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档】我是一片瓦阅读答案-精选word文档 (4页)
- 格式:docx
- 大小:19.10 KB
- 文档页数:4
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刷出村庄旧事。
高考语文频道为大家提供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及答案:乡村的瓦,希望对你有帮助!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及答案:乡村的瓦冯杰村庄的瓦大都呈蓝色,那种蓝不是天蓝也不是海蓝,是近似土蓝;我们乡间有个词说得准确--“瓦蓝”。
这个词属于瓦的专利。
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刷出村庄旧事。
瓦更像是乡村房子披在身上的一面带羽的蓑衣,在苍茫乡村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的雨的清气里漂浮。
若在雨日来临时刻,瓦会更显出自己独到的神韵与魅力。
雨来了,那一颗颗大雨珠子,落在片片房屋的羽毛上,胆子大的会跳起,多情的会悄悄滋润到瓦缝;最后才开始从这面蓑衣上滑落,从屋脊上,再过渡到屋檐。
浩浩荡荡穿越雨瓦的通道,下去,回归大地,从而完成一方方瓦存在的全部意义。
瓦有对称之美,任何人看到乡村的瓦,都会想到一个成语,叫“鳞次栉比”,如观黄河的鱼鳞与母亲的梳篦。
瓦在骨子里是集体主义者,它们总是紧紧地扣着,肩并肩,再冻再冷也不松手。
在冬天它们能感到彼此的体温,像肌肤相亲的爱人,贴得密不透风,正团结在月亮缓缓上升的乡村里。
当瓦还没有走上屋顶,生命里的“籍贯”一栏早就填上了,是两个粗拙的字,叫“乡村”,像一个孩子或者老人用颤巍巍的笔所写。
是的,瓦更是一种对乡村的坚守。
在瓦的记忆里,所有的飞鸟都是浪子与过客,都是浮云与苍狗。
籍贯属于乡村的瓦有一天走进城市,它晕头转向,无所事事,毫无用途。
城市里的幻影夜色与镭射霓虹拒绝它。
有一片瓦迷路了。
它被开往城市里的一辆大卡车用来垫上面的器物,最后被拉向城市,当它完成自己的使命时又被远远地抛弃在公路边。
城市人就爱过河拆桥,瓦看看身上“籍贯”一栏,早已被风的手擦模糊了。
瓦上的风景只有一种,那就是“瓦松”,我们那里叫“蓝瓦精”。
这称呼多气派啊!那些一棵棵站在瓦上的小小生灵,因为听风观雨的缘故,已经一位位聪明成精了。
且慢,它们还是“乡间郎中”呢。
乡村药谱如是说:瓦松,又名天蓬草、瓦莲草、向天草,清热解毒。
福州市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弥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宇宙大爆炸的火球有些像核爆炸的火球,但核爆炸的火球热量在一小时、一天或一周内就会消散开来。
相比之下,大爆炸的热量就无处消散了,只能在宇宙中徘徊。
事实上,宇宙里也只有大爆炸的产物。
时至今日,大爆炸遗留的热量仍充满宇宙,围绕着我们。
在过去约140亿年的膨胀中,温度已然冷却下来,大爆炸再也无法发出可见光,只能释放出一种不可见的光,即微波辐射。
微波对你而言一定不陌生,它被应用于加热食品、手机通信、传播电视节目等领域。
如果你用过老式电视,当你切换频道时,中间会有画面停顿现象或者雪花出现在屏幕上,约1%的画面停顿和雪花可能来自大爆炸产生的微波辐射。
这些微波在被你家电视天线捕获之前,已经在宇宙中飘荡了约140亿年,上次它们接触到的其他事物是宇宙开端的那个火球。
事实让人震惊,宇宙中99.9%的“光”,也就是光子都来源于大爆炸,仅0.1%的光子源于恒星以及星系。
这就是宇宙最为惊人的特征: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如果你有双能看见微波的眼睛,那么你眼前的世界,包括空空如也的空间都会发出白亮的光。
你就像住在一个大灯泡里。
科学家直到1965年才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而且完全出于意外。
但是,我们周围的所有事物都会发出微波,我们难以分辨哪些是大爆炸发出的。
这正是1964年新泽西州霍姆德尔的两位科学家阿尔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碰上的难题。
