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营养丰富的食物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3
营养健康教案(15篇)营养健康教案 1【活动目标】1、观察营养宝塔,初步了解合理的饮食结构。
2、通过谈话和交流,知道不能偏食,要少吃甜食和油炸食品。
3、乐意向同伴介绍自己的营养餐。
4、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5、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1、教师与幼儿互动谈话,导入游戏。
师:小朋友,今天早晨你们吃了什么早餐?你们最喜欢吃什么?……现在,老师这里有许多好吃的东西,都画在了纸上,你喜欢什么就可以到老师这里随便拿。
2、幼儿自由上台拿小纸片。
3、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都拿了哪些食物。
4、教师小结,提出疑惑。
小朋友们喜欢吃的东西真多,有的也是老师喜欢吃的,那你们知道这些东西吃了合适吗?哪些东西应该多吃?哪些东西又应该少吃呢?二、营养大学堂。
1、观察营养宝塔。
(出示挂图)引导幼儿看营养结构图。
2、互动交流:谁能告诉大家我们每天吃的最多的应该是什么?(米饭、馒头、面包和面条,还有玉米等)的确,这些粮食做的食物可以让我们长力气。
那么,吃的`第二多的是什么?(蔬菜、水果)比蔬菜、水果吃得少一些的是什么?(牛奶、鸡蛋、鱼、肉……)吃得最少的又应该是什么?(巧克力这样的甜食和一些油炸的食品。
)老师还要告诉大家我们每天吃东西也要讲规律。
也就是“早上吃得好,中午吃得饱,晚上吃得少”。
三、我的营养食谱。
1、设计一张营养食谱,向同伴介绍。
2、选择几份典型的食谱,引导幼儿讨论他们设计得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健康。
经讨论合格的食谱教师盖上“健康印章”。
【活动反思】一、如何理解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成分: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很难理解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成分,这节课我首先给学生讲一个实例:安徽省阜阳市劣质婴儿,长期以劣质婴儿奶粉为食的婴儿出现头大,发育不良,皮肤溃烂,不易愈合等症状。
经过调查这种奶粉只是含有少量的淀粉,不含有婴儿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蛋白质,从这儿可以看出人体的生长发育离不开蛋白质。
幼儿园中班健康领域有营养的蔬菜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健康领域教材的第三章《食物中的营养》,详细内容围绕“有营养的蔬菜”展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各种蔬菜的营养价值,培养他们爱吃蔬菜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不同蔬菜的营养价值,知道多吃蔬菜对身体的好处。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自主选择蔬菜、搭配蔬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爱吃蔬菜、自觉摄入蔬菜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蔬菜的营养价值及对身体的好处。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爱吃蔬菜、自觉摄入蔬菜的良好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蔬菜卡片、PPT、视频、蔬菜模型等。
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蔬菜王国的国王,带领幼儿进入蔬菜王国,了解各种蔬菜的特点和营养价值。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不同蔬菜的图片,讲解每种蔬菜的营养价值,如西红柿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富含胡萝卜素等。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蔬菜卡片,让幼儿将卡片与相应的蔬菜营养价值进行匹配。
4. 蔬菜搭配游戏(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蔬菜搭配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如何搭配营养丰富的蔬菜。
5. 蔬菜创意画(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用彩纸、画笔等学具创作蔬菜创意画,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幼儿分享学习收获。
六、板书设计1. 有营养的蔬菜2. 内容:列出主要蔬菜的营养价值,如西红柿、胡萝卜、青菜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份营养丰富的蔬菜餐答案示例:西红柿炒鸡蛋、胡萝卜炖牛肉、清炒时蔬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开展“我家的蔬菜宴”活动,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参与,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4.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趣味性5. 蔬菜搭配游戏的互动性和教育性6. 蔬菜创意画的创作与知识巩固7. 作业设计与实际生活的结合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在于培养幼儿爱吃蔬菜、自觉摄入蔬菜的良好习惯。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说课稿杨梅一、教材分析《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单元所要学习的是人体的营养,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了解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及其作用,为第二节-—人体的消化吸收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只有先了解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才能更好地理解人体对这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因此,本节内容在人体的营养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本节课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的主要内容是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种类以及它们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各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以及一旦缺乏人体将会表现出的症状。
