行的资本组成类型●>全部资本为国家所有的中央银行●>国家资本与民间资本共同组建的中央银行。
第11章货币供给及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习题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各国中央银行确定货币供给口径的依据是(。
A.流动性B.安全性C.效益性D.周期性2.现阶段中国货币供应量中M2减M1是(。
A.狭义货币供应量B.广义货币供应量C.准货币D.流通中现金3.如果银行体系的超额准备金为75美元,法定准备金率为0.20,支票存款可能扩张(。
A.75美元B.375美元C.575美元D.750美元4.超额准备金等于(。
A.库存现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B.法定存款准备率×库存现金C.法定存款准备率×存款总额D.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5.流通中现金加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构成(。
A.M0B.M1C.M2D.M36.M1加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加居民储蓄存款构成(。
A.狭义货币供应量B.广义货币供应量C.准货币D.货币供应量7.超额准备金与实际准备金的数量关系是(。
A.前者=后者B.前者>后者C.前者<后者D.不确定8.如果(,那么法定准备金与实际准备金相等。
A.e>0B.e<0C.e=0D.不确定9.如果原始存款为30万,派生存款为90万,则K为(。
A.2B.3C.4D.510.如果法定准备金为13万,超额准备金为7万,则实际准备金为(。
A.20万B.13万C.7万D.6万11.如果K=4,r=10%,e=10%,则C为(。
A.5%B.10%C.15%D.20%12.内生变量是由(。
A.政策因素决定B.经济因素决定C.非经济因素决定D.人为因素决定性13.基础货币等于(。
A.通货+存款货币B.存款货币+存款准备金C.通货+存款准备金D.原始存款+派生存款14.在存款总额一定的情况下,法定准备率越高,商业银行可用于放款的份额(。
A.不变B.越少C.越多D.为零15.假定基础货币增加5%,货币乘数下降5%,那么货币供给量会(。
A.增加5%B.下降5%C.同增同减D.不变(二多项选择题1.我国实行过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有(。
第九章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第一部分练习题一、解释名词1 、原始存款2 、派生存款3 、现金漏损4 、超额准备金5 、基础货币6 、货币乘数7 、现金发行8 、现金回笼二、填空1 、现代经济生活中的货币都是。
2 、现金在银行账户上是负债项目;而在银行账户上则是资产项目。
3 、存款货币的创造必须具备两个必要前提:和。
4 、基础货币又称为高能货币,包括存款货币银行的和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
5 、扩大资产业务不以负债的增加为前提是特有的权力。
6 、从客观经济过程来说,中央银行为存款货币银行补充存款准备,支持其创造信用货币的能力要受到的约束。
7 、银行派生创造存款的倍数大小如何,除了取决于法定存款准备率的高低以外,还要受到、和等多方面的制约。
8 、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之比的变动主要决定于社会公众的。
9 、作为存款货币创造的基础,基础货币是由提供的。
10 、在经济增长的条件下,存款货币银行的必须不断地得到补充,以便使之既能保证现金的不断提取,又能保证创造出经济生活所必需的越来越多的存款货币。
三、判断1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作为辅币的金属货币也属于信用货币的范围。
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界定的存款货币仅包括活期存款,而不包括定期存款与储蓄存款。
3 、信用货币之所以成为流通中货币的主要统治形态,是与信用这种经济联系全面覆盖经济生活紧密相关的。
4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定期存款的利率下调将使货币乘数减小。
5 、现金的增发是以存款准备不断得到补充得以实现的。
6 、向中央银行出售自己持有的外汇,可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
7 、中央银行扩大了资产业务,也就相应形成了存款货币银行的准备存款。
8 、基础货币直接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资产。
9 、通货作为基础货币的一部分,其自身也会随着存款货币的派生过程多倍增加。
四、不定项选择1 、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存款准备总额增加是来自于:A 、中央银行B 、商业银行自身C 、存款人D 、其他金融机构2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下列哪些途径增加自己的存款准备:A 、向中央银行再贴现B 、向中央银行再贷款C 、向中央银行出售自己持有的外汇D 、向中央银行出售自己持有的债券3 、存款货币银行的存款准备包括:A 、准备存款B 、库存现金C 、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D 、贷款4 、现金漏损率越高,则存款货币创造乘数:A 、越大B 、越小C 、不变D 、不一定5 、存款货币银行派生存款的能力:A 、与原始存款成正比,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正比B 、与原始存款成正比,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C 、与原始存款成反比,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正比D 、与原始存款成反比,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5 、为什么说现代信用货币制度是最节约的货币制度 ?6 、试论述由中央银行和存款货币银行构成的双层次货币创造机制是既能从微观角度又能从宏观角度满足货币需求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