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A4打印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阴霾(mái)烙印(lào)浑身解数(jiě)屡见不鲜(xuān)B.社稷(jì)袅娜(nuó)睡眼惺忪(xīng)退避三舍(shè)C.躯壳(ké)藩篱(fān)叱咤风云(chà)忧心忡忡(zhōng)D.缄默(jiān)归省(shěng)咬文嚼字(jué)气冲斗牛(dòu)2、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安祥欹斜鸠占鹊巢见意思迁B.诋毁狡辨振耳欲聋海市蜃楼C.驰骋要抉战战兢兢正经危坐D.驾驭斡旋心无旁骛不屑置辩3、下列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风景秀丽的潇湘河畔,一场精彩的少儿武术表演让观众叹为观止....。
B.月的阳明山,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竞相绽放,陈阵清香沁人心脾....。
C.敦煌莫高窟精美的壁画惟妙惟肖....,吸引了上百万游客不远万里来游览参观。
D.海上丝绸之路具体而微....地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展现了美丽中国的形象。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经典咏流传》等文化节目的热播,激发了大家学习古典诗词的热情。
B.邓稼先执着奉献的精神和品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C.近日,300余名泉城义工在文化广场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D.为了避免青山绿水不被破坏,我们倡导少用一次性餐具。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若不日里赶过去,谁敢五更半夜走?B.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C.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D.在作文的构思过程中,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文章的骨骼。
6、结合语境,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语文学习,就是一段精彩的旅行。
我是一片叶子阅读答案(文档6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我是一片叶子阅读答案的资料6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第1篇现代文阅读一片叶子著/[日本]东山魁夷译/唐月梅我凝望着庭院的树木。
不,是观赏着生长在枝桠上的片叶。
此刻这片美丽的绿叶承受夏日的阳光,闪烁着晶莹的光。
我忆起这片叶子还是小小的嫩芽第一次跳入我眼帘时的情景。
那是在去年的初冬时分。
现在生长着叶子的地方,那时上面附着一片枯萎的茶色叶子。
后来它离开枝桠飘落了下来。
就在这个地方,当时还是幼小而坚实的嫩芽带着娇嫩的生命诞生了。
尽管经历了寒风呼啸、雪花纷扬的日子,可它还是默默地等待着春天的到来,逐渐在体内积蓄起一种充实的力量。
一天早晨,细雨停息,我看见星星点点的珍珠满了枝头,发出晶莹的光。
原来却是一株株幼芽上聚满了的雨点。
我感到嫩芽丰满起来,春天已经临近了。
春天终于来到了,呈现一派萌芽的喜悦。
但是,飘落在地的那片叶,如今已经腐朽,还原于故土了。
沐浴着初夏的阳光,它长成了一片明亮剔透的嫩叶。
这季节令人感到生命的充实,同时嫩叶也容易被虫子侵害。
幸好平安地迎来了夏天,如今正与伙伴们竞相争茂,绿油油的一片。
我也知晓它的未来。
进入盛夏,叶阴下梨蜩骚然,不停地鸣叫。
但台风过后,又会变成茅蜩、塞蝉的略带凄凉的歌声。
气候转凉,就听不见蝉鸣了。
这回,从根部响起了虫儿的合唱,悄然平添了秋夜的兴致。
它的绿色不知不觉间竟变成了疲惫的色调。
不久呈黄色,又变成茶色,耷拉在冷雨之中。
一天夜里,风将挡雨板刮得嘎嘎作响。
