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肠闭锁
- 格式:ppt
- 大小:808.01 KB
- 文档页数:33
”先天性小肠闭锁和肠狭窄“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一概述小肠根据形态和结构变化分为三段,分别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空、回肠闭锁是新生儿肠梗阻重要原因。
空肠闭锁者,见于出生体重偏低者或为早产儿,半数以上属多发性闭锁或苹果皮样(Apple-Peel)闭锁。
空肠闭锁有较明显的遗传倾向,双卵孪生儿或同一家族成员中患者较多,并存其他畸形率,较回肠闭锁高。
空肠闭锁术后住院时间长,病死率也较高。
二病因1.胎儿肠道损伤和肠系膜血管意外任何引起胚胎或胎儿肠道缺血的原因都是肠闭锁的病因。
2.家族性遗传因素Apple-Peel闭锁和多发性闭锁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虽然确切的遗传基因尚未完全明了,但本病明显的遗传倾向已受到普遍的重视。
3.肠系膜上动脉发育异常肠系膜上动脉起始点正常,出发后进入横结肠系膜旋即沿升结肠盲肠细窄的系膜缘逆行到近端空肠。
这可能因小肠系膜原发性缺如,使肠系膜上动脉失去支撑结构,导致该动脉尤其是小肠动脉支发育缺陷而形成本型闭锁。
4.胚胎期肠道空化障碍食管上段、十二指肠、空肠上段和结肠闭锁与狭窄是胚胎期肠管空化不全所致。
闭锁处肠腔内填满上皮和黏膜,以致肠腔闭塞或仅存腔隙。
有的肠腔内黏膜表现为多个空化不全的膜性间隔形如竹节,有的表现为黏膜与黏膜下组织间呈桥形的连接。
这些病理形态证明肠道空化过程障碍导致了闭锁。
三临床表现1.肠梗阻先天性肠闭锁或肠狭窄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肠梗阻的症状。
而症状出现的早晚和轻重取决于梗阻的部位和程度。
肠闭锁是完全性肠道阻塞,其主要症状为呕吐、腹胀和便秘。
呕吐多于第1次喂奶后或生后第1天出现。
出现的早晚与闭锁的部位有关,十二指肠和高位肠闭锁呕吐出现的早,次数频繁,而回肠、结肠等低位闭锁则可于生后2~3天出现。
呕吐出现后呈进行性加重,吐出量较多。
高位肠闭锁的病例呕吐物为奶块,多含胆汁,有时为陈旧性血性。
少数十二指肠闭锁发生在胆总管开口以上,则呕吐物中无胆汁。
低位闭锁呕吐物可呈粪便样并带臭味。
24.先天性肠闭锁是新生儿期肠梗阻的常见病因,约占1/3~1/4,男婴多于女婴,发生率1/1500~1/2000,低出生体重儿占1~3。
闭锁可发生于肠管的任何部位,以回肠最多,占50%,十二指肠占25%,空肠较少,结肠罕见。
部分患儿合并其它畸形,如食管可分为膜型、索条型、两段型和多发型,发生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的称为高位肠闭锁,多为膜型。
高位时常常有羊水过多史,闭锁部位越高,呕吐出现得越早,十二指肠闭锁时生后第一次喂奶即发生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及十二指肠分泌液,除少数闭锁发生在壶腹部近端者外,大多数呕吐物内均含有胆汁,随着喂奶次数的增多,患儿呕吐逐渐加重,呈持续性反复呕吐。
可有少量的胎便排出,腹不胀或轻度膨隆。
发生于空肠下段、回肠和结肠时称为低位肠闭锁。
低位肠闭锁主要表现为腹胀,常在生1~2天开始呕吐,呕吐物呈粪便样,带臭味,无胎粪或仅有粘液样胎粪。
高位肠闭锁时,腹部立位X线透视或摄片可见2~3个液平面,称为二泡征或三泡征,低位肠闭锁时可见多个扩大的肠袢和液平面,闭锁下端肠道不充气,钡灌肠可见胎儿型结肠。
