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人体的运动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3
第十六章运动与行为第1节人体的支持与运动【教材分析】:对于人和动物来说,许多行为的产生都需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通过运动系统来完成,所以本章内容安排在生命活动调节的后面。
内容上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动物的运动突出人的支持和运动。
人体的支持与运动离不开人体的运动系统,动物的行为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主要突出动物和为与动物的生存和发展的关系。
编排上以问题探究为主线,教材安排了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观察、交流、讨论过程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真正实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
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关心和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能有所发展。
【学情分析】:学生可以对照自己的身体,认识人体骨骼和骨骼肌,从而认识了解人的骨、骨连接、骨骼肌分兵形态特点和功能、骨的结构和成分。
明白长骨的结构特点是与其运动功能相适应的。
观察和体验关节在运动中的作用,了解体育锻炼对人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从生活经验出发,认识了解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行为的特点以及对动物本身的意义。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明人体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2、描述人体适于支持和运动的结构特点能力目标:通过观察长骨和关节的结构以及进行有关骨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懂得体育锻炼对于运动系统的影响,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关节的结构特点,骨骼肌的结构特性。
教学难点:人体运动如何产生。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探讨法教学准备:关节、骨骼肌的图片模型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师:板书“肘”,认识肘。
请学生一起来做一个屈肘动作,想一想,这个动作是在哪个系统的指挥下,由人体的哪些部分参与完成的?(提示:屈肘的动力是由于哪个器官的收缩?使什么绕着什么活动而形成的?)问:神经系统骨骼肌骨关节师:指出这个动作中起杠杆作用的骨,支点是肘关节,动力来源于骨骼骨的收缩,指挥是神经系统。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6单元第17章第1节人体的运动教案
(新版)苏科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明人体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描述人体适于支持和运动的结构特点。
(二)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长骨和关节的结构以及进行有关骨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懂得体育锻炼对于运动系统的影响,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生活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难点:长骨适于支持和运动的结构特点。
三、教学设计
实验法、观察法、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
评课稿——《人体的运动》灵武市回民中学杨小凤各位老师大家好,因为我们学校就我和杨佳两个生物老师,所以很荣幸被定为主评人。
杨佳老师的授课内容是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和生态系统的稳定第17章动物的运动与行为第1节人体的运动第1课时的内容。
这节课从准备到磨课我也是参与其中的,很多的环节也是我们经过推敲商定的,可能有很多不足,希望其他听课老师给予改进建议。
针对今天的观摩学习,受益匪浅,感受颇多,纵观教学的全过程,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提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下面我就杨佳老师的课简单说一说:1、从教学目标来看:本节的教学目标是:说明人体的运动依赖一定的结构,运动系统的组成,观察长骨以及进行有关实验。