翌日早晨,枝头上再也看不见它的身影了。
只是,我将会发现在其原来的位置上又冒出了小小的嫩芽。
当新芽萌生的时候,躺在地上的它就回归故土了。
这就是大自然,不仅是它,而且是地球上一切有生命的东西的命运。
一片叶的凋零,绝不是无意义的,它与整株树的生是密切相关的。
一片叶有其诞生和衰亡,它使人看到四季不断流转,万物生生不息。
一个人的死,也与整个人类的生相关。
毫无疑问,谁也不喜欢死,但是因此应想到的是要珍惜自然给予自己的生,同时也要珍重他人的生。
课外阅读专题一、延伸阅读。
爱我中华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健儿奋起步伐。
爱我中华,建设我们的国家。
爱我中华,中华雄姿英发。
爱我中华,五十六族兄弟姐妹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1.这首歌词运用了丰富多彩的比喻。
请根据歌词中的比喻补写下面三个句子。
(1)五十六个民族是中华民族灿烂星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2)五十六个民族是中华民族这个百花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3)五十六个民族是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歌词表达了怎样的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是哪个民族的?你所属的民族有什么传统节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
平静有趣的环境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了,鸟儿不()了,蝴蝶()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
2.选文描写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的情景。
A.安静和热闹B.上课和下课C.窗外和树下3.读画“﹏﹏”的句子,我体会到()A.小动物们听懂了同学们读的课文。
B.同学们的朗读声十分好听,小动物们被吸引了。
三、课外阅读。
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学校,坐落在大山的怀抱,一半在云里,一半在雾里。
从校门口铺出的石板路,弯弯曲曲,伸到山脚平地。
我们的学校,坐落在浓密的竹林里,白墙红瓦,映照着东方的晨曦。
门前,翠竹掩蔽;屋后,欢跳着山溪……山溪里,飘着歌声。
(word完整版)部编八年级上册现代文阅读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word完整版)部编八年级上册现代文阅读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word完整版)部编八年级上册现代文阅读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回忆齐白石先生我从小学戏,没有读过书.一九五年与书香门第的后生吴祖光结婚。
后来,我成为齐白石老先生的干女儿.齐老常常手把手教我画画,他还教导我:“搞艺术也是表现自己,就如我画画、你唱戏,道理都是一样:讲骨气,讲正义,有勇气,最重要的都是表现自己。
”我因演出繁忙,不可能在画画上画出成绩来。
但我在演戏上,是遵照齐老的教导做的,在舞台上我挺胸抬头唱戏,面向观众。
我演的节目,创造的人物,大都是一些争取自由、有正义感、有反抗精神的古今女性。
如《刘巧儿》中的刘巧儿,《杨三姐告状》中的杨三姐等.放开手画画,挺起胸唱戏,这是我向齐老学画得到的最珍贵的启示。
有一天,裱画家刘金涛陪我去齐老家学画画,恰好齐老一人在家。
金涛兄说:“今天齐老可要好好教干女儿画画了。
”齐老让金涛铺好纸,高兴地把我叫到他身边,手里拿着一支笔:“来吧,画一张.”我心想:“做艺术家就不能退后,这也算是第一课。
”于是我接过笔,放开了手,大甩笔画了一个小兔。
齐老高兴得像孩子:“好!好!这个小兔画得有神,就是嫩了点,好!”稍微停顿了一下,他接着说:“我是看看凤霞有没有胆子。
画画的敢甩笔杆子,当伙计的敢端盘子,唱曲的敢扣弦子,当裁缝的敢下剪子。
