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雄雨来导学案1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3
《小英雄雨来》导学案学习目标:1、我能认识“晋”“冀”等8个生字;2、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3、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4、给课文每一部分加上小标题。
学习重点:1、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学习难点:1、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2、给课文每一部分加上小标题。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北部的芦花村有一个十二岁的小英雄。
这个小英雄是谁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4课《小英雄雨来》。
二、自主学习: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自己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边读边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在还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3、和同学们交流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提出来讨论一下,看看有没有新收获。
三、课堂检测1、初读课文展示收获(1)、给下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咬牙拧(nǐng níng)晋察**(jì yì)还乡河(huán hái)· · ·黝黑(yǒu yōu)嘟嘟囔囔(náng nāng)挑破(tiāo tiǎo)· · ·(2)、在正确的字下面打对号。
(晋普)察** (炕坑)上 (笤召) 帚(撒撤)腿(劫动)难泥(鳅揪)吆(喝渴)(漩旋)涡(3)、课文的主要内容,我来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合作探究:1、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雨来的哪几件事?2、试着给课文各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3、课文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4、把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四、拓展延伸:1、学完这篇课文,你要向雨来学习什么?1、阅读“资料袋”,你想说些什么?五、拓展阅读小英雄雨来(续)管桦雨来又被抓住了。
五、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课题16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主备人学习小主人教师寄语:建立自信,尝试新知,你是最棒的!
学生自勉:
学习目标1、认识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重点难点预测1.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2.理解“这究竟是为什么”所表达的深层含义。
学习流程一、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诗歌。
(2)用自己学过方法理解哪些不懂的词语。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诗歌先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灾难:
_________________成了大海上的不速之客;
_________________打破了沙漠的宁静;
_________________把夜空搅得不得安宁;
_________________阻挡了绿茵场上孩子们的脚步。
接着表达我们的心声:
希望战火中的孩子和我们一样_ 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展示:
(一)、揭题部分
(二)、学习“导读提示”
1.快速浏览导读提示,看看给我们提出几个学习任务?
3.师: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两个任务来读诗,解决第一个任务。
(三)1.检查学生读诗,要求读正确,并完成第1个任务:每一节诗主要讲了什么
3.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1)检查朗读,指名逐节朗读,每个学生读完,老师都给出自己的评价。
(2)师:每一节诗主要讲了什么?
第1小节:
第2小节:
三、作业:
试试仿写诗歌
四、读文后自己最想倾诉的一句话:。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节选)》导学案【导学案】导学目标:了解小说《小英雄雨来》的背景和主要人物;掌握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主题;感受小说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导学内容:一、导入(15分钟)1.实施激活策略:学生观看视频《小英雄雨来》片断,激发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兴趣。
2.导入新课:通过教师提问,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导入《小英雄雨来》这个小说的学习。
二、阅读文本(30分钟)1.教师讲解《小英雄雨来》的背景和主要人物,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学生阅读《小英雄雨来》的节选内容,理解文章大意,回答问题。
三、课堂互动(30分钟)1.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小说中的英雄主义精神,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2.学生就自己喜欢的人物,画一幅漫画表达对英雄的敬佩之情。
3.展示与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漫画,描述所选人物的英勇事迹,并进行分享。
四、巩固提升(30分钟)1.小组合作:将小说中的情节排序,并进行解释和讨论,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2.个别拓展:学生写作一篇《我的小英雄》的文章,表达对现实生活中的英雄的感激之情。
3.学生互相交流,互相点评,提出改进建议,进一步提升文章质量。
五、课堂总结(1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小说中的英雄主义精神和感恩之情。