手术治疗是惟一有效的方法,但目前死亡率仍然很高,原因之一是患儿常合并其它畸形,另一方面是诊断过晚,患儿常死于继发性肠穿孔、腹膜炎、肠坏死、吸入性肺炎等,因此有人主张当羊水过多时,生后立即下胃管,如吸出15~20ml甚至更多胆汁污染的胃液时,提示上消化道梗阻,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
25.肠狭窄较肠闭锁少见,多为膜型狭窄,十二指肠发生最多,其次为回肠,空肠,结肠较少见。
狭窄发生的部位越高,症状出现得越早,狭窄越明显著成绩,症状就越严重。
主要症状为呕吐和腹胀,多数呕吐物内含有胆汁,可有正常大便排出。
高位肠狭窄上腹部膨隆,可见胃液蠕动波,低位肠狭窄则全腹胀,可见肠型和肠蠕动波,伴有肠鸣音亢进。
腹部X线检查可见狭窄上端扩大,钡餐造影可以明确诊断。
确诊后积极改善患儿的一般状况,行狭窄部分切除术。
26.肠旋转不良是比较常见的消化道畸形,占国内消化道畸形的第4位。
先天性小肠闭锁和肠狭窄的治疗方法先天性肠闭锁或肠狭窄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肠梗阻的症状,而症状出现的早晚和轻重则取决于梗阻的部位和程度,鼻胃管减压,静脉给维生素C和K,注射抗生素后施行手术。
若存在脱水及电解质平衡失调应纠正脱水和酸中毒,给氧、保暖,输给适量新鲜血浆或全血,准备3~4h后施行手术。
2.手术方法(1)单发型空、回肠闭锁手术:空肠远端和回肠单发闭锁施行肠切除端端或端斜吻合术。
剖腹后确定闭锁部位及类型,近端扩张肠管的直径大小、蠕动情况,有无炎症、坏死或穿孔。
再检查闭锁远端肠管直径、长度,肠系膜是否缺如,结肠有无异位(肠旋转不良)。
切除近端扩张肠管15~20cm,切除前将肠内容物挤向闭锁段一并切除。
盐水纱布包盖肠管切端。
轻提闭锁远端盲袋,由盲袋插入细硅胶管或针头,缓缓注入生理盐水,使远端小肠扩张,直至盐水进入盲肠。
如疑伴有结肠闭锁,应将盐水注入结肠直至直肠,排除多发闭锁。
拔出硅胶管,斜形切除远端盲袋肠管2~3cm,使对系膜侧肠壁呈45°斜面,继续剪开对系膜侧肠壁使肠管口径接近近端肠管,用5-0无损伤缝线,在肠系膜侧和对系膜侧经浆肌层各作一针U形缝合。
采用单层间断内翻法缝合。
先缝后壁,缝针由黏膜下进针,浆膜面出针,经过对侧肠壁浆膜面进针,黏膜下出针,收紧打结。
完成吻合口端斜吻合术,缝合缺损的系膜缘。
吻合完成后检查吻合口是否通畅或泄漏,理顺肠管,同时检查有无并存畸形。
合并胎粪性腹膜炎仅松解可能造成梗阻的粘连部位,不宜过多操作。
伴肠旋转不良者行Ladd手术。
(2)空肠近端闭锁手术:高位空肠闭锁形成空肠起始部甚至十二指肠扩张和肥厚,单纯肠吻合因保留蠕动功能不良肠管,术后梗阻持续存在,必须先裁剪或切除部分扩张肠管,方能促使术后蠕动功能恢复。
①近端肠管裁剪尾状成形端端吻合术:提起闭锁近端空肠,根据远端肠管口径大小,计划裁剪扩张肠管的长度和范围。
然后于对系膜侧切除部分空肠肠壁使形成尾状。
边切除边缝合肠壁止血,或用自动缝合器缝合。
先天性回肠闭锁患儿的手术配合发表时间:2013-04-08T14:48:10.0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期供稿作者:张妙丽[导读] 切下肠段术后送病理室作病理学检查。
张妙丽(新会人民医院手术室 529100)【中图分类号】R57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0189-01 先天性回肠闭锁是新生儿肠梗阻的常见原因,如不及时手术,会危及生命。
手术是治疗先天性回肠闭锁唯一的有效手段。