第二课时主要是一节探究课,将会让学生针对课本提出的或者自己存疑的问题提出大胆假设并设计简单的实验,通过自主探究和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得出答案。
这次的说课我主要针对第一课时的内容进行分析。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均有限,但有很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们不一定会有提前预习课本这一良好学习习惯,但本节课的内容和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息息相关的,故学生会有较大的兴趣,学起来也不至于难以理解或者枯燥无味.课程中有很多问题需要小组讨论,学生的自我监督能力肯定是比较差的,容易造成喧闹的场面,需要老师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组织管理。
三、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知道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种类能够说出各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作用及其食物来源能用表格列出维生素和无机盐的食物来源及其缺乏症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的方法来解决问题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的其他生物;了解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四、教学的重难点教学重点(1)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种类;(2)各营养元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重点依据:只有握了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种类,并了解它们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才能更深层次地真正理解它们存在的重要性教学难点(1)区别各营养素缺乏对应的缺乏症与食物来源(2)探究活动的组织以及如何使其达到预期的效果难点依据各营养素对应的缺乏症与食物来源多而复杂且难记,学生易混淆。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第1课时三大有机营养物质和能量一、教材分析及教学方法:本节教材内容包括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测定食物中的能量以及资料分析、探究活动及进一步探究等学生活动。
本节课利用课本资源,在查阅活动中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这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
学习的自觉性加强。
同时也可使学生利用所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有关这方面的问题。
对于探究活动,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其测定的数量并不准确。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时。
应注意首先是定性(有无能量),第二才是定量(有多少能量),这样就能发挥探究活动的作用,使学生能够认识到人体,生命活动能量的来源。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2.过程与方法: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测定食物中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的其他生物。
三、教学重点:1.营养物质的类别、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2.探究的一般过程及对探究数据的处理。
四、教学难点:探究活动的组织及如何减少实验的误差。
五、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学生分组及分配工作,准备好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各种材料、用具。
2.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调查当地人们都常吃哪些食物。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不模仿教材中现成的装置,利用废弃物制作实验装置(其中,锥形瓶、温度计、试管夹、铁勺由教师提供)。
六、教学过程: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课程引入展示图片学生讲述发生在身边的实例引起疑问:人为什么要吃食物?引申出食物中营养的重要作用,为本节内容的深入作好铺垫。
食物的营养物质提出问题,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表格。
在学生研讨时教师巡视指导。
研讨题:1.你们组所确定的1-2种常吃的食物中各含有那些营养物质?2.不同食物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是否相同?数量呢?给你的启示是什么?3.细胞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和能量,那么,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与人体细胞所含物质有什么关系?4.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归根结底来源于什么?学生查阅教课书第41-42页“常见的食物成分表”以小组为单位研讨教师提出的思考题,相互交流,达成共识。
第1篇年级:大班学科:健康与生活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健康营养餐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合理搭配食物的能力,学会制作简单营养餐。
3. 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1. 健康营养餐的基本概念。
2. 食物搭配原则。
教学难点:1. 学会根据食物搭配原则制作营养餐。