凤霞有胆子,有艺术家的气魄!”齐老是很重情义的。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阅读答案:《心灵的篝火》(201X高考北京卷)(含答案解析)(201X•北京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
心灵的篝火张海迪我写这部长篇时很多次都在想,人们最好在下个千年翻看这部小说。
我不是什么预言者,但我坚信,我在这本书里所描述的关于攀登雪山峰顶的一些艰险,到那时也许就不存在了,人们很容易就能登上珠穆朗玛峰——海拔8 848米的山顶上已有了我们的研究站点,如同在南极建立的长城站,珠峰上的站点最好也叫长城站。
不过我也在想,假如8 848米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世界上还有什么高峰要攀登呢?只要地壳不变动,8 848米将是有限的数字和高度,而人类的探索精神是无限的。
人类总是想超越极限,却又被无数的障碍阻挠,劈开了层峦叠嶂,人也就跨越了千山万水。
打算写这部书时,我总感到有一种无形的束缚,它始终不让我的想象展开翅膀到无边无际的天地里翱翔,可我说不清那紧紧束缚自己的是什么。
我常常被这种困惑搅扰,同时也为超越困惑、获得心灵的解放而不懈地寻找飞往更大空间的方向。
我为此等待了很多年。
有一天,我终于看见了梅里雪山!接下来的很多个夜晚,我都是在网上度过的,我被迷住了。
那里有成百上千条关于梅里雪山的文字介绍,还有很多绮丽的风光图片,于是我看见我的一个主人公回头对我笑了,在此之前,我一直让他在一个不知名的空旷地带徘徊,在本书里他是梅里雪山的攀登者。
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海拔只有6 740米,可它的地理环境却很复杂,山上终年积雪,陡峭的山体,风化的岩石,还有瞬息万变的气候,会让攀登者突然陷入绝境。
卡瓦格博至今还是一座人类未及山顶的处女峰。
只要人们达不到顶峰,它就永远是一个神秘的向往,一个难以超越的存在。
人们可能还记得1991年中日联合登山队攀登梅里雪山的惨剧,十七个登山勇士无一人生还。
2024年中考模拟试卷(一)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8页,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墨水笔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
一(21分)学校一年一度的“体育节”即将开始,请你参与活动宣传。
1. 撰写海报导语,你用心揣摩。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友谊()②名fù()其实(2)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画横线处,并说明理由()。
A.倍受B.备受2. 设计宣传标语,你完成下联。
上联:学习增智慧下联:运动_________3. 展示青春精神,你引用课本中古诗文。
其中第(4)题要写出符合要求的连续两句,并标明出处。
4. 观察吉祥物“奔奔”,你发挥联想和想象,补全小诗。
青春模样目光灼灼心志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火热的季节火热的少年梦想在前方5. 小联觉得初三复习时间紧、压力大,运动又累,不愿参与体育节活动。
你结合相关学科知识或生活经验劝劝他。
【答案】1. ①. yì ②. 副③. 示例①:我选“备受”。
理由:备,表示完全;备受,是受尽的意思。
用“备受”,基于范围的角度,强调体育节受瞩目的普遍性。
示例②:我选“倍受”。
倍,表示加倍;倍受,是更加受到、格外受到之意。
用“倍受”,基于程度的角度,强调体育节受瞩目的程度深。
2. 示例:长精神3. (1)直挂云帆济沧海(2)不以己悲(3)会挽雕弓如满月(4)示例:①安得广厦千万间②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③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 ①. 示例:甩开臂膀迈开腿②. 披风在飞扬5. 示例1:小联,我们应该积极参与校园体育活动。
运动的时候虽然身体有些累,但运动可以消除脑力疲劳,愉悦身心,释放压力,还能提升睡眠质量,让复习更加专注和高效。