我院于2011年1月24日成功地为一例出生8天患先天性回肠闭锁的患儿实施手术,手术很顺利,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1、病例简介及手术方法患儿,女,出生后8天,体重3kg,于2011年1月15日在会城医院顺产,产后一天,出现哭闹、呕吐,每天约10次,伴腹胀,无排气、排便。
1月20日入住我院儿科,入院后予停留胃管,行CT检查:示肠旋转不良,不完全性小肠梗阻,腹胀明显,经外一区赵医生会诊有手术指征,1月23日转入外一区,于1月24日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肠管闭锁,即行闭锁段切除,再行空、回肠吻合术,手术过程顺利,无出现并发症。
2、手术配合2.1术前准备2.1.1术前访视术前1天到病房访视患儿,查看病历,了解病情及各类常规检查结果,做好患儿家属的心理工作,说明手术治疗必要性和重要性,取得家属信任,积极主动地配合。
2.1.2特殊用物准备:小儿普外加仪、5×12圆针、3-0丝线和Dexon可吸收缝线、小儿导尿管、特殊小儿体位架,高频电刀、吸引机、抢救药品。
2.2术中配合2.2.1巡回护士的配合准确核对患儿,因患儿无沟通能力,接入手术室之前,巡回护士须与病房护士及家属共同核对,查看患儿手腕带有关信息,尤其手术部位及手术标识。
手术开始前后注意给患儿保暖,手术间环境的温度控制在26-28℃,当天由于天气寒冷,将空调调到30℃,手术床上放电热毯预热,当温度调到合适后拔除电源,防术中漏电烫伤患儿。
先天性小肠闭锁和肠狭窄吃什么好?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先天性小肠闭锁和肠狭窄饮食保健,先天性小肠闭锁和肠狭窄的食疗方。
得了先天性小肠闭锁和肠狭窄吃什么好,同时又不能吃什么呢?
*先天性小肠闭锁和肠狭窄吃什么好?
*适宜食物:香菇(鲜),香蕉,乌菜,甜菜叶
*忌吃食物:姜,大葱,洋葱,辣椒(红、尖、干),韭菜
*一、先天性小肠闭锁和肠狭窄食疗方:
营养支持:禁食期间每天经静脉补给水、电解质及静脉高营养液。
一般于术后7~14天,肠道功能恢复后才能经口进食。
开始每次5~10ml,每2小时1次,如病儿无呕吐,喂奶量可逐渐增加,自开始喂奶后经过4~5天,一般可恢复正常喂养。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先天性小肠闭锁和肠狭窄吃什么好,先天性小肠闭锁和肠狭窄不能吃什么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先天性小肠闭锁和肠狭窄饮食保健、食疗方面的问题,请继续关注疾病库频道,或者在站内搜索“先天性小肠闭锁和肠狭窄”
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上面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
先天性肠闭锁应该做哪些检查?*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先天性肠闭锁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先天性肠闭锁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先天性肠闭锁如何诊断鉴别,先天性肠闭锁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先天性肠闭锁常见检查:常见检查:腹部平片、X线钡影跳跃征*一、检查常规做血象和血生化检查,发生腹膜炎、肺炎时有感染性血象,有白细胞增高,有血红蛋白减少和血小板减少。
血生化检查血钠、钾、氯、钙和血pH值,常有水、电解质紊乱,可出现碱中毒。