2.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和感悟。
导学案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对小说有更深入的理解和体验。
2.通过小组讨论和个别拓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能力,还提升了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3.课堂总结部分,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提炼,加深对英雄主义精神和感恩之情的理解。
【导学案续写】四、巩固提升(30分钟)1. 小组合作:将小说中的情节排序,并进行解释和讨论,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教师将小说中的关键情节写在小黑板上,要求学生分组合作,将这些情节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并解释每个情节的具体内容和意义。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导学案【第1篇】教学设计教学目的:体会雨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机智勇敢地跟敌人作斗争的高尚品质。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十六课《小英雄雨来》,齐读课题。
“机敏、调皮的雨来在夜校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女老师用手指点着黑板念着”指名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大家就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轻轻地念着”齐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小雨来也在认真地念着:指名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雨来认真的念着,这两句话早也在雨来心中扎根了,所以小雨来使劲全身力气把缸搬回原位,成功掩护了李大叔,然而自己却落入了鬼子手中。
鬼子凶恶、残忍,小雨来的处境令人担心,鬼子会用怎样的卑劣手段对待雨来,请同学们默读第四小节。
”二、读的模块哄骗:“鬼子为了找到李大叔将前后院都翻遍了,结果却一无所获,于是他们便想从雨来身上找到突破口。
”1.指名读。
“鬼子看是温和,实则确是在假装好人,目的就是想哄骗雨来说出李大叔的下落。
接下来同学们自己再读一读这些语句,从鬼子的动作、表情、语言体会鬼子的狡诈。
”2.自由读3.指名读(可以叫2个人)“面对鬼子的哄骗,机智的雨来早已识破了他们的假面具”指名读雨来的回答。
先叫一位,再启发读。
“文章通过雨来的动作和语言的描写突出了他的机智,我们读的时候应该读出雨来故意装作很无辜的样子。
”利诱:难道雨来真的无所畏惧吗?我们来看:当扁鼻子军官把雨来怀中的书扔在地上,伸手往皮包里掏东西时,雨来心里想1.指名读雨来心里想的话。
“面对凶残的鬼子,小小的雨来怎能不害怕呢?”2.再读,读出雨来的害怕。
“雨来心里害怕,表面却十分镇定,鬼子见哄骗不成,又拿出糖和金戒指来诱惑雨来。
” 1.指名读“面对好吃的糖和金光闪闪的金戒指雨来却不为所动”齐读威胁“鬼子见哄骗不成,诱惑也没能得逞,鬼子一下子恼羞成怒了” 1.指名读可以叫多个同学将这些动词加重语气读出鬼子的恼羞成怒。
《小英雄雨来》导学案石城学区郑晶玲学习目标:1、我能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2、我能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简要复述主要内容。
3、我能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文中前后呼应句段的表达效果。
4、我能继续练习给课文各部分加小标题。
学习重点: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
学习难点:体会文中前后呼应句段的表达效果。
资料袋:管桦,(1922—2002),原名鲍化普,著名作家、诗人、画家。
河北省丰润县人。
曾任北京市文联副主席、主席,北京老舍文艺基金会会长,北京老舍研究会会长。
是中国作协北京分会专业作家。
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荆各庄的故事》、《小英雄雨来》,长篇小说《将军河》及《管桦中短篇小说集》等。
写作背景:1940年,管桦离家奔赴抗日战场,长年转战南北,但浓浓的乡情,给他留下了无限的眷恋。
他从小亲身经历目睹了年长他几岁的本村儿童团团长,带领一群天真无邪的儿童,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瞭望,捕捉敌情。
从军后,童年时代的情景,总是像演电影似的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
就这样,创作了以雨来为主人公的《雨来没有死》。
建国之初,《小英雄雨来》被选进了全国语文课本。
中国抗日战争:中国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革命战争。
1937年7月7日,日本策划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并以此为起点,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结束。
学习过程:一、导学指导。
《小英雄雨来》是一篇小说,篇幅比较长,内容较多。
学习这类课文首先要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哪些人物等等,因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阅读课文:1、熟读全文,抓住主要内容。
2、理清结构,了解事情的情节变化。
3、抓住细节描写,揭示人物思想。
二、自主学研。
1、速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语句。
3、给每部分加小标题。
(标题可以在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概括,也可以选用课文中的语句。
这一部分的小标题可以概括:游泳本领高或者“望着妈妈笑”)三、讨论展示1、交流学习心得。
《小英雄雨来》学案
1、学习目标
1.会认、写本课生字,正确读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3.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点:
1.重点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的品质。
2.难点快速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过程
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部同学。
(一)疑:(根据课题内容提出问题)
1.
