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运动学解读

  • 格式:doc
  • 大小:115.5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平衡稳定性:反映了物体维持原有状态和抵抗倾倒的能力。

2.制动:指人体局部或全身保持固定或者活动被限制。

3.应力:所考察的截面单位面积上的内力

4.应变:对于构件任一点的变形(结构内某一点受载时所发生的形变),只有线变形和角变形两种基本变形,分别由线应变和角应变来度量。

5.黏弹性材料的特点:

①蠕变:若令应力保持一定,物体的应变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这种现象蠕变。

②应力松弛:当物体突然发生应变时,若应变保持一定,则相应的应力将随时间的增加而下降,这种现象叫做应力松弛。

③滞后:对物体作周期性的加载和卸载,则加载时的应力-应变曲线同卸载时的应力-应变曲线不重合,这种现象称为滞后。

5.人体关节的运动形式

1.屈曲(flexion)与伸展(extension):主要是以冠状轴为中心,在矢状面上的运动。

2.内收(adduction)与外展(abduction):主要是以矢状轴为中心,在前额面上的运动。

3.内旋(internal rotation)与外旋(external rotation):主要是以纵轴为中心,在水平面上的运动。

6.人体运动链:三个或三个以上环节通过关节相连,组成运动链,分为开链和闭链。

7.人体运动:是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形式,包括呼吸运动、体液流动、肌骨系统运动、消化系统运动、还有额面运动等。

8.人体能量代谢分为三大功能系统,即:磷酸原供能系统、糖酵解供能系统和有氧代谢供能系统。

9.能量代谢当量(梅脱):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体重的耗氧量,单位为ml/(kg*min),1MET=3.5ml/(kg*min)

10.靶心率(THR):指在运动时应达到和保持的心率。

11.骨单位:是骨密质的基本结构单位。位于骨内、外环骨板之间,是骨干骨密质的主体。从骨单位的横断面可以看到同心分布的骨板,成为不同直径的、—层套一层的封闭的圆柱,这种结构又被称为哈佛氏系统。

12.骨重建:在成人期,骨生长停止,但骨的形成和吸收仍在继续,处于一种平衡状态,称为骨重建。

13.骨构建或称骨塑形:在人的生长期,骨形成大于骨吸收,骨量呈线性增长,表现为骨皮质增厚,骨松质更密集,这一过程称为骨构建或称骨塑形。

14.骨重建过程分为5期:第一期:休止期或静止期。第二期:激活期。第三期:吸收期。第四期:转换期。第五期:形成期。

15.骨重建单位(BRU):一个骨重建所形成的结构为一个骨重建单位(BRU)。

16.以长骨为例,骨骼的血液供应来自三个不同的但又相互关联的方面:滋养动脉、骨端、骨骺和干骺端血管、骨膜血管。

17.骨的功能

①力学功能(1)支撑功能(2)杠杆功能(3)保护功能

②生理学功能(1)钙、磷贮存机能与物质代谢功能(2)造血机能和免疫功能

17.衡量骨承载能力的三要素:

①强度:即指骨在承载负荷的情况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②刚度:即指骨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

③稳定性:即指骨保持原有平衡形态的能力。

18.载荷:即外力,是一物体对另一物体的作用当力和力矩以不同方式施加于骨时,骨将受到拉伸、压缩、弯曲、剪切、扭转和复合等载荷。

19. 持续载荷对骨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即骨受到持续低载荷作用一段时间后,其组织会产生缓慢变形或蠕变。

20.一般而言,骨承受负荷的能力的排序:压力>拉力>剪切力>扭转力。

21.骨应力:当外力作用于骨时,骨以形变产生内部的阻抗以抗衡外力,即是骨产生的应力。

22. 骨应变:指骨在外力作用下的局部变形。其大小等于骨受力后长度的变化量与原长度之比,即形变量与原尺度之比。

23. 应力-应变曲线分成两个区:弹性变形区和塑性变形区。

24.屈服点:弹性区末端点或塑性区初始点称屈服点。

25.弹性极限:该点对应的应力是产生骨最大应力的弹性形变,亦称为弹性极限。

26.弹性变形区:屈服点以前的区。在弹性变形区内的载荷不会造成永久性形变(如骨折)。

27. 塑性区:屈服点以后的区。此时已出现结构的损坏和永久变形。当载荷超过弹性极限后,骨发生断裂即骨折。

28. 弹性模量:在应力-应变曲线弹性区的斜率叫弹性模量或杨氏模量表示材料抗形变的能力。弹性模量越大,产生一定应变所需的应力越大。

29. 骨应变能量:达到极限负荷时的应力-应变曲线下面积,表示导致骨折所需要的能量。

30.骨的生物力学特性:包括骨的材料力学特性和结构力学特性。

31.骨组织的基本生物力学特性:1)各向异性、2)弹性和坚固性、3)抗压力强、抗张力差、4)耐冲击力和持续力差、5)应力强度的方向性、6)骨的强度和刚度、7)机械力对骨的影响、8)骨是人体理想的结构材料。

32.骨松质由针状或片状骨小梁相交织成网状结构。

33.其显微结构分为四种基本结构类型:针状非对称形开放网格、片状非对称形封闭网格、针状圆柱体形开放网格、片状圆柱体形封闭网格。

34.骨折: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时称骨折。

35.骨松质的微细骨折:显微镜下所能看到的骨小梁裂损称为骨松质微细骨折。

36.肌小节: 是肌细胞收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37.肌原纤维:

①粗肌丝由肌球(肌凝蛋白)组成,其头部有一膨大部——横桥;

②细肌丝肌动蛋白:表面有与横桥结合的位点,静息时被原肌球蛋白掩盖;

原肌球蛋白:静息时掩盖横桥结合位点;

肌钙蛋白:与Ca2+结合变构后,使原肌球蛋白位移,暴露出结合位点。

38.肌的两种基本运动形式:

①静力性运动:也叫等长运动,等长运动时肌肉的张力或应力作用在附着点上,起止点

无位移,肌肉的收缩力与阻力相等,肌肉长度保持不变不影起关节活动,因此等长运动不产生运动动作,也不做功。

②动力性运动:是指形成运动动作的肌肉的运动形式。包括向心收缩和离心收缩。

39.运动单位:肌收缩必须有完好的神经支配,一个前角细胞,它的轴突和轴突分支,以及它们所支配的肌纤维群,合起来称为运动单位。

40.肌力:又称最大力量是肌收缩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41.影响肌力的因素:

1.肌生理横断面:肌力与之成正比

2.肌的初长度:适宜的长度决定肌的肌力

3.肌的募集:运动单位数量越大,肌力越大

4.肌纤维走向与肌腱长轴的关系

5.杠杆效率

42.离心运动:是指肌收缩时肌力低于阻力,使原先缩短的肌被拉长。

43.快速力量:是肌或肌群在一定速度下所能产生的最大力量的能力。包括起动力量、爆发力量(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