可有肾功能受损表现,如肌酐升高,尿素氮升高等。
过去很多人特别强调用Farber试验,检查胎粪中无角化上皮细胞及胎毛以诊断肠闭锁。
对3个月以内胎儿形成肠闭锁者有诊断价值,但对中、晚期胎儿由于机械性或血管性所致的肠闭锁则无诊断意义,因角化上皮已下降到闭锁远端。
近年来在临床上已很少应用,因为根据临床及X线检查,确定肠闭锁的诊断一般并不困难。
另外该试验也不完全准确。
1、X线检查 X线腹部平片对诊断肠闭锁和肠狭窄有很大价值。
高位肠闭锁在腹部直立位平片可显示"三气泡征"或大液平和小液平,即1个大液平(胃)及3~4个小液平(扩张的空肠),下腹部则全无气体阴影,或显示较多的扩张肠襻。
低位肠闭锁之X 线立位平片显示多个液平及扩张之肠襻,但结肠无气体阴影。
除最远的肠襻极度扩张外,其他扩张肠襻的口径大多均匀一致,侧位片上结肠及直肠内无气体,此点与麻痹性肠梗阻不同。
2、X线钡剂检查对肠闭锁病儿进行钡餐检查是不适宜的,因有引起吸入性肺炎的危险。
然而对临床上不典型的病例,进行钡灌肠检查是有必要的,不但可以根据胎儿型结肠确定肠闭锁的诊断,确定结肠有无闭锁,而且还可以除外先天性巨结肠或肠旋转不良。
钡灌肠荧光屏下或摄片显示结肠细小,直径仅5mm左右。
另外钡灌肠可以鉴别肠回转不良和先天性巨结肠。
肠狭窄的病例往往须行钡餐检查,才使诊断明确。
在透视下可见钡剂堆积在阻塞部位,仅有少量钡剂通过狭窄段进入远端肠腔。
先天性肠闭锁与狭窄应该做哪些检查?*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先天性肠闭锁与狭窄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先天性肠闭锁与狭窄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先天性肠闭锁与狭窄如何诊断鉴别,先天性肠闭锁与狭窄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先天性肠闭锁与狭窄常见检查:常见检查:腹部平片、胃钡餐造影*一、检查腹部X线片可见肠管积气和气液面,钡剂灌肠或鼻饲钡剂造影可确定诊断。
*以上是对于先天性肠闭锁与狭窄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先天性肠闭锁与狭窄应该如何鉴别诊断,先天性肠闭锁与狭窄易混淆疾病。
*先天性肠闭锁与狭窄如何鉴别?:*一、鉴别鉴别:新生儿生后开始持续性呕吐,无正常胎粪排出或有进行性腹胀,即应怀疑有肠闭锁的可能。
如做肛门指检及温生理盐水或1%过氧化氢液灌肠仍不排正常胎便,可进一步除外胎便性便秘及先天性巨结肠。
过去用Farber试验,检查胎粪中无角化上皮细胞及胎毛以诊断肠闭锁,对3个月以内胎儿形成肠闭锁者有诊断价值,但对中、晚期胎儿由于机械性或血管性所致的肠闭锁则无诊断意义。
腹部X线平片在诊断上有很大价值,高位肠闭锁立位X片上腹可见2~3个扩大的液平面,其他肠管完全不充气,低位肠梗阻可见多数扩大肠曲与液平面。
钡灌肠可见瘪缩细小的胎儿型结肠,胎儿型结肠的特点:1、直径约0.5cm;2、结肠袋状皱襞不明显;3、结肠较直而短,通过钡灌肠结果,可除外先天性巨结肠与肠旋转不良。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就是为您介绍的先天性肠闭锁与狭窄应该做哪些检查,先天性肠闭锁与狭窄如何鉴别等方面内容,更多更详细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先天性肠闭锁与狭窄”了解更多,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