2.
3.
(2)探:
1.一部分一部分读课文,试着给课文各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2.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精彩展示:
1.课文哪几个部分最能表现雨来是个小英雄?
2.找出课文中最能表现雨来是个小英雄的部分,反复品读,边读边画,思考:这些部分的哪些句子打动了你?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四)拓展练习:
1.我能比一比再组词。
晋()耍()挣()慌()飘()
普()要()睁()谎()漂()喘()瑕()妨()却()端()揣()假()防()劫()湍() 2.我会填词语,我来谈感受。
(1)鬼子已经()到树底下,伸手()住雨来的脚,往下一(),雨来就摔在地下。
鬼子把他两只胳膊向背后一(),()起来,()回到屋里。
读了这段话,我觉得鬼子。
(2)芦花开的时候,()的芦苇上好像盖上了一层()的白雪。
风一吹,()的芦苇就()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
)的芦花里。
读了这些段话,我觉得芦花
(五)自我评价:
学习了这篇课文,谈一谈自己的收获
课后反思:。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导学案第【1】篇〗小英雄雨来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学习、背诵热爱祖国和道德修养的名言。
2、快速阅读短文,理解内容,体会短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口语交际。
4、缩写《小英雄雨来》。
教学重点:阅读、口语交际、缩写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搜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
时间:5课时课前准备:搜集信息、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读读背背热爱祖国和道德修养的名言。
2、阅读《彭老总拒游北海》,理解内容。
教学过程:一、读一读、背一背热爱祖国和道德修养的名言。
二、朗读《彭老总拒游北海》,理解内容。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学:快速朗读(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1、学生围绕问题自学短文,试着解决问题。
2、讨论交流:(1)说说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作者借这件事要表达怎样的思想?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口语交际,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
教学过程:一、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
进行过生日,请同学吃饭好不好辩论会。
(围绕这一问题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讨论。
)二、分组讨论要求:发言时实事求是,有理有据;摆事实讲道理,说明自己的看法。
三、辩论赛1、将看法一致的学生分成同一组,充分搜集依据。
2、每组都推选几名辩论代表。
其余的当各组的啦啦队。
3、进行辩论赛。
四、总结:表扬积极参与和有创见的同学,相信学生通过这次交流有了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第三、四课时教学内容:缩写《小英雄雨来》教学过程:一、指名读题目要求,使学生初步了解作文内容。
二、读题目要求,思考本次作文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缩写的步骤和方法:(1)读懂原文,把握要点;(2)理清层次;(3)边划边记,逐段删留;(4)整理成文。
三、结合课文,具体指导。
《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共分六个部分,从缩写的基本要求看,缩写时按原文叙述顺序缩,重点是三四部分,其余各部分是非重点内容。
小英雄雨来第1课时第一部分内容:学习目标1.认识“晋、絮、扭”等17个生字,会写“晋、炕、铅、迈”等15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2.理解课文内容,练习给每一部分加上小标题。
(重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
在抗日战争中,除了在前线浴血奋战的中国军民,还有像你们年龄一样大小的孩子,他们机智勇敢,热爱祖国,和敌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 ... ...小英雄雨来PPT,第二部分内容:作者简介管桦(1922—2002),原名鲍化普,河北丰润人,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著名诗人、作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小英雄雨来》《将军河》《深渊》,儿童歌曲《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快乐的节日》等。
