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11
社会工作实践理论一、引言社会工作实践理论是指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依据一定的价值观和理论框架,对服务对象的问题进行评估、干预和评估的一系列理论体系。
社会工作实践理论旨在指导社会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和服务于服务对象,提升社会工作的服务质量和社会效益。
二、社会工作实践理论的构成社会工作实践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价值观社会工作实践理论的基础是价值观,它包括尊重、平等、人道主义、社会正义等。
这些价值观指导社会工作者正确看待和服务于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理论框架社会工作实践理论框架主要包括认知行为理论、生态系统理论、优势视角理论等。
这些理论框架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
3. 评估和干预方法社会工作实践理论包括评估和干预方法,如问题解决、需求评估、目标设定、个案管理、小组工作、社区参与等。
这些方法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具体的工作步骤和技术手段。
三、社会工作实践理论的应用社会工作实践理论在社会工作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指导实践社会工作实践理论指导社会工作者正确看待和服务于服务对象,提升服务对象的自我认识和社会参与能力。
2. 提升服务质量社会工作实践理论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一系列的工作方法和技巧,有助于提升社会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效果。
3. 促进专业发展社会工作实践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有助于推动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和进步,提升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四、总结社会工作实践理论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理解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
理解和应用社会工作实践理论,有助于提升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质量,推动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和进步。
个案社会工作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可以编辑修改,等待你的下载,管理,教育文档----------------------------------------------------------------------------------------------------------------------------------------------------------------------------个案社会工作选择题1、个案社会工作,简称个案社会,是与团体社会工作,社区工作并列的社会工作三大直接服务方法之一。
2、个案社会工作则以个人或家庭中的个人为主要对象,它是社会工作其他方法的基础。
3、个案社会工作是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工作者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内从事对个人或家庭的服务。
4、个案社会工作的对象的个人或家庭。
5、个案社会工作的对象是面临各种社会适应不良问题的个人或家庭,这些问题影响个人功能的正常发挥或妨碍个人的成长。
6、个案社会工作的手段和方法:面对面的沟通来帮助个人和家庭、它的手段和方法具备专业性特点。
7、个案社会工作的目标是要协助那些社会适应不良和社会功能失调的个人,增进其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8、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目标,不是替案主直接解决问题,而是助其自主,和案主一起寻求各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使案主能自主决定采取行动健全自己的人格,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而充分发挥其社会生活功能。
9、个案社会工作的方法最早产生于早期的宗教慈善救济,直到20世纪50-60年代,个案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方向。
10、连接:个案管理者扮演案主与所需资源间的中间人角色,目的是为案主寻找合适的资源。
11、从慈善组织运动后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这时的个案社会工作的特点是重视环境和家庭对个人的重要影响,特别重视改善案主的社会环境,协调案主的社会关系,倡导个案社会工作的科学方法,力求对问题的调查和处理方式的科学化,对案主的个别需要提供不同性质的处理。
个案社会工作选择题1、个案社会工作,简称个案社会,是与团体社会工作,社区工作并列的社会工作三大直接服务方法之一。
2、个案社会工作则以个人或家庭中的个人为主要对象,它是社会工作其他方法的基础。
3、个案社会工作是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工作者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内从事对个人或家庭的服务。
4、个案社会工作的对象的个人或家庭。
5、个案社会工作的对象是面临各种社会适应不良问题的个人或家庭,这些问题影响个人功能的正常发挥或妨碍个人的成长。
6、个案社会工作的手段和方法:面对面的沟通来帮助个人和家庭、它的手段和方法具备专业性特点。
7、个案社会工作的目标是要协助那些社会适应不良和社会功能失调的个人,增进其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8、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目标,不是替案主直接解决问题,而是助其自主,和案主一起寻求各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使案主能自主决定采取行动健全自己的人格,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而充分发挥其社会生活功能。
9、个案社会工作的方法最早产生于早期的宗教慈善救济,直到20世纪50-60年代,个案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方向。
10、连接:个案管理者扮演案主与所需资源间的中间人角色,目的是为案主寻找合适的资源。
11、从慈善组织运动后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这时的个案社会工作的特点是重视环境和家庭对个人的重要影响,特别重视改善案主的社会环境,协调案主的社会关系,倡导个案社会工作的科学方法,力求对问题的调查和处理方式的科学化,对案主的个别需要提供不同性质的处理。