杨老师立足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多媒体和实物,利用投影展示,形象直观,讲解透彻,通过各种环节以及活动的设置,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2、从教学内容来看,教学思路清晰:从课题引入、问题设置、环节衔接、活动安排等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开展,贯穿本课主线。
通过实验的方法将书本的平面内容立体的展示出来,形象而且直观,让学生在实验中掌握课本知识,对自己的骨也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而且学生在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
始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促进知识的传递和目标的达成。
3、教学风格严谨:本节课教学内容中有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骨”“骨骼”,结合图片,对于概念的准确辨析,以及辨析时候通过板书呈现,学生容易理解并且印象深刻,突破概念时让学生联系自身的情况,使学习生动有趣而不是简单的识记。
同时也是借助生物基础概念培养并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值得我去学习。
4、板书规范,条理清晰,通过板书,让本节课的脉络一目了然,有助于学生课后的小结、练习与理解记忆,也大大提高了学生课堂效率。
5、语言丰富,具有吸引力:一堂课听下来,总能感受到杨老师的语言魅力,知识讲授时有深度有技巧,形体语言也很亲切自然,生物学科语言规范,口头语言清楚流畅,营造了积极和谐的教学氛围和平等、民主、自由的师生关系。
人体运动能力的生理基础和提高运动能力的方法人体从事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都必须首先具备相应的运动能力,运动能力是人体进行体育活动的基础,而人体进行锻炼也是为了提高包括运动能力在内的各种身体机能.人体的运动能力可以现现在肌肉力量、运动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多方面,人们若想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的生理机能,就必须了解影响人体运动能力的生理基础和发展运动能力的方法。
一、力量及其锻炼的方法力量是人体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人体的各种活动,包括体育锻炼几乎都是由肌肉收缩克服阻力产生的。
力量被认为是一切体育活动的基础,肌肉力量在人体生命活动和体育锻炼过程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影响肌肉力量的生理基础1.肌肉何积。
肌肉体积与肌肉力量有着密切的关系,肌肉体积的大小可用肌肉横断面积的大小来表示,肌肉横断面积越大,肌肉的体积就越大,肌肉力量也就越大,而且这种关系不受年龄、性别的影响。
体育锻炼或体力劳动在提供肌肉力量的同时,总是伴随着肌肉体积的增加。
影响肌肉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单个肌纤维的直径,二是肌肉中肌纤维的数量。
体育锻炼,特别是有针对性的力量练习可以促进体内蛋白质的代谢,增加蛋白质的合成,提高肌肉蛋白质的含量,通过增加单个肌纤维的直径而使肌肉体积增加,也可以通过增加肌纤维的数量,使肌肉体积增加。
2.肌纤维类型。
骨骼肌的肌纤维可分为红肌纤维和白肌纤维两种类型,白肌纤维收缩产生的力量大,红肌纤维收缩产生的力量小。
肌肉中肌纤维类型的比例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肌肉中白肌纤维的比例越大,肌肉收缩力量也就越大。
力量和速度练习可以增加肌肉中白肌纤维比例。
3.神经调节。
肌肉收缩力量,除决定于肌肉本身的形状、机能特点外,还与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有关。
神经系统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调节肌肉力量:一种是通过发放强而集中的兴奋,动员尽量多的肌纤维参与收缩,以增大肌肉力量,有些人在肌肉最大收缩时也仅能动员60%的肌纤维参与收缩,而有些人则可动员80%以上的肌纤维参与收缩,显然在共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后者的肌肉力量更大;二是通过增加神经中枢发放神经冲动的频率增加肌肉力量,神经冲动频率越高,肌肉力量越大。
课堂学习过程设一、导入这节课开始之前,我们请一位同学跟着音乐跳一段韵律操。
教师:首先感谢某某同学为我们带来这段表演,某某同学做的这几组动作和黄雨齐小朋友踢足球的动作,他们动作虽然不同,但是完成这些动作都需要哪些系统的参与,如何协调完成的呢?经过一单元的学习,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本节课,我们首先探究运动原理。
二、学习目标解读1.研读文本,说出运动系统的组成。
2.通过解剖鸭翅,观察长骨、关节和骨骼肌的结构,分析各结构之间的协作关系。
3.分享交流预防运动损伤至少三条建议。
四、自主、探究、合作1、浏览课本60页和《学习设计与指导》的实验步骤,了解解剖步骤,遵从由从外到里观察顺序,2、剖结构:分别观察鸭翅运动系统的各个结构,并分析与结构相对应的功能。
设计意图:从学生日常都要跳韵律操和踢足球图片导入本节课,激发学生思考运动原理,从而开展本节课。