... ... ...小英雄雨来PPT,第三部分内容:我会认晋絮扭囊姥吧塞呜哇糠栓捆绑劫毙扒尸识字方法加一加识记法亚+ 日= 晋组词:晋升老+ 女= 姥组词:姥爷全+ 木= 栓组词:枪栓对比识记法塞(瓶塞)——赛(赛跑)绑(绑住)——帮(帮忙)偏旁归类识记法“口”字旁——啦吧呜“扌”旁——挪捆扒... ... ...小英雄雨来PPT,第四部分内容:词语解释门槛:旧式的房子都有门槛,就是门下的一根横木。
造句:我们挥手告别了那景色迷人的秋天,轻轻踏进了冬天的门槛。
枪栓:推子弹进膛的机件。
造句:兵士们扳起火枪的枪栓准备射击。
趔趄:身子歪歪斜斜的,脚步不稳的样子。
造句:王飞一个趔趄,差点没从楼梯上滚下去。
... ... ...小英雄雨来PPT,第五部分内容:自读提示自由读课文,注意阅读要求:1.因为课文比较长,请用较快的速度阅读。
2.在阅读中思考:每一部分讲了什么内容?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一部分:讲雨来的游泳本领高。
第二部分:讲雨来上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第三部分:讲雨来掩护区交通员李大叔。
第四部分:讲雨来和鬼子进行不屈的斗争。
第五部分:讲芦花村的人们误以为雨来牺牲了。
《小英雄雨来(节选)》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了解《小英雄雨来》的背景故事和主要内容。
2.理解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3.分析文中的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
4.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二、导学内容:1.背景介绍:《小英雄雨来》是一部描写孩子们的成长故事的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小男孩雨来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以及他如何克服困难、英勇面对挑战的故事。
2.主要内容:本节课我们将进修小说《小英雄雨来》的一部份内容,主要讲述了雨来在学校里遇到的一次困难。
在一次班级活动中,雨来因为个子矮小被排除在外,感到很失落。
但是在老师和同砚的帮助下,他最终克服了困难,展现出了自己的勇气和智慧。
3.人物分析:雨来是一个性格刚强、乐观向上的小男孩,虽然个子矮小,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英勇地面对困难,尽力克服自己的不足。
老师和同砚们也是善良、乐于助人的人物,他们帮助雨来克服困难,让他感受到了友情和温暖。
4.情节分析:本节课主要讲述了雨来在学校里遇到排挤的困难,以及他如何在老师和同砚的帮助下克服困难的故事。
通过这一情节,我们可以看到雨来的成长和变化,以及他身边人的善良和帮助。
5.主题思想:本节课的主题是勇气和友情。
通过雨来的故事,我们看到了一个小男孩在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刚强,以及他身边人的友情和帮助。
这些都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会的品质和态度。
三、导学活动:1.课前预习:请同砚们提前阅读《小英雄雨来》的相关内容,了解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2.教室讨论:在教室上,老师可以组织同砚们讨论雨来在学校里遇到的困难,以及他如何克服困难的过程。
同砚们可以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3.角色扮演:老师可以让同砚们分角色扮演雨来、老师和同砚们,模拟故事情节,体验雨来在学校里的困难和挑战。
4.写作练习:请同砚们根据《小英雄雨来》的内容,写一篇关于勇气和友情的作文,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四、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同砚们应该对《小英雄雨来》的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勇气和友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小英雄雨来》学案 1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了解新词的意思。
2.自学生字新词,掌握读音,理解词义。
2、重点难点
1.感受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英雄本色,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体会本课中描写景色的优美句子和丰富的词语。
三、导学问题
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1.你对小英雄雨来有多少了解?
2.小英雄雨来智斗鬼子的精神让你学会了什么?