2. 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健康营养餐》2. 食物图片:水果、蔬菜、肉类、谷物等3. 实物食物:水果、蔬菜、谷物等4. 烹饪工具:砧板、刀具、锅具等5. 教学活动方案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食物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这些食物的名字。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健康营养餐吗?3.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健康营养餐的概念。
二、讲授新课1. 教师讲解健康营养餐的基本概念,强调食物搭配的重要性。
2. 介绍食物搭配原则:a. 平衡膳食:食物种类要丰富,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b. 合理搭配: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使餐食更具吸引力。
c. 适量食用:根据个人体质和需求,合理控制食物摄入量。
三、实践活动1. 教师展示实物食物,引导学生根据食物搭配原则进行选择。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食材,尝试制作一份健康营养餐。
3.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展示与评价1. 各组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绍制作过程和搭配原则。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3. 教师总结本次实践活动,强调健康营养餐的重要性。
五、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内容,强调健康营养餐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作一份健康营养餐,并记录搭配原则。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在实践活动环节,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实际情况进行食物搭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 通过本次课程,让学生认识到健康营养餐的重要性,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最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板书课后训练及答案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第5课食物中的营养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2.人体保持健康需要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3.没有一种食物会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所以我们要吃各种不同的食物。
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淀粉和蛋白质。
2.通过阅读资料获取信息,丰富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类别等方面的认识,并扩充到记录中,完善对一天中的食物的统计活动。
科学态度目标:1.在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中,感受各种营养成分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产生继续探究食物的兴趣。
2.在完善一天中食物统计的记录活动中,养成严谨细致的研究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人类可以运用一定的技术辨别食物中的营养。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淀粉和蛋白质。
教学准备:上节课使用的“一天的食物”记录卡,蔬菜、食用油、花生、馒头、棉签、白纸、碘酒、滴管、镊子、蛋清溶液、双缩脲试剂、学生实验材料、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相关资料,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五、课后训练一、填空题1、_______是构成人体肌肉、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
2、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通常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以及水。
3、脂肪和糖类是人体________的主要来源。
4、维生素和矿物质有________的作用。
5、含有______的食物在白纸上会留下油渍。
6、看标签或相关资料,可以知道食物中是否含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身体组织和骨骼生长离不开矿物质。
()2、我们要吃不同的食物,不能偏食和挑食。
()3、蛋白质放在火上烧会发出像头发烧焦的味道。
()4、食物中的淀粉遇到碘酒会变紫色。
()5、水在白纸上干燥后会留下痕迹。
()6、许多蔬菜、水果中都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
《食物中的营养》教学反思(1)在完成了《食物中的营养》这一课的教学后,我深感这次教学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食物与营养之间关系的理解,也促使我在教学方法和策略上进行了反思与调整。
以下是我对本次教学的一些反思和总结。
一、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本次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理解人体所需营养的来源、种类以及每种营养的作用,并通过实验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
从课堂反馈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说出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成分(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并能通过实验辨别食物中的淀粉和脂肪。
这表明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学生对营养的认识从模糊变得清晰。
二、教学过程的亮点1.聚焦环节的有效引导:通过播放学生日常食物的图片,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有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吃这么多种类的食物”,从而自然过渡到本课的主题——食物中的营养。
这种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导入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实验教学的成功实施:通过动手实验检测食物中的淀粉和脂肪,学生不仅掌握了实验方法,还亲身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