【预设问题】学生对于鸭翅会有抵触心理,不愿意碰触。
【解决措施】1.提前培训学生,消除心认知内化实践生成迁移提升3、做运动:解剖观察后,分别做屈肘、伸肘、自然下垂和提重物四种动作,完成动作时用左手感受,说出不同动作下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伸缩状态4、提建议:提出预防运动损伤的一些建议。
5、小组长确保小组成员一直在讨论观察的状态,千万不要游离课堂之外。
注意:展示落实规范——规范运用双色笔勾画重点,要有方法规律的总结。
展示同学迅速到位,书写规范,使用学科语言,展示大方。
【引领提升】教师:同学们都已经完成探究案上的内容,相信同学们在探究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收获,你能跟我们分享你的收获?学生:分析组成长骨各个结构的特征。
(首先,解剖刀从骨的外面可以剥离一层薄膜是骨膜,骨膜坚韧其次骨膜下面是骨密质,骨密质质地坚硬,抗压能力强。
两端结构疏松,呈蜂窝状是骨松质,这种结构说明它能承受一定的压力。
骨松质和骨密质构成了骨质。
骨松质是红色,因为在骨松质中有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另外,用解剖刀除去中央部分的骨髓,可以看到中空的骨髓腔,并且骨髓腔中有黄色的液体。
17章运动与行为第1节人体的支持与运动(1)
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l、说明人体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描述人体骨骼的组成。
3、通过观察说明长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学习重点]: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学习难点]:长骨适于支持和运动的结构特点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新课导入】:
让我们来一起活动一下:我们来做一个屈肘动作。
人体的许多动作,都是在的支配下,由收缩和舒张,牵引所附着的,绕着活动而形成的。
所以人体运动系统由、和三部分组成。
【自主学习】
1.人体运动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2.人体的骨骼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3.长骨是由三部分组成。
【合作探究】
(一)、观察人体的骨骼组成
观察课本图1人体的骨骼组成模式图
1、人体的骨骼由块骨组成。
人体的骨骼可以分为、和三大部分。
2、在运动系统中,骨通过骨连结构成,在神经系统支配下,能够收缩和舒张,牵引所附着的骨产生。
人体通过来支持身体和完成各种动作。
3、人体的骨骼有哪些作用?
4、如果不小心发生了骨折或肌肉拉伤的情况,还能进行正常运动吗?为什么?
(二)、观察长骨的结构
读课本图2长骨的结构示意图回答:
5、用解剖刀从骨的表面剥离出一层膜,这是。
用镊子拉一拉骨膜感觉骨膜。
观察骨膜的颜色,里面分布。
6、观察长骨纵剖面上的骨松质和骨密质。
骨密质致密而坚硬,在长骨中,大部分集中在
部分,抗压力很强。
骨松质分布在长骨,结构疏松,呈状,可以承受一定的压力。
7、用解剖刀除去中央一部分骨髓,可以看到中空的,说明长骨是管状的。
骨髓主要分布在长骨的中和的空隙里。
8、讨论:长骨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这样的结构对于骨的支持功能有什么意义?
9.发生骨折后,骨能够愈合吗?为什么?
【课堂反馈】
1、骨的基本结构可以分为 ( )
A.骨膜、骨质和骨髓 B.骨膜、骨密质和骨松质 C.骨质、骨膜 D.骨质、骨髓和骨髓腔
2、对骨具有营养作用的是 ( )
A.骨髓腔中的黄骨髓 B、骨质 C.骨膜内的血管 D.骨膜中的成骨细胞
3、对骨的生长与再生具有重要作用的是 ( )
A.骨髓 B.成骨细胞 C.神经 D.骨膜中的成骨细胞
4、人体的躯干骨包括 ( )
A.肋骨、胸骨和胸椎 B.脊柱、胸骨和肋骨 C.颈椎、胸椎和肋骨 D.脊柱、肋骨和胸椎
5、以下关于人体骨骼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体的骨骼共有206块 B.人体的骨骼由600多块骨组成
C.人体的骨骼由206块骨连结而成 D、人体骨骼由许多骨与骨骼肌组成
6、与动物运动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系统是 ( )
A.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 B.运动系统和呼吸系统
C.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 D.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
7、观察长骨的结构回答以下问题(在括号内填序号,在横线上填名称)。
(1)骨的基本结构有[ ] 、骨质和[ ] 三部分。
(2)对骨折后骨的愈合有重要作用的是[ ] 中的。
(3)骨质由致密坚硬的[ ] 和结构疏松、成蜂窝状的[ ] 两部分构成。
(4)正常情况下的成年人,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 ] 内。
(5)老年人失血过多时,[ ] 会由黄色变成红色,恢复造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