四、参考资料
雨来是一个十分顽皮的孩子,也是一个很有"威望"的孩子王,只要他出去玩,孩子们几乎全跟着他。
于是,为了逃学,雨来跟老师之间展开了"拉锯"战。
老师在跟雨来"争夺孩子"的过程中,吃了雨来不少恶作剧的亏,但老师很快就战胜了雨来,孩子们全跟着老师回到了课堂,雨来很是郁闷。
就在雨来准备好再次跟老师较量的时候,突然来了一队日本鬼子把老师抓了起来,孩子们全被临时放了假。
虽然孩子们全回到了自己的身边,但这时的雨来好像没有了对手,有点孤独求败的感觉,于是雨来准备回学校去看看老师到底怎么样了。
这时,雨来看到了老师被几个鬼子"看住"了,而且他还看到了鬼子打老师。
于是,雨来决定救出老师。
最后,经过努力,救出了老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导学案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独立阅读课文,初步理解内容,学习小英雄雨来热爱祖国、憎恨敌人、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2、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说出每一部分的内容。
3、练习给每一部分课文加小标题。
教学重点: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说出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板书:小英雄雨来根据课文题目生提问题:where when what why(二)、揭题引读,学生自悟,自读课文。
1、指导读第一部分(1)、自读课文,思考这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画出你认为写的好的句子。
(2)、互相交流(3)、给这一部分加标题:雨来游泳本领高(三)、指导学生分小组自学下面几个部分:1、指导读第二部分(过程同前)主要讲雨来上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小标题:雨来上夜校2、指导读第三部分(过程同前)这一部分主要讲雨来掩护区交通队员李大叔。
小标题:雨来掩护李大叔3、读第四部分读课文,画出描写雨来心理活动的句子,思考:敌人是怎样对待雨来的?雨来是怎样同敌人作斗争的?这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交流这一部分主要讲雨来和日本鬼子进行不屈的斗争。
小标题:雨来与鬼子作斗争。
4、读第五部分(1)、自读课文,画出些的美的句子,想象这一部分主要讲的什么?小标题是什么?这一部分主要讲芦花村的人们都以为小雨来牺牲了。
小标题:河沿上的枪声。
(2)有感情的朗读。
5、指导读第六部分自读课文,画出描写水中雨来的句子,想象这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小标题是什么?这一部分主要讲了雨来从敌人的枪口下机智的逃脱。
小标题:雨来没有死(机智的逃脱)。
(四)、教师点播,突破难点1、“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第一、二次说明雨来在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在它的心理播下了爱祖国的种子,第三次雨来的血溅在课本上,说明雨来爱祖国的思想体现在对敌斗争中,也说明爱国适于来斗争的力量源泉。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导学案第【1】篇〗一、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了解新词的意思。
2.练习快速、正确地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试着给课文每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3.在阅读过程中,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通过文本和自己的体验,感受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英雄本色,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二、重点难点:1.快速阅读文本,把握课文内容。
2.品读文本,感受雨来热爱祖国、英勇对敌的英雄本色。
3.了解课文三次写景,四次写到识字课本的作用。
三、教具准备:、课件四、教学时间: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夜莺的歌声》一课,让我们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儿童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同入侵者作斗争,保卫自己家园的故事。
这样的故事,这样的儿童,在我国的抗日战争中,也屡见不鲜。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一位叫雨来的小英雄。
(板书:小英雄雨来)2.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最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提出问题)二、初读解疑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边读边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在还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3.同桌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提出来讨论一下,看看有没有新收获。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1.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抓住各部分要点,大体了解课文内容,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也可以一部分一部分地读,试着给课文各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2.指名简要复述课文大意。