示例2:小联,我们应该积极参与校园体育活动。
体育运动不仅不影响学习,还会促进学习,因为它能减轻复习的压力,消除学习的疲劳,提高记忆力、注意力、学习力。
【解析】【1题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福建省厦门市2023- 2024 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教学检测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 25 分)根据提示,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0分)(1)为人处世很难做到两全其美。
《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在面对“生”和“义” 两者的选择时,我们应当做到:“二者不可得兼,。
”《鱼我所欲也》中,强调做人要坚持原则,面对高位、厚禄等诱惑,也不能违背礼义:,万钟千我何加焉!词人秋瑾在《满江红》中慨叹知音甚少,极言自己对前途命运的担心忧虑:?青衫湿!《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坚守信用,决不耽误还书日期的句子:“录毕,走送之,。
”《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吃穿用度都比别人差,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以中有足乐者,”( 6 ) 建功立业是无数仁人志士心中的渴望。
" (6) , (7)” ,是《渔家傲·秋思》中将士们思念家乡又渴望建功立业的矛盾心情;(8) '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爷:州出猎》)是苏轼杀敌报国的期盼;" (9) ,(10)"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辛弃疾渴望建功立业的最高的理想。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9 分)只有交流互鉴,才舵为科技的发展带来力量;只有相互启迪,才会让每一个文明都()。
历史在一次次告诉我们,闭目塞听,再领先的科技都会停①( zhì ) 不前:闭门道车,只会遗② (h àn ) 错过时代的机遇。
中国空间站同意其他国家的科研项目选入中国空间站项目,FAST 向世界全面开放……中国用参与全球化的创新科技成果()给全世界,投桃报李,是大国()的担当和对人类负责的态度,也③ ( zhāng ) 显了中国与国际科学界充分合作的理念。
在开放合作中,中国的科学重器将更好地发挥效能,促进重大成果产出,为人类探索和认识宇宙做出贡献。
中国科学家也可以和其他国家的科牛家一道切磋交流,为发展中国与世界的合作与交融谱写新的篇章。
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记叙文阅读最新试题精选04 记叙文阅读之散文15篇50题(北京专用)(2023·北京朝阳·二模)阅读《梅岭之恋》,完成下面小题。
梅岭之恋①想念梅岭已久。
②最早的想念,始于50多年前的中学时代,读过了陈毅的《梅岭三章》后。
梅岭,便幻化成我向往的意象。
梅岭古道,特别是梅岭关楼那面巨石上雕刻的“梅岭”两个红色大字,如一面旌旗,常会浮现在眼前,随风猎猎飘动。
③四年前,我曾经由梅岭山脚隧道去江西。
只见隧道这边密布阴云,风雨大作,隧道另一端却阳光灿烂,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此刻我脑中不禁浮现一句古诗“八面风来山镇定”,梅岭阅尽春秋,淡然自若。
④今年初冬,我终于登上了梅岭。
山间阴云四合,岭南漫山草木的绿色,显得格外深沉浓郁,不似江南烟雨中的草木那般水嫩轻浮。
梅岭是一部大书,而非一首小诗。
登梅岭,不像登别处的山,你不是来游玩观赏风景的,而是来参拜历史和英雄的。
⑤出现在眼前的古道,让我一步跌入前朝——那种鹅卵石铺就的斑驳古道,虽然经过了整修,却依然存有古迹古风,千年风雨的侵袭所留下的悠久岁月的皱褶,是历史镌刻下的印迹。
【甲】这条蜿蜒向上的古道,仿佛可以一直通向天上,也可以通向历史的深处。
这条古道,如一部宏大的乐章,乐章中的华彩部分,就是梅岭的关楼。