12、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1929年世界经济萧条为止,个案社会工作受到精神分析学发展的影响。
此事个案社会工作的特点是:认为在一个问题的形成和一种行为的过程中,内在的原因的影响比外在原因要大。
13、20世纪30年代的全球经济萧条,这一阶段的个案社会工作的特点的认为所有个人问题的产生都受到环境和个人心理因素以及这两者相互关系的影响,要做到环境改善与心理治疗并重。
14、个案社会工作经历的四个阶段:1、19世纪-20世纪初,个案社会工作的萌芽期2、20世纪初到30年代,个案社会工作的专业化与科学化3、20世纪40年代以后,个案社会工作呈现多元化的发展局面。
社会工作方法之一个案工作第一节个案工作的涵义与特征一、个案工作的涵义个案工作是个案社会工作或社会个案工作的简称,它是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之一,也是最早发展的社会工作方法。
个案工作起源于19世纪中叶以后的欧美,到20世纪30、40年代成为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之一。
1965年美国出版的《社会工作百科全书》给个案工作下了专门的定义,认为“社会个案工作所注重的不是社会问题本身,而是为社会问题所困扰的无法与其社会环境或社会关系圆满适应的个人或家庭。
社会个案工作的目的是对于个人与个人或个人与环境的适应遭遇困难的个人及家庭,恢复或改造其社会功能。
”综合上述对个案工作的看法,社会个案工作可以定义为:个案工作是专业工作者在利他主义的价值理念指导下,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感受到困难的个人及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以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挖掘潜力,不断提高个人、家庭和社会的生活质量与福利水平的一种社会工作方法。
二、个案社会工作方法的发展历程1、个案工作的萌芽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个案工作的方法,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并盛行于英美等国家的“慈善组织会社”中的“友善访问员”对贫民家庭的探访,慈善组织会社期是个案工作的萌芽期。
2、个案工作的专业化和学科化(20世纪初-20年代)慈善组织会社后期至一战结束,是个案工作初步专业化时期,这时期的个案工作不仅重视问题的个人方面,而且更加重视问题的社会环境方面。
一战结束至1929年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时期,是个案工作专业化与学科化时期。
个案工作开始运用精神心理分析的方法来帮助受助者解决问题,形成了重视个人心理因素强于重视社会环境的特点。
3、个案工作的多元化发展(20世纪30年代以后)二战结束后,个案工作进入以综合为特征的发展阶段,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局面,对受助者个人的心理和社会环境给与同样的重视,把重点放在人与环境的互动上。
到20世界70年代,个案工作出现了行为修正模式、任务中心模式、危机调适模式、家庭治疗模式等新的工作方法。
《个案工作》知识点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指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个体或家庭问题的分析、评估和干预,达到帮助个体或家庭解决问题、增强自我能力和适应社会环境的目的。
在个案工作中,社会工作者需要掌握一系列的知识点,以提高工作效能和满足受助者的需求。
本文将介绍个案工作的知识点。
一、社会工作伦理和职业道德个案工作是在遵循一定的伦理和道德规范下进行的,社会工作者要具备正确的伦理观念和道德素养。
他们需要遵守社会工作伦理准则,如尊重个体的权利和尊严、保护个体的隐私和保密等,同时还要了解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二、人类发展理论人类发展理论是个案工作的核心理论基础之一,它主要研究个体在生命周期内的发展和变化。
社会工作者需要熟悉不同年龄阶段个体的发展任务和特点,如婴儿期的依赖性、青少年期的身份建构等,以便更好地了解个体的需求和问题。
三、社会工作评估社会工作评估是个案工作的重要环节,它通过系统搜集和分析个体或家庭的信息,全面评估其需求和问题。
社会工作者需要学习掌握各种评估方法和工具,如面谈、观察、量表等,以便准确地了解个体的问题和资源,并为后续的干预提供依据。
四、干预理论和技术干预是个案工作的核心任务,社会工作者需要根据个体或家庭的需求和问题,选择适当的干预理论和技术。
常用的干预理论包括系统理论、认知行为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等,社会工作者还需要学习各种干预技术,如咨询、辅导、社会支持等,以促进个体的变革和发展。
五、社会福利政策和服务资源社会福利政策和服务资源对于个案工作至关重要。
社会工作者需要了解国家和地方的福利政策,以及社区和社会机构提供的各种福利和服务资源,以便为个体或家庭提供合适的支持和帮助。
六、多元文化和文化敏感性在个案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常常会遇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和家庭。
因此,他们需要具备跨文化的意识和能力,尊重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同时提高自身的文化敏感性,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跨文化交流和干预。
社会工作实践者的基础理论
以下是几个社会工作实践者常用的基础理论:
1. 社会系统理论:社会工作实践者需要理解社会是一个复杂的
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通过运用社会
系统理论,实践者可以分析社会问题的根源,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2. 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社会工作实践者需要关注个体在社会、家庭、教育等不同环境
中的互动与影响,以便制定适当的干预计划。
3. 社会正义理论:社会工作实践者致力于推动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社会正义理论强调每个人都应享有同等的权利和机会,实践者
可以运用这一理论来评估社会政策和制度是否有助于实现社会正义,并为弱势群体争取权益。
4. 人类发展理论:人类发展理论关注个体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发展和成长。
社会工作实践者需要了解个体的发展需求和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5. 力量和倡导理论:力量和倡导理论认为个体和社区具有资源和能力来解决问题和改变现状。
社会工作实践者可以通过发掘个体和社区的潜力,帮助他们实现自我发展和社会变革。
这些基础理论为社会工作实践者提供了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的社会问题。
同时,实践者还应不断研究和更新自己的理论知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