四、研讨品读1.激趣:同学们读得十分认真,所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把这么长的课文读明白了。
只是,老师还有些问题不明白,你们能帮帮老师吗?(出示问题:课文哪几个部分最能表现雨来是个小英雄?为什么?)不要急着回答,让我们再快速默读课文,把这个问题想全面了再回答好吗?如果有必要,小组内进行讨论。
小组讨论交流,师巡视。
全班讨论,结合朗读课文的重点词句,老师着重点拨:巧妙地帮助掩护了交通员李大叔;意志坚强,面对敌人的哄骗利诱和严刑拷打坚贞不屈;利用自身特点,机智勇敢地从鬼子手中逃脱。
18小英雄雨来一、基础达标。
1.读一读,给下面的词语搭配完整()的芦苇()的白雪()的还乡河()地跑()地说()地流2.通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晋察冀边区泥鳅门槛晌午枪栓劫难趔趄漩涡记录无法理解的词语或是无法解决问题:()3.说说课文讲了雨来的哪几件事?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二、设问导读。
(一)初读完成:1.学生汇报,课文讲了雨来的哪几件事?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2.提问思考:怎样编写小标题?3.提炼课文各部分的小标题。
(二)再读感知:1.课文哪些地方最能表现出雨来是个小英雄?(快速默读课文,将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用“──”勾画出来,可以边读边画,也可以读完后再画,还可以批注自己的感受。
)2.小组讨论交流,师巡视。
3.全班交流,结合朗读课文的重点词句,老师着重点拨。
三、巩固练习。
(语段阅读,重点突破)鬼子把前后院都翻遍了。
屋子里也遭了劫难,连枕头都给刺刀挑破了。
炕沿上坐着个鬼子军官,两眼红红的,用中国话问雨来,说:“小孩,问你话,不许撒谎!”他突然望着雨来的胸脯,张着嘴,眼睛睁得圆圆的。
雨来低头一看,原来刚才一阵子挣扎,识字课本从怀里露出来了。
鬼子一把抓在手里,翻着看了看,问他:“谁给你的?”雨来说:“捡来的!”鬼子露出满口金牙,做了个鬼脸,温和地对雨来说:“不要害怕!小孩,皇军是爱护的!”说着,就叫人给他松绑。
雨来把手放下来,觉得胳膊发麻发痛,扁鼻子军官用手摸着雨来的脑袋,说:“这本书谁给你的,没有关系,我不问了。
别的话要统统告诉我!刚才有个人跑进来,看见没有?”雨来用手背抹了一下鼻子,嘟嘟囔囔地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扁鼻子军官把书扔在地上,伸手望皮包里掏。
雨来心里想:“掏什么呢?找刀子?鬼子生了气要挖小孩眼睛的!”只见他掏出来的却是一把雪白的糖块。
扁鼻子军官把糖往雨来手里一塞,说:“吃!你吃!你得说出来,他在什么地方?”他又伸出那个戴金戒指的手指,说:“这个,金的,也给你!”雨来没有接他的糖,也没有回答他。
《小英雄雨来(节选)》导学案一、导读本节课我们将进修《小英雄雨来》的部份内容,这是一部描写小英雄雨来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普通孩子如何成为了英雄的过程,以及他所面对的困难和挑战。
通过进修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激励自己,英勇面对困难,尽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小英雄雨来》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2. 理解小英雄雨来所经历的困难和挑战;3. 分析小英雄雨来如何克服困难,成为英雄;4. 激励学生英勇面对困难,尽力奋斗。
三、教学重难点1. 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的理解;2. 小英雄雨来所面对的困难和挑战;3. 分析小英雄雨来如何克服困难,成为英雄。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入《小英雄雨来》的故事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进修(1)学生阅读《小英雄雨来》的节选内容,理解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2)分组讨论小英雄雨来所面对的困难和挑战,并总结汇报;(3)分析小英雄雨来如何克服困难,成为英雄的过程。
3. 拓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深入思考小英雄雨来的成长过程,以及自己在成长中所面对的困难和挑战。
4.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激励学生英勇面对困难,尽力奋斗,成为更好的自己。
五、课后作业1. 回顾《小英雄雨来》的故事内容,写一篇读后感;2. 思考并总结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所面对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小英雄雨来》的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小英雄雨来的成长过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激励学生积极面对困难,尽力成长。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案例和故事,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和动力,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小英雄雨来》导学案学习目标:(小组仔细研读学习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用一定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练习给每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3、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学法指导:1,按照预习学案熟读课文,自己解决字词问题,扫除阅读障碍。