实验过程中的小组合作、观察记录等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资料阅读与研讨的深入:在实验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资料进一步了解食物中的其他营养成分,并通过研讨活动分享观点、达成共识。
这一过程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还提升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1.时间分配需优化:在实验环节,部分小组由于操作不熟练或记录不详细,导致实验时间延长,影响了后续的教学进度。
未来在教学中,应提前进行预实验,确保实验步骤的简洁明了,并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充分展开。
2.学生参与度需提高: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但仍有少数学生表现出兴趣不高或参与度不足。
这可能与他们的前概念水平较低或课堂管理有关。
未来教学中,应更加注重个别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食物营养的健康教案(精选5篇)食物养分的健康教案食物养分的健康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经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我整理的养分健康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养分健康教案1【活动目标】1、知道食物有不同的养分,人体需要多种养分。
2、初步学会合理搭配一餐的饭菜,知道有主食有配菜,有荤有素。
3、能接受多种食物,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饮食习惯。
【活动预备】1、阅历预备:幼儿事先和爸爸妈妈收集了解有关食物养分的资料,并依据已有阅历进行配餐。
2、PPT课件、幼儿自制的多种食物图片和餐盘、透亮胶等【活动过程】(一)播放视频导入,引导幼儿了解偏食对身体的损害。
师:小伴侣,今日我们班来了一个小客人,他的名字叫瘦巴巴。
他的身材瘦瘦小小的,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提问:1、为什么瘦巴巴的身材瘦瘦小小的?他的身体常常发生什么不舒适的事情?2、后来他是怎么吃饭的?他的吃法有养分吗?(二)结合已有阅历,引导幼儿共享沟通食物的不同养分,知道人体需要多种养分。
1、提问:我们身体需要哪些养分?这些养分藏在什么食物里?2、结合收集的资料,引导幼儿共享沟通人体需要的养分及其作用。
3、小结:我们身体需要多种养分,主要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这些养分藏在不同的食物里,所以各种食物都要吃。
(三)以“关心瘦巴巴搭配饭菜”的形式,引导幼儿沟通自己的配餐。
师:瘦巴巴应当怎么吃才是有养分的呢?前几天小伴侣为瘦巴巴搭配了一份饭菜,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是怎么配餐的呢?1、幼儿相互沟通介绍自己的配餐。
2、争论:应当怎样搭配饭菜才能养分均衡呢?(四)结合视频,以“红盘、黄盘和绿盘”的形式,引导幼儿学会合理配餐的方法。
1、幼儿观看视频,了解“红盘、黄盘和绿盘”的含义。
(1)提问:红盘、黄盘和绿盘是什么意思?它们指哪些食物?这些食物有什么作用?(2)小结:红盘子装的是关心身体长大的饭菜,主要有肉、鱼、蛋;黄盘子放的是为身体供应力气的食物,主要有米饭、面包、面条;绿盘子放的主要是关心身体不生病的食物,主要是蔬菜和水果。
健康营养教案健康营养教案1活动目标丰富对常见食物的认知,初步了解食物的营养。
知道各种食物的营养能满足身体成长的需要。
活动准备课件准备:“我爱吃的食物”组图;“有营养的食物”组图;“六大类食物”组图。
纸面教具:《我需要充足的营养》。
材料准备:画笔、画纸。
活动过程出示图片“我爱吃的食物”,鼓励幼儿发现饮食习惯与身体状态的关系。
——穿蓝色/红色衣服的小朋友爱吃哪些食物?——两个小朋友,谁看上去更健康?——你觉得这是为什么?和他们吃的食物有关系吗?小结:我们的身体需要各种营养,这些营养都藏在各种食物里。
所以挑食、爱吃零食、吃没营养食物的小朋友就会出现不健康的问题;而不挑食、不偏食、吃各种有营养的食物的小朋友就会长得强壮有力,健健康康。
出示图片“有营养的食物”,引导幼儿操作课件,挑选有营养的食物。
——图片上有哪些食物?——哪些是有营养的食物?请你挑出来,放进筐里。
小结:肉、蛋、鱼、蔬菜、水果、谷物、豆类等都是有营养的食物。
油炸食品、汽水可乐、方便面、蜜饯和其他一些零食等都是没有营养的食物。
出示组图“六大类食物”,鼓励幼儿对有营养的食物进行二次分类,并了解各类食物的'作用。
1、出示图片“六大类食物—1”,鼓励幼儿发现其中的六大类别。
——老师买了好多有营养的食物,你们能帮老师再细分一下它们吗?想一想可以分成哪几类?小结:我们可以将有营养的食物分为六大类:谷物类、蔬菜类、水果类、蛋豆鱼肉类、奶类和油脂类。
2、请幼儿操作课件,进行分类。
3、出示图片“六大类食物—2”,向幼儿介绍各类食物对身体的作用。
小结:吃有营养的食物很重要,饮食的多样也很重要,我们要全面吸收各种营养,才能保证身体健康。
发放纸面教具《我需要充足的营养》,鼓励幼儿为自己配营养餐。
1、发放纸面教具,介绍操作规则:请幼儿在花型图纸上画上六样食物,为自己配营养餐。
——如果让你给自己搭配营养餐你会选哪些食物呢?请你把它们分别画在图纸上。
注意食物搭配要多样。
第二课营养丰富的食物
一、不挑食好处多
我们的身体需要各种营养,这些营养来源于各种食物。
只有不挑食,我们的身体才能获得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养分。
只有营养均衡,我们的身体才能健康成长。
二、餐桌礼仪我知道
(一)就座和离席
1、应等长辈坐定后,才能入坐。
2、坐姿要端正,与餐桌保持合适的距离。
3、离席时,应帮助隔座长辈拖拉座椅。
(二)餐巾的使用
1、餐巾主要防止弄脏衣服,主要是擦嘴及手上的油渍。
2、必须等到大家坐定后,才可使用餐巾。
3、不能用餐巾擦拭餐具。
(三)餐桌上的一般礼仪
1、入座后姿式要端正,脚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任意伸直,手
肘不得靠桌缘,或将手放在邻座椅背上。
2、用餐时须温文而雅,从容安静,不能急躁。
3、在餐桌上不能只顾自己,也要关心别人,尤其要招呼两侧的
女宾。
4、口内有食物,应避免说话。
5、自用餐具不可伸入公用餐盘夹取菜肴。
6、必须小口进食,不要大口的塞,食物末咽下,不能再塞入口。
7、取菜舀汤,应使用公筷公匙。
8、吃进口的东西,不能吐出来,如滚烫的食物,可喝水或果汁冲凉。
9、餐桌上要有好的吃相食物带汁,不能匆忙送入口,否则汤汁滴在桌布上,极为不雅。
10、切忌用手指掏牙,应该用牙签,并以手或手帕遮掩。
11、避免在餐桌上咳嗽、打喷嚏、呕气。
万一不禁,应说声“对不起”。
三、我是小裁判
1. 吃饭应细嚼慢咽,最标准的用餐时间,约为一餐20分钟。
A .正确
B .错误
2. 保持健康,应当吃清淡少盐的食物。
A .正确
B .错误
3. 儿童青少年吃多少食物应当由自己的身体决定,感觉饱了就应该停止进餐。
A .正确
B .错误
4卫生部门推出“四少一多健康饮食”以少肥肉,少油汤,少酱料,少蔬果,多油炸为原则。
A .正确
B .错误
5. 剩饭菜温一下,不凉就可以吃了。
A .正确
B .错误。