⑥慢慢地爬,不要着急一下子就看到关楼。
心里忽然有点儿像晚年的音乐家柏辽兹,千里迢迢赶去见年轻时的恋人一般,虽然明知她已经苍老,却依然心里充满激动,充满期待,按捺不住急迫的心情,却不由得放慢了脚步。
在幽幽古道中前行,仿若在历史长河中穿行,梅岭的英雄走入脑海。
⑦梅岭英雄,最早的一位要数唐代的张九龄。
如果不是他向唐玄宗谏言开凿梅岭古道,我们便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与历史邂逅。
位于大庾岭的梅岭,界分广东和江西,它海拔不高,却地势险峻,以那时的条件开凿这样一条山道,可以想象有多么艰难。
清代诗人杭世骏曾写下这样的诗句:“荒祠一拜张丞相,疏凿真能迈禹功。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我是一片瓦阅读答案
我是一片瓦
乔叶
①夏夜,我和几个朋友相约于郑州东区的“瓦库5号”。
坐在露天的最顶层,
清风在身,明月在上,红酒在口,香茶在壶,眼里是朋友的笑意,耳里是隐隐
的乐声——我不禁惊异,居然有这样一个地方。
②客人不多,有的清谈,有的下棋,有的打麻将,还有的,只是静静地坐着。
③最多的,就是瓦。
青瓦、红瓦、灰瓦,大瓦、小瓦,一扇一扇的瓦窗,整面
整面的瓦墙,我们所处的顶层,则有成片成片的瓦顶……不期然间,在任何一
个角落里,你都会看到瓦的身影。
它静静地待在那里,温和地沉默着。
④还有专门用来签名和题字的瓦,内容各种各样:上房揭瓦;美丽的瓦;来看
瓦吧……
⑤忽然想,如果让我写,我写的也许是:我是一片瓦。
⑥五间青砖灰瓦的房子,曾经是我们家最重要的不动产,它如一件巨大的粗布
衣衫,给我们全家以最简陋的也是最坚实的温暖包裹。
生活在瓦下,但平时感
觉不到瓦的存在。
只有下雨的时候,我在屋檐下玩耍,伸出双手,任落雨在掌
心汇聚如歌,偶尔会听到母亲叹息:该揭瓦了。
我便知道:房顶某个地方漏雨了。
于是,天晴以后,父亲便会找来泥瓦匠上房,揭开某个部分的瓦,在瓦下
搪上一些泥巴,再把那些瓦盖上去。
雨再来的时候,我们的房子便没有任何破
绽可寻。
⑦渐渐长大,到了调皮的年龄,有一次,曾悄悄顺着院墙爬到房顶,去采摘一
棵已经长成的胖胖瓦松,被母亲发现后自然是一顿狠狠的呵斥:小女孩家家的,怎么那么野呢?!
⑧但是感觉真的很好——那是我第一次登上了乡村的高处。
⑨后来,有意无意地,我开始看房顶,也就是看瓦。
⑩阳光落在瓦上,被一节节隔断,似乎也有了瓦的节律。
也许只能用瓦本身来
形容这种节律的奇妙:一瓦一瓦。
瓦上的雨,顺着瓦垄流下,如细微的河流,
湍急率性。
瓦上的霜,如一袭轻俏的纱衣,美固然是美,但天一晴就被太阳收
去了,宛如稍纵即逝的梦。
雪的时间则要长得多。
因落得高,没有脚能踩得到,因此它以奢侈的晶莹堆积在那里,久久不化。
即使化,也是先朝阳后背阴,一
点点地化,化呀化,如一幅被谁神秘篡改的图。
而瓦楞上的冰凌则是最诱人的。
长长短短,粗粗细细,宽宽窄窄,透透亮亮……从它下面走过,我会很顺手地
掰下一块噙在嘴里。
这也就是我冬天的下午茶了——有天空的味道呢。
○⒒瓦上还有什么呢?梧桐的落叶,晾晒的干菜,对了,还有鸟。
鸽子、麻雀、喜鹊、燕子……以及那些我不知道名字的鸟儿。
瓦上是它们的广场。
它们散步、休息、谈恋爱、窃窃私语。
偶尔,它们的目光也会与我遥遥相对,相顾无语。
○12瓦上有多少美好的事物啊。
○13我在瓦下,生活了多年。
后来,到了城市。
○14乡村是一方巨大的瓦库。
我是一片出库的瓦。
○15城市的喧嚣和繁华,从不曾让我忘记自己的来处。
○16我知道,这个城市里还有许多如我这样的瓦。
○17我是一片瓦。
○18你呢?
(有删改)
8.文章以“我是一片瓦”为题有什么好处?(3分)
9.通读全文,你认为文章前四段有什么作用?(2分)
10.文章⑥—○12段回忆了我在瓦下的生活,从三个方面揭示了我和瓦之间的
密切关系,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3分)
11.这篇文章语言很有特色,请对下面两个句子加以赏析。
(4分)
(1)五间青砖灰瓦的房子,曾经是我们家最重要的不动产,它如一件巨大的粗布衣衫,给我们全家以最简陋的也是最坚实的温暖包裹。
(2)而瓦楞上的冰凌则是最诱人的。
长长短短,粗粗细细,宽宽窄窄,透透亮亮……
12.一篇好文章总是会给人多方面的启发,你能从结构、立意、语言、写法几个方面中选择一点,说说读过这篇文章的收获吗?(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