2,用红笔勾画出“知识链接”以及学习中的重点内容,并且反复记忆。
3,在充分预习的情况下,完成预习学案。
(书写认真,严禁照抄参考资料。
)4,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填写到“我的疑惑”处。
预习学案第一板块知识链接管桦,原名鲍化普。
河北丰润人。
中共党员。
1942年毕业于华北联合大学文学系。
著名作家,诗人,画家。
《不能忘记啊》(话剧),《管桦作品选》(儿童文学选)。
长篇小说《将军河》,中篇小说《荆各庄的故事》。
作品集《管桦中短篇小说集》。
资料补充:第二板块预习课文1、第一次认真读文。
解决字词问题(学习建议: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解决字词问题。
)2、第二次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写下来)3、指出这个故事发生的年代、地点。
第三板块我的疑惑学习建议:第三次读文,将预习中未能理解的问题和疑惑写下来,准备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讨论解决。
探究学案第一板块检查预习1、组长检查预习情况,做以评价。
2、组长整理预习时的疑惑,准备质疑探究。
第二板块质疑探究预习时有什么疑问在组内提出来,小组交流。
(学习建议:这部分学习为重点,组内解决不了的,组长进行整理,板书到疑问区。
)第三板块合作探究1、讨论:请你给文章的六个部分分别加上合适的小标题,并说明理由。
2、小组讨论,文章的前两部分写了雨来“水性好”和“上夜校”,与后面故事的发展和突出雨来的小英雄形象有什么关系?(讨论后在书中做好标注)3、找出文中的三处景色描写画出来,讨论这几处景色描写的作用。
(1)、(2)、(3)、4、文中几次出现“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小英雄雨来》导学案《小英雄雨来》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正确读写“揉搓、慢慢悠悠”等词语。
2.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英雄雨来同敌人勇敢斗争的故事,体会雨来热爱祖国、不畏强敌的斗争精神。
(重点)3.体会文中景物描写的自然巧妙和人物描写的生动传神;体会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了解“反复”这种写法的表达作用。
(难点) 课前预习:(一)知识链接管桦,原名鲍化普。
曾做过随军记者,后从事文艺、小说创作。
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长篇小说《将军河》等。
由他作词的儿童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我们的田野》《快乐的节日》等有广泛的影响。
(二)自学检测1.比一比,再组词。
笤( )劫( )搡( )冽( )囔( )晌( )踩( )绍( )劝( )桑( )趔( )囊( ) 响( )睬( )2.完成语文配套练习“温故知新”前三道小题。
(选择易混、易错处摘录到下边,提醒同学注意)3.认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并给每一部分加上小标题。
我的疑问: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问的问题写下来,等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课内探究:探究点一:人们把雨来称为“小英雄”,课文从哪儿表现出雨来的英雄行为?(先自主阅读,抓住雨来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的表现,并勾画出相关语句,把自己的见解写下来后,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补充,来体会雨来不畏强敌的精神。
)探究点二:“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这句话在全文中出现了几次?它有什么作用?(在课文中找到这句话出现的地方,联系上下文思考探究,展示交流。
)探究点三: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心情是本文写作上的一大特色,请你找出本文景物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它的作用。
(自主阅读过程中勾画出描写景物的句子,多读几遍,联系上下文来体会在书上做好批注,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当堂检测:1.课文中这样的词用得真不少,你知道它们表示什么吗?连一连。
哗啦哗啦鬼子在说话吱扭哭声嗡嗡嗡嗡有人在跑哐啷叫声叽叽咕咕鬼子在叫嗷嗷枪栓响咕咚咕咚说话的声音咔啦门响叽里呱啦翻课本的声音呜呜开门声2.给下列词语注音。
小英雄雨来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学习重难点 (1)三、预习检测 (2)四、中心思想 (3)五、段落划分 (3)六、写作手法 (4)七、读文感知 (5)八、经典语句解读 (6)九、预习检测答案 (7)一、学习目标通过课文学习,了解雨来的英雄事迹,感受他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
这将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我们的爱国情怀。
学习课文中的生动描写和丰富细节,体会作者如何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这将有助于我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掌握人物塑造的技巧。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是深入理解雨来这一英雄形象,体会他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精神。
我们需要通过仔细阅读课文,分析雨来的言行举止,把握他的性格特点,进而领悟其精神内涵。
难点在于如何通过具体事例来感受雨来的英雄气概。
课文中的情节和细节描写需要我们认真体会,从中发掘雨来的英雄品质。
同时,我们还需要结合时代背景,理解雨来所展现出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三、预习检测一、填空题1. 《小英雄雨来(节选)》选自中篇小说《____________》。
2. 雨来住在____________边,村里有一条河叫____________。
3. 雨来最喜欢这条紧靠着村边的还乡河,因为____________,还可以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1. 雨来仰浮的本领最高,能够脸朝天在水里躺着,不沉底也不露脑袋,就像()一样。
A. 小鸭子B. 小青蛙C. 小鱼D. 小虾2. 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面对鬼子的诱骗、威逼、拷打,他是怎样做的?()A. 始终不屈,坚决不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B. 最后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C. 告诉敌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以求自保D. 威逼之下说出部分李大叔的情况三、简答题1. 请简述雨来是怎样掩护李大叔并机智脱险的?2. 你从雨来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品质?四、中心思想《小英雄雨来(节选)》的中心思想是:通过讲述雨来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故事,展现了雨来机智勇敢、坚强不屈、热爱祖国、不畏强敌的优秀品质。
《小英雄雨来》导学案
学习目标1、会认、写本课生字,正确读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3、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重点: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的品质。
难点:快速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程序一、复习。
1、读准“晋察冀、还乡河、苇絮、黝黑、笤帚、泥鳅、背诵、子弹、打扮、脊背、枕头、防备、歪歪斜斜、吆喝、唧唧咕咕、嘟嘟囔囔、推推搡搡、枕头”等词语。
2、一部分一部分读课文,试着给课文各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3、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二、品读感悟课文 1.思考:课文哪几个部分最能表现雨来是个小英雄?
①找出课文中最能表现雨来是个小英雄的部分,反复品读,边读边画,思考:这些部分的哪些句子打动了你?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 这篇文章还有哪些地方也深深地吸引了你呢?再次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在书上点点、圈圈、画画、写写。
三、课文学到这里,相信你已经认识了雨来。
如果他站在你面前,你有什么想和他说的吗?(扮演角色对话)
四、讨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作者为什么要多次强调这句话?
3.课文中还有没有类似的写法?
达标测评
一、我能看拼音写汉字。
wěi xù jìn chá jìwāi wāi xié xié
( ) ( ) ( )
piāo piāo yōu yōu zhěn tóu
( ) ( )
二、我能比一比再组词。
晋()耍()挣()慌()飘()
普()要()睁()谎()漂()
喘()瑕()妨()却()端()
揣()假()防()劫()湍()
三、我会填词语,我来谈感受。
1、鬼子已经()到树底下,伸手()住雨来的脚,往下一(),雨来就摔在地下。
鬼子把他两只胳膊向背后一(),()起来,()回到屋里。
读了这段话,我觉得鬼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芦花开的时候,()的芦苇上好像盖上了一层()的白雪。
风一吹,()的芦苇就()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的芦花里。
读了这些段话,我觉得芦花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1.按课文内容填空。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次。
正是由于雨来____________________,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啊大家都高兴得叫起来雨来没有死雨来没有死
(2)鬼子军官用中国国话问雨来小孩问你话不许撒谎
五、我能理解理解下面的段落并完成练习。
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地叫。
他两眼直冒金花,鼻子流着血。
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
鬼子打得累了,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
扁鼻子军官气得暴跳起来,嗷嗷地叫:“枪毙,枪毙!拉出去,拉出去!
1.“半天喘不过气来”说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